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人教版必修2测试题:第21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人教版必修2测试题:第21课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改革

1.(2018·河南郑州高一下学期期中)1973 年秋,中共安徽省委决定,把集体无法播种的土地 借给社员种麦、种菜。在借地的基础上,有些地方实行包产到组,有的搞了包产到户。这( ) A.表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B.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 C.改变了农村的人民公社体制 D.系统纠正了农村的“左”倾错误 解析: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是在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故 A 项错误;材料内容有 利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故 B 项正确;人民公社是在 1983 年撤销的, 故 C 项错误;1973 年是“文革”时期,材料内容出现在“左”倾错误严重的“文革”期间, 不能系统纠正农村的“左”倾错误,故 D 项错误。 2.(2018·河南郑州高一下学期期中)1984 年之后,国营企业逐步改变了统收统支的经营方式。 到 1987 年,全国已有 80%的国有企业实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在企业内部,也进行 了以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这一改革( ) A.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B.表明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C.保证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D.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的分配制度 解析:A。 材料反映的是 1984 年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改革主要是给予企业一定生产经营自 主权,故 A 项正确。 3.(2018·四川资阳高一下学期期中)下表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类别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 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 业 1978 77.6% 22.4% 1997 25.5% 38.1% 17.9% 18.5% 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解析:D。A 项与国民经济成分无关,故 A 项错误;B 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B 项 错误;C 项是国民经济成分变化的结果,不是原因,故 C 项错误;D 项是国民经济成分变化的 主要原因,故 D 项正确。 4.(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982 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 义集体化的道路……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这些形 式不同的责任制“不要变动”的原因是( B ) A.引导农民走上了互助合作的道路 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实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权高度集中 D.改变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解析:B。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初期,时间上与材料不符,A 项错误; 农业集体化以后,在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中,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压抑,实行家庭联 产承包等各种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 项正确;在人民公社体制之下,农 业生产经营权高度集中,实行各种责任制就是要改变这种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实行权力下 放,C 项错误;依据材料“我国农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集体化的道路”,可知农村实行的各种 责任制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前提下进行的,D 项错误。 5.(2018·苏南十校高一联考)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 体制改革。此处“推动”主要体现在农村改革( D ) A.逐步地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B.极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 C.使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得以改变 D.突破了“包产到户”等同于资本主义的观念 解析:D。1980 年中共中央发出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文件,首次突破多年来把“包产 到户”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的观念,肯定“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说明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主要体现在“观念”的变化,因此 D 项符合题意。 6.中国在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人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 “所有制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1992 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 想,提出“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这从根本上解决了姓“资” 和姓“社”的问题。中共十四大在此思想的指导下,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打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7.目前我国 95%以上的商品资源已由市场来配置,国家定价的商品不足 5%,社会主要商品 供求平衡和供大于求的已达 99%。这一现象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企业自主权的扩大 B.开放搞活政策的实施 C.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 D.国家宏观调控的实施 解析:C。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主要商品价格由市场调节,这种情 况的出现说明我国已摆脱计划经济,实行市场经济。 8.1985 年 1 月,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在联合发出的《关于放开工业生产资料超产自销产品 价格的通知》中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产品。这说明( ) A.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崩溃 B.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C.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扩大 D.企业经营管理出现混乱 解析:C。依据材料的时间“1985 年”可以看出此时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完全崩溃,A 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是在 21 世纪初,B 项错误;依据材料“允 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产品”可以看出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在扩大,C 项正确;依据题 干材料可知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的产品符合国家规定,D 项错误。 9.(2018·江苏淮安期中)1993 年我国加大了价格改革力度,放开了大部分钢材及部分统配煤炭 的出厂价格;放开了统配水泥的出厂价格;继续放开了粮食购销价格。这些价格调整措施 ( ) A.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全面展开 B.促进了市场机制的形成发展 C.推动了外向型经济模式的建立 D.实现了商品资源的市场配置 解析:B。1984 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与材料中“1993 年”不符,故 A 项错误;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材料中“放开 了……价格”的价格改革就是由市场进行调节,故 B 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外向型经济,故 C 项错 误;到 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与材料中“1993 年”不符,故 D 项错误。 10.(2018·山东滨州期中)2001 年,党中央在党建实践活动方面宣布私营企业主也有资格成为 共产党员。这表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B.