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全册知识点归纳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全册知识点归纳

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知识总结(全册)‎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一、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1、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⑴、方向 ①、平面上的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 ②、地图上方向的表示法:‎ a、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根椐指向标所标方向去辨认(箭头指向北方);‎ b、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 c、在经纬网上应根椐经纬网所指的方向确定方向。‎ ‎ 图上距离 ‎⑵、比例尺:①比例尺= ————‎ 实地距离 ‎ ②、比例尺的方式:数字式 1/1000或1:1000;‎ 文字式 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100千米;‎ 线段式 0 1 2 3‎ ‎③、比例尺的选择: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单。如:学校平面图应选择较大比例尺;画中国政区图应选择较小的比例尺。‎ ‎⑶、图例和注记:让学生识记一些常用的图例(见世界地理(上册)P 10 面上的表格)。‎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球体。依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 ‎2、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 万千米。‎ 二、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识记以下内容。‎ 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 三、纬线的纬度 ‎⑴、纬线: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有三个特点:‎ ‎①、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②、纬线的长度不相等(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缩短,最后成一个点);‎ ‎③、自成一个圆。‎ ‎⑵、纬度:‎ ‎①、赤道为0°,赤道以北为北纬(0°—90°N),赤道以南为南纬(0°—90°S)。赤道将地球平分南、北两个半球。纬度数从赤道向北、向南逐渐增大。纬度最大值90°。‎ ‎②、人们规定: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四、经线和经度 ‎1、经线:在地球仪上,连结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 经线有三个特点:⑴、指示南北方向;⑵、长度都相等;⑶、自成半圆。‎ ‎2、经度:‎ ‎⑴、经度的起点是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0°经线以东为东经(0°—180°E);以西为西经(0°—180°W),所以东西经最大度数为180°。经度数从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⑵、180°经线:180°E和180°W重合的经线。‎ ‎⑶、任何一个经线圈,都把地球分成相等的两个半球。国际上规定20°W和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分界线。如:15°W位于东半球;165°E位于西半球。‎ 五、经纬网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面上任何一点的位置。‎ ‎2、读经纬网图,能回答有关问题(举例说明)‎ ‎⑴、A 点的经纬度:30°W ,40°N         ‎ ‎ B 点的经纬度:10°W ,10°N ‎⑵、从东西半球看:A 点位于西半球 B点位于东半球;‎ ‎ 从南北半球看:A 点位于北半球 B点位于北半球。‎ ‎⑶、从低、中、高纬度来看:A 点在中纬度地区 ‎ B 点在低纬度地区。‎ ‎⑷、从地球五带来看:A 点在北温带 B 点在热带。‎ ‎(A 地区有四季变化,B 地区有阳光直射。)‎ ‎⑸、A 点位于B 点的西北方向。‎ 六、世界的海陆分布 ‎1、海洋与陆地:海洋占71%,陆地占29%。‎ ‎2、七大洲:‎ ‎⑴、识记七大洲的名称和基本轮廓(世界地理P 23 的图)。‎ ‎⑵、东半球的大洲:亚、欧、非、大洋洲;西半球的大洲:南、北美洲。‎ 南极洲位于南极圈内,地跨东、西半球。‎ ‎⑶、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洲:亚洲、大洋洲;海拔最高和最低的大洲:南极洲、欧洲。赤道穿过的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⑷、亚、欧两洲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亚、非两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南、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3、四大洋:⑴、面积最大,最深的是太平洋;面积最小,最浅的是北冰洋。‎ ‎⑵、大西洋呈“S”形,地跨南、北半球。‎ ‎4、识记七大洲、四大洋分布图。‎ 七、世界的地形 ‎1、五种基本地形的特征:‎ 山地 海拔较高大于500米,坡度较陡,地面崎岖。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 丘陵 海拔较低,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地面较崎岖。如:中国的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高原 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高,边缘较陡峻。青藏高原(世界最高),巴西高原(世界最大)。‎ 平原 地面起伏较小,海拔较低,小于200米。亚马孙平原(世界最大),东欧平原。‎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刚果盆地(世界最大)。‎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记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如下图所示)。‎ 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越缓。‎ 八、海洋变迁 ‎1、地球表面形态处在永不停自的变化之中。如:地震、火山等(地中海面积的缩小,红海面积的扩大,东非大裂谷的扩张等都说明地球内部在运动)。‎ ‎2、板块构造学说:地球共分为六大板块(见世界地理(上册)P 35 图)。‎ ‎3、火山与地震: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⑴、环太平洋地震带;⑵、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 第三章 世界的人口 第一节、世界人口的增长 ‎1、目前,世界上共有60多亿人口,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持续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正数——人口在增长;负数——人口在减少)。‎ 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是:非洲和欧洲。‎ ‎3、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和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美洲的东部等。而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人口稀少。‎ ‎4、世界人口问题:⑴、大气污染,环境恶化;⑵、水资源污染,淡水等缺;⑶、乱垦乱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沙漠化严重;⑷、建筑用地过大,导致耕地减少等。‎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 ‎1、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世界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等。‎ ‎2、黄色人种—亚洲东部(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属黄种人)。‎ ‎ 白色人种—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大洋洲。‎ ‎ 黑色人种—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美国境内。‎ 第三节、世界语言和宗教 ‎1、语言:⑴、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语言。‎ ‎⑵、联合国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2、宗教:⑴、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世界上教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教。《圣经》为经典);伊斯兰教(《古兰经》为经典);佛教。‎ ‎⑵、道教是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 四、世界的聚落 聚落包括城市和乡村两种形式。