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共16分。其中第1~8小题,每小题1分,第9-12小题,每题2分,对于多选题,错选、漏选、多选不得分)‎ ‎1.(1分)下列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菜刀生锈 C.粮食酿酒 D.可燃冰燃烧 ‎2.(1分)在实验室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规范,如图中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 B.氧气 ‎ C.稀硫酸 ‎ D.锌粒 ‎3.(1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 ‎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D.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氧气 ‎4.(1分)下列图中的和O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A. B. ‎ 第27页(共27页)‎ C. D.‎ ‎5.(1分)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H2O+CaO═Ca(OH)2 ‎ B.Na2SO4+BaCl2═2NaCl+BaSO4↓ ‎ C.H2+CuO Cu+H2O ‎ D.3CO+Fe2O32Fe+3CO2‎ ‎6.(1分)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A. B. C. D.‎ ‎7.(1分)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唾液(6.6~7.1) B.血浆(7.35~7.45) ‎ C.胃液(0.9~1.5) D.胰液(7.5~8.0)‎ ‎8.(1分)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 A.氯化铵 B.磷矿粉 C.尿素 D.氨水 ‎9.(2分)在一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0‎ ‎25‎ ‎2‎ ‎15‎ 反应后的质量/g ‎29‎ ‎10‎ n ‎21‎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C.乙可能是化合物 ‎ D.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3:2‎ ‎10.(2分)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若想使∪形管中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不能达到目的的选项是(  ) ‎ 选项 A B C D 第27页(共27页)‎ X 水 水 稀盐酸 水 Y 氢氧化钠固体 生石灰 镁 硝酸铵 A.A B.B C.C D.D ‎11.(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 B.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 C.洗涤剂去除油污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功能 ‎ D.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12.(2分)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H2‎ HCl 将气体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 B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C NaNO3溶液 NaCl溶液 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 D CaO Ca(OH)2‎ 加入过量水,过滤 A.A B.B C.C D.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54分)‎ ‎13.(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氯气   。‎ ‎(2)75%医用酒精溶液中的溶质   。‎ ‎(3)两个铵根离子   。‎ ‎(4)标出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 ‎14.(5分)在化学实验、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都离不开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第27页(共27页)‎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实验前通常会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2SO4,其作用是   。‎ ‎(2)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用   区分硬水和软水。‎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填序号)。‎ ‎①使用无磷洗衣粉 ‎②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河中 ‎③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 ‎④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15.(4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着火,通常的灭火方法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 ‎(2)氢能源的优点是①来源广;②热值高;③   。‎ ‎(3)冬天取暖大量使用含硫煤,排放的   (填化学式)气体,会形成酸雨。‎ ‎(4)塑料制品使用不当会造成“白色污染”,请同学们提出一条减少“白色污染”的合理化建议:   。‎ ‎16.(4分)如图,请根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t2℃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是   。‎ ‎(3)在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   。‎ ‎(4)在t3℃时,将30g的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17.(4分)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第27页(共27页)‎ ‎(1)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若E中x=18,则该粒子属于   (填“原子”或“离子”)。‎ ‎(3)A和B对应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18.(5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 ‎(1)黄铜和纯铜,硬度较小的是   。‎ ‎(2)生活中的铝制品都很耐腐蚀,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3)某工厂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得到滤液和滤渣,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滤渣中有Zn,则滤渣中除有Zn外,还一定含有   。‎ ‎②若滤渣中有Cu,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 ‎19.(3分)某同学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称量氯化钠   g,量取水时选择   (填“50mL”或“100mL”)的量筒。‎ ‎(2)若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5%,可能的原因是   。‎ A.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B.装瓶时溶液洒落 C.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D.溶解时用的烧杯刚清洗过,内壁有水珠 ‎20.(5分)如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A、B、C、D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甲的浓溶液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乙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丙的溶液呈蓝色,D是蓝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和丁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若C是单质,则它的化学式为   ,D物质为   (填名称)。‎ ‎(3)丁物质的类别是   (填“酸”“碱”或“盐”)。‎ ‎(4)写出甲的稀溶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第27页(共27页)‎ ‎21.(5分)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①名称是   。‎ ‎(2)实验室可以用装置B和C的组合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用药品是石灰石和   ,可以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F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   端通入。