私营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 C.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逐步提高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 解析:C。材料反映的是对私营企业的承认和重视,不是强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故 A 项错误;1997 年中共十五大已经提出私营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故 B 项错误;材料 中“私营企业主也有资格成为共产党员”,说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的提高,故 C 项正确 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 1984 年全面展开的,故 D 项错误。 11.(2018·江苏学业水平测试)1985 年 1 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 给所在地(市)领导管理,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江南水泥厂、江苏玻璃厂等 34 个省属 企业。该决定主要是为了( ) A.调整工业布局 B.实行政企分开 C.增强企业活力 D.鼓励租赁经营 解析:C。材料所述内容是对企业的改革,而此时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故 C 项正确。 12.(2018·临沂高一期末)1986 年 8 月,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宣布破产,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宣 布破产的公有制企业,引起全国关注。当时外电报道,“中国沈阳,一项重大的实验:中国东 北的沈阳城发生了‘地震’,‘超过八级的改革地震’。”破产事件引起如此反响的原因是( ) A.暴露了“大锅饭”体制的弊端 B.揭开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序幕 C.打破了“姓社姓资”式的桎梏 D.冲击了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D。沈阳市防爆器械厂宣布破产是对公有制体制下计划经济模式的冲击,D 项正确。“大 锅饭”体制的弊端在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就已暴露,排除 A 项;当时国有企业改革早已开始, 排除 B 项;C 项与题中时间不符,排除。答案为 D 项。 13.(2018·武汉高一期末)1985 年 1 月,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在联合发出的《关于放开 工业生产资料超产自销产品价格的通知》中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产品。 这说明( ) A.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崩溃 B.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C.企业经营的自主权扩大 D.企业经营管理出现混乱 解析:C。依据材料的时间“1985 年”可以看出此时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完全崩溃,A 项错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是在 21 世纪初,B 项错误;依据材料 “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产品”可以看出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在扩大,C 项正确; 依据题干材料可知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的产品符合国家规定,D 项错误。 14.(2018·南京高一检测)“1991 年首钢实现利润 23.6 亿元,是 1978 年的 7.9 倍,平均每 年递增 17.22%,超过世界 500 强企业 1953 年以来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当时首钢能取得 如此成就的原因是(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 B.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的继续贯彻 C.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思想的提出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完善 解析:A。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91 年”,由此判断首钢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是城市经济 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故选 A 项。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在“一五”计划时实行的,排除 B 项; 国民经济实行全面整顿思想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提出的,排除 C 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理论的完善是 1997 年,排除 D 项。 15.(2018·长沙高一期末)1992 年邓小平南方视察来到深圳,一天傍晚当散完步往回走时, 市领导建议从原来的路上走回去,邓小平却坚持走另一条路,并风趣地说:“我不走回头路!” 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有( ) ①中国不走计划经济的老路 ②中国应走市场经济的新路 ③中国应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④中国应开始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解析:D。本题考查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题目的时间是 1992 年,而③是 1984 年,④ 是 1978 年。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85 年中国农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 时间 年均增长率 1953~1957 年 4.5% 1958~1962 年 4.3% 1963~1965 年 11.1% 1966~1970 年 3.9% 1971~1975 年 4.0% 1976~1980 年 5.1% 1981~1985 年 8.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材料二 1952~1956 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 年 1956 年 公有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三 1978~1997 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时间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 年 77.6% 22.4% 1997 年 25.5% 39.1% 17.9% 17.5% (1)依据材料一表中的相关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953~1985 年期间两次农业总产值增长 高峰出现的时间及主要原因。 (2)分析材料二,指出 1952~1956 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的主要原因和意义。 (3)材料三中的“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应该是什么类型工业?与 1956 年相比,1997 年的经济成 分有何变化?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表格中分析,有两个高峰,即 1963~1965 年、1981~1985 年,依据时间 确定背景,分析原因。第(2)问据表格分析可知,从 1952~1956 年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变化 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从中国正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角度分析原因 和意义。第(3)问据表格分析,公有制经济比重下降,而个体等其他经济类型比重上升;依据时 间信息从改革开放的实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等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1)时间:1963~1965 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较高。原因:国家“调整、巩固、充实、 提高”的政策,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时间:1981~1985 年,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原因:国家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原因: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意义:标志着我 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或我国进入到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或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3)类型:外资或中外合资。 变化: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发展(个体经济得到了发展;出现了私有经济)。原因:改革开放的实行,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