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8- 2019 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 语文月考试卷 提示:选择题依次按顺序涂在答题卡上。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18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6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英文世界以瓷器(china)命名中国(CHINA),而中文世界对此“未持异议”,体现的正是双方对瓷器于世界文化意义的高度共识。 散布在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等地的大量瓷片说明,我国光器开始成规模地输往国外,不晚于9世纪下半期,即唐代后期。当时,越窑青瓷、邢窑白瓷、长沙窑青釉褐彩以及唐三彩等,已经通过“丝绸之路”,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大量输往这些地区。国内外文献资料进一步证实,中国瓷器输出,在宋元两代官方的大力提倡与鼓励下得到快速发展,至明清时期登上巅峰。遗憾的是,随着中国瓷器烧造技艺于17世纪在欧洲的广泛传播,在工业革命推动下,从18世纪后期开始,欧洲的瓷器烧造水平不断提升,中国瓷器的海外市场开始走弱。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瓷器独占世界市场整头千年的辉煌历史已然不再。 就中国瓷器输出线路与范围而言,总体上遵循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路线。“近水楼台先得月”,中国瓷器输往朝鲜和日本时间最早,品类、数量最多。在明代初期之前,中国瓷器以输往东亚、东南至、南亚、西亚、北非等地为主,明朝永乐、宣德年间,郑和虽然七次下西洋,依然没有越过这一范围。 中国瓷器大量输往欧洲大约始于明代中期。这与欧洲航海家于1492年到1522年间成功开辟新航路有关。新航路的开辟,大大扩展和延伸了“海上丝绸之路”。此后,中国瓷器输往欧洲、美洲呈现日益旺盛之势。从这个角度讲,以新航路开辟为界,可以将中国瓷器输出史划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比简单按照中国历史朝代划分更合理。 - 23 - 就品类而论,瓷器输出基本实现“全品类输出”,甚至在生产与市场之间基本同步。在瓷器输出品类变迁上,14世纪中前期,即元代后期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在此之前,中国瓷器输出品类以青瓷、白瓷、青白瓷等体现中国审美特征的单色釉瓷为主。这与“镇瓷在唐宋,不闻有彩器”的中国瓷器生产状况完全吻合。从元代后期青花瓷成熟开始,彩瓷品类逐渐超越单色釉瓷,成为中国瓷器输出阵容中的主力——欧洲许多大型博物馆都收藏有大量青花瓷,明清时期专为欧洲市场生产的外销瓷,如“克拉克瓷”“中国伊万里瓷”等也多为青花瓷。“无青花,不瓷器”,标志着世界进入彩瓷时代。 瓷器与生俱来的实用性与审美性齐备的双重特征,预示着瓷器输出不仅是商业贸易,更是文化交流。历史告诉我们,最持久、最成功的文化交流,往往是通过商业手段与途径得以实现的。因此,中国瓷器输出,实际上是借助瓷器这种特殊商品的商业贸易行为,达成的一次规模空前的文化交流。 (摘编自侯样祥《瓷,中国审美文化走向世界的代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英文世界以瓷器的英文来命名中国是英文世界对中国瓷器于世界文化意义的认同。 B. 早在9世纪下半期以前,我国瓷器就开始通过“丝绸之路”成规模地输往世界各地。 C. 宋元两代,我国瓷器输出得到快速发展,这与当时官方的大力提倡与鼓励是分不开的。 D. 元代青花签成熟后,我国瓷器输出品类逐渐由单色釉瓷为主转变为以彩瓷品类为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论证中国瓷器输出总体上遵循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的路线时是按时间顺序推进的。 B. 文章以欧洲许多大型博物馆收藏的瓷器为事实依据,论述了我国瓷器输出品类的变迁。 C. 文章从输出时间、输出线路与范围、输出品类等角度论述了我国瓷器输出的历史进程。 D. 文章结尾指出中国瓷器输出实际是文化交流,目的是论证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一项是( ) A. 欧洲的瓷器烧造技艺虽受中国瓷器烧造技艺的影响,但伴随欧洲工业革命实现了超越。 B. 中国瓷器独占世界市场整头千年,如今已不再辉煌,主要是因为受鸦片战争的影响。 C. 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扩大了瓷器输出范围,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中国瓷器输出史的划分。 D. 瓷器的实用性与审美性双重特征决定了我国瓷器输出是文化交流而不是商业贸易。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 23 -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B项,“成规模地输往世界各地”说法错误,文中“我国光器开始成规模地输往国外”的“国外”特指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等地,从下文“中国瓷器大量输往欧洲大约始于明代中期”也可知这一说法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D项,“目的是论证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的关系”分析错误,目的是明白中国瓷器输出的意义。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A项,“伴随欧洲工业革命实现了超越”与原文不符,原文“在工业革命推动下,从18世纪后期开始,欧洲的瓷器烧造水平不断提升”并无超越之意。B项,“主要是因为受鸦片战争的影响”分析错误,文中“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瓷器独占世界市场整头千年的辉煌历史已然不再”只是表明了一个时间节点,并未形成因果关系。