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初中7年级语文教案:第14讲 作文的详略安排
辅导教案 学员姓名: 学科教师: 年 级:七年级 辅导科目:语文 授课日期 ××年××月××日 时间 A / B / C / D / E / F段 主 题 第14讲 作文的详略安排 教学内容 1、欣赏详略安排恰当的范文,并对详略不合适的文章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 2、能够围绕中心,恰当选材,详略得当。 教法指导:本环节共两个步骤:一、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初步明白写作文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二、组织学生分享交流预习作业,进一步了解写作的详略安排。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他的雕像没有手。他的手呢?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雕塑是这样,写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围绕中心安排详写和略写,叙事的重点才能突出。 讨论预习作业,交流分享并总结。 教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详写和略写的重点,并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着重分析详略不得当的作文,指出写作时注意避免犯类似的错误(可采取以教代学结合相互PK的方式),通过作文升格部分,学以致用提升写作水平。 一、什么是详写和略写 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否则文章就啰嗦、冗长,材料堆砌,淹没了中心意思;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一般地说,详写经常用来表现“点”的情况,反映事物的深度;略写则往往概括“面”的情况,反映事物的广度。 二、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 在一篇文章中,哪些地方应浓墨重彩细加叙述和描写,哪些地方只要一笔交代,这不是根据写作者掌握材料的多寡来决定的,也不是根据个人的喜好来决定的。确定哪些地方应详写,哪些地方要略写,这是有原则的。 简括地说:最能直接地、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学生作文,在处理详略的问题上,容易犯两种毛病:一是掌握的材料多,就多写、滥写;掌握的材料少,就少写,或不写。二是喜好的、熟悉的就多写,反之则少写,或不写。 三、常见问题作文升格 1、一律略写 《我的一家》:“我的一家是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在炼钢厂工作,他是个先进生产者,每天早出晚归。妈妈是中山小学的老师,她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每天备课到深夜。我奶奶年纪大了,但还是抢着帮家里做事。我是家中大家最宝贝的,只管读书。家里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大学,做我家第一个大学生。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中多快活,我希望大家都有我一样的家庭。” 本文四个人物,每个都作了平铺直叙的介绍。哪个人地位要紧可作详写?哪个人个性较突出可作详写?哪个人哪件事给人印象深刻可详写?四个人中详略比例如何安排?都没好好考虑,文章显得呆板、苍白。 如果是你写《我的一家》,你打算怎样安排文章的详略? 升格作文: 我的一家 我家就住在小巷深处的那个狭窄的小阁楼上。妈妈是小学教师。每天一清早,我们还都呼噜着,她已起床。泡饭煮开了,水壶啵啵地喷着热气,她才推醒我:“平平,六点一刻了,起来,把英文单词背一背。” 我一骨碌就翻身坐起,不待穿好衣,就猛拍一下还蒙着头睡的爸爸:“懒爸爸,起来,太阳晒屁股了!”爸爸还在酣睡,他是个工人。今年四十五岁了,在读夜大,天天不过十一点不睡。爸爸没叫醒,奶奶却“吭吭”咳起来。她要我端茶,妈妈却抢先送上了一杯参汤。 梳洗完了,我背靠窗口,拉上面前的布帘,开始低声背诵英文单词,“factory,f-e-c-t-o-r-y”这个布帘是妈妈的杰作。