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7 发布 |
- 37.5 KB |
- 2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西省新余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1 - 新余市 2019-2020 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二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24 小题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0 月 13 日新余市首届少年诗词大会暨 2019 年“永康状元府”江西少年诗词大会新余赛 区正式开赛,此次诗词大会以学生课本上的诗词为主,采用纸质与信息化相结合的混合式学 习方法,对蕴涵在诗词中的优秀思想、文化、道德进行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引导学生 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科教学 中展现出时代风采和永久魅力。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典诗词名家辈出,佳作纷呈,其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 。下列诗句与观点对应正确的是( ) ①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 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认同各民族的文化 ③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影响人 ④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传统习俗对人们产生积极影响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 中华五千年文化,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效仿,如《后园》 (南齐·王融):正读: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逆读:蝉鸣 隐峦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曲径绕峰斜。了解并阅读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古代诗人崇尚自然、道法自然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④古典诗词注重实用、整体性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1. B 2. B 【解析】 本题以新余市首届少年诗词大会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优秀传统诗词文化为材料,从《文 化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 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多样性的态度、传统习俗。①③: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辈出, 佳作纷呈,其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寓意,①③诗句与观点对应一致。 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尊 - 2 - 重其他民族文化,②诗句与观点对应错误。 ④:传统习俗对人们会产生影响,但不一定都是积极影响,④错误。 故本题选 B。 【2 题详解】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①:“道法自然”从材料中并不能看出,①排除。 ②:正是因为汉字文化内涵丰富、风格独特,才有可能出现正逆读都合逻辑的回文诗,②正 确。 ③:中华五千年文化,回文诗是中国文苑一朵奇葩,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效仿,说明中华 文化“源远流长”,回文诗正读、逆读韵味不同,意象有异,说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 正确。 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用、整体性强,④错误。 故本题选 B 3.在外拼搏不容易,在农村留守的老人更不容易,日日夜夜盼儿归。2019 开年短视频《啥是 佩奇》刷爆网络,一条大山里生活了一辈子的爷爷给从小生活在城里的孙子准备春节礼物的 视频,烘托了春节氛围,激起了游子对故土和亲人的依恋,也引发了不少人对城乡差距问题 的思考。由此可见( ) ①文化对人有深远持久的影响②文化对人格的健全具有塑造功能 ③春节文化具有精神纽带的作用④春节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①③:人们根据现实生活制作了短 视频《啥是佩奇》烘托了春节氛围,激起了人们对故土和亲人的依恋,引发了人们对城乡差 距问题的思考,体现了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 纽带,①③符合题意。 ②:优秀文化有利于培育和塑造人的健全人格,②排除。 ④:材料未涉及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④排除。 故本题选 C。 【点睛】1.文化与经济的关系:①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 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影响。 - 3 -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 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 智力支持。)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与经济的发展有是不同步。②文化与经 济相互交融: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 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文化产业迅速 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2.文化对人的影响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 动。2.表现:(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取决于价值观念、风俗习惯、 文化程度等)(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影响因素:文化环境 、知识素养、价值观等)3.特点:(1)潜移默化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并 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 文化熏陶的过程。(2)深远持久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 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 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 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4.优秀文化的作用: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增强 人的精神力量,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启示:个人:要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 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要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 响。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 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4.2019 年 6 月,《文化产业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草案“ 境外推广”条款提出,国家支持适合对外传播的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创作生产、翻译、国 际合作制作,综合利用外交、旅游、商务、教育等对外交流渠道,开展优秀文化产品和服务 境外推广、营销活动。依据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下列传导顺序合理的是( ) ①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 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大量资本涌入文化产业,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文化产品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产业或部门 A. ①→②→④→③ B. ①→③→④→②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③→② - 4 - 【答案】B 【解析】 【详解】B: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会 增加,从而引导大量资本涌入文化产业,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文化产品生产发展 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产业或部门,推动经济发展国家实力增强。