城市规模大,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的活动;乡村居民居住地较分散,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1、天气指某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特点是多变。如:狂风暴雨、风力大等。‎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定性。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 ‎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1、气温:⑴、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 ‎⑵、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 ‎2、降水:‎ ‎⑴、降水的三种形式: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⑵、世界上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3、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⑴、气候资料用表格,坐标图和等值线图等表示。‎ ‎⑵、举例说明。‎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 ‎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2、地球的运动(见下表)。‎ 运动方向 转动中心 方向 转动同期 产生的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 昼夜交替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四季变化 注:认真看世界地理(上册) P49 图。‎ ‎3、地球上五带的划分:‎ ‎⑴、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有直射);‎ ‎⑵、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有四季变化);‎ ‎⑶、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有四季变化);‎ ‎⑷、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 ‎⑸、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 注: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 ‎4、海陆分布:纬度相同地方,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5、地形、地势的分布:‎ ‎⑴、不同的地形区,气温不相同。如: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降水和气温则不相同。‎ ‎⑵、随地势升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6、人类活动可以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等。‎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1、热带气候:‎ 类型 地表景观 气候特征 主地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终年高温多雨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 季雨林 终年高温,降水分旱雨两季 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终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如:非洲大陆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 终年高温少雨 西亚和北非、‎ 澳大利亚中部 ‎2、亚热带季风气候:‎ 类型 地表景观 气候特征 主地分布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中国、美国、巴西等国东南部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南北纬30°—40°大陆西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 ‎3、温带气候:‎ 类型 地表景观 气候特征 主地分布地区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半岛及附近地区等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草原 终年温和湿润 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如:欧洲西部大西洋沿岸等 温带大陆性气候 森林草原、荒漠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陆地区 ‎4、寒带气候:‎ ‎⑴、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的山地高原,气温较低,降水较少,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为基本特色。‎ ‎⑵、极地气候:①、苔原气候:终年寒冷,降水少。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分布有苔藓和地衣等。‎ ‎②、冰原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和南极洲,无植物生长。‎ 第五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 见考标P 32 目标点击 七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 第一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亚洲及欧洲 ‎1、比较亚洲和欧洲:‎ 地理事物 亚洲 欧洲 纬度位置 大部分在北半球,少部分在南半球 全部在北半球 海陆位置 东南北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西、南、北临大西洋、地中海和北冰洋 地形特征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②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③中部高、四周低 ①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较低;②地面起伏较小;③南北高、中间低。‎ 气候特点 ‎①气候复杂多样,(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大陆性特征和海陆差异特征显著 ①、温带气候显著(热带气候没有);②、海洋性气候显著。‎ 河流 特点 ‎①发源于中部高山高原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②、河流长,水量较大。③、多内流河。如长江,湄公河,塔里木河。‎ ‎①、发源南部山地、是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②、河流短小,水量丰富。如:多瑙河、莱茵河、伏尔加河等。‎ 人口特点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36.72亿)人口过亿的国家有6个东部、南部人口稠密 人口居世界第 二位(7.27亿)人口增长率最低,西部人口最稠密。‎ ‎2、需要识记的一些内容 ‎⑴、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 ‎⑵、亚洲、北美洲的分界线:白令海峡。‎ ‎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世界陆地最低点——死海(--400米)。‎ ‎⑷、北半球的“寒极”奥伊米亚康(俄罗斯);世界雨极——乞拉朋齐(印度)。‎ ‎⑸、亚洲最长的河流---长江(世界第三长河,注入东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湄公河(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注入南海。‎ ‎⑹、欧洲最长的河流——伏尔加河(注入里海);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多瑙河(流经8个国家),注入黑海。‎ ‎⑺、亚洲、欧洲的湖泊:贝加尔湖(俄罗斯)——世界最深的湖泊;‎ ‎ 里海(中亚)——世界最大的湖泊(内陆湖、咸水湖);‎ ‎ 死海(西亚)——世界上湖面海拔最低,含盐度很高的湖泊;‎ ‎ 巴尔喀什湖(中亚)—— 一半咸水,一半淡水的湖泊。‎ 第二节、非洲 ‎1、地理位置:‎ ‎⑴、地理位置:赤道从中部穿过,地跨南北两半球。‎ ‎⑵、海陆位置:东临海洋,面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陀海峡与亚欧相望,东北和东面隔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亚洲分界。‎ ‎2、非洲是世界上国家最多的大洲(54个)。二战前,只有三个国家独立:埃及、埃塞俄比亚、利比里亚。‎ ‎3、非洲地形:⑴、地形多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海拔500—1000米 ‎⑵、势东南高,西北低。‎ ‎⑶、主要地形区:‎ ‎①、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 ‎②、乞力马扎罗山——非洲最高的山峰(山顶积雪);‎ ‎ ③、刚果盆地-----世界最著名的盆地;‎ ‎④、东非大裂谷----世界最长(地壳胀裂形成的裂谷带);‎ ‎ ⑤、撒哈拉沙漠------世界最大沙漠(770万平方米);‎ ‎ ⑥、几内亚湾-------非洲最大海湾;‎ ‎⑦、马达加斯加岛------非洲最大岛屿。‎ ‎4、气候:⑴、非洲绝大部分在热带,平均气温高(25℃以上)称为“热带大陆”,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国家。