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黄陵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高新部)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www.ks5u.com 黄陵中学高新部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中期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含义更加丰富和深刻。‎ 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 ‎“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 自汉代以来,“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依恋。唐代许浑《咸阳城东楼》:“‎ - 17 -‎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 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不断追寻。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中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 ‎(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柳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了丰富的意蕴,如摹春光、写离情、抒乡思等。‎ B.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虽误把柳称作杨柳,但这并未影响到诗意的准确表达。‎ C.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依恋。‎ D.作为中国古典诗词众多意象中最具代表性的意象,柳的意象在《诗经》中就已出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层次清晰,先论述了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古诗词中柳这一意象的含义进行了阐述。‎ B.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对古诗词中柳这一意象的丰富含义展开论述,详细阐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在增强说服力的同时,也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D.文中引用许浑“蒹葭杨柳似汀州”诗句,意在证明“柳”在古代具有乡思的意象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17 -‎ A.从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具有的不同特征可知,把杨柳作为两种树的合称确有不妥之处。‎ B.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皆指柳的证据。‎ C.无论是许浑、冯延巳,还是刘禹锡等,都有写柳的诗句,可见柳这一意象在古诗中广泛存在。‎ D.柳在古代诗歌中可作为隐者的象征,与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不无关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4~6题。‎ 材料一:‎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是人类最原始、最有生命力的商业活动之一,由来已久。它是城市里的边缘经济,一直由于影响市容环境而不能登堂入室。‎ 地摊经济具有“三低”特质。创业门槛低,没有店铺租金的压力,没有高学历、技能要求;失败风险低,船小好调头,从业者即使失利也能迅速“满血复活”;商品价格低,能让居民拥有更多选择,享受更多实惠。‎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地摊经济也是如此。地摊经济由于属于边缘经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流动商贩自身不具有充分的合法性,对合法经营商户构成不公平竞争,妨碍交通,各种扰民以及售卖假冒伪劣商品,等等。‎ ‎(摘自《百度百科》,有增删)‎ 材料二:‎ 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大幅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为市民带来了高质量的城市生活,这是城市治理的方向。但是,对“地摊经济”的强力整治,也让一些群众失去了一条生存之路,让一些市民买东西路途更远,价格更贵了。同时,“地摊经济”的不断消失,也让街道变得冷清,少了一些生活气息。‎ 受疫情影响,今年一些地方已经迈出了“地摊经济”的步伐。成都市允许商户摆地摊、临时占道经营;浙江也提出合理设定流动摊贩场所,鼓励灵活就业等等。这些特殊时期所采取的灵活政策,得到了广泛好评。‎ - 17 -‎ 与此同时,中央文明办主动适应常态化疫情形势,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这一务实、灵活的举措,也将引导各地支持“地摊经济”的发展。‎ 当然,发展“地摊经济”并不是说一放了之,重走老路,而是对城市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比如实行“地摊经济”准入许可证,划定相关经营区、禁营区,明确具体的经营时间,保证场地卫生,等等,通过科学治理,让“地摊经济”和良好的城市治理并驾齐驱。‎ ‎(摘编自《科技日报》2020年5月28日)‎ 材料三:‎ ‎“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到此摆摊的商铺注册时必须出示营业执照、货品资质证明书,以及个人有效证件等。”呼和浩特某物业管理人向谷河传媒表示。