不过,它只能遮断视线,却隔不断声音。“错了,f-a-c-t-o-r-y”爸爸纠正我。“对,对,我这个黄鱼脑袋!f-a-c…”外面响起爸妈的对话,妈替爸爸买到了《科技英语》,开玩笑向爸爸要书钱。爸爸急了,认真地放大喉咙,说:“不是连奖金都给你了吗?” “countryside,c-o-u-n-t-r-y-s-i-d-e”我起劲地背诵着,帘后的全是伴音,这一个帘子成了隔开两个舞台的帷幕。 外面小桌上响起了碗筷声。“平平,六点四十八分,快吃饭吧!”妈妈准时准分地报着钟点。我拉开布帘,小屋里弥漫着泡饭的腾腾蒸汽。四个碗中是雪白的大米泡饭,桌中间一朵花似地放着四个小圆碟,一碟甜酱瓜、一碟玫瑰乳腐,一碟油氽花生、一碟福建肉松。 碗筷叮当,扫过一遍似地,空了碗,空了碟…… 当当……,七点整,留下奶奶,妈妈、爸爸和我各自出发。妈妈夹着两大叠本子刚跑出几步又掉转头来说:“平平,晚上回来好好温习一下语文,明天要测验了。今晚,我要家访,晚回来。” 何必吩咐呢?有这样一个好妈妈,有这样一个幸福的家,我应该是懂事的。 上面一文,重点刻画“妈妈”,妈妈的勤勉、妈妈对我的督促,妈妈对奶奶的体贴,通过其他人物的陪衬,细致入微地予以描写,用的是繁笔。其他人只抓住其主要特点,粗粗勾勒,用的是简笔。文中除反映“妈妈”上述优点外,对她的工作也有反映,但因为本文主要写家中情景,所以写工作只是用“夹着两大叠本子”、“夜晚要家访”这两个简单细节稍作交代,是略写。 2、一律详写 有位同学写《记一次参观活动》:“元宵节那天,老师带我们去参观豫园。豫园门口面临湖心亭和九曲桥,临湖种着一排垂杨,鸟在树上叫,垂杨拂着水面,水中的金鱼自由自在地游着。豫园的大门黑漆漆的,看上去又厚又沉,门上有两只张着大嘴的狰狞兽环,门框上首有砖雕的各种小人儿,古色古香的。进门是个院子,种着几棵古树,干干净净,中间立着一张豫园情况介绍牌,工笔书写的字又扼要又全面地介绍了豫园情况,使人一进门就对豫园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院子的北端有座三穗堂。三穗堂高好几丈,真是宽敞,厅堂中有一个天坛灯,也高好几丈,灯座会转动,一些仙女随着转盘转,好像在翩翩起舞。三穗堂后是仰山堂。仰山堂不大,梁是用彩色描的。有一块匾额写着:‘此地有崇山峻岭。’堂前有一个靠水的栏杆,可以坐在栏杆边欣赏眼前的一片绿水。这里还有荷花灯,叶子青青,红色的荷花绽开来了。仰山堂上面是卷雨楼。登上楼去看山,楼对面的大假山都在眼前了。那山美极了,黄石堆得重重叠叠。山上有个亭,叫‘望江亭’,据说以前站在那里能看到黄浦江。大假山一侧可以看到围墙,围墙上盘着一条龙,龙瞪着眼,张着嘴,须子在舞动,像要飞起来。围墙刷得雪白,和上面黑色的瓦形成鲜明的对比,看起来格外叫人舒服。” 读完这篇,你对它所描写的哪个景物有深刻的印象吗? 其实,面面俱到,看起来包罗万象的作文,实际上毫无重点,无法给人留下什么印象。 从每一个局部看,本文刻画景物比较细致,也能抓住每个景物的特点,写得还算不错。但从全局来看,文章面面俱到,絮絮叨叨,把主要景物全淹没了。豫园有好几个院落,每个院落又有好多景致,都像上面这样写,长而无味,读起来令人生腻。实际上像上面这个院落,可重点写大假山,门口可不写,大门、围墙、三穗堂、卷雨楼等可略写。 升格作文: 记一次参观活动 元宵节那天,老师带我们游豫园。豫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大假山。(开门见山,点明详写的对象) 进了大门后,穿过三穗堂,来到仰山堂。(大门、三穗堂等不是本文要写的重点景物,只用‘进入’、‘穿过’一笔带过,干净利落)堂中迎面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此地有崇山峻岭” 几个秀气的大字。这样小巧的园林中哪有崇山峻岭?我狐疑着跨前几步。哟,眼前豁然一亮。只见仰山堂前有一个水榭,榭边是一泓寒碧的池水。池水的这一侧呈翠绿色,池的中央扎着几盏荷花灯,绿叶田田,随风摇曳着。再往前,水色变成了墨绿色,因为倒映着黑糊糊的大半壁山的影。再抬头看时,只见一座颇有气势的大假山矗立在池边。(写水是为了映衬大假山,引出大假山。并不是闲笔。但比起主体大假山来,它还是略写部分) 大假山由黄石垒成。只见它险峻高危,截断整个园,插上半边天,真像千里大平原上突地拔起的一座“崇山峻岭”。(多角度,多层次的描写,景物才能‘详’,而且详得漂亮。以上第一层写大假山给人总的印象)山前一小块平地上扎着一个大黑牛灯。它昂首甩尾,好像山里人家放牧似的,给大假山又添了几分生气。 转过大黑牛,就是盘曲而上的山道了。它高高下下,迂回缭绕,就像螺旋一样。下面的人能听得见上面人的脚步声,但要走到那里,不知要转多少弯。(写山道盘曲)一路上,山径险峻,有时笔直而上,有时陡直而下,有时狭窄只容单身,有时石断路绝,脚下是黑乎乎的深谷。