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语文九上星星变奏曲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星星变奏曲》课堂实录 目标:1、诗歌的结构跳跃特点 2、了解“朦胧诗”句子的隐喻 教学过程 :两课时 一、导入 板书:中国传统节日 老师问:你知道哪些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 学生抢答出的有:春节,中秋节,儿童节(我提示大家注意传统两字。有学生就说儿童节不应该是我们过节传统节日),重阳节,建军节(学生大笑,都告诉他不是),元宵节,情人节(我有时候对这类回答是苦笑) 老师:今天是阴历七月初七 学生:乞巧节 老师:对,现在大家更把它当作是中国的情人节。大家都学过著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 想象了热闹自由的天上街市,想象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的生活。 今天就是传说中他们鹊桥相会的日子。我想今晚天空中最亮的两颗星就是他们吧。 星星可以代表浪漫的爱情,比如大家曾经喜欢唱的《流星雨》,星星也暗含着忧伤和短暂。 童年我们看星星,听外婆在乘凉的大树下讲那些美丽的传说,少年我们看星星,把自己的心事说给他们听,那么没有星星的时候,我们看什么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 二:请两个女生朗诵 翻到课后练习,看丁建华在朗诵这首诗之前做了怎样的准备?大家一起朗读: 刚接到作品时我开始有一些犹疑,因为作者是男性,字里行间都透着阳刚气。……读了两遍还是找到了一些适合女性表达的东西,抒情,细腻,有浓浓的感情色彩,渐渐地深入到诗的里面,会感到其中寓意的深邃,于是,渐渐地喜欢了……我想我不仅是一个塑造声音的诵者,一个演员,更是一个角色,一个传达思想的哲人或导师……我站在舞台上,我想不能有演的意识,只想着声音怎么样,表演怎么样,而是发自内心的,像一个思想家那样,通过我的朗诵向观众阐述一个哲理,一份感情……让观众跟随你走进诗人的心境。 (播音员丁建华谈朗读《星星变奏曲》的感受) 老师示范朗诵 学生评点 :阳刚的段落,阴柔细腻的地方 老师着重解读: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柔软”与“僵硬”两个词在我们舌尖在我们喉咙滑过的不同美感。 (学生兴奋的读着这两个词,体悟着发音的变化) 三:请学生一起朗诵,注意品味你一下就喜欢的句子 学生: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诗人把我们的生活想象成诗,构成它的是星星,我觉得很美 老师:对,诗意 的人生,谁都愿意人生的每一天都充满诗意。 学生: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 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很温柔的美丽的夜晚,很安静。 老师:对,春天的夜晚,鸟啊,星星啊,丁香花啊,湖水啊,都有了。 学生: 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我觉得在火光中也能看到星星,是金黄色的。 老师:是天上的星星? 学生:是,哦,不是,是在燃起的火光中看到了星星 老师:恩,这种体验不错,即使天上没有星星给我们遥远的安慰,可是在火光中我们也能看到星星,得到温暖。 四:再读,说说你看不懂的地方 学生:“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老师:当我们没有温暖没有自由的时候,我们颤抖还是舒畅?颤抖,所以不是星星颤抖而是失意悲观的人在颤抖。 学生:“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老师:在寻求自由和光明的过程中,在周围都是黑暗的时候,只能燃烧自己去寻找光明。寂寞突出了孤独,燃烧代表了牺牲。 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孤独寒冷的时候,划燃了火柴,火光中她看到了什么? 喷香的烤鸭,奶奶的笑容,所以孤独中的她想办法找到了支撑她的那些星星点点的希望,也许在我们寻找光明的时候,我们肯定面临寂寞,但是我们仍然需要燃烧,比如丑小鸭面对同伴的嘲笑还是向往飞翔,比如灰姑娘白雪公主虽经魔法,但是终于等来了希望。 学生:“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瘦小怎么形容星星呢? 老师:瘦小本指形体,那么同学们说什么时候你觉得星星形体特别大 学生:很亮的时候 老师:对,很亮的时候可以给我们遥远的安慰,那么微弱的时候呢,星星暗淡了消失了,形体当然是瘦小了,而且还被风给吹落。那么需要我们从哪里再寻找星星寻找希望呢? 