‎ ‎(3)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装置E收集氧气时,当   时,说明氧气已经集满。‎ ‎22.(8分)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NaCl溶液显中性。‎ ‎【进行实验】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进行实验,甲组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直到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   (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 ‎【发现问题】乙组同学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所以确定本组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其变质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对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Ⅰ:只有碳酸钠 猜想Ⅱ:   ‎ ‎【查阅资料】CaCl2溶液、Ca(NO3)2溶液都呈中性。‎ 第27页(共27页)‎ ‎【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适合操作(一)的X溶液是   。‎ A.C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Ba(OH)2溶液 ‎(2)根据(1)中所选的X溶液,生成沉淀C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4)操作(二)可以为:取少许溶液D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   则猜想Ⅱ成立。‎ ‎【实验反思】通过本实验同学们认识到,氢氧化钠溶液必须   保存。‎ ‎23.(2分)糖类是人体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蔗糖是储存在某些植物(如甘蔗、甜菜等)中的糖,化学式为C12H22O11,请完成下列问题:‎ ‎(1)蔗糖属于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蔗糖中碳、氧、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24.(5分)实验室用34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物质总质量为35.2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求所用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第27页(共27页)‎ ‎2020年辽宁省朝阳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共16分。其中第1~8小题,每小题1分,第9-12小题,每题2分,对于多选题,错选、漏选、多选不得分)‎ ‎1.(1分)下列变化只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菜刀生锈 C.粮食酿酒 D.可燃冰燃烧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 B、菜刀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粮食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可燃冰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A。‎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1分)在实验室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规范,如图中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 A.氢氧化钠溶液 ‎ B.氧气 ‎ 第27页(共27页)‎ C.稀硫酸 ‎ D.锌粒 ‎【分析】根据药品的状态与取用量来确定药品的存放方法以及所需仪器。‎ ‎【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应存放于细口瓶内,选项不规范;‎ B.用毛玻璃片盖住集气瓶时,为防止漏气,毛玻璃片磨砂面向下,光滑面朝上,选项不规范;‎ C.稀硫酸可存放于滴瓶中,滴管专用,选项规范;‎ D.锌粒是一种颗粒状固体药品,应存放于广口瓶内,选项不规范。‎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存放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药品的存放方法进行。‎ ‎3.(1分)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氧气可作燃料 ‎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 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D.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氧气 ‎【分析】A、根据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分析;‎ 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C、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 D、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 ‎【解答】解:A、氧气能支持燃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作燃料,故A错误;‎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不是白雾,故B错误;‎ C、氧气支持燃烧,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C正确;‎ D、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不是氧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与氧气有关的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有关氧气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即可分析解答。‎ 第27页(共27页)‎ ‎4.(1分)下列图中的和O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 A. B. ‎ C. D.‎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图C是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图A、图B都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图A中,一个分子是由2个原子构成,是同种分子,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图B中,一个分子是由2个原子构成,是同种分子,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图C是两种双原子分子,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图D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可能是氧元素,因此可能是氧化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微观图示的辨别等,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1分)下列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H2O+CaO═Ca(OH)2 ‎ B.Na2SO4+BaCl2═2NaCl+BaSO4↓ ‎ C.H2+CuO Cu+H2O ‎ D.3CO+Fe2O32Fe+3CO2‎ ‎【分析】‎ 第27页(共27页)‎ 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D、该反应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置换反应的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均是两种,其中一种是单质和另一种是化合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1分)下列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 A. B. C. D.‎ ‎【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与燃烧和爆炸有关进行筛选解答即可。‎ ‎【解答】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物的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 B、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无关。‎ C、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 D、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标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 故选:B。