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1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步步高高考语文苏教大一轮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专题一 高频考点一
专题一 散 文 高频考点一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分析作品结构 (2009·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上善若水 张笑天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趟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短长,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 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众多我们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好在都江堰有。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它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碑,但后人有情。如今,他们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美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 1.开头一节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领起全文内容,②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③激发读者的思考。 解析 开头语句一般作用即为领起,对文章内容的表达则要联系全文。 (2007·江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麦 天 雷抒雁 一过清明,绿油油的麦苗就像睡醒吃饱喝足了的孩子,噌噌地往上窜。只几番风摇雨洗,麦子便扬花了,又几日暴晒,先前绿毡一般的田地,就显出些杏黄色了。 从麦子泛出杏黄色,农家的节日就开始了。临近端午节,路上走亲戚的人便多了起来。“麦梢黄,女看娘。”穿得光洁鲜亮的女子,先前有步行的、骑驴的;如今有骑自行车、摩托车的;村子通了公路,也有一招手上了公共汽车的。出嫁的女儿,每每赶在忙前这段空闲走走娘家。母女们,别管多见面,少见面,一聚头,就有说不完的话。到了饭时,女儿随娘入厨,像先前未嫁时,熟盆熟碗地做一顿好饭,孝敬父母。 女人去看娘,男人守在家里忙麦收前的杂事。开镰前最后一集是“忙农会” ,各类夏收物资一应俱全挤满市场。县里剧团也到集市凑热闹,急锣紧鼓唱《喜开镰》。树阴下,男人们三个一堆,五个一团,聚在一起聊天。无非是说,今年麦子长得厚,吃苦的日子到了,脸上却掩不住心里的喜悦。先前,从甘肃来的麦客,早早就往关中赶。一路上从西往东,跟着麦熟先后,次第割过来,叫赶麦场。如今,麦客少了,一路上都是鲜红的收割机,突突突地吼个不停,所过之处,留下一地黄亮亮金灿灿的麦茬,散发着湿润的麦秸香。收麦的时间由此大大缩短,种田人只需跟了机器,张开口袋,哗哗装满运回家就是。 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妻子心疼丈夫,这些天,得把饭食做可口。先是锅盔、面,只两顿,男人就说:吃不进去,有些汤水便好。女人另想法子,买些精肉,配上黄花木耳菠菜豆腐,做成酸酸辣辣的臊子;然后,使出看家的本领,把面和硬揉匀擀薄切细,如同俗语说的“薄如纸细如线,下到锅里莲花转”。 一碗香喷喷的臊子面端给男人,看着他三口五口一碗,吸得滋滋溜溜响,女人心里别提多舒坦!改日,又变了花样,在瓷盆里泡成酸菜酸汤,再割一把鲜鲜嫩嫩的水芹菜,将那芹菜切碎,配了油、葱花在锅里一炒,倒进酸汤,烧滚放凉,细白的面条浇上这酸菜汤,叫浆水面,热天吃了,落汗下火。男人吃完一老碗又一老碗,嘴里吱咂有声,身上却硬是不出汗,你说怪不! 新麦入囤,满屋子都是麦香、馒头香、锅盔香。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望着麦囤,嘴里哼着秦腔。想啥?啥都不想,忙活了一年,身子脑子都该歇歇了。偶一抬头,望见窗外,黑云朦朦,淅淅沥沥落下雨点来,睡意便水一般弥漫上来。 妻子会在炕头做些针线活,猛地推一把懒洋洋躺着的丈夫:“去,割二斤肉来,妈妈这两天该来追节了。” “追节”,什么节?“看忙罢”。回应忙前女看娘,这回该娘看女了。 麦天,一年一度,忙碌着、喜悦着,把农家的日子濡染得鲜鲜亮亮,有滋有味。 2.“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为写女人心疼男人作铺垫;②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与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剌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相呼应。 