五:意象的变换,结构的正反,变奏出诗意的跳跃 意象的变换: 譬如,用星星、诗、蜜蜂、萤火虫、睡莲、春天、鸟、白丁香等来象征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而用夜、冰雪、冻僵的夜晚、僵硬的土地、被风吹落的星星等来代表黑暗冰冷的现实世界等,这首诗的主题,表达的是对黑暗冰冷的现实的否定,抒发了对理想的向往和追求,以及虽然迷茫失落而不失坚定的希望 结构的正反: 第二节使用了与第一节同样的结构、相近的句式和递进式的比喻,但它的前十二行由“谁不需要……谁还会……谁不愿意……谁不愿意……”的肯定式,变为“谁还需要……谁还会……谁愿意……谁愿意”的否定式,在内容上由对光明的向往转向对现实的否定,随着意象的变换,诗中的情境也由温馨美好转为寒冷严酷,从而构成主题与变奏的关系。这一节前四句与上一节前四句一样,都采用了“如果”的假设句式,一起构成对现实的否定,并由正面表达对自由的企盼转而从反面加以表达。由“谁愿意”以下八行,写出现实的寒冷与苦难。在这个现实世界里,诗人一年又一年总在写着苦难的诗,夜晚被冻僵,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被风吹落。这些描写与第一节的氛围构成强烈的对照。最后四行,则又恢复了第一节用过的“谁不喜欢……”的肯定句式,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心:诗人愿意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燃烧自己,代替它们照亮黑暗的大地。 诗意的跳跃: 一、二两段都采用了假设的句式开头,表达了在现实中挣扎而向往光明、温暖和自由的愿望。所不同的是第一节正面表达这种企盼,第二节是从反面表达这种希望。 它运用象征手法,以“星星”为主要意象,并以假设为前提,来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现诗人对光明的渴求。它以情境的变换来丰富“星星”的意象和深化追求光明的主题,正如音乐中主题与变奏的关系,因而是一首名副其实的“星星变奏曲”。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朦胧诗用隐喻、象征、通感、改变视角和透视关系,打破时空秩序等手法,电影蒙太奇的手法,造成意象的撞击和迅速转换,激发人们的想象力来填补大幅度跳跃留下的空白。”所以下来同学们还可以大量阅读朦胧诗歌。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谁不喜欢春天 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如果大地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心头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 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的时候——升起 照耀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反思:上完《星星变奏曲》,说两句,诗歌教学中,初雪的课堂比较重调动学生的感受来参与,这很不容易,特别需要老师的感染和调度。 但我感觉《星星变奏曲》还缺乏一点大气,缺少把这首诗放在整个朦胧诗派这个平台上。缺少对朦胧诗的定位。 以下是我的一个简单导入: 一、题解与导入 板书: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北岛《回答》 谢冕说这是一部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品 再板书: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一代人》 北岛、顾城、江河、杨炼、舒婷、梁小斌称为“引发全局的六位先锋诗人 关于朦胧诗: “历史终于给了我们机会,使我们这代人能够把埋在心中十年之久的歌声唱出来”,“反映新时代精神的艰巨任务,已经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肩上”。 朦胧诗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作者江河,是变革时代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朦胧诗”运动的主将之一。 觉醒与叛逆 迷惘与清醒 痛苦与庄严 失落与找寻 追悔与重建――――朦胧诗的诗学主题 一、教学策划 1.课程内容标准解读 在抒情优美、欢快活泼的律动曲中感受和体验节奏变化所表达的不同的情绪。感受和体验节奏、力度、速度变化所表达的不同情感,学会用其他两种节奏演唱《小星星》。用欢快的动作表演《星星恰恰》及情景式表演《闪烁的小星星》、《星星摇篮曲》、《顽皮的小星星》。 2.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目标以学生音乐积累、生活经验为基础,围绕小学一年级教学目标,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整堂课以节奏为主线,从感受、理解到掌握规律并应用于艺术创作活动,体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和实践、创造性原则。 