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版江苏新高考选考化学(苏教版)一轮复习同步练习:专题4 1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学习任务1 硫及其氧化物 硫化氢 亚硫酸 一、硫单质 1.自然界中的硫 (1)游离态:硫单质俗称硫黄,主要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2)化合态: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 有关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化学式见下表: 硫铁矿 黄铜矿 石膏 芒硝 FeS2 CuFeS2 CaSO4·2H2O Na2SO4·10H2O 2.物理性质 色态 淡黄色或黄色晶体 溶解性 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 3.化学性质 二、二氧化硫(SO2 ) 1.物理性质 颜色 气味 毒性 密度 溶解性 无色 有刺激性气味 有毒 比空气大 易溶于水 2.化学性质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SO2+NaOH===NaHSO3; 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SO2+2NaOH===Na2SO3+H2O。 (2)具有还原性,能被Cl2、Br2、I2、H2O2、KMnO4等氧化剂氧化。 ①SO2与卤水反应:SO2+X2+2H2O===2HX+H2SO4(X为Cl、Br、I)。 ②使FeCl3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 ③2SO2+O22SO3。 (3)具有氧化性 与H2S反应:SO2+2H2S===3S↓+2H2O。 (4)具有漂白性 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SO2+有色物质→无色物质有色物质+SO2)。 三、三氧化硫(SO3) SO3在标准状况下为无色、针状晶体,能与水反应:SO3+H2O===H2SO4,放出大量的热。SO3是酸性氧化物,跟碱性氧化物或碱都能反应生成硫酸盐。 四、硫的氧化物的污染与治理 五、硫化氢(H2S)、亚硫酸(H2SO3) 1.H2S、H2SO3的弱酸性 (1)都是二元弱酸,在水中分步电离,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2)与NaOH反应都可生成两种盐:正盐(Na2S、Na2SO3)和酸式盐(NaHS、NaHSO3)。 (3)酸性:H2S<H2SO3。S2-、SO、HS-、HSO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其中S2-、HS-可与Al3+发生相互促进的水解反应,如3S2-+2Al3++6H2O===2Al(OH)3↓+3H2S↑。 2.H2S、SO2、H2SO3的还原性 (1)都可被Fe3+、O2、X2(X=Cl、Br、I)、HNO3、酸性KMnO4溶液等氧化。 (2)H2S在O2中燃烧时,H2SS,H2SSO2;H2S可被SO2、H2SO3氧化,如2H2S+SO2===3S↓+2H2O。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019·高考全国卷Ⅲ)向饱和亚硫酸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可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 ) (2)(2018·高考全国卷Ⅱ)密闭容器中,2 mol SO2和1 mol O2催化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NA。( ) (3)(2017·高考全国卷Ⅰ改编)氢硫酸的还原性强于亚硫酸不能作为比较氢硫酸与亚硫酸酸性强弱的依据。( ) (4)硫在自然界中仅以化合态存在。( ) (5)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三氧化硫。( ) (6)硫黄易溶于CS2,所以可用CS2溶解试管内壁的硫。( ) (7)SO2具有漂白性,所以SO2可使溴水褪色。( ) (8)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中产生BaSO3白色沉淀。( ) (9)SO2和Cl2等物质的量混合后通入装有湿润的有色布条的集气瓶中,漂白效果更好。( ) 答案:(1)√ (2)× (3)√ (4)× (5)× (6)√ (7)× (8)× (9)× 2.(教材改编题)在下列反应中硫元素只表现氧化性的是( ) A.2Al+3SAl2S3 B.S+2H2SO4(浓)2H2O+3SO2↑ C.H2SH2+S↓ D.3S+6NaOH2Na2S+Na2SO3+3H2O 解析:选A。A项,该反应中S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所以只体现氧化性,正确;B项,该反应中S的化合价由0价、+6价变为+4价,所以S体现还原性和氧化性,错误;C项,该反应中S的化合价由-2价变为0价,所以S只体现还原性,错误;D项,该反应中S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4价,所以S体现氧化性和还原性,错误。 3.(教材改编题)下列物质均有漂白作用,其中漂白原理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 A.HClO B.SO2 C.O3 D.Na2O2 解析:选B。SO2的漂白属于加合型,而HClO、O3和Na2O2的漂白均属于氧化型。 提升一 硫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1.(教材改编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残留在试管内壁上的硫可用CS2溶解除去,也可用热的NaOH溶液除去 B.硫单质与变价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低价态的金属硫化物 C.汞蒸气有毒,实验室里不慎洒落一些汞,可撒上硫粉进行处理 D.单质硫或含硫物质燃烧时,氧气少量时生成SO2,氧气足量时生成SO3 解析:选D。硫易溶于CS2,且能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性的Na2S和Na2SO3,A项正确;硫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SO2,D项错误。 2.(2020·蚌埠模拟)如图是研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微型实验装置。现用60%硫酸溶液和亚硫酸钠晶体反应制取SO2气体,实验现象很明显,且不易污染空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 B.品红溶液褪色 C.溴水橙色褪去 D.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 解析:选A。Na2SO3与60% H2SO4反应生成SO2,SO2的水溶液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SO2能使溴水、品红溶液褪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使含酚酞的NaOH溶液红色变浅。 3.已知有机色质的发色官能团可以被氧化或发生加合反应生成无色物质。 (1)为了探索比较SO2和Cl2的漂白原理,甲同学做了如下对比实验: a.将干燥的SO2和干燥的Cl2分别通到干燥的品红试纸上,发现品红试纸均不褪色; b.