解析 a.回答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首先应着眼于该叙写句子在本段中的作用,其次是与上下文的关联作用;b.答“铺垫”“呼应”不能笼统,应具体;c.虽说答的是结构,但也离不开内容。 1.江苏《考试说明》对“作品结构”考点有什么要求?如何理解这一要求? 答案 (1)分析作品结构: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 (2)“作品结构”是作者写作思路的外在体现。作者表达思想,要遵循一定的条理(顺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关联等。这种对作品的整体规划,便是思路;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作品的结构,即对材料的组织和安排。 2.江苏卷在“作品结构”考点命题上有何特点? 答案 一般而言,高考作品结构题从其内容看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整体考查,即从总体上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线索、组材等;二是局部考查,即题目往往不是要求总体分析,而是选择“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段落或句子,分析其在全篇结构思路中的作用,形成了考查作品结构的特色题型——句段结构分析题。江苏卷一般采用后一种方式。 命题除有整体与局部之分外,还有直接与综合两种。直接考,就是直接要求分析句段在结构中的作用;综合考,就是把结构分析与内容、主旨理解以及表达特点放在一起综合考查。江苏卷这两种方式兼而有之。 另外,像分析散文中穿插性材料作用题也会涉及作品结构,应予以关注。 一、整体分析结构思路 (2012·重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太阳梦 晓 浩 朋友老刘说起他做的一个梦,激动得满脸通红。他梦见自己驾着一叶小舟,划行在太阳里。那境界好动人啊。 太阳大得无边无沿,透明的浆液,把世界漫溢成一片红色,岸,在哪里?船桨轻轻一拨,溅起一串火红的水珠,落下时,它们忽然凝结成一座座山,千姿百态。 老刘是个画家,那时候,画山画得正苦。 听了老刘的话,我放眼望去,但见群山在我周围有节奏地起伏着,群山之上是蓝天,一轮硕日,漂泊在蓝天上,永恒地照耀着。 记得刚到拉萨的时候,我被惊呆了,一片明晃晃的阳光,铺天盖地而来,拼命地往身体里渗透,我觉得身后的影子都透着亮儿。 是不是在梦里? 我走向那些经幡。五颜六色的经幡,在阳光下舞蹈着,似乎一头连着天,一头接着地,天地之间一派和谐宁静。一幢幢别致的藏式楼房和现代建筑,从绿树鲜花中冒出来,寺庙的金顶间杂其中,香火缭绕,放生羊和野狗昂着哲人般的头颅,在大街上踱步。 向生活深处走去,我知道这不是梦。 远方的亲朋好友非说这就是梦,神秘,朦胧,可想而不可及。一位女友,曾在拉萨生活数月,后移居加拿大,她来信说:“想到拉萨我就想大哭一场,那真是一个梦,温暖而又明亮,它在我睡着的时候来了,醒来,它却飞走了。” 对于我来说,拉萨的一切都是那么真实,在我那间常摇曳着烛光的小屋里,我认识了一群又一群的寻梦人。你见过一步一叩,跋涉千里而来的朝佛者吗?从某种意义上说,寻梦者的精神更为感人,他们为了追寻一个美丽的梦,翻越了无数精神意义上的大山,微笑着,走向太阳。尽管,他们的身心遍体鳞伤。 一位年轻的战士,常年驻守在某个四季冰封雪锁的哨卡上,一天,下哨归来,迈过一个半米多的土坎,他跌倒了,再没爬起来,过度缺氧导致了他的牺牲。一位大学生,为了抢救别人,被汹涌的泥石流吞没。一次,在我出去采访的途中,车翻出十五六米,车棚碎了,我安然无恙……还有啊还有,无数恶魔张开大嘴,要吞没我们这些寻梦者。 我常常仰望太阳,流着无法抑制的泪水,感情的大堤在瞬间决口了。想到夸父,他没追赶上太阳,却不是也为后人称颂么?幸福在于追寻这种过程本身。 朋友老刘实现了自己的梦。他独创了一种画派,叫西藏山水画,得到国内外普遍承认,台湾三原色艺术中心还专门为他搞了个人画展。 我不止一次地为他的画所感动。画面上,塞满了山,绝少人间气息,那山汹涌呼啸,奔腾流动着,下降,再升腾,势不可挡。他的画里没画过一个太阳,然而,每幅画都能让人感到众山之上,那轮太阳充满理性的跳跃。 最近,我又见到了老刘。只见他熊腰虎背,一摇一晃,整个一座山在晃动。他说他又陷入了苦闷期。他想在艺术上再上一个高峰。 是啊。太阳只有一个,梦,是无数的。 1.文章主要写了画家老刘的“太阳梦”,请就此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艰辛寻“梦”——画山画得苦。(2)“梦”的实现——从太阳梦中获得灵感,独创“西藏山水画派”。(3)再寻新“梦”——陷入苦闷期,想再上一个艺术高峰。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思路。