‎ ‎【点评】在生活实践中有很多图标,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在实验室中很多图标关乎我们的生命和健康,要认真对待,要了解并熟记其含义。‎ ‎7.(1分)人体内的一些液体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唾液(6.6~7.1) B.血浆(7.35~7.45) ‎ C.胃液(0.9~1.5) D.胰液(7.5~8.0)‎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唾液的pH为6.6~7.1,可能显酸性、中性、碱性。‎ B、血液的pH为7.35﹣7.45,大于7,显碱性。‎ C、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显酸性。‎ 第27页(共27页)‎ D、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显碱性。‎ 根据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胃液的pH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8.(1分)下列属于磷肥的是(  )‎ A.氯化铵 B.磷矿粉 C.尿素 D.氨水 ‎【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据此分析。‎ ‎【解答】解:A、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磷矿粉中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C、尿素中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氨水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化肥中含有营养元素的种类,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2分)在一密闭容器中,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20‎ ‎25‎ ‎2‎ ‎15‎ 反应后的质量/g ‎29‎ ‎10‎ n ‎21‎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C.乙可能是化合物 ‎ D.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3:2‎ ‎【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第27页(共27页)‎ ‎【解答】解:A、n=20+25+2+15﹣21﹣10﹣29=2,反应后乙质量减小,是反应物,甲、丁质量增大,都是生成物,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B、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该选项说法正确;‎ C、乙分解生成两种物质,一定是化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反应中甲和丁变化的质量比为:(29﹣20):(21﹣15)=3:2,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0.(2分)如图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若想使∪形管中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不能达到目的的选项是(  ) ‎ 选项 A B C D X 水 水 稀盐酸 水 Y 氢氧化钠固体 生石灰 镁 硝酸铵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物理知识中的连通器原理,可知左右液面相平说明容器内压强和外界压强相等,当液面发生变化;a液面降低了些,b液面上升了些说明容器内压强减增大,根据热涨冷缩现象,导致压强变化。‎ ‎【解答】解:若想使∪形管中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必须符合Y溶于X放出热量,或X与Y反应产生气体,或物质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装置内压强增大。‎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故A能达到目的;‎ B、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故B能达到目的;‎ C、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装置内气体压强增大,故C能达到目的;‎ 第27页(共27页)‎ D、硝酸铵溶于水,溶液温度降低,装置内压强减小,会出现a端液面上升,b端液面下降,故D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D。‎ ‎【点评】要了解物质溶于水的过程,知道为什么放热和吸热,记住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常见物质。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 ‎11.(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 ‎ B.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 C.洗涤剂去除油污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功能 ‎ D.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压强有关 ‎【分析】A、根据稀释浓硫酸操作分析;‎ B、根据饱和溶液概念分析;‎ C、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进行解答;‎ D、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进行解答。‎ ‎【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拌,操作正确;‎ B、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不能再溶解该物质,但可能溶解其他物质,说法错误;‎ C、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所以可用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说法正确;‎ D、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所以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12.(2分)下列除杂质的方法正确的选项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H2‎ HCl 将气体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 B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第27页(共27页)‎ C NaNO3溶液 NaCl溶液 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 D CaO Ca(OH)2‎ 加入过量水,过滤 A.A B.B C.C 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一般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HCl能与饱和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稀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NaCl溶液能与过量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一般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54分)‎ ‎13.(4分)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氯气 Cl2 。‎ ‎(2)75%医用酒精溶液中的溶质 C2H5OH 。‎ ‎(3)两个铵根离子 2NH4+ 。‎ ‎(4)标出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NaO2 。‎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 第27页(共27页)‎ 解:(1)氯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其化学式为:Cl2;‎ ‎(2)75%医用酒精溶液中的溶质是乙醇,其化学式为:C2H5OH;‎ ‎(3)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铵根离子可表示为:2NH4+;‎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标出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NaO2;‎ 故答案为:(1)Cl2;‎ ‎(2)C2H5OH;‎ ‎(3)2NH4+;‎ ‎(4)NaO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14.(5分)在化学实验、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都离不开水,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1:2 ,实验前通常会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2SO4,其作用是 增强导电性 。