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核心考点、答题模板、学科思维、规范术语最全整理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高考核心考点、答题模板、学科思维、规范术语最全整理

‎【高考攻略】2020高考核心考点、答题模板、学科思维、规范术语最全整理 ‎01 ‎ 历史学科核心思维 ‎(一)核心素养:‎ 1. 唯物史观      2.时空观念    3.史料实证   4.历史解释   5.家国情怀 ‎(二)史观:‎ ‎1.文明史观         2.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3.阶级史观、革命史观 ‎4.社会史观          5.唯物史观 ‎(三)历史学中的几个概念认识 ‎1.历史史实          2.历史叙述          3.历史阐释 ‎4.历史观点          5.历史评价 ‎(四)对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有不同的历史评价的原因 ‎1.受时代的影响: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2.立场的不同:政治立场、国家立场、阶级立场等。‎ ‎3.史观的不同;‎ ‎4.个人因素的影响;‎ ‎5.对历史史料的选取和辨别不同;‎ ‎(五)历史学习的三个层次:‎ ‎1.白描式历史;‎ ‎2.反思式历史;‎ ‎3.哲理式历史;‎ ‎(六)史书的类别:‎ ‎1.通史与断代史的区别:‎ ‎2.纪传体与编年体的区别;‎ ‎3.国别史与世界史的区别;‎ ‎ ‎ ‎(七)历史学习中常见的思考方式:‎ ‎1.政府或个人越是提倡的,就是社会上越缺乏的;政府或个人越是反对的,就是社会上越泛滥的;‎ ‎2.统治者所采取的任何措施,都是为维护政治统治的需要;‎ ‎3.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即任何一个时代的政府或是个人提倡古代的人物和历史事件,是赋予了当时的时代含义的,都是符合当时的时代需要;‎ ‎4.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必然作用于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必定要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 ‎5.一定时期的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必定是受到一定期的时代背景的影响;且政府制定的任何政策,都要关注民生;‎ ‎02 ‎ 历史学科 核心知识 中国史部分(必备识记核心)‎ 一、 先秦史部分 ‎(一)夏商西周: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贵族政治 ‎1. 尚未形成高度集权;‎ ‎2. 具有神秘化色彩,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3. 具有宗族色彩;(家国一体,家国同构,家国同治)‎ ‎4. 突出等级,注重血缘;‎ ‎5. 为后世的大一统奠定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认同;‎ ‎(二)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大动荡、大转型和大变革——根源:铁制农具与牛耕的大量推广和使用,生产力大大提高 ‎(1)政治上: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封建社会逐渐形成;‎ ‎①、奴隶主贵族阶级的衰落,封建地主阶级的兴起;‎ ‎②、分封制逐渐瓦解,郡县制逐渐推行;‎ ‎(2)经济上:‎ ‎①、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 ‎②、工商食官制逐渐被突破,私营工商业发展,但官营工商业占主导;‎ ‎③、重农抑商政策形成;‎ ‎④、集体农耕向个体农耕转变;‎ ‎(3)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思想繁荣(轴心时代,早熟文明)‎ ‎①、私学兴起,学术下移,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打破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 ‎②、儒家思想的形成:周孔之道 ‎③、新兴地主阶级的价值取向和观念的形成;‎ ‎(4)阶级上:士阶层的兴起;‎ ‎(5)军事上:诸侯之间争霸战争到诸侯之间兼并战争;(分裂中孕育统一)‎ 二、两汉历史知识部分 ‎(一)汉初:‎ ‎1、政治上:汉高祖刘邦为强化中央集权推行郡国并行制,后期导致诸侯王问题,汉景帝实施削藩措施解决诸侯王问题,酿成“七国之乱”,部分解决诸侯王问题,将诸侯国的行政任免权收归中央,但未能彻底解决诸侯王问题。‎ ‎2、经济上: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提倡节俭,创造“文景之治”。‎ ‎3、思想上:黄老之术,“无为”的道家治国思想。‎ ‎4、对外、民族关系:匈奴问题——汉高祖实行剿灭政策,但均告失败,后转为和亲政策。‎ ‎(二)汉武帝时期:汉武帝继承大统时汉朝面临的问题:‎ ‎(1)、政治上:相权制约皇权,地方诸侯王问题削弱中央集权;‎ ‎(2)、经济上:土地兼并问题严重,影响政府财政收入;‎ ‎(3)、思想上:思想不统一,无为思想不能适应时代需要;‎ ‎(4)、民族关系:匈奴犯边,骚扰北部边疆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三)汉武帝的治国措施:‎ ‎1、政治上:‎ ‎(1)中央:强化皇权,调整中央官制 ‎①、设置内朝:强化皇权,削弱相权;‎ ‎②、重用外戚。——汉代的一个传统做法 ‎(2)地方:削弱地方权利,强化中央集权 ‎①、颁布推恩令,彻底解决诸侯王问题。化诸侯国为郡县。‎ ‎②、设置刺史,监察地方,强化中央集权。东汉末年,刺史权力扩大,成为地方最高长官,行使地方行政权,军权和财权,演变为州牧,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2、经济上:‎ ‎①、实行盐铁酒官营;(国家资本主义)‎ ‎②、币制改革:推行五铢钱;‎ ‎③、抑制土地兼并,实行“宅田逾制”方法,迁富豪到中央辖区进行监管,打击豪强地主势力;‎ ‎3、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新儒学:外儒内法,济之以道,兼采百家,将儒家思想政治化。——“周孔之道”‎ ‎4、民族关系上:远征匈奴,张骞出使西域,后建立西域都护府,班超任西域都护。‎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一)政治上:‎ ‎1、大动荡,大分裂;‎ ‎2、豪强地主势力增强,形成门阀政治;门阀氏族成为魏晋时期的政治统治基础。——九品中正制。‎ ‎(二)经济上:‎ ‎1、佛教盛行的寺院经济发展;‎ ‎2、豪强地主的庄园经济繁盛;‎ ‎3、小农经济衰退,土地兼并严重,政府财政收入减少;‎ ‎4、社会动荡,政府更迭频繁,人们对政府发行的货币失去信任,导致商品经济萎缩,以物易物现象出现。‎ ‎(三)思想上:‎ ‎1、三教合一,儒家思想受到佛道的冲击,但儒家思想的地位仍然稳固,处于正统地位。‎ ‎2、魏晋玄学兴起:越名教而任自然,形成“魏晋风度”。‎ ‎(四)民族关系:五胡乱华,民族融合。少数民族汉化,汉族的文化,生活习俗受到少数民族的深刻影响。‎ ‎ ‎ ‎ ‎ 四、隋唐时期 一、政治上:‎ ‎1、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意义)‎ ‎(1)扩大了统治基础;‎ ‎(2)推动了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3)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提高行政效率;‎ ‎(4)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5)一定程度上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 ‎(6)有利于强化皇权,巩固统治;‎ ‎(7)促使门阀士族的衰弱,寒门庶族的兴起;‎ ‎(8)局限:忽视道德要求;后期僵化,束缚了思想文化的发展;‎ ‎(2)三省六部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3)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后出现藩镇割据的现象,中央集权的削弱,地方权力增强;(注意,唐朝前期都有藩镇存在的,为了维护和巩固边疆地区的统治,但中央政府是能够有效控制藩镇的。)