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秘密★启用前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适应性月考(二)‎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前,文言一直是正规的书面语言。不仅如此,直到明清时期,不少读书人在谈话时也使用文言。20 世纪初,在蒋光慈的小说《田野的风》里写到乡绅的谈话, 仍然是半文半白的。如:“此人不除,恐怕吾乡永无安息之日矣!”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们的观念,他们觉得用文言谈话更高雅、更符合自己的身份。一方面是跟他们的阅读有关。张中行说:“执笔的人, 总是通文的人。通文,旧时代的,脑子里装满《庄》《骚》《史》《汉》,新时代的,脑子里装满鲁迅、巴金,自己拿起笔,自然就不知不觉,心摹手追,也就《庄》《骚》《史》《汉》,或者鲁迅、巴金。”不仅写文章如此,说话也如此,满脑子都是文言,说话也就接近于文言了。新文化运动后,白话取代了文言,成为全民使用的正规书面语,但文言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非常重要。‎ 从语言方面讲,我们今天的现代汉语书面语中有不少文言成分。孙德金对此作了很好的论述:“现代汉语书面语是在近代白话的基础上,融合了文言、方言及其他语言成分,经过百年多发展而成的”,“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文言语法成分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现代汉语书面语正式、典雅语体风格的主要决定因素”。这些文言成分不是为了仿古、转文而使用,而是现代汉语的书面表达,尤其是比较典雅、庄重的书面表达所必需的。比如,“之”“其”“以” 等常用的文言虚词,今天在一般情况下,会用现代汉语的虚词代替。但是,在某种情况下,仍然要用文言虚词,如“高山之巅”“自圆其说”“以少胜多”“集体所有”。即使在口语中,有的也是不可替代的,如“三分之一”的“之”,“以大局为重”的“以”。语法格式是如此,词汇更是如此。很多文言词在现代汉语中不单用了,但作为语素还很活跃,如“奥”可以构成“奥秘”“奥妙”“深奥”等。在成语中保留文言词语更多,如“唯利是图”“空空如也”“餐竹难书”“破釜沉舟”等,都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和历史知识才能正确理解。所以,要很好地掌握现代汉语,就必须懂文言。‎ 从文化方面看,如今,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大家都认识到这是提高文化自信心、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要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不懂文言。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要懂文言,而且不能一知半解,否则就不能正确把握古代典籍的含义,甚至会闹一些笑话。教育工作者肩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要懂一些文言。从事科技工作的,也需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事实上,一些很有造诣的科技专家也有校深厚的文言功底,能自如地阅读文史古籍。即使是一般文化水平的公民,也要懂一点文言,否则,就无法懂得“学而不思则同,思而不学则殆”“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等深刻的思想,无法了解“老普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传统美德。所以,学习文言,是提高国民文化素质的需要,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 ‎(节选自蒋绍愚《也谈文言和白话》)‎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活中通文的人,脑子里总装满经史子集,难免在说话写文章时接近于文言。‎ B.很多文言成分积淀在今天的日常语言中,成为现代汉语书面语有机的组成部分。‎ C.除具备一定文言知识外,掌握一些历史常识,也能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D.文化水平一般的人学点文言,有助于了解古人的深刻思想,学习中国的传统美德。‎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从文言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兴衰变迁人手引出论题,进而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从语言和文化两个角度论述了文言在当今社会的重要作用,论证思路清晰。‎ C.文章以蒋光慈的小说、文盲虚词和成语等的运用为事实论据,典型而有代表性。‎ D.文章主要采用举例论证,并且适时穿插引用和对比论证,观点鲜明,有理有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明清时期的不少读书人为了追求高雅,在谈话时也使用文言文,这与他们的阅读密切相关。‎ B.现代汉语中典雅庄重的书面表达离不开文言成分,可见白话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不上文言。‎ C.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打通了文言的障碍,就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D.