3.课程资料整合 教材:人音版第一册第五课《静静的夜》 网上goole下载 自制动态画面 4.教学引导预案 组织教学:拍手律动(感受节奏的变化) 师生问好 教学环节 : (1)随优美、安静的音乐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幻想、陶醉看星星等动作后出示蓝色的长纱巾。 (2)听音1 3 5 1 5 3 1,摆高低不同的星星画面。 (3)课件显示许多闪闪发光的小星星和月亮姐姐。提问学生该给歌曲取个什么名字?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闪烁的小星星》标题 (4)听唱法,学唱《闪烁的小星星》并自编动作后集体表演。 (5)课件显示月亮姐姐闭上了一双美丽大眼睛睡觉了。随3/4拍音乐做睡觉状,摆动身体,讨论后为歌曲起个好听名字。 (6)学唱《星星摇篮曲》自编动作后集体表演。 (7)课件显示几个卡通小星星,随2/4拍迪斯科节奏自由舞蹈感受音乐,讨论后为歌曲起个好听名字。 (8)学唱《顽皮的小星星》拍节奏演唱、舞蹈。 (9)完整演奏《闪烁的小星星》、《星星摇篮曲》、《顽皮的小星星》让学生欣赏后再表演,感受变奏的音乐。 (10)学生扮演闪烁的小星星、顽皮的小星星一起跳《星光恰恰恰》 结束部分: 1.月亮姐姐笑着对小朋友说:“你们真聪明”,知道音有高低,还学会用不同的节奏来表现小星星,让小星星变得更可爱。 2.随〈〈星光恰恰恰〉〉走出教室。 二.教学反思 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没有节奏就没有音乐,节奏的搏动给音乐注入了活力。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我以节奏变化为切入点,横向口子开得小、纵向挖得深。以学生非常熟悉和喜爱的儿童歌曲和生活中的事物为创作素材,引导有机创作,降低难度。对人音版第一册第五课歌曲《闪烁的小星星》进行了大胆创新、改编题为《星星变奏曲》,在教学过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闪烁的小星星》这首歌,小朋友在幼儿园里已经会唱了,对他们来讲已没有什么新鲜感了。要想让同学不觉得老生常谈、枯燥无味,必须要有生动灵活的教学方法,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扩展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本课教学从节奏入手,通过让学生为星星的歌起好听的名字学唱《星星摇篮曲》、《顽皮的小星星》,知道不同的节奏可以表现不同的小星星。课堂上,所有的孩子都“动”起来了,没有一处死角,而作为老师的我,却一改往日汗流浃背、口干舌燥的狼狈相,完全“闲”了下来,与学生打成一片,一起尽情表演,一起放声歌唱,实在是既轻松又愉快。 课后我想,在为歌曲起名字这一环节中,学生为歌曲起了好多好听的名字,由于课件的原因没能显示很遗憾,应准备好卡片把学生起的名字也显示出来更能激发学习、想象的热情。 我认为,音乐课堂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从音乐中找到快乐。 三.课堂实录 1.拍手律动、师生问候 2.随优美、安静的音乐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幻想、陶醉看星星等动作后出示蓝色的长纱巾。“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条什么颜色的纱巾(蓝色)这蓝蓝的颜色像什么?(像海洋、天空、花朵、游泳池)我们把它当做静静夜晚天空,你想成为这美丽夜晚天空中的一颗小星星吗”,教师把一颗卡片小星星贴在蓝纱巾上。“月亮姐姐也和我们一起上音乐课”。出示并粘贴月亮图片。“月亮姐姐说她有一个叫do的小星星是她的好朋友,我请她和我一起做游戏,do的声音比较低,和我一起唱唱do do do do,并粘在最底部,学生一次听出1 3 5 3 5 1 并按音高粘贴在纱巾上。 3.课件显示许多闪闪发光的小星星和月亮姐姐。提问学生该给歌曲取个什么名字?有的说叫《美丽的星星》……..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闪烁的小星星》标题 4.听唱法学唱《闪烁的小星星》并自编动作后集体表演。 5.课件显示月亮姐姐闭上了一双美丽大眼睛睡觉了。随3/4 拍音乐做睡觉状摆动身体,讨论后为歌曲起个好听名字。 6.学唱《星星摇篮曲》自编动作后集体表演。 7.课件显示几个卡通小星星,随2/4拍迪斯科节奏自由舞蹈感受音乐,讨论后为歌曲起个好听名字。 8.学唱《顽皮的小星星》,拍节奏演唱、舞蹈。 9.完整演奏《闪烁的小星星》、《星星摇篮曲》、《顽皮的小星星》,让学生欣赏后再表演,感受变奏的音乐。 10.学生扮演闪烁的小星星、顽皮的小星星,一起跳《星光恰恰恰》 11.结束部分 (1)“月亮姐姐笑着对小朋友说你们真聪明,知道了音有高低还 学会了用不同的节奏来表现小星星,让小星星变得更可爱了。 (2)随《星光恰恰恰》走出教室。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