由此可以看出,文化生 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传导顺序合理的是①→③→④→②,B 符合 题意。 ACD:依据经济与文化的关系,先有经济的发展,才会有文化需求的增长,才会带动文化产业 的发展,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ACD 传导顺序均不合理。 故本题选 B。 【点睛】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和作用:①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②加强文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国家 文化软实力,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增 强我国综合国力。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 要精神武器。 (2)怎么办(启示):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增强全民 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 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2019 年 7 月 4 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 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 55 处,位居世界第一。关于文化遗产,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5.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重要文化遗产,其宏伟的堤坝、城墙和建筑遗址 ,反映出几千年前的良渚已经具有了复杂的社会分工和高超的工程水平。这说明( ) A.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B. 良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 C. 古代科技注重实用 D. 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标志 6. 良渚遗址成功申遗,在此之前,由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遗址和贵州播州 海龙屯遗址联合代表的中国土司遗产,也被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土司遗产( ) - 5 - ①展示了我国的历史文化成就②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③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④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5. A 6. 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中国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为材料,从《 文化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 材料、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 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化遗产、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A:良渚古城遗址是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的重 要文化遗产,几千年前的良渚已经具有了复杂的社会分工和高超的工程水平,说明中华文化 源远流长,A 符合题意。 B:良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B 错误。 C:材料未体现古代科技注重实用,B 排除。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标志,D 错误。 故本题选 A。 【6 题详解】 本题考查民族节日、文化遗产。①④:四大中国土司遗产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展示了 我国的历史文化成就,也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①④符合题意。 ②:庆祝民族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②错误。 ③: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③错误。 故本题选 B。 【点睛】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 史书典籍 (1)汉字:①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②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 入文明时代。③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④今天为中华各 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2)史书典籍。①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②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又一基本特征:(1)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①中国文学艺 - 6 - 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 世界有独特的作用)。②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科技是一个民 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A 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B 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 ,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C 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 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 动体现。(2)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①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 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 特征。②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 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3)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中华文化 与各兄弟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 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 文化的集中展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 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 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7.2019 年 4 月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北京市延庆区开幕。本次园博会以园艺为载体,汇聚世界各 地的园艺特色和地域文化,推动我国由园艺生产大国向园艺产业强国迈进,促进国际园艺合 作。本次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有利于( ) ①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 ②加强政治交流合作,不断理解与认同外域文化 ③展示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④丰富文化传播手段,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多样性、①③:本次园博会汇聚世界各地的园艺 特色和地域文化,推动我国由园艺生产大国向园艺产业强国迈进,促进国际园艺合作,这有 利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展示文化多样性,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 和繁荣,①③符合题意。 - 7 - ②:要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②错误。 ④:材料未涉及丰富文化传播手段,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A。 