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西省柳州市2020届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柳州市202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 (考试时间15。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L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容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 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学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年份 新増出生人口(万人) 总出生人口(万人) 总和出生率] 2017 339.9 2019.9 1.97 2018 463.8 2188.6 2.09 2019 402.8 2077.3 2.04 2020 352.8 1935.8 1.96 2021 160.2 1689.1 1.77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学界一般认为美学是以美、美的本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问。其实,我们关于美学研究对象 的认识可以更加宽泛一些,不仅要研究作为审美客体的美,同时要研究审美主体的美感,尤其应 该辩证综合地研究主客体之间即人与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并以此作为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关系”的动物°马克思从来不离开人单独地谈论世界的客体性,他 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損示了人与世界双向、历史的生成关系,生成“人和自然界的实在,性”。同样, 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也是在实践中生成和建构起来的。审美主客体,从宏观上说都是人类卖践 活动的历史产物;就个体而言,则是在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即审美关系的展开过程中双向互动、 相互生成的° 我们研完美学,不应孤立地研究美的固定本质或者美感的固定本质,而是要研究人和世界之 间动态的审美关系。这个审美关系,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审美活动,这二者是一体两面、不可分割 的。比如自然界的美,并不是在人类产生之前就已经客观存在于那里的。如果离开了人,就没有 所谓自然,当然也就无所谓自然的美或不美。研完审美关系,必然包括研究人类审美活动的历史 生成。人类的审美是从无到有的,而不是原来就有的、固定不变的。在原始社会早期,人类刚刚 从动物界分离出来时,生存都成冋题,根本谈不上什么审美。美和美感也是从无到有的。总之, 审美的客体和主体都是在审美关系的历史生成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人作为“关系”的动物,一生下来就存在于和世界之间千丝万绻、各式各样的关系网中e当 然,大量的、基础的是物质生活方面的关系,较高层次的则是精神生活方面的关系,而在众多精 神方面的关系中,审美关系又是处在最高层次里的一种。具体来看,审美关系有以下特点:一是 主要通过主体的五官感觉来和世界建立关系,它所把握的对象也具有形象性与直觉性,所以是一 种感性直观关系°二是集中体现为情感体验关系,不同于纯粹理智、理性、认识性的关系,情感体 验是贯穿此关系始终的核心因素。三是鬆越外在功利欲求的精神自由的关系。四是人作为一个 整体和世界发生关系,是一种整体,性的关系。一方面,主体的各种心理要素,包括情感、直觉、感 知、想冬、理智等都是融合在一起并全身心地投入对象的;另一方面,对玺同样是整体地呈现在主 体面前,主客体之间呈现整体性交融。在人与世界发生关系时如果同时出现以上四个特点,审美 关系就会从其他种种复杂关系中脱颖而出,日常生活中的主客体也同时生成为审矣的主客体。 据此,我们可以说,美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学问。 (摘编自朱立元《美学聚焦人与世界审美关系》)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美学不仅要研究美和美的本质,还要研究人的美感以及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B 一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审美主客体逐步形成、双向互动并建构起固定的审美关系。 