(写山道险要)我正转得气喘喘,迎面又来一座峭壁,壁上倒悬着几株松柏,曲干弯枝,郁郁苍苍,又古朴,又精神。听说天雨时,这里会有水帘似的飞瀑,狂冲直泻,一直倾泻到山脚那一泓绿水中,溅起珍珠般的水花。我望着峭壁,出了神,耳中仿佛响起了飞瀑的隆隆声。再往峭壁的顶端看,那里露出了一座朱栏青瓦、飞檐重重的水亭。我七折八弯,好容易到了亭中,只见悬着“望江亭”一块匾额。抬头远望,却不见江的一点影子。远处是一片鳞次栉比的瓦屋顶,再近些,全园的楼台亭阁、奇石珍木尽收眼底,就像一组玲珑精致的建筑模型,美丽极了。旁边一位老伯伯介绍说,建园初,周围一片平野,登亭远眺,可以看到黄浦江。所以称“望江亭”。现在周围有了许多高楼,早把视线隔断了。(以上部分从俯视的角度写景) 这时一阵风吹来,凉丝丝的,我正爬得浑身燥热,不由得感到一阵凉快。望着从山下接踵而来的游客,我从心底里爆出一句话:来吧,大家都来吧,我们祖国古老美丽的园林真值得一游啊!(以简洁的几句心理描述结尾,既省笔墨,又深化了主题) 3、该详反略,该略反详 记一次球赛 今天我们班的“小火车头”队和七(3)班的“冲冲冲”队比篮球。 比赛前,我们真忙透了。张华准备毛巾、茶水。他可真细心,毛巾上还洒了点花露水,他说这样可以刺激头脑,清凉清凉。李平心负责战情分析,随时注意队员的打法有什么毛病,以便及时向领队报告,供他参考。张茜负责啦啦队,她带着班级中嗓音最响的六个女同学站在场地两边,她说左右一起喝彩,效果最好。我呢,打杂差,水不够去打水,衣服没人管看衣服,毛巾来不及送送毛巾,别人喝彩嗓子哑了,我顶着…… 随着口哨声响起,比赛开始了。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拼搏。我队的小虎可真是只小老虎,他一下子带球插到对方篮下,一投就中了。“投进啦,投进啦!加油,加油!”啦啦队叫得响极了。随着啦啦队不断的喝彩声,我们队接连又投进好几个球。但“冲冲冲”队也不是好惹的,他们急起直追,场上的分数交替上升,有时甚至超过了我们。但由于我们队顽强拼搏,终于以42∶40胜了他们。 比赛结束了,我们欢腾跳跃,庆祝胜利。“冲冲冲”队这次失败可能是他们太大意,他们以为是七年级冠军,就不把我们六年级小弟弟放在眼里。俗话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们这次比赛虽然胜利了,但要吸取更大教训,争取更大进步。 简评: 球赛,球赛,主要写赛球。赛前的准备是为突出球赛的紧张和激烈作铺垫。在此基础上,应对比赛作更详细、更精彩的描绘。但本文赛前写得那么繁琐,比赛本身,除第一只球稍作描写外,其他都一笔带过。这就好像一部电影,背景放映了很长时间,主要人物出场却一晃就过去了,谁爱看呢?另外,结尾一段议论,啰嗦教条,完全不得要领,根本可以不要。 升格作文: 记一次球赛 哨子声响了,我们班“小火车头”队和七年级冠军队“冲冲冲”队篮球比赛开始了。哨声未停,啦啦队长张茜就扯开她的大嗓门喊起了“加油”。我这个“百事管”一手夹住大块头的外套,一手拎着条湿漉漉的毛巾,一激动,把毛巾捏出了一把水。(直接写比赛开始的情景,先对场外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作简略的描写。目的是烘托比赛的气氛,另外补充交代了场前的准备工作,用笔经济,也颇能传神) 球被我队大块头抓住了,他一个长传——真帅!那个球简直如一条白光,直落1号孙长胜的手中。孙长胜偷一个空子,直切篮下,他躲过对方队员的阻挠,一个侧抛,“嚓!”球稳笃笃地进了网。哗——,场外一片轰动,轰动声中夹着张茜的最强音!(第一个球是球赛的起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双管齐下,场面总的情景描写和场中个别人物的分写相结合,写得笔墨淋漓、细腻动人) 但“冲冲冲”队到底是七年级冠军队,他们马上增强了防守,把我们的神投手孙长胜盯得团团转。继而他们发起了猛攻。他们的5号队员个子矮小,却像一条行水蛟龙,拦到球,几个穿梭,转眼间已到篮下。再猛一弹跳、人成鱼跃式,球像有眼有翅似地往网里钻。二平、二比四、四平……上半场打得难分难解,以24∶25结局,“冲冲冲”队领先一分。(这里用较多笔墨着力渲染了两军对阵、势均力敌的激烈气氛。战胜强大的对手,才显得自己队的本领不凡。因此,花相当的笔墨去刻画对手,这是合理的) 下半场一开始,“冲冲冲”队就发起了凌厉的攻势。他们配合默契,打法灵活,连连进球。我们队有些沉不住气,失误屡屡发生。到最后十分钟,比分牌上竟出现了30∶38的记录。(上半场到下半场的中间过程,用简略的几句话带过,但言简意明,球赛的整个发展脉络清清楚楚) 我们队要求暂停,经商量调上新手马飞和张超人。马飞投球不行,可盯起人来另有一功;张超人跑得不快,篮下命中率却惊人的高。