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6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八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课案1迅速掌握文本信息课件新人教版
专题八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 (2019 · 浙江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1~3 题。 (10 分 ) 材料一 : 苗绣 , 苗族的刺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楚绣 , 与湘绣、汉绣同流而异源。古代苗族妇女养蚕主要是为了获得制作刺绣使用的丝线。苗绣主要用于装饰衣服 , 也用在裤脚和鞋面。在衣服上以栏杆形式围在肩膀和袖口。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 , 衣饰部位不是栏杆形式。苗绣针法有平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十几种 , 其中辫绣、结绣是苗绣中特有。辫绣是先将 8 根或 12 根同色丝线编成“辫子” , 然后 再回旋缀于底布成花 , 多用于“男性之衣” ( “乌爸” ) 的盛装中 , 绣品风格粗犷凝重。结绣则将丝线在针头挽数结 , 然后抽针 , 如此反复插满成花。苗绣图案多是鸟、鱼、花、果子。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 , 出现庞大、凶猛的动物 , 如龙、大象、狮子等。龙在苗绣中有虫龙、水龙、牛龙等形态。黔东南苗绣图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释为与神话传说中的图腾有关。苗绣一般先在绣布上绘或贴上图案。黔东南苗族妇女不直接在衣物上刺绣 , 而是先制成与装饰部位大小相同的绣件 , 再缀到衣物上相关部位 , 这样一方面便于操作 , 也便于单独取下来保护或替换。 ( 摘编自《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 · 西南地区卷》 ) 材料二 : 苗绣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从启蒙开始 , 苗族人就可以从苗绣里学习生活常识 , 认识草木动物 , 学习纺线耕田 , 了解节日习俗 , 解读神话、宇宙天体等 , 无所不可。乍一看这本“书” , 罗列的事物真不少 , 率性随意 , 缺乏归纳 , 但如果仔细阅读 , 你便会发现 , 它所表现的内容也都是经过了严格选择的 , 而且不乏思想深度。苗族先人把祖祖辈辈获得的人生智慧 , 都隐藏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苗绣故事中。 苗绣一直无声无息深藏不露 ,20 世纪后半叶才逐渐被发现。有趣的是 , 它被发现的时间与读图时代几乎同步 , 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显然不谋而合。神秘的气息 , 独特的想象 , 呆萌的造型 , 饱满的情感 , 让我们惊叹相见恨晚。 ( 摘编自解如光《十指春风 一绣千年》 , 《人民日报》 2019 年 2 月 23 日 ) 材料三 : 目前 , 民间手工技艺的主导传播形式多依托出版物或博物馆等相对静态的媒介 , 传播途径单一。实际上 , 民间手工艺的文化形态非常丰富。以苗绣为例 , 其非物质文化形态至少包含三种 : 苗绣中的图案 , 苗绣的针法和绣法 , 苗绣中承载的文化等。这些丰富的内容仅仅依靠静态形式传播显然是不够全面和详尽的。尤其是苗绣的刺绣技法十分复杂 , 无法仅仅依靠静态形式记录 , 借助摄像和三维动画等形式能更好地记录和还原刺绣复杂的过程。另外 , 传承主体的口述记录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一种重要形式 , 利用视频记录显然比单纯用文字记录更为方便、生动、鲜活。移动互联网上灵活多样的数字化观看模式可以改变传统出版物和博物馆等媒介相对静态和单一的展示方式 , 观众能进行个性化的选择 , 深入、反复地观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 摘编自罗丹《民间手工艺遗产基于移动 终端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 ) 1. 下列对材料中“苗绣”的相关理解 , 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楚绣是苗绣、湘绣、汉绣共同的“祖先” , 苗绣主要用于装饰衣服 , 古代苗族妇女养蚕主要是为了获得制作刺绣使用的丝线。 B. 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部位特别 , 妇女先制成与装饰部位大小相同的绣件 , 再将其以栏杆形式缀在肩膀、袖口、裤脚和鞋面。 C. 