将SO2和Cl2分别通入品红溶液中,发现品红溶液均褪色; c.加热b中漂白后的溶液,发现前者恢复红色,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后者无明显现象; d.将SO2和Cl2分别持续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发现前者只变红,不褪色,后者先变红,后褪色。 请根据甲同学的实验事实,简要说明SO2与Cl2漂白原理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①相同之处:SO2和Cl2本身都没有漂白性,起漂白作用的分别是其与水反应后的产物________和________。 ②不同之处:H2SO3只能与某些有机色质发生________反应,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生成物受热分解再放出SO2,是非氧化还原反应。HClO能与很多有机色质发生________反应,生成物较稳定。 (2)乙同学为了探索对比O3、H2O2和Cl2的漂白能力大小,将等体积等浓度的品红溶液与三种漂白剂分别反应,至完全褪色时,发现消耗三种漂白剂的物质的量相同,但褪色时间O3最短,H2O2次之,Cl2最长。 ①消耗三种漂白剂的物质的量相同的原因是每摩尔物质________相等。 ②O3漂白速度较H2O2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l2漂白速度最慢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对比实验现象,仔细分析褪色原因。 答案:(1)①H2SO3 HClO ②加合(或化合) 氧化还原 (2)①得电子数 ②氧化性O3>H2O2 Cl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O浓度较小 常见漂白物质归纳 物质 SO2 HClO、H2O2、Na2O2、O3 活性炭 漂白 原理 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 将有色物质氧化为无色物质 吸附有色物质 变化 类型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是否 可逆 可逆,加热或久置后恢复原来颜色 不可逆,加热或久置后不恢复原来颜色 — 漂白 对象 有色的有机物,不能漂白指示剂 有色的有机物和指示剂 有机色质 提升二 SO2与CO2的检验 4.(双选)下列溶液能够区别SO2和CO2气体的是( ) A.澄清石灰水 B.H2S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紫色石蕊试液 解析:选BC。SO2和CO2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它们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不能利用澄清石灰水区别SO2和CO2。SO2具有氧化性,能将H2S溶液氧化生成单质硫(有淡黄色沉淀生成);SO2也具有还原性,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溶液褪色);CO2与这两种溶液不反应。SO2和CO2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利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别SO2 和CO2。 5.如图是检验某无色气体A是SO2和CO2的混合气体的装置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B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时,C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一定要理解题意是检验气体成分,检验二氧化硫用品红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在检验二氧化碳之前,必须除尽二氧化硫,因为二氧化硫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装置的作用是除去SO2并检验SO2是否除尽,所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但不能褪成无色,若褪成无色不能证明二氧化硫已除尽。 答案:(1)品红溶液 检验SO2 (2)酸性KMnO4溶液 除去SO2并检验SO2是否除尽 (3)澄清石灰水 检验CO2 (4)酸性KMnO4溶液的颜色变浅,但不褪成无色 1.鉴别SO2和CO2的方法 SO2和C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通入的气体过量,则沉淀都可消失,所以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和CO2。通常可用以下方法鉴别: (1)用品红溶液,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SO2,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CO2。 (2)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褪去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 (3)用溴水,使溴水褪色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 (4)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 (5)用FeCl3溶液,使溶液由棕黄色变浅绿色的是SO2,无明显现象的是CO2。 2.检验SO2中的CO2的方法 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检验CO2一般也是使用澄清石灰水,因此,必须先检验SO2,后检验CO2。 提升三 SO2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6.(1)下列物质中,可形成酸雨的是______。 A.二氧化硫 B.氟氯代烃 C.二氧化碳 D.甲烷 (2)现有以下几种措施:①对燃烧煤时产生的尾气进行除硫处理;②少用原煤做燃料;③ 燃煤时鼓入足量空气;④开发清洁能源。其中能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是______。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1)SO2溶于雨水生成亚硫酸,进而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降落到地面即为酸雨;氟氯代烃破坏臭氧层;CO2、CH4均属于温室气体,不能形成酸雨,故答案为A。(2)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而大气中二氧化硫的主要来源之一是含硫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的燃烧,所以减少酸雨的重要措施是对煤等燃料进行脱硫处理,或者开发新能源来代替煤等燃料。 答案:(1)A (2)C 7.食品、大气、工业尾气中SO2均需严格检测或转化吸收,下列有关SO2的检测或吸收方法正确的是( ) A.滴定法: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葡萄酒试样以测定葡萄酒中SO2的浓度 B.沉淀法:用Ba(OH)2溶液沉淀SO2,然后将沉淀在空气中洗涤、过滤、干燥、称重以测定大气中SO2的浓度 C.