C. 审美活动与审美关系是不可分割的,具体的审美活动就是审美关系的展开过程。 D. 人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审美活动,同样的,审美对象也是整体地呈现在主体面前。 2. 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文章针对当前美学研究的局限,先提出观点,再逐层深人地展开论述。 B. 文章以马克思的阐述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审美活动中人与世界的关系。 C. 文章具体阐述了审美关系的四个特点,帮助读者认知审美的生成条件。 D 一文章论证了研究审美关系的必要性,也着重论证了审美关系的复杂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自然界先于人的产生而存在,自然界的美与自然伴生而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 审美是感性直观的情感体验,我们在审美时应摒弃理智、理性和认识性的因素。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呈现了特定条件、情境、机缘下当下生成显现的审美关系。 D•相较于物质方面的关系,处于精神方面最高层次的审美关系对于人类而言更重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全面两孩政策使老年人口比例略有下降,而老年人口数量不会有任何差异。到2035年60岁 及以上人口比重将会降低0.5个百分点,而到2050年也仅降低】个百分点,全面两孩政策无法緩 解我国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进程。21世纪后半叶,中国将处于超稳定和超高的老龄化态势,60 发以上老年人口比重高达40%,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35%。从世界经验看,通过生育政策调 整以提升生育率进而改变人口结构和老龄化趋势往往很难奏效。应对中国的老龄社会,甯要在 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设计一个综合性的经济、社会、人口政策的框架体系。 (摘自《国际视野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截至2016年,我国失能(丧失生活 自理能力)、半失能老年人达到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 18.3%。而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各 类养老机构有4万多家,但真正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只有20%。2015年11月,国家卫计委、民政 部等九部委联合发文,给出了“医养结合”的时间表——到2020年,所有医疗机构都要开设为老 年人提供挂号、就医等便利服务的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 生服务。 按照顶层规划,所谓“医养结合'',指的是通过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的有袖结合,实现社会资 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 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则包括生活照护服务、精神 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 (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材料三: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20世纪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继步 入此行列° 由于有经济实力的支撑和西方居家形态诸多方面的因素,这些国家养老对策的共同之处是 依赖“衽会养老”功能:在社会保障体制中,老年人被赋予了独立生活的经济能力;在福利设施、服 务体系以及居住环境等方面,针对老年人的生理情况,采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设计,以美国 为例,老年人的居住设施大致分为五类:独立式住宅.、老年公篱、养老院、护理院.、老年养生社区, 每一类辅以相应的服务管理体制。