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化州市官桥中学2020届高三全国卷限时训练(三)历史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化州市官桥中学2020届高三全国卷限时训练(三)历史试题

‎2020年全国卷限时训练(三)历史 班别:组别:学号: 姓名: 成绩: ‎ 单项选择题,20题,请将选择题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上。‎ ‎1.春秋时期,楚、秦、晋等国在新扩张土地上设置县,战国晚期,“县”已经成为各国较为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这一变化表明 A. 贵族特权已被完全剥夺 B. 诸侯国强化对地方管理 C. 中央集权制度已经确立 D. 诸侯争霸战争逐渐平息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县制体制之下,官员由政府直接任命,体现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加强,B选项符合题意。贵族特权被剥夺不符合史实,A选项排除。中央集权制度确立是在秦朝,C选项排除。诸侯争霸平息是在秦统一六国以后,D选项排除。‎ ‎2.战国时期,“天下”意识逐渐普及,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张。《韩非子》中“天下”一词使用频率最高,如“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这反映出该时期 A. 法家思想融合了百家之长 B. 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 C. 秦国为统一制造舆论准备 D.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战国时期“天下”意识逐渐普及,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张。这说明此时国家统一成了众多思想家的共识,统一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统一天下并非只是法家的主张,法家思想也不是各家思想之长的集合;B选项错误,诸子百家并非都致力于争霸战争,如墨家主张非攻;C选项错误,众多思想家服务于各个诸侯国,并非都是为秦国统一制造舆论。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 ‎3.周天子分封时要举行一定的“授民”仪式,即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授民”仪式后,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这一“授民”制度 A. 标志西周大一统政权的建立 B. 体现西周政权的宗法制特征 C. 清除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 D. 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将原属周天子的臣民分封给诸侯”“ 这些臣民归诸侯所有,但依然保留着周天子臣民的性质”可知周天子分封人民给诸侯,且臣民依旧与周天子保持着臣民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有利于维护西周的统治,有利于形成天下共主的观念,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并没有形成大一统的政权,故A项错误。宗法制是以血缘为纽带,故B项错误。C项“清除了”使用错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贵族叛乱的政治基础,故排除。‎ ‎4.唐朝时期在中书省和门下省设有一批谏官,具有先他官言事的优越权。他们是左右散骑常侍、左右谏议大夫、左右补阙和拾遗,“左”隶属中书省,“右”隶属门下省。这一做法 A. 旨加强专制皇权 B. 提高了办事效率 C. 利于防止决策失误 D. 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谏官具有先他官言事的优越权,宋代以前,谏官主要评议皇帝得失,这一做法有利于防止决策失误,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唐代谏官设置的目的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并非加强专制皇权;B选项错误,谏官的设置不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D选项错误,谏官是在中央设置的官员,不能起到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 ‎5.下表为西汉丞相出身表 出身 前期 中期 后期 功臣 ‎10‎ ‎3‎ ‎0‎ 功臣子 ‎3‎ ‎5‎ ‎0‎ 外戚宗室 ‎0‎ ‎3‎ ‎1‎ 掾史文吏 ‎0‎ ‎8‎ ‎2‎ 经学之士 ‎0‎ ‎1‎ ‎10‎ 这反映出西汉时期( )‎ A. 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B. 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 C. 外戚干政导致社会衰弱 D. 儒学政治影响力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表格数据可知,经学之士担任丞相的比例越来越重,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关,在西汉儒学的政治影响力逐步增强,故选D。材料并未显示统治者对社会中下层人才的选拔,无法体现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排除A;材料只是反映了丞相出身的身份,无法体现丞相权力逐渐被削弱的过程,排除B;外戚宗室担任丞相的比重并不高,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外戚干政的结论,排除C。‎ ‎6.两汉时期,选官实行乡举里选的察举制。曹魏时期改为九品中正制,规定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的大中正官必须由在中央任职的官员且德名俱高者担任。据此可知,九品中正制 A. 强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B. 导致世家大族垄断了政权 C. 否定了地方官员的特权 D. 注重思想品德和知识水平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由材料中“乡举里选”“大中正官必须是在中央任职官员”可知,九品中正制将评议权收归中央,与察举制相比,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A项正确。