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生物人教版一轮复习题库必修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含解析
课时作业24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一、选择题 1.下列与物种形成无关的是( ) A.不可遗传的变异 B.地理隔离 C.生殖隔离 D.多倍体形成 2.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C.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可溶性糖含量增高是为了更好地防止冻害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3.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比例是( ) A.1∶1 B.1∶2 C.2∶1 D.1∶3 4.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新物种只能在自然选择中形成 B.物种是生物生存、繁衍、进化的单位 C.个体差异大的种群具有更多的生存机会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必然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5.下列与生物进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B.进化改变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 C.不同种群间只要存在隔离就一定是两个物种 D.生物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6.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群间基因库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B.捕食者的存在对被捕食者是有害无益的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 D.进化地位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 7.(2012·湖南十二校联考)假设某动物种群中,最初一对等位基因B、b的频率B=75%,b=25%,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B基因的频率不断降低,若干代后B、b的基因频率B=25%,b=75%,则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群体中基因型为Bb的频率变化规律是( ) A.不断增加 B.不断降低 C.先增加后降低 D.基本不变 8.某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则该种群经选择之后,下一代中三种基因型频率的结果最可能是( ) 9.关于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B.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促进了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 C.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到若干其他物种的进化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10.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A.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 C.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抗药性强的害虫所产生的后代都具有很强的抗药性 11.共同进化是生物进化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有细长花矩的兰花,有细长口器的蛾,两者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B.猎豹与斑马的“军备竞赛”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C.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就是共同进化 12.有关生物进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B.种群的基因库一定随个体的死亡而逐渐变小直至消失 C.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生物进化的本质 D.达尔文进化理论不能正确解释“寒武纪大爆发”等现象 二、非选择题 13.登革热病毒感染蚊子后,可在蚊子唾液腺中大量繁殖。蚊子在叮咬人时将病毒传染给人,可引起病人发热、出血甚至休克。科学家拟用以下方法控制病毒的传播。 (1)将S基因转入蚊子体内,使蚊子的唾液腺细胞大量表达S蛋白,该蛋白可以抑制登革热病毒的复制。为了获得转基因蚊子,需要将携带S基因的载体导入蚊子的____________细胞。如果转基因成功,在转基因蚊子体内可检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基因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________。 (3)将S基因分别插入到A、B基因的紧邻位置(如下图),将该纯合的转基因雄蚊释放到野生型群体中,群体中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会逐代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在一个海岛上,一种海龟中有的脚趾是连趾(ww),有的脚趾是分趾(WW、Ww),连趾便于划水,游泳能力强,分趾则游泳能力较弱。若开始时,连趾和分趾的基因频率各为50%,当海龟数量增加到岛上食物不足时,连趾的海龟容易从海水中得到食物,分趾的海龟则会因不易获得食物而饿死,若干万年后,基因频率变化成W为20%,w为80%。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频率变化后,从理论上计算,海龟种群中连趾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_______;分趾的海龟中杂合子占整个种群的比例为________。 (2)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发生了生物进化?请简述理由。 (4)这种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否产生了新的物种?请简述理由。 参考答案 1.A 解析:不可遗传的变异不能传递给后代,在生物的进化和物种形成中无作用。 2.D 解析: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生殖隔离;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冬季来临时,植物叶中的可溶性糖增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自然选择使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不利变异的个体死亡,从而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 3.A 解析:亲代中基因型AA占1/3,基因型Aa占2/3,它们随机交配有三种可能:①AA×AA;②AA×Aa;③Aa×Aa。①交配的子代中1/9AA;②交配的子代中基因型AA占2/9,基因型Aa占2/9;③交配的子代中基因型AA占1/9,Aa占2/9,aa占1/9(出生前死亡)。故子代中基因型AA所占比例为:1/9+2/9+1/9=4/9;基因型Aa占:2/9+2/9=4/9;子代中aa在出生前已经死亡,因此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为1∶1。 4.C 解析:新物种可以通过多倍体育种、细胞工程育种方式形成;种群是生物生存、繁衍、进化的单位;个体差异大的种群适应环境的个体相应较多,生存的机会大;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新物种形成。 5.D 解析: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不定向的,受环境的影响,但环境不能决定基因突变的方向;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而不是个体;种群间只有存在生殖隔离时才能称为两个物种。 6.A 解析:捕食者对猎物起到选择的作用,但猎物对捕食者也有选择作用,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选择共同进化的;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下的各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各不相同。 7.C 解析:设B基因的频率为p,b基因的频率为q,则p+q=1,Bb的基因型频率是2pq,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使p不断降低,q不断升高,则2pq先增加后降低,且p=q=50%时2pq最大。 8.B 解析:由题意可知,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最多,下一代个体数量将大大减少,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最多,但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占了将近一半,下一代个体数量将减少较多,而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繁殖成功率低的个体很少,且亲本种群数量比较大,下一代个体数量将是最多的。 9.D 解析:自然界中任何物种都与其他物种或环境相互影响,共同进化。由于生物之间是共同进化的,所以一个物种的形成或灭绝会影响其他物种的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过程。 10.B 解析:由于基因突变,害虫本身存在着抵抗杀虫剂的变异。当使用某种杀虫剂后,绝大多数害虫被杀死,少数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以后不断使用该种杀虫剂,会导致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杀虫剂对害虫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 11.D 解析:猎豹与斑马、兰花与蛾都是典型的共同进化的实例;捕食者一般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为其他物种腾出空间,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共同进化还包括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12.D 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单位;种群中的个体虽然一代代死亡,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中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生物进化的本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而不是生殖隔离;“寒武纪大爆发”是达尔文进化论无法解释的问题,故D项正确。 13.解析:(1)要得到转基因(S)动物需要将S基因导入受精卵中,此受精卵发育成的转基因动物,体内可以检测到S基因、S基因转录的mRNA和S蛋白。(2)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F1的基因型为AaBb,F1群体中A基因频率为50%。F2群体中基因型AaBb∶AaBB∶AABb∶AABB∶aabb=4∶2∶2∶1∶1,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60%。(3)将含有S基因的雄蚊释放到野生型群体中,通过自由交配,S基因将在群体中扩散,其表达的蛋白抑制病毒的繁殖,使蚊子体内病毒的平均数目减少。 答案:(1)受精卵 S基因 S基因的mRNA S蛋白 (2)50% 60% (3)下降 群体中S基因频率逐代升高,而S基因表达的蛋白可以抑制蚊子体内病毒的繁殖 14.解析:(1)连趾是隐性纯合子,基因型为ww,杂合子分趾海龟的基因型为Ww,根据遗传平衡定律可知,ww%=(w%)2=80%×80%=64%,Ww%=2×W%×w%=2×20%×80%=32%。(2)从题干信息看出,海龟数量增加导致岛上食物减少,分趾海龟因不易从海水中获得食物而饿死,导致W的基因频率下降;连趾海龟因易于从海水中获得食物而存活,从而使w的基因频率上升。即自然选择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3)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只要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生物就发生了进化。(4)判断是否产生了新物种的标准是能否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的后代,即实现基因交流。 答案:(1)64% 32% (2)自然选择导致海龟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变化。 (3)发生了进化。因为只要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就是在进化。 (4)没有产生新物种,只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并没有产生生殖隔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