‎ ‎ ⑵、气候特点: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状分布(气候类型见下图)‎ A、G地中海气候 ‎ B、F热带沙漠气候 C、E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M、高原气候 注:非洲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适于栽柑橘、葡萄、橄榄等。‎ ‎5、河流:⑴、尼罗河——世界上最长河(6000千米)注入地中海;‎ ‎ ⑵、刚果河——水量次于亚马孙河,注入大西洋。‎ ‎6、物产丰富(“富饶大陆”):‎ ‎⑴、矿产资源:金刚石、黄金储量和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几内亚湾的铝土,南非的黄金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赞比亚的铜,尼日利亚的石油也非常有名。‎ ‎⑵、名贵树种:桃花心木、檀木、花梨木等。‎ ‎⑶、农作物:咖啡、枣椰、油棕的主产地。‎ ‎⑷、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居世界首位如狮子、大象、斑马、长劲鹿等。‎ ‎7、经济:‎ ‎⑴、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低的一个大洲。‎ ‎⑵、农业是重要部门,玉米种植面积最广,小麦和稻米大量进口,咖啡可可、花生、棉花等大量出口。‎ 第三节、美洲 ‎1、比较北美洲和南美洲 地理事物 北美洲 南美洲 纬度位置 大部分在北半球小部分在南半球 大部分在南半球,小部分在北半球 海陆位置 东北西三面临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南隔巴那拿马运河与南美洲为 界 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北隔巴拿马运河与北美洲为界。‎ 地形特征 西部是高山区、中部是平原区、东部是低缓的高地 西部是高山区、中部是平原区、东部是高原区 气候特征 ‎①、气候复杂多样;‎ ‎②、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亚寒带针叶林气候为主。‎ ‎①、以热带草原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②、是世界上最湿润的大洲。‎ 主要山脉 落基山脉(科迪勒拉山系段)‎ 安第斯山(9000千米世界上最长的山脉)(科迪勒拉山系南段)‎ 主要河流 密西西比河,北—南,注入墨西哥湾,世界四长河 亚马孙河,西→东,注入大西洋,全长6400千米,世界第二长河,水量最大河流。‎ 经济特点 发达国家(美国、加拿大)‎ 发展中国家(巴西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 ‎2、需要识记的内容:‎ ‎⑴、白令海峡:“三线”交界处(亚洲与北美洲分界线;俄罗斯与美国的国界线;日界线通过的地方)。‎ ‎⑵、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南部,巴拿马境内,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⑶、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是加拿大、南美洲是巴西 ‎⑷、主要地区:①、亚马孙平原——世界上最大的平原;‎ ‎②、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 ‎⑸、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主要通行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以混血人为主。‎ ‎⑹、居民:①、北美洲的居民主要是欧洲等国的居民,以白种人为主。‎ ‎②、南美洲是世界人种大熔炉,以混血人种为主。‎ ‎⑺、经济:①、美国是当代实力最雄厚的资本主义国家。‎ ‎ ②、墨西哥以石油工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首都墨西哥城是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 ‎ ③、阿根廷是重要的牛肉、羊肉出口国。‎ ‎ ⑷、巴西的铁,墨西哥的银、智利和秘鲁的铜的储量居世界前列。‎ ‎ ⑤、南美洲大量出口咖啡、香蕉、蔗糖、棉花、玉米等。‎ 第二章、了解地区 第一节、东南亚 ‎1、位置及领土组成: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2、地形特点:⑴、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⑵、马来群岛——地势崎岖,山岭居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多火山和地震。‎ ‎3、气候特点:⑴、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明显的分为旱季和雨季。 旱季(11月至次年5月吹东北风)雨季6月-----10月,吹西南风)。‎ ‎⑵、马来群岛——大部分是热带雨林气候。‎ ‎4、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东南亚处在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图附后)南面的“马六甲海峡”是通过这个路口的咽喉。‎ ‎5、国家和居民:‎ ‎⑴、国小:①、中南半岛国家:越南、老挝、(内陆国)、缅甸——与中国南面陆上相临、泰国、柬埔寨,、‎ ‎②、马来群岛国家:新加坡(花园城市)印尼最大的群岛国家,火山国、马来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等 ‎⑵、居民: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印尼人口最多超过亿,也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6、物产:⑴、泰国是世界天然橡胶棕榈油量最多的国家,马来西亚锡产量居世界首位;‎ ‎ ⑵、菲律宾:世界上椰子、椰油最多;‎ ‎ ⑶、东南亚著名的稻米出口国:泰国、越南、缅甸;‎ ‎ ⑷、印尼和文莱是东南亚著名的石油出产国;‎ ‎ ⑸、天然橡胶产量居世界最多的三个国家:泰国、印尼、马来西亚。‎ 第二节、南亚 ‎1、地理位置: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西两段与印度洋的广大 地区、东临孟加拉湾,西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 ‎2、南亚三大地区:北部是喜马拉雅山地、中部是印度河和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3、两大河流:‎ ‎⑴、印度河:发源于中国的西藏,由北自南注入阿拉伯海,主体在巴基斯坦境内;‎ ‎⑵、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由西向东注入孟加拉湾,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 ‎4、气候:大部分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一年分三季。‎ 热季:3—5月,高温多雨;‎ 雨季:6—10月温热多雨;‎ 凉季:11—次年2月,凉爽。‎ ‎5、农业:‎ ‎⑴、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孟加拉国西部;小麦主要分布在西北部。‎ ‎⑵、三大经济作物的分布:①、茶叶:印度东北部和南部;‎ ‎②、黄麻:恒河三角洲;‎ ‎③、棉花:德干高原西部。‎ ‎6、宗教: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⑴、斯里兰卡,锡金,不丹信仰佛教;‎ ‎⑵、印度尼西亚信仰印度教;‎ ‎⑶、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尔代夫信仰伊斯兰教。‎ ‎7、人口和经济:‎ ‎⑴、南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地区之一,其中印度人口(世界第二),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人口过亿。‎ ‎⑵、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一个国家,电脑软件产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节、西亚 ‎1、重要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亚、非、欧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海)之间。(见世界地理P 41图)。‎ ‎2、认识两个海峡:‎ ‎⑴、土耳其海峡:黑海和地中海的通道;‎ ‎⑵、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海和阿拉伯海的通道,被称为“石油海峡”。‎ ‎3、干旱的农牧业:‎ ‎⑴、西亚的自然环境以干旱为主,所以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⑵、著名的畜产品: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羊毛地毯(阿富汗、伊朗)。‎ ‎⑶、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枣椰树——椰枣(伊拉克居世界首位)。‎ ‎4、阿拉伯国家:‎ ‎⑴、西亚地区是阿拉伯世界、居民是阿拉伯人(白色人种)通用阿拉伯语、信奉伊斯兰教。‎ ‎⑵、西亚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 ‎①、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始人的诞生地,伊斯兰教的圣城;‎ ‎②、巴基斯坦的耶路撒冷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圣城。‎ ‎5、石油库:‎ ‎⑴、西亚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石油产量和输出最多的地区。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 ‎⑵、西亚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沿岸地区。