【点睛】尊重文化多样性:(1)我们应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①对待文化多样性应坚持的 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 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②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 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①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 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 的重要作用必不可少。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 社会生活、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 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③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 荣的必然要求。各民族文化都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 发展和繁荣。 8.富有传统市井文化气息、浓缩现代市民生活乐趣的茶馆相声是津味文化的重要标志。茶馆 相声的优势就在于“原汁原味,雅俗共赏”,既保留了相声的原貌,又合老百姓的胃口。一 位相声名家指出:茶馆相声太雅了没人爱听,太俗了让人没法听。这说明茶馆相声的发展应 做到 ①立足实践,从百姓生活中汲取营养 ②继承传统,完整保留传统茶馆的形式 ③发展社会主义大众文化,满足人们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④从满足各类市场需求出发,创造更好经济效益 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茶馆相声富有传统市井文化气息、浓缩现代市民生活乐趣,优势就在于“原汁原味、 雅俗共赏”,因此茶馆相声的发展要做到立足实践,从百姓生活中汲取营养,发展社会主义 大众文化,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需求,①③项符合题意;对传统文化要在批判继承的基础 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仅仅“完整保留茶馆形式”的说法错误,故不选②;“从满 - 8 - 足各类市场需求出发,创造更好经济效益”的观点忽视了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④不 选。故本题答案为 B。 【点睛】本题重点剖析: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大众文化 (1)含义:面向广大人民(文化的方向性问题),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文化的性质问题), 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文化的形式问题)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 (2)原因: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要求提供多种类 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3)基本要求:①形式:要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②内容:面向广大人民, 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 9.新余是著名的“中国夏布之乡”,全市各级行政主管部门都在为本土夏布文化产业走出去 出谋划策,而昌坊是 4A 景区,又是经过历史积淀下来,口碑相传的“夏布文化自然村”,是 “新余最美乡村”。昌坊,作为传承夏布文化的传统村落,其价值日益被人们所认识。我们 必须保护好这些传统村落,因为它们( ) ①蕴含的乡土文化代表当前农村文化的主流②对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有独特的作用 ③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④所承载的乡土栖息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选择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遗产。①:这些传统村落蕴含的乡土文化并不能代表当前农村文化的 主流,①错误。 ②③:我们必须保护好这些传统村落,因为它们对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有独特的作用,也是 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②③符合题意。 ④:这些传统村落所承载的乡土栖息方式并没有成为多数人的选择,④错误。 故本题选 A。 【点睛】文化遗产:(地位和意义):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 标志。②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 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10.近年来,各地中学举行的成人典礼,始于周代的冠之礼。对此,张同学认为,成人礼应该 回归古代已有的冠仪式,使传统文化得以继承;李同学认为,作为一种教育方式,只要在内 容上让学生感受到成人的责任就可以了,复古礼的仪式没有多少价值。可见( ) - 9 - ①张同学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传统礼仪文化的继承性 ②李同学的合理性在于认识到传统礼仪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③成人礼仪形式的演变是社会进步的突出表现和主要标志 ④张同学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中华传统礼仪文化需要因时而变,并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①④: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 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张同学认为,成人礼应该回归古代已有的冠仪式,使传统文化 得以继承。他看到了传统礼仪文化的继承性,但是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 价值,也启示我们中华传统礼仪文化需要因时而变,并注入时代精神,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②:民族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②错误。 ③:“成人礼仪形式的演变是社会进步的突出表现和主要标志”的说法夸大了成人礼仪式演 变在社会进步的地位和作用,③错误。 故本题选 D。 【点睛】本题属于组合选择题,可采用以下方法解答:1.排除法。就是对照题干的规定性, 先找出错项,再找出与题意不符或者与题意无关的选项,依次排除错项、与题意不符或者与 题意无关的选项的方法,本题可排除②③。2.代入法。就是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前提下,先从 参与组合次数最多的选项人手,对其正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代入,从而排除错误选项的方 法。3.组合法。即以题干的要求为标准,先审视所列的各项,判断出很有把握的正确选项, 然后将正确选项组合,再到题肢中寻觅答案的方法。 11.2019 年 9 月投入使用的普通高中语文部编教材,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 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 呈现。该教材共选入古代诗文 67 篇(首),占全部选文数(136 篇/首)的 49.3%。可见,部 编语文教材的使用:( )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②发挥了教育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③凸显了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④凸显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 10 - 【详解】本题考查教育的功能、文化自信。①:部编语文教材中,不同的古代诗文均有呈现,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①正确。 ②:古代优秀的诗文入编部编语文教材,其目的是发挥教育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② 符合题意。 ③: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文化素养中处于核心地位,③错误。 ④,中华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而入编部编语文教材的均为古代优秀的诗文,因此,题 设做法是要凸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④错误。 故本题选 A。 【点睛】1.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1)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推动经济发展。(3)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 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 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5)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 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 作用。 