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贵州省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半期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3题:‎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作家王蒙曾言:“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成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低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 - 15 -‎ 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1.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指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 ‎ ‎2.下列对汉字书写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 ‎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3分)‎ A.美国媒体率先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 - 15 -‎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4-6题:‎ 材料一:‎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目前发现,该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密闭、不通风场所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需加强预防和隔离处理。现没有特效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 (节选自2020年1月《人民网》)‎ 材料二:‎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 (节选自2020年2月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材料三:‎ 要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一方面,要立足当前,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另一方面,要放眼长远,从医疗卫生资源投入、队伍培养、协同机制等各方面加强公共卫生软硬件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全面增强社会的防护意识和能力,避免小病酿成大疫。‎ 要着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我们既要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全面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增强应急救援的协同性、整体性、专业性,又要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完善应急医疗救助机制,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时,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 - 15 -‎ 要着力健全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产能保障、调度机制、储备体系各个环节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实现集中管理、统一调拨、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目标,确保应急物资保障有序有力。‎ ‎ (节选自 2020年2月《央视快评》)‎ 材料四:‎ 到目前为止,普通流感已经在美国造成1万人死亡。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预计,美国每年有12000至61000人死于流感。但没有人认为这些人的死亡是由于美国政府不作为所导致。‎ 相比之下,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特德罗斯·盖布雷耶苏斯(Tedros Ghebreyesus)1月30日表示:“在过去几周里,我们看到出现了一种以前未知的病原体,迅速升级为爆发的态势,但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应对。中国发现疫情、分离病毒、测序基因组并与世卫组织和全世界分享,速度之快,令人印象深刻。中国在保持透明度和支持其他国家方面也做的十分出色。在许多方面,毫不夸张的说,中国对疫情的应对达到了一个新的标准。”‎ 坦率的说,中国政府针对有关新型冠状病毒信息的预警所采取的迅速而果断的行动惊到了我。全世界都应该祈祷这些政策是有效的,有很多人会因此而获救。‎ ‎(节选自2020年2月中国日报网《“预警与决策的权衡”——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疫情管控》)‎ ‎4.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B.虽然新型冠状病毒的病原体未在人类中发现,但人们一旦患上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还是很可怕的。 ‎ C.有发热、乏力、干咳的症状表现就可以判定其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D.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特效药很快就会生产出来。‎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着力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的基本原则是: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长远。‎ B.从卫生防疫工作的长远目标来看,一要加强公共卫生软硬件建设,二要改革完善疾病防控体系,三要全面增强社会的防护意识和能力。‎ C.