亚洲国家中,日本、新加坡等也遂步进入了老年型国家之列C 因为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国家一方面汲取了西方社会福利养老的特点,充分赋予老年人优 厚的社保;另一方面,基于传统东方家庭观念的延续,他们还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的功能,如提倡 和鼓励“多代同居”,例如“两代居”集合住宅和■多代同堂组屋”等。 (摘自《世界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及政策实践报告》) 4 一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一显示人们的生育意愿不强,全面两孩政策下人口生育仍呈下降态势,预计2021年 岀生人口将进一步萎缩。 B. 尽管通过调整生育政策改变老龄化趋势很困难,但是它仍是改变人口结构、遏制我国老 龄化快速发展的最有效举措。 C. “医养结合”旨在通过整合废疗资源与养老资源,实现社会资源利用最大化,为老年人提 供医疗、生活等方面的便利服务。 D. 东西方国家在养老対策的制定上受经济实力的影响并呈现出文化的差异性,养老策略的 借鉴与开发应立足于本国国情。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一应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社会问题,不能单靠调整人曰生育政策,还需要从长期发展战略的 高度来设计综合性框架体系。 A. “医养结合”是一种理想的养老模式,政府高度重视,其中的“医”主要是为了满足那些失 能和半失能的老人医疗需求。 B. 2015年,九部委联合发文推行“医养结合”模式,要求所有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均需立 即为入住的老人提供些疗卫生服务令 C.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済越发展,技术越进步,人民越富 足,人口老龄化问题就越严重. 5.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该如何应对卩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6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貝 响匠 胡玲 老叶做响匠近六十载,响匠是当地土话,响匠班是由鼓、锣、啖呐.、钱.、土笛等民间乐器组成的 器乐乐队。 老叶十岁时,拜村里最有名望的响匠陈师傅为师,学习吹啖吶°从小跟着师傅的响匠班四处 表演。台上,师傅和师伯师叔们挥洒自如;台下,他的心里满是美慕和憧憬。他渴望有一天也能 像师傅一样站在神圣的舞台上,接受观众雷呜般的掌声O 陈师傅手把手一招一式地教老叶,老叶勤学苦练,从不倦怠。项呐气息足则音满,为了练就 充足的气息,老叶毎天杷管子抽入水中用力吹c寒来暑往,老叶终于学成。 出师那日,陈师傅抓着老叶的手说:“这门相传了几百年的手艺,今天就传到你手上了,你要 接好! ”那一刻,老叶觉得既光荣又自豪O 那年,老叶和师叔师伯们的七名弟子组建了一个响匠班.老叶手艺好,嘆呐又是响匿班的核 心乐器,老叶被推选为班主。 春节晚上,八人首次公开表演,他们清神抖擞地站在村里的广场上,像八个威风凛凛的跋士, 全村的人嘟来看表演,里三层外三层把他们包围着。 "预备,开始”,随着老叶一声会下,他们敲的敲,吹的吹,打的打貝嘔唯唯,咚咚咚,呛呛呛,高 亢激昂的乐声深•深惊扰着村民的心弦,听得他们如痴如醉,不停地鼓掌喝彩。 从此,所有人见到他们都尊敬地喊一声师傅。农活再忙,他们也会抽时间一起练习,研究乐 曲,他们四处奔走,收集了几百首民间流传的乐曲段子,查阅了无数氏间乐谱,还四处寻访老艺 人,听他们传经技宝。终于,经过他们反复调试,修改,排练出各种风格的乐曲,不同情景对应不 同的曲调,长调或短调,喜悦的或悲伤的,都被他们演绎得活灵活现U 农闲时节,响匠班就到村里巡回表演,村民们聚在一起边聊家常边看他们表演,比过年过节 还热闹。 村里谁家有个婚喪嫁娶,或年节喜庆,都会请响匠班去表演。他们穿戴一新,携带乐器,走村 串户响匠班走一路,悠扬的乐声就飘扬一路3行人停下脚步,地里的农人放下手中的活儿,孩 子们跟在他们屁股后面,随着乐曲又唱又跳匸 到了办事的家里,他们被奉为上宾,东家热情招呼他们坐下,端来热茶,每人发一包好烟。流 水席开始,他们被请上头桌。待他们吃饱喝足了,下一桌才开席。 客人们坐流水席的时候,他们被请到搭建的舞台中央表演。东家是喜事,他们就变换出各种 妻庆欢乐的曲子,营造出快乐喜悦的气氛,让人不觉心情舒畅,喜笑颜开;东家是丧事,他们就演 绎悲切的曲调,乐.声极尽哀婉,给逝去之人送上一份我思,听得人潸然泪下o 响匠班表演结束,东家会热情地给他们封个红包表示谢意C. 这种风光和红火持续了很多年。 不知什么时候,县里突然冒出了几家民间艺术团,专门承接乡村红白喜事的演由C 村长六十大寿,原本邀请了响匠班。村长的侄子阿福来找村长,说要请展里的火鸟艺术团给 村长祝寿,说要让大伙开开眼界,村长一听动了心,通知响匠班取消表演。 村长的寿宴上,火鸟艺术团出场了。