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恒定电流第1讲电流电阻电功及电功率考点突破练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专版2021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七章恒定电流第1讲电流电阻电功及电功率考点突破练含解析

第1讲 电流 电阻 电功及电功率 考点1 电阻、电阻定律的应用 U -I图象(c)‎ ‎【典例1】如图甲所示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Q为电极,设a=‎ ‎1 m,b=0.2 m,c=0.1 m,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Q加上电压后,其U-I图象如图乙所示,当U=10 V时,求电解液的电阻率ρ。 ‎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解析】由题图乙可求得电解液的电阻为 R== Ω=2 000 Ω。‎ 由题图甲可知电解液长为:l=a=1 m,‎ 截面积为:S=bc=0.02 m2。‎ 结合电阻定律R=ρ 得ρ== Ω·m=40 Ω·m。‎ 答案:40 Ω·m - 7 -‎ ‎1.(2016·浙江10月选考真题)一根细橡胶管中灌满盐水,两端用短粗铜丝塞住管口。管中盐水柱长为40 cm时测得电阻为R。若溶液的电阻随长度、横截面积的变化规律与金属导体相同。现将管中盐水柱均匀拉长至50 cm(盐水体积不变,仍充满橡胶管)。则盐水柱电阻变为 ‎(  )‎ A.R    B.R    C.R    D.R ‎【解析】选D。由于总体积不变,设水柱为40 cm长时的横截面积为S。所以长度变为50 cm后,横截面积S′=S ,根据电阻定律R=ρ ,R′=ρ ,联立两式则R′=R,选项D正确。‎ ‎2.(多选)(2019·宁波模拟)小灯泡通电后,其电流I随所加电压U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P为图线上一点,PN为图线的切线,PQ为U轴的垂线,PM为I轴的垂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随着所加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B.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C.对应P点,小灯泡的电阻为R=‎ D.对应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图中矩形PQOM所围的面积 ‎【解析】选A、B、D。由图象可知,图线上的点与O点连线的斜率即为小灯泡电阻阻值的倒数,图线上各点的值,随U增大而减小,即小灯泡电阻增大,A对;图线上某点的值表示该电压时导体的电阻阻值的倒数,所以P点电阻为,故B对,C错;对应于P点,小灯泡的功率为U1I2,数值上等于矩形PQOM的面积,故D对。‎ ‎3.一只标有“220 V 60 W”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U由零逐渐增大到220 V。在此过程中,电压U和电流I的关系可用图线表示。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线中,肯定符合实际的是 (  )‎ - 7 -‎ ‎【解析】选B。由电阻的定义式R=知:在U-I图象上,某一点的纵坐标U和该点的横坐标I的比值就对应着电阻值R。由于白炽灯泡钨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白炽灯上加的电压从零逐渐增大到220 V时,灯丝的温度不断升高,电阻将不断增大,A图象表示为一定值,说明电阻不变,不符合实际;C图象上各点的值随U的增大而减小,也不符合实际;D图象中的的值开始随U的增大而增大,后来随U的增大而减小,也不符合实际;只有B图象中的值随U的增大而变大,符合实际。‎ ‎1.电阻与电阻率的区别:‎ ‎(1)电阻是反映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电阻率是反映制作导体的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2)导体电阻与电阻率无直接关系,即电阻大,电阻率不一定大;电阻率小,电阻不一定小。‎ ‎2.电阻的决定式和定义式对比:‎ 公 式 R=ρ R=‎ 意 义 电阻定律的表达式 电阻的定义式 理 解 指明了电阻的决定因素 提供了一种测定电阻的方法,并不说明电阻与U和I有关 适用范围 只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匀的电解液 适用于任何纯电阻导体 ‎3.根据伏安特性曲线求电阻:‎ - 7 -‎ ‎(1)图甲中,图线a、b表示线性元件,图乙中图线c、d表示非线性元件。‎ ‎(2)图线a、b的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斜率越大,电阻越小,故Ra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