苗绣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鸟、鱼、花、果子、龙、大象、狮子等 , 在表现刺绣对象时 , 苗绣呈现造型上的呆萌特点。 D. 苗绣这本“书”罗列事物看似随意 , 但实际上表现的内容经过严格选择 , 不乏思想深度 , 苗族人从小就可以从中学习文化。 解析 : D A 项 , “楚绣是苗绣、湘绣、汉绣共同的‘祖先’” , 对重要概念理解错误 , 原文为 : “苗绣……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楚绣 , 与湘绣、汉绣同流而异源。”“苗绣”历史可追溯到“楚绣” , “异源”则说明苗绣与湘绣、汉绣的“祖先”并非共同的。 B 项 , 由材料一中“黔东南苗族的盛装刺绣 , 衣饰部位不是栏杆形式”可知此项中的“以栏杆形式”表述错误。 C 项 , 由材料一中“在盛装的大型图案中……”可知 , “苗绣日常服饰的图案包括……龙、大象、狮子等”理解错误。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苗绣中的一些图案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 如黔东南苗绣图案中的蝴蝶多被解释为与神话传说中的图腾有关。 B. 苗绣在 20 世纪后半叶逐渐被人们发现 , 主要是因为它与时俱进 , 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 , 契合了读图时代的审美趣味。 C. 苗绣的文化形态丰富 , 它的传播形式也应多样化 , 除了依托传统出版物和博物馆等媒介 , 还可以借助移动互联网。 D. 借助视频手段记录和还原苗族刺绣的复杂过程 , 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传承的一种形式 , 其优点是人们可以反复观看。 解析 : B 由材料二第 2 段中“有趣的是 , 它被发现的时间与读图时代几乎同步 , 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显然不谋而合”可知 , 苗绣被人们发现的原因是苗绣本身的艺术特质和读图时代的美学趣味不谋而合 , 并非苗绣改变了自身的审美特质。 B 项强加因果。 3. 根据上述材料 , 概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苗绣的另外两方面特点。 (4 分 ) (1) 图案 : 具有丰富的艺术特质 。 (2) 针法和绣法 : 。 (2 分 ) (3) 承载的文化 : 。 (2 分 ) 解析 :( 2) 介绍苗绣的针法和绣法的文字 , 主要集中在材料一中。由“苗绣针法有平绣、辫绣、结绣……十几种”可概括出“种类多” ; 由“其中辫绣、结绣是苗绣中特有”可概括出“有两种特有针法” ; 接着详细介绍辫绣和结绣的绣法 , 则突出“技法复杂”。此外 , 材料三中也有“刺绣技法十分复杂”的描述。 (3) 介绍苗绣所承载的文化的文字 , 主要集中在材料二第 1 段中。可提取中心句作答 , “苗绣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 ; 也可以将最后一句加以概括 , “苗绣凝聚了苗族人祖祖辈辈的人生智慧”。 答案 :(2) 种类多 , 技法复杂 , 还有两种特有针法 (3) 凝聚了苗族人祖祖辈辈的人生智慧 ( 或 : 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 ) 二、 (2018 ·浙江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4~6 题。 (10 分 ) 材料一 : 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 , 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有个男孩说 : “我和爸爸在沙漠里骑车 , 基本上都不走大路。我爸爸和越野车们赛车。他说就算走大路去沙漠也很好玩 , 因为还是可以看到动物 , 而且和汽车比赛很有趣。”还有个男孩说 : “我们每年 8 月都去犹他州 , 我妈妈的朋友有 3 辆全地形车。我们骑着好玩 , 但最主要是晚上看鹿啊臭鼬啊之类的动物。你要是把鱼的内脏丢在外面 , 晚上出去就能看到 5 头黑熊。太好玩了 ! ”第三个男孩说 : “我们每周末都去沙漠 , 他们那儿有比赛。有个小山没人去 , 因为上面都是石头 , 所以我们把它改造了一下 , 上山后可以跳下去 , 我们在那儿看到蛇洞和蛇了。 热的时候我们就出去找蜥蜴。”还有一个女孩天真地补充说 : “我爸爸有辆四轮驱动的卡车 , 我们去沙漠 , 不去自然之类的地方。” ( 摘编自理查德 · 洛夫著 , 郝冰等译《林间最后的 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症儿童》 ) 材料二 : 自然教育受众群体特征 ( 资料来源于刘正源等著《中国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 [ 注 ] 其他 , 指机构一类的特殊群体 , 如政府机构等。自然教育 , 指以有吸引力的方式 , 让人们在自然中体验、学习关于自然的知识 , 建立与自然的联结 , 树立生态的世界观。 