2.彰显文化自信的力量:(1)彰显文化自信的原因: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 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一种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强大力量。坚定文化自 信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的独立性。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 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地位作用)。(2)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对时代 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 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形成)(3)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力量,必须坚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系)(4)如何彰显文化自信?①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②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 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满信心。(怎么办) 12.“犁”的古文字如图,反映了农民驱使耕牛耕种的画面,其中有默默付出的耕牛,有对丰 收的期望,有犁地的工具。透过这个小小的汉字,我们仿佛可以看见先民们在田地里艰辛劳 作的身影。由此可见 - 11 - ①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百花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③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 ④中华文化兼收并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精神。题目中不涉及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 的关系,①不符合题意;古文字“犁”反映了农民驱使耕牛耕种的画面,其中有默默付出的 耕牛,有对丰收的期望,有犁地的工具,说明了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正确;透过这个小小的汉字,我们仿佛可以看见先民们在田地里艰辛劳作的身影,说明了 中华民族具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优秀品质,③正确;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 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而题目中没有涉及到该知识点,④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3.2019 年是“五四”运动爆发 100 周年,某校学生准备做一期纪念板报,计划展出的内容分 为“五四运动——救亡图存保家卫国”“五四精神——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精神延续—— 奋斗拼搏,担当新时代使命”三大板块。该板报最为贴切的主题是( ) A. 厚植传统文化,继承奋斗精神 B. 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爱国精神 C. 接受外来文化,传播时代精神 D. 营造文化氛围,培育创造精神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中华民族精神。A: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 粕,“厚植传统文化”说法错误,A 排除。 B:“救亡图存保家卫国”、“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奋斗拼搏,担当新时代使命”,这些 说明要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爱国精神,B 符合题意。 C:应该是接受外来文化中的文明成果、有益成果,C 错误。 D:材料强调的是爱国、奋斗,D 不符合题意。 - 12 - 故本题选 B。 14.2019 年春节期间,北京多家博物馆举办新春民俗文物展,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吉林 110 家博物馆举办 159 项己亥猪年文化题材展览,开展各项活动 1337 场次;成都武侯祠博物 馆 7 天接待观众 83 万人次,同比增长超过 30%……“博物馆里过大年”成为老百姓欢度新春 的重要选择。这表明 ①博物馆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精神载体和创新平台 ②博物馆通过创意来挖掘展示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③博物馆的开放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④博物馆活动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和美好生活时代相融相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春节期间,三地的博物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烘托了节日气氛,受到老百 姓欢迎,博物馆通过创意来挖掘展示其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博物馆活动要将优秀传统文化 和美好生活时代相融合,②④符合题意。 ①:博物馆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①表述错误。 ③:博物馆开放要坚持社会效益放首位原则,材料也未体现博物馆产生经济效益,③不符合 题意。 故本题选 C。 15.现阶段,校园周边文化市场良莠不齐的出版物让不少家长头痛。为了切实加强出版物市场 监管,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氛围,我市文化市场综合执 法支队高度重视出版物市场监管工作,持续开展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并取得 明显成效。为了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文化作品生产者应该( ) ①担当文化发展的责任,增强文化的创造活力 ②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创新文化传播的形式 ③注重作品的社会效益,同时要兼顾经济效益 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满足群众各种文化需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 13 -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①:为了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文化作品生 产者应该担当文化发展的责任,增强文化的创造活力,①符合题意。 ②:“创新文化传播的形式”与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无直接关系,②不符合题意。 ③:为了实现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文化作品生产者应该注重作品的社会效益,同时要兼 顾经济效益,③符合题意。 ④:“满足群众各种文化需求”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 A。 【点睛】材料型选择题。题型特点:题干的内容,多是选取现实政治生活或经济生活中的重 大事例,要求学生思考并正确回答材料中所包含的基础知识,或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对现实 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指出材料中所蕴含的基本原理。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目时, 应首先读懂题干中材料的意思,特别是抓准材料中的中心词或关键词,以准确把握题干的主 旨。然后,再逐一对题肢排查,将观点错误的题肢舍去。在排误后对观点正确的选项加以比 较,选出最符合题干主旨的那一项。 16.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微信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社交软件,每天 微信群里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有的信息在貌似公正的说理之下,隐含着错误的政治立场。 对此,青年学生应该 ①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②不断提升自身文化审美的品味 ③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 ④积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牢牢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的主体是党,①不符合题意。 ②:提高文化审美并不能解决隐含的错误政治立场,②不选。 ③④:有的信息在貌似公正的说理之下,隐含着错误的政治立场,所以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 文化的能力,积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 D。 