文章开头四段主要写老刘画山画得苦(寻梦);第二次集中写老刘在倒数第三、四段,主要写其独创了西藏山水画派(实现梦想);第三次集中写老刘在文章最后两段,“最近”,老刘又陷入了“苦闷期”(再寻新梦)。 2.文章写老刘作画,又写了朝佛者、战士、大学生和“我”的事情,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以更多寻梦者不同方式的寻梦,表现了不同人生的共同追求。(2)以更多美丽感人的梦想,丰富了“太阳梦”的内涵。(3)表现了寻“梦”过程的艰辛,表达了对寻“梦”精神的赞美。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概括内容要点。朝佛者、战士、大学生和“我”都是为了追梦而来的,写这几类人,就是为了表现不同的人,都有追梦的共同人生追求,也表现追梦的艰辛,从而表达对追梦人的赞美之情,以丰富“太阳梦”的内容。 知识储备 作品的结构是指作者行文思路的外在表现,指作品的整体构思(布局谋篇)、行文线索以及段落间(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与安排 1.整体构思(布局谋篇),包括文章结构的安排和材料的组织 文章在结构上有三种层次关系。 第一种是相承,它包括承接关系和递进关系,通常表现为:由叙事到议论或抒情,由写景到议论或抒情。 第二种是相并,它包括并列关系和对照关系,通常有并列式、对比式等。 第三种是相属,它包括总分关系和分总关系。 材料组织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从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③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组织材料;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⑤由实到虚,层层深入,组织材料。需要指出的是,组织材料的方式常常是线索本身;有时材料组织的呈现形式可以从全文的表现手法的角度考虑,如抑扬、虚实、对比等。 构思篇章的技巧有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等。 2.行文线索 散文的常用线索有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程线索、时间线索、空间线索等。复杂的文章,线索不止一条。 抓线索,一要了解文章的体裁分类和表现手法。以物喻人的散文一般以作者对“物”的理解或情感为线索,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叙事记人散文一般以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或与人物交往的过程为线索,抒情散文往往以感情为线索。阅读时抓住线索有助于我们了解文章的立意,把握文章的主旨。二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三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四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部分,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线索不明的文本,往往直接考查思路。理清思路,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文章各段写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只要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结语段分辨清楚,文章的脉络层次就在你眼前了。所以,首先要对文章的层次有一个大致的划分,然后再对内容进行概括。 二、分析局部句段(开头、中间、结尾)的结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耽在磁器口的光阴 向狸狸 离开重庆已有三年,我仍不时想起那个湿漉漉的城市,想起清晨中的南山,想起沙坪坝广场上黄昏里的行走,想起我的烟雨迷蒙的磁器口,永远的磁器口。 我已望不见它,却知道它仍旧在重庆城西,头微微偏着,左手轻轻挽着嘉陵江水。这个曾经的水陆码头,嘉陵江下游的物资集散地,民国时期变迁成的著名瓷器产地——它因此而得名,就如此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那时候我真是青春年少,一不耐烦就将书本一推,径直出学校后门搭车去磁器口。 磁器口的大门横立在马路中间,敞敞亮亮的,任由各式车辆在其中来来往往。磁器口的正街从上往下,将世界剖为迥然不同的两个:半条街住着的磁器口人,靠在时间的背后,坐在低矮的檐下,嗑着瓜子,闲聊着天,不曾看三三两两过往的行人一眼,他们是磁器口的昨天;走下一段陡峭的石梯,整个繁华的热闹的磁器口闹市就近在眼前了。 茶馆是磁器口大街上旧时的影子,店堂很小,台下的人喝茶聊天,台上的艺人敲敲打打,唱着我们闻所未闻的曲子。