主要产油国有: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伊拉克。‎ ‎⑶、石油特点及输出地区或国家:‎ ‎①、特点:储量大,埋藏大,出油多,油质好。‎ ‎②、输出地区或国家:‎ 往东: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太平洋→日本。 往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大西洋→西欧、美国。‎ 第四节、欧洲西部 ‎1、位置和范围:欧洲西部指欧洲的西半部,西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面积500万平方千米。‎ ‎2、雄厚的经济实力:‎ ‎⑴、欧洲西部大多数国家是经济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德国。‎ ‎⑵、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约居各大洲之首 ‎ ‎⑶、瑞士——“钟表王国”;丹麦——“欧洲的牧场和食品库”;瑞典——制造业盛名;‎ 挪威——人均水产品产量居世界之首;荷兰——花卉种植业发达,著名的有“郁金香”。‎ ‎3、繁荣的旅游业:‎ ‎⑴、欧洲西部三大著名旅游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 ‎⑵、丰富的旅游资源:‎ ‎①、音乐之都——维也纳(奥地利);‎ ‎②、艺术之都——巴黎(法国);‎ ‎③、湖光山色“钟表王国”——瑞士;‎ ‎④、罗马古迹、水城威尼斯——意大利;‎ ‎⑤、地中海沿岸沙滩阳光,看斗牛比赛——西班牙;‎ ‎⑥、观赏花卉风车,参观围海造田工程——荷兰;‎ ‎⑦、乘船游览峡湾,观看午夜太阳——挪威;‎ ‎⑧、慕尼黑的啤酒——德国。‎ 第五节、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1、北级地区 ‎⑴、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一些岛屿(世界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北极地区图在世界地理(下册)P 58)。‎ ‎⑵、北极地区的土著居民是因纽特人(黄种人)和拉普人。‎ ‎2、南极地区 ‎⑴、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部分(南极地区图见世界地理(下册)P 59 )。‎ ‎⑵、极地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⑶、极地动物:南极的企鹅,北极的北极熊等。‎ ‎⑷、中国在南极的两个科学考察站:长城站和中山站。‎ 第三章 走进国家 第一节、日本 ‎1、东亚岛国: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领土由北海道、本州(最大)、四国和九州四个大岛及附近的3900个岛屿组成。首都是东京。‎ ‎2、多山的地形:‎ ‎⑴、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占3/4),平原面积狭小(关东平原最大)。‎ ‎⑵、日本多火山、地震(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神户和横滨)‎ ‎3、温湿的气候(北部——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性特征明显。‎ ‎4、发达的经济:‎ ‎⑴、是经济发达的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⑵、日本的贸易对外贸易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 ‎⑶、日本农业的三大部门:海产、稻米和蔬菜。‎ ‎⑷、日本工业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狭长的地带(这里海运方便,便于对外贸易)。‎ ‎⑸、主要城市:见世界地理(下册)P 69 《日本工业分布》。‎ 识记下列城市:‎ ‎①、首都——东京;‎ ‎②、四大工业中心:东京、名古屋、大阪、北九州;‎ ‎③、海港——横滨、神户。‎ 第二节、埃及 ‎1、地跨亚、非两大洲(亚洲的西奈半岛属于埃及)。(见世界地理(下册)P 72 图)。‎ ‎2、首都开罗是非洲最大的城市。‎ ‎3、是个沙漠之国,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4、“母亲河”——尼罗河全长6600千米,世界最长的河流。‎ ‎5、文明古国:金子塔、狮身人面像、“木乃伊”、象形文字等。‎ ‎6、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部门。农业集中于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盛产长绒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 第三节、俄罗斯 ‎1、面积最大的国家:‎ ‎⑴、面积1700余万平方千米,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世界唯一地跨欧亚两大洲和东西半球的国家。‎ ‎⑵、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西临波罗的海,南与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相邻。‎ ‎2、地形: ‎ ‎⑴、地势东高西低。‎ ‎⑵、地形以平原为主(70%)。西→东: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⑶、河流:伏尔加河,流经东欧平原,注入里海,欧洲最长河。‎ ‎⑷、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最深处1600多米),淡水最多的湖泊。‎ ‎3、气候: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 ‎4、资源:⑴、水资源丰富(伏尔加河、贝加尔湖);‎ ‎⑵、森林资源丰富(有世界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 ‎⑶、矿产资源丰富(秋明油田和第二巴库油田、库尔斯克铁矿、库兹巴斯煤矿)。‎ ‎5、经济:‎ ‎⑴、俄罗斯是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大国,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 ‎⑵、四大工业区:①、圣彼得堡工业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 ‎ ②、莫斯科工业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等;‎ ‎ ③、乌拉尔工业区: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 ‎ ④、新西伯利亚式业区(亚洲):重工业和军事工业为主。‎ ‎⑶、农业:①、主要农业区:东欧平原的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②、农产品:谷物、马铃薯、亚麻等。‎ ‎⑷、主要城市:‎ ‎①、首都莫斯科:全国最大城市和综合性工业中心,政治、文化、交通中心;‎ ‎②、圣彼得堡:第二大城市,临波罗的海;‎ ‎③、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临太平洋;‎ ‎④、摩尔曼斯克:临北冰洋(终年不冻,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6、西伯利亚的开发:西伯利亚领土辽阔,资源丰富。‎ 第四节、法国 ‎1、欧洲的经济大国 ‎⑴、地势、地形特点: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4/5)。‎ ‎⑵、农业:巴黎盆地盛产小麦。法国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 ‎⑶、地中海沿岸盛产葡萄,葡萄酒在世界上很有名。‎ ‎⑷、工业:汽车工业、飞机制造工业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2、文化与旅游 ‎⑴、艺术之都-—巴黎(800多年的历史)‎ ‎⑵、艺术极品有: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罗浮宫、圣心堂、圣母院、凡尔赛宫等。‎ 第五节、美国 ‎1、位置与领土:‎ ‎⑴、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和墨西哥,北临加拿大。‎ ‎⑵、领土由本土和阿拉斯加,夏威夷组成。‎ ‎2、发达的经济:‎ ‎⑴、工农业生产总值居世界首位。‎ ‎⑵、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生产专门化(如五大湖附近的乳畜带等,是世界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但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需要大量进口。‎ ‎⑶、工业分布:‎ ‎①、东北部地区(发展最早)-—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工业。‎ ‎②、南部地区(新兴工业区)-—石油、飞机、宇航、电子工业等。‎ ‎③、西部地区(硅谷分布地区)-—宇航、电子、信息技术等工业。‎ ‎3、对外贸易:美国是输出工农业产品最多,出口贸易额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进口小汽车、石油、纺织品最多的国家。‎ ‎4、人口和城市:‎ ‎⑴、居民主要是欧洲白人移民的后裔,有色人种主要是黑人。人口主要分布在城市里。美国境内的华人、华侨主要分布在洛杉机和旧金山。‎ ‎⑵、城市:①、首都-华盛顿;‎ ‎②、最大城市(联合国总部)—-纽约;‎ ‎③、太平洋沿岸最大的城市—-洛杉机(好莱坞和迪斯尼乐园); ‎ ‎④、有“硅谷”分布的城市-——旧金山;   ‎ ‎⑤、芝加哥-交通中心;‎ ‎⑥、底特律-汽车工业中心;‎ ‎⑦、匹兹堡-钢铁工业中心。‎ 第六节、巴西 ‎1、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2、地形主要是平原和高原 ‎⑴、亚马孙平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该地区是常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被称为地球之肺),有世界动植物王国之称。