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福建省泉州市第九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历史】福建省泉州市第九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泉州九中高三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 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战国文献中出现了“九州”的地理概念,豫州、并州、冀州等皆属中原,而如北方之幽州、南方之荆州、东南之扬州都已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九州”的出现 A. 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 B. 表明原有封国不复存在 C. 适应了尊王攘夷的需要 D. 是华夏文明扩展的结果 ‎【答案】D ‎【解析】‎ 在夏、商、周时代就存在“九州”的地域区划,故“加速了统一局面的到来”错误,排除A;“九州”的地域区划和诸侯国的划分并不冲突,故B错误;C与材料无关;根据战国九州“覆盖了传统上的四夷居地”,说明华夏文明发展,周边的少数民族之地也成为中国九州的一部分,故D正确。‎ ‎2.在对待天人关系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 A. 唯物思想初步形成 B. 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出现 C. 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 D. 人的主体意识增强 ‎【答案】D ‎【解析】‎ 由题干中的“重人事”、“制天命而用之”、“无神论”、“人定胜天”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强调人的作用要大于天,故表明当时人的主体意识增强,所以选D;题干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不是唯物思想,故排除A;题干强调的是天人关系这一问题的看法有相似之处,所以不是争鸣,故排除B;思想合流是指各种思想之间的融合,题干中各种思想还是各有不同的,故C不符合题意。‎ ‎3.下图是我国发现的最早的竹简《论语》,考古工作者1973年在河北定州西汉中山怀王刘修墓中发掘而出。中山怀王刘修死于汉宣帝五凤三年(公元前55年)。这批《论语》残简行文中,只避讳“邦”字,汉惠帝以下诸帝皆不讳。以下推断正确的是定州汉墓出土的竹简《论语》‎ A. 残简避讳“邦”字说明《论语》成书于刘邦时期 B. 残简中的文字字体表明《论语》编篡于西汉时期 C. 中山怀王刘修墓藏《论语》与当时主流思潮不符 D. 儒家学说在西汉时期已经受到统治者的极大重视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了汉代儒学。残简避讳“邦”字说明《论语》成书于刘邦以后,故排除A项;《论语》编纂于战国时期,故排除B项;汉代儒学确立正统地位,《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所以C项说法错误,故排除;《论语》中避讳“邦”字,说明西汉统治者已经接受了儒家等级礼乐制度,儒家学说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故选D。‎ ‎【点睛】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意思是帝制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必须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以表尊重《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 ‎4.钱穆先生指出“中国版图的恢廓,盖自秦时已奠其规模。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一统一的变局还体现出 A. 从血缘世袭到宗法世袭 B. 从世袭政治到官僚政治 C. 从宗法封建到帝制集权 D. 从礼乐治理到法律治理 ‎【答案】C ‎【解析】‎ 先秦时期由于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秦朝实现全国统一,推广郡县制,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选C;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官僚政治,不是血缘世袭政治,排除A;商鞅变法是已经实行官僚政治,排除B;秦朝实行的君主专制,并不是法律治理,排除D。‎ ‎5.据《耒耜经》,唐后期江东地区已使用犁地、碎土、去草、平田等各种农具,加上从岭南引来的耖(把土弄得更细的农具),由此形成一整套生产技术措施。据此不能直接得出唐代 A. 该技术在长江流域广泛使用 B. 农具和技术在区域间交流传播 C. 江东农业体现精耕细作特点 D. 农耕技术已初步形成完整体系 ‎【答案】A ‎【解析】‎ 材料说明的是江东地区,显然不是整个长江流域,并不能说广泛使用,A错误,符合题意;B、C和D都能从材料中得出正确答案,不符合题意。‎ ‎6.宋朝科举制有如下规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别头 考生若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 弥封 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 誊录 重新誊写考生考卷,以免考官认识笔迹 锁院 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直至考试结束 A. 参考人员多 B. 考试规程渐趋严密 C. 选拔方式多样 D. 防弊措施流于形式 ‎【答案】B ‎【解析】‎ ‎“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以免考官认识笔迹”说明考试程序的规范和严密,故B正确;表中没有涉及参考人员的多少,故A 不正确;选拔方式并不是多样化,仍然是科举考试,故C不正确; D中流于形式说法错误。