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第14课《诗经》两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版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古典诗歌 第14课《诗经》两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1

第14课 《诗经》两首 学习目标 1.识记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背诵课文及《诗经》中的名句。2.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3.品味诗歌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姝(  )           (2)俟(  )‎ ‎(3)城隅(  ) (4)踟蹰(  )‎ ‎(5)娈(  ) (6)说怿(  )‎ ‎(7)归荑(  ) (8)氓(  )‎ ‎(9)蚩蚩(  ) (10)愆期(  )‎ ‎(11)将子无怒(  ) (12)垝垣(  )‎ ‎(13)卜筮(  ) (14)桑葚(  )‎ ‎(15)汤汤(  ) (16)咥(  )‎ ‎(17)隰(  )‎ 答案 (1)shū (2)sì (3)yú (4)chí chú (5)luán (6)yuè yì (7)kuì tí (8)ménɡ (9)chī (10)qiān (11)qiānɡ (12)ɡuǐ yuán (13)shì (14)shèn (15)shānɡ (16)xì (17)xí 二、识记文中基础知识 ‎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静女其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俟我于城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搔首踟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静女其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贻我彤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洵美且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匪我愆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乘彼垝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无与士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10)女也不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士也罔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躬自悼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美丽 (2)等待,等候 (3)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 (4)美好 (5)赠送 (6)的确,确实 (7)错过期限,指拖延婚期 (8)乘,登上;垝垣,倒塌的墙壁 (9)迷恋,沉溺 (10)差错,诗中指爱情不专一 (11)没有定准 (12)躬,自身;悼,伤心 ‎2.写出下列通假字及意义 ‎(1)爱而不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怿女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牧归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子无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于嗟鸠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犹可说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隰则有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爱”通“薆”,隐藏,遮掩;“见”通“现”,出现 (2)“说”通“悦”,喜爱;“女”通“汝”,你,诗中代指“彤管”‎ ‎(3)通“馈”,赠送 (4)通“毋”,不要 (5)通“吁”,感叹词 ‎(6)通“脱”,解脱 (7)通“畔”,边,岸 ‎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 ‎(1)氓之蚩蚩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流氓。‎ ‎(2)泣涕涟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鼻涕。‎ ‎(3)至于暴矣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4)体无咎言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身体,有时指身体的一部分。‎ ‎(5)总角之宴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酒席,宴会。‎ 14‎ 答案 (1)民。诗中指女主人公的丈夫。(2)眼泪。(3)到了……的地步。(4)卦象,即占卦的结果。(5)欢乐。‎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女 ‎(2)言 ‎(3)将 ‎(4)以 ‎(5)于 ‎(6)其 答案 (1)姑娘/通“汝”,你,代指“彤管”/通“汝”,代指“荑草”/女子 (2)说/预兆/语助词,在句中没有实在意义/语助词,在句中没有实在意义 (3)请,愿/与“扶”合起来翻译为“搀扶”/将要/将领 (4)介词,把/介词,用/介词,把 (5)介词,在/通“吁”,感叹词/介词,引出地点“顿丘” (6)形容词词头/代词,它的(桑)/代词,他(氓)‎ ‎5.