‎ ‎“其实,政府部门加强资质管理应成为地摊经济的基础。低门槛是地摊经济的标签,加强资质管理不仅为政府管理提供了渠道,也让经营者感受到了平等与保障,让他们能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生意,更愿意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金台咨询报道称。‎ ‎“城管是城市建设的核心管理者,其在公共服务管理层面对地摊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释放地摊经济活力、缓解就业压力,对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大的考验。相关管理部门务必通过‘绣花一样精细’的管理,让地摊经济尽可能地少出现卫生、市容、秩序等问题,更多地体现正面效益。”《第一财经日报》消息称。‎ ‎“我觉得还要提升摊主的公共素养,按照规定有序经营,保障食品质量,自觉维护秩序,保持环境卫生。多方相互协调才能让地摊经济长久健康发展。”呼和浩特一市民向谷河传媒表示。‎ ‎(摘编自《以史为鉴,地摊经济如何发展长久?》)‎ ‎4.下列对“地摊经济”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地摊经济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形式,自古以来就有,是一种原始的、充满生命力的商业活动形式。‎ B.地摊经济的“三低”特质,让它具有独特的创业优势,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能够缓解就业压力。‎ C.‎ - 17 -‎ 发展地摊经济不是一放了之。如何把握“放”与“管”的分寸,考验着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 D.由于极大的负面影响,地摊经济成为城市环境卫生的重点整治对象,被中央文明办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分析事物发展规律,辩证思维必不可少。虽然地摊经济有诸多利好,但是也不要忽视它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系列问题。‎ B.对地摊经济的强力整治,让城市街道变得冷清,少了生活气息,还增加了部分居民的生活成本,使一些群众失去一条生存之路。‎ C.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些省市积极支持地摊经济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城市管理者治理观念的转变和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 D.只要城市主管部门担当起城市管理的主体责任,在公共服务管理上下足功夫,科学引导,就能平衡好地摊经济与规范管理的关系。‎ ‎6.如何才能保障地摊经济更加科学有序、健康长久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梨花白 刘建超 梨花白在老街唱红时,年方十六岁。‎ 梨花白六岁开始跟着师傅学艺,拜在梅派名师门下。在老街首次登台时,正值梨花满天,一院春色,师傅便给她起了个艺名梨花白。‎ 梨花白登台唱的是梅派经典剧目《贵妃醉酒》。梨花白扮相俊秀,嗓音甜润,念白、唱腔、舞蹈、水袖,一招一式,举手投足都深谙梅派风韵,把老街人听得如醉如痴。‎ 梨花白走出戏楼已是午夜,一轮弯月苍白地挂在丽京门的檐角,青石板路泛着幽幽的冷光。一辆车轻轻地来到她的面前,拉车的是一个和她年纪差不多的小伙子。‎ 老街人歇息的早,天黑收店,吃饭睡觉。半夜里是不会有啥生意的,尤其是个拉车的。‎ - 17 -‎ ‎“这么晚了,还没有收工?”‎ 小伙子憨憨地笑笑:“我是在等你,天黑,路上怕不安全。”‎ 梨花白好生感动。说了句:“去怡心胡同。”‎ 车子在青石板路上轻快地颠簸起来。‎ 老街的戏园子在城外两里地。从丽京门到戏园子,一色的青石板路。青石板路在戏班子唱戏时才热闹一下,沿街两边卖各种小营生的摊贩忙碌着,多半是些卖小吃、水果的。在这里可以吃到纯正的不翻汤、浆面条、绿豆丸子汤。戏散人静,青石板路便又恢复了冷清。‎ 车子在青石板路上微微颠簸,却很舒适。许是太累了,梨花白在轻微的颠簸中闭上眼睛睡了。拉车的小伙子放慢了脚步,双手攥紧车把,让车子走得更平稳些。怡心胡同到了,小伙子不忍心叫醒梨花白,车子拐过头又跑了回去。梨花白醒来,看见小伙子气喘吁吁,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 梨花白连忙表示歉意,小伙子乐呵呵地说:“没事,我爱听你唱戏。只要你有戏,多晚我都等你。我姓程,你叫我程子就中。”‎ 程子真的每次都等着拉梨花白,并且说啥都不收钱。梨花白说急了,程子就呵呵笑,说:“那中,啥时候你给我唱出戏就中了,我爱听《贵妃醉酒》。”‎ 一个雨夜,程子送梨花白回家,发现胡同门口有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程子也就没走,躲在一个屋檐下。‎ 梨花白住的二层木楼上果然传出了动静。程子飞一般蹿过去,跑上二楼,推开了门。几个汉子满嘴酒气,梨花白单薄的身子缩在床角发抖。‎ 几个痞子对程子来搅和他们的好事极其恼怒,三五下就把程子打翻在地。程子满脸是血,依然倔强地站起来。‎ 痞子头儿说:“看来你真是想逞能了。那我成全你,今天我要不了女的就要你。你是干啥的?”‎ ‎“拉车的。”‎ ‎“靠腿脚吃饭啊。那好吧,今天我废了你的腿,就放过这个小妞。”‎ ‎“咋都中,你们别欺负女娃。不然,就是打死我,我也拽个垫背的。”‎ 痞子掏出了刮刀,程子的一双脚筋被他们生生挑断。‎ 虽然那几个痞子后来被法办了,但是,程子只能坐轮椅了。‎ - 17 -‎ 程子学了剪裁手艺,在丽京门下开了“贵妃醉裁缝店”。每天接送梨花白的是她师兄洛半城。老街人都说梨花白和她师兄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就是等不到他们结合的消息。‎ 动乱的年月,剧团由造反派接管,梨花白被当成资产阶级的黑苗子遭受批斗,发配到街道去扫大街。‎ 程子转着轮椅,找到“靠边站”的洛半城,说:“我听着剧团里演李铁梅的那主嗓子不中,不洪亮。英雄李铁梅声音不洪亮咋能鼓舞咱老街人们。你和剧团头头说说,可以让梨花白伴唱,这也是接受改造,接受教育嘛。”‎ 剧团头头觉得革命群众说得有理,就把梨花白抽回团里,在幕后为演李铁梅的演员伴唱。老街人知道后,都去听梨花白唱戏,听戏的人多了,剧团头头挺高兴。