材料三 : 去爱非人类的生物 , 其实并不太困难 , 只要多了解它们就不难办到。这种能力 , 甚至是这种倾向 , 可能都是人类的本能之一。这种现象被称为“亲生命性” , 是一种与生俱来、特别关注生命以及类似的生命形式的倾向 , 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人类能够很敏锐地分辨出生命与无生命。我们认为其他生物是新奇、多样的。未知的生物 , 不论生活在深海、原始林 , 还是遥远的深山中 , 都会令我们觉得兴奋。其他星球上可能有生物的想法 , 也总是吸引着我们。恐龙更是人们心目中生物多样性消失的象征。在美国 , 参观动物园的人数要超过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数。而在华盛顿的国家动物园 , 最受欢迎的是昆虫馆 , 因为这儿展示的物种最新奇 , 样式也最多。 ( 摘编自爱德华 · 威尔逊著 , 杨玉龄译《生命的未来》 ) 材料四 : 与亲生命性相对的是生物恐惧症。和亲生命性一样 , 这些生物恐惧症也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恐惧的强度会因个人的遗传与经历差异而有所不同。最轻微的症状只是稍微厌恶 , 或感觉不安。但严重的案例 , 可能就是标准的临床恐惧症 , 激发交感神经系统 , 造成恐慌、恶心以及冒冷汗。这种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 , 随时准备为危险源所激发 , 而危险源就是人类进化过程中 , 在自然界中所遭遇到的危险 , 包括高度、密闭空间、湍急的水流、蛇、狼、老鼠、蝙蝠、蜘蛛以及鲜血 , 却不包括刀子、磨损的电线、汽车以及枪支 , 虽然它们比起古代的危险源 , 更具杀伤力 , 但在进化历史上还是太过近代 , 不足以形成可遗传的天性。 ( 来源同材料三 ) 4. 下列对材料中“亲生命性”和“生物恐惧症”的相关理解 , 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人类生来就可能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 , 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 B. 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 , 随时都会因自然危险源而激发生物恐惧症。 C. 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 我们的遗传基因里便具有对生物爱的反应能力。 D. 人类对生物的爱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 我们对生物恐惧的反应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 解析 : D A 项 , 材料三中说“有时甚至会想与它们进行情感交流” , 由 此可知选项“天生就能与自然界的生物进行感情交流”的说法错误。 B 项 , 由材料四中“这种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 , 随时准备为危险源所激发”可知选项中的“随时都会因自然危险源而激发生物恐惧症”说法错误。且“人类生来就有对生物的爱和恐惧”说法绝对 , 应是“可能有”。 C 项 , “人类对生物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本能”说法错误 , 应是“可能是”。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 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 , 这种自然体验符合儿童天性 , 有利于他们形成亲近自然、热爱生命的意识。 B. 从当前我国自然教育的受众群体特征看 , 值得注意的是 , 政府和公司占比较小 , 二者是自然教育行业很大的潜在市场。 C. 在美国 , 去动物园参观的游客比去体育场馆看职业运动比赛的观众多 , 这一事实是人类“亲生命性”的证据之一。 D. 人对高度、密闭空间、湍急水流的恐惧 , 跟他具备的知识有关 , 也可能跟他的经历有关 , 还可能跟人类基因有关。 解析 : A 曲解文意 , 材料一中为“我很高兴发现一群和我一样喜欢自然的孩子 , 但聊着聊着就发现他们中有一半人最喜欢的是在自然里骑车” , 选项中“喜欢自然的孩子中有一半喜欢在自然里骑车” , 没有“和‘我’聊天的一群孩子”的限制 , 扩大了范围。 6. 根据上述材料 , 概括出重视自然教育必要性的事实和理论依据。 (4 分 ) (1) 事实依据 : (2 分 ) (2) 理论依据 : (2 分 ) 解析 : 材料一在介绍孩子在沙漠里骑车的见闻时 , 都提到动物。由此可以推知如不对孩子进行自然教育 , 他们会妨害这些动物。材料二的条形图显示 , 接受自然教育最多的是儿童和亲子 , 其他受众人数较少。从以上信息分类概括提炼出事实依据。材料三介绍了“亲生命性” , 材料四介绍了“生物恐惧症” , 这两种对人的本能的认识都是对人进行自然教育的理论原因。