——这个与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运动,出现地方团练是类似的。‎ 二、经济上:‎ ‎(1)抑制土地兼并,实行均田制、限田制;‎ ‎(2)厉行重农抑商政策:虽然法律贱商人,但是商人已富贵;唐朝商业已经有一定的发展;‎ ‎(3)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4)海上对外贸易的发展:唐朝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市舶司进行管理。‎ 三、思想上:‎ ‎(1)、三教并行,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2)、韩愈提出复兴儒学运动;‎ 五、两宋时期 ‎(一)、宋初:宋太祖财、权、兵三大措施解决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问题 ‎1、政治上:①、重文轻武;②、设置通判;③、分化事权: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2、经济上: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权收归中央;‎ ‎3、军事上: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基本上解决地方割据问题,但中央对地方管理过于绝对化,使地方发展失去积极性和活力,且导致宋朝三冗现象,积贫积弱。‎ ‎(二)、宋代总体知识 ‎1、政治上:(1)、在三省六部基础之上,设置二府三司,进一步分割相权,将宰相的财权兵分割开,强化皇权,并且参知政事是临时设置的,枢密院的枢密使由文官出任。‎ ‎(2)、监察官员不再监察皇帝行为,专门监察百官;‎ ‎2、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商业革命”)‎ ‎(1)、政府采取宽松的经济政策;‎ ‎(2)、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①、交子纸币的出现;‎ ‎②、广告商标等出现;‎ ‎③、海上丝瓷之路兴起,对外贸易繁荣;‎ ‎④、城市贸易的市坊,时空格局打破;‎ ‎⑤、工商业市镇兴起;(补充:工商业市镇的兴起,促使市民阶层的兴起,进而出现市民文化,例如词、瓦子、勾栏、话本等)‎ ‎⑥、经济重心南移;‎ ‎(3)、农业上:不抑兼并,租佃关系繁荣,自耕农衰退;‎ ‎3、思想上:儒学吸收佛道的哲学思辨思想发展成理学,儒家思想成熟。将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天理化,哲学化。‎ ‎(原因:(1)、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社会上个人私欲膨胀,贪图享乐之风盛行,道德沦丧,三纲五常绝;(2)、儒家思想本身的缺陷,回答不了有关于人的终极关怀。)‎ ‎4、文化上:市民文化的兴起;市民的价值取向,市民价值观念。‎ ‎5、科技上:四大发明完成;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和对西方近代化的影响。‎ 补充: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1)、重经验,无理论。——古代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经验的积累 ‎(2)、重实用,无实验 六、明清时期的时代大特征(僵化)‎ ‎(一)、政治上:‎ ‎1、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1)、明朝:‎ ‎①、中央:废宰相,裁中书,设内阁,权分六部,皇帝直统;‎ ‎②、地方:废行省,设三司。明成祖时,设置巡抚和总督,来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③、设置六科给事中,弹劾各部官员。‎ ‎(2)、清朝:设置军机处——皇权达到顶峰。‎ ‎2、出现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二)经济上:‎ ‎(1)、小农经济根深蒂固,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2)、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提倡工商皆本的思想;‎ ‎(3)、私营工商业发展,明中后期占主导地位;‎ ‎(三)思想上:‎ ‎(1)宋明理学思想僵化;‎ ‎(2)早期启蒙思想兴起;‎ ‎(3)西学东渐,产生一定影响,但微小 ‎(4)天朝上国心理严重;‎ ‎(四)对外:明朝海禁、清朝闭关锁国 ‎(五)科技:进入总结时期,少创新 补充:在君主专制强化的政治体制下:‎ ‎1、 官员的自主权小,官员行政积极性差;‎ ‎2、 官员行政流于形式,行政效率低下;‎ ‎3、 官员务虚,空谈严重;‎ 七、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1、冲击封建经济观念:使人们的财富观念增强等 ‎2、冲击封建等级观念;‎ ‎3、改变市民的价值观念;‎ ‎4、促进城市化;‎ ‎5、促进文化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文化中心的南移;‎ ‎6、促使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 ‎7、使得古代人身依附关系减轻;‎ 八、古代史的总特征(受古代政治、经济和思想的影响)‎ ‎1、政治专制,强化皇权——限制皇权 ‎2、实施人治,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人性相近 ‎3、强调等级,社会各个方面都体现——等级受到冲击,淡化 ‎4、民本思想,人文色彩;‎ ‎5、强调集体,忽视个体,否定个人私欲和利益,束缚人的个性自由发展;‎ ‎6、忽视自然科学,重视人文科学。即忽视科技,重视伦理道德;‎ ‎ ‎ 九、儒家思想的注意点 ‎1、具有理想化色彩;‎ ‎2、注重依据人伦关系来维护统治;‎ ‎3、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的法治化 ‎4、轻视科技,视科技为奇技淫巧,不重视自然科学的研究,关注的是人文社会关系;‎ ‎5、忽视工商业发展,鄙视工商业者;‎ ‎6、突出等级,注重礼法,维护男权;‎ ‎7、具有宣传教化的功能;‎ ‎ ‎ 十、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 ‎1、皇帝的“三号”:年号、庙号和谥号;(古代大臣也有谥号)‎ ‎2、姓氏、名字的由来,避讳制度 ‎3、古代节日的产生,由来 ‎4、墓葬制度和墓葬文化 ‎5、古代服饰的变化与服饰文化;‎ ‎ ‎ 中国近现代史 一、近代前夜的中国: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二.近代化问题:‎ 三、近代历史分期图:‎ 四.