‎ 中秋时节,梨花白发烧,嗓子不佳,她和剧团头头请假。头头瞪着三角眼不允许——中秋节快到了,要过革命化的中秋节,死了都要唱。‎ 结果梨花白在唱“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时,倒了嗓子。剧团头头说梨花白故意破坏,还是想着那些才子佳人。在戏园子的土台子上,不但批斗打骂梨花白,还要她把“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唱一百遍。‎ 梨花白直唱得气若游丝,昏死过去。从医院出来,梨花白彻底失音,别说唱戏,说话都如蚊子嗡嗡。洛半城气愤难平,把剧团头头狠狠揍了一通,从此不再唱戏。‎ 一个艺人,不能唱戏,活着还有什么意义?梨花白来到了洛河边。圆月朗朗,秋水依依。梨花白的脚刚刚踏进河水,却听到洛河桥上传来《贵妃醉酒》: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竟然是程子。梨花白哭倒在程子怀中。‎ 动乱过后,梨花白又回到剧团,担任艺术指导。她退休后常常推着程子去广场听大家聚会唱戏,两人真的是发如梨花。‎ 又是一个中秋夜。老街戏园子那座土台子上,梨花白和洛半城着装重彩,冰冷的月光下,演着《贵妃醉酒》。‎ 台下没有观众,静静的场子里,只有一部空空的轮椅。‎ ‎(选自《市井人物•出门是江湖》)‎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17 -‎ A.程子专程等候梨花白并送她回家,一是因为戏园子在城外两里地,天又黑,他怕路上不安全,二是他想让梨花白给他唱一曲《贵妃醉酒》。 B.城里的人都认为梨花白和她的师兄极为般配,但就是没有他们结合的消息,这是因为梨花白喜欢程子。 C.小说在刻画人物上主要是正面描写,如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凝练传神地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D.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并不多,但多次写到清幽的青石板路和冷冷的月光。既渲染了气氛,同时也给小说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8.请简要分析程子的性格特点。(6分)‎ ‎9.小说中“贵妃醉酒”出现了多次,请简要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甲文 勃字子安,太原人,王通之诸孙也。六岁善辞章。麟德初,刘祥道表其材,对策高第。未及冠,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闻之怒,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登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之功,赋诗见情。又尝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救除名。父福畤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将令其婿作记,以夸盛事。勃至入谒,帅知其才,因请为之。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酒酣辞别,帅赠百缣,即举帆去。至炎方,舟入洋海溺死,时年二十九。‎ ‎(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有删改)‎ 乙文 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 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 “亦是老先生常谈!”又报云:‎ - 17 -‎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 ”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选自王定保《唐摭言》,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加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B.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C.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D.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策,汉代试士,将设问写在简策上,应试者因其所问而作答,称为“对策”。后代也有以此取士。‎ B.及冠,古代男子二十岁会行冠礼,以示成年。故男子年满二十岁, 称为“及冠”。‎ C.左迁,降低官职。古代贵右贱左,因此将贬官称为“左迁”,将升官称为“右迁”。‎ D.衡庐,指衡山和庐山。两者都属于五岳,其他三岳分别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和北岳恒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勃年少成名。他极有才华,六岁就能写文章,不到二十岁就做了官,还被沛王征召做署府修撰。‎ B.王勃因文生祸。他因开玩笑写了一篇声讨英王斗鸡的檄文而被高宗嫌恶,定为死罪,因为父亲求情才免于死罪。‎ C.王勃探亲逢盛事。王父受王勃连累被降职,王勃去看望父亲时恰巧遇到滕王阁举行盛会,在会上写下《滕王阁序》。‎ D.王勃才情出众。甲文和乙文都记叙了王勃写《滕王阁序》的过程, 虽细节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王勃的非凡才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勃欣然对客操觚,顷刻而就,文不加点,满座大惊。(5分)‎ ‎(2)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5分)‎ - 17 -‎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 ‎ [注] ①将:岂。②纪:经营。