‎ ‎(2)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 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用 肥皂水 区分硬水和软水。‎ ‎(3)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 ②④ (填序号)。‎ ‎①使用无磷洗衣粉 ‎②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河中 ‎③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 ‎④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分析】(1)根据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及注意事项分析回答;‎ ‎(2)根据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分析回答;‎ ‎(3)根据水体的污染源分析判断。‎ ‎【解答】解:(1)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第27页(共27页)‎ 及注意事项可知,在电解水的实验中,通电一段时间后,正、负两极玻璃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实验前通常会在水中加入少量的Na2SO4,由于Na2SO4在水中能解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其作用是增强导电性。‎ ‎(2)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 ‎(3)①使用无磷洗衣粉,能防止水体污染;‎ ‎②生活垃圾直接扔入河中,会造成水体污染;‎ ‎③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能防止水体污染 ‎④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 故答案为:(1)1:2,增强导电性;‎ ‎(2)煮沸,肥皂水;‎ ‎(3)②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有关水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应应加强归纳和学习。‎ ‎15.(4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密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炒菜时油锅着火,通常的灭火方法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隔绝空气 。‎ ‎(2)氢能源的优点是①来源广;②热值高;③ 无污染 。‎ ‎(3)冬天取暖大量使用含硫煤,排放的 SO2 (填化学式)气体,会形成酸雨。‎ ‎(4)塑料制品使用不当会造成“白色污染”,请同学们提出一条减少“白色污染”的合理化建议: 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或废弃塑料回收利用 。‎ ‎【分析】(1)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解答;‎ ‎(2)根据氢能源的优点分析即可;‎ ‎(3)根据酸雨的形成考虑;‎ ‎(4)根据减少白色污染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隔绝空气,故填:隔绝空气;‎ ‎(2)氢气燃烧生成水,属于最洁净能源,无污染,氢能源的优点是①来源广;②热值高;③无污染,故填:无污染;‎ ‎(3)含硫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溶于水会形成酸雨,故填:SO2;‎ 第27页(共27页)‎ ‎(4)要减少白色污染,可以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或加强对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故填: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或废弃塑料回收利用。‎ ‎【点评】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学好化学知识,解决好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16.(4分)如图,请根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在t2℃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A=B>C 。‎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是 降温结晶 。‎ ‎(3)在t3℃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 C 。‎ ‎(4)在t3℃时,将30g的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70 g。‎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各种成分的多少;可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提纯晶体的方法。‎ ‎【解答】解:(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2℃时,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 ‎(2)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当A中混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3)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A中的溶剂最少,C中的溶剂最多,降温到t1℃,不会影响溶剂质量的变化,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最多的是C;‎ ‎(4)在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40g,将30g的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只能溶解20g的晶体,所以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0g。‎ 故答案为:(1)A=B>C;‎ ‎(2)降温结晶;‎ 第27页(共27页)‎ ‎(3)C;‎ ‎(4)70。‎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7.(4分)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D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得到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若E中x=18,则该粒子属于 原子 (填“原子”或“离子”)。‎ ‎(3)A和B对应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MgO 。‎ ‎(4)A、B、C、D四种粒子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BC 。‎ ‎【分析】(1)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易得到电子分析;‎ ‎(2)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分析;‎ ‎(3)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写出化学式;‎ ‎(4)根据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分析。‎ ‎【解答】解:(1)D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2)若E中x=18,则该粒子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属于原子。‎ ‎(3)A的质子数是8,属于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B的种子字数是12,属于镁元素,化合价为为+2价,对应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O。‎ ‎(4)A、B、C、D四种粒子中BC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 故答案为:(1)得到;‎ ‎(2)原子;‎ ‎(3)MgO;‎ ‎(4)B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有关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18.(5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 ‎(1)黄铜和纯铜,硬度较小的是 纯铜 。‎ 第27页(共27页)‎ ‎(2)生活中的铝制品都很耐腐蚀,原因是 4Al+3O2═2Al2O3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 ‎(3)某工厂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取一定量的该废液样品,加入一定量的锌,充分反应后得到滤液和滤渣,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滤渣中有Zn,则滤渣中除有Zn外,还一定含有 Ag、Cu 。‎ ‎②若滤渣中有Cu,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Zn(NO3)2 ,可能含有 Cu(NO3)2 。