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5课 古人谈读书 部编版(共46张PPT)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五年级上册语文课件-第25课 古人谈读书 部编版(共46张PPT)

第二十五课 古人谈读书 第八单元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读准字音,正确朗读课文。 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体会古人对读书的见解,并学习古人读书的方法。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 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 四书 ”,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 四书五经 ”。 字词注释 耻 矣 岂 chǐ yǐ qǐ 耻 chǐ 音序: C 结构: 左右 偏旁: 耳 笔画数: 10 组词: 耻辱 不耻下问 笔顺: 字词注释 诲 huì 音序: H 结构: 左右 偏旁: 讠 笔画数: 9 组词: 教诲 诲人不倦 笔顺: 字词注释 谓 wèi 音序: W 结构: 左右 偏旁: 讠 笔画数: 11 组词: 称谓 无所谓 笔顺: 字词注释 诵 sòng 音序: S 结构: 左右 偏旁: 讠 笔画数: 9 组词: 诵读 朗诵 笔顺: 字词注释 岂 qǐ 音序: Q 结构: 上下 偏旁: 山 笔画数: 6 组词: 岂止 岂敢 岂有此理 笔顺: 字词注释 恒 héng 音序: H 结构: 左右 偏旁: 忄 笔画数: 9 组词: 永恒 恒心 持之以恒 笔顺: 字词注释 窥 kuī 音序: K 结构: 上下 偏旁: 穴 笔画数: 13 组词: 窥探 窥见 笔顺: 字词注释 皆 jiē 音序: J 结构: 上下 偏旁: 比 笔画数: 9 组词: 皆大欢喜 有口皆碑 笔顺: 字词注释 缺 quē 音序: Q 结构: 左右 偏旁: 缶 笔画数: 10 组词: 缺乏 空缺 笔顺: 字词注释 字词注释 1. 美好 ( )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 2. 姐姐的 爱好 ( )就是读书。 好 hǎo (好人 )(美好) hào (爱好) ( 好学) hào hǎo 字词注释 敏 好 知 识 厌 猜一猜。 勤勉。 喜好。 智慧。 记住。 满足。 诲 漫浪 士人 恒 下流 教诲。 随意。 读书人。 恒心。 下等。 字词注释 近义词 反义词 敏 --- 聪 好 --- 喜 谓 --- 说 厌 --- 足 好 --- 恶 耻 --- 荣 漫浪 --- 正规 下流 --- 上等 字词注释 近义词辨析 相同点 不同点 谓 都是说,阐述表达的意思 谓 —— (古文)说。 说 说 —— (现代文)语言表达。 1. 余尝( ),读书有三到。 2. 妈妈( ),我们现在的生活很美好。 谓 说 课文讲解 1.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读书的 ? 《 论语 》 朱熹(心、眼、口)曾国藩(志、识、恒) 初读 感知 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描述了三个古人谈读书的方法, 《 论语 》 中强调敏而好学、 ___________ ; ______ 和 ________ 也有一套关于如何读书的说法。 朱熹 不耻下问 曾国藩 课文讲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 论语 》 课文讲解 敏 而 好 学,不 耻下问 。 【敏】 勤勉 。 【好】 喜好 。 【 耻 】 以 …… 为耻 。 【 下问 】 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注 释 课文讲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翻 译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课文讲解 知 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 知 也。 【知】 前面四个 “ 知 ” 是知道的意思,最后一个 “ 知 ” 通 “ 智 ” ,是聪明、智慧的意思。 【为】 是 。 注 释 课文讲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翻 译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是聪明的。 指做学问态度要端正,也指做人要诚实。 课文讲解 默而 识 之,学而不 厌 , 诲 人不 倦 。 【识】 这里读作 zhì ,记住的意思 。 【厌】 满足 。 【诲】 教诲 。 【倦】 倦怠 。 注 释 课文讲解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翻 译 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讨论交流 26 1 )从《论语》中的三个句子中,你知道了哪些读书的道理呢 ? 2 )在你的周围,有这样去做的人吗,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课文讲解 27 课文讲解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悔人不厌。 好问 实事求是 勤学而不满足 课文讲解 注 释 余尝 谓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 此 ,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 漫浪 诵读, 决 不能记,记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 急 。心既到矣,眼口 岂 不到乎 ? 【谓】 说 。 【此】 这里 。 【漫浪】 随意 。 【决】 一定 。 【急】 迫切、重要 。 【岂】 难道 。 课文讲解 解释古文 余尝 谓 :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句意:我曾经说过 :“ 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 课文讲解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 漫浪 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句意: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 课文讲解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 句意: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 课文讲解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随便便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翻 译 课文讲解 讨论交流 同学们觉得朱熹的话有道理吗 ? 我们今后又应该怎样读书呢 ? 课文讲解 盖士人 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 识 ,第三要有 恒 。有志 则 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 足 ,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 断 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注 释 【盖】 句首的发语词。 【士人】 读书人 。 【识】 见识 。 【恒】 恒心 。 【足】 满足 。 【断】 断然,一定 。 课文讲解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向则自己不甘心为下流;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则没有成不了的事情。这三件缺一不可。 翻 译 课文结构 古人谈读书 《论语》 学习态度要端正 朱熹 曾国藩 读书方法 读书要有品质 读好书 写作手法 【对偶】“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两句话运用对偶的手法,表示意义相近的或者结构相同的句子。 【 举例 】 1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2 、满招损 , 谦受益。  学习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 拓展延伸   读书的好处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 —— 知识、粮食和友谊。 (缅甸谚语) 书籍备而不读如废纸。 (英国谚语) 积累知识,胜过积蓄金银。 (欧洲谚语) 拓展延伸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论语》 2.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思。 ——朱熹 3. 书读百遍,而义自见。 —— 陈寿 随堂演练 1. 看拼音,写词语。 bù chǐ huì rén dàn yǐ ( ) ( ) ( ) 不耻 诲人 到矣 2. 选字填空。 悔 诲 ( 1 ) 后( ) 教( ) ( 2 ) 背( ) ( )语 谓 诵 悔 诵 诲 谓 随堂演练 3. 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 )而好学,不( )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识也。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 ),第二要( ),第三要( )。 敏 耻 有志 有识 有恒 随堂演练 4. 这些都是关于读书的名言,你能说说它们的意思吗 ? ① 业精于勤,荒于嬉。 —— 韩愈 ②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 学业由于勤奋而专精,由于玩乐而荒废。 课后习题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朗读指导: 本文是一篇古文,朗读时,注意韵律,体会教导人们人读书的语气。 课后习题 借助注释 ,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参考答案: 孔子、朱熹、曾国藩教导人们读书。 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现在的常用义不一样,结合上下文猜一猜,再查字典验证。 课后习题 ◆三到之中,心到最 急 。 ◆有志则 断 不甘为下流。 参考答案: 急:关键,重要。 断:一定。 谢谢赏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