一个个浓妆艳採的美女妖娩登台,擊声參气地唱起了 歌,凡个小姑娘扭腰摆臂地跳舞,边跳边脱衣服,最后身上只剩下打底的内衣,大家看得脸红心 跳。期间,几个小伙子沦流上台讲几个搞笑的荤段子,逗得众人哄笑 从那以后,村里的红白喜事都请艺术团了,响匠班如同人老珠黄的暮年女人,悄悄被人遗忘 在脑后0 老叶的侄儿阿峰结婚,老叶找上门说;“你的婚礼上,我带响匠班来助兴丁阿锋一笑:“叔,我 已经请了县里的艺术团,现在大家都爱看他们的节目/卷叶央求:“让我们表演一回吧,我们免费 表演行吗?”侄儿为难的说:“那你们就在棚外表演吧。", 老叶召集响匠班,特意谱了新曲,没日没夜地操练了丰个月。 阿峰婚礼当无,艺术团在棚内表演,人声鼎沸,十分热闹。响匠班带着乐器来到棚外,外面冷 清清的,没几个人。 “开始!”老叶一声令下,表演开始了。他们脸上带着虔诚,双目紧闭,娴熟地操弄着乐器。随 着演奏,忘我地揺头晃脑,浑身律动, 良久,他们表演完毕,深吸一 口气,睁开眼,迎接他们的只有两个观众和稀稀落落的掌声。棚内的笑声、起哄声一阵阵传出来,震耳欲聋。六月天,响匠班所有人的心却冰凉。 走吧!老叶悲凉地长叹一声,带着响匠班离开。“叔,你们吃了饭再走啊!”侄儿赶过来,在他 们后面喊C 他们都没有说话,也没有回头,脚歩蹒跚地走在乡间小道上。夕阳如血,将八个苍老的身影 拉得很长很长。 从那以后,村里再没人请响匠班表演了。 老叶还是时常把啖吶拿出来擦一擦,吹一吹B儿子儿媳妇嫌他的唄呐声吵,他就一个人来到 野外吹。 每天黄昏,响匠班相约在村外的小河边表演。他们尽情吹打,乐声时而悲伤,时而欢快,冲上 云霄,飘向天际,久久不绝。小鸟、蝴蝶、蜻姓环绕在响匠班周围,不停地飞来飞去,那是他们最忠 实的听众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9年20期) 5.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小说以老叶少时对响匠的羡慕与学习为发端,以响匠班的冷落及老叶儿子媳妇的嫌吵 为结局,前后对比写出了响匠班由荣而衰的历程。 B』、说在人物形象的设置选取上颇有匠心,村长的形象耐人寻味,村长六十寿宴之后“民 间艺术邸'得以盛行,响匠班由此没落。 C. 小说运用正侧面结合的手法表现响匠班表演技艺的高超,正面写乐声,“高亢激昂”“极 尽哀婉”;侧面写效果,闻者“喜笑颜开”“潸然泪下气 A. 响匠班是时代发展中的一个缩影,小说以小见大,以响匠班的命运走向引发人们对非 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如何传承的思考。 &小说的结尾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赏析。(6分) 9. 小说主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加以探究。(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適,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陆贾者,楚人也。以客从审學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及高祖时,中国初 定,尉他平南越,因王之。高祈陆覧賜尉他印为南越王。陆生卒拜尉他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 约。归报,高祖大悦,拜贾为太中大夫。陆生时时前说称苛专。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瓣 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手? M话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 久之术也。昔者吴王夫差、智伯极武而亡;秦任刑法不变,卒灭赵氏,乡之秦已并天下,行仁义, 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高帝不烽而有惭色,乃谓陆生曰:“试为我芸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 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陆生乃粗述存亡之徴,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 万岁,号其书曰“新语“ □虽太后时壬诸昌谖.昌灌.机嵌边攵星应刘氐右丞損睡壬憲M力丕熊至屢 费丞房虚双錢食陆生往请,直入坐,而陈丞相方深念,不时见陆生。陆生曰:“何念之深也?"陈 平曰:“生揣我何念?''陆生曰:“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可谓极富贵无欲矣。然有忧念,不过 患诸吕、少主耳。”陈平曰:“然。为之奈何?''陆生曰:“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将相和 调,则士务附;士务附,天下虽有变,即权不分。