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2-26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福建省泉州市2020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届泉州市高中毕业班理科综合测试(二模)物理部分试题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居家学习期间,有时做些家务,在一次拖洗地板时,他沿拖把杆对拖把头(包括拖布)施加大小不变的推力F,如图所示,在向前加速推动的过程中,拖把杆与水平地板的夹角θ逐渐变小,设拖把头与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则在此过程中( ) A. 拖把头与地板间的摩擦力逐渐变大 B. 拖把头所受的合力逐渐变大 C. 地板对拖把头的支持力逐渐变大 D. 地板对拖把头的作用力逐渐变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AC.对拖把头受力分析且由竖直方向平衡得 拖把杆与水平地板的夹角θ逐渐变小,则水平地板对拖把头的支持力减小,由可知,拖把头与地板间的摩擦力逐渐变小,故AC错误; B.对拖把头水平方向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拖把头所受的合力 可知,拖把头所受的合力变大,故B正确; D.地板对拖把头的作用力即为地板对拖把头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由于即摩擦力与支持力成正比,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地板对拖把头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减小,故D错误。 故选B。 2.x轴上O、P两点分别固定两个点电荷Q1、Q2,其产生的静电场在x轴上O、P间的电势φ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9 - A. x轴上从x1到x3的场强先变小后变大 B. Q1和Q2是同种电荷 C. x轴上O、P间各点中,x2处电势最低 D. 电子沿x轴从x1移到x3,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像斜率表示电场强度可知,x轴上从x1到x3的场强先变小后变大,故A正确; B.由图像可知,从O到P电势逐渐降低,则电场线由O指向P,根据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可知,Q1和Q2是异种电荷,故B错误; C.由图像可知,从O到P电势逐渐降低,则x2处电势不最低,故C错误; D.x轴从x1移到x3电势逐渐降低,由负电荷在电势低处电势能大,则电子沿x轴从x1移到x3,电势能一直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3.已知地球近地卫星运行周期约为地球自转周期的0.06倍,则站在赤道地面上的人,受到的重力约为他随地球自转所需向心力的( ) A. 1倍 B. 18倍 C. 280倍 D. 810倍 【答案】C 【解析】 【详解】站在赤道地面上的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地球近地卫星有 其中,解得 - 19 - 即站在赤道地面上的人,受到的重力约为他随地球自转所需向心力的280倍,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4.如图,一质量为m的质点做平抛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A到B和B到C的时间相等。A、C两点距水平地面高度分别为h1、h2,质点经过A、C两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 质点经过C点时动能为mg(h1一h2) B. 质点经过B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C. B、C间的高度差是A、B间的3倍 D. 质点的水平速度大小为 【答案】D 【解析】 【详解】A.质点从A到C过程中,质点的初速度不为零,因此由动能定理可知 故A错误; B.设A到B和B到C的时间为t,则有 B点竖直方向的速度为 解得 则质点在B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为 - 19 - 故B错误; C.如果A点为抛出点,竖直方向为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度直线运动,由于A到B和B到C的时间相等,则B、C间的高度差是A、B间的3倍,但A点不是抛出点,故C错误; D.由可得 由竖直方向有 解得 故D正确。 故选D。 5.如图,水平面内固定有两根平行的光滑长直金属导轨,导轨间距为L,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方向相反的竖直匀强磁场中,虚线为两磁场的分界线。质量均为m的两根相同导体棒MN、PQ静置于图示的导轨上(两棒始终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现使MN棒获得一个大小为v0、方向水平向左的初速度,则在此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 ) A. 两棒受到的安培力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 两棒最终的速度大小均为,方向相同 C. MN棒产生的焦耳热为 D. 通过PQ棒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答案】D - 19 - 【解析】 【详解】A.MN棒向左运动,由右手定则可知,MN中的电流由N到M,PQ中的电流由P到Q,由左手定则可知,MN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右,PQ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也向右,由于两棒组成回路所以两棒中的电流相等,由可知,安培力大小相等,由可知,两棒受到的安培力冲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A错误; BC.