在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工作中,不可回避统一性。‎ D.到目前美国已有一万人死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世卫组织在比较后认为,中国政府在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的做法堪称世界标准。 ‎ ‎6.普通民众为了预防新冠状病毒肺炎应该采取哪些具体有效的措施?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分) ‎ - 15 -‎ 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乱世中的美神 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越时空的孤独。 感情生活的痛苦和对国家民族的忧心,已将她推入深深的苦海,她像一叶孤舟在风浪中无助地飘摇。但如果只是这两点,还不算最伤最痛,最孤最寒。生活中婚变情离者,时时难免;忠臣遭弃,亦代代不绝。更何况一柔弱女子又生于乱世呢?问题在于她除了遭遇国难、情愁,就连想实现一个普通人的价值,竟也这样的难。已渐入暮年的李清照没有孩子,守着一孤清的小院落,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国事已难问,家事怕再提,只有秋风扫着黄叶在门前盘旋;偶尔有一两个旧友来访。她有一孙姓朋友,其小女十岁,极为聪颖。一日孩子来玩,李清照对她说,你该学点东西,我老了,愿将平生所学相授。不想这孩子脱口说道:“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不由得倒抽一口凉气,觉得一阵晕眩,手扶门框,才勉强没有摔倒。童言无忌,原来在这个社会上有才有情的女子是真正多余啊。李清照感到她像是落进四面不着边际的深渊里,一种可怕的孤独向她袭来,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读懂她的心。她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了那首浓缩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是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 是的,她的国愁、家愁、情愁,还有学业之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所寻寻觅觅的是什么呢?从她的身世和诗词文章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出,她在寻觅三样东西。一是国家民族的前途。她不愿看到山河破碎,不愿“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寄山河”。在这点上她与同时代的岳飞陆游及稍后的辛弃疾是相通的。但身为女人,她既不能像岳飞那样驰骋疆场,也不能像辛弃疾那样上朝议事,甚至不能像陆、辛那样有政界文坛朋友可以痛痛快快地使酒骂座,痛拍栏杆。二是寻觅幸福的爱情。她曾有过美满的家庭,有过幸福的爱情,但转瞬就破碎了。她也做过再寻真爱的梦,但又碎得更惨,甚至身负枷锁,锒铛入狱;还被以“不终晚节”载入史册,生前身后受此奇辱,她能说什么呢?也只能独自一人愁。三是寻觅自身的价值。她以非凡的才华和勤奋,又借着爱情的力量,在学术上完成了《金石录》巨著,在词艺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但是,那个社会不以为奇,不以为功,连那十岁的小孩都说“才藻非女子事也”,李清照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她只好一个人咀嚼自己的凄凉,又是只有一个愁。 ‎ - 15 -‎ ‎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社会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别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本来,三千年封建社会,来来往往有多少人都在心安理得、随波逐流地生活。你看,北宋仓惶南渡后不是又夹风夹雨,称臣称儿地苟延了152年吗?尽管与李清照同时代的陆游愤怒地喊道“公卿有党排宗泽,帷幄无人用岳飞”,但朝中的大人们不是照样做官,照样花天酒地吗?你看,虽生乱世,有多少文人不是照样手摇折扇,歌风咏月,琴棋书画了一生吗?你看,有多少女性,就像那个姓孙的女子一般,不学什么词藻,不追求什么爱情,不是照样生活吗?但李清照却不,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从骨子里讲,李清照除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定外,还追求人格的超尘拔俗。她总是清醒地坚持着一种做人标准,顽强地守护着自己的节操。在未遭大难,生活还比较稳定时,已见出她高标准的人格追求。当年赵明诚在莱州做官,她去探亲,见室中诗书不多,竟大不悦,作诗曰:“寒窗败几无书吏,公路生平竟如此。”以后世事纷扰,她就更加超群拔俗,出污泥而不染。她站在世纪的高阁之上,穿越时空,俯视众生,所以有一种特殊的寂寞:“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忆秦娥》)有一本书叫《百年孤独》,李清照是千年孤独,环顾女界无同类,再看左右无相知,所以她才上溯千年到英雄霸王那里去求相通,“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如果李清照像那个孙姓女孩一样,是一个已经麻木的人,也就算了;如果李清照是以死抗争的杜十娘,也就算了。她偏偏以心抗世,以笔唤天。她凭着极高的艺术天赋将这漫天愁绪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了细细地纺织,于是,她一生的故事和心底的怨愁就转化为凄清的悲剧之美,永远高悬于历史的星空。李词的特殊魅力就在于它一如诗人的人品,于哀怨缠绵中蕴涵执着坚韧的阳刚之气,虽为说愁,实为写真情大志;所以耐得人们百年千年地读下去。‎ 随着时代的进步,李清照当年许多痛苦着的事和情都已经如淡烟薄雾,可是当我们偶然回望一下千年前的风雨时,总能看见那个立于秋风黄花中寻寻觅觅的美神。 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说李清照遇到的第三大磨难是超时空的孤独,而她所遇到的另两大磨难是感情的坎坷和家族的没落。‎ B.文章多次提到“才藻非女子事也”‎ - 15 -‎ ‎,既揭示了李清照超时空孤独的缘起,说明当时女性的普遍可悲状况,也说明了李清照的才华是不被当时任何人理解的。 C.李清照处在社会动乱、民不聊生的时代,这使她不可能建立为国为民的大功业,只能把精力倾注于文学创作和著述上。‎ D.李清照随夫来到项羽兵刎的乌江,抚昔思今,感慨万千。