近代政治史:反帝求民族独立,反封求民主==政治上的民主化,近代化 ‎——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沦为两半社会;‎ 戊戌变法(康梁变法、百日维新)‎ 一、 背景:(变法图强的一次绝佳机会)‎ ‎1、 政治上:(1)、甲午战争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两半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2)、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封建势力强大;‎ ‎(3)、洋务运动的破产,给知识分子的启示,只学技术不学制度不能救亡图存;‎ ‎2、经济上:民资初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民资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薄弱)‎ ‎3、思想上:(1)、早期维新思想传播奠定思想基础;‎ ‎(2)、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3)、民族意识的觉醒;‎ ‎ ‎ 二、性质: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 ‎ 三、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等 ‎1、康有为:‎ ‎(1)、创办万木草堂宣传变法维新思想;‎ ‎(2)、代表作:《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托古改制;中西结合:将西方的启蒙思想和儒家的思想相结合——减轻改革的阻力;政治需要,为政治服务,没有学术意义;《俄彼得变政考》、《日本变政考》——要求强化皇权,进行君权变法;即告诉光绪把权力从慈禧那里全部拿过来,因此这些书遭到慈禧的厌恶,列为政府禁书。‎ ‎(3)、主张:君主立宪制;开议会,设制度局、咨议局;兴民权,开民智;提出“通三统,张三世”等 ‎2、严复:翻译《天演论》,借助进化论思想宣传变法思想,(社会达尔文主义)‎ ‎ ‎ 四、过程:‎ ‎1、1895年第一次“公车上书”:拒和、迁都、再战;变法图强 ‎2、组建“强学会”、“保国会”、“保种会”——具有资产阶级政党的性质;‎ ‎3、办报纸宣传变法思想:《时务报》、《国闻报》等 ‎4、1898年6月11日颁布《定国是诏》,标志变法开始;‎ ‎5、1898年9月23日,慈禧进行训政,光绪被软禁,维新人士被抓发动戊戌政变,戊戌变法失败;‎ 五、变法内容:‎ ‎1、政治上:(1)、建立君主立宪制;‎ ‎(2)裁撤机构,裁撤官员,废除满清贵族特权;——造成封建势力的严重反对;‎ ‎(3)任人唯才,官员要有专门知识;‎ ‎(4)整顿吏治,健全官员负责制;‎ ‎(5)改革法制:效仿西方法律,建立陪审员和律师制度;‎ ‎(6)设咨议局和制度局,改革中央官制;‎ ‎2、经济上: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鼓励工商业发展;‎ ‎3、思想文化上:(1)、学习西方科技同时,学习西方的启蒙思想,“开民智,兴民权”;‎ ‎(2)、创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 ‎(3)、废除科举制,取消八股取士;——造成当时学生的反对 ‎4、社会生活上:(1)、剪发易服,改变正朔;——慈禧最反对 ‎(2)、讲卫生,修道路,建立近代城市制度;‎ ‎5、军事上:重建海军;编练新军;‎ ‎ ‎ 六、变法失败的原因:‎ ‎1、根本: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薄弱;(“跪着造反”)‎ ‎2、社会性质决定的,两半社会下,民族不独立,难以独立进行政治变法;‎ ‎3、封建势力太强大,改革阻力大;(封建传统政治文化的压力大)‎ ‎4、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5、缺乏政治经验,操之过急,不讲究策略;‎ ‎6、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 ‎7、当时中国社会上流行满目排外的思想和抵制洋务的行为。(如早期的义和团运动)‎ ‎ ‎ 七、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推动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进程;‎ ‎2、经济上:有利于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文化:(1)、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传播了西方启蒙思想,促进了思想的解放;推动了民族意识的进一步觉醒;(2)、促进近代中国教育的近代化;‎ ‎ ‎ 八、启示:在两半社会下的中国,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不能救中国;‎ 九、四.中国近代经济史:‎ ‎(一)、图示近代六种经济形态:‎ ‎(二)、1840年,外资入侵,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原料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三)、洋务经济:内忧外患有人管,师夷长技谋发展,创办两类工业厂,先要自强后求富,不学制度学技术,传统思想太顽固,画皮画虎难画骨,甲午一战终破产,留给后人再去想。‎ ‎(四)、民资发展的各阶段的原因和表现:‎ ‎(五)、统制经济(1937—1945)——战时经济体制 ‎1、含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下,国家为从战争的需要,依靠行政手段,直接干预或管制生产、流通、分配等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统一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抗战的胜利,是战时经济模式。‎ ‎2、时间:抗战前期已有雏形,主要大力推行于抗战时期。‎ ‎3、原因:‎ ‎(1)、受苏联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 ‎(2)、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3)、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4、内容:成立专门的经济管理部门 ‎(1)、依靠外援,大量借债和发行国内债务;‎ ‎(2)、垄断金融;‎ ‎(3)、扩增税收;‎ ‎(4)、实行专卖制度;‎ ‎(5)、实行统购统销;‎ ‎(6)、大量发行纸币,通货膨胀;‎ ‎5、影响:‎ ‎(1)、为抗战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保障了抗战的胜利;‎ ‎(2)、阻碍了民资的发展;‎ ‎(3)、导致官僚资本的迅速膨胀;‎ ‎(4)、对人民的掠夺,引起人民的不满;‎ ‎(五)官僚资本主义:1927年——1937年产生,1937年——1945年迅速膨胀,挤压民资的发展;1945年——1949年,导致民资萎缩;‎ 五、 近代思想史发展的一条线:冲破贵华夏,贱夷狄,天朝上国的观念和心理,正确认识自己和正确认识别人的过程;‎ 六、 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反映一定时期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思想解放;一定时期的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思想解放,促进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变迁;‎ ‎(二)、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先沿海后内陆;先城市后农村;先社会上层知识分子后社会底层民众;‎ 中国现代经济史 一、现代经济史历史分期图 二、现代经济史的整体脉络:‎ ‎1、1949年—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2年底国民经济彻底恢复,为后面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奠定物质基础;‎ ‎2、过度时期总路线:一化三改 ‎(1)一化:一五计划(1953年——1957年)发展生产力——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2)、三改:三大改造(1953年——1956年)改革生产关系——①、实行统购统销,为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②、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③、仍然有部分私有制存在即“公私合营“‎ ‎ ‎ 总结:一化三改的完成,出现了“冒进”的趋势 ‎ ‎ ‎3、1956年中共八大:分析正确,成功探索,未能坚持 ‎——周总理主持召开的,坚持综合平稳发展,既反冒进,又反保守的经济发展方针;‎ ‎4、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总路线——左错开始:只强调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数量 ‎(1)、大跃进:发展生产力——①、造成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②、不利于农业发展,造成农业减产;③、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④、造成环境破坏,资源浪费;‎ ‎(2)、人民公社:改革生产关系——①、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②、建立绝对单一公有制度,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③、超越历史发展的阶段;‎ ‎(1983年人民公社体制被撤销,实行乡镇地方管理体制)‎ ‎5、1959年——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时期:饥荒出现 ‎6、1961年纠正经济上“左错”实行八字方针——“调整”:调整农轻重比例的严重失调局面——如减少基建投资、让农民回乡从事农业生产等措施;‎ ‎①、1962年经济恢复和发展;‎ ‎②、1965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7、1966年——1976年:十年经济浩劫——左错泛滥 ‎(1)、1971年周总理恢复调整:1973年经济复苏;‎ ‎(2)、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回升;‎ ‎ ‎ 总结:计划经济体制 ‎1、 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 ‎(1)为了保障工业化需要;‎ ‎(2)国家物资短缺;‎ ‎(3)一边倒,受苏联的影响;‎ ‎(4)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经济封锁;‎ ‎2、形成发展过程:‎ ‎(1)、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2)、1958年人民公社: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 ‎(3)、1979年改革开放:开始逐渐改变经济的高度集中性;‎ ‎(4)、1992年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5)、2001年加入世贸: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3、影响:‎ ‎(1)、前期取得成功: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2)、后期僵化:阻碍生产力发展;‎ ‎ ‎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改革开放 ‎(1)改革:‎ ‎(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前期受到阻碍,受到质疑,后1983年向全国推广,普遍承认 ‎1、原因:①、农村受到左错的影响大;②、农村已经出现改革的趋势;③、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 ‎ ‎2、 内容:‎ ‎(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发展乡镇企业;‎ ‎(3)、政治上:撤销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乡镇管理;‎ ‎3、实质:下放权力,扩大农民自主权,增强农民生产积极性;‎ ‎(二)、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增强企业的活力——国企改革:简政放权,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解放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2、1992年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市场经济成为社会共识)‎ ‎3、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 ‎4、1997年十五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论;‎ ‎5、2001年加入世贸,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开放:‎ ‎1、目的:引进外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2、过程: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沿海到内地;‎ ‎(1)1980年,开放四个特区;‎ ‎(2)1984年,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3)1985年,开放三个沿海开发区;‎ ‎(4)1990年,上海浦东开放,标志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5)1992年,内陆省会城市开放,设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6)2001年,加入世贸,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3、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 ‎ 中国现代外交史 核心补充:新时期的中国时代特征 ‎1、 政治上:民主和法制不断发展完善;‎ ‎2、 经济上: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思想上:恢复“双百”方针,提出“双为”方针;‎ ‎4、社会生活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追求精神生活;‎ ‎5、外交上:实行多变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 ‎ 苏联经济史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战时经济政策——否定市场和货币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利用市场和货币,发展国家资本主义;引进外资、技术;‎ 三、斯大林模式(1936——1991):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一)、政治:高度集权,个人专断,个人崇拜 ‎(二)、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1925年,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1)、前两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1928—1932)和二五计划(1933—1937)‎ ‎①、在经济大危机期间:引进外资、技术、设备和技术专家——苏联经济建设缺少高精尖技术,具备的是基础性技术;(借鉴了某些新经济政策的做法)‎ ‎②、第聂伯河水电站的修建:得到大量美国的田纳西水利工程的建设专家援助;‎ ‎③、为完成工业化资本的积累:手段毒辣——过度牺牲农业:实行农产品交售制,加大粮食的出口;压低农产品价格,提高工业产品价格;对农业实行高税收(贡赋论);‎ ‎(2)、影响:开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发展道路 ‎①、迅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②、实现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④、导致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⑤、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⑥、注重经济发展的数量和速度,属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高消耗,低效率;‎ ‎2、1927年,提出农业集体化方针:建立集体农庄——为了配合工业化发展的需要;——苏联人民为工业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三)斯大林模式体制的弊端:‎ ‎1、高度集权,个人崇拜;‎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地方和企业缺少活力);‎ ‎3、过度损害农业和农民利益;‎ ‎4、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 ‎5、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不关注民生;‎ 三人改革 一、赫鲁晓夫(1953年——1964年)——改乱了 ‎1、重点:农业领域——①、取消农产品交售制,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农产品价格;②、鼓励垦荒,种玉米运动;③、让农民获取自留地;‎ ‎2、工业领域:撤销部门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将权力下放;‎ 总评:农业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但缺乏对斯大林模式的科学认识,改革没有突破旧体制的束缚,改革具有盲目性,脱离实际。改革缺乏科学性和连贯性,最终失败。‎ ‎ ‎ 二、勃列日涅夫(1964——1982)——改死了 ‎1、重点:发展军事重工业,与美国搞军备竞赛 ‎2、农业方面:也一定程度上重视;‎ ‎3、工业方面:恢复部门管理,高度集权管理经济;扩大企业自主权;‎ 总评:改革前期取得一定成效,经济发展缓慢,但到1975年,苏联经济发展停滞,后来下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第二阶段,美守苏攻。‎ 三、戈尔巴乔夫(1985——1991)——改没了——先经济改革后政治改革 ‎1、经济改革:提出高速发展战略 ‎(1)、扩大企业和集体农庄的自主权,实行租赁和承包;‎ ‎(2)、承认市场的作用;‎ ‎(3)、指导性计划替代指令性计划;‎ 总评:经济改革没有取得成效,经济发展继续下降;‎ ‎2、 政治改革:(1)、人道、民主的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2)、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3)、放弃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3、外交上:实行新思维外交 总评:缺乏改革的配套措施,背离社会主义方向,改革失败,并直接导致苏联解体。‎ 英国史部分(从殖民扩展到2016年退出欧盟)‎ 一、经济上:‎ ‎(一)、殖民扩展时期的英国:日不落帝国的建立(18世纪中后期)‎ ‎1、三次贸易战争,英国殖民霸主地位确立的过程:‎ ‎(1)1588年英西战争:初步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2)17世纪中后期,推行重商主义,实行贸易保护政策,颁布《航海条例》限制荷兰的海上贸易,爆发的三次英荷战争: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3)18世纪中后期,爆发的七年英法战争,最终确立世界霸主地位,建立日不落帝国;‎ ‎2、英国殖民扩展的方式:‎ ‎(1)建立垄断性贸易公司;‎ ‎(2)殖民掠夺;‎ ‎(3)建立殖民据点;‎ ‎(4)黑奴贸易;‎ ‎(5)发展大规模的海外贸易;‎ ‎3、这一时期经济发展对英国的影响:‎ ‎(1)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提供资金条件;‎ ‎(2)冲击英国社会上的等级观念,改变英国的社会生活方式;‎ ‎(二)工业革命的完成对英国的影响:‎ ‎1、经济上:‎ ‎①、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② 、推动英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③ 、改变了英国的经济结构;‎ ‎④ 、促使自由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废弃贸易保护政策,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2、政治上:‎ ‎①改变了英国的阶级结构;‎ ‎②促使工业资产阶级壮大,导致1832年议会改革,推动英国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 ‎3、思想文化上:‎ ‎①促使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 ‎②促使社会主义思潮的兴起;‎ ‎③促使近代民族国家意识的产生;‎ ‎④浪漫主义文学兴起;‎ ‎4、社会生活上:‎ ‎①改变了英国人的社会生活方式;‎ ‎②妇女社会地位提高;‎ ‎③等级观念受到冲击;‎ ‎5、消极影响:‎ ‎①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 ‎②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生活;‎ ‎③导致贫富差距加大;‎ ‎④造成人们的精神空虚,缺乏人文精神;‎ ‎ ‎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的历史地位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英国落后于美国和德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从而导致一战的爆发。‎ 英国落后的原因:具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市场广阔,资源丰富,使得英国资产阶级可以轻易地获取大量的财富,而导致英国的资产阶级懒于革新技术,因此,英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逐渐落后于美国和德国。英国可以说成也殖民地,败也殖民地。‎ ‎(四)、二战后的英国经济发展情形:‎ ‎1、1945——1973年英国加强国家干预,创造了黄金发展的二十年。但是在1973年经济滞胀中,表现出严重的因前期大力干预而导致的经济问题,被称为“英 国病”,在1973年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着手解决这一问题,减少干预,削减国家财政开支,削减福利国家,建立“混合经济”。‎ ‎2、1964年英国纠结其他欧洲国家,成立一个经济合作组织,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对抗;‎ ‎3、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 二、政治上:温和渐进,逐渐完善民主政治 ‎1、1644年以前英国就有召开议会的传统:1512年《大宪章》的颁布,限制国王的权力;‎ ‎2、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与贵族的妥协;为资产阶级革命披上了合法外衣;为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3、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君主立宪制的确立;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权、司法权等,但除行政权外。