材料一、二、三、四的信息 , 都表露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引导人们走进自然 , 与自然和谐相处 , 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 : (1) ①没有接受完整的自然教育 , 会在自然活动中妨害生物。②自然教育主要集中在儿童和亲子方面 , 受众群体单一。 (2) ①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亲生命性” , 也有根植于天性里的生物恐惧感。②自然教育能够引导人们热爱自然 , 保护自然 , 正确应对自然界的危险。 三、 (2017 · 浙江卷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 7~9 题。 (10 分 ) 社会传播过程要求至少有两个人。他们结成信息分享关系 , 共享一套信息符号。结成传播关系的目的是寻求信息、劝说、传授、娱乐或其他。目的不同 , 参与者的角色也不同。比如 , 追求娱乐的人愿意“悬置怀疑” ; 预料对方会劝说的人将加强防范。然而 , 无论扮演什么角色 , 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 , 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 , 编制信息代码 , 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 A 类传播行为。白纸黑字的符号可以长期保存 , 手势或面部表情或讲出来的话则稍纵即逝。无论时间长短 , 在传播过程的某个时刻 , 这些符号都独立存在 , 脱离了参与传播的双方。 接受讯息的参与者 , 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 , 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 , 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 , 他就按照他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 B 类传播行为。第二个参与者也可能要进行编码 , 这些编码多半是非正式的、无意的 , 可能是面部表情 , 也可能是其他信号 , 表示有没有兴趣、是否相信、是否理解等的信号 ; 第一个参与者对第二个参与者的信号进行解码 , 将其当作反馈。如果情况需要 , 第二个参与者还可能进行正式的编码 , 发出这些符号 , 转而进行 A 类传播行为 ; 反过来 , 第二个参与者的 A 类传播行为又可能引起第一个参与者的 B 类传播行为 , 如此等等 , 循环往复。 换言之 , 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一望而知的外显行为。如上所述 , 讯息不像电流 , 电能沿电线流动 , 抵达灯泡 , 灯泡随即发亮。诚然 , 有些反应嵌入本能 , 近乎自动 ; 例如 , 一听见汽车喇叭声 , 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 , 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 , 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首先我们要听到那样的声音 , 然后我们要对它进行解释 : “他是在对我鸣喇叭吗 ? ”“哪里着火啦 ? ”外在符号影响行为只有一个途径 , 那就是改变形势在他心中的印象。外来符号到达时 , 如果接受者决定利用其中的讯息 , 他首先要加工这一讯息 , 加工的根据是他储存的形象 ; 一般地说 , 产生的结果可能有几种 : 证实既存的构想 , 稍许修正原有的界定 , 或澄清原来不清楚的地方。就像改变信仰一样 , 彻底改变原有观 念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然而 , 改变信仰的现象的确时有发生 ; 同样 , 感觉突变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比如 , 听说自己的房子着火时 , 脑海里对情况的感觉就会突变 , 迅速的反应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7. 下列对文中 A 类传播行为和 B 类传播行为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是 ( ) (3 分 ) A.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 ,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B.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编制符号 ,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和资源编制符号 ,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决定是否接受并加工对方发出的符号。 