‎ ‎7.元朝时,“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摩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种变化反映了 A. 人口增加推动边疆开发 B. 君主专制统治更加强化 C. 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D. 地方管理制度模式一致 ‎【答案】C ‎【解析】‎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摩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说明元代利用行省管理地方,加强中央集权,C正确;A、B和D错误。‎ ‎8.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九卿奏报各处田苗,康熙帝将该无关机要的奏折交内阁大学士阅览,并说:“九卿奏折,朕已知。尔等票签具奏。”此举 A. 说明内阁具有决策权 B. 益于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C. 反映出相权得到恢复 D. 说明内阁专职批答奏折 ‎【答案】B ‎【解析】‎ 由“九卿奏折,朕已知。尔等票签具奏”可知,内阁大学士参与“票签具奏”的是皇帝已经知道而且无关机要的事,他们“票签具奏”还要皇帝裁决,这样可以节省皇帝的时间,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内阁是参与决策,并无决策权力,故A项错误;此举并不是恢复丞相的权力,故C项错误;内阁并不是专职批答奏折,还负责顾问等,故D项错误。‎ ‎【点睛】“九卿奏折,朕已知。尔等票签具奏”是关键信息。‎ ‎9.条约签订后,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护照的主要内容:“兹有本国人名□□请照赴十八省游历,本领事深知系我国良民,为此给照,准其前往。故请烦大清执政大臣及各省文武官员验照放行,丝毫不得留难,并望以宾礼相待,随时照料。”据此可知 A. 这一现象出现于十九世纪中期 B. 如果外国人寻衅滋事,地方官可以裁办 C. 中国内地实现向外国人的全方位开放 D. 清地方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中,游历护照开始出现,所反映的《天津条约》内容,故1858年,故A项正确;鸦片战争后,《南京条约》中获得领事裁判权,侵犯中国司法主权,故B项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使的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但是说全方位开放表述不准确,故C项错误;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辛丑条约》以后,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A。‎ ‎10.梁启超说“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但近代以后,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导致黄宗羲思想不同境遇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他的思想主张脱离时代要求 B. 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C. 反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 D. 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 ‎【答案】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的主张是“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君主是天下大害”,结合本题中黄宗羲思想不同的境遇可以推导出在近代反对君主专制,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故正确答案为D项。黄宗羲的主张反映了明末清初封建制度走向没落和宋明理学被人们抛弃的现实,A项错误。B项在题文中没有提及。结合梁启超是戊戌维新的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制,可知C项错误。‎ ‎11.厘金是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30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及外商。厘金制度的推行 A. 解决了清政府财政收入不足问题 B. 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C. 有利于西方国家占领中国的市场 D. 成为阻碍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根本因素 ‎【答案】C ‎【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厘金征收对象是华商,对中国商品征税重,商品的成本高;而此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竞争力要弱于西方国家,‎ 故厘金的推行对西方国家对华市场占领更有利,故C项正确。厘金制度是一种商业税制度,无法解决清政府财政收入不足问题,故A项错误。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不是厘金制度的推行,故B项错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才是阻碍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根本因素,故D项错误。‎ 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及外商”,理解厘金制度的内涵,结合近代中国经济的相关史实,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案。