17.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笔下形形色色的侠客基本恪守仁义、忠孝、志勇 等品质,那种向死而生的家国情怀曾触动几亿人的心。人民日报评论:“金庸的武侠作品, - 14 - 以故事、人物滋养着读者的心灵,抒写世道人心,浸润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承载着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内涵”。这告诉我们( ) ①发挥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②挖掘历史文化精髓,彰显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③立足实践,发展国内外观众认同的大众文化 ④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①: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发挥中华文化的优 越性”说法错误,①错误。 ②④:“金庸的武侠作品,以故事、人物滋养着读者的心灵,抒写世道人心,浸润着厚重的 历史与文化,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这告诉要挖掘历史文化精髓,彰显传统文化 的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③:认同的是本民族的文化,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③错误。 故本题选 D。 18.为了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发挥公共图书馆功能,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2018 年 11 月 4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获得通过,这部满溢书香的法律终于在翘首以盼 中翩然而至。这部法律通过的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②有利于文化转化为物质力量,促进社会发展 ③有利于开展全民阅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④有利于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建设文化强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通过,有利于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更好 发挥图书馆功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①项符合题意;《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的通过,有利于文化事业的发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有利 . - 15 - 于建设文化强国,④项符合题意;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自身不能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而 是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力量,影响社会发展,②项观点错误;公共图书馆事业属于文化事业, 不是文化产业,③项不合题意。答案选 B。 【点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区别和联系。 (1)区别:①从性质上讲,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公共性,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文化产 业则具有经营性、市场性。②从满足的对象及内容上看,文化事业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 本文化需求,其目的是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而文化产业是满足广大人 民群众的多样性文化需求。 (2)联系:①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都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②文化事业与文化 产业都应当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③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19.理想信念是事业和人生的灯塔。用双脚丈量大地、用镜头记录社会、用思考实现创新、用 本领书写时代,这是新闻工作者对理想信念的最好守望,也是每一名新闻工作者应尽的本分。 材料启示我们应该 ①把理想信念融人自身的奋斗中 ②把理想信念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 ③把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把理想信念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 能力。①③:“用双脚丈量大地、用镜头记录社会用思考实现创新,用本领书写时代”,强 调要把理想信念融入自身的奋斗中,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①③符合题意。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②错误。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④错误。 故本题选 A。 20.近年来,国内一些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获得了广泛好评。它们以多视角反映生活、塑造人 物,同时以积极、光明、温情作为坚定的艺术选择,给人们温暖与前进的动力。这些电视剧 的成功表明( ) ①文化市场的繁荣丰富了文化产品②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 16 - ③政府需要加强对文化的管理和引导④社会主义文化以高尚精神塑造人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实践是文化创造的源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①:材料强调 的是优秀的文化作品立足实践,扎根生活,给人启迪,不体现文化市场的繁荣丰富了文化产 品,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些电视剧的成功,表明社会实践是优秀文化作品的源泉,社会主 义文化以高尚精神塑造人,这些作品以积极、光明、温情作为坚定的艺术选择,带给人们温 暖与前进的动力,从而获得了广泛好评,②④符合题意。 ③:材料未体现政府需要加强对文化的管理和引导,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D。 【点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以科学理论 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发挥着强有力 的导向和示范作用。②社会主义文化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先进性,依靠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 力量,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 21.“基因编辑婴儿”“人工智能作恶”……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给人类带来健康、方便、快捷 的同时,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为此,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技术伦理的角 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希望科学技术能够真正造福人类。材料启示我们 A. 哲学源自于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B. 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 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 D. 具体科学需要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指导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技术伦理就是在哲学层面对技术道德的理论总结, “从技术伦理的角度对科学发展进行反思”就是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方法论指导的表 现,D 符合题意;材料侧重哲学的重要作用,未体现哲学的来源,A 不符合题意;世界观和方 法论都属于哲学的范畴,二者的关系未体现具体科学需要哲学的指导,B 不符合题意;材料体 现具体科学离不开哲学,“具体科学每一次进步都推动哲学的发展”反映的是哲学离不开具 - 17 - 体科学,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22.(2018 年高考全国 1 卷文综政治 21)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 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 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表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源于理论研究和理论斗争 ②是时代变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③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结晶 ④完成了对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认识与实践的知识。