‎ ‎【分析】(1)根据合金的优点来分析;‎ ‎(2)通常情况下,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对里面的铝制品起到保护作用;‎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排在铜和银的前边,可以和硝酸银及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银和铜以及硝酸锌,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1)合金的硬度大于成分金属,故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 ‎(2)在空气中铝制品比铁制品更耐腐蚀的原因是:铝能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对里面的铝制品起到保护作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 ‎(3)①由题意可知,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锌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若滤渣中有Zn,说明锌过量,硝酸银、硝酸铜都已完全反应,则滤渣中除有Zn外,还一定含有Ag、Cu;‎ ‎②若滤渣中有Cu,说明AgNO3已经完全反应,Cu(NO3)2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部分反应,则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Zn(NO3)2,可能含有Cu(NO3)2。‎ 故答案为:(1)纯铜;‎ ‎(2)4Al+3O2═2Al2O3;‎ ‎(3)①Ag、Cu;‎ ‎②Zn(NO3)2;Cu(NO3)2。‎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金属的化学性质、确定能发生的反应、合金的性质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9.(3分)某同学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需称量氯化钠 5 g,量取水时选择 100mL (填“50mL”或“100mL”)的量筒。‎ 第27页(共27页)‎ ‎(2)若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5%,可能的原因是 AC 。‎ A.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B.装瓶时溶液洒落 C.使用了生锈的砝码 D.溶解时用的烧杯刚清洗过,内壁有水珠 ‎【分析】(1)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量筒量取液体时采用就近原则进行分析;‎ ‎(2)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知道若配制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了5%,可能的原因为固体称多了,液体取少了等进行分析。‎ ‎【解答】解:(1)需称量氯化钠100g×5%=5g,需要水的质量为:100g﹣5g=95g,合95mL,量筒量取液体时采用就近原则,所以量取水时选择100mL的量筒;‎ ‎(2)A、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导致水的体积偏小,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5%,故A正确;‎ B、装瓶时溶液洒落,溶质质量减小,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故B错误;‎ C、使用了生锈的砝码,称量出的氯化钠质量偏大,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5%,故C正确;‎ D、溶解时用的烧杯刚清洗过,内壁有水珠,溶剂的质量增加,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5%,故D错误。‎ 故选:AC。‎ 故答案为:(1)5;100mL;‎ ‎(2)A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0.(5分)如图中的物质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类别的物质,相邻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生成A、B、C、D四种物质(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其中甲的浓溶液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乙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丙的溶液呈蓝色,D是蓝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和丁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复分解反应 。‎ ‎(2)若C是单质,则它的化学式为 Cu ,D物质为 氢氧化铜 (填名称)。‎ ‎(3)丁物质的类别是 碱 (填“酸”“碱”或“盐”)。‎ 第27页(共27页)‎ ‎(4)写出甲的稀溶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 ‎【分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解答,甲的浓溶液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故甲是硫酸,乙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故乙是铁,丙的溶液呈蓝色,故丙可能是硫酸铜,D是蓝色沉淀,故D是氢氧化铜,乙是铁,丙是硫酸铜,二者反应生成的C可能是铜,硫酸铜和丁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故丁是碱,可能是氢氧化钠,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甲的浓溶液可以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故甲是硫酸,乙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故乙是铁,丙的溶液呈蓝色,故丙可能是硫酸铜,D是蓝色沉淀,故D是氢氧化铜,乙是铁,丙是硫酸铜,二者反应生成的C可能是铜,硫酸铜和丁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故丁是碱,可能是氢氧化钠,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丙和丁反应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反应,所属基本类型是复分解反应,故填:复分解反应。‎ ‎(2)若C是单质,则是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的铜,它的化学式为Cu,D物质为氢氧化铜,故填:Cu;氢氧化铜。‎ ‎(3)丁物质所属类别是碱,故填:碱。‎ ‎(4)甲的稀溶液与乙反应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故填:Fe+H2SO4=FeSO4+H2↑。‎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1.(5分)根据如图装置,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第27页(共27页)‎ ‎(1)图中仪器①名称是 酒精灯 。‎ ‎(2)实验室可以用装置B和C的组合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用药品是石灰石和 稀盐酸 ,可以用盛有澄清石灰水的F装置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气体应从 b 端通入。‎ ‎(3)若用A装置制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用装置E收集氧气时,当 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时,说明氧气已经集满。‎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进行分析;根据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要和澄清石灰水接触进行分析;‎ ‎(3)根据装置A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氧气并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1)图中仪器①名称是酒精灯;‎ ‎(2)实验室可以用装置B和C的组合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所用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要和澄清石灰水接触,所以气体应从b端通入;‎ ‎(3)装置A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的棉花,适合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用装置E收集氧气时,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已经集满。‎ 故答案为:‎ ‎(1)酒精灯;‎ ‎(2)稀盐酸;b;‎ ‎(3)2KMnO4K2MnO4+MnO2+O2↑;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因素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8分)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否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NaCl溶液显中性。