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三章(第10课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2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三章(第10课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2

课 题:3.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二)‎ 教学目的:‎ ‎1.会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解决有关等比数列的 中知道三个数求另外两个数的一些简单问题 ‎2.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进一步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 教学难点:灵活使用公式解决问题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首先回忆一下前几节课所学主要内容:‎ ‎1.等比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即:=q(q≠0)‎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 ‎, ‎ ‎3.{}成等比数列=q(,q≠0)‎ ‎ “≠0”是数列{}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4.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非零常数列. ‎ ‎5.等比中项:G为a与b的等比中项. 即G=±(a,b同号).‎ ‎6.性质:若m+n=p+q,‎ ‎7.判断等比数列的方法:定义法,中项法,通项公式法 ‎8.等比数列的增减性:当q>1, >0或01, <0,或00时, {}是递减数列;当q=1时, {}是常数列;当q<0时, {}是摆动数列;‎ ‎9.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 ∴当时, ① 或 ②‎ 当q=1时,‎ 当已知, q, n 时用公式①;当已知, q, 时,用公式②.‎ ‎10.是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①当q=-1且k为偶数时,不是等比数列.‎ ‎②当q≠-1或k为奇数时, 仍成等比数列 二、例题讲解 例1 已知等差数列{}的第二项为8,前十项的和为185,从数列{}中,依次取出第2项、第4项、第8项、……、第项按原来的顺序排成一个新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公式 ‎ 解:∵ , 解得=5, d=3,‎ ‎∴ =3n+2, ==3×+2, ‎ ‎ =(3×2+2)+ (3×+2)+ (3×+2)+……+(3×+2)‎ ‎ =3·+2n=7·-6.(分组求和法)‎ 例2 设数列为求此数列前项的和 ‎ 解:(用错项相消法) ‎ ‎ ①‎ ‎ ②‎ ‎ ①-②,‎ ‎ 当时,‎ ‎ ‎ ‎ ‎ ‎ 当时,‎ 例3等比数列前项和与积分别为S和T,数列的前项和为,‎ ‎ 求证:‎ 证:当时,,,,‎ ‎ ∴,(成立)‎ 当时,‎ ‎∵,‎ ‎∴,(成立)‎ 综上所述:命题成立 例4设首项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它的前项之和为80,前项之和为6560,且前项中数值最大的项为54,求此数列 ‎ 解:由题意 ‎ ‎ 代入(1), ,得:,从而,‎ ‎ ∴递增,∴前项中数值最大的项应为第项 ‎ ∴‎ ‎∴,‎ ‎ ∴,‎ ‎∴此数列为 ‎ 例5求和:(x+(其中x≠0,x≠1,y≠1)‎ 分析:上面各个括号内的式子均由两项组成,其中各括号内的前一项与后一项分别组成等比数列,分别求出这两个等比数列的和,就能得到所求式子的和.‎ 解:当x≠0,x≠1,y≠1时,‎ ‎(x+‎ 三、练习:‎ 设数列前项之和为,若且,问:数列成等比数列吗?‎ ‎ 解:∵,‎ ‎∴,即 ‎ 即:,∴成等比数列 ‎ 又:,‎ ‎ ∴不成等比数列,但当时成,‎ 即:‎ 四、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熟练求和公式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 ‎1、三数成等比数列,若将第三数减去32,则成等差数列,若将该等差数列中项减去4,以成等比数列,求原三数(2,10,50或)‎ ‎ 2、一个等比数列前项的和为前项之和,求(63)‎ ‎ 3、在等比数列中,已知:,求 ‎ 六、板书设计(略)‎ 七、课后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