由于MN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向右,PQ棒受到的安培力方向也向右,则MN棒向左做减速运动,PQ向右做加速运动,两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正极与正极相连,当两棒产生的电动势相等时,两棒速度大小相等,回路中的电流为0,此后两棒以相同速率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取向左为正方向,对两棒分别为动量定理得 解得 由能量守恒得 则MN棒产生的焦耳热为,故BC错误; D.对PQ 棒由动量定理得 即 则 故D正确。 故选D。 6.如图甲为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用频率为v的单色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得到光电流Ⅰ与光电管两端电压U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已知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普朗克常量为h,则( ) - 19 - A. 测量遏止电压Uc时开关S应扳向“1” B. 只增大光照强度时,图乙中Uc的值会增大 C. 只增大光照强度时,图乙中I0值会减小 D. 阴极K所用材料的极限频率为 【答案】AD 【解析】 【详解】A.测量遏止电压时应在光电管两端加反向电压,即开关S应扳向“1”,故A正确; B.由动能定理得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知,图乙中Uc的值与光照强度无关,故B错误; C.图乙中I0的值表示饱和光电流,增大光照强度时,饱和光电流增大,故C错误; D.由动能定理得 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可得 则阴极K所用材料的极限频率为 故D正确。 故选AD。 7.如图,在粗糙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m2的A、B两物体用一轻质弹簧相连接,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且弹簧无形变。t=0时刻对A施加一个大小恒为F的水平拉力,t=t1时刻B开始运动,t=t2时刻A、B两物体的加速度第一次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9 - A. 在0~t2时间内A的动能与其位移成正比 B. 在0~t1时间内弹簧对B做功为零,冲量不为零 C. 若m1=m2,则t=t2时刻弹簧的弹力一定为 D. 在0~t2时间内拉力做的功大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在0~t1时间内对A由动能定理得 由于弹簧弹力随位移发生变化,则A的动能与其位移不成正比,故A错误; B.在0~t1时间内物体B不动,则弹簧对B做功为零,由可知,弹簧对B的冲量不为零,故B正确; C.当两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因数不同时,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对B物体有 解得 故C错误; D.由功能关系可知,在0~t2时间内拉力做的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与产生的热量之和,故D正确。 故选BD。 8.如图,一带负电的圆环套在倾斜固定的粗糙绝缘长直杆上,圆环的直径略大于杆的直径,杆处于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现给圆环一沿杆向上的初速度v0,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下列关于圆环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 - 19 - A. B. C. D. 【答案】BC 【解析】 【详解】当时,圆环受到FN先变小后变大,摩擦力Ff=μFN也先变小后变大,圆环减速的加速度 也先变小后变大;当速度变小为零时,若时,圆环静止,若时,圆环将向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平衡后做匀速,当圆环受到FN变大,摩擦力Ff=μFN变大,物体减速的加速度 变大,速度变小为零时,若μ>tanθ时,物体将静止;若μ<tanθ时,圆环将向下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平衡后做匀速,故BC正确,AD错误。 故选BC。 二、非选择题 9.某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验证“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表达式”,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拉力传感器竖直固定。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线上端固定在传感器的挂钩上,下端系着质量为m的小钢球,钢球静止于A处,其底部固定一竖直遮光片,A处正下方安装有光电门。拉起钢球使细线与竖直方向成适当角度,钢球由静止释放后在竖直平面内运动,得到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为△t。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 19 - (1)用游标卡尺测遮光片宽度d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其读数为__________mm,并测得钢球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2)钢球经过A点时拉力传感器的示数为F,则钢球受到的合力大小F1=F-mg。