‎ ‎⑵、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该地区是热带草原气候。‎ ‎⑶、亚马孙河:由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是世界上第二长河,也是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3、经济:‎ ‎⑴、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 ‎⑵、巴西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水平较高,钢铁、机械、食品工业较发达。‎ ‎⑶、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国和出口国;蔗糖、香蕉、剑麻的产量居世界首位,牛肉大量出口。‎ ‎⑷、丰富的资源:铁矿丰富;水能资源丰富(世界最大水电站---尹泰普水电站)。‎ ‎4、人口和城市 ‎⑴、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 ‎⑵、居民主要是白种人和混血人种,通行葡萄牙语。‎ ‎⑶、最大的城市——圣保罗;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首都——巴西利亚。‎ 第七节、澳大利亚 ‎1、位置、范围、面积:‎ ‎⑴、地理位置:西北与亚洲相邻,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南与南极洲相望,是独自占有一个大陆的国家。‎ ‎⑵、领土组成: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 ‎⑶、面积约774万平方公里。‎ ‎2、地形:地势低平。地形自西向东明显地分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山地。‎ ‎3、气候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4、动物:袋鼠、鸭嘴兽、鸸鹋等。‎ ‎5、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羊毛生产国和羊毛、小麦输出国。因绵羊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6、矿产资源丰富:铁、煤等,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7、经济支柱:工矿业。‎ ‎8、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⑴、悉尼——最大城市、海港;‎ ‎⑵、堪培拉——首都。‎ 附:世界地理(上册)识图 一、读下图,回答问题。‎ ‎1、海洋:A B ‎ ‎ D E ‎ ‎2、海湾:C ‎ ‎3、岛屿:F ‎ ‎4、河流:① ② ‎ ‎5、地形区:③ ④ ‎ ‎6、气候类型:⑤ ‎ ‎ ⑥ 该气候特点是 ‎ ‎7、国家:M 首都是 ‎ ‎ 该国 (农产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8、山峰:⑦ ‎ 二、读下图,回答问题。‎ ‎1、海洋:A B C ‎ ‎2、运河:D ,它是 洲与 洲的分界线。‎ ‎3、河流:① ‎ ‎4、山脉:② 该山脉东西两侧降水量明 显不同,是由于 因素影响而造成的。‎ ‎5、地形区:E 该地是 气候;‎ ‎ F 该地是 气候。‎ ‎6、国家:M 该国的 、 、 、‎ ‎ 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填农产品)。该国水能资源丰富,境内有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 三、读下图,回答问题。‎ ‎1、海洋:A ‎ ‎ B ‎ ‎2、大洲:C ‎ D ‎ E ‎ ‎3、海峡:F ‎ ‎4、国家:① 该国于2005年3 月发生了海啸,它是由 ‎ 引起的,从板块结构学说来看,该地区多地震、火山的原因是 。‎ ‎5、M是一条石油运输线,该运输线是将 的石油运往 (国家)。‎ 四、读下图,回答问题。‎ ‎1、海:A B ‎ ‎2、河流:① ‎ ‎② ‎ ‎3、地形区:C 山脉 D 平原 ‎ E 平原 F 高原 ‎4、国家:③ 该国的首都是 ‎ 近年来,该国工业发展较快, 产业在世 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5、该地区存在的矛盾冲突主要是 ,‎ ‎ 原因是为了争夺 地区的控制权。‎ 五、读下图,回答问题。‎ ‎1、大洲:‎ A ‎ ‎ ‎ B ‎ C ‎ ‎2、海或海湾:‎ ‎① ② ③ ‎ ‎④ ⑤ ⑩ 3、运河:D ‎ ‎4、国家:E 首都 ;F 首都 ;‎ ‎ M 首都 。‎ ‎5、主要产油国:⑥ ⑦ ‎ ‎6、被伊斯兰教称为“圣城”的两个城市:⑧ ;⑨ 。‎ ‎7、S是一条输油线路,这条路线经过的海、运河、海峡是:‎ 波斯湾→ 海峡→阿拉伯海→红海→ 运河→ 海→‎ ‎ 海峡→大西洋→ (地区和国家)。‎ ‎8、该地区存在的矛盾冲突是 。‎ 六、读下图,回答问题。‎ ‎1、海洋:A ‎ B ‎ ‎2、国家:C ‎ D ‎ ‎ E ‎ F ‎ ‎3、岛屿:① ‎ ‎② ‎ ‎③ ‎ ‎④ ‎ ‎4、城市:⑤ ‎ ‎⑥ ‎ ‎⑦ ‎ ‎⑧ ‎ ‎5、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沿岸 ‎ 和 沿岸的狭长地带,是因为这里 。‎ 七、读下图,回答问题。‎ ‎1、海洋或海峡:A ‎ B ‎ C ‎ ‎2、山脉:E ‎ ‎3、河流:F ‎ ‎4、城市:‎ ‎①首都 ‎ ‎ ②最大城市 ‎ ‎③石化、宇航、飞机制造工业中 ‎ 心 。‎ ‎④西部最大港口城市 。‎ ‎⑤世界著名的“硅谷”中心分布 城市 。 ‎ ‎5、邻国:D ‎ ‎6、五大湖附近的农业带:G ‎ 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1、地理位置:⑴、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 ‎⑵、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⑶、从濒临的大洲和大洋看,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的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居世界第三位。‎ 领土四至:⑴、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 ⑵、最南: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⑶、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⑷、最西:新疆的帕米尔高原。‎ ‎3、从五带来看,中国大部分领土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4、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 ‎⑴、四个近海(从北到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太平洋的一部分)。‎ ‎⑵、两个内海:渤海(辽东半岛的山东半岛之间)、琼州海峡(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⑶、两个海峡:台湾海峡(福建省和台湾省之间)、琼州海峡(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 ‎⑷、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崇明岛。‎ ‎5、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共有14个陆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7图1—5《中国行政区划》上来识记它)。‎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1、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上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2、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注: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基本轮廓、位置、简称、行政中心,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7图1—5《中国行政区划》上来识记它)。‎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1、到第六次人口普查为止,中国共有13.7亿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人口分布特点:将(云南省)腾冲和(黑龙江省)黑河,用一条直线连起来,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是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 ‎3、为了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我国政府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人口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1、我国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91.5%;其他民族占8.5%,称为少数民族。‎ ‎2、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 ‎3、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4、民族风情: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汉族的赛龙舟。