‎ 第27页(共27页)‎ ‎【进行实验】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进行实验,甲组同学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直到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与盐酸 能 (填“能”或“不能”)发生反应。‎ ‎【发现问题】乙组同学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所以确定本组所用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其变质的原因是 CO2+2NaOH=Na2CO3+H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猜想与假设】同学们对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Ⅰ:只有碳酸钠 猜想Ⅱ: 碳酸钠和氢氧化钠(Na2CO3和NaOH) ‎ ‎【查阅资料】CaCl2溶液、Ca(NO3)2溶液都呈中性。‎ ‎【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适合操作(一)的X溶液是 B 。‎ A.C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Ba(OH)2溶液 ‎(2)根据(1)中所选的X溶液,生成沉淀C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 。‎ ‎(3)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4)操作(二)可以为:取少许溶液D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若溶液 变红 则猜想Ⅱ成立。‎ ‎【实验反思】通过本实验同学们认识到,氢氧化钠溶液必须 密封 保存。‎ ‎【分析】【实验结论】依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分析;‎ ‎【发现问题】依据实验现象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写出反应方程式;‎ ‎【猜想与假设】依据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生成物和变质程度分析;‎ ‎【进行实验】(1)依据【查阅资料】CaCl2溶液、Ca(NO3)2‎ 第27页(共27页)‎ 溶液都呈中性,分析流程推出检验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成分分析选项;‎ ‎(2)依据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写出反应方程式;‎ ‎(3)依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分析 ‎(4)依据实验结论猜想Ⅱ成立,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的显色进行分析;依据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实验结论】试管中加入约2mL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边滴加边振荡,直到溶液恰好变为无色,说明溶液由碱性变为中性,所以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发生反应,故填:能;‎ ‎【发现问题】乙组同学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溶质中含有碳酸钠,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变质,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水,所以反应方程式CO2+2NaOH=Na2CO3+H2O,故填:CO2+2NaOH=Na2CO3+H2O;‎ ‎【猜想与假设】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生成碳酸钠,如果完全变质溶液中溶质为碳酸钠,如果部分变质溶液中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故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Na2CO3和NaOH));‎ ‎【进行实验】(1)【查阅资料】CaCl2溶液、Ca(NO3)2溶液都呈中性,分析流程图可知要检验变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是Na2CO3和NaOH,加入过量的X溶液是检验并除去Na2CO3,‎ A.Ca(OH)2溶液能检验但会引入OH﹣,干扰NaOH的鉴别,A错误,不符合题意;‎ B.CaCl2溶液验并除去Na2CO3,B正确,符合题意;‎ C.Ba(OH)2溶能检验但会引入OH﹣,干扰NaOH的鉴别,C错误,不符合题意;故填B;‎ ‎(2)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反应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故填:Na2CO3+CaCl2=CaCO3↓+2NaCl;‎ ‎(3)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填:引流;‎ ‎(4)依据实验结论猜想Ⅱ成立,即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Na2CO3和NaOH)),用过量氯化钙溶液除去碳酸钠后,再用酚酞溶液检验氢氧化钠的存在,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的显红色,故填:红色;因为氢氧化钠溶液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所以氢氧化钠溶液必须密封保存,故填:密封。‎ ‎【点评】‎ 第27页(共27页)‎ 本题主要考查酸碱盐的性质,利用流程图及反应原理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判断、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要求思维缜密,逻辑推理能力强。‎ ‎23.(2分)糖类是人体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其中蔗糖是储存在某些植物(如甘蔗、甜菜等)中的糖,化学式为C12H22O11,请完成下列问题:‎ ‎(1)蔗糖属于 有机物 (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蔗糖中碳、氧、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72:88:11 (填最简整数比)。‎ ‎【分析】(1)根据有机化合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C12H22O11是含碳化合物,所以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物;‎ ‎(2)蔗糖中碳、氧、氢质量比为(12×12):(16×11):(1×22)=72:88:11;故填:72:88:11。‎ 答案为:(1)有机物;(2)72:88:11。‎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4.(5分)实验室用34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物质总质量为35.2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0.8 g。‎ ‎(2)求所用过氧化氢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1)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水和氧气,所以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就是氧气的质量;‎ ‎(2)根据过氧化氢分解能生成水和氧气,利用氧气的质量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1)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生成水和氧气,所以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就是氧气的质量,所以氧气的质量=34g+2g﹣35.2g=0.8g;故填:0.8;‎ ‎(2)设原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x。‎ ‎2H2O22H2O+O2↑‎ ‎ 68 32‎ ‎ 34g×x 0.8g 第27页(共27页)‎ x=5%。‎ 答: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为5%。‎ ‎【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步骤和格式,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等各种信息资源,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催化剂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但是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20/9/21 23:18:46;用户:ycjszxcd;邮箱:13401775082;学号:20658143‎ 第27页(共27页)‎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