利用光电门测得此时钢球的速度后,求出钢球经过A点时向心力大小F2=__________(用m、r、d、△t表示),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通过比较F1、F2是否相等进行验证; (3)由于测量速度时引起的误差,第(2)问中F1__________F2(选填“略大于”或“略小于”)。 【答案】 (1). 3.85 (2). (3). 略大于 【解析】 【详解】(1)[1]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0.3cm=3mm,游标尺上第17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17×0.05mm=0.85mm,所以最终读数为:3mm+0.85mm=3.85mm (2)[2]钢球经过A点的速度为 钢球经过A点时向心力大小 (3)[3]由于实验中用小球运动距离为小球直径时的平均速度代替,则此速度比小球中心经过A点时的真实速度偏小,所以F1略大于F2 10.一热敏电阻的说明资料上给出其阻值Rt随温度t变化的特性曲线,如图甲中曲线I所示。为了验证这条曲线,某实验小组采用“伏安法”测量该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阻值,然后绘出其Rt-t图线。所设计的部分电路如图乙所示,其中电压表V的量程为0~3V、内阻约3kΩ;电流表A的量程为0~250μA、内阻约30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00Ω: - 19 - (1)用图乙电路测Rt的低温区阻值时,请根据实验原理,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电路连接完整;( ) 在开关闭合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___________(选填“a”或“b”)端; (2)该小组在测Rt的各个温度区阻值时,都采用(1)所设计的电路,绘出的Rt-t图线如图甲中曲线II所示,它与曲线I在高温区部分存在明显偏差,是因为高温时(1)所设计的电路中_____(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的测量值偏差过大; (3)为了提高精度,该小组改用“电桥法”测量Rt的阻值,电路如图丙所示,其中定值电阻阻值为R0,粗细均匀的电阻丝AB总长为L。实验时闭合开关S,不断调节线夹P所夹的位置,直到电流表G示数为零,测出此时PB段电阻丝长度x,则Rt的阻值计算式为Rt=_____(用R0、L、x表示)。已知L=60.00cm,R0=3.6kΩ,当电流表G示数为零时x=15.00cm,则此时热敏电阻所处环境的温度为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2). a (3). 电流表 (4). (5). 52 【解析】 【详解】(1)[1]Rt低温区阻值时阻值较大,则电流表应用内接法,由于滑动变阻器总阻值较小,则滑动变阻器用分压式,如图所示 - 19 - [2]为了保护用电器,在开关闭合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滑到a端 (2)[3]由电路图可知,误差来源于电流表的分压,所以曲线I在高温区部分存在明显偏差,是因为高温时(1)所设计的电路中电压表的测量值偏差过大 (3)[4]设电阻丝总电阻为R,通过电阻丝的电流I1,流过热敏电阻的电流为I2,由于电流表G示数为0,则有 解得 [5]代入数据得 由图甲可知,此时热敏电阻所处环境的温度为 11.如图,在半径为L、圆心为O的圆形区域内存在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MN为水平直径,a、b粒子(重力均不计)分别从磁场区域下方不同位置以相同速度沿垂直于MN的方向射入磁场,其中a粒子从圆形区域最低点射入,两粒子均从M点离开,离开时,a粒子速度沿水平方向,b粒子与a粒子的速度方向夹角为。已知两粒子的质量均为m、电量均为+q,求: (1)两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v; (2)b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t。 - 19 - 【答案】(1);(2) 【解析】 【详解】(1)a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其轨迹半径为 R=L 由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得 解得 (2)b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可得轨迹的圆心角 = 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周期 b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 解得 - 19 - 12.如图,一右端带有挡板的木板A停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两个小滑块B、C放在A上,B放在A的中点,C靠在挡板处。现瞬间给A一个大小为v0、方向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B与C或者C与挡板之间的碰撞都是弹性正碰,且碰撞时间极短。已知A、C的质量均为m,B的质量为2m,B与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C与A间无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木板A的长度为: (1)求B开始运动时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多少? (2)求B与C第一次碰撞前瞬间B的速度为多少?该过程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3)请通过计算判断B最终是否会离开木板A? 