世家大族垄断了政权,这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九品中正制只是否定了地方官向中央推荐选官的权利,并没有否定地方官员的所有特权,排除C项;九品中正制主要注重门第高低,排除D项。‎ ‎7.汉初诸侯王国之官吏任免,除了由中央直接任命之傅、相外,“皆令自置吏”,所谓“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诸侯国内之税收归诸侯,无须上缴中央。据此可知 A. 宗法分封制得以完全恢复重建 B. 大一统思想观念遭到普遍质疑 C. 中央失去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D.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存在矛盾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初地方官员中央和地方任命并存,而且地方具有税收所有权,可见当时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存在矛盾,选项D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西汉初年并未完全恢复西周制度,排除;选项B脱离材料主旨,材料中只能看出地方权力较大,不能据此得出大一统思想遭到普遍质疑,排除B;选项C表述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排除。‎ ‎8.唐太宗时期,26位宰相中三人具有科举出身,高宗朝41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已增至13人,玄宗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有科举出身者多达18人,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这反映出唐朝 A. 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 B. 皇权专制体制迅速强化 C. 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 D. 科举成为做官唯一途径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朝通过科举入宰相的人数不断增加,高级官员和地方封疆大吏也多出于进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是官僚政治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且科举人才以知识精英为主,这体现了唐朝官僚集团的精英化趋势,故C项正确。材料中是宰相是中央机构,没有体现国家权力在地方的渗透,故A项错误。D项中“唯一途径”使用错误,科举是成为做官途径之一,故D项错误。‎ ‎9.清廷重要文武官员之任免及各部尚书、侍郎,各省总督、巡抚等官员的补放,均由军机大臣负责开列应补人员名单,交皇帝选择任用。这表明军机处 A. 能够制约皇权 B. 负责官吏考选 C. 成为权力中枢 D. 充当决策顾问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均由军机大臣负责开列应补人员名单,交皇帝选择任用”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军机处充当决策顾问,D选项符合题意。军机处是皇权强化的表现,故排除A。B不合题干主旨,排除。C不合史实,排除。‎ ‎10.明代继承了元朝的行省制,行省之下有府、州、县,县是中央政府任命官员的最基层单位。每个县有一个县官,根据省籍回避制度,必须由非本省出身者担任。明代推行“省籍回避制”‎ A. 激化了社会矛盾 B. 有利于中央集权 C. 净化了官场风气 D. 推动了地区交流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代的省籍回避制度规定,县令必须由非本省出身者担任。这有利于减少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省籍回避制度和社会矛盾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这一制度和官场风气无关,故C项错误;省籍回避制度是政治制度,这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11.反映明代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的著作《便民图篆》记载:“男子园中去采桑,只因女子喂蚕忙,蚕要喂时桑要采,事须分管两相当。”这反映了当时该地 A. 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B. 农业经济结构得到改变 C. 家庭经济模式仍未打破 D. 重农抑商政策严格实行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采桑喂蚕活动属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反映出当时该地家庭经济模式仍未打破。故答案为C项。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标志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出现,材料没有反映,排除A项;从材料信息来看,农业生产结构没有改变,排除B项;这一现象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D项。‎ ‎12.唐安史之乱至唐末,“天下户口,流亡过半”。宋太祖下令,“察民有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其罪死”。“召集逃散,令着旧业”成为北宋初期地方政府主要政务。宋初这一政策 A. 旨在压制工商业发展 B. 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 C. 意在强化理学价值观 D. 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答案】B ‎【解析】‎ ‎【详解】针对“户口流亡过半”的情况,宋朝初年禁止“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召集逃散,令着旧业”,是为了让人民稳定地生产生活,故正确答案为B项。因为有条件的管理,旧业没有排除工商业,A项错误,D项无法实现,C项所谓理学在宋太祖时还没有产生。‎ ‎13.汉代长安城西市东北部发掘到21座陶窑和不少冶铁铸币遗址,在市西边也发现了陶窑,出土了大量的陶俑。这说明汉代长安城 A. 西市是全国手工业品交易中心 B. 自然形成了民间手工业集市 C. 西市有相当规模的手工业生产 D. 市被政府严格限制交易时间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西市东北部”“21 座陶窑和不少冶铁铸币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陶俑”来看,西市手工业发达,并且规模较大。故答案为C项。