开球后,“冲冲冲”队5号选手很快又接到一球,他刚想切入,却不料半路杀出了马飞。他死死紧缠,5号被逼得步步后退。心一慌球被马飞夺去。马飞一下子就把球抛到张超人手中。“冲冲冲”队几个队员拥上去阻拦,张超人被团团围住。他左冲右突,一不小心,被扳了一下,眼看要跌倒,但说时迟,那时快,他一个偏球险投,“嚓!”不偏不倚,正巧命中。张茜高兴得跳上跳下,把我的脚都踩痛了。(胜败转折关头,用浓重的笔墨把两个新上场的人物特点写得栩栩如生) 32∶38、34∶40、36∶40…… 哨子声响了。42∶40!“胜利了,胜利了!”“干杯,干杯!”张茜领着拉拉队员送上一杯杯温开水。我只顾盯着记分牌,竟忘了给我班的英雄们送毛巾。(最后如何一步步取胜,都没展开描写,因为胜败关键已写足,最后胜利势在必然,不言自明,所以不必赘述) 教法指导: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竞赛的互动方式进行(以教代学、优先选择等),并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与表扬,题目也可根据学情考情做适当调整。 浦东新区第四教育署2011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试题 (一)请以“温暖,就这么简单”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合理选材组材。②要有真情实感,有自己独特的体验。 1、你在生活中体验过“简单”的“温暖”吗?你怎么理解这几个字? 2、你打算写什么?怎么安排文章的详略? 3、请欣赏下面这篇文章,谈谈这篇文章在详略上设置得是否合理。 温暖,就这么简单 中秋节的夜晚,总是一个美好快乐的时候。 可惜的是,天公不作美。在这样一个美好团圆的节日,老天却阴沉着脸,雨也已下了一整天。看来今年的这个中秋节,那以往美丽皎洁的明月不会再出现了。我遗憾地低下头去。 推开门,一股冷风袭来。我情不自禁地打了个寒战,不由裹紧了外套,向阳台走去。妈妈正站在那里看雨。 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站到她的一边。她还在凝望着天空出神,并没有发现我的存在。 我依旧注视着。 不知何时,那张坚毅的脸已变得那么瘦削,缺少了那么多的朝气,而皱纹也早已匍匐在脸上,仿佛时刻准备着往其他地方扩散、进发。我心里闪过一丝心疼,真的好想、好想抚平她脸上那纵横交错的浅浅的沟壑般的皱纹。 我走近她,轻轻地环住她的腰。 妈妈的身体明显颤动了一下,眼底闪过一丝惊讶。我把头靠在她的背上,熟悉的温暖传来,我微微一怔。 虽然以前经常拥抱妈妈,但这样温暖的感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强烈。空气也好像在凝固,周围的一切都已静止,只听见彼此的呼吸声。没有言语,一切都不复存在,只是这样轻轻地抱着她。靠在她瘦弱却又坚毅的背上,往昔的一幕幕浮现在眼前:她拉着我的小手走进小学的课堂;吃饭的时候她把最好吃的送进我的碗里;生病时她焦急的眼神;获奖时她笑眯眯的脸庞…… 一切都像是在昨天。 可是,我是不是已把这记忆封存,或者早已忘却? 我抱着妈妈的手又紧了些。妈妈的手也放在了我的手上。妈妈手上和身上传来的温度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温暖。 雨,停了。我听见树叶上雨滴滴落的声音和萧瑟的秋风吹动树叶的沙沙声。风依旧是那么冷,可是我却不再感觉到。我轻轻闭上眼睛,微笑着,享受着这一刻的美好和安宁。如果可以,我真的很想就这样一直抱下去,永远享受这份温情。 原来,幸福就是这么容易;温暖,就是这么简单。 简评: (二)例文点评 你觉得下面这篇文章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特点?文章详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内容? 中学生的一天 “叮铃,叮铃……” “小懒虫,快起来,没有出息的东西,第一天就这样,还想考大学!” 闹钟发出的刺耳的金属敲击声,夹杂着妈妈絮絮叨叨的话语,打断了我那均匀、酣畅的鼾声。张开沉重的眼睑,望望墙上昨天父亲为我制订的、也许墨迹未干的“晨读计划”,在连打几个哈欠之后,我赶紧穿衣下地,飞快地抄起英语书,蹿出房门,趁妈妈不注意,顺手“拐”走了门旁的篮球。 “李娜娜,76分,张秋梅,89分……”数学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在静寂的教室里回荡着,撞击着一颗颗颤抖的心。