在离开重庆之前,我和朋友从茶馆门前经过,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在那些黑漆漆的板凳上坐上一小会儿,突然一阵接一阵砰砰的沙哑的胡琴声传来,那么近那么真切,我的心被揪紧了,那一刻我仿佛顿悟了我从未听懂的茶馆里的音乐,我知道离别即将来临。 …… 我终于离开磁器口了。尽管如此,我仍然经常想起磁器口,想起那些兜兜转转的少年往事,想起不能回复的独一无二的大学时光,想起那些耽在磁器口里的光阴。我就这样从青春的路口路过,来来回回地路过,直到最后一次路过,从此再也没有回去。(有删改) 3.说说开头第一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总领下文,引出描写对象——磁器口。 4.文章第三段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照应前面的“离开重庆已有三年”,并与结尾相呼应,使全文浑然一体。②领起后文对磁器口的介绍。 5.说说结尾一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总结上文,照应开头。②强化了对青春时光的怀念,表达了无法回去的痛惜之情。 知识储备 结构上,不同位置、类型的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往往不同。 (1)开头句段的作用: ①点明标题,开门见山。 ②引起下文。有一些文章开头虽不直接点题,但能引起下文。或连续发问,发人深省,引发读者兴趣;或埋下伏笔,暗示下文呼应;或设置线索,暗示下文贯通;或设置悬念,暗示下文解释;或运用特殊语言,以照应结尾。 ③奠定基调。有的文章开头就展现思想深沉或情感饱满的特点,比如连续感叹,抒发强烈感情,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④正反铺垫。有的文章要写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道理,但开头不直接写这些内容,而先去写别人、别的事或别个道理,这样就从正面或反面为要写的人、事、理作烘托、陪衬。这种方法叫做铺垫。无论是正面铺垫还是反面铺垫,其作用都是调动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反面铺垫又叫对比。 (2)中间句段的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前后呼应作用,或照应开头,或照应结尾;转换(折)作用,是全文内容、思路的转换(折);也有总领(引起)下文的作用。 (3)结尾句段的作用: ①结尾句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 ②结尾句段的作用也可能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 ③结尾句段也有暗示主题或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 另外,注意: (1)插入段的作用:与上下文构成虚实相映、正反对照、层进烘托、总分印证关系;对全文中心起强化、突出作用;在结构上宕开一笔,形成波澜。 (2)反复出现的句子的作用:在内容上,有突出内容(主旨)、强化感情等作用;在结构上,有交代线索、前后呼应等作用。另外,它在表达上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强化或一唱三叹之效。 如何规避答句段作用分析题中的“贴标签”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中国地图 高鹏程 去乡下拜年,看见几乎每家堂屋里都挂着一张中国地图,大舅家有,二奶奶家有,还有小姑,小姨家…… 这些地图,有些新贴上去不久,有些看起来有好几年了。但是和烟熏火燎几十年的土坯墙相比,依旧有些突兀。几乎是昏暗的土坯墙上唯一鲜亮的事物。 “究竟是怎么回事?”终于,在外婆家,我忍不住问呆立在地图边的三舅。三舅没有说话,用手指了指,让我自己看。 地图上,从小小的平峰镇出发,一些用铅笔画的歪歪扭扭的曲线,慢慢延伸到了四面八方:山西、浙江、上海、新疆、广东……经过简短而漫长的跋涉后,圈住了一些字体或大或小的地名。 我明白了,这些地图上连着的地名,都是我的表兄妹们外出谋生和打工的地方——在山西沁水挖煤的是大表兄;远嫁新疆的是二表妹;云南昭通的是三表弟媳妇的老家,如今,他们又双双在浙江西塘打工……我也看到了自己借以谋生的——浙江象山。我的这些穷亲戚们,大字不识几个,老家粗糙的方言,也不适合他们表达什么细腻的感情。他们只是把对每一个亲人的牵挂,用一根瓜蔓一样的铅笔线,以一种具体而虚幻的方式维系在地图上。 …… 在热闹的过年鞭炮齐鸣之后,在喧闹的亲朋好友散尽之后,在这个昏暗的小屋里,三舅会以怎样的神情凝视着地图下方的某个地名?他的思绪会怎样一次次地坐上南去的火车,循着这条简短而漫长的曲线,在他有限的关于南方繁华世界的信息中,去看望女儿生活的城市,看见女儿忙碌、疲惫的身影……抑或还有快乐的满足的笑容?而每次“探望”回来,他又会怀着什么心情,拿起铅笔,在这个他十分陌生却已经变得很熟悉的点上又加上重重的一圈?…… 我没有去更多的人家。但我知道,我的判断不会有什么差错。因为早就听说了,宁夏西吉,这个拥有47万人口的贫困大县,每年外出打工的约有12万人。