D项,“我国瓷器输出是文化交流而不是商业贸易”分析错误,既是商业贸易,也是文化交流。故选C 【点睛】做此类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次元是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个亚文化族群。早期的动画、漫画都是由二维图像构成的,其画面是一个平面,所以被爱好者称为"二次元世界",简称"二次元"。广义上说,各种虚拟世界的卡通、动漫,电子游戏及其相关的核心产品与衍生产品都可以归为二次元的范畴。 - 23 - 为何那么多人痴迷二次元文化?细究起来,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是逃避现实的心理需求。不少青少年沉迷于二次元世界无法自拔,其实是不愿面对充满竞争和纷扰的真实世界。二是寻求认同的心理需求。处于边缘地位的亚文化族群往往要通过对亚文化的集体消费,不断强化着彼此间的认同感,感知个体存在的价值。 二次元文化的盛行,于资本市场可能是利好,但对文化领域是喜是忧,则需要时间的验证。当下二次元文化的各类活动主要是在互联网这个场域完成的。新媒体不仅为二次元作品提供了便利宽广的展示平台,还为网络一代找到了同好聚集、思想碰撞的交流空间。在这种环境下,二次元逐渐跳脱了孤立的虚构故事空间,超越了动漫的艺术形式,形成涉及人群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的时尚潮流。然而,由于互联网对海量内容的筛选、监管和把控不甚严格,使二次元文化落入野蛮生长、良莠不齐的窠臼。 随着主要受众群体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二次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破壁交融的进程将逐渐加速。为了更好地获得年轻人的认同,我们应当通过参与创作或评论引导的方式影响二次元文化,指引其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有鉴于此,国产二次元作品,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提升:一是融入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文化提倡的要素。二次元这种创作传播方式,须在中华文化内涵的挖掘上有所倾斜,这样才能为青少年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对接打下基础,给主流文化的发展开辟更多维度。二是从注意力经济转向情感力经济。动漫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里面的人物个性鲜明、情感丰富。尚处于发展初期的国产二次元作品却更多地流于肤浅的无厘头搞笑,或一味追求视觉刺激,堆砌俊男美女、宏大场景。试问,如果没有充分的情感张力,又怎能与观众深度互动、引导他们进行理性思考呢?三是取材于现实,靠生活质感打动观众。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二次元文化唯有回归现实,脚踏实地,才能更加震撼人心,引发共鸣,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宋磊《面对"二次元潮流" 主流文化不应缺位》) 4.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二维图像构成的、画面是一个平面的艺术作品就称之为"二次元世界"。 B. 事实已经证明,二次元文化的野蛮生长和良莠不齐对文化领域来说忧大于喜。 C. 亚文化族群常常通过集体消费"二次元世界",从而不断强化着彼此间的认同感。 D. 二次元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交融是大势所趋,其原因是受众年龄的增长。 5.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就二次元问题从解释概念到分析原因,再到解决问题,可谓层层递进。 B. 文章基于对二次元文化的隐忧,最后提出二次元文化健康发展的三个办法。 C. 虽无例证和数据,但文章能从理论高度进行逻辑分析,也同样使读者信服。 - 23 - D. 文章在论证过程中,侧重点就在于剖析了二次元文化受到追捧的两大原因。 6.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互联网只有对海量内容加以筛选、监管和把控,才能使二次元文化健康发展。 B. 如果青少年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那么二次元文化或许就没有这么火爆兴盛。 C.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二次元文化,是提升二次元文化品位的重要手段。 D. 二次元文化只有回归现实,脚踏实地,才能引发共鸣,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答案】4. C 5. D 6. B 【解析】 【4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A项,“由二维图像构成的、画面是一个平面的艺术作品就称之为‘二次元世界’”错误,选项对“二次元世界”概念的解读外延过宽,第一段说的是“早期的动画、漫画都是由二维图像构成的,其画面是一个平面,所以被爱好者称为‘二次元世界’……”,选项把“二维图像构成的动画、漫画”理解成“二维图像构成的艺术作品”,扩大范围; B项,“忧大于喜”错误,这一结论过于武断,文章第三段只是说“但对文化领域是喜是忧,则需要时间的验证”。 D 项,“二次元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交融是大势所趋,其原因是受众年龄的增长”错误,选项对原因概括不全,从文中来看,除了年龄增长原因,还有心智成熟的原则。 故选C 【5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侧重点就在于剖析了二次元文化受到追捧的两大原因”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的侧重点应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 23 - 故选D。 