认识源于实践,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 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是对社会存在的正确反映,是时代变 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②符合题意。①属于唯心主义观点,不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是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 结晶,③符合题意。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④表述错误。故选 C。 23.《华严经》曰:“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丛生,无法而不造。”下列与材料观 点相同的是 ①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 ②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 ③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 ④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华严经》的观点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人的心灵决定一切,属于主观唯心主 义观点。 ①:“心外无物,天下无一物非吾度内者”强调人的心灵是万物的主宰,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 18 - 观点,①项符合题意. ②:“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②项不合题意;. ③:“心生法生,心灭法灭;心染则国土染,心净则国土净”认为人的心是万物的主宰,属 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③项符合题意. ④:“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意思是凡是有形态看得见的事物,都是客 观存在的;而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一些大自然现象的表现;而这样现象,都可以解释 为灵气驱动的使然,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④项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24.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 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 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下列关于马克思主 义哲学说法正确的是 ①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观点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 ③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④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具体方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习近平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 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实践 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 统一,①③说法正确。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 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说法错误。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而不是提供具体 方法,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点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辨证的历史观的 的 - 19 - 有机统一。 (2)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 的,就在于它坚持实践的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 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非选择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之大典,气势恢弘、大度雍容,纲维有序、礼乐交融。2019 年 10 月 1 日上午,庆祝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20 余万军民以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 行仪式欢庆共和国 70 华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说:这次庆祝 活动是在第一个百年即将到来之际,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目标奋进的一次伟力凝聚;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全体中华儿女对 共同理想所作的一次豪迈宣示;是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中华人民 共和国始终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并且愈发蓬勃、愈发健强的一次盛大亮相。这次庆祝活动 是人民群众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展示,要加强对这些精神财富的发掘利用,使之转化为亿万 人民群众奋进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动力。 结合材料,从文化的力量和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两个角度分析说明我国国庆 70 年庆典为亿万人民群众奋进新时代所提供的强大精神动力。 【答案】文化的力量角度: ①庆典展示的文化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 产生深刻影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凝聚伟力。 ②庆典展示的文化力量能够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 不竭精神动力,始终屹立于世界东方。 ③庆典作为优秀文化作品,能增强精神力量,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国梦。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的角度: ①能够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庆典展示的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的伟大民族精神,将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 ②能够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庆典展示的强大综合国力,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提 - 20 - 供了重要保证。 ③能够坚定我们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强大信心。庆典展示的新中国成就,记录下中国 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的伟大奇迹,召示我们爱国必须热爱社会主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从 《文化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 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从文化的力量和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两个角 度分析说明我国国庆 70 年庆典为亿万人民群众奋进新时代所提供的强大精神动力。知识限定 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文化的力量、爱国主义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 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知识要点:文化的一般作用、文化与经济的关系、优秀文化的作用、弘 扬民族精神的必要性。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点睛】本题属于分析说明题。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 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本题知识角度已经给出)。