氨酸法: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SO2后再将吸收液与硫酸反应,将富集后的SO2循环使用 D.石灰石膏法:常温下用石灰石吸收尾气中的SO2得到CaSO3,再经氧化可用于生产石膏 解析:选C。A项,葡萄酒中的乙醇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对SO2的检测有干扰;B项,大气中的CO2能被Ba(OH)2溶液沉淀,对SO2的检测有干扰;C项,氨水吸收SO2生成(NH4)2SO3或NH4HSO3,(NH4)2SO3或NH4HSO3与硫酸反应能产生SO2,SO2可以循环使用;D项,石灰石吸收SO2需要在高温下才能进行。 学习任务2 浓硫酸的性质及SO的检验 一、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1.挥发性:难挥发。 2.溶解性:浓H2SO4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溶解时可放出大量的热。浓H2SO4稀释的方法是将浓H2SO4沿烧杯内壁缓缓倒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3.浓硫酸对人体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如果不慎在皮肤上沾上少量浓硫酸时,处理方法是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NaHCO3溶液。 二、浓硫酸的特性 三、SO的检验 1.检验SO的正确操作 待测液取清液出现白色沉淀,即可确定存在SO。 2.理论解释 (1)先加稀盐酸的目的是排除CO、SO、Ag+等离子干扰。 (2)再加BaCl2溶液,若存在SO,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SO===BaSO4↓。 1.硫酸是中学化学实验室的常见药品,其性质有①酸性,②吸水性,③脱水性,④强氧化性,⑤催化作用,请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锌和稀H2SO4制H2:____________; (2)浓硫酸做干燥剂:__________________; (3)浓硫酸与蔗糖的炭化实验(黑面包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浓硫酸与铜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温下,用铁制容器盛装浓硫酸:________。 (6)实验室用乙醇和冰醋酸制取乙酸乙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纤维素的水解:________________。 (8)浓硫酸使湿润紫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来又变黑: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2)② (3)③④ (4)①④ (5)④ (6)②⑤ (7)⑤ (8)①③ 2.将64 g铜箔加入盛有含2 mol H2SO4的浓H2SO4的试管中加热。 (1)铜箔能否完全溶解?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再加入少量硝酸钠晶体,铜箔表面又有气泡冒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能,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浓H2SO4变为稀H2SO4,反应停止 (2)H+与NO又继续氧化铜片,发生反应:3Cu+2NO+8H+===3Cu2++2NO↑+4H2O (1)浓硫酸能氧化(必要时加热)除Au、Pt以外的所有金属,其还原产物是SO2而不是H2。 (2)常温下,浓硫酸与Fe、Al并不是不反应,而是发生了“钝化”,“钝化”是浓硫酸将Fe、Al氧化而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阻止了浓硫酸与Fe、Al的继续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提升一 硫酸的性质及应用 1.某同学设想用如图装置来验证浓硫酸的某些性质,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目的 吸水性 脱水性 溶解放热 强氧化性 实验 装置 解析:选D。A项中由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故玻璃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不断地被浓硫酸吸收,导致左侧烧杯中的水不断挥发,最后左侧烧杯内的液体量明显少于右侧烧杯内的液体量;B项中滤纸沾上浓硫酸后,很快会因脱水而变黑;C项中浓硫酸滴到小试管内的水中,放出的热量会使锥形瓶内压强增大,U形管内液面出现左低右高的现象;D项中因常温下铜片与浓硫酸不反应,无法判断浓硫酸是否表现出强氧化性。 2.工业上常用铁质容器盛装冷浓硫酸。为研究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1)将已除去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察,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另称取铁钉6.0 g放入15.0 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 ①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________(选填序号)。 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 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 ②乙同学取336 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反应:SO2+Br2 +2H2O===2HBr+H2SO4,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2.33 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 解析:(1)铁钉在冷的浓硫酸中钝化,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与硫酸铜的反应。(2)①检验Fe3+溶液中含有Fe2+,可根据Fe2+具有还原性这一特点选择氧化剂,因原溶液中存在Fe3+,无法用KSCN溶液检验是否存在Fe2+,只有d项酸性KMnO4溶液可将Fe2+氧化,同时自身被还原为Mn2+,可通过溶液紫红色是否褪去判断Fe2+是否存在。②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336 L/(22.4 L·mol-1)=0.015 mol。由硫原子守恒,可得n(SO2)=n(BaSO4)=2.33 g/(233 g·mol-1)=0.01 mol,则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0.01 mol/0.015 mol×100%=66.7%。 答案:(1)铁钉表面被钝化 (2)①d ②66.7% 浓硫酸与金属的反应规律 (1)与活泼金属(如Zn)反应,开始产生SO2,硫酸浓度变小后,产生H2。 (2)与不活泼金属(如Cu)反应,开始产生SO2(加热),浓度变小后,稀硫酸不再与Cu反应。如1 mol Cu与含2 mol H2SO4的浓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SO2小于1 mol。 (3)浓硫酸在与金属的反应中既表现强氧化性又表现酸性。浓硫酸在与非金属的反应中只表现强氧化性。 提升二 SO的检验 3.下列过程中最终的白色沉淀不一定是BaSO4的是( ) A.Fe(NO3)2溶液 白色沉淀 B.Ba(NO3)2溶液 白色沉淀 C.无色溶液 白色沉淀 D.无色溶液无色溶液白色沉淀 解析:选C。A项中NO、H+能将SO2氧化成SO,故能产生BaSO4白色沉淀。B项中H+、NO能将SO氧化成SO,故能产生BaSO4白色沉淀。C项中不能排除AgCl沉淀的可能。D项中加盐酸无现象,可排除Ag+的存在,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即BaSO4白色沉淀。 4.有一瓶Na2SO3溶液,可能部分被氧化,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溶液,滴入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后,白色沉淀不溶解。对此实验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证实Na2SO3已部分被氧化 B.实验中加入Ba(NO3)2溶液后的沉淀一定是BaSO4 C.实验中加入足量硝酸后的沉淀是BaSO4和BaSO3的混合物 D.此次实验不能确定Na2SO3是否部分被氧化 解析:选D。Na2SO3溶液可能部分被氧化变质,则滴入Ba(NO3)2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亚硫酸钡,可能有硫酸钡,加入足量稀硝酸后,亚硫酸钡被氧化成硫酸钡,即此时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 SO检验的易错点 (1)只加可溶性钡盐,不酸化。误将CO、PO、SO等干扰离子判断成SO。因上述离子会产生BaCO3、Ba3(PO4)2、BaSO3白色沉淀。 (2)误将Ag+、Pb2+判断成SO。例如:向待测液中滴加BaCl2溶液,再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便断定含 SO。其错误是未注意溶液中不含 SO,而含Ag+或Pb2+时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Ag++Cl-===AgCl↓(白色),Pb2++2Cl-===PbCl2↓(白色)。 (3)误将SO判断成SO。例如:向待测液中滴加用稀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便误以为有SO。该错误是未注意NO在酸性环境中具有强氧化性,发生反应:Ba2++SO===BaSO3↓(白色),3BaSO3+2H++2NO===3BaSO4(白色)+2NO↑+H2O。 学习任务3 硫代硫酸钠 硫及其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及应用 一、硫代硫酸钠(Na2S2O3) Na2S2O3是一种中等强度的还原剂,可被碘氧化成Na2S4O6(连四硫酸钠),该反应常用来定量测定碘的含量,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2+2S2O===2I-+S4O;可被氯、溴等氧化为SO,如Na2S2O3+4Cl2+5H2O===Na2SO4+H2SO4+8HCl;可与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H++S2O===S↓+SO2↑+H2O。 二、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定位硫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三、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定位硫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 1.相邻价态的同种元素的微粒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和H2S、S和SO2、SO2和浓硫酸之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当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或降低时,一般升高或降低到其相邻的价态,即台阶式升降。可用如图表示: 如H2SSSO2SO3 写出③④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2SO2+O22SO3; ④S+H2H2S; ⑤2H2S+SO2===3S↓+2H2O。 3.含硫物质的连续转化 (1)H2SSO2SO3H2SO4; (2)SSO2SO3H2SO4。 4.典型的归中反应 2H2S+SO2===3S↓+2H2O; 2Na2S+Na2SO3+3H2SO4===3Na2SO4+3S↓+3H2O。 1.(2019·高考全国卷Ⅱ)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Na2S2O3+2HCl===S↓+SO2↑+2NaCl+H2O 2.(2018·高考全国卷Ⅰ)生产Na2S2O5,通常是由NaHSO3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制得。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NaHSO3===Na2S2O5+H2O 3.(2017·高考全国卷Ⅱ改编)用标准Na2S2O3溶液滴定I2生成Na2S4O6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I2+2S2O===2I-+S4O 提升一 硫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及应用 1.(2020·湖南雅礼中学月考)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物,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了新的治污方法,同时可得到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H2SO4 B.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 C.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只有Fe和S D.图中涉及的反应之一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 解析:选C。根据工艺流程图可知,该工艺中Fe2(SO4)3溶液吸收SO2生成FeSO4和H2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SO2+2H2O===2FeSO4+2H2SO4,该工艺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还得到了化工产品硫酸,A、D项正确;根据题图分析可知,该工艺流程是除去煤燃烧时产生的SO2,B项正确;该过程中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有Fe、S和O,C项错误。 2.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视角。硫及其化合物与价态变化为坐标的二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X的电子式为________;其水溶液在空气中放置易变浑浊,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变化说明S的非金属性比O的________(填“强”或“弱”)。 (2)下列物质用于Na2S2O3制备,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理论上有可能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a2S+S b.Z+S c.Na2SO3+Y d.NaHS+NaHSO3 (3)治理含CO、SO2的烟道气,以Fe2O3为催化剂,将CO、SO2在380 ℃时转化为S和一种无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X为H2S,S最外层有6个电子,能与2个H原子形成共价键,其电子式为;H2S水溶液在空气中变浑浊是因为被氧气氧化为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S↓+2H2O,所以S的非金属性比O的弱。 (2)Na2S2O3中S为+2价,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分析,反应物中S元素化合价必须分别大于+2价和小于+2价,a中S的化合价都小于+2价,c中S的化合价都大于+2价,b、d符合题意。 答案:(1) 2H2S+O2===2S↓+2H2O 弱 (2)bd (3)2CO+SO2S↓+2CO2 提升二 硫元素的转化与综合实验探究 3.(双选)(2020·无锡高三质检)某学习小组设计制取SO2并验证其部分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已省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取反应后D装置中溶液少许,滴加品红溶液,红色褪去,说明SO2具有漂白性 B.A装置中比较理想的反应物是Na2SO3固体和浓硫酸 C.B装置中溶液变红色,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为BaCl2+SO2+H2OBaSO3↓+2HCl D.关闭弹簧夹a,打开弹簧夹b,用酒精灯在三颈烧瓶下微热,若能观察到C中长导管口有明显气泡现象,冷却后溶液倒吸,就能判断装置A、B部分气密性良好 解析:选BD。A项,氯水中存在的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也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不能确定一定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故A错误;B项,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可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制备,故B正确;C项,C装置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为BaSO4,反应原理为2Fe3++SO2+2H2O===SO+2Fe2++4H+,SO+Ba2+===BaSO4↓,故C错误;D项,检验装置中A、B两部分的气密性,进行的操作是关闭弹簧夹a,打开弹簧夹b,用酒精灯在三颈烧瓶下微热,观察到C中长导管口有明显气泡现象,冷却后长导管中出现一段水柱,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D正确。 4.(2020·伊春高三模拟)硫代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兴趣小组拟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 Ⅰ.[查阅资料] (1)Na2S2O3·5H2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 (2)向Na2CO3和Na2S混合溶液中通入SO2可制得Na2S2O3,所得产品常含有少量Na2SO3和Na2SO4。 (3)Na2S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盐酸。 Ⅱ.[制备产品]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 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E中的试剂是________(填字母)。 A.稀H2SO4 B.NaOH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2)先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 (3)待Na2S和Na2CO3完全消耗后,结束反应。过滤C中混合物,滤液经________(填操作名称)、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Ⅲ.[探究与反思] (1)为验证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将方案补充完整(所需试剂从稀硝酸、稀硫酸、稀盐酸、蒸馏水中选择)。 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 (2)为减少C中生成Na2SO4的量,在不改变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对实验步骤(2)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2S2O3·5H2O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所得产品通过________方法提纯。 解析:Ⅱ.(1)仪器a为分液漏斗;在A中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SO2,故E用于处理未反应的SO2,在给定的三种溶液中,只有NaOH溶液能吸收SO2。(3) 从溶液中得到晶体的操作包括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这五步。 Ⅲ.(1)根据Ⅰ中(3)可知,BaSO3可溶于稀盐酸,而BaSO4难溶于稀盐酸,则在配制的稀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将生成的沉淀过滤、洗涤后,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未完全溶解,说明原溶液中含有SO,沉淀溶解的部分生成了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则沉淀中含有BaSO3,故原溶液中含有SO。(2)由Ⅰ中(3)可知,Na2SO3易被氧化,故装置中的氧气能将Na2SO3氧化,为了减少Na2SO4的生成量,应先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可先用A中生成的SO2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3)因为硫代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故可采用重结晶法将其提纯。 答案:Ⅱ.(1)分液漏斗 B (3)蒸发 Ⅲ.(1)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2)先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混合溶液 (3)重结晶 1.(2019·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解析:选B。