【6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B项,“如果青少年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那么二次元文化或许就没有这么火爆兴盛”错误,从文中来看,网络游戏只是二次元文化中的一项内容,它不能左右整个二次元文化的火爆兴盛。 故选B。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 二、古代诗文阅读(46分) (一)(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下面小题。 粱鼎,字凝正,益州华阳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甲科,解褐大理评事、知秭归县,再迁著作佐郎。知吉州,民有萧甲者,豪猾为民患,鼎暴其凶状,杖脊黥面徙远郡。太宗尤赏其强干,代还,赐绯鱼,旧例当给银宝瓶带,太宗特以犀带赐之,记其名于御屏。 至道初,鼎建议兴三白渠,及陈、许、邓等数州用水利垦田,事具《食货志》。徙陕西。二年,五将分道击李继迁,李继隆擅出赤柽路无功,还奏军储失期,鼎坐削三任。复为殿中丞,领职如故。以母老求郡,历知徐、密二州。真宗践位,复旧官。时三司督逋负严急,有久被留系者,命鼎按籍详定,多所蠲免。逾月,拜右谏议大夫。 - 23 - 时西鄙未宁,建议陕西禁解池盐,所在官鬻,诏从之。议者多言:“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今若禁解池盐,与内地同价,则民必冒禁复市青盐,乃资盗粮也。”时刘综为陕西转运使,鼎奏罢之。综归朝,亦密陈其非便。鼎既行,即移文禁止盐商,所在约束乖当,延州刘廷伟、庆州郑惟吉皆不从规画。 鼎奏运咸阳仓粟以实边,粟已陈腐,鼎即与民,俟秋收易新粟,朝廷闻而止之,上封章密陈其烦扰者甚众,鼎始谋多沮,遂令林特乘传与鼎等同议可否,于是依旧通盐商。鼎坐首议改作非是,诏罢度支使,守本官。未几,丁内艰,起复。卒,年五十二。 鼎伟姿貌,磊落尚气,有介节,居官峻厉,名称甚茂。好学,工篆、籀。尝著《隐书》三卷,《史论》二十篇,《学古诗》五十篇。 (选自《宋史•梁鼎传》,有删改)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相/ 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 B. 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 C. 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 D. 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解褐:脱去粗布衣服,指做官。古文中“徙”“拜”分别表示职位调动和授予官职。 B. 食货志:古代纪传体史书中专述经济史的篇名。纪传体史书一般分为本纪、列传、书志、箴铭、辞赋几种体例。 C. “丁内艰”文中指遭遇母丧。古代父母去世要为其守丧,守丧是一种孝顺的礼仪,有一定的时间规定。 D. 篆、籀:文中指书体。汉字的形体逐渐演变,主要形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八大类。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23 - 粱鼎为民除害,得到赏识。他在吉州任职时,奸民萧甲为非作歹,他流放了萧甲;皇帝赏识他,给了他不一样的赏赐。 B. 梁鼎关心民生,体恤百姓。他建议兴修水利,利用水利开垦荒地;他被朝廷派去核查赋税的情况,他从百姓利益出发进行了合理的处理。 C. 梁鼎力除弊政,遭遇挫折。他建议禁止私人买卖解池盐,舆论都不认同他的意见,但朝廷还是下令照他说的办理。后来朝廷通盐商,他遭到处罚。 D. 梁鼎文才突出,为政有声誉。他考中进士甲科,擅长书法,写有三卷《隐书》等大量文章;他光明磊落,为官严厉,声名很大。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三司督逋负严急,有久被留系者,命鼎按籍详定,多所蠲免。 (2)时西鄙未宁,建议陕西禁解池盐,所在官鬻,诏从之。 【答案】7. D 8. B 9. C 10. (1) 当时三司责罚拖欠赋税严厉急迫,有长时间被拘押的,朝廷命令梁鼎按照登记簿详细审定,免除赋税很多。 (2) 当时西部边境还未安宁,梁鼎建议陕西禁止私人买卖解池盐,由所在的官府专卖,朝廷下诏照此办理。 【解析】 【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画线句子中“青盐”“池盐”“商贾”“贼”“粟”都是名词;“价”“价直”都是名词,“价格”的意思;“蕃盐”指从蕃部带来的盐;“货鬻”是“卖”的意思,再结合上下文,可推知画线句子的大意为:边境百姓过去吃池盐,池盐价格很便宜。自从禁止池盐来困住贼寇,让商人送粮,从边境地区运送解池盐,价格和蕃盐差不多,所以从蕃部带盐来的,卖不出去。根据句意,可知D项断句正确。原文标点为:边民旧食青盐,其价甚贱。洎禁青盐以困贼,令商贾入粟,运解盐于缘边,价直与蕃盐不相远,故蕃部赍盐至者,不能货鬻。 【8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从高考来看,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B项,“纪传体史书一般分为本纪、列传、书志、箴铭、辞赋几种体例”不正确,一般分为本纪、世家、列传、书志、史表和史论几种体例。 - 23 - 点睛:本题重点突出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合乎当今国学热的趋势。选文是人物传记,一般主要考查的文化常识是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人才选拔、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古代重要地名、官场的一些理解、朝廷的官职、礼仪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解答这类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的将正确项与错误项区分开来。若有些知识出现遗忘或疏漏,那就要运用排除法,以确定最终选项。