后来我才听说当地的一首新民谣:家家屋里老两口,门前拴个大黑狗。十户人家九户空,墙上一张大地图。 (选自2011年《散文》第10期,有删改 简述以“新民谣”作结尾的作用。 现场答案1 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该答案属典型的劳而无功。看似很会答题,实则根本未读“新民谣”写的是什么,答出的三个要点空泛,与“新民谣”内容几乎没有关联。 现场答案2 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该答案属典型的空话、套话、乱贴标签,以为只要是结尾,就可用这些术语往上套。 现场答案3 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 该答案虽有套话痕迹,但有自己明显的阅读与思考,而且能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答题。只是,未注意“表达”的角度,即“民谣”的表达特点及其作用。 请修改为满分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从内容上看,新民谣把当地人外出打工现象由上文的“我”的亲人扩大到一个地区,进一步说明该现象的普遍,丰富了内容,深化了主题;从结构上看,点明题目,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使“中国地图”这一核心意象得以突出;从表达上看,民谣语言生动活泼,朗朗上口,富于地方特色,使文章表达有变化,颇具乡土情趣。 答句段结构作用分析题有一定的模式规范,不少考生采用直接套用的办法,以致出现了“乱贴标签”的现象,事实上这种直接套用、“乱贴标签”的做法很难得分。如何将文章的结构规律与具体文本相结合,从而避免“贴标签”现象的发生呢? 一、阅读方面 1.细读所给句段,把握其内容、层次、表达特点 所有阅读题的前提都是读,要读细、读懂、读透。之所以会出现“乱贴标签”现象,是因为不少考生不愿读,草率地读,不愿在文本细读、深读上下功夫,缺乏耐心和细心。因此,要想真正解决此问题,细读、深读所给句段是前提。如何去读所给句段呢?很简单,就是看它写了什么内容,有怎样的层次,表达上有无特点。把握住这三个要点,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有的考生只要是答开头段,就套上“营造氛围”“奠定感情基调”。殊不知,开头能“营造氛围”的文字一般是写景文字;能“奠定感情基调”的,开头文字中须有情感词语,且这个词语代表全文的基本感情。 2.立足句段,纵观全文,寻找联系 分析句段作用题的命题特点是以此句段为切入口,考查考生对全文结构思路的把握能力。因此,在把握住所给句段的要点后,就要看它与全文在内容、主题、情感和构思方面的内在联系,如结构间的总分、铺垫、并列、对比、反衬关系。只有把这个联系找出来,才能答好答全这类题。 二、思考角度和方法 1.角度 它一般要从以下角度去思考: (1)内容、主题 内容角度就是要考虑该内容对人物刻画、情感表达、基调奠定等方面的作用。主题角度可考虑对主题有强化、深化、突出、揭示等作用。 (2)结构、思路 结构角度可考虑有设置悬念、作铺垫、伏笔照应、首尾呼应、结构完整、承上启下等作用。思路角度可考虑暗示、揭示了什么样的思路等作用。 (3)表达技巧 不是所有的句段都有表达上的特点。如果特点较突出,则要从该技巧出发考虑渲染气氛、画龙点睛、对比衬托、象征等作用,也要注意表达技巧自身的作用。 (4)读者情感或心理 从这个角度可考虑有加深印象、激发情感、产生共鸣、深受启发、发人深思、催人想象、回味不尽、想象无穷等作用。 上述维度、角度有关涉就要分析归纳,没有关涉就不必强答。 2.方法 (1)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答题方法。 文章总有其自身结构规律和特点。开头段有开头段的作用,结尾段有结尾段的特点。同一位置必然有其共性。但是,文章又是千差万别、千变万化的。这就要求我们答句段作用题时必须要掌握它的一般性、共性特征,又要注意其个性特征,做到两者完美结合。试以开头句段的作用为例,其共性作用是写出了什么内容,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其个性作用有:开门见山,总结全文;先言他物他事,引出主体文字;描写景物,营造氛围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当从具体的开头句段的特点出发。 (2)辨析几个易混的作用术语。 ①内容和结构。这两个词本来很好区分,可不少考生混为一谈。像引出下文,为……作铺垫,总结全文,承上启下,伏笔照应都属结构之内;像写出了……内容,交代……背景(原因),抒发……情感,营造……氛围都属内容之内。当然,没有脱离内容而存在的形式,当答“为下文写……(内容)作铺垫,与下文……内容形成对比”时,这已是含有内容、结构和表达作用了 ②总领下文和引出下文。总领下文也是一种“引出下文”,不过,这段内容是全文内容的总写,只有这时,才叫“总领下文(全文)”,否则只能算“引出下文”了。 ③照应与过渡。照应是上下文内容上的呼应与联系,前有交代,后有应接, 一般距离较远。过渡是该句(段)必须同时含有紧承上文的内容和开启下文的文字。