为社稷计,在两君掌握耳。臣常欲谓太尉绛侯,绛 侯与我戏,易吾言。君何不交太尉,深相结?”为陈平画吕氏数事“样平用滅计.乃以五百金为绛 侯寿,厚具乐饮;太尉亦报如之。此两人深相结,则吕氏谋益衰G及诛诺吕,立孝文帝,陆生颇有 力焉。孝文帝即位,欲使人之南越。陈丞相等乃言陆生为大中大夫,往使尉他,令府他J、•骨冊停 制,令比诸侯,皆如意曾。语在南越语中。陆生竟以寿终“ (节选自《史记•郦生陆贯列仙》)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吕太后时/王诸吕储吕擅权/欲劫少主/危刘氏石/丞相陈平患之/力不能争/恐祸及己/常 燕居深念/ B. 吕太后时/王诸吕/诸吕擅权/欲劫少主/危刘氏佑丞相陈平患之/力不能争/恐祸及己/常 燕居深念/ C. 吕太后时/王诸吕储吕擅权/欲劫少主诡刘氏/右丞相陈平患之力/不能争/恐祸及己/常 燕居深念/ D. 吕太后时/王诸吕/诸昌擅权欲/劫少主/危刘氏/右丞相陈平患之/力不能争/恐祸及己/常 燕居深念/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高祖:古代帝王的谥号,帝王死后以褒扬之词对其追尊,一般都是开国皇帝被称为祖。 B. 诗书:中国古书名,诗是《诗经》的简称,书是《尚书》的简称,也泛指亠切经书。 C. 新语:西汉陆贾的著名政论散文集,全书共计十二个章节,主张“行仁义.法先圣”。 A. 称制:行使天子职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以命为“制”,后世就把即位执政称为“称制”。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陆贾为国家统一作出贡献,两次出使南越,都成功说服尉他向汉称臣,服从汉朝的管 束,都令皇帝很满意。 B. 陆贾善于雄辩,高帝认为自己凭武力得天下,用不着诗书教化,陆贾说服其明白“逆取 顺守''的道理。 C. 陆贾重视儒家,时时向高帝进言,主张顺应自然法则,并著文成书,论述国家存亡的精 微道理。 D. 陆贾颇有见地,在吕后专权、刘氏天下岌岌可危的时候,劝说丞相陈平结交太尉,紧密 联结,对付吕氏。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译文: (2) 陈平用其计,乃以五百金为绛侯寿,厚具乐饮;太尉亦报如之。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14—15题。 夏日田园杂兴(其八) 南宋范成大① 槐叶初匀日气凉,葱葱鼠耳翠成双。 三公/只得三株看,闲客清明满北窗。 [注]①范成大(1126-1193):南宋诗人,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 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晚年退居故乡石湖> ②三公:古代最高级的官吏,一般指太师、太傅、太保。周代宫廷有三株槐树,拜见天子时,三 公立于三槐之下。 鹳鶴天 南宋辛弃疾e 游鹅湖,醉书酒家壁。 春入平原莠菜花,新耕雨后落群鸦。多情白发春无奈,晚日青帘酒易赊“ 闲意态,细生 涯,牛栏西畔有桑麻。青裙缩袂谁家女,去趁蚕生看外家气 [注]①辛弃疾(1140-1207):作此词时诗人被罢官而闲居在江西上饶,年仅42岁。 ②女子出嫁后称娘家为外家。 14 .下列对这两首诗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第一首诗前两句描写了槐叶像鼠耳一样对生,苍翠茂盛,遮住了炎炎夏II., B. 第二首词前两句描写了春人平原、葬菜花开、新耕雨后、群鸦觅食的乡邺存色“ C. 两首诗写作手法完全不同,范诗化用典故,运用对比;辛词则白描勾勒,借攻抒悄。 D. 两首诗都着笔于眼前,描绘出一幅宁静恬淡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风景新。 15. 两首诗均塑造了诗人“闲”的形象,其中情志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比较临赏“(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苏轼在《赤壁赋》中" , ”常被借用 来说明为人应清廉不贪,再微小的东西也不能私取。 (2) 黄河壶口瀑布飞流而下发岀雷鸣般的响声,气势雄伟。《蜀道难》中与之情景相近的两句 是:" , 。'‘ (3) 杜牧《赤壁》中“ , ”两句,设想了 赤壁之战双方胜败易位后将导致的结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70年时光,犹如一本历史相册,记录着民生改善的伟大奇迹。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49 年的49.7元增加到201B年的28228元,恩格尔系教也从“贫穷”迈入“富足”区间。