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C项,“舆论都不认同他的意见,但朝廷还是下令照他说的办理”与原文不符,由原文“建议陕西禁解池盐,所在官鬻,诏从之。议者多言……”可知,舆论的发出是在朝廷同意梁鼎的意见之后。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督”,责罚;“逋负”,欠交,拖欠,亏欠;“蠲免”,除去,免除。(2) “鄙”,边境;“宁”,安定;“鬻”,买卖;“从”,按照,听从。 参考译文: 梁鼎,字凝正,益州华阳人。太平兴国八年考中进士甲科,初次任职为大理评事、秭归县知县,又升任著作佐郎。任吉州知州,百姓有个叫萧甲的,横行奸诈,成为百姓一害,梁鼎揭露他的罪行,杖打他的脊背、刺面后流放到偏远地区。太宗特别赏识他的办事才能,梁鼎重新回朝廷任职,赏赐绯鱼,按惯例应当赏给他银宝瓶带,太宗特别用犀带赏赐他,把他的名字记在御屏上。 至道初年,梁鼎建议兴建三白渠,以及陈、许、邓等几州利用水利开荒耕地,事情写在《食货志》中。调往陕西。至道二年,五名将领分路攻打李继迁,李继隆擅自从赤柽路出击没有战功,还朝后上奏称军需物资没有按时供给,梁鼎因犯事而被降三级官职。又担任殿中丞,负责原有事务。因母亲年老请求到家乡州郡任职,历任徐、密二州知州。真宗登基,恢复原来官职。当时三司责罚拖欠赋税严厉急迫,有长时间被拘押的,朝廷命令梁鼎按照登记簿详细审定,免除赋税很多。一个月后,授任右谏议大夫。 - 23 - 当时西部边境还未安宁,梁鼎建议陕西禁止私人买卖解池盐,由所在的官府专卖,朝廷下诏照此办理。议论的人大多认为:“边境百姓过去吃池盐,池盐价格很便宜。自从禁止池盐来困住贼寇,让商人送粮,从边境地区运送解池盐,价格和蕃盐差不多,所以从蕃部带盐来的,卖不出去。现在如果禁止解池盐,和内地同价,那么百姓一定会触犯禁令买卖池盐,这是帮助盗贼获得粮食啊。”当时刘综担任陕西转运使,梁鼎上奏请求罢免他。刘综回朝后,也秘密陈述梁鼎的建议不妥当。梁鼎赴任后,就发文禁止盐商,所在的地方约束不当,延州的刘廷伟、庆州郑惟吉都不听从他的安排。 梁鼎上奏请求运咸阳仓粮食充实边塞,粮食已经腐烂,梁鼎就送给百姓,等到秋收换新粮,朝廷听到后阻止这件事,很多人上表章秘密陈述梁鼎扰民,梁鼎开始的计划多数失败,于是命令林特专程和梁鼎等人一起商议此举是否可行,于是依旧通盐商。梁鼎因起先倡议改变原有办法,朝廷下诏免去梁鼎度支使职务,仍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遭遇母亲丧事,起用恢复原职。去世,享年五十二岁。 梁鼎体貌魁伟,坦荡崇尚气节,有正气,为官严厉,名气很大。喜欢学习,擅长篆、籀书体。曾写《隐书》三卷,《史论》二十篇,《学古诗》五十篇。 (二) (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窦仪字可象。蓟州渔阳人。曾祖逊,玉田令。祖思恭,妫州司马,父禹钧,与兄禹锡皆以词学名。禹钧,唐天祐末起家幽州掾,历沂、邓、安、同、郑、华、宋、澶州支使判官。周初,为户部郎中,赐金紫。显德中,迁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致仕。仪十五能属文,晋天福中举进士。侍卫军帅景延广领夔州节度,表为记室①。开运中,杨光远以青州叛,时契丹南侵,博州刺史周儒以城降,光远与儒遣人引契丹轻骑于马家渡渡河。仪谓执政曰:”昨与颜衍论事势,有所预虑,所以乘驿昼夜不息而来。国家若不以良将重兵控博州渡,必恐儒引契丹逾东岸与光远兵合,则河南危矣。”俄而儒果导契丹渡河,增置垒栅。少帝军河上即遗李守贞等率兵万人水陆并进守汶阳据要害契丹果大至击走之汉初召为礼部员外郎。俄以父病,上表解官。 世宗亲加慰抚,手封金丹,俾赐其父。从征淮南,世宗以其饷馈不继,将罪之,宰相范质救解得免。恭帝即位,迁兵部侍郎,充职。俄使南唐,既至,将宣诏,会雨雪,李景请于庑下拜受,仪曰:”仪获将国命,不敢失旧礼。傥以沾服失容,请俟他日。”景即拜命于庭。时御史台议,欲以左右仆射合为表首,太常礼院以东宫三师为表首。仪援典故,以仆射合为表首者六,而谓三师无所据。朝议是之。四年秋,知贡举。是冬卒,年五十三,赠右仆射。 (选自 《宋史•窦仪传》,有删改) [注]:①记室,古代官职名。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23 - A. 少帝军河/上即遣李守贞等率兵万人/水陆并进/守汶阳/据要害/契丹果大至/击走之汉/初/召为礼部员外郎/ B. 少帝军河/上即遣李守贞等率兵/万人水陆并进/守汶阳/据要害/契丹果大至/击走之/汉初/召为礼部员外郎/ C. 少帝军河上/即遣李守贞等率兵万人/水陆并进/守汶阳/据要害/契丹果大至/击走之/汉初/召为礼部员外郎/ D. 少帝军河上/即遣李守贞等率兵/万人水陆并进/守汶阳/据要害/契丹果大至/击走之汉/初/召为礼部员外郎/ 12.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兄禹锡皆以词学名 出名、闻名 B. 仪十五能属文 标注 C. 请俟他日 等待 D. 朝议是之 认为……是对的 1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窦仪出身官宦,年轻即有才能。窦仪家从他的曾祖起,世代为官,其中尤以其父亲窦禹钧官位显赫,窦仪于晋天福年间考中进士,后通过景延广的引荐步入仕途。 B. 窦仪关心形势,积极出谋划策。他认为应该派良将重兵扼守博州渡口,防止叛将周儒引导契丹军越过东岸与杨光远会合,结果不出所料,周儒果然引导契丹军渡过黄河。 C. 窦仪出使南唐,圆满完成使命。在将要宣读诏书时,适逢下雪,面对李景在廊下拜受诏书的请求,窦仪坚持遵奉国家诏命,按照旧有礼节,最终李景在庭院中拜受了诏命。 D. 窦仪引经据典,发表自己看法。御史台和太常礼院对于以谁为上朝立班之首产生争议,窦仪引用典章故制,否定了御史台的意见,肯定了太常礼院的意见。 【答案】11. C 12. B 13. D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这段话意思是“少帝驻军黄河岸边,当即派遣李守贞等率领一万人的军队,水陆并进,镇守汶阳,占据要害之地。契丹军果然大规模到来,受到攻击而逃走。后汉初年,任命(窦仪)为礼部员外郎”。 “汉初”表时间,中间不能断开,由此可排除A、D两项。 - 23 - “河上”指黄河岸边,中间不能断开,如果将“上”划到后面,意为“皇上派遣……”,意思有误;且“万人”作“兵”的后置定语,两者不能断开。由此可排除B项。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靠平时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在课外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B项,属,本意为“撰著”,文中指写作文章。