近年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大幅增加了古诗文篇目,这对提高国民传统文化素养来说意义深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全国粮食产量从2012年的61223万吨,提高到2019年的66384万吨。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2856亿斤,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24.2亿斤;早稻种植面积比上年增加470万亩,扭转了连续7年下滑态势。粮食连年丰收,为我国应对风险挑战、稳定经济社会大局发挥了“压舱石”“稳定器”的作用。‎ ‎(摘编自《始终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人民日报》‎2020年08月07日)‎ 材料二:在粮食供给方面,我国粮食生产面临自然条件的极大约束。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是俄罗斯的1/9,美国的1/5;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28%,是世界上13个人均水资源最匱乏的国家之一。土地和水资源严重制约着我国粮食生产的大幅提升。另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惊人。人口增加、饮食结构改善和工业用粮的快速增加,都使得我国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如果按照人均每年粮会消费量‎400公斤计算,未来一年至少要保证6.4亿吨的粮食需求总量。虽然我国目前三大口粮一大 米、小麦、玉米的国内自给率平均在97%以上,进口粮食以品种调剂为主,但巨大的消费量仍然让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粮食进口国。数据显示,2019 年我国粮食进口量高达1.3亿吨,其中大豆进口量8551万吨。因此,从中长期来看,我国仍将处于粮食供需的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危机意识不客放松。‎ 全球疫情暴发后,一些粮食出口国立即宣布限制粮食出口,以确保本国粮食消费。3月,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国印度宣布开始“封国”,世界小麦第一出口国俄罗斯在7月初宣布,计划将俄罗斯“粮食出口配额制”常态化。截至目前,包括俄罗斯、越南、泰国、東埔寨等至少13个国家,相继出台了粮食出口限制措施。疫情、蝗灾、洪水等因素,必将极大影响粮食生产、储运、加工、交易等各个环节,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这对粮食进口国来说,当然不是好消息。‎ ‎(摘编自《粮食问题,是天大的问题》,《大众日报》‎2020年08 月20‎日)‎ 材料三: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浪费粮食虽然看上去是个人行为,但却可能产生全局性的危害。“粮食产业稍有‘风吹草动’,便会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只有开源节流,才能让大国粮仓的根基更加牢固。”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凤田说。‎ ‎“制止餐饮浪费,要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表示,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好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綜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宣传教育等手段,实现从观念到行为的重塑,加快形成全民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良好社会风气。‎ ‎(摘编自《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人民日报》‎2020年08月12日)‎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我国通过推动粮食安全观念的更新,确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等举措,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 B.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国清醒地认识到必须以我为主,立足因内,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始终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确保口粮绝对安全。‎ C.虽然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达到97%以上,但伴随着粮食需求的不断增长,中国成为第一大粮食进口国,2019年我国粮食进口量高达1. 3亿吨。‎ D.浪费粮食不只是个人行为,它还会危害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接近年产量的6%,制止“舌尖上的浪费”刻不容缓。