掌握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 ‎(1)其黄而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贰其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三其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形容词用作动词,变黄 (2)数词用作动词,变了心 (3)数词用作动词,三心二意 ‎6.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 ‎(1)氓之蚩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以为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俟我于城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定语后置句,“蚩蚩之氓”。(2)介宾短语后置句,“以秋为期”。(3)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城隅俟我”。‎ ‎7.翻译下列句子 ‎(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请你不要生气,就把秋天当作婚期吧。‎ ‎(2)桑树没有凋落的时候,它的叶子是那么润泽。‎ ‎(3)少年时代在一起,多么欢乐、和悦,尽情说笑。誓言真挚诚恳,没想到你会变心。‎ 14‎ 三、名言警句 ‎《诗经》中的名句 ‎1.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卫风·木瓜》‎ ‎2.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郑风·风雨》‎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小雅·车辖》‎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雅·鹤鸣》‎ ‎5.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雅·小旻》‎ ‎6.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秦风·蒹葭》‎ 一、作品简介 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即公元前1100至公元前600年左右的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到了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诗经》按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篇,是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共105篇,其中大部分是贵族文人的作品。“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是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诗经》中使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其中直陈其事叫“赋”,譬喻叫“比”,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叫“兴”。“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诗经》“六义”。《诗经》在形式上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二、文体知识 诗歌分类 按体裁分 古体诗(古风)‎ 楚辞体 乐府体 歌行体 近体诗(今体诗)‎ 绝句 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律诗 五言律诗 七言律诗 按内容分 咏物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 边塞诗、思乡怀远诗、怀古诗 按结构分 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快板诗 14‎ 按表达分 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按时间分 新诗、旧诗 课堂导语 静 女 同学们,你们听过歌曲《在水一方》吗?其实这首歌的意境来自《诗经》,《诗经》中有这样的诗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些诗句出自《诗经》“爱情三部曲”(分别为《关雎》、《子衿》、《蒹葭》)之一的《蒹葭》。爱情并不是现代社会才有的,它自古便存在,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经》中的一首民间情歌——《静女》,了解古代人的爱情。‎ 氓 一提到中国古代的男女婚姻,一定会想到“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等词,可是远古时代的先民们是不是真的一定要遵从“父母之命”呢?《诗经·氓》就形象地反映了古人的婚姻恋爱情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氓》这篇课文。‎ ‎(1)《静女》中写了三幅图景,请在图中①②③处分别填出它们使用的表现手法。‎ ‎(2)《氓》可分为“恋爱”、“婚变”、“决绝”三部分,其中“恋爱”和“决绝”部分分别表现出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内心情感?请在图中①②处分别写出,每处限4字。‎ 答案 (1)①细节描写 ②比 ③比、顶真 (2)①热情幸福 ②清醒刚烈 14‎ ‎1.《静女》中的男子为什么那么看重女子送给他的彤管、荑草?请简要分析一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它们都是“美人之贻”,爱屋及乌。恋爱中的男女视互送的物品为心爱之物,往往都格外珍藏,因为那是二人相互爱慕、思恋的幸福信物。‎ ‎2.《氓》中的女子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歌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氓》中的女子是中国古代劳动妇女的代表。