‎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全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的意思是邻人间互相招呼饮酒。‎ C.“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D.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15.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的哪种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云鸟自喻,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2)《滕王阁序》中,作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秋水、秋空与孤鹜浑然一体的美景。‎ ‎(3)庄子《逍遥游》中说明水浅就无法负载大船这个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17 -‎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__________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____________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_____________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      耳提面命      顿悟 ‎ B.特立独行      耳濡目染      领悟 C.身体力行      耳提面命      领悟 D.身体力行      耳濡目染      顿悟 ‎18.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河北省沧州市沧县旧州镇神然生态园内,当地按照《水浒传》描述的情景建起的草料场,占地约40余亩,古朴宁静,干草成山。 B.泰安有一位年轻的文化学者,痴迷于自幼研究《水浒》,几年前他的力作《第三只眼睛读水浒》引起轰动。 C.我们主张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一致、贡献与索取一致的观点,并不是主张把人生的价值仅仅归结到对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向社会的索取上。‎ D.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19.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水浒传》是以白话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是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全书定型于明朝。 B.契诃夫是19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艺术的大师,也是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与雨果、 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C.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现代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他的代表作有《边城》 《长河》《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 D.《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既是那个黑暗社会的牺牲品,也是那个吞没一切新鲜事物的黑暗环境的象征。这是契诃夫对那个吃人社会提出的最为严厉的指控。‎ ‎20.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6分)‎ ‎《陈情表》语言是有形的,有声的,因为它是有情的。读《陈情表》我们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吊的孤寂,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恻,帝王微笑背后的恼怒,作者诚惶诚恐的怖惧。读《陈情表》我们可以听到:  ‎ - 17 -‎ ‎ ‎ ‎21.下面是某市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初审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字。(5分)‎ ‎ ‎ ‎ ‎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年7月23日,湖南耒阳某留守女生以676分的高考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而她也因为选择了相对冷门的北京大学考古专业迅速引起了人们的争议。有人担心考古专业就业范围窄、赚钱少,有人建议她应该选择更热门的大学专业,也有网友鼓励她笃定信念,坚持所爱。面对记者的提问,该女生坦言自己喜爱历史并被“敦煌女儿”樊锦诗的故事深深打动,所以最终决定报考北大考古学专业。近日,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写信鼓励她“不忘初心,做胸怀天下的新青年,坚守自己的理想,静下心来好好念书”。‎ ‎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思考?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和看法。‎ ‎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符合文体要求,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17 -‎ 高新部高二中期考试语文答案 ‎1.