‎ ‎12.20世纪初,民国政府颁布了大量发展实业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条例》《商人条例》《矿业条例》等,这种做法 A. 有利于保障民族资本主义的合法地位 B. 有效遏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 C. 奠定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基础 D. 促使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主体 ‎【答案】A ‎【解析】‎ 材料涉及政府颁布相关法律促进实业的发展,相关条文的提出使得民族资本主义有了相关法律文件的保护,A符合题意;材料与地址外来侵略无关,B不正确;C与材料无关;D说法与史实不符,近代中国经济的主题依然是自然经济。‎ ‎13.有学者称,20世纪初期,中国的青年学生、工商业者、工人等阶层将“一战”“巴黎和会”“山东问题”赋予了非同寻常的“历史记忆”。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一种价值取向是 A. 维护政局稳定 B. 进行革命动员 C. 建立统一战线 D. 培育国家认同 ‎【答案】D ‎【解析】‎ 巴黎和会对于割让中国山东给日本,引起了国内人们的反抗,说明是民族情节的激发,D正确;当时国人思想并不是维护政局稳定,A错误;革命动员和统一战线是国民大革命时期,B和C错误。‎ ‎14.美国记者斯诺根据在延安采访的资料,于1937年10月在英国出版了《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介绍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甘愿牺牲的伟大精神,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这反映出 A.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 B. 国共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 C. 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影响 D. 长征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 ‎【答案】C ‎【解析】‎ 材料与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共实现了由内战到抗战的转变无关,排除AB;由“《红星照耀中国》一书,详尽介绍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和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无私奉献、甘愿牺牲的伟大精神,在西方引起轰动,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而广为流传”,看出长征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排除D。‎ ‎15.下表是美国《纽约时报》对卢沟桥事变的部分报道 记述 出处 ‎“日军发言人指出,南京政府将这场局部冲突扩大为全面战争,明显为了恶化局势。既然南京政府采取敌对手段,那么中国中央政府就要(对这场战争)负责任”‎ ‎1937年7月12日,《纽约时报》“日军谴责南京政府”的报道 日本“政商界领袖支持内在中国的举动,日本官员坚持认为,和平有赖于南京同意在华北地区达成和平协议”‎ ‎1937年7月13日,《纽约时报》‎ 日本人在广播中说,中日之间的所有麻烦的根本原因是由国民党推行的反日政策和中国人民统一意识下培育出的反日情绪 ‎1937年8月1日,《纽约时报》‎ ‎——(据2018年1月14日北华大学东亚中心副研究员赵文铎文章整理)据该表可推知 A. 美国政府支持中国抵抗日本侵略 B. 国民政府改变了对日的原有政策 C. 日本侵华是为了保护华北的利益 D. 美国《纽约时报》立场比较客观 ‎【答案】B ‎【解析】‎ 由材料“南京政府采取敌对手段”“和平有赖于南京同意在华北地区达成和平协议”“国民党推行的反日政策”等出自日本方面关于卢沟桥事变责任的言论,从反面说明国民政府采取了对日抵抗的政策,故选B;材料没有反映美国政府对日本侵华的态度,排除A;日本侵华是为了转嫁国内矛盾,满足其称霸的需求,保护华北的利益只是借口而已,排除C;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的是日本方面关于卢沟桥事变责任的认识,不具有客观性特征,排除D。‎ ‎16.它把战线从黄河北岸推进到长江北岸,圆满地实现了中共中央关于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的战略计划。材料中的“它”‎ A. 揭开了战略反攻序幕 B. 消灭了国民党主力部 C. 打破了国民党全面进攻 D. 推动了渡江战役实施 ‎【答案】A ‎【解析】‎ 据材料“把战线从黄河北岸推进到长江北岸……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1947年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故A项正确;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主力,故B项错误;战略防御阶段已经打破了国民党全面进攻,故C项错误;渡江战役与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没有直接因果关系,故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关键信息出发,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对比,“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说明战略反攻的开始,从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的作用入手,即可进行正确判断。‎ ‎17.