我慢慢抬起头,望了望王锋—— 我们班上数学成绩最好的数学科代表,哟,他这是怎么了:腿轻轻地抖动着,两只手不自觉地用力捏着钢笔,眼睛紧盯着老师的嘴巴,嘴唇颤动着,而且,每当老师念到名字的读音与“王锋”差不多的同学时,他脸上的肌肉就重重地抽动一下。再看看他的坐姿,简直像一只绷紧的弹簧。忽然,数学老师提高声调,宣布道:“王锋同学,91分,最高分!”只见王锋猛地一晃,身子顿时萎缩下去,像大病未愈的人,无力地靠在椅背上。我心中不禁一惊,做一名好学生真难啊。 午后的阳光,火一样炽热,烘烤着夏日的大地。蒸笼般的教室,刚才还吵吵嚷嚷,现在趋于安静,因为历史老师又利用体育活动课来“加班加点”。讲台上,她不厌其烦地讲着,喊着,试图感化那些矢志“学理”的学生。我同情地看了看历史老师那颇有些气急败坏的样子,悄悄打开了手中的《化学指南》…… 自习课,有的同学孜孜不倦,有人甚至“挥汗如雨”,然而,对于我们这些酷爱“自由”的人来说,后面有人在唠嗑,只有当“班主任来了”这句激动人心的话语响起的时候,这些“自由爱好者”才正襟危坐,装模作样地学起来。 夜幕降临,千家万户灯火通明。在灯光下,你会找到一个苦读的身影。其中,有我,有你,有他…… 简评: 本文按时间顺序写了“中学生的一天”。以中学生活的紧张忙碌为中心,精心选取了最能体现这一中心的典型材料(如早晨那急骤的闹钟声,听成绩时的紧张,一面听课,一面复习化学等),真实地反映了中学生的心理。本文语言生动,擅长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的刻画来表现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心理。如“顺手‘拐’走了门旁的篮球”这个动作,表现了“我”在不情愿中的一种反抗心理;对王锋的动作、神态的刻画表现了这个优等生的可笑和可怜,让人们不由得反思我们的教育。 如果你要写一篇《中学生的一天》,你打算写什么内容?详写什么,略写什么? 教法指导:以学生自我总结为主,TR根据教案中的总结进行引导为辅,为本次课做一个总结回顾;总结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如画思维导图、默想回忆、抢答形式等。 1、学了本次课,请总结下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 最能直接地、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 2、你觉得本次课后你需要提升的地方有哪些? 教法指导:本环节包含预习下次课相关专题和复习本次课内容两部分,每节新课前教师对巩固练习作业进行批改与讲解,预习作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讲解。 一、 巩固练习 请从《温暖,就这么简单》或者《中学生的一天》中任选一个题目,完成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 二、预习思考 (一)下节课主题:《课内文言文复习(上)》 (二)预习作业: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曹刿论战》选自《______________》,此书相传是春秋时期___________(人名)所著。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根据选文,曹刿请见的主要原因是“ ”,从请见的行为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 的人。 4、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第—段交代曹刿拜见鲁庄公的原因,是帮助鲁国做战前的准备工作。 B.第二段略写战争的经过,主要是为了突出表现鲁庄公的急躁鲁莽。 C.第三段战后分析,论述了作战取胜的原因在于观察敌情掌握战机。 D.对曹刿言行的描写,表现曹刿具有正确的作战思想和卓越的军事才能。 答案: 1、左传 左丘明 2、①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得合情合理。 ②我看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下令追击他们。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热爱国家,心忧天下 4、B 预习札记 预习分享主讲人: 是否进行资料检索?是 否 是,检索渠道是,检索反馈 否,为什么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