在农村,贫困人 口从1978年末的7.7亿人减少至2018年末的1660万人。数字的背后,是亿万人民生活图景的改 变,是无数人 的写照。从“一包萝卜干要吃一个星期”,到美味佳者成为餐 桌常客;从“一家人一年的布票凑一起才能做一套衣服”,到动动手指、琳琅商品就能送列家门口; 从“有辆自行车就是致富的标志”,到小汽车驶入寻常百姓家……70年来,百姓的生活发生着 的变化,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每个人身边贝体可感的 改变,汇聚到一起,就是70年民生成就的 画卷、人民幸福的底气来源“ 物质丰富是幸福的基本保障,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近些年来,多项 调查显示,我国居民的幸福感整体处在较高位置。幸福曲线的上扬,正在于我们没有止步于物质 的改善,而是始终聚焦人民对■幸福的新迫求,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持。不仅人们在越来越 鼓的钱包中收获着幸福感,而且在更好的生活状态、发展环境中增进着幸福的体验。7()年来,幸 福标准不断提升、内涵不断拓展,这本身就是社会进步、民生改善的生动注脚“ 1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梦寐以求 翻天覆地 与日俱增 磅礴 B.梦想成真 日新月异 日枳月累 恢弘 C.梦寐以求日新月异日积月累磅礴 D.梦想成真翻天覆地与日俱增恢弘 16. 下列填人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断寻找新的幸福增长点,能为人们带来持续的幸福体验,物质带来幸福感的边际效 应就会逐渐递减。 给人们带来持续的幸福体验,才能找到新的幸福增长点,物质带来幸福感的边际 效应就会逐渐递减。 C.物质带來幸福感的边际效应就会逐渐递减,只有不断寻找新的幸福增长点,才能为人 们带来持续的幸福体验。 I),物质带来幸福感的边际效应就会逐渐递减,只有给人们带来持续的幸福体验,才能找 到新的幸福増长点。 17. 文中惭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不仅在更好的生活状态'发展环境中增进着对幸福的体验,而且在越来越鼓的钱 包中收获着幸福感。 R.不仅人们在更好的生活状态、发展环境中增进着幸福的体验,而且在越来越鼓的钱包 中收获着幸福感。 C. 人们不仅在越来越鼓的钱包中收获着幸福感,而且在更好的生活状态、发展环境中增 进着对幸福的体验. A. 不仅人们在越来越鼓的钱包中收获着幸福感,而且在更好的生活状态、发展环境中增 进着对幸福的体验。 15.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为什么三角形是最稳定的呢?它隐藏着怎样的奥秘呢? ① ,一是结构自身的材质、 二是它的几何结构。三角形的稳定性就是由几何结构决定的。对于三南形,只要三个边的长度 决定了,这个三角形就唯一确定了。因此,对于一个三角形来说,即使你不加任何其他的捕助,它 的几何性质就能保证他不变形。换句话说,如果它变形了, ② .一般是由于材料强度不 够导致的三角形的边断裂。 ③ .比如,一个正方形四条边相等.但是四条边相等的多边 形还可以是一般的菱形,所以对于四边形来说,并没有凡何层面的原因限制它不能变形。想让它 保持稳定还需要添加其他的措施。 16. 下面是发布在朋友圈上的一则动态,其中有五处用语不当,请找岀并修改。(5分) 毕业十余载,他乡逢旧友,心情不甚激动。交流知近况,喜事连连降。一贺君得于,天貝易石 瞬,弄瓦之喜;二贺君乔迁,亲朋临门,蓬華生辉;三賀君晋职,小人得志,鸿运通天。短暂会晤又 相别,离情道不尽,化为祝福语:年丰人增寿,合家乐安然。 (1) 改为: (2) 改为: (3) 改为: (4) 改为: (5) 改为: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国庆70周年的阅兵式上,车牌号为2019、1949的阅兵车吸引了无数网友的注意,网友们纷 纷留言: “1949车是空的,带英雄们看这繁荣昌盛。” “'百年后,中国可好?'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这盛世,如你所愿。” “2019乘的是勇士, 1949乘的是英雄。'‘ “瞬间哭了!英雄一直都在,这盛世,也将一直会在! 70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这一细节、这些留言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你想对为新中国浴血奋战、英勇牺牲的革 命先烈们说些什么?请你选择一个职业,以建设者的视角,给先烈们或某位先烈写一封信,向他 们(他)说说你生活在盛世中国的感受和见闻,谈谈你的奋斗与梦想。 要求:展开想象,切合身份;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 袭;不得泄锯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语文答案 1. B 解析 B.