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 D项,“否定了御史台的意见,肯定了太常礼院的意见”错误。文中先说“时御史台议,欲以左右仆射合为表首,太常礼院以东宫三师为表首”,给出御史台和太常礼院的意见,即“当时御史台商议,想要把左、右仆射合为上朝立班的首位,太常礼院想把东宫三师作为立班之首”,然后“仪援典故,以仆射合为表雷者六,而谓三师无所据”,意思是“窦仪引用典章故制,用仆射共同作为立班之首的有六例,而三师的说法没有依据”,由此可见应是“肯定了御史台的意见,否定了太常礼院的意见”。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 - 23 - 窦仪字可象。蓟州渔阳人。曾祖窦逊,(曾任)玉田县令。祖父窦思恭,(任)妫州司马。父亲窦禹钧,和兄长窦禹锡都凭词学闻名。窦禹钧,唐天佑末年从幽州掾起家,历任沂、邓、安、同、郑、华、宋、澶州支使判官。后周初年,任户部郎中,赏赐金紫。显德年间,升任太常少卿、右谏议大夫,直到退休。窦仪十五岁就能写文章,晋天福年间考中进士。侍卫军统帅景延广兼任夔州节度使,上表奏请窦仪为记室。开运年间,杨光远占据青州叛乱,当时契丹南侵,博州刺史周儒献城投降,杨光远和周儒派人带领契丹轻骑在马家渡渡过黄河。窦仪对执政大臣说:“过去与颜衙议论事态变化,有所忧虑,所以乘驿车日夜兼程赶来。国家如果不用良将重兵扼守博州渡口,恐怕周儒必定引导契丹军越过东岸与杨光远的军队会合,那么河南就危险了。”不久周儒果然引导契丹军渡过黄河,增设营栅。少帝驻军黄河岸边,当即派遣李守贞等率领一万人的军队,水陆并进,镇守汶阳,占据要害之地。契丹军果然大规模到来,受到攻击而逃走。后汉初年,任命(窦仪)为礼部员外郎。不久(窦仪)因为父亲病重,上表请求解除职务。世宗亲自慰问安抚,亲手封好金丹,把它赏赐给窦仪的父亲。随从(世宗)征伐淮南,世宗因为他粮饷运输供应不上,将要治他的罪,(因)宰相范质解救得以幸免。恭帝即位,升任兵部侍郎,充任职事。不久出使南唐,到达后,将要宣读诏书。适逢下雪,李景请求在廊下拜受,窦仪说:“我敬奉国家诏命,不敢违背旧有礼节。如果认为沾湿衣服损害仪表,请求等待他日。”李景就在庭院中拜受诏命。当时御史台商议,想要把左、右仆射合为上朝立班的首位,太常礼院想把东宫三师作为立班之首。窦仪引用典章故制,用仆射共同作为立班之首的有六例,而三师的说法没有依据。朝廷讨论后认为是这样。乾德四年秋,主持贡举。当年冬天(窦仪)去世,享年五十三岁。追赠右仆射。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5小题,28分) 1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送述古①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①述古:陈襄字,苏轼好友,福建闻候人。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词中,词人将山塔、秋雨拟人化,以此表达其在临别之际的内心感受,将读者带入离别的伤感情境之中。 B. 词的上片回叙分手后回望离别之地临平镇和临平山,抒写了对往事无限美好的回忆和对友人的依恋之情。 C. 下片开始描写词人在归途中思念友人的情态。“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写的是友人离去,词人归来,因思念友人而辗转难眠。 D.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运用双关,令读者更加直接和真切地感受到词人的思念之苦,从而为他们的分离深感惋惜。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综合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 D - 23 - 项,“运用双关”错误,“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如豆的灯光发出微弱的荧荧光芒,窗外的秋雨已经停了下来,可是词人却无法抑制自己的眼泪静静地流淌。这里选用了两个“晴”字把雨和泪联系起来,比喻贴切而新颖,令读者更加直接和真切地感受到词人的思念之苦,令人为他们的分离深感惋惜。所以此处是运用“比喻”,而不是“双关”。 故选D。 【点睛】鉴赏诗歌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读懂诗歌所写的内容,知道每一句具体在讲什么;第二步是了解作者是如何写的,即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第三步是掌握诗歌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其中第一步是基础。诗歌鉴赏题的变化趋势是越来越侧重对诗歌内容的考查。要想在诗歌鉴赏题中取得高分,必须学会读懂诗歌。诗歌鉴赏选择题要想做对,也必须要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必须转变“轻读诗、重做题”的观念,沉下心去,反复咀嚼,多加品析,做到真正理解诗歌的内容。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 后游①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②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①此诗是唐肃宗上元年,作者重游修觉寺时的作品。此时正值安史之乱,也是杜甫漂泊西南期间。②烟光:云霭雾气。 15.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的首联,用“曾”和“再”点明题目“后游”, “桥怜再渡时”中的“怜”为”爱怜”之意。 B. 在诗人看来,壮丽秀美的山川好像等着诗人去登临纵目,斗艳作姿的花柳无私地盼望着诗人去领略欣赏。 C. “野润”一句写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火地。 “沙暄”一句写傍晚余晖迟迟不退,人们在沙地上嬉戏,声音杂乱。 D. 颈联两句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诗人从清晨到傍晚都在此,可见其流连之久,又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景色之美。 