【答案】(1); ;(2);;(3)B不会离开A 【解析】 【详解】(1)设A、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a1、a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2)设B与C碰撞前A、B速度已相同,且为v1,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在A开始运动至A、B共速的时间内,B的位移大小为s,,得 由于可见,A、B第一次共速时B还没与C发生碰撞,故B与C碰撞前瞬间B的速度大小为 - 19 - 该过程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得 (3)设木板足够长,B不会从木板上离开,则通过分析可知最终A、B、C三者会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设此速度为v,B相对A向左运动的距离为s相,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解得 由于,可见,B不会离开A 1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密闭容器内从状态a开始,经历ab、bc、cd、da四个过程回到初始状态,T-V图像如图,其中ab平行于V轴、cd平行于T轴、da的延长线过原点O,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a→b过程,气体放出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 B. b→c过程,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小 C. c→d过程,气体放出的热量等于气体内能的减少量 D. d→a过程,气体压强不变 E. 容器壁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被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b状态比d的少 - 19 -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a→b过程为等温变化,气体内能不变,体积减小,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放出的热量等于外界对气体做的功,故A正确; B.由图像可知,b→c过程气体温度升高,则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故B错误; C. c→d过程为等容变化,温度降低,气体内能减小,体积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放出的热量等于气体内能的减少量,故C正确; D.由图可知,d→a过程为等压变化,故D正确; E.d→a过程为等压变化即a状态压强等d状态压强,a→b过程为等温过程且体积减小,则a状态压强小于b状态压强,即d状态压强小于b状态压强,则容器壁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被气体分子撞击的次数,b状态比d的大,故E错误。 故选ACD。 14.如图,两玻璃管用橡皮管连接起来后竖直放置,左管固定、上端封闭,右管上端开口。a、b两部分气体长度均为L=7cm。水银柱Ⅰ在左、右管内的液面相平,水银柱Ⅱ的长度h=3cm。外界大气压p0=77cmHg,气体a、b温度均为t1=27。现保持温度不变, 缓慢竖直向下移动右管,使水银柱Ⅱ的上液面与水银柱Ⅰ在左管内的液面相平,并保持右管不动: (i)求此时气体a的长度; (ii)为了让气体a恢复到原来长度,则其温度应变为多少? 【答案】(i)8cm;(ii)255K 【解析】 【详解】(i)向下移动右管过程中,气体b长度不变,气体a发生等温变化,设玻璃管横截面积为S,此时气体a的长度为x,初态 末态 - 19 - 由玻意耳定律得 解得 x=8cm (ii)改变温度后,气体a的压强为 其中,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其中T0=300K,解得 T1=255K 15.某小组用“插针法”测平行玻璃砖的折射率,如图已确定好入射方向AO与玻璃砖界面的夹角为α,插了两枚大头针P1和P2,1、2、3、4分别是四条直线: (i)在侧调整观察视线,另两枚大头针P3和P4可能插在___________线上(选填“1”、“2”、“3”或“4”); (ii)实验中画出入射点与出射点的连线,并测得连线与玻璃砖界面的夹角为β,则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_____; (iii)若描出玻璃砖两边界线、后,不小心将玻璃砖沿OA方向平移了一些再进行实验,则折射率的测量值将__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答案】 (1). 2 (2). (3). 不变 【解析】 - 19 - 【详解】(i)[1]由折射定律得知,光线通过平行玻璃砖后光线向一侧发生侧移,由于光线在上表面折射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则出射光线向左侧偏移,即可能在2上 (ii)[2]由题可知,折射率为 (iii)[3]不小心将玻璃砖沿OA方向平移了,通过比较发现,入射角和折射角没有变化,则由可知,测得的折射率将不变 16.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轴正向和负向传播,在t=0时刻两列波的部分波形如图,甲恰好传播到质点M(1.0,0),乙恰好传播到质点N(2.0,0)。已知乙的周期=0.4s,求: (i)质点P(1.6,0)开始振动的时刻t0; (ii)质点Q(2.4,0)的位移y=+20cm的时刻t。 【答案】(i);(ii)t=0.4k(其中k=1、2、3……) 【解析】 【详解】(i)由图可知,乙波的波长为乙=1.6m,由于两列波均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所以波速v相同,即 乙波先到达P点 △x=2.0m-l.6m=0.4m 则 (ii)甲波的波长甲=0.8m,当质点Q的位移等于20cm时,两列波的波峰同时出现在Q点,由图可知,甲波的波峰平移到Q点的传播距离可能为 - 19 - 其中n=0、1、2、3……,所用时间为 乙波的波峰平移到Q点的传播距离可能为 其中k=1、2、3……,所用时间为 可得 2k=2+n 可见,当k=1,n=0时,△t=04s,当k=2,n=2时,△t=0.8s, 当k=3,n=4时,△t=1.2s,依次类推可知这些时刻t为 t=0.4k(其中k=1、2、3……) - 19 - - 1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