‎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介绍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我国粮食产量的现状,可见我国近年粮食生产成果喜人,我们有能力维护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B.材料二指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球水平的一半,人均水资源不足世界水平的三分之一,这两个因素使我国处于中长期粮食供需紧平衡态势。‎ C.通过材料三可知,在当前扩内需、促消费的背景下,一些人忘记了厉行节约,以消费之名行浪费之实,这是必须纠正的不良风气。‎ D.材料三介绍了我国的餐饮浪费问题、危害及应对举措,指出制止餐饮浪费必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制定实施更有力的法律法规。‎ ‎6.我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着哪些挑战?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采薇 汪曾祺 大学生大都爱吃,食欲很旺,有两个钱都吃掉了。‎ 初到昆明,带来的盘缠尚未用尽,有些联大同学和家乡邮汇尚通,不时可以得到接济,一到星期天就出去到处吃馆子。汽锅鸡、过桥米线、新亚饭店的过油肘子、东月楼的锅贴乌鱼、映时春的油淋鸡、小西门马家牛肉馆的牛肉、厚德福的铁锅蛋、松鹤楼的腐乳肉、“三六九”(一家上海面馆)的大排骨面,全都吃了一个遍。‎ 钱逐渐用完了,吃不了大馆子,就只能到米线店里吃米线、饵块。当时米线的浇头很多,有闷鸡(其实只是酱油煮的小方块瘦肉,不是鸡)、囊肉(即肉末、音川,云南人不知道为什么爱写这样一个笔画繁多的怪字)、鱔鱼、叶子(油炸肉皮煮软,有的地方叫“响皮”,有的地方叫“假鱼肚”)。米线上桌,都加很多辣椒,一“要解馋,辣加咸”。如果不吃辣,进门就得跟堂馆说:“免红!”‎ 到连吃米线、饵块的钱也没有的时候,便只有老老实实到新校舍吃大食堂的“伙食”。饭是“八宝饭",通紅的糙米,里面有砂子、木屑、老鼠屎。菜,偶尔有一碗回锅肉、炒猪血(云南谓之“旺子”),常备的菜是盐水煮芸豆,还有一种叫“魔芋豆腐”,为紫灰色的,烂糊糊的淡而无味的奇怪东西。有一位姓郑的同学告诚我们:饭后不可张嘴——恐怕飞出只鸟来!‎ 一九四四年,我在黄土坡一个中学教了两个学期。这个中学是西南联大办的,没有固定经费,薪水很少,到后来连一点极少的薪水也发不出来,校长(也是同学)只能设法弄一点米来,让教员能吃上饭。菜,对不起,想不出办法。学校周围有很多野菜,我们就吃野菜。校工老鲁是我们的技术指导。老鲁是山东人,原是个老兵,照他说,可吃的野菜简直太多了,但我们吃得最多的是野苋菜(比國种的家苋菜味浓)、灰藿菜(云南叫做灰墓菜,“灌”字见于《庄子》, 是个很古的字),还有一种样子像一根鸡毛掸子的扫帚苗。野菜吃得我们真有些面有菜色了。‎ 有一个时期附近小山下柏树林里飞来很多硬亮昆虫,黑色,形状略似金龟子,老鲁说这明豆壳虫,是可以吃的,好吃!他提了一些,撕去硬翅,在锅里干爆了,撒了一点花椒盐,就起酒来。在他的示范下,我们也爆了一盘,闭着眼睛尝了尝,果然好吃。有点像盐爆虾,而且有一股柏树叶的清香,这种昆虫只吃柏树叶,别的树叶不吃。于是我们有了就酒的酒菜和下饭的荤菜。这玩意多得很,一会儿的工夫就能捉一大瓶。‎ 要写一写我在昆明吃过的东西,可以写一大本,撮其大要写了一首打油诗。怕读者看不明白,加了一些注解,诗曰:‎ 重升肆里陶杯绿,①饵块摊来炭火紅。②‎ 正义路边养正气,③小西门外试撩青。④‎ 人间至味干巴菌,⑤世上馋人大学生。‎ 尚有灰翟堪漫吃,⑥更循柏叶捉昆虫。‎ ‎①昆明的白酒分市酒和升酒。市酒是普通白酒,升酒大概是用市酒再蒸一次,谓之“玫瑰重升”,似乎有点玫瑰香气。昆明酒店都是盛在绿陶的小碗里,一碗可盛二小两。‎ ‎②饵块分两种,都是米面蒸熟了的。一种状如小枕头,可做汤饵块、炒饵块。一种是椭圆的饼,犹如鞋底,在炭火上烤得发泡,一面用竹片涂了芝麻酱、花生酱、甜酱油、油辣子,对合而食之,谓之“烧饵块”。‎ ‎③汽锅鸡以正义路牌楼旁一家最好。这家无字号,只有一块區,上书大字:“培养正气”, 昆明人想吃汽锅鸡,就说:“我们今天去培养一下正气。”‎ ‎④小西门马家牛肉极好。牛肉是蒸或煮熟的,不炒菜,分部位,如“冷片”、“汤片”……的名称很奇怪。如大筋(牛鞭)、“领肝”(牛肚)。最特别的是“撩青”(牛舌,牛的舌头可不是撩青草的么?但非懂行人觉得这很費解)。“撩青”很好吃。‎ ‎⑤昆明菌子种类甚多, 如“鸡枞”,这是菌之王,但至今我还不知道为什么只在白蚁窝上长“牛肝菌”(色如牛肝,生时熟后都像牛肝,有小毒,不可多吃,且须加大量的蒜,否则会昏倒。有个女同学吃多了牛肝菌,竟至休克)。“青头菌”,菌盖青繰,菌丝白色,味较清雅。味道最为隽永深长,不可名状的是干巴菌。这东西中吃不中看,颜色紫赭,不成模样,简直像一堆牛屎,里面又夹杂了一些松毛、杂草。可是收拾干净了撕成蟹腿状的小片,加青辣椒同炒,一署入口,酒兴顿涨,饭量猛开。这真是人间至味!‎ ‎⑥“翟”字云南读平声。‎ ‎[注] 1938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长沙组建成立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因战乱西还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39年夏,汪曾祺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初到昆明吃馆子,到钱逐渐用完后吃米线、饵块,最后穷到只能吃食堂的“伙食”,作者真实而有条理地写出了大学生的爱吃、能吃。‎ B.吃野菜、吃虫子的回忆既反映了作者在特殊时期生活的艰辛,也揭示了昆明人生活的极度贫困,倾注了他对普通百姓的悲悯和人文关怀。‎ C.文中“爨肉”“要解馋,辣加咸”“旺子”等方言土语,让读者直接感受到云南的风土人情,以及作者对这一方水土的真挚情感。‎ D.文中加括号的文字,既补充说明了昆明美食及相关内容,还加入了作者的感受和评价,真实再现了外省人对云南饮食文化的独特感受。‎ ‎8.本文的标题为《采薇》,请简析其妙处。(6分) ‎ ‎9.