A项,因为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所以可以用作化肥,错误;B项,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加入稀硫酸可以除去Fe2O3利用了稀硫酸的酸性,正确;C项,SO2漂白纸浆利用了SO2的漂白性,不是其氧化性,错误;D项,电解Al2O3获得铝,不是因为Al2O3具有两性,错误。 2.(2017·高考北京卷)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溶液 现象 结论 A 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SO2有还原性 B H2S溶液 产生黄色沉淀 SO2有氧化性 C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SO2有漂白性 D Na2SiO3溶液 产生胶状沉淀 酸性:H2SO3>H2SiO3 解析:选C。产生的白色沉淀为BaSO4,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升高到+6,被Fe3+氧化,体现了SO2的还原性,A项正确;黄色沉淀为硫单质,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降低为0,被H2S还原,体现了SO2的氧化性,B项正确;紫色溶液褪色,是因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将SO2氧化,自身被还原为无色的Mn2+,体现了SO2 的还原性漂白性,C项错误;胶状沉淀为硅酸,发生的反应为SO2+H2O+SiO===H2SiO3↓+SO,原理为强酸制弱酸,因此H2SO3的酸性强于H2SiO3,D项正确。 3.(2017·高考江苏卷)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解析:选B。需用浓H2SO4与Cu反应制取SO2,A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SO2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以验证其具有漂白性,B项能达到实验目的;SO2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SO2与NaHSO3溶液不反应,应用碱液吸收,D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如图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不正确的是( ) A.苹果块会干瘪 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pH试纸变红 解析:选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空气中水分减少,苹果块、胆矾、硝酸钾溶液中的水蒸气挥发到空气中,苹果块会干瘪、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会使pH试纸先变红后炭化变黑。 2.以下每个选项中的两组物质都能反应(必要时可加热),且能放出同一种气体的是( ) A.铜与稀硫酸,铜与浓硫酸 B.铁与稀硫酸,铁与浓硫酸 C.硫化钠与稀硫酸,亚硫酸钠与稀硫酸 D.硫化钠与稀硫酸,硫化钠与稀盐酸 解析:选D。铜与稀硫酸不反应,A项错误;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为氢气,铁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硫,B项错误;硫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为硫化氢,亚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硫,C项错误。 3.气体甲通入溶液乙中时,随着甲的通入,溶液乙的颜色逐渐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甲一定具有漂白性 B.溶液乙褪色后,不可能再恢复原来的颜色 C.气体甲溶于溶液乙中,一定不发生化学反应 D.气体甲可能被溶液乙中的某些离子氧化 解析:选D。溶液乙逐渐褪色,可能是气体甲的漂白性,如Cl2、SO2漂白,也可能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O2能使溴水褪色。SO2漂白可以恢复原状态。 4.由SO2和O2制备SO3(熔点16.8 ℃,沸点44.8 ℃)的模拟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省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置①中的试剂为饱和NaHSO3溶液 B.实验室可用铜与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SO2 C.装置③反应管中的铂石棉用作反应的催化剂 D.从装置⑤逸出的气体有过量的SO2和O2 解析:选C。A项,进入高温反应管的气体必须干燥,装置①中应是浓硫酸,故A项错误;B项,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故B项错误;C项,通常情况下,SO2和O2反应很慢,需用催化剂催化,故C项正确;D项,该反应是可逆反应,装置④中逸出的气体主要是SO2和O2及少量的SO3,则装置⑤中应盛放碱石灰,可除去SO2、SO3,则从装置⑤逸出的气体为O2,故D项错误。 5.下列关于浓硫酸性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锌跟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和酸性 B.常温下,铁、铝在浓硫酸中钝化,浓硫酸表现强氧化性 C.苯、浓硝酸与浓硫酸混合制硝基苯,浓硫酸表现吸水性和催化剂的作用 D.往胆矾中滴加浓硫酸,晶体变白,浓硫酸表现脱水性 解析:选D。A项,反应生成SO2和ZnSO4,表现强氧化性和酸性,正确;B项,生成氧化膜,表现强氧化性,正确;C项,浓硫酸做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做吸水剂使平衡向右移动提高产率,正确;D项,浓硫酸吸水使胆矾失水变白,错误。 6.向盛有氯化钡溶液的甲、乙两试管中分别通入SO2至饱和,若向甲试管中加足量硝酸,乙试管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试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B.甲、乙两试管都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C.甲试管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有 D.甲试管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试管没有 解析:选A。甲试管中HNO3将H2SO3氧化成H2SO4,最终生成BaSO4沉淀。乙试管中H2SO3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最终生成BaSO3沉淀。 二、不定项选择题 7.(2020·镇江调研)已知2FeSO4Fe2O3+SO2↑+SO3↑。下列有关操作、装置、原理及对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用装置甲高温分解FeSO4,点燃酒精喷灯前应先向装置内通一段时间N2 B.用装置乙可检验分解产生的SO2,现象是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 C.用装置丙可检验分解产生的SO3,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D.