‎ ‎(1)她纯洁、天真、多情。涉世不深,以致很容易便以心相许了;当她看到氓不高兴时,赶快安慰他:“将子无怒,秋以为期。”真心爱氓,看不到他时,“泣涕涟涟”;看到他时,“载笑载言”。‎ ‎(2)她勇敢忠诚。把自己和财物用车子搬到氓家,敢于无良媒而和氓结婚;结婚以后跟氓共同过苦日子。‎ ‎(3)她辛勤。家里的劳苦活儿没有不干的。‎ ‎(4)她坚强刚毅,冷静理智。被弃以后,她看清氓虚伪丑恶的嘴脸,坚决与氓决裂。‎ ‎3.《氓》为什么三次写“桑”,三次写“淇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从桑叶润泽到桑叶变黄陨落,不仅隐喻了女子的容颜由盛到衰,也暗示了婚后时光的推移,婚姻生活的变故。没有永远“沃若”的桑叶,这就是现实的悲哀。②桑葚是甜的,但如斑鸠般贪食则易沉醉而无益。爱情是美好的,但人若沉溺其中则易上当受骗。‎ ‎(2)①淇水是一场婚姻的见证:谈婚论嫁时,淇水相送,何其缠绵;休弃归途中,淇水湿帷,悲情满溢;归家静思时,淇水有岸,痛苦无边。②淇水既实又虚,它是女子人生欢乐与痛苦的交点,它目睹了女子那段以欢乐始、以悲苦终的婚姻生活,却只能无言。‎ ‎4.《氓》这首诗中,女主人公对于那个负心汉的称呼在不断变化,试分析称呼变化与女主人公感情变化二者之间的联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氓”古代称民,特指外来的。女主人公开始用叙述语气称男方为“氓”,是因为双方婚姻关系未定,感情还较疏远。②“子”是对古代男子的美称,当面称对方为“子”,尊重、客气、有礼貌,也透露出女主人公愿与对方建立婚姻关系的欲望。③“复关”是借指住在复关的那个人,用地名代人名,流露出热恋中女子的热烈思念。④“尔”是第二人称代词,直呼对方,是因为女子明白双方婚姻关系已定,感情距离已拉近,这样称呼更加亲切。⑤“士”也是对古代男子的美称,女主人公在遭遇婚姻不幸后,深思教训,用“士”来称呼丈夫,合身份,讲究礼节,却也包含着嘲讽的意味。‎ 14‎ 有人说《静女》所刻画的“静女”形象并不成功,你是如何看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诗题是“静女”,开头也交代她很美,但诗中对其却着笔极少,只说“静女其姝”“静女其娈”,这样笼统地写人,使人物形象一点儿也不鲜明。‎ ‎(观点二)诗歌在刻画男子形象的同时,女主人公的形象便呼之欲出了。如第1节中,静女尚未露面,但从她“爱而不见”的表现,我们可以想象出她天真活泼、调皮可爱的形象。‎ 怎样运用比兴手法 ‎《氓》第3节以传统的比兴开头,写“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先以葱茏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斑鸠,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 第4节紧承上节,开头就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走了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再加上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弃的命运此时自然降临到了她的头上。第3、4节用起兴的诗句,以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借此抒发女主人公对丈夫喜新厌旧行为的怨愤。‎ 技巧点拨 ‎“比”、“兴”是古代诗歌的常用技巧。对此,宋代朱熹有比较准确的解释。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比就是比方,是最基本的手法,用得最为普遍。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作比喻。一般来说,用来作比的喻体事物总比被作比的本体事物更加生动具体、鲜明浅近而为人们所知,便于人们联想和想象。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事情)的特征。《诗经》中比的运用很广泛,比较好理解。‎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从特征上讲,有直接起兴、兴中含比两种情况;从使用上讲,有篇头起兴和兴起兴结两种形式。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增强意蕴,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迁移运用 运用比兴手法,以“转折”为话题,写一个作文开头。10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答案 (示例)林中的通幽曲径,因为那些曲曲折折的转弯才更富诗意与浪漫;一部扣人心弦的电影,往往是情节一波三折,令人回味犹有余香。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东西因转折而显得愈发美丽。(以林中的通幽曲径、情节一波三折的电影起兴引入生活中“转折”的话题。)‎ ‎1.课本素材 点击文本 “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运用示例 《氓》中的女主人公在经历婚姻悲剧的伤痛之后,发出“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的警世之言。对于沉迷于早恋的女同学来说,这是一张劝世良方。中学生正值学习求知的黄金时期,理应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切莫为社会上痴情怨女的情爱所诱惑,切莫为早恋的“时尚”所迷惑,更莫要充当不良男子甜言蜜语的俘虏,要擦亮双眼,澄净心智,走好自己最关键的人生之路。‎ ‎2.课外素材 网恋被骗一万元,女学生跳海自杀 近日,一名年轻女大学生因感情被骗钱财损失,最终选择在长兴岛公园海边投海自尽,后被长兴岛公安分局三堂边防派出所巡逻民警成功救助。‎ 今年2月份,大连某高校女孩李某在网上认识了网友王某,王某自称是长兴岛某单位的一名公务员,收入稳定,其父母为他在大连买了房子。‎ ‎4月份,王某约李某在长兴岛见面。见面后,李某感觉王某英俊潇洒且言谈举止不俗,遂对王某产生了好感。当天,李某在餐桌上向王某表达了爱意,两人确立了恋爱关系。