“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展示了她自己的人生追求:生,要堂堂正正,出类拔萃;死,要轰轰烈烈,慷慨悲壮。‎ ‎8.作者将李清照称为“乱世中的美神”,她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条陈述。(6分)‎ ‎9.大量引用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试分析文章中引用陆游和王维诗句的作用。(6分)‎ 四、古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19分)‎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乾道四年(1168年),通判建康府。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阻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墙而至,其直身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 15 -‎ B.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 C.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 D.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建康,今南京市的古称。与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建康”相同。   ‎ B.江右,古时以面朝北为准,右为东,左为西。因此,古人把长江之西称为“江左”,长江之东称为“江右”。   ‎ C.长短句,和曲子、曲词、诗余等,都是词的别称。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成“词牌”,依调填词为“依声”。   ‎ D.三鼓,即三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鼓。三鼓,是指23点至次日1点。‎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整治时有作乱的湖南草寇,辛弃疾斥巨资修建营垒,招兵买马,这表现他深谋远虑,有雄才大略。   ‎ B.辛弃疾如期建成飞虎营栅,向皇帝上书陈述事情经过,并呈上图纸,皇帝才免除了对他的军法处置。   ‎ C.虽然部属都反对,但辛弃疾还是坚持把买来的粮食的十分之三赈济信州百姓,这表现了他的仁政爱民和博大胸襟。   ‎ D.谢枋得经过辛弃疾庙宇时,听到“若鸣其不平”之声。文章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现辛弃疾生前的愤激不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 ‎(2)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阻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4-15题: (9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14.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15 -‎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悱恻,动人心弦。‎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忧国伤时之情。‎ ‎15.赏析颔联中的“无边”“不尽”的妙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 ‎1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东坡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 。‎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荀子《劝学》中则说:“ , 。”‎ ‎(3)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白居易《琵琶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表达了一种凄凉之意。‎ ‎ ‎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9分)‎ ‎《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是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但曹雪芹没有流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幼稚、肤浅,进而把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 ‎《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令人 ,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在描写贾府没落过程中,曹雪芹充分展示了贾氏几代人不同的精神面貌,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贾宝玉的性格最突出的表现是,他不愿按照贵族家庭为他安排好了的道路 地生活,十分鄙弃功名富贵及其相关的世俗观念。他认为“‎ - 15 -‎ 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好好的清白女子,不应学得沽名钓誉。而王熙凤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协理宁国府”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她 ,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帖得体。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如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等;也有爽朗大度的一面,以其 赢得了老少尊卑的喜悦。叙事与抒情的完美结合,是这部小说艺术魅力的重要表现。从叙事的角度说,《红楼梦》特别令人赞叹的是其中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更值得称道的是,《红楼梦》没有停留在琐屑的生活细节的描写中,而是深入挖掘了日常生活中的诗意,使整部作品始终洋溢着充沛的抒情性。