16. 诗的前两联写人有意,物有情。下列诗句中最接近这种写法的诗句是( ) A.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B.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 ) - 23 - C.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D.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唐·王维《书事》) 【答案】15. C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内容、情感的能力。 C项,“人们在沙地上嬉戏,声音杂乱”错误,这首诗歌是写诗人再次登山访古刹,展现了景色之美,“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具体描绘晨景和晚景两幅画面,这两句表明了时间的推移,诗人从早到暮在此,可见流连之久,又从侧面说明了景色之美,由此可知,这是写诗人自己流连江边的美丽风光。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手法、形象、情感的能力。 诗歌前两联“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以“忆”“怜”来表达诗人再游时对桥和寺都更生爱怜之情,这是“人有意”,以“如有待”“自无私”是说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这正是人有意,物有情。 C项,“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中“孤云……闲”“两不厌”写出“物有情”,而“相看”“两不厌”又可见人有意。 ABD三项无法展现“人有意,物有情”这一写法。 故选C。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上裴行军中丞 耿津① 萧关扫定犬羊群,闭阁层城白日曛。 枥上骅骝②嘶鼓角,门前老将识风云。 旌旗四面寒山映,丝管千家静夜闻。 谁道古来多简册,功臣唯有卫将军③。 [注]①耿津,中唐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②骅骝:赤色的骏马。③卫将军,卫青,西汉名将。 17.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首联与《雁门太守行》首联,都是通过描写边塞景物来渲染紧张气氛与危急的形势。 - 23 - B. 颔联上句写良马嘶叫、鼓角齐鸣,烘托了雄壮气氛;下句突出将军身经百战、经验丰富。 C. 尾联卒章显志,运用名将卫青的典故,表达了对功勋卓著的裴行军中丞的赞美之情。 D. 本诗虽是中唐诗人的作品,但其写景、气势,乃至境界,直追盛唐边塞诗人高适、岑参。 18. 颈联两句有什么含意?请结合诗句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7. A 18. ①颈联意为:军中彩旗,四处飘舞,映照着萧瑟的山川;城中夜深之时,仍有千家万户响起丝竹管弦之声。②该联上句既点明时节,突出山的萧瑟与寥廓;又突出场面之恢宏、军威之雄壮。下句表现和平安定的景象,而这是边关将士竭力戍卫换来的。③该联从侧面表现了边关军威之强盛及领军将帅的雄才大略,以及忠勇卫国之精神。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A项,两诗首联虽然都有写到边塞景物,但具体内容有所不同:李贺《雁门太守行》首联既写景,也写事,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的形势;而本诗首联写景,所蕴含的感情不一样,“定”字表明已经攻破强虏,萧清边患,并无紧张气氛,也不是危急的形势。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颈联两句有什么含意?请结合诗句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这是针对颈联设题,然后要抓住诗歌的标题、注释、诗中的意象以及直接流露情感的词语来分析。作答时,首先对该联进行翻译:军中彩旗,四处飘舞,映照着萧瑟的山川;城中夜深之时,仍有千家万户响起丝竹管弦之声。然后概括上下句要点:该联上句既点明时节,“萧瑟的山”,“丝竹管弦之声”,突出山的萧瑟与寥廓;“军中彩旗,四处飘舞”,又突出场面之恢宏、军威之雄壮。下句表现和平安定的景象,而这是边关将士竭力戍卫换来的。最后,总结出思想感情:该联从侧面表现了边关军威之强盛及领军将帅的雄才大略,以及忠勇卫国之精神。 【点睛】 - 23 - 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 (四)名句名篇默写 19.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望海潮》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雨霖铃》下片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是感慨深秋季节个人的离别之苦,进而推及到一般离人的思想感情,俯仰古今,在难言的凄哀中去深沉地思索人们普遍的离别的伤感。 (3) 《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作者说自己不学只是为吃鲈鱼以饱口腹而还乡求得安适的张翰,而要壮心许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作者在这里用典故既写出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写宋文帝好大喜功,草草出兵,结果一败涂地,仓皇而逃典故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用典抒情,咏叹当时南宋近事。 