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2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第6课辛弃疾词两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件3 人教版必修4
辛弃疾词两首 辛弃疾 水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1140 ~ 1207 ), 字幼安, 号稼 秆, 山 东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南宋伟大的 爱国 词人 ; 豪放 词派的杰出代表,与苏轼并称 “苏辛” ;其 词 题材 广泛,善于熔铸典故,以文为词 ;词 风以 豪放 为主 ;有《稼轩长短句》。 一生 主张抗金御敌,坚持北伐,虽才智兼佳 , 但 始终不被朝廷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 恢 复 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作者简介 《水龙吟 · 登建康赏心亭 》 作 于淳熙 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 任安抚 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 率领 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 一直 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 他一些 地方官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 抗金 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 ,内心 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 解闷 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 江山 ,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遂 写下 了这首慷慨、激昂的抒情词。 写作背景 掌握生字读音; 注意停顿、语气和情感的把握; 充满感情的朗读;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词的意思。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水 龙 吟 登 建 康 赏 心 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水龙吟》上片 楚天千里 清秋 , 水 随天去秋无际。 ——登高远望 秋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 清秋 节。” —— 柳永《雨霖铃》 “万里 悲秋 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内容赏析 水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 水 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楚 :泛指长江中下游一带,战国时这里曾属楚国 。 水 :指浩浩荡荡奔流不息的长江,用水比喻自己的忧愁连绵不断,无穷尽。 第二 层:遥岑远目,献 愁 供 恨 ,玉簪螺髻。 —— 遥望沦陷山河的心情 遥岑 :远山。 目 :n —— v;眼睛 —— 看 玉簪螺髻 :比喻山的形状,有像碧玉簪的长方形山,有像螺髻的圆形山。用来说明青山美丽多娇,妩媚娇美。 举目 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算上美景,但只能引起此人忧愁和愤恨。 ——移情及物 第三层: 落日 楼头, 断鸿 声里,江南游子。 —— 叹国破家亡、怨壮志难酬 落日 :比喻国势衰微的南宋王朝。 断 鸿 :失群的孤雁,比喻作者飘零的身世。 江南 游子 :一般指远离家乡,在外地生活的人。这里指代作者自己。 第四层:把吴钩 看 了,栏干 拍 遍, 无人会 ,登临 意 。 ——壮怀难申的孤独、 愤懑 吴钩: “男儿何不带 吴钩 , 收取关山五十州。” —— 李贺《南园》 看: “醉里挑灯 看 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 思考 看、拍、会、登 “ 吴钩 ”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只做赏玩,无处用武,可谓“物不尽其用”。烘托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作者 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 “ 栏杆拍遍 ” 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 无人会、登临意 ”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 上片 : 景色 : 江天、山景、落日、断鸿 动作: 看、拍、会、登 寓情于景 比喻 上片小结 这些 触动作者心弦的景物?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断鸿 水天相接,无边无际,雄浑,显得 空寂苍凉 。 比喻 ,清秀之美。 移情入景 ,满怀 愁恨 。 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因飘零的 身世而 悲苦和孤寂 的心情。 江天 山景 思考 落日 比喻南宋国势 衰颓 的意思,也表达了作者的 愁苦悲凉 心情。 浩渺壮阔气势雄浑苍茫悲凉 词的上片描述的是: 一个深秋的傍晚,一“江南游子”登上赏心亭楼头的所见、所感、所闻、所做,通过对天空、大江、青山、楼头景物从不同角度的描写,引出作者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悲愤。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完整的 秋意图 。 《水龙吟》下片 “ 登临意 ”之一: 休说 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 归未 ? —— 决不消极面世的 心意 脍 :把鱼肉切细。 西风 :代指深秋时令。 归未 :回去没有 ? “张翰思归 ”一典,写明不愿忘怀时事,弃官归隐,表白抗金的决心。 典故1: 西晋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作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很感叹地说:“人应该活得潇洒舒适,怎么能为了使自己显声扬名而远离家乡在外地做官。”毅然辞去官职,返回家乡。 “ 登临意 ” 之二: 求田问舍 , 怕 应 羞 见,刘郎才气。 —— 不为名利,一心为国的 衷情 求田问舍 :买地置屋。 刘郎 :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 。 “求田问舍” ,一方面是表明自己不愿弃官回乡作富家翁,同时也是对朝廷那些不思抗敌,只顾求田问舍的达官贵人的讽刺。 典故2: 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胸怀豪气,喜欢结交英雄。许汜与陈登相见时谈论的是“求田问舍”这些琐屑之事),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本应忧国忧民,以天下大事为己任,而你却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如果是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叫你睡在地下,岂止相差上下床呢? “ 登临意 ”之三: 可惜 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 年华虚度、英雄坐老的悲愤 流年 :时光流逝。 风雨 :指南宋危机的局势,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 典故3 : 桓温北征,经过金城,看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于是攀枝折条,禁不住流下眼泪。 桓 温北伐时的感慨,反映了作者对朝廷不肯使用抗战人才,北伐无望的愤慨。 与 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根据典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张翰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 刘备 —雄才大略 桓温 —时光流逝 — 乡思 — 为国为民 — 控诉当朝 总结 — 哀叹虚掷年华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揾 英雄泪? 作者因心情的苦闷,缺乏之音,没有精神上的慰藉,借听歌喝酒来解除愁闷。自伤英雄抱负不能实现,心头郁结,得不到慰籍 。 倩 :请求。 红巾翠袖 :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 搵 :擦拭。 “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写辛弃疾自伤不能实现理想,又叹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孤寂。 抒发作者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思考 下片小结 下片: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用典 — 为国为民 正面 反面 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 下 片述怀言志,三个典故叠用,表达了丰富 而 复杂 的情感内涵,体现了稼轩词擅长用典、“以 文 为 词”的特色。 这首词作者通过写登建康赏心亭的所见所感,抒发作者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雄心壮志和功业未成的苦闷心情,表现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表达深沉的爱国之情。 归纳总结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