汪曾祺说:“生活,是很好玩的”,这种“好玩”也体现在这篇散文中,请结合文本说说其表现。(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也。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日晏歌啜菽,不飨非其粟,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年十余,丁外艰,每号泣,行人为之流涕。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署,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 当举如此辈人。” 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級,解禍辅国功曹。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广州息黄山海珍异所出一之宝可貴數世然多瘴疫人情惮焉唯贫蹇不熊自立者求补长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貨朝廷欲革岭南之弊,隆安中,以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未至州二十里,地名石门,有水日贪泉,饮者怀无厌之欲。乃至泉所,酌而饮之,因赋诗曰:“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及在州,清操逾厉,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元兴初,诏曰:“夫孝行笃于闺门,清节厉乎风霜,实立人之所难,而君子之美致也。夫处可欲之地,而能不改其操,革奢务啬,南域改观,联有嘉焉。”义熙八年,请老致事,优诏许之,授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綬,赐钱十万、米三百斛。九年,卒,追赠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隐之清操不渝,屡被褒饰,致事及于身没,常蒙优赐显贈,廉士以为荣。子延之复厉清操,为鄱阳太守。延之弟及子为郡县者,常以廉慎为门法,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 (节选自《晋书.吴隐之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 分)‎ A.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篋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瘴疫/人情憚焉/唯贫窭不能自立者/求补长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 B.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篋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章疫/人情惮穩/唯贫窭不能自立者/求补长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 C.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篋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瘴疫/人情憚焉/唯贫窭不能/自立者求补长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 D.广州包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篋之宝/可资数世/然多瘴疫/人情惮焉/唯贫窭不能/自立者求补长吏/故前后刺史皆多黩货/‎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丁外艰,指遭逢父亲的丧事,又称丁外忧;丁内艰则指遭逢母亲的丧事。‎ B.铨衡既可指銜量轻重的器具,又可指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文中指后者。‎ C.假节即借以符节,皇帝将符节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任务完成后收回。‎ D.金章紫绶,指黄金印章和系印的紫色绶带,为古代的官员所佩戴的常见之物。‎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隐之家境贫寒,性情独立清高。虽然每日粗茶淡饭,只能喝豆粥,家中甚至没有一石余粮, 但他不吃不属于自己的粮食,不取不合道义之财物。‎ B.吴隐之恪守孝道,深得时人推崇。他待奉母亲孝顺谨慎,母亲去世后悲哀伤身超过常礼。邻里深为感动,告诫儿子应当重用像吴隐之这样的人才。‎ C.吴隐之生活节俭,善待亲戚族人。他官位不高,生活如同贫寒百姓一般清苦,常亲自背负柴草,冬天没有被褥,把所得的俸禄都分给了亲戚和族人。‎ D.吴隐之酌饮贪泉,政观南疆风气。途经贪泉时,他故意舀泉水喝下,以明清廉之志;为州刺史期间,他以身作则,岭南官场的风气也随之转变。‎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清操逾厉,时人颇谓其矫,然亦终始不易。‎ ‎(2) 虽才学不逮隐之,而孝悌洁敬犹为不替。‎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秋夜读书每以二鼓尽为节 陆游 腐儒碌碌叹无奇,独喜遺編①不我欺。‎ 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 高梧策策传寒意,叠鼓冬冬迫睡期。