【答案】(1)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2)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3)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4)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 季鹰归未 (5)元嘉草草 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默写时的关键词有:堑、那堪、尊、酹、堪脍、封狼居胥、仓皇。 三、语言文字运用(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 23 - 《巴黎圣母院》的情节环环相扣,紧张激烈。爱斯梅拉达在黑夜里被劫后意外获款,遭陷害后被送上别场,被救入景母院后险象环生,到临刑前少的母女相认,小说情节神秘惊险、 。 为了救出爱斯梅拉达,乞丐们全部出动攻打巴黎圣母院, ,视死如归,气势磅礴。除此之外,巴黎圣母院等 的哥特式建筑,狂欢节上_ 的人群,( ),都无不洋溢着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显示了雨果强烈的激情和无比丰富的想象力。 巴黎圣母院又称巴黎圣母大教堂,历时一百五十余年才修建完成,它以结构匀称和美观著称于世,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在《巴黎圣母院》这都小说里,它像一个保护爱斯梅社达的巨人,见证了民族的苦难和历史的风云。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以及通过无数次根据它改编的影片和电视片,巴黎圣母院已经随着爱斯梅拉达和卡西莫多等人的形象传遍世界,成为法兰西民族的骄傲和象征。 20.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扣人心弦 前仆后继 高大挺拔 五光十色 B. 引人入胜 前赴后继 巍然屹立 五花八门 C. 引人入胜 前仆后继 巍然屹立 五光十色 D. 扣人心弦 前赴后继 高大挺拔 五花八门 2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笑声和表情的干奇百怪,专门在黑暗活动的弗罗洛的阴险恶毒 B. 千奇百怪的笑声和表情,专门在黑暗里活动的弗罗洛的阴险恶毒 C. 千奇百怪的表情和笑声,专门在黑暗电活动的阴险恶毒的弗罗洛 D. 千奇百怪的表情和笑声,阴险恶毒的弗罗洛专门在黑暗里活动 2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部小说,通过无数根据它改编的影片和电视片变得脍炙人口 B. 通过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以及无数根据它改编的影片和电视片 C. 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通过无数根据它改编的影片和电视片 D. 通过无数根据它改编的影片和电视片,以及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 【答案】20. A 21. B 22. B 【解析】 【20题详解】 - 23 -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引人入胜”,十分吸引人的注意,使人沉醉的优美的境界,多指山水风景或文艺作品吸引人;“扣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或指因感动而引起内心的强烈共鸣。第一处,文中是形容“小说情节神秘惊险”,强调引起人内心的共鸣,应使用“扣人心弦”。“前仆后继”,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形容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前赴后继”,前面的赶过去,后面的紧跟上,比喻连续不断,勇往直前。第二处,是形容“乞丐们全部出动攻打巴黎圣母院”时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两个词语都可以使用。“高大挺拔”,是指某件事物直立而高耸,也可以形容高超出众;“巍然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常用来比喻坚定不可动摇。第三处,主要是强调“巴黎圣母院等建筑”的高大,应使用“高大挺拔”。“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五花八门”,用作比喻各行各业的暗语,现常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第四处,应是突出狂欢节上人群的热闹,应使用“五光十色”。故选A项。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前面说“巴黎圣母院等……的哥特式建筑,狂欢节上……的人群”,“建筑”“人群”形成并列关系,由此可知,后文所填内容也应为名词性结构,中心词应是名词,这就排除AD两项;分析选项的前后句来看,能与“笑声和表情”相对应的是“阴险恶毒”,而不是“弗罗洛”排除C项。故选B项。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从后面来看,句子的主语是“巴黎圣母院”,而划线句“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以及通过无数次根据它改编的影片和电视片”的主语是“小说”,句意没有表达完整,与下文的陈述对象不一致,属于中途易辙。A项,“这部小说,通过无数根据它改编的影片和电视片变得脍炙人口”,句子主语是“小说”,陈述的对象与语段不一致,属于中途易辙,并且小说并不是因改编才出名。C项,中途易辙。D项,“通过无数根据它改编的影片和电视片,以及这部脍炙人口的小说”语序不当,先小说再影片和电视片。故选B项。 【点睛】 - 23 - 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 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 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3. 下面是一名同学在演讲比赛获奖后发表的感言有多处语言使用错误,请找出五处并改正。 同学们,不才能荣幸地站在这个舞台上,首先要感谢给过我支持鼓励的老师。没有他们,很难想象我今天能一展才华。想起在我紧张的时候,一位老师对我说,你放心上吧,你需要参考书籍,需要资料复印,他一定会鼎力帮助。