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 认识二元一次方程组 ‎1.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含义.‎ ‎2.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会尝试利用列表的方法求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3.经历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重点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意义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概念.‎ 难点 尝试利用列表的方法求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教材第103页的内容.‎ 师:同学们,你们能否用数学知识帮助小马解决问题呢?‎ 请每个学习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回答.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设两个未知数,从而得出二元一次方程.‎ 师:这个问题由于涉及老牛和小马的驮包裹的两个未知数,我们设老牛驮x个包裹,小马驮y个包裹,老牛的包裹数比小马多2个,由此得方程x-y=2,若老牛从小马背上拿来1个包裹,这时老牛的包裹是小马的2倍, 得方程:x+1=2(y-1).‎ ‎2.课件出示教材第104页“想一想”上面的内容.‎ 仍请每个学习小组讨论,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其中有几个未知量,如果分别设未知数,将得到什么样的关系式.‎ 师:这个问题由于涉及有几个成人和几个儿童两个未知数,我们设他们中有x个成人,有y个儿童,在题目的条件中,我们可以找到的等量关系为:成人人数+儿童人数=8,成人票款+儿童票款=34.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方程x+y=8和5x+3y=34.‎ 在这个问题中,可能会有学生认为用一元一次方程也可以解答,我们要肯定学生的做法,并将学生的答案保留下来,放到第二节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学习中去,让学生更有学习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同时告诉学生在某些有两个等量关系的实际问题中,列二元一次方程组比列一元一次方程更快捷、清楚.‎ 二、探究新知 ‎1.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概括.‎ 师:上面所列方程有几个未知数?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多少?‎ 归纳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这个定义有两个要求:‎ ‎①含有两个未知数;‎ ‎②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1.‎ 课件出示一些关于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辨析题,进行巩固练习: ‎ ‎(1)下列方程有哪些是二元一次方程:‎ ‎①x+3y-9=0;②3x2-2y+12=0;‎ 3‎ ‎③3a-4b=7;④3x-=1;‎ ‎⑤3x(x-2y)=5;⑥-5n=1.‎ ‎(2)如果方程2xm-1-3y2m+n=1是二元一次方程,那么m=______,n=______.‎ ‎2.二元一次方程组概念的概括.‎ 师:上面的方程x-y=2和x+1=2(y-1) 中,x的含义相同吗?y呢?(在两个方程中x表示老牛驮的包裹数,y表示小马驮的包裹数,x,y的含义分别相同.)‎ 由于x,y的含义分别相同,因而必同时满足x-y=2和x+1=2(y-1),我们把这两个方程用大括号联立起来,写成 从而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像这样,共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例如, ‎ 注意:在方程组中各方程中的同一个字母必须表示同一个对象.‎ ‎3.根据情境,得出有关方程的解的概念.‎ 课件出示教材第105页“做一做”.‎ 各小组合作完成,学生分别代入验算,教师巡回参与小组活动,并帮助找到3个小题的结论.‎ 结论:‎ 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如x=6, y=2是方程x+y=8的一个解,记作 同样, 也是方程x+y=8的一个解.‎ 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例如: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三、举例分析 判断下列方程组是否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1)  (2)  ‎ ‎(3)  (4) ‎ ‎(5)  (6) ‎ 四、练习巩固 教材第105页“随堂练习”第1~3题.‎ 五、小结 ‎1.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是一个互相关联的两个数值,它有无数个解.‎ ‎3.共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它的解是两个方程的公共解,是一组确定的值.‎ 六、课外作业 3‎ 教材第106页习题5.1第1~5题.‎ 通过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的反应非常积极踊跃,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充分利用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自己找出方程中的等量关系,启发他们自己说出各个定义的理解.在学生合作做题的时候,教师进一步强调小组合作交流、合理分配时间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学过程各环节紧紧相扣,整个教学过程逻辑思维清晰,问题与问题之间衔接紧密,每一步都为下一步做了很好的铺垫.‎ 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