‎ 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 ‎[注]①遗编:前人留下的著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诗人自叹“腐儒”“无奇”,既暗示了不得志的现状, 又点明了读书的原因。‎ B.“白发”和“青灯”,“无情”和“有味”,形式上对仗工整,内容上对比鲜明。‎ C.颈联描写室外风吹梧桐和打更击鼓之景,既照应标题,又拓宽了诗歌的意境。‎ D.秋夜漫长,饥饿作祟,诗人将一杯山药当作琼浆,写出了其清苦乐观的形象。‎ ‎15.诗人称自己“喜遗编”,请结合诗歌分析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庄子的《逍遥游》开篇写鲲、鹏形象时,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鲲之大,“________,”鲲变化为鹏,振翅奋飞时,“____________”, 遮天蔽日,声势浩大。‎ ‎(2)《师说》中,韩愈用“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并无关系的学习态度。‎ ‎(3) 杜甫《望岳》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蝙蝠”谐音“遍福”,即“遍地是福”。此外,蝙蝠在小型哺乳动物中属于寿命极长者,( )。 古人对其形象的最早记录可___________至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的玉蝙蝠。此后,在商代、汉代、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可见到带有蝙蝠纹饰的器物。作为象征“福寿”的吉祥物,蝙蝠在明代普遍流行。到了清代,带有蝙蝠形象的各种吉祥图案更是______。 在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蝙蝠纹饰在陶瓷、漆器、服饰等生活用品中随处可见,它们或是以矾红彩绘就“红蝠”,寓意“洪福齐天”,或是与“寿桃”相结合,寓意“福寿双全”……其变化之丰富、应用之广泛,令人_____。蝙蝠更 多时候是与其他吉祥物配合,_____________出“福寿如意”“福山寿海”“福分无疆”等众多的流行图案。有趣的是,在西方古典音乐界也有一部以《蝙蝠》为题的歌剧作品,且流传多年、经久不衰。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根据《蝙蝠》中的几段动听旋律连缀而成了《蝙蝠序曲》,是古典音乐史上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这首曲子气氛热烈、优美动听,无论是交响乐团还是观众,都钟爱该曲,其经典演出与录音版本亦是不胜枚举。‎ ‎17.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所以它还是长寿的象征,蝙蝠寿命可达三四十年,而且与其同等身型的老鼠寿命仅有两三年 B.寿命最长可达三四十年,而与其同等身型的老鼠寿命仅有两三年,所以它还是长寿的象征 C.所以它还是长寿的象征,与其同等身型的老鼠寿命仅有两三年,而蝙蝠寿命可达三四十年 D.与其同等身型的老鼠寿命仅有两三年,并且蝙蝠寿命可达三四十年,所以它还是长寿的象征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回溯 不足为奇 叹为观止 演化 B.追溯 不足为奇 目不暇接 演绎 C.追溯 屡见不鲜 叹为观止 演绎 D.回溯 屡见不鲜 目不暇接 演化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根据《蝙蝠》中的几段动听旋律连缀而成的《蝙蝠序曲》,是古典音乐史上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 B.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将《蝙蝠》中的几段动听旋律连缓而成了《编蝠序曲》, 是古典音乐史上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 C.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根据《蝙蝠》中的几段动听旋律连缓而成了《蝙蝠序曲》,它是古典音乐史上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 D.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将《蝙蝠》中的几段动听旋律连缀而成的《蝙蝠序曲》, 是古典音乐史上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英国广播公司科学节目制作组曾对“每日万步走”进行了测试,研究人员__①__ : 第一组志愿者的目标是每天要走完10000步,约为‎8000米,另外一组每天要完成3个10分钟快步走,加在一起大概‎2500米,约为3000步。同时,研究人员提醒第二组志愿者,步数不重要,关键是要有步速。研究人员在研究了志愿者的数据之后发现,快步走的这组志愿者运动效果更为显著。虽然他们___②____ , 但是由于速度快,运动过程中心率增加,会有轻微的上气不接下气,既不会像跑步运动那样喘息不止,还起到了锻炼心肺功能的作用,有效降低了人们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以及一些癌症的风险。这也说明,比起“步数”,___③____‎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5分)‎ ‎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地球中圆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和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三种不同轨道的卫星组成,是我国首次建成面向全球提供导航服务的卫星系统。