A项材料体现了西市手工业规模比较大,但未反映西市是全国手工业品交易中心,排除;B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安城的市属于正式的市,而非民间集市,民间集市是草市,排除;D项材料未体现政府对市的严格管理,排除。‎ ‎14.18世纪欧洲通过传教士、外交使节、贸易往来与中国保持着密切联系,但中欧之间的交流并不对称。欧洲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超过中国对西方的了解程度,西方人士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军事实力都进行了评估。这一现象表明 A. 中欧之间的实力差距扩大 B. 中欧之间交流不对称 C. 西方为向中国扩张作准备 D. 中国“天朝上国”观念严重 ‎【答案】C ‎【解析】‎ ‎【详解】西方对中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特别是军事进行评估的目的显然是要为扩张做准备,故选C项;西方对中国的了解和评估并不能说明中欧实力差距扩大,排除A项;西方对中国了解详细并不能说明双方交流不对称,主要是中国进行闭关锁国,对西方了解不充分,排除B项;材料并不能反映中国“天朝上国”观念严重,排除D项。‎ ‎15.明中叶以来,江南丝绸业市镇及其周边乡村大部分自耕农,对农业并不重视,他们逐渐把养蚕缫丝以及丝织业作为主业,作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反映出当地 A. 传统生产模式的解体 B. 市民群体的发展壮大 C. 商品经济向农村渗透 D. 新兴生产关系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江南丝绸业市镇及其周边乡村”“们逐渐把养蚕缫丝以及丝织业作为主业”可知商品经济向农材渗透,故C项正确。只是对农业的不重视,并不能说明传统生产模式解体,故A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群体身份是“自耕农”,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自耕农新的谋生渠道,没有体现新兴生产关系的发展,故D项错误。‎ ‎16.孔子本无禁欲思想,宋儒却将之阐发为“存天理灭人欲”;孔子自称“述而不作”,康有为却附会成“托古改制”。这些现象 A. 否定了孔子对儒学的贡献 B. 是社会历史变迁的反映 C. 推动了传统儒学健康发展 D. 有利于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可知,孔子思想的发展主要和历史发展有关,B选项符合题意。理学和康有为的思想都是利用儒学为其政治主张服务的,A选项排除。康有为改造后的儒学属于虚假学说,主要是为维新变法服务,并未推动儒学健康发展,C选项排除。康有为改造后的儒学遭到广大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的抵制,不利于维护儒学的正统地位,D选项排除。‎ ‎17.孟子提出天下“定于一”,荀子倡导“一天下,财万物,长养人民,兼利天下”,韩非子主张“一匡天下”。这些主张反映了 A. 儒家与法家的主张混同 B. 国家统一在思想上的体现 C. 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统一 D. 古代大一统思想初步形成 ‎【答案】D ‎【解析】‎ ‎【详解】概括材料可知,孟子、荀子、韩非子都主张实现国家统一,说明古代大一统思想开始初步形成,故D正确;儒家与法家的主张不同,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战国时期思想的发展,这一时期国家并未实现统一,故B项错误;该时期主要学派实现了思想争鸣,故C项错误。‎ ‎18.战国时期,农家学派代表人物许行主张君民并耕而食,反对不劳而获的剥削,而同时代的孟子则认为劳心者对劳力者的统治是合理的现象。孟子的这一主张 A. 阻碍了农业的发展 B. 背离了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 C. 具有社会分工倾向 D. 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儒家孟子思想。由材料中“君民并耕而食,反对不劳而获的剥削”“劳心者对劳力者的统治是合理的现象”可知,许行以小农的平均主义思想否定社会分工,孟子认为脑力劳动者统治体力劳动者是合理的,这说明孟子的主张具有社会分工倾向,C项正确。社会分工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孟子背离了传统儒家的民本思想,故B排除;战国时期法家思想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而不是儒家思想,故D排除。‎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材料信息“劳心者对劳力者的统治是合理的现象”,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孟子主张劳心者、劳力者的社会分工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 ‎19.明末思想家颜元指责“宋元来儒者却习成妇女态,甚可羞。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即为上品也”。下列观点与其一致是 A. “存天理,灭人欲”‎ B. “心外无佛,即心是佛”‎ C. “天下为主,君为客”‎ D. “为学从切实处下手,自不落空”‎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颜元对宋元以来儒者的轻视,认为他们做妇女态,只要能报君王一死即是最好的”可知体现出宋元以来理学的空疏无用,“为学从切实处下手,自不落空”体现的是经世致用思想,D选项符合题意;“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观点,A选项排除;“心外无佛,即心是佛”主观唯心主义,B选项排除; “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带有反封建的民主色彩,它否定了君主专制,C选项排除。‎ ‎20.顾炎武认为“理学之日:‘《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据此可知他主张 A. 知行合一 B. 经世致用 C. 回归孔孟 D. 民贵君轻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即今人不去学先贤的语录,而去学注释它们的后儒,是舍本逐末,可知顾炎武强调儒学的根本——孔孟之道,批判宋明理学舍本逐末,故C选项正确;知行合一是王阳明主张,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故A选项错误;经世致用是指主张所研究的学问要有实际作用,材料没有体现经世致用的主张,故B选项错误;材料内容强调了儒学的根本即孔孟之道,批判宋明理学舍本逐末,没有体现民贵君轻的思想,故D选项错误。‎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