‎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1、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我国的地势阶梯分布情况:‎ 阶梯 名称 分布范围 平均 海拔 主要地形 举例 分界线 第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 青藏高原以东、以北的广大地区 ‎2000—1000米 高原、盆地 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地区 ‎500米以下 平原、丘陵 东北平原、山东丘陵 ‎3、主要山脉:‎ ‎⑴、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⑵、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⑶、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⑷、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秦山、祁连山。‎ ‎⑸、弧形山脉:世界是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尼边境)。‎ ‎4、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⑴、四大高原:‎ ‎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⑵、四大盆地:‎ ‎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多沙漠、戈壁,边缘有“绿洲”‎ 分布,盆地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 准噶尔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多沙漠、戈壁,边缘有许多“绿洲”分布。‎ ‎ 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 四川盆地——南方地区的一个湿润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 ‎⑶、三大平原:‎ ‎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东北平原——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 华北平原——第二大平原,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 ‎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有“水乡”和“鱼米之乡”之称。‎ ‎5、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见中国地理(上册)P27 活动题 1 。‎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1、气候复杂多样 ‎⑴、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等。‎ ‎⑵、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①、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识记: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秦岭—淮河线)通过的地方,见中国地理(上册)P28 )‎ ‎②、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⑶、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我国从北到南被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暧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 注:师生结合实际,讨论我国主要地形区位于的温度带、农作物熟制和主要农作物。‎ ‎⑷、降水:①、年降水量地区分布的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②、从时间分配来看:夏秋多,冬春少。‎ ‎③、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主要地形区位于的干湿地区和各干湿地区的植被分布,见中国地理(上册)P33 上面的表格)。‎ ‎⑸、气候类型: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球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北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2、季风气候显著 ‎⑴、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①、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季风区。季风区内降水多(东部地区)。‎ 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叫非季风区。季风区内降水少(西北地区)。‎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⑵、南、北方雨季情况 ‎①、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 (原因:夏季风的进退而 ‎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造成的。)‎ ‎②、东部雨季推移的规律:4月开始,雨季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如:夏季风与雨带的“失常”,就会造成旱涝灾害;如:南旱北涝或北旱南涝现象的发生。‎ ‎3、特殊天气: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具体情况师生共同讨论,见中国地理(上册)P38—41 )。‎ ‎4、旱涝灾害是影响我国最大的一种气候灾害。‎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1、我国主要的河流的分布。(在中国地理(上册)P42 图2—28 《中国主要河流分布》图上,找出我国主要河流及其注入的海洋)。‎ ‎2、外流河及外流区:‎ ‎⑴、最终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外流区。‎ ‎⑵、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受夏季风影响较大,夏季风盛行,水位上涨,形成汛期;冬季风盛行,形成枯水期。‎ ‎⑶、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①、南方河流: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长江、珠江)‎ ‎②、北方河流:水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黄河、海河)‎ ‎⑷、长江——我国最大的河流;珠江——汛期最长的河流;黄河——含沙量最大的河流;黑龙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 ‎3、内流河及内流区:‎ ‎⑴、最终未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分布的区域叫内流区。‎ ‎⑵、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大小主要受气温的影响,夏季水量较大,冬季水量较小,河流出现断流现象,所以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4、主要湖泊(两大湖泊):‎ ‎⑴、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⑵、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巴颜喀拉山 ‎5、长江:‎ ‎⑴、发源于唐古拉山,源头——沱沱河,全长6300千米(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最终注入东海。‎ ‎⑵、流经了,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共11个省区。‎ ‎⑶、流经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⑷、主要支流: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湘江、赣江等。‎ ‎⑸、上、中、下游的划分:宜昌以上为上游,宜昌到湖口为中游,湖口以下为下游。‎ ‎⑹、水能资源: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源头——宜昌、长江三峡),长江干流上的葛洲坝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正在建设中的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水电站。‎ ‎⑺、注:以上内容请同学们结合八年级地理(上册)P46页图2—32 来学习。 ‎ ‎6、黄河:‎ ‎⑴、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源头——约古宗列曲,全长5500千米(我国第二长河),注入渤海。‎ ‎⑵、流经了,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共9个省区。‎ ‎⑶、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⑷、主要支流:湟水(上游)、汾河、渭河(中游)。‎ ‎⑸、上、中、下游的划分:‎ ‎①、上游:河口以上(水能资源丰富,实行梯级开发。如:龙羊峡、刘家峡水电站等)。‎ ‎②、中游:河口到旧孟津(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应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③、下游:旧孟津以下(“地上河”是主要特色)。‎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1、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海洋资源等。