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政治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第2框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 1 -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学 习 任 务 核 心 素 养 1.识记真理的含义。 2.理解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3.掌握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1.提高政治认同,理解和认同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2.积极公共参与,在实践中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 (1)地位: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表现: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 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真理与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 [想一想] 为什么“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错误的。 提示:①真理具有客观性,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是哪个人说了算,需要通过实践的 检验。②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 识,即真理只有一个。所以,不可能两种不同认识都有理。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 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2.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 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真理和谬误相伴而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想一想]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正确吗? 提示:正确。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超出一定的条件或范围,真理就会转化为谬 误;反之,条件变化后,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1)内涵: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 反复才能完成。 (2)原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 ①主体条件: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 - 2 - 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②客体条件: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 (1)内涵: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原因: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3.认识具有上升性 (1)内涵:认识过程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 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2)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判一判] 认识发展的过程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  ) 提示:错误。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认识的发展过程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 上升的过程,既曲折又前进,而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 真理的客观性、条件性和具体性 [创设情景]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 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 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都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探究任务] 1.(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关于中国的发展,曾经有人提出多种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 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提示: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对同一确定的对象的认识只能有一 种是正确的。马列主义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真理性认识, 所以我们党必须把它作为指导思想长期坚持。 2.(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从真理的属性角度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不断发展马克思 主义? 提示:真理都是有条件的、具体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这要求我们要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对待马克思主义,也要在坚持 基础上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探究总结] - 3 - 1.正确理解真理的属性 属性 理解 真理是客观 的 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的内容来自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 ②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③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④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真理是有条 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在这个条件和范围内,真理是绝对的; 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因此真理又是相对的 真理是具体 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 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需要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 2.真理和谬误的区别和联系 真理 谬误 区别 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 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反 映,它同真理有着原则的区别、严格的 界限,二者泾渭分明,不能混淆 联系 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一方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都 有它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一范围和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另一方 面,谬误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向真理转化   “感冒了,多喝点水吧。”在生活中,当我们不小心伤风感冒时,总是会听到 医生给出这样的建议。但澳大利亚的医学家们指出,对于某些特定的呼吸道疾病来说,多喝 水甚至会对身体有害。这说明(  ) ①医学家和医生对真理的认识是不同的 ②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③任 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条件和范围 ④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相互转化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 作为体现说明类选择题,需要把握题干中的事例的主要指向性。 审材料 条件变化后,喝水治感冒由有利变为有害,体现出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 有条件的,也说明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特定的条件和范围。 审选项 ①④观点正确,但都偏离题意指向,故排除。②③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指向, 入选。 