( )用脂评的话说,就是“此书之妙皆从诗词句泛出者”。曹雪芹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中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叹为观止 墨守成规 不孚众望 谈笑自若 B. 瞠目结舌 循规蹈矩 不负众望 谈笑自若 C. 叹为观止 循规蹈矩 不负众望 谈笑风生 D. 瞠目结舌 墨守成规 不孚众望 谈笑自若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但曹雪芹没有流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幼稚、肤浅,把对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 B. 但曹雪芹没有流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幼稚、肤浅,而是把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 C. 但曹雪芹没有流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幼稚、肤浅,把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 D. 但曹雪芹没有流于一般才子佳人小说作者的幼稚、肤浅,而是把对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这种抒情性不仅表现在它对传统诗学理想的汲取,更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韵散结合手法的娴熟运用上。 B. 这种抒情性不仅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韵散结合手法的娴熟运用上,更表现在它对传统诗学理想的汲取。 C.‎ - 15 -‎ ‎ 这种抒情性不仅表现在它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更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韵散结合手法的娴熟运用上。 D. 这种抒情性不仅表现在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传统的韵散结合手法的娴熟运用上,更表现在它真实而丰满的细节描写。‎ ‎20.下面是某校一则倡议书的片段,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得体不规范,请指出并修改。(5分)‎ 亲爱的同学们:‎ 生命重于天。暑假将至,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溺水已成当务之急的大事。校学生会倡议:全体同学要充分认识溺水事故的危害,率先垂范,拒绝野泳,并号召家人亲朋远离危险水域。大家可以通过跑步、打球等安全方式锻炼身体,避免溺水事故不再发生。‎ ‎21.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人物,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仿。(6分)‎ 示例:李白是一缕清梦,轻盈洒脱,漂游在自由王国;‎ ‎ 李白是一坛美酒,香醇浓郁,陶醉了诗的星空;‎ ‎ 李白是一江春水,磅礴奔腾,呼啸成壮丽神州。‎ ‎ ‎ 六、作文(60分)‎ ‎22.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能给予你生命,但不能替你生活。‎ 我能教你许多东西,但不能强迫你学习。‎ 我能指导你如何做人,但不能为你所有行为负责。‎ 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但不能替你做出选择。‎ 我能教你如何尊重他人,但不能保证你受人尊重。   ‎ 我能告诉你真挚的友谊是什么,但不能替你选择朋友。‎ 我能对你谈人生的真谛,但不能替你赢得声誉。‎ 我能告诉你必须为人生确定崇高的目标,但不能替你实现这些目标。‎ 我能告诉你做人的优良品质,但不能确保你能成为善良的人。‎ 我能告诉你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但不能给你永恒的生命……‎ 以上是节选自文章《父母的能与不能》的一段话,读了以后,你有什么想法?请将你的想法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 15 -‎ 高一年级半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选择题(每题3分,共13题,39分)‎ ‎1‎ ‎2‎ ‎3‎ ‎4‎ ‎5‎ ‎7‎ ‎10‎ ‎11‎ ‎12‎ ‎14‎ ‎17‎ ‎18‎ ‎19‎ A B A B D B D B B C C D B ‎1.A(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便宜输入法)‎ ‎2.B(“已经不再令人惊叹 ”说得过于绝对)‎ ‎3.A(文中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现象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而只是美国媒体率先报道出来,而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美国媒体”的报道,而是“提笔忘字”的现象)‎ ‎4.B(A材料一第一段第二句原文有“目前发现”,另是“主要”途径;C说法过于绝对;D无中生有)‎ ‎5.D(张冠李戴,是死于“普通流感”)‎ ‎6.参考答案:①因为现没有特效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所以必须加强预防和隔离,外出必须佩戴口罩;②密闭、不通风场所可能存在气溶胶传播风险,所以人们要做到家中勤开窗通风,减少或不去人员密集场所;③由于该类重症患者容易出现生命危险,所以人们学会自查,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学生作答可有多个角度,如与野生动物有关的,答出3个角度即可。只有措施没有原因不给满分)‎ 8. 李清照的“美”体现在:①心系家国,平民之身念国家大事,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②追求人格的超俗,身处乱世却不甘沉沦,以心抗世;③化愁为美,以其非凡的才情创造了散发永久魅力的艺术瑰宝。(意思相近即可)‎ 9. ‎①引用陆游诗句的作用在于借陆游的愤怒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交代了李清照生活的社会背景;②引用王维的诗句在于赞美李清照如“松间明月,石上清泉”般的超俗人格,表现她的人格之美。