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导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愚公移山》导学案

‎22.愚公移山 ‎ 【知识链接】‎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列子》是列子、列子弟子、列子后学著作的汇编。《列子》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著名的典籍,是一部智慧之书,它能开启人们心智,给人以启示,给人以智慧。全书八篇,一百四十章, 由哲理散文、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组成。‎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目的。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 第一课时 ‎【预学】‎ 预习指导:(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与节奏。‎ ‎ (2)结合注释,翻译全文,将重点字词的词义写在该字旁边。‎ ‎ (3)预习过程中有疑问的地方标记下来,并形成问题以便课堂上呈现。‎ ‎(一)目标导引 ‎1.积累文言字词。‎ ‎2.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3.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4.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二)预学检测 ‎1.给加点字注音。‎ 仞( )       惩( )      塞 ( )      迂( ) ‎ 荷( )       箕畚 ( )( )   孀妻( )  ‎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重点实词 方七百里  ( ) 惩山北之塞( )‎ 毕力平险  ( )  杂然相许  ( )‎ 6‎ 损:( ) 寒暑易节  ( )‎ 固不可彻( ) 何苦不平   ( )‎ ‎(2)通假字 始一反焉。( )‎ 甚矣,汝之不惠。( )‎ 河曲智叟亡以应。( )‎ 一厝朔东。( )‎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 无陇断焉。( )‎ ‎(3)一词多义 且:年且九十:( )‎ 且焉置土石:( )‎ 焉:且焉置土石:( )‎ 始一反焉:( )‎ 之:出入之迂也:( )‎ 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 跳往助之:( )‎ 其:其妻献疑曰:( )‎ 其如土石何:( )‎ 而:面山而居:( )‎ 笑而止之:( )‎ 聚室而谋:( )‎ 而山不加增:( )‎ 于:达于汉阴:( )‎ 告之于帝:( )‎ ‎(4)词类活用 6‎ 面山而居  ( ) 帝感其诚  ( )‎ 毕力平险  ( )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怎样划分?‎ ‎(1)惩 山 北 之 塞。‎ ‎(2)曾 不 能 损 魁 父 之 丘。‎ ‎(3)遂 率 子 孙 荷 担 者 三 夫。‎ ‎(4)邻 人 京 城 氏 之 孀 妻 有 遗 男。‎ ‎(5)命 夸 娥 氏 二 子 负 二 山。‎ ‎【研学】‎ ‎(三)合作探究与展示 ‎1. 全文一共四段,勾画了几幅图画?是哪几幅图画?‎ ‎2. 移山非移物,在挖山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四)自探质疑 ‎ ‎ ‎【评学】‎ ‎(五)达标检测 ‎1.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且焉置土石?‎ 6‎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④告之于帝。‎ ‎⑤帝感其诚。‎ 第二课时 ‎【预学】‎ ‎(一)目标导引 ‎1. 理解寓意,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2.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二)预学检测 ‎1.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研学】‎ ‎(三)合作探究与展示 ‎1.请结合本文展开辩论,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2.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6‎ ‎3.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4. 文中有多处对比、衬托,请找出来加以赏析。‎ ‎(四)自探质疑 ‎ ‎ ‎【评学】‎ ‎(五)达标检测 ‎【甲】《愚公移山》(节选)《列子》‎ ‎【乙】小儿不畏虎 ‎    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虎亦寻卒去。意虎之食人,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亦无所施欤!‎ 注释:①〔浣衣〕洗衣服  ②〔庶几〕在这里是“希望”的意思。③〔意〕估计  ‎ ‎1.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 ‎(1)惩山北之塞(         )     (2)固不可彻(    )(3)甚矣,汝之不惠(     )      (4)虎亦寻卒去(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虎熟视久之,至以首抵触,庶几其一惧。‎ ‎3.‎ 6‎ 甲文愚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乙文二小儿“初生牛犊不怕虎”。对此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 ‎(六)拓展延伸 赏读著名教育专家钱梦龙教学时为巩固课文字词而作——‎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而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而身先死,安能自享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故以利己之心观之,必谓愚公为不惠;若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为大智大勇之人也。”生甲亡以应,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若我十余亿中国人,人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愁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 生丙闻二生之言,移席而笑曰:“愚公之精神虽甚可嘉,然其法则实愚也。移山何若搬家,所费之力寡,而子子孙孙免受山之阻、移之苦,何乐而不为?况移山之法,叩石垦壤,毁山之草木,损海之生灵,实有百害而仅一利之为也。愚公之愚,愚不可化也。”生乙闻言而正色曰:“见国土鄙陋而厌弃之,委身为他乡之客,异国之子,实今人之常所为也。然则长此以往,何人整治吾乡吾国,搬家之举,虽省力少忧,然非大丈夫之所为也,毋须复论也。至若叩石垦壤之法,亦当初所仅能为之者。愚公及后来者,必能于干中思,移中学,时至今日,有悬索之法,有隧道之法,有盘山公路之法。皆既能使山中之出传之四方,复能使山外之物输之于内;既可不损天地之大貌,复能达‘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之目标。愚公之为,何愚之有?”‎ 6‎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