其建成开通,对推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对推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对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北斗系统自20世纪90年代启动研制,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先有源后无源,先区城后全球,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卫星导航系统建设道路。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开通,标志着北斗“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完成,北斗迈进全球服务新时代。‎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马云在《不吃苦,你要青春干嘛》的演讲中说道:“当你不去拼一份奖学金,不去过没试过的生活,整天挂着QQ、刷着微博、逛着淘宝、玩着网游,干着我80岁都能做的事,你要青春干嘛?”‎ 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给儿子安德烈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曾说过一句名言:“If you think education is expensive, try ignorance!”——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云南师大附中 2021 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二)‎ 语文参考答案 ‎1.(3 分)A 【解析】“生活中通文的人,脑子里总装满经史子集”错误,原文说“旧时代的,脑子里装满《庄》《骚》《史》《汉》,新时代的,脑子里装满鲁迅、巴金”。‎ ‎2.(3 分)D 【解析】“并且适时穿插引用和对比论证”错误,本文并未使用对比论证。‎ ‎3.(3 分)D 【解析】A 项“不少读书人为了追求高雅,在谈话时也使用文言文,这与他们的阅读密切相关”强加因果。B 项“可见白话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比不上文言”于文无据。C 项“打通了文言的障碍,就能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错误,“打通文言的障碍”不是充分条件,而是必要条件。‎ ‎4.(3 分)C 【解析】“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达到 97%以上”错误,以偏概全,原文说“我国目前三大口粮——大米、小麦、玉米的国内自给率平均在 97%以上”。‎ ‎5.(3 分)B 【解析】我国处于中长期粮食供需紧平衡态势的原因除了 B 项中所提到的两点外,还因为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惊人。‎ ‎6.(6 分)①从中长期来看,我国仍将处于粮食供需的紧平衡状态;②世界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粮食进口不确定性增加;③触目惊心的粮食浪费现状。(每点 2 分,三点 6 分,意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7.(3 分)B 【解析】“也揭示了昆明人生活的极度贫困”于文无据。‎ ‎8.(6 分)①暗示了文章的内容,全文都在写昆明的特色饮食及作者对这些食物的独特感受。②出自《诗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富有文学色彩。③本文发生在上世纪的抗战年代,标题暗示了远离故乡到昆明求学的学子们生活的艰辛不易。(每点 2 分,共 6 分。《采薇》的出处亦可答伯夷和叔齐在殷末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后以“采薇”指归隐。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9.(6 分)①呈现真实的生活。汪曾祺善于观察生活,把老昆明丰富的日常饮食写进散文,读来生动有趣。②乐观豁达的态度。虽然生活艰辛,只能吃“八宝饭”、昆虫,但作者仍苦中作乐、乐观豁达。③幽默风趣的语言。“饭后不可张嘴”、“八宝饭”及打油诗,用轻松的笔墨表现出生活的好玩。(每点 2 分,共 6 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0.(3 分)B ‎11.(3 分)D 【解析】“为古代的官员所佩戴的常见之物”错误,“金章紫绶”是古代相国、丞相、太尉、大司空等高官显贵所掌,后代指高官显爵。‎ ‎12.(3 分)C 【解析】“他官位不高”错误,文中说“虽居清显”,指清要显达的官位;“亲自背负柴草”是他的妻子,此处张冠李戴。‎ ‎13.(10 分)翻译:‎ ‎(1)(5 分)吴隐之更加砥砺自己清高的节操,当时的人说他太矫情,而他却始终不愿改变。(厉,砥砺,1 分;矫,矫情,1 分;易,改变,1 分;全句通畅 2 分)‎ ‎(2)(5 分)虽然他们的才学赶不上吴隐之,然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廉洁恭敬之心没有改变。(逮,及、到,1 分;悌,敬爱兄长,1 分;替,改变,1 分;全句通畅 2 分)‎ ‎14.(3 分)A 【解析】“又点明了读书的原因”错误,喜欢读书是因为“不我欺”,与“腐儒”“无奇”不构成因果关系。‎ ‎15.