英国权力中心由国王转向议会,议会权力扩大;‎ ‎4、1721年责任内阁制形成:国王让出行政权,国王统而不治,无实权。但是国王还是有一定的荣誉权等虚权,且在特殊情况下,还是能干预到国家政治生活的。‎ ‎5、1832年议会改革;‎ 特注:1、注意国王权力变化的情况;2、前期是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后来转向扩大内阁权力;‎ 三、思想上:早期启蒙思想家,霍布斯和洛克,主张君主立宪制;‎ 四、自然科学方面:‎ ‎1、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发表,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正式形成;‎ ‎2、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发表:‎ ‎(1)社会达尔文主义,成为列强殖民扩张的理论;‎ ‎(2)严复引用进化论的思想来宣传变法;‎ 美国历史知识 一、 美国政治史:分权与制衡的思想 ‎1、1783年独立战争后美国建立的邦联制国家,中央集权弱,地方各州权力大,各州之间各自为政,市场不统一,导致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2、1787年宪法颁布,强化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实行联邦制,统一市场,但在强化强化中央集权的同时,也保留了一定的地方自治权,使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3、美国的政体运作图:‎ ‎4、政党政治:两党轮流执政制 ‎(1) 两党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资产阶级的政党,只是代表不同集团的利益;‎ ‎(2) 19世纪60年代,形成两党制;‎ ‎5、美国三权分立政体体现的分权与制衡的思想方面:‎ ‎(1)联邦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制衡;‎ ‎(2)三权分立制: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之间的制衡;‎ ‎(3)两党制:民主党与共和党之间的制衡;‎ ‎(4)总统制:总统与选民之间的制衡;‎ ‎(5)参众两院制:大州与小州之间的分权与制衡;‎ ‎ ‎ 二、美国经济史:‎ 从20世纪20年代——二战后美国为主导、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图示美国经济发展史 ‎“两化一科”:经济全球化趋势、政治多极化趋势和第三次科技革命 一、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史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组合公式)‎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欧洲一体化进程——欧共体(超国家组织)‎ ‎1、原因:‎ ‎(1)、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根本原因 ‎(2)、具有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 ‎(3)、吸取战争的教训;‎ ‎(4)、受两极格局的影响,摆脱美国的控制;‎ ‎(5)、法德矛盾的和解;——关键 ‎(6)、经济全球化的推动;‎ ‎(7)、客观上:马歇尔计划的客观推动;‎ ‎2、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1)1950年舒曼计划的提出;‎ ‎(2)1951年煤钢共同体的建立——六国,除英国(英国不加入的原因:1、光荣孤立政策的影响;2、民族主义,国家利益的考虑;)‎ ‎(3)1957年,罗马条约签订,建立原子能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1964年英国纠结其他欧洲国家也成立一个经济合作组织与其对抗。)‎ ‎(4)1967年,欧共体建立,12国。(英国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 ‎(5)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建立经济、政治合作组织:欧盟,25国。(加盟国剧增的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的东欧国家的加入。)‎ ‎(6)1999年,欧元发行:①、国家货币多元化,说明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 ‎②、冲击美元的地位;‎ ‎③、统一货币,统一市场,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 ‎(7)2016年,英国退出欧盟:‎ ‎①光荣孤立政策的影响;‎ ‎②民族利益与超国家利益的冲突;‎ ‎③国家主权的让渡损害到英国的国家利益;‎ ‎④法德的排斥,欧盟内部出现裂痕;‎ ‎3、 影响:‎ ‎(1)、有利于欧洲发展,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独立自主;‎ ‎(2)、有利于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 ‎(3)、有利于推动全球化、多极化发展;‎ ‎(三)、新型区域合作组织:跨不同区域、不同洲之间的合作组织,如上合组织、金砖五国G20集团等;‎ ‎(四)、发展中国家的合作组织,积极构建新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 发展中国家的称呼有:新兴独立国家、第三世界等,近年来高考选择题中,经常涉及到发展中国家问题;‎ 三、两极格局到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 ‎(一)多极化趋势形成的过程:‎ ‎1、两极格局的形成;‎ ‎2、二十世纪60、70年代在两极格局背景下,出现多极化趋势;‎ ‎3、二十世纪90年代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 ‎(二)冷战:美苏由战时的盟友到战后的对手 ‎1、原因:①、国家利益冲突;②、意识形态的冲突;‎ ‎2、形成过程:‎ ‎(1)1946年,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冷战的序幕;‎ ‎(2)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3)1948年,马歇尔计划;——苏联:1949年莫洛托夫计划 ‎(4)1949年,北约成立;——苏联:1955年成立华约,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5)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标志冷战达到顶峰;‎ ‎(6)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 ‎3、冷战的表现:冷战的手段多样化,除军事以外的一切手段;‎ ‎4、冷战背景下的“美苏争霸”:图解 ‎5、冷战影响:‎ ‎(1)、美苏对抗,导致美苏实力下降,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冷战思维至今存在,影响当今国际局势;‎ ‎(3)、有利于科技进步;‎ ‎6、特点:欧冷亚热 ‎(三)马歇尔计划(欧洲经济复兴计划)‎ ‎1、时间:1948—1952‎ ‎2、原因:(1)冷战的要求;(2)、为了复兴欧洲经济,稳定欧洲社会秩序,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2、目的:经济援助,政治控制;控制欧洲,联合遏制苏联社会主义势力;‎ ‎3、实质:扶持和控制西欧;‎ ‎4、内容:金融、技术、设备等援助,共130亿美元——美国规定只能够买美国的工业品和原料;‎ ‎5、影响:‎ ‎(1)、促使西欧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二十年获得飞速发展;‎ ‎(2)、客观上促进了西欧一体化进程;(马歇尔计划消除或者削弱了西欧各国之间的关税及贸易壁垒,使西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最终走向一体化。)