用装置丁可吸收尾气,避免污染环境 解析:选A。A.点燃酒精喷灯前应先向装置内通一段时间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空气中氧气的干扰,A正确;B.装置乙不能检验分解产生的SO2,产物中的SO3对SO2的检验会造成干扰,并且SO2只能使石蕊试液变红,B错误;C.SO3极易溶于水,当混合气体经过乙时,SO3会被吸收,所以要想检验SO3,应该把乙和丙的位置互换,C错误;D.装置丁中应该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D错误。 8.将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L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 33.6 L(标准状况)。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的pH=1,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气体A为SO2和H2的混合物 B.反应中共消耗Zn 65 g C.气体A中SO2和H2的体积比为4∶1 D.反应中共转移3 mol电子 解析:选BC。锌与浓H2SO4发生反应:Zn+2H2SO4(浓)===ZnSO4+SO2↑+2H2O,随着反应的进行,H2SO4浓度变小,发生反应:Zn+H2SO4===ZnSO4+H2↑,设反应生成的SO2的物质的量为x,H2的物质的量为y,则x+y==1.5 mol,消耗的硫酸:2x+y=18.5 mol/L×0.1 L-,解得x=0.3 mol,y=1.2 mol,V(SO2)∶V(H2)=1∶4,参加反应的Zn:x+y=1.5 mol,质量是97.5 g,转移电子:1.5 mol×2=3 mol。 9.为探究铁与浓硫酸(足量)的反应,并验证SO2的性质,设计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B中酸性KMnO4溶液逐渐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B.实验结束后可向装置A 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检验是否有Fe2+ C.装置D中品红溶液褪色可以验证SO2的漂白性 D.实验时将导管a插入浓硫酸中,可防止装置B中的溶液倒吸 解析:选B。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铁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并验证SO2的性质,装置A即为铁与浓硫酸的反应装置,产生SO2,装置B、C、D分别验证SO2的性质,装置E为尾气处理装置。A.装置B中酸性KMnO4溶液逐渐褪色,说明KMnO4被还原,即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A正确;B.KSCN溶液可用来检验是否有Fe3+,故B错误;C.装置D中品红溶液褪色可以验证SO2的漂白性,故C正确;D.实验时将导管a插入浓硫酸中,可以使装置A中试管内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即可防止装置B中的溶液倒吸,故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0.(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用如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 编号 ① ② ③ ④ 装置 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填装置的编号) (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①中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A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C瓶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②中所加固体药品是______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确定装置②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③中所盛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_,可验证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 解析:(1)浓硫酸有氧化性,加热时氧化性更强,木炭粉有还原性,两者相互反应,浓硫酸被还原成SO2,木炭粉则被氧化成CO2,反应得到的三种产物是SO2、CO2和H2O。(2)实验的目的是要将三种产物一一验证出来。由题中所给的各种装置可知:④是反应发生器;①中有品红溶液,可联想是用来验证SO2;③中装有某种水溶液,显然③可用来验证CO2;②是玻璃管,可验证水蒸气。由于①③中装的都是水溶液,气流经过后一定会带出水蒸气,所以必须先用②验证产物中的水蒸气,然后再验证SO2和CO2,不然就不能确定水蒸气一定是反应产物;由于SO2和CO2都能与石灰水反应,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从②出来的气体必须先经过①验证和除去SO2后再进入③验证CO2,由此可以得出正确的连接顺序应当是④→②→①→③。(3)A瓶中品红溶液褪色,可证明产物中有SO2,C瓶溶液不褪色说明进入C瓶的气体中已没有SO2,从而推断出B瓶溶液的作用是氧化吸收从A瓶出来的气体中的全部SO2,因而C瓶溶液的作用是确认这时气流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吸收。(4)因为②是验证水蒸气的,所以其中固体药品必是可与水结合,而且有可观察到明显现象变化的物质,中学生熟悉的是白色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确定②装置位置的理由如(2)中所述。(5)由于从①中C瓶出来的气流中已确认没有SO2,因此③中所盛溶液可以是澄清石灰水,用来验证气流中的CO2。 答案:(1)C+2H2SO4(浓)CO2↑+2SO2 ↑+2H2O (2)④ ② ① ③ (3)验证产物气流中有SO2 将产物气流中SO2全部氧化吸收 确认产物气流中SO2已被B瓶溶液全部吸收 (4)无水硫酸铜 水蒸气 由于产物气流通过①③时会带出水蒸气,所以②必须在①③之前 (5)澄清石灰水(或其他合理答案) CO2(或二氧化碳) 11.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部分产物未列出)。A是一种金属单质,D是一种非金属固体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C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__,C__________。 (2)F的浓溶液与A反应过程中,F体现的性质与下列反应中H2SO4体现的性质完全相同的是__________。 A.C+2H2SO4(浓)CO2↑+2SO2↑+2H2O B.Fe+H2SO4===FeSO4+H2↑ C.Cu+2H2SO4(浓)CuSO4+SO2↑+2H2O D.FeO+H2SO4===FeSO4+H2O (3)写出反应E+H2O2―→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反应F+D―→E转移电子数为6.02×1023,则消耗D的质量为________。 