D.A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编制信息代码并发送符号 ,B 类传播行为指参与者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解析 : A 本题对应的原文分别为第一段中的“参与者总是要根据自己的认知 需要 , 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 , 编制信息代码 , 将他编制的符号发送给对方。我们将这样的传播行为称为 A 类传播行为”和第二段中的“接受讯息的参与者 , 将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 , 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 , 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如果接受 , 他就按照他自己的认知地图对这些符号进行加工。我们将这种行动称为 B 类传播行为”。 B 项 , 以偏概全、偷换概念。“ A 类传播行为”要有“发送给对方”的过程 , 选项中缺失。“ B 类传播行为”是指“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 , 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 , 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 , 而非“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技能接受符号”。 C 项 , 以偏概全、偷换概念。“ A 类传播行为”要有“发送给对方”的过程 , 选项中缺失。 D 项 , 偷换概念。“ B 类传播行为”是指“根据自己的认知需要 , 调动各种资源和传播技能 , 决定是否接受对方发出的符号” , 而非“根据自己的认知、调动各种资源接受符号”。 8.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 分 ) A. 传播过程中的双方结成信息分享关系 , 第一个参与者是讯息的传播者 , 第二个参与者是讯息的接受者 ; 两者角色可以转换。 B. 劝说参与者和娱乐参与者 , 由于传播行为目的不同 , 扮演的角色也不同 , 接受劝说者会加强防范 , 追求娱乐者会“悬置怀疑”。 C. 如果需要 , 传播过程可以循环往复 ,B 类传播行为者可以转为 A 类传播行为者 ,A 类传播行为者可以成为 B 类传播行为者。 D. 接受者接受一些讯息 , 如汽车喇叭声、“失火了”的呼喊声 , 感觉会发生突变 , 不需要加工讯息 , 反应嵌入本能 , 近乎自动。 解析 : D D 项 , 曲解文意。原文第三段中说“诚然 , 有些反应嵌入本能 , 近乎自动 ; 例如 , 一听见汽车喇叭声 , 一听见‘失火了’的呼喊 , 我们很快就做出反应。然而 , 即使这些快速反应也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选项中的“不需要加工讯息”显然与原文不符。 9. 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4 分 ) 解析 : 解答此类题目 , 需要先对选文的每一段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 , 然后再把各段的内容按“合并相同内容 , 保留不同内容”的方法整合归纳起来即可。选文的第一段讲的是社会传播过程的基本要求以及“ A 类传播行为”这一概念相关的问题 ; 选文的第二段讲的是 B 类传播行为以及 A 类传播行为与 B 类传播行为相互之间可以转换的问题 ; 选文的第三段说明了任何讯息都不能直接引起外显行为 , 必须经过一些中间步骤 , 即两类传播行为。把这三段的内容进行归纳整合 , 分点作答即可。 答案 : ①社会传播行为类型 (A 类传播行为与 B 类传播行为 ) 。②社会传播过程特点 ( 传播至少两人 , 角色可以转换 , 循环往复 ) 。 1.2018 年以前 , 浙江卷的论述类文本选用的是单篇连续性文本 ,2016 、 2017 两年的题材分别是语言变革和社会传播。命题遵循学术文章阅读的规律 , 引导学术文章阅读 , 培养考生科学的逻辑思维能力。其考查重点在于阅读理解学术文章、提取信息抽象概括的能力 , 考查考生是否具备读顺、读通、读懂文本字面意思的能力。 2018 年开始 , 则选用了非连续性实用类文本 , 既贴近信息时代考生阅读特点的实际 , 又融入跨文本阅读理念。 2018 年选择有关“自然教育”的非连续性文本 , 引导考生重视生态文明。语料选择由过去单篇文章改为四则语段材料 , 并插入图表等内容 , 增加阅读和思考难度。第一个语段为叙述性文本 ; 第二个材料为调查数据统计表 ; 第三和第四个语段为阐述性文本 , 分别论述了“亲生命性”和“生物恐惧症”。涉及考生阅读多种形式文本、分析比较、综合概括能力的考查。 