过渡只是上下段的关 系,没有距离;照应可以有距离,如首与尾的照应。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金风换成了北风,秋去冬来了。冬天刚刚冒了个头,落了一场初雪,我满庭斗艳争娇的芳菲,顿然失色,鲜红的老来娇,还有各色的傲霜菊花,一夜全白了头。两棵丁香,叶子簌簌辞柯了,像一声声年华消失的感叹 每到这个季节,十一月上旬,我生上了炉火,一直到明年四月初,将近半年的时光,我进入静多动少的生活。每到安炉子和撤火的时候,我的心里总有感触,季候的变迁,情绪的转换,打下了很鲜明、很深刻的印记。 (节选自臧克家《炉火》) 第一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的“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意蕴预设了空间。 解析 在第一段中,描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象,突出了天气寒冷,从而引出作者的写作对象——炉火。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乡村的瓦(节选) 冯 杰 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 …… 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路。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 “睡吧,孩子。这叫归乡。” 文章最后写了“我”与“瓦”对话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现“我”对“瓦”的一往情深,使文章更有亲切感;点明主题,表达“我”灵魂归乡的愿望。 1.审题 审题要关注四点: (1)所给句段在文内(或段中)的不同位置。位置不同,作用不同,答题自然不同。另外,注意所给句段的数量,如句子,是几个句子;段,是一段还是几段,段数越多,答题越复杂。 (2)答题角度。这一点最重要。有给定角度,如“结构中的作用”“内容上的表达作用”等;未给定角度,只是笼统地问“×××(句/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注意题干的暗示性。如:(2009·全国Ⅱ《岳桦》第14题)第二段中,作者在描写长白山之行时插入了一段事后的记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该题干暗示了一个信息:插入。由此自然明白“插入”起到“补充或解释”的作用。 (4)注意变式提问。如:文章为什么要从……写起,请分析开头一段的写作意图。 2.答题 (1)掌握答题角度和答题模式 这种题,一般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来答,“内容”包括所选文段自身写了什么,对全文中心的作用及表达了什么感情;“结构”除开头、中间、结尾外,还要注意在线索、思路方面的作用。另有两个特殊角度:一是表达角度,看所给文字在表达技巧上有何特点,然后答出其表达作用;二是读者角度,看能给读者带来什么作用。这两个角度不常用,可作为答题时的参考。 这种题型答题有一定的模式。如内容: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抒发了……感情,进一步写出了……,等等。结构:放在开头,点题,引出下文等。 这种题型一般的答题模式: ①结构类: a.开门见山,总领下文。 b.引起下文:为下文写……埋下伏笔;为下文写……张本;呼应下文……;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为……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 c.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又引起了下文……;由……过渡到……;由……转而写到……。 d.总结上文:呼应上文……;点明了全文……的主旨,并进一步……;卒章显志,表达了……。 e.线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在文中……次出现,……,层层递进;逐层深入,把……的感情推向了高潮Com] ②内容类:是为了写什么或为了说明什么(主要内容或主题),抒发了作者……感情,营造了什么氛围,奠定了某种感情基调。 ③表达技巧和表达效果类:一般效果是引入自然,吸引读者,增强感染力;特殊效果须结合语段所用的表达技巧来谈。 ④读者角度: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产生共鸣,强化了读者印象;给读者留下思考、回味的空间。 (2)注意与句段作用相近的题型 文中引述性、插入性材料的作用题,其答法分三点:①对当前段落的作用;②对全文主旨、结构的作用,如拓展思路,使思路灵活多变,丰富了文章内容等;③引述性、插入性自身特点所带来的文学性、文化性等作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