解析:ABC,则A为变价金属Fe,B为FeSO4,C为Fe2(SO4)3,由F→C知F为H2SO4,进而推出D为S,E为SO2,故F+D―→E为2H2SO4(浓)+S===3SO2↑+2H2O,所以转移1 mol e-时,消耗S的质量为8 g。 答案:(1)Fe Fe2(SO4)3 (2)C (3)SO2+H2O2===H2SO4 (4)8 g 1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计划研究当地酸雨的形成过程,于是取来雨水做水样进行测定,随时间的推移,多次测定该样品的pH,得到如下数据: 时间(h) 开始 8 16 24 32 40 48 pH 5.0 4.8 4.5 4.3 4.2 4.0 4.0 (1)雨水样品放置时pH变化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由此可以得出酸雨的形成过程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将刚取样的上述雨水和自来水相混合,pH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硫表现________性。 (2)下面是酸雨给人类造成的危害,其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腐蚀建筑物、雕塑等 B.污染水源 C.改良碱性土壤 D.损害庄稼 (3)你认为减少酸雨产生的途径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 ①少用煤做燃料 ②把工厂的烟囱造高 ③燃料脱硫 ④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 ⑤开发新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①③④⑤ 解析:(1)酸雨的pH发生变化,其原因是亚硫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酸性增强,当亚硫酸全部氧化为硫酸后,pH不再变化。 自来水常用氯气消毒,其中的氯气、次氯酸等能把亚硫酸氧化为硫酸,使pH减小。(2)酸雨的危害极大,会危害农作物、森林、草原、水源、建筑物、工业设备、电信电缆等。(3)要减少酸雨的产生,首先要了解空气中二氧化硫的来源。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来源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含硫矿石的冶炼和硫酸、磷肥、造纸等生产过程产生的尾气。因此少用煤做燃料以及对燃料进行脱硫处理,是减少酸雨的有效措施。开发新能源如氢能、核能等可以从根本上杜绝二氧化硫的产生。至于把烟囱造高,显然不会改变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对全球酸雨的危害不会减少。在已酸化的土壤中加石灰,是对因酸雨造成的危害的被动治理措施,与从源头上控制二氧化硫的产生无关。 答案:(1)2H2SO3+O2===2H2SO4 雨水溶解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又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硫酸,降落下来形成酸雨 减小 自来水中的氯气(或次氯酸)把亚硫酸氧化成硫酸 还原 (2)C (3)C 13.(2020·潍坊高三期末)某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探究SO2的性质,并制取一种常用食品抗氧化剂焦亚硫酸钠(Na2S2O5)。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前已除去装置中的空气) (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发现其中的液体不能流下,应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闭K2、K3,打开K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到装置C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D和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闭K1、K3,打开K2。一段时间后E中有Na2S2O5晶体析出,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葡萄酒常用Na2S2O5做抗氧化剂。测定某葡萄酒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的方案如下: 已知:滴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I2+2H2O===H2SO4+2HI。 按上述方案实验,消耗标准I2溶液20.00 mL,实验测得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以游离SO2计算)为 g·L-1。若实验中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润洗,则测定结果 (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6)设计实验验证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使用分液漏斗时应取下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使分液漏斗内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保证液体顺利流下。(2)装置A中生成SO2,装置B中FeCl3溶液与SO2发生反应,Fe3+被还原为Fe2+,SO2被氧化为S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装置C中发生反应:H2O+SO2+Na2S===H2S+Na2SO3、SO2+2H2S===3S↓+2H2O,现象是有淡黄色沉淀生成。(3)装置D和F的作用是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4)装置E中Na2SO3与SO2反应生成Na2S2O5。(5)根据反应SO2+I2+2H2O===H2SO4+2HI进行计算,则样品中抗氧化剂的残留量为=0.128 g·L-1。若盛标准液的滴定管未润洗,则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6)若Na2S2O5晶体在空气中已被氧化,则生成Na2SO4,可以利用稀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O。 答案:(1)拔掉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或使分液漏斗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瓶颈处的小孔) (2)2Fe3++SO2+2H2O===2Fe2++SO+4H+ 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3)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4)SO2+Na2SO3===Na2S2O5↓ (5)0.128 偏高 (6)取少量Na2S2O5晶体于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滴加足量盐酸,振荡,再滴入B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