2019 年则选择了有关“文化遗产”的非连续性文本 , 引导考生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语料共三则 , 第一则为说明性文本 , 选自《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大辞典 · 西南地区卷》 ; 第二、三则材料都是论述类文本 , 分别论述苗绣是苗族人的文化读本以及苗绣的传承与保护。 2. 从命题的形式看 , 题型、题量、分值较为稳定 : 两个选择题 , 每题 3 分 , 一个简答题 4 分 , 合计 10 分。 3. 试题涉及的考点 , 大多具有综合性 , 但每个题都有考点侧重。从涉及的考点来看 , 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中心意思的概括、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以及重要句子的含意的理解等是主要考查点。 课案 1 迅速掌握文本信息 ( 对应学生用书第 66 页 ) 非连续性文本整体阅读不会像其他文本那样 , 既要把握内容又要理清思路 , 其阅读快速简洁 , 由“言”到“意” , 具体说来包括这几个要点 : 1. 获取文字材料信息 整体略读时快速浏览 , 关注每一则材料的出处与标题 , 找出多则文本的中心话题 ( 或事件 ) 。 概括材料的出处 , 可大体判断其所属的文体类别及暗示信息。如 2017 年全国Ⅱ卷第 8 题 E 项“《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发布 , 明确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规划 , 具有重要的新闻价值 , 受到主流媒体的关注”就是从材料二的出处“ 2017 年 5 月 6 日《人民日报》”得出来的。 而根据材料的标题 , 则能得知材料所述的中心话题 , 如 2019 年全国Ⅰ卷之材料一的标题为《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研究》 , 它告诉我们一个核心信息 : 可移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 材料二的标题为《图书档案保护技术手册》 ; 材料三则为《关于毛里求斯档案文件的去酸与修复》。综合以上三个标题 , 可以知道 , 这一材料的核心是保护文化遗产。 2. 整合散乱语句内容 并非每一则材料都有标题或十分明显的中心句 , 这就需要我们对单则进行细读 , 以抓关键词句 ( 多为独立句或有意义关联的句子 ) 的形式找出它们各自的侧重点 ( 或角度、方面 ), 并对这些句子进行意义综合和归纳 , 由点及面 , 筛选提炼出信息要点。 如 2018 年全国Ⅰ卷的材料三 , 摘编自《参考消息》 2018 年 5 月 7 日 , 其中第二段一下子看不出中心句 , 怎么办 ? 先分解——看它有几句话 , 再整合——每句话各讲什么 , 最后综合出中心意思 : ①在中国南部广东省东莞市郊外的丘陵地带 , 中国刚刚建成了大型实验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②该实验设施建设费用达到 23 亿元人民币 ,3 月正式投入运行。③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之后第四个拥有同样设施的国家。④日本的 J-PARC 加速器设施中心主任齐藤直人说 : “虽然日本在技术和经验上领先 , 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 , 亚洲的中心正在从日本向中国转移。” ①②句告诉我们两条信息 : 中国在建设大型实验设施方面的费用和投入运行时间 ; ③句表明中国在这方面的地位 ; ④句借他人之口说出中国的发展之快。综合起来 , 就一句话 : 中国的实验设施已经在世界上领先。 其实 , 以上文字中最关键的句子是第④句中的“但中国发展得实在太快” , 这个评价 , 可以囊括其他信息。 (2017· 全国Ⅱ卷 , 改编 ) 阅读下面的文字 , 完成问题。 材料一 :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生活垃圾的总量也在不断加大。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 , 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埋或焚烧 , 产生有毒物质 , 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漫延。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 , 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 , 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 , 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 据保守估计 , 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 300 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 , 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 ! 