[答案] A ‎[解析] B项,“虽误把柳称作杨柳”错误,从文中看古诗词中的“杨柳”就是柳树。C项,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依恋。D项,“最具代表性的意象”与原文不符,文中为“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2.[答案] B ‎[解析] 文章是按照柳具有的意象类型来展开论述的,并非按照时间顺序展开,详细阐述了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也不准确。‎ ‎3.[答案] B ‎[解析] 逻辑关系错误。文中有“即使此传说确凿……故此据不足为证”。‎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D项,“由于极大的负面影响,地摊经济成为城市环境卫生的重点整治对象”错误。文中并没有提及“地摊经济成为城市环境卫生的重点整治对象”是“由于极大的负面影响”,说负面影响“极大”也并不准确,文中只是说“一定的负面影响”;“重点整治对象”于文无据,原文说“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大幅提升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为市民带来了高质量的城市生活,这是城市治理的方向。但是,对‘地摊经济’的强力整治,也让一些群众失去了一条生存之路”;另外,“被中央文明办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的是“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笼统说是地摊经济也不准确。故选D。‎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D - 17 -‎ 项,“只要……就能……”说法绝对,结合“城管是城市建设的核心管理者,其在公共服务管理层面对地摊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释放地摊经济活力、缓解就业压力,对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大的考验。相关管理部门务必通过‘绣花一样精细’的管理,让地摊经济尽可能地少出现卫生、市容、秩序等问题,更多地体现正面效益”“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比如实行‘地摊经济’准入许可证,划定相关经营区、禁营区,明确具体的经营时间,保证场地卫生等等,通过科学治理,让‘地摊经济’和良好的城市治理并驾齐驱”等分析,“平衡好地摊经济与规范管理的关系”不仅仅是城市主管部门的责任。故选D。‎ ‎6.【参考答案】①政府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从业者资质管理,出台便民政策,通过科学治理,让“地摊经济”和良好的城市治理并驾齐驱。②城市管理者要提高公共服务管理水平,精细管理,引导规范经营,维护经营环境。③经营者要提升公共素养,自觉遵守管理制度,在规定时间和区域内规范、有序经营,保证商品质量,保持环境卫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结合“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比如实行‘地摊经济’准入许可证,划定相关经营区、禁营区,明确具体的经营时间,保证场地卫生等等,通过科学治理,让‘地摊经济’和良好的城市治理并驾齐驱”分析,政府部门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强从业者资质管理,出台便民政策,通过科学治理,让“地摊经济”和良好的城市治理并驾齐驱。结合“城管是城市建设的核心管理者,其在公共服务管理层面对地摊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释放地摊经济活力、缓解就业压力,对城市管理者提出了更大的考验。相关管理部门务必通过‘绣花一样精细’的管理,让地摊经济尽可能地少出现卫生、市容、秩序等问题,更多地体现正面效益”分析,城市管理者要提高公共服务管理水平,精细管理,引导规范经营,维护经营环境。结合“我觉得还要提升摊主的公共素养,按照规定有序经营,保障食品质量,自觉维护秩序,保持环境卫生。多方相互协调才能让地摊经济长久健康发展”分析,经营者要提升公共素养,自觉遵守管理制度,在规定时间和区域内规范、有序经营,保证商品质量,保持环境卫生。‎ ‎7.D; ‎ ‎8.①痴情专一,表现在他对戏曲对梨花白都很痴迷。 ‎ ‎②细心体贴,比如在送梨花白回家的路途上,小心翼翼,不想打扰梨花白休息。‎ ‎③吃苦耐劳,每天都送梨花白回家,不避风雨。‎ ‎④善良勇敢,在梨花白处于危险之时,舍命救人。‎ ‎⑤乐观坚韧,在腿脚残疾的情况下,自力更生。‎ ‎9.①贯穿全文,是小说的线索,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程梨二人首先因戏结识,接着二人又因戏增进了情义,后来程子的《贵妃醉酒》又挽救了梨花白的性命,最后梨花白的演绎,又再一次将二人的情感升华。‎ - 17 -‎ ‎②丰富了人物形象。比如文章借《贵妃醉酒》既突出了梨花白演艺技巧的高超,也突显了程子对梨花白的挚爱。‎ ‎③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首曲子见证了他们故事的发展,也承载着他们深厚的情义。同时,这份情义也不因时代的变迁及摧残而改变。‎ 每点2分 解析:7.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A项,程子让梨花白唱《贵妃醉酒》的要求,是在梨花白一再强调要给钱的情况下才提出的。B项,梨花白没有与师兄结合的原因,文章并没有具体给出,此项判断过于武断。C项,在刻画人物上,文章并没有出现对人物的心理描写。 8.本题考查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审清题干,分清性格特点和形象特点的不同: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待人接物、品行操守、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较宽泛内容的特点;而形象特点则主要以“性格特点”为中心,同时还包括人的外在形象(肖像)、身份地位、职业等内容的特点。