‎ ‎(3)、美国通过经济援助达到政治控制,抗衡苏联,并且控制和占领欧洲市场,成为美国的经济和政治附庸;‎ ‎(4)、消极:对东欧国家进行经济封锁,不利于经济全球化;‎ ‎ ‎ 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阶段和各阶段的经济思想 自然科学的发展史 ‎(一)科学:‎ 科学分为两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探究自然界的发展客观规律,指的是声电化光;社会科学是探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客观规律,指的是历史、政治、制度等。在自然科学取得发展后,会启示社会科学的发展进步,社会科学的发展,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进而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 ‎(二)世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1、过程:‎ ‎(1)中世纪,自然科学是被基督教教会神学所垄断,控制。‎ ‎(2)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否定教会的“地心说”,是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 ‎(3)伽利略的实验科学,标志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是“近代自然科学之父”。‎ ‎(4)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正式形成;‎ ‎2、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与发展同社会科学之间的关系:‎ ‎(1)文艺复兴后,冲击了教会神学,思想解放,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 ‎(2)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发展后,因其蕴含了理性精神,进而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3、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 ‎(1)自然科学中蕴含理性精神,有利于促进思想的解放,推动启蒙运动;‎ ‎(2)促进科技进步,推动工业革命的开展;‎ ‎(3)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 ‎ ‎4、自然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1)工业革命时,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技术主要是技术工人的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2)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开始正真结合;‎ ‎(3)第三次科技革命,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科学理论转化为技术的时间越来越短,)‎ ‎ ‎ ‎(三)西方科技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区别:‎ ‎1、东西方科技的特点不同:‎ ‎(1)西方科技:重视理论,侧重实验性;‎ ‎(2)中国古代科技:是人民生产和生活的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重视实用性,经验性;‎ ‎2、中国古代科技在宋代的时候发展到顶峰,四大发明都出现;在这之前,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都高于西方;‎ ‎3、在明清之际,中国古代科技进入总结时期,少创新;而同时其的西方科技,不断创新发展;‎ ‎4、中国明清之际科技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和西方科技发展的原因:‎ ‎(1)政治上:君主专制不断强化;而西方封建制度不断衰落,逐渐向资本主义制度过度;‎ ‎(2)经济上:自然经济占主导,因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不利于技术的社会影响的扩大;因缺乏市场的扩大,不利于技术的革新;而西方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3)思想上:儒家思想忽视科技,对自然科学的研究缺乏;而西方文艺复兴,思想解放;‎ 高考试卷的解题技巧和方法——答题模版 一、 选择部分:48分 选择题的做题方法和技巧 ‎(一)、三看,一确定 一看材料,找到材料的关键信息;‎ 二看设问,明确出题老师问的是什么;‎ 三看选项,抓住每个选项的关键词,结合材料关键信息,综合分析,确定答案;‎ ‎(二)、常见的错误选项类型:‎ ‎1、选项是以片概全;‎ ‎2、选项的说法绝对化:完全、彻底、消除等;‎ ‎3、选项的说法带有明显错误词语:开始、衰退等;‎ ‎4、选项的关键词与材料的关键词不一致;‎ ‎5、选项的说法与题目的设问不相关;‎ ‎6、选项的说法明显与课本所学知识相矛盾;‎ ‎7、选项的内容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节点;‎ ‎8、选项的说法,材料中不体现;‎ ‎9、选项的说法是片面的说法;‎ ‎10、选项的说法被其他选项的说法所包含;‎ ‎11、选项的说法属于幼稚型即非常表面化的说法;‎ ‎12、偷换概念;‎ ‎13、立竿见影;‎ ‎14、只是对材料的直接概括的选项;‎ 二、 简答题部分:‎ ‎(一)41题的解答技巧和方法:常见的设问及解答的模版 ‎1、设问“、、、、、、、的背景”题 ‎①时代大背景:时代特征;‎ ‎②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③个人积极推动或政府重视;‎ ‎④材料中提到的具体问题概括;‎ ‎2、设问“出现、、、、、、的原因”题 ‎①材料中提到的具体问题概括;‎ ‎②个人积极推动或政府重视;‎ ‎③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④目的:为了什么;‎ 第二种答题方式:‎ ‎①政治上:‎ ‎②经济上:‎ ‎③思想上:‎ ‎④其他方面:‎ ‎3、设问“、、、、、、的特征”题:‎ 逐句概括,分清时间、范围、主体、性质、内容、方式、变化、影响等 ‎①时间:起源早或起步晚;‎ ‎②范围:覆盖面广、领域广、涉及的地方多;‎ ‎③主体:政府主导或民间组织;‎ ‎④性质:某某阶级的什么运动;‎ ‎⑤内容:政府重视,设立专门机构;立法规范;健全制度;内容丰富;体系化、制度化;灵活性;将、、、、、与、、、、、相结合;具体的内容(措施);‎ ‎⑥方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形式多样;‎ ‎⑦变化:由、、、、、、、到、、、、、、、;逐渐完善;不断发展;‎ ‎⑧ 、影响:影响深远;‎ ‎4、设问“、、、、、的变化”题 ‎①由、、、、、到、、、、、;‎ ‎②逐渐怎么样;‎ ‎③不断怎么样;‎ ‎④蕴含有变化意思的词语句子;‎ ‎5、设问“、、、、、、、的影响”题: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思考,如果是设问“作用或意义”的题目,则全部都是答积极影响的。