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七上历史 战国时期社会变化 同步练习
1 第 7 课 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一、基础训练 如识点一、战国七雄 1.战国初期,三国分晋的卿大夫是 ( ) ①韩 ②赵 ③楚 ④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时期 3.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 《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 ( ) A.晋 B.齐 C.楚 D.秦 4.下列战争发生在战国时期的有 ( ) ①城濮大战 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5.战国七雄中,管辖地区主要在我国今山东省一带的国家是 ( ) A.燕国 B.秦国 C.齐国 D.魏国 6.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争夺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包括 ( )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7.识读下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2)“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在长江流域的国家是哪个?由晋国分裂出来的国家有哪些? 2 (3)“战国七雄”中位于今天北京一带的是哪个国家? (4)根据“战国七雄”的大致地理位置,尝试编写一段便于记忆的歌诀,同学之间也可以互相 交流。 知识点二、商鞅变法 8.商鞅在变法时曾说:“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他宣传这种观点的直接目的是 ( ) A.建立君主的专制统治 B.完成国家民族的统一 C.对付反对改革的贵族 D.学习前人的治国经验 9.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目的是 ( ) A.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B.让广大人民得到实惠 C.争当霸主 D.维护其特权和地位 10.公元前 361 年,秦孝公即位,由于国力不强,受到各诸侯国的歧视,痛感脸面丢尽。为此, 秦孝公 ( ) A.实行分封制 B.任用商鞅变法 C.推进大一统 D.推行汉化政策 1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变法的依据。商鞅的下列变法措施,旨在提高军队战 斗力的是 ( ) A.改革土地制度 B.奖励军功 C.重视农业 D.建立县制 12.战国后期,落后的秦国一跃成为七雄中最富强的国家,主要得益于 ( ) A.管仲改革 B.尊王攘夷 C.商鞅变法 D.百家争鸣 13.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 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 ) A.小华:出身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14.阅读下列材料: 公元前 356 年,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开始变法。这一天,商鞅充满自信地站在成阳城楼上,一 3 名官员正在向下面围观的人群大声宣读变法法令:“一、编制户口,加强刑法;二、奖励生产;…… 五、推行县制;六、统一度量衡。”听了这些法令,人们议论纷纷,不同阶层的人对法令褒贬不一。 请回答: (1)请将法令三、四的内容补充完整并写在下面。 (2)如果你是人群中的新兴地主阶级,你最欢迎法令中的哪两条措施? (3)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奴隶主贵族,你会对法令中的哪一条最为不满?原因是什么? (4)如果你是人群中的农民,你对法令持怎样的态度? 知识点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5.战国时期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 )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赵州桥 16.2013 年 4 月 20 日上午 8 点零 2 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 7.0 级地震。我们为他们祈 福的同时,自然不会忘记“四川成都平原上有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至今还为无数民众输送涓涓 清流”。下列历史人物中,主导修筑这个“了不起的工程”的是 ( ) A.禹 B.李冰 C.商鞅 D.李春 17.下图所示工程代表了我国两千多年前水利技术的先进水平。这一工程是 ( ) A.都江堰 B.灵渠 C.大运河 D.赵州桥 18.阅读下列材料: 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石犀》 请回答: (1)材料中的“李太守”指的是谁?他为什么会受到后人的如此称赞? (2)材料中的“伯禹”又指的是谁?为什么把他与李太守相提并论? 4 (3)“李太守”所修建的工程有何功能?时至今天,它是否依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4)你是否知道现在在长江干流上修建的是哪两大水利工程?其有何作用? (5)你的家乡还有其他水利工程吗?它有何功能? 5 参考答案 1.B 解析: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 2.B 解析:战国形成的过程经历了“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故正确答案是 B。 3.A 解析: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 建立田氏齐国,七雄并立局面形成。故选择 A 项。 4.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比较能力。“城濮大战”是晋楚争霸,发生在春 秋时期,应排除,故选 D。 5.C 解析: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分别是,齐国在东方,秦国在西方,燕国在北方,楚国在南方,赵、 魏、韩三国在中间。据此可知管辖我国山东地区的国家是齐国。 6.B 解析:解答此题抓住题干中的限制信息“战国”。分析各选项,其中城濮之战发生在春秋时期, 牧野之战发生在商朝时期,据此排除①④,选 B。 7.(1)略。 (2)楚国。韩国、赵国、魏国。 (3)燕国。 (4)便于记忆的歌诀: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8.C 解析:“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意思是: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顺应时代 的变化调整治国策略,无须恪守古代的章法,其直接目的是对付守旧贵族。 9.A 解析:要了解变法的目的,就应该把握掀起变法的原因。战国时期,一些地主是由奴隶主转化 而来的,他们希望发展封建经济,建立符合他们利益的统治,因而实行变法。通过对商鞅变法原因 的分析,可选定 A 项。 10.B 解析:公元前 356 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国力,故 B 项符 合题意。 6 11.B 解析: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这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12.C 解析:公元前 356 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是战国时期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 改革。通过变法秦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秦军的战斗力大大提高,秦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发展。故 选 C 项。 13.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的识记能力。商鞅变法规定,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 并赏赐土地;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14.(1)三、奖励军功;四、承认土地私有。 (2)一是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保证了“我”对土地的占有;二是奖励军功,使“我” 只要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就能得到爵位、官职,给了“我”参与政权的机会。 (3)对奖励军功最不满。因为如果没有军功,就不能享受世袭的贵族特权,这严重损害了“我” 的利益。 (4)“我”对法令非常欢迎,因奖励耕织,调动了我的生产积极性,能让“我”安定地生活; 统一度量衡,有利于人们互通有无。 解析:本题以情景再现的形式考查了学生对商鞅变法内容的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 15.A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都江堰的识记能力。战国时期李冰在岷江中游修建的闻名世界的防洪灌 溉工程是都江堰。 16.B 解析:公元前 256 年,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17.A 解析:由题干中信息“两千多年”“水利技术”排除 C、D 两项,大运河和赵州桥都在隋朝兴 建,距今一千多年。由图片信息“岷江”“内江”“外江”可知本题选 A 项,都江堰坐落在岷江上, 它将岷江分割成内江和外江。 18.(1)李冰。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2)材料中的“伯禹”指的是传说中的大禹。因为他治水有功。 (3)都江堰具有防洪、灌溉、运输等功能。时至今天,它依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可灌溉土地 上千万亩,成为我国古代规模最大、效益最好、历时最久的水利工程,今天的都江堰还是观光旅游 之地。 7 (4)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等作用。 (5)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