‎ ‎2、自然资源的特征:‎ ‎⑴、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⑵、数量是巨大的,但又是有限的;⑶、质量在各地区有差异⑷、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具有不均匀性;⑸、状况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3、矿产资源的分布:‎ ‎⑴、主要油田:‎ 黑龙江省 辽宁省 河北省 山东省 山东和河南之间 大庆油田 辽河油田 华北油田 胜利油田 中原油田 ‎⑵、主要煤矿:‎ 黑龙江省 河北省 辽宁省 山西省 安徽省 河南省 贵州省 四川省 内蒙古 鞍山、‎ 本溪 开滦 阜新 大同、阳 泉、西山 淮北、‎ 淮南 平顶山 六盘水 攀枝花 霍林河 ‎⑶、主要铁矿:‎ 辽宁省 河北省 内蒙古 湖北省 安徽省 四川省 海南省 鞍山、本溪 迁安 白云鄂博 大冶 马鞍山 攀枝花 石碌 注:辽宁省、四川省、河北省三个省的铁矿最大。‎ ‎⑷、有色金属分布:‎ 内蒙古白云鄂博 稀土 湖南锡矿山 锑 甘肃金昌 镍 湖南水口山 铅、锌 山东招远 金 贵州铜仁 汞 江西德兴 铜 广西苹果 铝 江西大余 钨 云南个旧 锡 ‎⑸、太阳能分布最多的地区是青藏高原,最少的地区是四川盆地。‎ 注:以上矿产资源的分布要重点落实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53 图3—3 《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P54 图3—4《中国主要煤矿》、P54 图3—5《中国主要金属矿产》三个图上。‎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1、土地资源的特点:人多地少,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3。‎ ‎2、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其中,草地面积最大)。‎ ‎3、土地资源的分布:⑴、耕地: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⑵、林地:东北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 ‎⑶、草地: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与南部。‎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 ‎⑴、地区分布不平衡:“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⑵、时间分配上: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兴修水利工程:‎ ‎⑴、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68—69图 3—19 《南水北调线路示意图》等图上识三个调水工程:引黄济青、引滦入津、南水北调。‎ ‎⑵、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如:黄河干流上(最大的)小浪底水库、长江干流上正在建设中的三峡水利枢纽。‎ ‎⑶、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缓解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1、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2、四大渔场:黄渤海渔场、舟山渔场(全国最大)、南海渔场、北部湾渔场。‎ ‎3、盐场:北方——长芦盐场(全国最大),南方——莺歌海盐场。‎ 第四章 中国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秦岭——淮河线 ‎1、秦岭与淮河 ‎⑴、秦岭—淮河的走向:秦岭—东西向,淮河—由南向东注入长江—黄海。‎ ‎⑵、秦岭—淮河流经的省区:甘、陕、豫、皖、苏等。‎ ‎⑶、秦岭—淮河的意义:①、一月0℃的等温线;‎ ‎②、8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③、暧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④、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⑷、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见八年级地理(上册)P77 下面的表格题。‎ ‎2、四大区域:‎ ‎⑴、划分及分布:秦岭—淮河线、400mm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⑵、四大区域划分图:‎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与第三节、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 ‎1、我国四大区域地理的差异:‎ 地区 内容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地形 特征 高原、平原 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高原 高原、盆地 气候 特征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高原、高山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主要 河流 黄河、海河、‎ 黑龙江、松花江 长江、珠江 雅鲁藏布江、‎ 湟水 塔里木河、‎ 额尔齐斯河 主要 矿产 石油、煤、铁 有色金属、铁、‎ 水能 钾盐、石油、‎ 天然气、水能 石油、煤、‎ 有色金属 主要 农业区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渭河平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 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河西走廊、‎ 新疆绿洲 农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主要 水稻、棉花、‎ 青稞、小麦、豌豆 小麦、棉花、瓜果 农作物 小麦、玉米、棉花、甜菜、花生 甘蔗、油菜 主要 环境问题 黑土流失、水土流失、旱涝、盐碱化 旱、涝严重 沙化、草地退化 沙化、干旱、草地退化 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要点 第一部分  中国的主要产业 一、我国的农业 ‎1、农业取得的成就 ‎       ⑴、我国农业生产发展较快。粮食、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等产量居世界前列,其中棉花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水平。‎ ‎⑵、农业生产条件日益改善。(生态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较薄弱)‎ ‎⑶、农业生产的地区布局趋于合理。‎ ‎2、粮食作物的分布  ‎ ‎⑴、北方—小麦  春小麦:东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冬小麦:华北平原、渭河平原。‎ ‎⑵、南方—水稻  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3、主要经济作物的分布 ‎⑴、特点:①、经济价值高。 ②、技术要求高。 ③、商品性强。‎ ‎⑵、分布:①、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疆是我国长绒棉主产区。‎ ‎②、油菜籽:长江流域 ‎③、花生:山东、河南是主产区。‎ ‎④、甘蔗:四川盆地、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广西是最大产区。‎ ‎⑤、甜菜:黑龙江、吉林、内蒙吉和新疆的西北部。‎ ‎⑥、荼叶:泰岭、淮河以南的丘陵、山地是主产区。其中闽、浙、滇最多。‎ ‎⑦、天然橡胶:海南省、雷州半岛和西双版纳等。‎ ‎4、新型农业 ‎⑴、外向型农业:以出口创汇为主。主要基地有:山东半岛、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闽南等。‎ ‎⑵、旅游农业(观光农业)。‎ ‎⑶、生态农业和精确农业。‎ ‎5、畜牧业分布 ‎⑴、主要牧区及优良畜种:①、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 ‎②、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 ‎③、青海牧区和西藏牧区——牦牛 ‎④、宁夏牧区——滩羊 ‎⑵、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湘、川、豫。‎ 二、中国的工业 ‎1、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和劳动力状况、市场因素及现有经济基础等。‎ ‎2、我国的煤炭、钢铁、棉布、电视机、电冰箱等产量居世界首位。‎ ‎3、能源工业的布局 ‎⑴、煤炭是我中第一能源。山西省煤炭产量居全国首位。‎ ‎⑵、石油是我国第二大能源。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内,新疆将成为我国石油生产的“龙头”。(要了解“西气东输”工程的基本情况)‎ ‎⑶、电力工业:水力——主要在南方各大河的上游。如湖北省的电力工业等。‎ ‎         火力——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如山西的电力工业。‎ ‎4、钢铁工业的分布 ‎⑴、大型钢铁工业基地:①、东部沿海:鞍本、京津唐、上海。‎ ‎②、长江沿岸: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 ‎③、黄河流域:包头、太原。‎ ‎⑵、分析武钢和宝钢建立钢铁工业基地的有利条件。(略)‎ ‎5、机械工业的分布:辽宁、上海—南京、北京—天津。(全国大型的工业基地)‎ ‎6、纺织工业的分布:我国以的棉纺织工业为主。‎ 主要棉纺织工业基地:上海、天津、青岛、石家庄、郑州、西安、武汉等。‎ ‎7、高技术产业 ‎⑴、形成高技术产业的条件: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聚集等。