古希腊时期的雅典人普遍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做一点显著的事业”。这主要说明 A. 民主政治牺牲了人的个性 B. 雅典人公民意识强烈 C. 雅典公民的素质有限 D. 城邦是民主政治基础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了雅典的民主政治。根据题干内容可知,雅典人愿意为城邦贡献自己的力量,但并不是牺牲了人的个性,故排除A项;题干内容无法体现雅典公民素质有限,故排除C项;题干内容反映的是公民的有关问题,与城邦无关,故排除D 项;根据“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做一点显著的事业”可知雅典人公民意识强烈,故选B。‎ ‎18.罗马法规定:如果当事人“商定的价格尚不足订约时被出售物品实际价值的一半,而买方又不愿支付差价,卖主可以蒙受‘非常损失’为由而解除契约”。这说明罗马法 A. 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 B. 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 C. 旨在调和经济契约的矛盾 D. 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罗马法规定在签订契约时必须保障买卖双方的合理利益要求,注重了契约的公平性,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罗马法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原则,没有涉及防范了欺诈性契约的签订,A项错误。仅一条罗马法条文不能说明罗马法具有完备的契约自由精神,B项错误。罗马法包含了很多内容,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契约的矛盾,C项错误。‎ ‎19.如图所示三幅图从左至右依次为:古希腊雕塑家米隆的《掷铁饼者》、古希腊大理石雕像《米洛斯的维纳斯》、达•芬奇的肖像画《蒙娜丽莎》.三幅画共同体现了 A. 人性的光辉--人性之美 B. 凝固的永恒--运动之美 C. 神秘的微笑--艺术之美 D. 缺憾的静美--爱情之美 ‎【答案】A ‎【解析】‎ ‎《掷铁饼者》是古希腊雕塑的代表作品,表现了运动员优美的姿态和健美的肌体。《米洛斯的维纳斯》是古希腊雕塑的代表作品,表现了女神的美丽、高雅与庄重。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肖像画《蒙娜丽莎》,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以“神秘的微笑”显示艺术之美。以上三幅作品从不同侧面体现了人性的光辉,表达了人性之美,故选A。‎ ‎20.十七世纪,一群清教徒移民北美,他们的领袖约翰·温斯洛普说:“我们必须想到,我们要做山上之城。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看着我们。”从政治制度的角度看,他们的后裔所建造的“山上之城”(出自《圣经》,意思是为万众敬仰)‎ ‎①以创立新制度、传播新文明为己任 ‎②以权力分立和制约平衡为原则 ‎③以保障天赋人权为出发点 ‎④以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描绘的理性王国为蓝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了北美的政治制度。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是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所以“山上之城”不可能以他们描绘的理性王国为蓝图,所以④不正确,故排除B、C、D项;根据“山上之城”指的是万众敬仰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美国创立了以三权分立为原则的新的政治制度,并以保障天赋人权为出发点,故选A。‎ ‎21.有学者指出:“从新政开始,联邦政府承担起确保经济正常运转的责任,不仅要宏观调控,还要通过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险等途径积极介入分配,经济运行的好坏可以说成为判断政府成败的关键,政府不干预经济的放任自由主义宣告结束,再无回头之路。”该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 A. 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全面总结 B. 使美国经济运行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 C. 使自由主义思想彻底退出了美国经济 D. 有助于美国和西欧各国摆脱经济危机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中“联邦政府承担起确保经济正常运转的责任”“自由主义宣告结束”等信息可知,新政使美国从自由放任型的市场经济模式转变为国家干预型的市场经济模式,B项正确;新政是一种经济实践行为,并非理论创新,A项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且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联邦政府承担起确保经济正常运转的责任”“自由主义宣告结束”,结合所学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和意义分析解答。‎ ‎22.据统计,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这表明 A. 经济危机并没对世界工业造成很大破坏 B. 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C. 凯恩斯主义的盛行推动了世界工业的发展 D. 