(6 分)①读书贯穿诗人一生,白发的诗人对着青灯夜读,唤起了儿时的记忆,“有味”二字体现其一生以读书为乐的情趣。②诗人秋夜常读书至“二鼓”时分,窗外寒气凛冽,更鼓催促,但诗人仍孜孜不倦,不忍释卷。(每点 3 分,两点 6 分,意对即可。如答到诗人认为“遗编不我欺”,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6.(6 分)‎ ‎(1)不知其几千里也 其翼若垂天之云 ‎(2)吾师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每句 1 分)‎ ‎17.(3 分)B 【解析】应该先解释具体原因,即“寿命最长可达三四十年……”,再得出结论“所以它还是长寿的象征”;“蝙蝠寿命可达三四十年”与“老鼠寿命仅有两三年”是对比关系,用表转折的关联词“而”更为恰当。‎ ‎18.(3 分)C 【解析】追溯:回首或探寻根源或本质。回溯:回忆。“回溯”没有追寻事物本质这一层意思,用“追溯”更恰当。屡见不鲜:常常见到,并不新奇。不足为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叹为观止:形容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演化:演变。演绎:指展现,表现。此处没有强调演变的过程,选择“演绎”。‎ ‎19.(3 分)D 【解析】“根据”与“连缀”搭配不当,应当改为“将”,“是古典音乐史上最受欢迎的曲目之一”成分残缺,缺主语。‎ ‎20.(6 分)示例:‎ ‎①把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 ‎②走得没有第一组的多(步数走的少)‎ ‎③“步速”其实更重要 ‎21.(5 分)①‎7 月 3‎1 日,②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③它是我国首次建成面向全球提供导航服务的卫星系统。④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60 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等(20~16 分)‎ 二等(15~11 分)‎ 三等(10~6 分 四等(5~0 分)‎ 基 础 等 级 内 容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 达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 展 等 级 特 征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有文采 略有创意 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4)材料丰富(5)论据充足(6)形象丰满 (7)意境深远 ‎3.有文采:(8)用词贴切 (9)句式灵活(10)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 (14)构思新巧 (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16)‎ 有个性特征 ‎(三)名句引用不合要求的,酌情扣分。(四)缺标题扣 2 分;不足字数,每少 50 字扣 1 分;每一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最多扣 3 分;标点错误多酌情扣 1~2 分。‎ ‎(五)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二十岁就很耿介,有清正的操守,虽然每日只能喝豆粥,但不吃不该得到的粮,家中没有一石余粮,但不取不义之财。十多岁时,为父亲守丧,常哀号哭泣,路上行人听后为之落泪。侍奉母亲孝顺谨慎,为母亲办丧事时,悲哀伤身超过常礼。吴隐之与太常韩康伯相邻而居,韩康伯的母亲每次听到吴隐之的哭泣声,就停止吃饭放下筷子,为吴隐之悲伤哭泣。然后对韩康伯说:“你如果位居升降官吏的职位,应当举荐选择吴隐之这样的人。”等到韩康伯担任吏部尚书时,吴隐之于是被任命显贵的官位,脱去布衣换上官服做了辅国功曹。一直升迁到晋陵太守,在郡中为官清廉俭朴,妻子自己去背柴草。升任左卫将军,虽然身居清要显达的官位,但所得俸禄赏赐都分给亲戚族人,吴隐之家冬天没有被褥,曾经洗了衣服,便身披棉絮,辛勤劳苦如同贫寒的百姓。广州包山带海,是出产奇珍异宝的地方,一箱珍宝,可供几代享用,然而瘴疫泛滥,人们都很害怕。只有贫寒不能自立的人,要求补长吏,所以前后刺史中多有贪污纳贿者。朝廷想要革除岭南的弊病,隆安年间,任命吴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剌史、假节。离广州二十里远处,有个地方叫石门,有泉水叫贪泉,喝了泉水的人就会有无法满足的贪欲。吴隐之于是来到泉水处,舀起泉水喝了下去,因而赋诗道:“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等他到广州就任,更加砥砺自己清高的节操,当时的人说他太矫情,而他却始终不愿改变。元兴初年,皇帝下诏说:“孝顺的行为笃行于家门之内,清高的节操砥砺于风霜之中,这实为立身做人所难以办到的,而又是君子最美好的品德。他身处物欲之地,而能不改变操守,革除奢侈务求节俭,南域改观,我嘉奖他。”义熙八年,吴隐之告老请求退休,皇帝封赏优厚下诏准许,授吴隐之光禄大夫,加封金章紫绶,赐钱十万、米三百斛。义熙九年,吴隐之去世,追赠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吴隐之清高的操守坚守没有改变,屡次被褒奖,从辞官起到去世,常常蒙受皇帝优厚的赏赐和显贵的赠封,清廉之士以吴隐之为荣。吴隐之的儿子吴延之也砥砺清高的节操,任鄱阳太守。吴延之的弟弟及儿子在郡县中做官的,经常以廉洁谨慎为家法,虽然他们的才学赶不上吴隐之,然而孝敬父母敬爱兄长廉洁恭敬之心没有改变。‎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