这些真让我没齿难忘。我务必会以更加优秀的成绩回报你们。 【答案】“不才”改为“我”;“一展才华”改为“取得成功”或“获奖”;“他”应改为“我”;“鼎力”应改为“全力”;“务必”改为“一定”;“你们”改为“他们”。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 “不才能荣幸地站在这个舞台上”中“不才”使用不当,“在下”旧时谦称自己,多用于戏曲中,用在此处属于语体色彩不当,应改为“我”。 - 23 - “很难想象我今天能一展才华”中“一展才华”使用不当,“一展才华”,将自己所有的才能全部展现出来,此处获奖学生说的是自己,过于自负,可以改为“取得成功”。 “一位老师对我说,你放心上吧,你需要参考书籍,需要资料复印,他一定会鼎力帮助”中“他”错误,此处是模拟老师话,句中的“他”应是老师说自己,应为“我一定会鼎力帮助”,“鼎力”使用不当,“鼎力”,敬辞,大力(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一般说对方,此处老师说自己,不当,可以改为“全力”。 “我务必会以更加优秀的成绩回报你们”中“务必”使用不当,“务必”,指一定,必须的意思,一般是要求对方,此处说自己,不当,改为“一定”,“你们”指代不当,从开头“同学们”这一称呼可知,这段话是对同学说的,而回报的对象应是前面所说的老师,应改为“他们”。 四、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考临近,某中学为鼓励高三学生努力学习,在校园中张贴了大量内容各异的宣传标语,如“天王盖地虎,全考985;宝塔镇河妖,全上211”“每天增一分,干掉千百人”“考过高富帅,战胜官二代”“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这些标语引发了校内外各界人士的热议,有人认为这些标语的内容简洁有力,对学生是莫大的鼓励;有人认为这些标语的内容过于直白功利,会将学生的思想引入歧途;还有人认为学校教育理念和方法出现了偏差……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读懂高考励志标语背后的社会情绪 高考季临近,各种高考冲刺标语开始盛行于校园。“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前段时间,这个由四川一高中生创作的高考标语在网上疯传。如今,它出现在一些高中的高三教室里。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高考标语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2000年前后的标语多是“努力拼搏”、“高考必胜”、“永不言败”等,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高考标语多是“梅花香自苦寒来”之类的,传统而含蓄。不过短短十余年,高考标语愈发展现出白热化的意味。 这是不能不察觉的变化,变化里蕴藏着某种社会情绪。“发狠”与“拼命”型的高考标语虽然还是在励志,不过显然,它表达出的更是一种围观者正在洞见的现实: - 23 - “拼爹”横行、社会板结程度加剧的当下,尽管教育成本在逐年攀升,大学生的就业处境也越来越艰难,但高考仍然是“最不坏的选择”。因为它遵循的是一整套相对公平的选择机制,整体上是“分数前人人平等”。正因为如此,高考愈加成为下层青年改变命运的不二选择。他们不能不“发狠”,不能不“拼命”。 然而,即便高考为“最不坏的选择”,它改变命运的功能也正在弱化。换言之,就算有高考,普通学生也可能越来越拼不过“高帅富”。这一方面,早已被关注。譬如,重点大学中的农村学生越来越少,其所占比例的下降速度令人瞠目结舌;再譬如,不同类型中学的教育差距在变大,城市与农村的教育裂痕在日益扩大。一些身处教育资源薄弱地区的学生,他们其实早就注定了要被别人在高考中远远地抛下。 如果连上大学都在变得机会不均等,又如何能在社会竞争中“胜出”?以上的种种事实,让激昂的高考标语略显苍白。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它指向的,无疑还是高考本身的话题。时至今日,高考虽然整体上的公平性依然留存,但其自身的弊端也开始遮不住。形形色色的高考加分,防不胜防的高考移民,高考舞弊,乱象频出。尤为重要的是,城乡教育资源分布差距巨大,且在不断拉大。而在逐年加码的高考改革,更呈现出一种“重城市轻农村”的取向。当种种蚕食高考公信力的举措纠葛在一起,高考也就不那么公平,高考标语也只能催人黯然。 作为暂时没有替代品的向上流动渠道,读书还是有用的,高考仍未整体偏离其公平性的旨归,这是“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标语出现的深层情绪基础。但如何让高考可以持续实现社会的流动,不至于窒息社会发展的活力呢?在高考标语激起的舆论涟漪后,我们不能不省思这一点。无论如何,高考标语依旧是板结年代最后的励志想象,请以纠偏来呵护年轻人的想象。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写作时,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①学校做法值得肯定。在激烈的高考竞争形势下,学校借带有强烈刺激色彩的标语来激励学生,可以有效鼓舞学生学习,有益于学生备战高考。②学校做法应批评。过于功利化的教育培养不出真正优秀的合乎国家和人民需要的人才。③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以此立意写作,需要对标语中“干掉千百人”“战胜官二代”等透露出的仇视心理进行分析和批判,指出这种心理是不正确的教育理念。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时,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如题干要求“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这就表明要写成议论文,不能写成记叙文,而且要求写作时学生有个性化的思考。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如本题审题中就明确对这些标语的态度。第三, - 23 - 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 2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