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 加法运算定律 北京版 (3)
年级 四年级 学科 数学 主备教师 复备教 师 课题 加法运算定律 课型 新授 课时 1 教材 及课 标分 析 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计 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这样便 于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和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同时注 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这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教材在练习中还安排了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借助解决 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和认识运算定律。 学情 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运算定律的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好在学生通过第一阶段的学 习,对加法和乘法的一些运算规律已经有所了解,这是搞好本单元教学的有利条件。在此 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应着重帮助学生把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规律的理性认识。 学生易错点是在学习了新知识后只是模仿着运用运算定律而不理解,只有对运算定律 的内涵有了较为理性的认识后才能达到正确灵活地运用。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其含义。 过程与方法:能抽象、概括、总结出加法交换律,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并能运用加 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符号感以及观察、比较、抽象、概 括等初步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 重点 难点 分析 重点:认识、理解加法交换律及其含义,并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难点:能抽象、概括、总结出加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 策略 分析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 的能力。 课前 准备 教师 课件、展台 学生 课本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第 1 课时) 教 学 环 节 教学活动 设计 意图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一、情 境导入 之前我们学过加法,都有什么方法, 其实加法还有许多我们需要学习的地 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加法的运算 定律。(板书:加法运算定律) 生:口算加法,笔算加法 借助直观具体、 生动形象的情 境引出概念,不 但激发了学生 学习的兴趣,而 且有助于学生 对概念的理解 和掌握。 二、自 主探究 下面请看这幅图:(情景图演示: 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1.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现在就请你仔细观察,旅行图中告诉了 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师:你会用数量关系式表示出所要解答的 数学问题吗? 师:你会列式解答吗?自己尝试一下。 (教师板书) (老师引导说“40+56”是用上午骑的 40 千米加上下午骑的 56 千米) 师:还有其他的解决方法吗? (教师板书) (教师引导说“56+40”是用下午骑的 56 千米加上上午骑的 40 千米) 师:同样的一张旅行图,同样的一个问题, 我们列出了两道不同的算式,两道算式都表示 把上午骑的距离和下午骑的距离加起来,所以 两个算式的结果相等,这说明我们可以用什么 符号把两个算式连接起来? (教师板书:56+40=40+56)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道算式,说说你 的发现? 生 1:李叔叔上午骑行了 40km, 下午骑行了 56km。 生 2:所求的问题是李叔叔今天 一共骑行了多少千米? 生 1:上午骑行的路程+下午骑 行的路程=全天一共骑行的路 程 生 2:下午骑行的路程+上午骑 行的路程=全天一共骑行的路 程 (学生口述汇报) 生:40+56=96(千米) 生:56+40=96(千米) 生:用“=”把它们连成一个 等式。 生: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 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渗 透 举 例 验 证 这一数学方法, 同 时 让 学 生 初 步感知“无数” 的概念。这样设 计,学生不仅理 解 了 加 法 交 换 律的验证过程, 也 在 学 习 活 动 中 获 得 成 功 的 体验,增强学生 学 习 数 学 的 信 心。 2.提出猜想,举例验证。 师: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相加的算式都具有 这样的特点呢?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 猜想(教师随即将学生给出的结论中的“。”改 为“?”)。既然是猜想,那么我们还得做什么? 师:验证猜想,需要怎样的例子? 师: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式子吗? 3.总结规律,得出结论。 师:虽然咱们写出的等式各不相同,但是仔 细观察,它们却蕴藏着共同的规律,你发现了 吗?你能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你发现的规律 吗? (师随即展示幻灯片:两个数相加,交换加 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师:我们通过观察算式,归纳得出了这条规 律,同学们真了不起! 生:验证。 生:应该多举几个例子,多观察 几组不同的算式,才能从中发现 规律。 (学生举例验证) 学生口述。 (二)加法结合律 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 段先后出现。 (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 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 可以怎样计算: 为什么要先算 104+96 呢?(后两个加数 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 观察发现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发现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 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 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三、练-分层练习,拾遗补缺 第一题,连一连。利用加法交换律进行连接。 第二题,利用加法交换律填空 第三题,利用加法结合律填空 第四题,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第五题,观察下列算式,看看运用了什么规律 游戏时间:利用字母表示运算公式 比 较 88 + 104 + 96 88+104+96 = 192 + 96 =88+(104+96) = 288 =288 由第二题第三题引出加法运算 定律的公式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四、师 生总结 收获 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今天学习加 法交换律的学习过程吗? 师:在数学归纳、推理中,经常要用到“提 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板书)这一数 学方法。 师:你还有其他方面的收获吗? 师:用符号或者字母表示运算定律,体现了 数学的“符号化”思想。 生:“倾听故事—提出猜想—举 例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数学 学习过程。 生:某些数学运算定律,我们可 以使用符号或者字母来表示。 明确“提出猜想 — 举 例 验 证 — 得出结论”这一 数学方法,为今 后 的 数 学 学 习 和 解 决 问 题 奠 定基础,同时也 提 高 了 学 生 的 抽象、概括等初 步思维能力,激 发 学 生 对 数 学 学习的兴趣。 板 书 设 计 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a+b=b+a a+b+c=a+(b+c) 教 学 反 思 1.加法运算定律引导的过程有些繁琐,教师说的太多,应该由学生自主总结。 2.游戏环节有些乱,以后多多加强课堂实践,让学生们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动 手操作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