国际关系持续恶化影响了世界贸易发展 ‎【答案】B ‎【解析】‎ ‎1929年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世界工业造成很大破坏,故A错误;材料“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说明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故B正确;凯恩斯主义与世界工业的发展之间不是因果关系,故C错误;1913~1938年国际关系并不是持续恶化的,也有缓和与稳定时期,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贸易保护主义与世界贸易的发展之间的关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危机时期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的角度入手,即可排除无关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23.二五期间,苏联政府注意挖掘已建企业的潜力,同时大力发展本国机器制造业。到1937年,机器进口的比重仅占苏联需求量的0.9%。这反映出 A. 苏联经济具有高度独立自主性 B. 劳动人民的生活明显改善 C. 英美加紧了对苏联的经济封锁 D. 苏联的工业布局日趋合理 ‎【答案】A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苏联大力发展本国机器制造业,机器进口量缩小,体现了苏联经济具有高度独立自主性,A项正确。题干涉及苏联发展机器制造业,与人民生活所需必需品无关,排除B。题干信息无法体现英美加紧对苏联的经济封锁,排除C。D项错误,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 ‎24.有学者说:“如果没有超级大国的诞生和冷战的爆发,……欧洲一体化的梦想也就只能是一个梦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美欧关系趋于紧张 B. 美苏冷战客观上有利于欧洲一体化 C. 美国冷战战略受挫 D. 美苏帮助欧洲实现一体化 ‎【答案】B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学者认为超级大国的诞生和冷战的爆发对欧洲一体化具有推动作用,即美苏冷战客观上促进了欧洲一体化,故B项符合题意;从材料中无法看出美国和欧洲的关系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美国的冷战战略,故C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和材料主旨。‎ 第II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到地理大发现时代,不同地方、不同文化的人们带着各自的纪年方式和时间体系参与全球化,对相互交流和沟通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为此,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对历法进行改革,使日期计算恢复正常,也更加精确。格列高利历(即俗称的阳历)逐渐成为一部绝对的天主教历法,但新教国家出于宗教和政治上的原因,长期抵制格列高利历。由于旧历法给越来越频繁的国际交往增添了麻烦,到18世纪中叶,欧洲各国基本上采用格列高利历。19世纪末成为基督教世界的历法,并且通行于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欧洲殖民地。‎ ‎1884年,由英美两国主导的华盛顿国际子午线大会确立本初子午线和建议采用以格林威治子午线为基准的“世界日”,为建立世界时区体系打下了基础。欧洲国家和北美地区到20世纪上半期都已接受时区体系,同时很多“地方性”的时间体系和规则也依然盛行。‎ ‎——摘编自俞金尧、洪庆明《全球化进程中的时间标准化》‎ 材料二在清末“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形势之下,旧有的文化价值体系,包括以皇帝年号纪年体系为表征的时间观念,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康有为宣扬孔子纪年,将其视为国家创制的重要方面,以维护当下的政治权威。刘师培提出黄帝纪年之后,革命党人群起响应,以图将清统治者与华夏民族区分开来。民国建立,孙中山通电全国使用公历。新建的民国政府还通过对各种新式节日的庆祝,来显现现实政治权威。在民国时期,改换阳历因与民众的传统文化习惯相悖引起民间诸多反对,政府改换阳历的努力遭遇极大挑战。‎ ‎——摘编自朱文哲《清末民初“纪年”变革与国家建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全球纪年和时间体系标准化进程的特点及其推动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民初纪年变革的背景和影响。‎ ‎【答案】(1)特点:进程曲折、漫长;早期进程与宗教联系较密切;由欧洲、美洲向世界扩展;英美大国主导;统一性和多样性并存。‎ 推动因素: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工业革命(或者科技进步);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革新;世界市场的扩大(世界联系的加强或者全球化);基督教文明的扩张 ‎(2)背景:列强加紧侵华;政治变革的需要;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 影响: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有助于中国社会的进步;给当时民众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 ‎【解析】‎ ‎(1)特点:根据“19世纪末成为基督教世界的历法”“逐渐成为一部绝对的天主教历法,但新教国家出于宗教和政治上的原因,长期抵制格列高利历”“到18世纪中叶,欧洲各国基本上采用格列高利历.19世纪末成为基督教世界的历法,并且通行于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欧洲殖民地”“由英美两国主导”“很多‘地方性’的时间体系和规则也依然盛行”概括出特点;推动因素:根据材料“地理大发现时代”“由于旧历法给越来越频繁的国际交往增添了麻烦,到18世纪中叶,欧洲各国基本上采用格列高利历”,联系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知识分析。