‎ ‎①政治上:‎ ‎②经济上:‎ ‎③思想上:‎ ‎④社会生活上:‎ ‎⑤缓解了或解决了具体问题;‎ ‎⑥消极影响;‎ ‎6、设问为“比较异同点”的题目,是高考题的常见设问题目,一般为东西比较,或是时间上的前后变化的比较 ‎(1)相同点:‎ ‎①背景相同或原因相同:‎ ‎②目的相同:‎ ‎③方式相同:‎ ‎④性质相同:‎ ‎⑤内容相同:‎ ‎⑥影响相同:‎ ‎(2)不同点:‎ ‎①背景不同或原因不同:‎ ‎②目的不同: ‎ ‎③方式不同:‎ ‎④性质不同: ‎ ‎⑤内容不同: ‎ ‎⑥影响不同:‎ ‎  ‎ ‎(二)42题的答题模版 主题:‎ 说明:①、政治事件+与主题相关的一句话影响;‎ ‎②、经济事件+与主题相关的一句话影响;‎ ‎③、思想事件+与主题相关的一句话影响;‎ 第二种说明:①、分析原因1;‎ ‎②、分析原因2;‎ ‎③、分析原因3;‎ 总结:写一句启示或者认识或者将主题换一种表述。‎ ‎(三)45题:改革题的常见设问和答题模版 ‎     ‎ ‎ 改革史总认识 一、改革的含义: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发展,对旧的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二、改革的种类: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币制改革、税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等)、军事改革、教育改革、少数民族改革、社会习俗改革等;‎ 三、各种改革的作用:‎ ‎1、政治改革:‎ ‎(1)、完善民主政治,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2)、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3)、缓和社会矛盾;‎ ‎2、经济改革:‎ ‎(1)、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2)、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3)、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3、军事改革:‎ ‎(1)、提高军队作战能力;‎ ‎(2)、增强国家实力;‎ ‎4、教育改革:‎ ‎(1)、促进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2)、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公民意识;‎ ‎(3)、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 ‎5、少数民族改革:‎ ‎(1)、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2)、促进民族融合与交流,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 ‎(3)、促进少数民族汉化和封建化;‎ ‎(4)、缓和了民族矛盾,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6、社会习俗改革:‎ ‎(1)、营造改革的社会环境;‎ ‎(2)、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发展;‎ 四、改革失败的原因 ‎1、急于求成,不讲究策略;‎ ‎2、打击面广,增加了改革的阻力;‎ ‎3、用人失当;‎ ‎4、没有结合国情;‎ 五、改革的评价:‎ ‎1、改革的实质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 ‎2、改革就有局限,保留残余;‎ ‎3、改革的方式都是自上而下;‎ ‎4、积极的影响;‎ 六、改革的启示:‎ ‎1、改革要与本国的国情相结合;‎ ‎2、改革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不可能一帆风顺;‎ ‎3、改革中要坚定意志;‎ ‎4、改革要讲究策略,不能急于求成;‎ ‎ 改革题常见的设问及答题模版 ‎1、设问“概括改革出现的背景”题 ‎①、时代大背景:时代特征;‎ ‎②、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③、个人积极推动或政府重视;‎ ‎④、材料中提到的具体问题概括;‎ ‎⑤、吸取了经验和教训;‎ ‎2、设问“概括改革出现的原因”题 ‎①、材料中提到的具体问题概括;‎ ‎②、个人积极推动或政府重视;‎ ‎③、当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 ‎④、目的:为了什么;‎ ‎⑤、吸取了经验和教训;‎ ‎3、设问“概括改革的特征或概括改革措施的特征”题:‎ 逐句概括,分清时间、范围、主体、性质、内容、方式、变化、影响等 ‎⑨ 、时间:起源早或起步晚;‎ ‎⑩ 、范围:覆盖面广、领域广、涉及的地方多;‎ ‎⑪ 、主体:政府主导或民间组织;‎ ‎⑫ 、性质:某某阶级的什么运动;‎ ‎⑬ 、内容:政府重视,设立专门机构;立法规范;健全制度;内容丰富;体系化、制度化;灵活性;将、、、、、与、、、、、相结合;具体的内容(措施);‎ ‎⑭ 、方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形式多样;‎ ‎⑮ 、变化:由、、、、、、、到、、、、、、、;逐渐完善;不断发展;‎ ‎⑯ 、影响:影响深远;‎ ‎4、设问“概括改革的措施或改革的内容”题:逐句概括,分点答清 ‎5、设问“概括说明改革的影响”题:分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思考,如果是设问“作用或意义”的题目,则全部都是答积极影响的。‎ ‎①政治上:‎ ‎②经济上:‎ ‎③思想上:‎ ‎④社会生活上:‎ ‎⑤缓解了或解决了具体问题;‎ ‎⑥消极影响 总结:简答题常用的答题术语 ‎1、立法规范,政府主导;‎ ‎2、关注民生,缓和社会矛盾;‎ ‎3、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4、缓和矛盾,巩固统治,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5、有利于城市化,工业化;‎ ‎6、推动近代化进程;‎ ‎7、提高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社会进步发展;‎ ‎8、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提高民族意识;‎ ‎9、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少数民族地区的封建化,汉化)‎ ‎10、加强各地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11、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12、科技进步,生产力发展;‎ ‎13、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4、增强海防意识;‎ ‎15、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提高行政效率;‎ ‎16、促进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17、促进民主法制的不断发展完善;‎ ‎18、扩大统治基础;‎ ‎19、社会结构的调整,阶级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 ‎20、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趋势;(两化一科)‎ ‎21、外交方面:国家利益冲突和强调意识形态;‎ ‎22、国家干预经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