“ 固定”表述有误,美学“ 要研究人和世界之间动态的审美关系”。 2. D 解析D. 第4段最后一句说明论证的意图所在。 3. C 解析A. 违背文意。B. “应摒弃”推断有误。D. “ 更重要”于文中无据。 4.B(B.“ 最有效举措”错误,原文“通过生育政策调整以提升生育率进而改变人口结构和老龄化趋势往往很难奏效”。) 5.A(B.原文指所有老人。C. “ 立即”错误,原文是“到 2020 年”。D. 后半句推断绝对。) 6. ①积极鼓励生育,从战略高度来设计一个综合性的经济、社会、人口政策的框架体系。②积极推进“ 医 养结合”模式,实现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利用最大化。③积极学习借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 7.D (对本文主题贴标签,把脱衣和荤段子哗众取宠的恶俗之风、低俗文化误解为“现代文明”,小说表现的也不是新与旧、中与西的冲突,而是高雅与低俗的冲突。) 8.(1)每天黄昏的相约,突出了匠人们对响匠文化的坚守,深化主题;(2)以美好的自然环境与动人的乐声相互映衬,烘托曲艺的高雅、匠人精神追求的美好;(3)以小鸟、蝴蝶、蜻蜓为最忠实的听众,写尽了匠人们的无限寂寥,以乐景衬哀情更增其哀,令人感伤(每点2分,共6分,第3点立足文本、言之成理即可,如“赋予自然的活力,暗示生机,为文章的后半部分增添亮色”也可酌情给分。) 9.(1)表现了对守正创新、具有匠心精神的匠人们的礼赞。匠人们对技艺精益求精,“为了练就充足的气息”“勤学苦练,从不倦怠”,对乐曲不断推陈出新,收集、查阅、寻访、调试、修改、谱出新曲、排练。 (2)表现作者对优秀民间传统艺术坚守与传承的思考。响匠班的“荣”离不开老叶们的继承发扬,但是“八个苍老的身影”“儿子儿媳妇嫌他的唢呐声吵”则显示了后继者的缺乏是其“衰”的原因之一。 (3)体现了作者对当下一些地区低俗文化流行的现象的批判,对干部要带头抵制恶俗之风、人们亟待提高思想文化素质、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的呼唤。小说的主要情节冲突体现在低级趣味文化表演团体对响匠班地位的冲击,“浓妆艳抹”“嗲声嗲气”“扭腰摆臂”“边跳边脱衣服”“搞笑的荤段子”;以村干部为首的村民们的审美鉴别力的缺乏,村民们“都爱看他们的节目” ,棚内红火热闹与棚外冷落悲凉两种情境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响匠班衰落的主要原因。(结合文本探究意蕴,每个角度2分,答出任意三个角度即可得6分。探究作品意蕴,就是探究作者的思想、意识、情感,要注意从多角度出发,如作者的写作意图、蕴含的哲理、表达的感情、美好的愿望等。结合全文时,应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作为观点支撑的依据。) 10.B 11.A 庙号 12.C 主张“行仁义,法先圣”。 13. (1) 假使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仁义之道,效法先圣,那么,陛下您又怎么能取得天下呢?(“乡使”、“法”、“安”各1分,句意2分) (2) 陈平就用他的计策,拿出五百金来给绛侯周勃祝寿,并且准备了盛大的歌舞宴会来招待他;而太尉周勃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回报陈平。(“具”“报”“如”各1分,句意2分) 14.C(“完全不同有误”,辛词范诗都借景抒情。) 15. (1)不相同。前者闲适自得,后者却是“闲而不适”。(2分,指出不同各1分) (2)范诗通过炎炎夏日立于三槐之下等候拜见天子的“三公”和倚在凉爽的北窗前的“闲客”形象对比,抒发了诗人退出朝堂、闲居石湖后的了无牵绊、轻松愉悦的心情。(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 (3)辛词虽有“闲意态”之句,展现诗人农村生涯的欢快自然,但上片一句“多情白发春无奈”,却透露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不甘闲居又无可奈何的的复杂心态。因为“多情”,所以闲居中仍心念国是,希望为国出力,却面对生机勃勃的春天,联想到自己罢官的现实,报国无门而年齿徒增的惆怅便油然而生。(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 16.(1)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7.D梦寐以求:睡觉做梦时也在追求。形容迫切期望。梦想成真:梦想实现。此处应该为梦想成真。 日新月异: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变化。指发展或进步迅速,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根据语境,本句表达人民生活变化大,应填翻天覆地。 