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 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 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 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 年 10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 纲要》)。《纲要》科学分析新时代对公民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公 民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纲要》提出,要深化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宣传教育,深化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 教育人民。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台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各、 求大同等思想理念,深入挖掘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 爱亲等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优良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谱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怎样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铸魂。 【答案】①使全体人民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 新人。 - 21 - ②引导人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凝聚力和向 心力。 ③引导人们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把实现个人理想融入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梦想 之中,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④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为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价值支撑。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新时代公民 道德建设的相关要求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 掌握程度,考查考生材料知识的整合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 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 建设怎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铸魂。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 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结合材料考生可以从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 任的时代新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理想信念之基,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知识要点分析作答。 【点睛】政治学科主观题,特别是材料分析题,往往都要解决三个逻辑:材料逻辑、知识逻 辑、整合逻辑。材料逻辑就是对材料进行解读,一般是提取关键信息或者对材料进行意思上 的分层;知识逻辑就是搜寻解答问题所需的相关联的知识点,本题解答的重点是知识角度的 确定,考生需围绕“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这一主体确定;整合逻辑就是将知识点和材 料的解读有机结合在一起。做好这三步,问题也就基本迎刃而解。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 年 9 月 2 日,以“知识产权与时代同行”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在杭州 开幕。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一步一步实现了从无到有、 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我国将继续坚定不移实施严格 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持续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营商环境。在医药领域,我国制定了我国 第一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中医药法》,该法明确提出要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有人认为, 中医药秘方必须保持“原汁原味”。不然无法保证中医药文化的“纯洁性”。秘方的公开与 整合是推进中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关卡。想要从业者敢于公开。放心公开,乐于公开,产权 - 22 - 意识的普及是首要前提。 (1)结合材料,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对中医药秘方必须保持“原汁原味”的观点进行 评析。 (2)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 【答案】(1)①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中医药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继承中医药文化要 保持本民族特色,中医药秘方必须保持“原汁原味”的观点有其合理性。 ②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发展的实质在于创新。中医药的传统秘方必须与诊疗的实际相结 合,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与时代接轨,不能故步自封,中医药秘方必须保持“原汁原 味”的观点是片面的。 ③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中医药的传 统秘方必须服务于医疗实践,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对待中医药秘方敢于公开、接受检 验才是正确态度。 (2)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保护知识产权,能够促进科技创新,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和经济实力。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保护知识产权,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 能够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发展, 拓宽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途径。 ④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调动人们从事科技研究和文艺创作的 积极性,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第十届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为材料,从《 文化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分析综合演绎 归纳的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运用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对中医药秘方必须 保持“原汁原味”的观点进行评析。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文化 继承与发展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设问与试题情境圈定知识角度: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 系、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①文 - 23 - 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 料分析:中医药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继承中医药文化要保持本民族特色,中医药秘方必 须保持“原汁原味”的观点有其合理性。 ②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发展的实质在于创 新。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医药的传统秘方必须与诊疗的实际相结合,不断推陈 出新、革故鼎新,与时代接轨,不能故步自封,中医药秘方必须保持“原汁原味”的观点是 片面的。 ③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中医药的传统秘方必须 服务于医疗实践,才能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对待中医药秘方敢于公开、接受检验才是正确 态度。