‎ ‎(2)背景:根据“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康有为宣扬孔子纪年,将其视为国家创制的重要方面,以维护当下的政治权威”“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概括得出;影响:结合清末民初纪年变革的背景分析在政治、经济、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改换阳历因与民众的传统文化习惯相悖引起民间诸多反对”得出:给当时民众生活带来一定的不便。‎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做了关于殖民主义的真理性的判断: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对此理论历史学家有如下观点:第一,殖民主义对东方世界的破坏是本质的,实在的,长远的和多重的。第二,殖民主义对东方世界的重建是现象的,被动的和想象的。‎ 将以上理论与历史事实进行比照,说说你对殖民主义的认识,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可对其中任意一种观点或两种观点进行阐释,另有观点亦可,史论结合。)‎ ‎【答案】观点一:列强在殖民过程中,对东方造成破坏,侵害了东方国家权益。‎ 为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列强对东方世界发动的侵略,严重践踏了他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主权,疯狂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通过各种手段控制当地的经济命脉;列强无视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使大量无辜百姓流离失所,造成极大的精神损失;疯狂掠夺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总之,列强的侵略使这些国家逐步沦为受列强支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观点二:列强在对东方世界的侵略客观上也给这些国家和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文明。‎ 经济上,随着旧经济形态的破坏,近代生产方式传入;政治上,旧的外交制度和机构逐渐走向近代化;思想观念上,自由、平等、民主思想逐渐深入人心;生活方式上,西方的饮食、服饰、交通、报刊等影响着民众的生活。‎ 观点三:综合以上两种观点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可对其中任意一种观点进行阐释,另有观点亦可。依据材料中 “马克思做了关于殖民主义的真理性的判断”可得出对殖民主义的三种认识,观点一是强调殖民主义给被侵略地区带来了破坏,侵略了当地的利益,这一点可结合殖民主义者给被殖民地人民带去的杀戮和掠夺、经济侵略及近代中国遭受西方侵略的具体史实等所学知识分析作答。观点二是强调殖民主义给被侵略地区带去了文明和进步,这一点可结合中国近代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政治、经济、思想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缓慢开始近代化的史实分析作答。观点三是辩证的看待殖民主义,一分为二的既看到殖民主义对被殖民地区的侵略,又看到殖民主义对促进被殖民地区发展和进步的客观作用,这一论点可综合上两个观点的论述作答。‎ ‎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铜钱早在东周后期就已经出现,并且在后世一直得到广泛的使用,到了晚唐至宋代不但铸币数量大增,货币制度亦趋向复杂,……晚唐和宋代货币的广泛使用给国家的币源带来了压力。……宋时平均每年的铸币数量为13万至31万贯,10世纪晚期达到88万贯,到了11世纪高达183万贯,但即便如此仍是供不应求。为了解决这一需要,政府有时限制铸币之外的用铜,或减少每贯钱的枚数,同时禁止铜币外流,并且在这一政策证明无效时,对铸币征收高达50%的出口税。政府甚至在四川、陕西等地试行铸用铁钱以在汉人与胡人之间设一道“铁幕”,但未能取得成功。金银的使用(如金沙、银锭)一度解决了铸铜不足的危机,但奇怪的是,中国人很少使用这些贵重金属货币。这时出现了一种最有趣的解决办法,即发行纸币,这就足以证明当时的货币经济是何等发达。当时政府和商人都面临着如何长途运送大量货币的问题。铜钱由于体积过于笨重而不合要求,于是各种纸币和票据应运而生。‎ ‎——摘编自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1)根据材料,指出宋代为解决币源压力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出现纸币的背景,并指出纸币出现的意义。‎ ‎【答案】(1)措施:限制铸币之外的用铜;减少每贯钱的枚数;禁止铜币外流;对铸币征收高额出口税;试行铸用铁钱;使用金银(如金沙、银锭);发行纸币和票据。‎ ‎(2)背景:宋代出现币源危机;政府为解决危机所采取措施的乏力;铜钱笨重不利于长途运输;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达。‎ 意义:一定程度缓解了币源压力;便于交易、运输,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对后世纸币的发行与运用影响深远。‎ ‎【解析】‎ 本题考查宋代币制改革。‎ 第(1)问,关于宋代为解决币源压力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可根据材料归纳,主要是关于铸币原料方面的规定,再就是税收和替代品。‎ 第(2)问,关于宋代出现纸币的背景,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主要回答两个方面:一是金属货币出现原材料方面的问题,二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关于纸币出现的意义,主要从推动商品经济发展方面回答就可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