‎ ‎⑵、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带: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 ‎⑶、高技术产业四大密集区。(见教材P18—19面的说明)‎ 三、中国的交通 ‎1、现代运输方式的种类、特点及其运输方输的选择 ‎⑴、现代运办方式:铁路、公路、海运、河运、空运、管道等。‎ ‎⑵、现代运输方式的特点:从运量、运速、运价等方面分析。‎ ‎⑶、现代运输方式的选择:结合实际,师生共同讨论。‎ ‎2、公路运输 ‎⑴、特点: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 ‎⑵、识记:青藏、川藏、新藏、滇藏等干线的起止点。(见八年级地理上册P91页活动题)‎ ‎⑶、公路的编号。(国道)首都放射线第一位数是“1”、南北纵线第一位数是“2”、东西横线第一位数是“3”。‎ ‎3、铁路运输 ‎⑴、识记:主要铁路干线的起止点。‎ ‎  ①、南北向:京哈—京广线、京沪线、京九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南昆线。‎ ‎  ②、东西向: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南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⑵、主要铁路枢纽:北京、郑州、徐州、株洲、兰州、成都等。‎ ‎⑶、正在建设中的青藏铁路的基本情况。‎ ‎⑷、铁路知识的运用。(结合实际,师生共同讨论、研究)‎ ‎4、海洋运输(分为沿海航线和远洋航线两大部分)‎ ‎⑴、沿海航线:①、北方航线:以上海、大连为中心。‎ ‎②、南方航线:以广州、香港为中心。‎ ‎⑵、沿海主要港口: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上海、福州、厦门、广州、香港、湛江、海口等。‎ ‎5、航空运输 ‎⑴、特点:速度快、舒适、安全。‎ ‎⑵、航空运输是衡量一个国家交通运输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⑶、主要航空港:北京、上海、广州等。‎ 第二部分  中国的34个省级行政单位 一、北京市 ‎1、职能: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 ‎2、地势特点:东南低、西北高。‎ ‎3、气候特点: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4、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人类文化遗止、故宫、天坛、颐和园、十三陵、八达岭长城等。‎ ‎5、环境问题:①、自然环境问题:沙尘暴天气严重(沙尘主要来源于内蒙古高原)、谈水资源匮乏等。‎ ‎②、人文环境问题:交通拥挤、空气污染、水污染严重、住房紧张等。‎ 二、辽宁省 ‎1、位置:位于东北南部,南濒渤海,东濒黄海,南面的大连是“东北的海上门户”。‎ ‎2、辽中南工业基地 ‎⑴、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工业基础雄厚。 ②、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③、海运、铁路交通方便。‎ ‎⑵、特点:是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如沈阳的机械工业、鞍本的钢铁工业、大连的石化和造船工业等。‎ ‎⑶、鞍山市是我国重要的黑色金属炼冶炼基地,有“钢都”之称。‎ 三、山东省 ‎1、交通发达:⑴、主要铁路:京九线和京沪线。‎ ‎⑵、东北和东部临渤海和黄海,海运方便。‎ ‎2、旅游资源丰富:泰山、孔府、孔庙及孔林(曲阜),水泊梁山,“泉城”济南,“世界风筝之都”维坊,“牡丹之乡”荷泽,蓬莱阁等。‎ ‎3、丰富的海洋资源:青岛、烟台是我国重要的海洋渔业基地;对虾、扇贝、、鲍鱼等海珍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居全国第一。‎ 四、台湾省 ‎1、位置和范围: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海域,由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等200多个岛屿组成。‎ ‎2、地形:岛内1/3为平原,2/3为山地。最高峰是玉山,最长河是浊水溪,最大平原是强地平原,最大湖泊是日月潭。‎ ‎3、气候: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大部分是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南部沿海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 ‎4、经济发展特色:“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 ‎5、主要城市、①、台北——最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②、高雄——最大港口,重工业基地、最大的工业区。‎ ‎③、台南市——最早兴起的城市,重要食品工业基地。著名古迹赤嵌楼在此。‎ 五、香港 ‎1、位于珠江口东侧,与深圳相邻,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 ‎2、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3、经济支柱:对外贸易。‎ ‎4、香港是亚太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京九与京广线和内地相连。‎ ‎5、香港旅游业发达,被称为“购物天堂”。‎ ‎6、香港于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设立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的社会制度。‎ 六、澳门 ‎1、位置和范围:位于珠江口西侧,与珠海市相邻。由澳门半岛、凼仔岛和路环岛组成,是我国人口最少、面积最小的省区。‎ ‎2、经济支柱:博彩、旅游、工业、建筑业等。‎ ‎3、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设立澳门特别行政区,实行“一国两制”的社会制度。‎ 七、吉林省 ‎1、地形:东南部是长白山地,西北部是松辽平原。‎ ‎2、长白山植被的垂直变化和山体两侧降水量的悬殊,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势和地形因素。‎ ‎3、农业:⑴、松辽平原:“粮仓”,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和高梁,这里是我国玉米生产的“黄金地带”。‎ ‎⑵、长白山地:动植物资源丰富。如:红松、长白落叶松、人参、灵芝、东北虎、紫貂等。‎ ‎4、长春:位于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光学仪器和制药工业基地。‎ 八、黑龙江省 ‎1、地表结构特点:山环水绕,平原居中。‎ ‎2、三江平原保护区:内部河流纵横、沼泽遍布、林木茂盛,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 ‎3、农业:⑴、兴安山地: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 ‎⑵、松嫩平原:粮食、大豆、甜菜生产基地。‎ ‎4、城市:⑴、哈尔滨——省会,铁路枢纽,重要的电机制造工业中心。‎ ‎⑵、大庆——我国最大石油工业基地。‎ 九、新疆 ‎1、地形轮廓特征:“三山夹两盆”(主要识记“三山”和“两盆”的名称)‎ ‎2、自然特征:干旱。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都很大。全年多晴天,日照特别强。‎ ‎3、灌溉农业:绿洲是本区的主要农业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甜菜和瓜果。新疆是我国长绒棉的主要产区;哈密瓜、吐鲁番葡萄更是闻名全国。干旱严重制约着新疆农业的发展。‎ 十、西藏 ‎1、自然特征:“高”和“寒”。(地势高,气温低)‎ ‎2、三大洁净能源:太阳能、地热(羊八井地热电站)、水能(雅鲁藏布江)。‎ ‎3、拉萨因空气洁净、日照充足、气候宜人,被称为“日光城”。‎ 十一、青海省 ‎1、江河之源:长江、黄河的发源地。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环境问题相当严重。如:沙化严重、草场退化、水资源减少等。因此,要保护这里的环境。(了解三江源保护区的情况)‎ ‎2、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藏羚羊、野牦牛、野驴、白唇鹿等。‎ ‎3、青海湖:我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 十二、陕西省 ‎1、地形特征:北部是陕北高原(黄土高原西部),中部是渭河平原,南部是汉江平原。‎ ‎2、渭河平原:“八百里秦川”,以种植业为主,盛产小麦和棉花。‎ ‎3、“西安”古称“长安”,是我国著名的古都,也是本省的行政中心。‎ 十三、山西省 ‎1、 地形和河流:黄土高原的东部,主要河流有汾河和沁河。‎ ‎2、煤炭资源:山西是我国煤炭最多的省区,主要煤田有大同、阳泉、西山、朔州等,被称为“乌金之乡”。‎ 晋煤外运的通道,大秦铁路和朔黄铁路外运;通过火电形式外运。‎ ‎3、旅游资源:太原晋祠、大同云冈石窟、五台山佛光寺、壶口瀑布等。‎ 十四、贵州省 ‎1、气候特色:气候温和湿润,冬天严寒,夏天酷暑,阴天多雨,四季不甚分明,具有“天无三日晴”之说。‎ ‎2、地形特色: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 ‎3、旅游、民族特色:山清水秀,石奇洞美、民族文化独特。如:黄果树瀑布、革命纪念地遵义、茅台酒文化等。‎ 第三部分  走向世界的中国 ‎1、我国的基本国情:包括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的内容。‎ ‎2、地区差异显著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3、中国走向世界: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标志着中国经济正在加速融入全球一体化的浩荡洪流。‎ ‎4、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的原因之一是自然灾害加剧。‎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