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意 义。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 结合材料可以发现解答本题知识角度主要有: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推动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文化创造的主体。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 点。 ①文化与经济 关系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 分析:保护知识产权,能够促进科技创新,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 ②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角度:联想主干知识: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保护知识产权,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能够促进优秀传 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结合主干知 识与试题材料分析: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促进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发展,拓宽文化交流与 传播的途径。 ④文化创造的主体角度:联想主干知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 材料分析: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调动人们从事科技研究和文艺创作的积极性,发挥人民群 众的主体作用。 【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评析类主观题。评析类答题技巧:一、观点简析答题步骤:( 1)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正确的,错误的)(2)__________________是正确的,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教材中的观点,结合材料)但是__________________观点是错误的,因 的 - 24 - 为,__________________(教材中的观点,结合材料)。(3)总结表态。 第(2)问,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以“……的意义”的形式呈现。考生应简要分析试 题设问指向的理论依据,即知识要点可简写,“意义”的解答要遵循由近及远,由表及里、 由直接到间接的思维顺序,一般用“……有利于……”的句式或者动词(促进、推动、增强、 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型表达。解答时要求学生吃透教材的基本观点并具有调动运用知识以 及分析和阐述观点的能力,审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和设问要求,调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 作答。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 2019 年 7 月 1 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生活垃圾 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刚开始宣传的时候,有些居民很排斥,有些居民处于“理念上认同, 行动上滞后”的阶段,还有些居民培训完了正式扔垃圾的时候时垃圾的分类又会搞混。针对 这些问题,上海市各城区深入党政机关、学校、社区、园区等地,开展《条例》宣教月活动, 不断营造浓厚的依法分类的社会氛围,全市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媒介,如电视台、广播、大型 LED 电子屏、公交车站、地铁灯箱等,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融人到大街 小巷。社区设立“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通过寓教于乐的体验式互动,普及垃圾分类 知识。《条例》实施初期,居委会在每个投放点安排 1~2 名志愿者值守,指导居民正确分类 投放,同时通过先进表彰、社区红黑榜等公示方式,增强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居民每次投 放完垃圾还可以通过扫描桶上安装的智能积分卡进行积分,积分到一定数量后,通过上海市 推行的绿色账户来换油换米。 材料二 探索是艰难的,经验是宝贵的。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或正在出台生活 垃圾管理条例,将垃圾分类纳人立法。2017 年 10 月,新余市政府出台了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 作实施方案。2019 年初,我市在部分公共机构、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投资 200 万元 购置 20 台智能垃圾分类设备,分别投放在 14 个试点单位,试点活动覆盖人群 4.7 万人,推 动公共机构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提高广大市民群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与参与度。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上海市是怎样有积极推进垃圾分类的。 (2)新余市正逐步推行垃圾分类,你作为社区志愿者,需要向社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 性,请你列出两个要点。 【答案】(1)①开展各种形式教育、体验等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②发挥大众传媒在文化传递、沟通、共享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③借助物质载体,打造特定 文化环境。的 - 25 - ④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提高居民素质。 ⑤表彰先进模范,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 ⑥运用科技手段,激发居民积极性和参与度。 (2)答案示例:①有用垃圾分类回收,变废为宝,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 ②有害垃圾分类出来,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存环境质量。 ③节约资源,实现绿色发展。 ④最终进入卫生填埋的垃圾量大大减少,可以减少占地。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生活垃圾管理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上海市、新余市推进生活垃圾管理 举措及其 效果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 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的能力,考查考生描述阐释事物、探究论证问题、调用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上海市是怎样有积极 推进垃圾分类的。知识限定比较宽泛,属于中观考查。考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 答题的角度:文化的载体、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传播的手段、优秀文化的作用、影响文化 发展的因素。考生整合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以社区志愿者向社区居民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并列出两个要点。 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考生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结合试题情境 与考生自身身份,可从行为实践上分析作答。 【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措施类”主观题,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可采用回归 教材法,看看课本上有没有给我们提供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法,把设问与课本知识联系 起来。可采用挖掘材料法,结合背景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找出问题的答案。挖掘材料时从材 料中找出关键的语句;对材料分层,概括层意,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原因,针对原因或 问题找出解决的措施,或者从反面吸取经验教训,正面归纳答案。 第(2)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开放性题目,要用好发散思维方式。解答好开放题切记 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教材内外知识的结合上来回答问题,要有自己 的见解和创新。 的 - 2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