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5 发布 |
- 37.5 KB |
- 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第二课时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古诗,读出节奏和情感。 2.分析《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景物的特点。 二、学习《西江月o夜行黄沙道中》 1.品读上阕。 出示: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此时诗人看到了、听到了、闻到了什么呢?学生结合词的意思来分析。 A:看到的:明月、别枝、惊鹊、鸣蝉、稻子 B:闻到的:稻花香体会丰收的景象。 C:听到的:蝉鸣、鹊啼、蛙声、说丰年 同学们,词中说伴随着清风吹拂,传来阵阵稻花香和哇鸣声,仿佛是青蛙们在争说丰年,那青蛙们会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说一说,谈一谈。 (2)同桌试着演演说说。 (3)小结:同学们演得真是太好了,说得真是太好了!这儿的“说”字,是青蛙在说吗?那是谁在说?(青蛙、农人、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体会作者那一刻的喜悦之情)对呀,作者闻着飘于黄沙岭的稻花香,多么盼望有一个丰收年呀! (4) 读完上阕,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呢?先想一想,然后根据词的画面说一说。 月光十分明亮,把沉睡的鹊儿都惊醒了,扑棱棱地离开枝头,飞起来了,引起树枝摇曳,半夜里,清风徐徐地吹来,让人感到真凉爽、舒服,风儿还送来一声声蝉的鸣叫,似乎在唱歌呢!田野里,稻花开了,一阵阵清香扑鼻而来,让人感到神清气爽。词人辛弃疾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路上碰到许多纳凉的老农,都在说着“今年真是一个丰收年”,池塘里,传来一片青蛙的叫声,似乎也在争说丰年。 (5)齐读词,读出意境,读出画面的美。 2.品读下阕。 过渡:这么充满诗情画意的月夜,真让人走进了画卷一般,词人走着走着,天气突然发生了变化,接下来又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自读下阕,在脑海中勾勒画面,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讨论。 (1)出示: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学生交流画面,相机指导朗读。 词人完全沉浸在展望丰收的巨大喜悦之中,浑然不觉天气的悄然变化,他猛一抬头,看到了----“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此刻他的心情怎样?(很着急) 引读----“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3) 提出质疑:词人疾步向前走,想找个避雨的地方,过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边,词人为什么找不到了呢? 生:道路非常的弯曲、林木茂盛。 生:更是因为词人沉浸在“稻花香里说丰人,听取哇声一片”的愉悦心境之中。 (4)总结下阕,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中的喜爱之情,更为农民丰收流露出欣喜之情。 (5)朗读整首词,并背诵。 三、比较《宿建德江》和《西江月o夜行黄沙道中》 1.相同点:都写了月亮,都借月抒发感情。 2.不同点:抒发的感情不同,《宿建德江》借月亮抒发诗人旅途寂寞、孤独之情,《《西江月o夜行黄沙道中》抒发了诗人陶醉于黄沙道的美景之中,并流露出喜爱与兴奋之情。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三首古诗。 2.默写《西江月o夜行黄沙道中》。 板书设计 3.古诗三首 宿建德江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西江月o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反思: 1.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意趣,必不乐学。”教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去感受和体验词的优美意境,体会诗词的心境。同时教者还要通过美丽的画面和音乐,创设出其乐融融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走进情境,走进诗词的画面美,并在诵读中感悟情感,体会古诗的节奏美、情感美。这样的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趣,也丰富了文本的内容。 2. 诗词的教学重在想象、品读、悟情。在学生自主感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想象,在关键处给予巧妙引导,这样便能充分把握词的基本内容。其次还要通过品读悟情,媒体煽情,把学生带入如诗如画的美好意境之中,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感其情,并与诗词产生共鸣。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