用语不同,回答的内容则不同。 分析本文中程子的性格特点,可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他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或其他的侧面描写进行总结。酌情给分。 9.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分析小说中某一事物、某一情节的作用,都离不开小说的情节、环境、人物和主题这几个要素。解答此题,可从《贵妃醉酒》在小说中的情节安排(作为线索贯串全文)、人物形象塑造(表现梨花白和程子两个人物)、主题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 ‎ ‎10.C ‎11.D.‎ ‎12.B ‎ ‎13.(1)王勃欣然面对宾客执笔,一会儿就写成了,文章没有任何修改,满座宾客都大为震惊。‎ ‎(2)阎公十分恼怒,生气地甩衣袖起身(离开),专门派人窥伺王勃如何下笔。‎ 解析:10.本题考査文言断句的能力。“不之信”为宾语前置,“之”为“信”的宾语,因此“信”后应断开。“而”表转折,应在其前断开。“子婿孟学士”为并列成分,中间不应断开。“意属……为之”意思是“想让……写这篇文章”,应在“为之”后断开。‎ - 17 -‎ ‎11.五岳分別为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和中岳嵩山。庐山不属于五岳。‎ ‎12.王勃因写声讨英王斗鸡的檄文被高宗嫌恶,但高宗并没有定他死罪。王勃被判死罪是因为他藏匿并杀害犯死罪的官奴。另外,他被赦免不是因为父亲求情,而是因为恰逢皇帝大赦天下。‎ ‎1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第(1)句的关鍵词为“操觚”“顷刻”“就”,第(2)句的关键词为“起”“专”“伺”。‎ ‎14. [答案] A ‎[解析] A项错误,通过“农务”“力耕”等词,可以清楚地看到这是一首描写田园生活、表达生活感受的诗歌。‎ ‎15.[解析] 本诗写诗人移居之后,与邻人融洽相处的情味。以“春秋”发端,说明一年四季中常有生活的乐趣。对作者来说,新迁南村,登临胜地,更觉欣慰。除登高赋诗之乐外,更有与邻人过门招饮之乐、忙时闲聚之乐。‎ ‎[答案] 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16:(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17.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特立独行”,指有操守、有见识,不随波逐流。“身体力行”,多用来表示努力实践,亲身体验。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应该是经过古圣人亲身体验,努力实行的。所以第一空选用“身体力行”,排除A、B项。“耳提面命”意思是不但当面教导他,而且提着耳朵叮嘱他。后用以形容对人教诲恳切,要求严格。“耳濡目染”,指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根据语境“说教”,第二空应选用“耳提面命”。排除D项,选C项。当然“顿悟”。指猛然醒悟。“领悟”,就是体会,解悟。根据语境“躬亲实践”,“心得”也应该是“领悟”的。‎ ‎18.答案:C - 17 -‎ 解析:A项,语意重复,把“约”或“余”去掉;B项,语序不当,应该是“自幼痴迷于研究《水浒》”;D项,否定不当。‎ ‎19.答案:B 解析:“雨果”不对,应该是“莫泊桑”。‎ ‎20.参考答案少年孤苦无依的哀叹,老人病中无奈的呻吟,帝王严厉催促的呵责,孝子忠诚恳切的哀告。‎ 解析仿写句子要注意句式、修辞、内容方面的一致性。‎ ‎21.参考答案 申请人提交材料,符合受理条件的出具受理凭证,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向申请人告知理由。经过审查,提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审核决定,审核不合格的告知理由,合格的将审核报告报安监总局。至此办结。‎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这类题目来自生活实践,可联系生活经验来帮助理解。本题中申请人提交材料,箭头指示两种情况,符合受理条件的出具受理凭证,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向申请人告知理由。然后经过审查,箭头也指示两种情况,提出合格或不合格的审核决定,审核不合格的告知理由,合格的将审核报告报安监总局,至此流程图按流程结束。‎ ‎22.【写作指导】本题目为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指向价值观考查,引导考生思考自我成长问题。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言。材料提供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判断供学生辨别、比较,在对比中认识何为正确的、何为错误的。学生既是在写作,也是在思考人生问题。材料中湖南耒阳某留守女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而网友却不理解、质疑,“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樊锦诗写信鼓励,学生要从这一情境出发联想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的要求给学生以最大的自由空间。学生可以侧重从选择钟爱的专业这一角度来写作,也可以选择以“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的角度进行写作,还可以侧重从批驳“考古专业冷门”“没钱途”的角度去论证。角度不同,立意也就可以多样。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认识和理解,联系不同的事例,自由灵活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张。‎ - 17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