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0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乘法与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 ︳青岛版 (3)
《乘减、乘加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60~6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综合算式,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的计算。 2.经历由分步列式到用综合算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计算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 3.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跟着爸爸妈妈去过采摘园吗?在采摘之前要准备什么工具呢?小桶、篮子、框子……) 师:星期天,小明和爸爸妈妈也一起去采摘番茄了。看看从这幅图上你能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图1) 图1 预设1:60只篮子够吗?(学生可能会用算的办法也可能会用估算办法) 预设2:还剩几只篮子?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的,使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到数学是饱满的、丰富的、充实的、更是精彩的,使儿童的数学学习充盈着智慧的挑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享受着探索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而真切的应用价值。 二、合作探索 (一)解决红点问题:还剩几只篮子? 1.分析数量关系。 师:想一想,还剩的只数怎么求呢?说说你的想法。 师:总只数知道吗?已分的只数呢?所以我们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理清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2.分步解答。 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解答这道题吗? 师:给大家讲讲,18×3求的什么,60-54求的什么? 让学生充分讲解算式的含义,给学生时间理解。 3.列综合算式。 师:刚才大家都是分步解答的,这道题你能列综合算式吗? 师:为什么要用60-18×3?(板书:60-18×3) 4.尝试计算。 师:这个综合算式你会算吗?试一试,做在纸上。 师:同一个算式,都是60-18×3,出现了两种结果。先算60-18有道理还是先算18×3有道理?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对运算的顺序深入的思考,让学生结合情境图理解算理,使学生自主建构对混合运算顺序(乘加)的初步理解。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分步解决问题,充分感受数量之间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把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这样分层推进,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综合算式与相应的分步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感受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探索。由于解答这个问题的综合算式是乘法在后,但要先算乘法,与学生已掌握的从发往右运算的习惯不相同,所以教学的重放在结合题意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5.脱式计算。 图3 师:大家看,这个题我们要先求已分的只数,所以我们要先算18× 3等于54。(课件展示见图3) 师:再求还剩的只数,就是再算60-54等于6。(课件展示见图4) 图4 师:如果在前面加上等号,还可以这样脱式计算。(课件展示见图5) 图5 师:脱式计算和以前的计算有什么不同? 师根据学生回答强调脱式计算的格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逐步把计算过程写下来,重视对混合运算书写格式进行指导,既便于学生看清楚运算的步骤和每次计算的结果,又能促进学生自觉按格式规范书写,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解决绿点问题 1.解决问题。 师: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是坐车来采摘番茄的。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独立思考,列出综合算式,再像这样脱式计算解答出来。 全班交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观察发现。 师:观察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像这样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的,都是混合运算。(板书:混合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设计意图】在探究环节的最后,教师及时让学生进行观察对比,乘加和乘减的两级运算,找出他们在计算过程中的共同点,及时让学生归纳总结出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自主练习 1.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68-12×3 15+2×17 2.解决问题。 李老师带领5个小组的同学去摘棉花。李老师摘了18千克。平均每个小组摘了20千克。师生一共摘了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交流:师生一共摘了多少千克怎么求呢?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所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小结 学生谈收获。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教师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自主合作,尝试探究,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探究学习的带来的乐趣,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