定答案 C [跟进训练] 对于当前的民法典的制定,业内人士和普通公民都有不同的理由与解释,但是“真理面 - 4 - 前人人平等”。这告诉我们(  ) A.在对同一对象的不同认识中真理只有一个 B.真理与谬误没有界限 C.任何人必须承认认识的真理性 D.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A [真理与谬误之间有明确的界限,并非所有认识都是真理,故 B、C 两项错误,排除; D 项偏离题意;A 项正确分析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内涵,故入选。]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创设情景] 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 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现在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说明 我国的发展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探究任务] 1.(描述与分类·科学精神)从认识过程看,我国不断探索关于绿色发展的理念说明了什 么道理? 提示:说明认识发展具有反复性。认识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 复才能完成一个阶段的正确认识。 2.(解释与论证·科学精神)我党对生态建设的认识还会变化吗?为什么? 提示:会不断完善。这是因为,生态建设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社会实践是不断 发展的,这就决定了我党对生态建设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探究总结] 1.认识过程的原理 (1)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 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 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2.认识过程的方法论要求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的一篇文章对宇宙学中的经典理论——宇宙暴涨 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这一理论不具科学性。面对这篇文章的“挑衅”,包括霍金在内的 33 名宇宙学家联名回信进行反击。争议产生说明(  ) ①人们对事物认识必须经过反复实践才能完成 ②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本质的暴 - 5 - 露需要一个过程 ③人们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产生多种正确的认识 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受到立场、思想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思维建模] 审设问 作为体现类选择题,关键是把握设问的争议产生这一信息。 审材料 人们对同一认识产生争议,体现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 审选项 认识具有反复性,但不一定必须经过多次反复实践才能完成,①观点错误; 真理具有客观性,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真理只有一个,③观点错误。②④ 观点分别指向认识具有反复性和具有反复性的原因,故符合题意。 定答案 D [跟进训练] 针对有人指责“一带一路”倡议是“债务陷阱论”“地缘政治工具论”等,我国外交部 部长在 2019 年“两会”答记者问时表示,倡议提出六年来的大量事实证明:“一带一路”不 是什么“债务陷阱”,而是惠民的“馅饼”;不是什么“地缘政治工具”,而是共同发展的机遇。 由此可见(  ) ①人们的认识受到立场、观点等主观因素的限制 ②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究竟是谬误还是真理,唯独实践有发言权 ④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都需要一个过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①③符合题意,题意表明人们的认识受到立场、观点等主观因素的限制;认识究竟 是谬误还是真理,唯独实践有发言权;②不合题意,材料主旨强调的是认识受到立场、观点 等主观因素的限制,而不体现真理的具体性和条件性;④不合题意,材料主旨强调的是受到 立场、观点等主观因素的限制,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而不是体现认识的反复性;故选 A。] 1.人们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人们对某 一热点问题产生不同的争论;②用于分析人们站在不同立场或角度形成不同的认识等) 2.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 真理就会变成谬误。(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某种认识因条件或范围的变化而产生性质上的变 化;②用于分析不能盲目照搬、借用别人的经验等) - 6 - 3.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 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某种理论、认识因时间或进程的发展而产 生性质上的变化;②用于分析不能盲目照搬、借用以往的经验等) 4.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 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人类仍然没有真正认清或解释某些问题; ②用于分析人类某些成果取得的艰难过程;③用于分析某些政策、措施的不断修改、完善过 程等) 5.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应用 示例:①用于分析人类科技研究等取得成果;②用于分析人类认识不断深化、政策得以完善 等) 6.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 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应用示例:①用于分析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政策、措施的制定、修 改、完善的过程;②用于分析经过研究推翻旧识、获得新认识等) 人类对热本质的探索,最初只能根据摩擦生热,冷暖转化等表面现象做些朴素的猜测, 如古希腊人认为热是由于物体运动而获得的。到了 18 世纪,人们对热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变 化,认为热是物质,是一种燃素,这种“热质说”持续上百年,甚至在 1789 年,拉瓦锡仍把 热摆在化学元素表中,属气体元素。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对热本质的认识获得了新的进展。 1797 年,英国工程师伦福德,通过生产炮筒的实践,揭露了“热质说”的非科学性,证实了“热 动说”的正确性。19 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热动说”进一步完善,“热质说” 终于破产。1842 年,德国医生迈尔,经过对前人实践成果的研究和亲自实践,提出了能量转 化守恒的思想。 信息提取 知识对接 认为热是由于物体运动而获得的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 - 7 - 映 人们对热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变化 认识具有反复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 不是一帆风顺的 随着实践的深入,人们对热本质的认识获得了 新的进展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 和发展真理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使“热动说”进一步完 善 认识具有无限性,真理在发展中不断超越 自身 1.拉瓦锡提出了“热属气体元素”的理论认识。这种认识(  ) A.是错误的认识,对人类实践活动不具有指导作用 B.是实践的产物,是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真理性认识 C.具有直接现实性,可以变为现实的存在 D.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在人类认识热本质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D [错误意识也可以对实践起指导作用,A 项错误;拉瓦锡的理论认识具有明确的局限 性,是实践的产物,但不是真理性认识,B 项错误;实践才具有直接现实性,C 项错误;D 项 是对题干的正确分析,故入选。] 2.从哲学角度看,人类对热本质的不断探索历程表明(  ) ①世界观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和 科学家的坚强意志 ④人类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展真理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C [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世界观的指导作用,①不符合题意;真知只能来源于实践,③错 误;②④观点都是对人类对热本质的不断探索过程的正确分析,故符合题意。]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