这不是魔法 , 而是垃圾分类》 , 2017 年 4 月 5 日新华网 ) 材料二 : 笔者所在的小区 , 居民楼前三个垃圾桶分别标示出应放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餐厨垃圾。可是大多数居民还是把垃圾混杂在一起 , 一扔了之。问及原因时 , 有人说 : “我辛辛苦苦分了类 , 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运走了 , 分类还有什么意义 ? ” 这种现象可以说屡见不鲜。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 包括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 , 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 , 才能高效运行。分类投放是居民的责任 , 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是政府的责任。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 , 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 ; 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 , 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 , 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前不久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 , 给出了我国推进垃圾分类的总体路线图。但是 , 这一方案即便再科学合理 , 如果缺乏全民动员、全民参与 , 也难以由蓝图变为现实。我们应当认识到 , 生活垃圾虽然有资源属性 , 但污染属性更不可忽视。不按要求扔垃圾 , 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 , 实际上 , 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垃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 , 责无旁贷。当然 , 各地政府同样不能以“居民没有分类”“缺乏资金”等理由拖延、观望 , 应当落实政府主体责任 , 坚持政府主导 , 根据本地特点 , 做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设施体系建设 , 同时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国民素质的提升和垃圾处理设施的进步 , 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的条件已经成熟。重要的是 , 居民和政府快把自家的“门前雪”打扫干净吧 ! 各负其责 , 各尽其力 , 形成合力 ,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 垃圾分类前景可期。 (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 , 2017 年 5 月 6 日《人民日报》 ) (1) 中心话题 : 。 (2) 两则材料的侧重点 ( 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 ) 材料一 : 。 材料二 : 。 (3) 文本出处信息 材料一 :( 摘编自《垃圾变资源 ! 这不是魔法 , 而是垃圾分类》 ,2017 年 4 月 5 日新华网 ) 材料二 :( 摘编自刘毅《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 ,2017 年 5 月 6 日《人民日报》 ) 信息 : 。 答案 : (1) 垃圾分类 (2) 垃圾分类的作用和问题 ( 或“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垃圾分类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3) ①新闻报道 ; ②主流媒体 ; ③标题“垃圾分类应自扫门前雪”已暗示了公民和政府各自的责任 对下面表格中的数据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军阀割据混战造成的一些后果 A. 军阀割据局面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B. 军阀割据加速了袁世凯政府的倒台 C. 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 D. 