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版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版2021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一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考点基础 1.物质的组成   考点清单 (1)宏观上,物质由①  元素     组成。 (2)微观上,物质由②  分子、原子或离子     构成。 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物质的性质 a.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③  化学反应     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 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等。 b.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发生④  化学反应     时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酸性、碱性、氧化性、还原性、可燃性、稳定性等。 (2)物质的变化 a.物理变化:物质仅发生 状态或外形 的改变,而没有生成⑤  新的物质      的 变化。 b.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有⑥  新的物质     生成的变化。在化学变化 中常伴随有 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等现象。 化学变化不仅有物质的变化,同时还伴随 能量 的变化,其实质是⑦  旧化学 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 (3)化学反应的分类   (4)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5)两类反应的转化条件 a.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⑧  沉淀     、⑨  气体      或⑩  弱电解质     生成。 b.金属与盐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    较活泼金属与较不活泼金属的盐溶 液反应      。 3.物质的分类   重点突破 一、物质的微观构成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大多数非金属单质:H 2 、Cl 2 、O 2 、O 3 、P 4 、S等。 (2)非金属气态氢化物:HCl、H 2 S、NH 3 、PH 3 等。 (3)酸酐(SiO 2 除外):SO 2 、SO 3 、CO 2 、P 2 O 5 、N 2 O 5 、Cl 2 O 7 等。 (4)酸类:HClO、H 2 SO 3 、H 2 SO 4 、HClO 4 、H 3 PO 4 、H 2 SiO 3 、H 2 CO 3 等。 (5)大多数有机物:烃类、糖类、氨基酸等。 (6)其他:N 2 O、N 2 O 4 、CO、H 2 O 2 、NO、AlCl 3 (Al 2 Cl 6 )等。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1)少数非金属单质,如金刚石、Si、B等。 (2)少数化合物,如SiO 2 、SiC等。 3.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1)大多数盐类,如NaCl、NH 4 Cl、KAl(SO 4 ) 2 等。 (2)一些活泼金属的氧化物,如Na 2 O、CaO等。 (3)强碱,如KOH、NaOH、Ba(OH) 2 等。 (4)其他化合物,如CaC 2 、Mg 3 N 2 、NaH等。 二、物质变化的辨析 1.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为化学变化,如O 3 与O 2 之间的转化。 2.不同原子间的转化不属于化学变化,对应的反应也不属于化学反应,如   U     Th   He。 3.化学变化中一定存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但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不 一定是化学变化,如金属熔化、NaCl溶于水均属于物理变化。 4.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5.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有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 象,但有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的过程不一定发 生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无色的氧气在-183 ℃ 时变为淡蓝色液体,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雪碧”饮料开盖时 冒出气泡是由于压强减小,气体溶解度降低,属于物理变化;将饱和KNO 3 溶 液冷却降温有白色晶体(沉淀)析出,是由于随着温度的降低KNO 3 的溶解度 减小,属于物理变化。 6.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爆炸可分为两类:如爆鸣气(H 2 和O 2 的混合 物)爆炸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蒸汽锅炉爆炸、汽车轮胎爆炸,因无新物质 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二 胶体 考点基础 1.分散系分类   2.胶体 (1)定义 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①  1~100 nm      之间的分散系。 (2)特征 a.外观特征:②  均一     、较稳定。 b.本质特征:胶体粒子直径介于③  1~100 nm      之间。 (3)性质 性质 表述 应用 丁达尔效应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 条光亮的“通路”。这是④      胶体粒子      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一种现象 鉴别溶液和胶体 介稳性 胶体的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 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属于相对稳定体系 涂料、颜料、墨水的制造,洗涤 剂、喷雾剂的应用等 (4)Fe(OH) 3 胶体的制备   重点突破 几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分散质 粒子直径 <1 nm 1~100 nm >100 nm 分散质粒 子的构成 分子、离子 许多分子的集合 体或大分子 大量分子聚集成 的固体小颗粒 大量分子聚集成 的小液滴 特点 均一、稳定体系 均一、较稳定、 介稳体系 不均一、久置沉 淀 不均一、久置分 层 分散质粒子能 否通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 分散质粒子能 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 实例 食盐水、蔗糖溶 液 Fe(OH) 3 胶体、淀 粉溶液 泥水、石灰乳 植物油和水的混 合物 续表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悬浊液 乳浊液 方法   物质分类正误的判断 1.熟知常见物质的分类 组成是分类的依据,分类是组成的体现。如根据组成元素和性质可以将无 机化合物分为酸、碱、盐和氧化物 …… 此外,还有以下几种分类: (1)按微粒间成键种类分 无机化合物     (2)按能否电离分 无机化合物   方法技巧 2.从概念上区分各种物质,如酸、碱、盐、氧化物等 名称 概念 实例 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 的化合物 HCl、H 2 SO 4 、CH 3 COOH 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 - 的化合物 NaOH、Ba(OH) 2 、NH 3 ·H 2 O 盐 由金属阳离子或N   与酸根阴 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KI、(NH 4 ) 2 SO 4 、Na 2 CO 3 氧化物 由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组成的 化合物 SO 2 、CaO、NO、Al 2 O 3 3.规避物质分类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认为由相同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1)若某物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的不同单质混合而成,则为混合物,如O 2 、O 3 组成的混合气体就是混合物。 (2)分子式相同的化合物可能互为同分异构体,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 是同一物质。如C 4 H 10 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结构,二者组成混合物;乙炔 (C 2 H 2 )与苯(C 6 H 6 )的最简式相同,但二者不是同一物质。 误区二:认为溶液呈酸性的物质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物质一定是碱。 (1)NaHSO 4 、CuSO 4 、NH 4 Cl溶液呈酸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 (2)Na 2 CO 3 、NaHCO 3 溶液呈碱性,这些物质均属于盐。 误区三:认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分别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相对应。 (1)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 2 O 7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 酸性氧化物,如CO、NO。 (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Al 2 O 3 属于两性氧化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