日积月累侧重积累,与日俱增用于人的思想感情,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幸福感应是日俱增。 恢弘多用于具体的,静态的物体,如建筑物,广场等等。 气势磅礴多用于表意,用于抽象的画面,场景,如大型表演,文学作品等等。这里应该用恢弘。 18. C 本句应注意句间的逻辑关系和关联词的使用。 19. C A.递进关系不当;B.递进关系不当,关联词位置不当,缺少介词“对”;D.关联词“不仅”位置不当。 20. 一个结构的稳定性有两个决定因素 一定是结构受到到了破坏 其他多边形不具有这个性质(每空2分) 21.(1)“不甚激动”改为“不胜激动”,或者删掉“不”(2)“弄瓦”改为“弄璋”(3)“蓬荜生辉”改为“熠熠生辉”(4)“小人得志”改为“鹏程得志”(5)“会晤”改为“相聚”(6)“增寿”改“安康”。 22作文: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审题限制①书信体应用文;②叙述者的职业角色定位,非学生;③写信对象是革命先烈;④内容是关于叙述者生活于“盛世”的感受见闻,建设盛世的奋斗与梦想,体现出学生的职业价值观与人生价值观。 附参考译文: 陆贾是楚国人,以幕僚宾客的身份随从高祖平定天下,当时人们都称他是很有口才的说客,所以伴随在高祖的身边,常常出使各个诸侯国。在高祖刚把中国平定的时候,尉他也平定了南越,便在那里自立为王。高祖派遣陆贾带着赐给尉他的南越王之印前去任命。陆生终于完成拜尉他为南越王的使命,使他向汉称臣,服从汉朝的管制约束。陆贾还朝之后,把以上情况向高祖汇报,高祖非常高兴,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 陆生在皇帝面前时常谈论《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听到这些,高帝很不高兴,就对他大骂道:“你老子的天下是靠骑在马上南征北战打出来的,哪里用得着《诗》、《书》!”陆生回答说:“您在马上可以取得天下,难道您也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商汤和周武,都是以武力征服天下,然后顺应形势以文治守成,文治武功并用,这才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好办法啊。从前吴王夫差、智伯都是因极力炫耀武功而致使国家灭亡;秦王朝也是一味使用严酷刑法而不知变更,最后导致自己的灭亡。假使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仁义之道,效法先圣,那么,陛下您又怎么能取得天下呢?”高帝听完之后,心情不快,脸上露出惭愧的颜色,就对陆生说:“那就请您尝试着总结一下秦朝失去天下,我们得到天下,原因究竟在哪里,以及古代各王朝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所在。”这样,陆生就奉旨大略地论述了国家兴衰存亡的征兆和原因,一共写了十二篇。每写完一篇就上奏给皇帝,高帝没有不称赞的,左右群臣也是一齐山呼万岁,把他这部书称为“新语”。 吕太后掌权时期,封诸吕为王。诸吕专揽大权想劫持幼主,夺取刘姓的天下。右丞相陈平对此很是担忧,但是自己力量有限,不能强争,害怕祸及自己,常常安居家中反复思索。有一次,陆生前去请安,径直到陈平身边坐下,在这时陈平正在深思,没有立刻发觉到陆生到了。陆生问道:“您的忧虑为什么如此深重呢?”陈平说:“你猜猜看,我究竟忧虑什么?”陆生说:“您老先生位居右丞相之职,是有三万户食邑的列侯,可以说富贵荣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应该说是没有这方面的欲望了。然而若是说您老有忧愁的话,那只不过是担忧诸吕和幼主而已。”陈平说:“你猜得很对,你看这事该怎么办呢?”陆生说:“天下平安无事的时候,要注意丞相;天下动乱不安的时候,要注意大将。如果大将和丞相配合默契,那么士人就会归附;士人归附,那么天下即使有意外的事情发生,国家的大权也不会分散。为国家大业考虑,这事情都在您和周勃两个人掌握之中了。我常常想把这些话对太尉周勃讲明白,但是他和我总开玩笑,对我的话不太重视。您为什么不和太尉交好,建立起亲密无间的联系?”接着,陆生又为陈平筹划出几种对付吕氏的办法。陈平就用他的计策,拿出五百金来给绛侯周勃祝寿,并且准备了盛大的歌舞宴会来招待他;而太尉周勃也以同样的方式来回报陈平。这样,陈平、周勃二人就建立起非常密切的联系,而吕氏篡权的阴谋也就更加难于实现了。 等到杀死了诸吕,迎立孝文帝登上皇帝的宝座,陆生对此出了不少力。孝文帝即位之后,想派人出使南越。陈平丞相等人就推荐陆生为太中大夫,派他出使南越,命令南越王尉他取消了黄屋称制等越礼行为,让他采用和其它诸侯一样的礼节仪式。陆生出使之后,依此行事,皇帝的要求都达到了,所以文帝很满意。关于此事的具体情节,都记录在《南越列传》中。陆生最后以年老去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