军阀割据局面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解析 : B 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军阀割据混战造成耕地的减少 , 荒地的增加 , 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 陆军和军费的增加说明军阀割据时期战事不断 ; 农户和耕地大量减少 , 荒地增加 , 更说明军阀割据局面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B 项没有体现。 (2) 研读曲线图的走向 , 学会用文字准确回答。 曲线图多以纵横两个坐标为主轴 , 利用数据在这两个维度的变化来反映某种情况。因此 , 读曲线图 , 必须抓住三个点 : 坐标点 : 看仔细坐标的纵轴、横轴分别代表什么 , 以知晓具体内容。 走向点 : 由不同坐标轴上的数字连点而成的曲线 , 会有一个走向 , 即发展趋势。 转折点 : 曲线上会有不同的转折点 , 务必重点关注 , 一般为出题点。 对下面的曲线图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在工作前期 , 团队的工作效率呈上升趋势 , 激励力度逐渐加大 B. 当工作进行到中期时 , 团队的工作效率开始逐步下降 , 激励力度进一步提高 C. 当工作进行到后期时 , 团队的工作效率再次呈上升趋势 , 激励力度逐步降低 D. 激励力度和工作效率不成正比 , 因此激励在团队中并不起作用 解析 : D 从图表来看 , 主要是呈现激励力度与效率在前期、中期以及后期的变化趋势 , 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 在工作前期 , 团队的工作效率呈上升趋势 , 激励的力度也在逐渐加大 , 到了工作中期 , 团队的工作效率开始逐步下降 , 激励力度进一步提高 , 到了工作后期 , 团队的工作效率再次呈上升趋势 , 而激励力度逐步降低 , 由此可知 A 、 B 、 C 三项都是正确的。 D 项 , 说法太绝对 , 在工作前期团队的工作效率呈上升趋势而激励力度也是逐渐加大的 , “因此激励在团队中并不起作用”说法错误。 (3) 看清饼状图的切割方法 , 分析不同部分所占的比例 , 根据题目要求用文字正确地表述这种比例所代表的信息。关键是抓住两点 : 抓数据比例特征。饼状图经常对圆饼状进行不同切割 , 然后填上不同数据 , 以此让考生进行分析。 抓题目具体要求。因所站角度不同 , 不同的人可能对饼状图会有不同的理解 , 因此 , 回答时 , 务必结合题目要求 , 从具体要求中抓住图形所体现的意义。 下列图表是对汉字“书写”现状的调查。请仔细阅读 , 完成后面的题目。 从图中汉字“书写”的现状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 要求 : 不出现数字 , 字数 10~20 字 ) 解析 : 图表中有两幅图 : 一幅是关于“平时手写机会” , 从相关数据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人很少有机会用手写字 ; 一幅是提笔忘字的经历 , 很大一部分的人在提笔写字时有忘字的经历 , 且有近一半的人好多字不会写。并且要注意得出的结论不仅仅是从数据得出的结论 , 还应该从这两个结论中 , 结合题目“‘书写’的现状”作深层的分析 , 如可以概括成“书写能力堪忧”。 答案 : 写字机会少 , 提笔忘字多 , 书写能力堪忧。 (4) 看清柱状图所代表的数据特色 , 关注柱形与坐标之间的意义。 柱状图是把数据以直观的柱状或直方图呈现出来 , 并用坐标来表示两个或多个关系项 , 以向阅读者介绍或展示某种情况。 下面是关于我国“国民阅读”的一份调查统计表 , 对此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移动有声 App 平台、广播、微信语音推送是成年国民的三大听书形式。 B. 在三大听书形式之中 , 成年国民逐渐更倾向于选择移动有声 App 平台。 C. 从 2016 年到 2017 年 , 成年国民的三大听书形式的占比都在逐步上升。 D. 听书逐渐成为人们喜欢的阅读方式 , 利用微信语音推送推广阅读大有可为。 解析 : C 解答此题 , 首先要弄清题目要求 , 再是要结合要求审懂图意 , 三是用通顺的语句表达出图意。 C 项中“都在逐步上升”分析错误 , 根据图表中的数据可知 , 从 2016 年到 2017 年的成年国民的三大听书形式的占比中 , 广播的占比有所降低 , 而不是提高。 (5) 研读流程图或结构图 , 按流程来表述内容。 下面是银行卡被吞后取卡流程图 , 请把这个流程图写成一段话 , 要求内容完整 , 表述准确 , 不超过 80 字。 解析 : C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一道图表说明的题目 , 属于图文转换类的题目。解答此类题目时应按如下步骤 :(1) 解读时先确定叙述顺序 ;(2) 方框里的词语不能被遗漏 ;(3) 注意箭头走向。 答案 : ( 示例 ) 银行卡被吞后 , 可在 90 秒内通过正确输入密码的方式从 ATM 机上取回 ; 若密码输入错误 , 可凭 ATM 机回单 , 并拨打客服热线挂失 , 最后持身份证到银行取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