(分析得当即可,如综合陈述引用两人诗句的作用也算对)‎ ‎11.B,古时山北水南为阴,以面朝南为准,江左,长江之东;江右,长江之西。‎ ‎13.(1)留守叶衢平素很器重他。叶衢入朝为相,极力向朝廷推荐弃疾胸怀大志深谋远虑。(素、雅、慷慨)‎ ‎(2)当时枢府有不愿做这件事的,屡次阻挠他,弃疾干得更加有劲(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乐、数、卒、夺)‎ - 15 -‎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齐地历城人。当时虞允文主持国政,皇上下决心要恢复失地,弃疾趁机论述敌我形势以及晋汉两代的人才,持论正直。因为讲和刚刚停当,他的建议没有被施行。   ‎ 留守叶衢平素很器重他。叶衢入朝为相,极力向朝廷推荐弃疾胸怀大志深谋远虑,皇上就召见了弃疾。乾道四年(1168年),任建康府通判。不久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就丈量原先马殷营垒的房基,修建新的营垒,准备招步兵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拿铜钱五万到广西买了五百匹马,皇上又下诏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捎带买三十匹。当时枢府有不愿做这件事的,屡次阻挠他,弃疾干得更加卖力,最终不能改变他的想法。各种费用上万计,弃疾善于斡旋,事情都马上解决。进谏的人把弃疾聚敛财富的事上奏给了朝廷,朝廷就下发了御前金字牌,让他日落的时候停止作罢,弃疾接过来把它藏了起来,出去严责监办的人,定期一月要建成飞虎营栅,违背期限就要按军法治罪。飞虎营如期落民,弃疾上书陈述事情的经过,画好图纸呈给皇上,皇上于是才消了气。当时连续下了几月的秋雨,有关部门说造瓦很困难,弃疾问:"必须要用多少瓦?"回答曰:"二十万。"弃疾说:"不要担忧。"命令厢官除官舍神祠之外,动员居民每家献出沟檐瓦二十块,没有二天都齐备了,僚属都很叹服。军队建成,雄镇一方,是江上各部队中最好的。  ‎ 当时江西一带发生严重饥荒,皇帝命令弃疾督办赈灾工作。刚一到灾区,弃疾就在通衢大道张榜说:"囤积粮食的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接着下令全部出公家的官钱银器,号召吏民分别推举有实际才能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借贷钱物,等到他们领命运回籴来的粮食,不取利息,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百姓赖此得以度过饥荒。当时信州太守谢源明乞求拨米救助,部属都不答应,弃疾说:"都是一样的老百姓,而且都是皇上的子民。"就拿米舟十分之三拨给了信州。皇帝嘉勉这件事,给弃疾进一级俸禄。又因为谏官弹劾丢掉了职务。   ‎ 弃疾一向擅长作词,他写的词风格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咸淳年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路过弃疾墓旁庙宇,听到有急促的声音大呼于堂上,好象鸣发其心中的不平,自傍晚至半夜不绝声,枋得拿着蜡烛写作文章,准备天亮将祭祀他,文章写成而声音才停下。德佑初年,枋得向朝廷请示,朝廷加赠他为少师,谥号忠敏。‎ 14. C“缠绵悱恻”情感错 15. ‎①“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的声音,长江汹涌的场景,更能让人在景色中品味出韶光易逝、美人迟暮的感伤。②‎ - 15 -‎ 与下联“万里”“百年”呼应,诗人的羁旅之愁与孤独感就像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结合诗境分析得当亦可)‎ 14.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15. 叹为观止: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瞠目结舌: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墨守成规: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循规蹈矩:原指遵守规矩,不敢违反。现也指拘守旧准则,不敢稍做变动。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谈笑自若: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谈笑风生:有说有笑,兴致高。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第一空根据前文“《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邃,在艺术上也令人”可知是对《红楼梦》的赞美,所以选“叹为观止”合适。第二空根据“他不愿按照贵族家庭为他安排好了的道路……”强调的是“安排好”的,所以选“循规蹈矩”。第三空是对王熙凤的赞美,选“不负众望”合适。最后一空根据前文的“爽朗大度”可知选“谈笑风生”合适。故选C。 ‎ 16. 首先所给的句子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但……进而”搭配不当,应该是一个表示转折的关联词,可改为“但……而是”。排除AC。再看BD两项,B项充分残缺,应该是“对……的刻画”“对……的反省”。故选D。 ‎ 17. 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抒情性和诗词的关系,从所给的四个句子来看,“不仅……更”是一个表示递进的关联词,所以前后两个句子的内容有个递进的关系,所以应该是先表现在手法的娴熟运用上,再表现为内容、细节等的内容上。所以排除AC。根据文章内容“就是“此书之妙皆从诗词句泛出者”。曹雪芹创造性地吸收和运用了中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使小说充满了诗情画意”,可知这种抒情性表现在它对传统诗学诗歌、绘画等艺术手法上。故选B。‎ 18. ‎①“当务之急的大事”改为“当务之急”;②“率先垂范”改为“从自身做起”;③“号召”改为“建议”;④“家人亲朋”改为“家人朋友”;⑤“避免……不再发生”改为“避免……发生”。(每点1分,共5分)‎ ‎22.参考立意:‎ 父母的角度:(1)父母能教育我们,但不能代替我们行动 ‎ (2) 父母与我们需要沟通 ‎(3)告诉背后的深爱 孩子的角度:(1)生活需要自己创造 (2)要学会负责 ‎ - 15 -‎ (2) 要学会做出选择 (4)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 ‎ ‎(5)交友之道在于纯真 (6)声誉是自己赢得的 ‎ ‎(7)善良是做人的根基 - 1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