‎ ‎5月的一天,王某在电话里和李某讲他开车将人撞了,想从她那里借一万块钱应急。李某当即向王某的账户里汇了一万元。此后,李某约王某多次见面,但是王某总是推托,李某对王某渐渐产生了怀疑。后来,王某干脆不接电话,甚至关机。‎ ‎10月,李某来到王某所谓的工作单位找王某,却被告知没有王某这个人。李某得知被骗,冲动之下投海自杀,幸亏被巡逻民警及时发现。民警联系了李某的家人,随后李某被家人带回家。‎ 选材感言 网恋最终都要走出网络回到现实,见面的时候双方了解不够,有的甚至对对方的姓名、住址、职业都不清楚,在一方(多为男方)不怀好意的情况下,又加上一方涉世未深,往往容易上当受骗。因此,那些沉迷网恋的朋友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并理性看待网恋,切不可用情太深,图一时之快,而为日后埋下祸根,这样不仅对你的一生有影响,同时也会对你的家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4‎ 横穿诗经的河流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掀开《诗经》的第一页,总是那条河流阻挡住我的去路,所以我无法真正进入文字背后的生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记载了古老的爱情与农事,两千多年前的浪花溅湿我苍苔斑驳的草鞋。谁曾经贴着水面行走,并且歌笑歌哭?淑女与君子,艄公与过客,母亲与儿女,乃至时光与记忆,隔着同样一条河遥遥相望,构成周而复始的白昼和黑夜。如今,它又借助单薄的纸张间断了祖先的吟唱与后辈的倾听——这条跟血缘、传统、汉语有关的河哟。人间的银河,此岸是高楼广厦,齿轮与车辆,灯火通明的都市,而彼岸呢,彼岸有采薇的村姑、祈雨的礼仪,以及以渔猎为生的星罗棋布的部落……‎ ‎《诗经》在我心目中,尊贵如东方的《圣经》,记录着农业文明最古老的光荣。在这部边缘泛黄的典籍里呼吸的男女居民,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生活在离造物主最近的地方,门前的原野、山峦、岩石,无一不是造物主最原始的作品。只有阡陌属于自己,于是那些手摇木铎的采诗官奔走于阡陌之上,聆听着大自然苍老的声音和人类年轻的声音,充满感恩的心情。村野气十足的《诗经》象征着一个时代,民族的时代,那也是人类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代。在大自然的露天课堂里,稚气未脱的书声琅琅。连文盲都可能成为真诚的歌手——只要他们用心灵读懂造物主手中的无字天书。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些目睹造物主的指纹而成长的无名诗人,在平凡的劳动、情爱、游猎中获得神秘的智慧。和这些诗兴大发的自然之子相比,我们是苍白的,一生所触及的仅仅是书本、墙壁、道德以及间接的经验。今天的世界已经是被修改了的原稿。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我们很难发现上帝的手迹——灵感的花朵,因为贫血而枯萎,而失去了天真。‎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不读《诗经》,简直无从想象,这块土地上曾经发生过哪些事情?死亡的人物、流亡的事件、中断的对话,从纸上重新浮现——借助音乐与文字的力量。耕种、狩猎、婚嫁、祭祀、园艺、兵役……是人类一代又一代遗传的生活方式。哦,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总把我带回农历的年代,我开始低头寻找一把祖传的农具(譬如名称古怪的耒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仿佛置身于鸡犬之声相闻的村庄,模仿祖先熟稔的农事,刀耕火种。在阅读中我延续着古人的生活。‎ ‎《诗经》会将你领进一个河汊密布的地带,弥漫的水雾扑面而来。《诗经》本身就是一条河流,一条文字之河,在台灯下读书,你愿意做一尾潜泳的鱼吗?哦,在《诗经》的掌纹里游动,那苍老的浮云与涛声,遗传在我们的血管里……‎ 我们的血管,也已形成那条河的支流。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永远生活在《诗经》的下游,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养。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在地图上无法查证的河。‎ 14‎ 我们无法回到《诗经》的时代,男耕女织的时代,或者说我们无法恢复古人的那份单纯与天真。那简直堪称人类的童年,所以《诗经》里回荡着银铃般灿烂的童音,无法模仿。在充斥着欲望、高音喇叭的现实中,这属于天籁了。做天籁的听众,是幸福的。古人以纠缠的音乐的旋律结绳记事,那粗糙的双手搓出来的牧歌,鞭挞着我们世故的灵魂:该往何处去放牧自己失落的童心呢?我一向两手空空,一无所有,丧失了原始的浪漫与激情,《诗经》里的那条河,已经流淌两千多年了,沿岸有数不清的读者,饮水思源。这条民间的河流哟。‎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岸边的伐木者,面目模糊,背对着我从事永恒的职业,我只注意到一柄闪亮的斧头,被举过头顶,整部《诗经》,都回响着斧头砍伐树木的声音,今天晚上,那柄远古斧头,又在敲击我麻木的耳膜,这是一种提醒:有一群人,仍然在岁月的河边坚持……‎ 读后启悟 这是一篇咏赞《诗经》的精美散文。作者以诗一样的语言,把哺育了一代代中国人、给我们以文明与血脉的《诗经》比喻为一条源远流长的河,然后作者引领我们溯流而上,去体察先民的生活,体悟先民的情感,体味先民的风情。咀嚼《诗经》中富有灵智的诗句,并在回溯中处处与我们今天的生活进行对比,既增加了时空感,又增强了文章的厚重感。‎ 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关系之九——爱国 ‎1.[名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文]为国家解危纾难不惜奋勇献身,看待死亡的态度就当作回归故里。‎ ‎[解读]曹植的《白马篇》描述了一位武艺高超、渴望为国立功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少年游侠形象,表达了自己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作为曹操之子,曹植深受父亲影响,不仅文学造诣很高,也对国家大事具有积极的参与意识,并在诗文中屡屡流露。在《杂诗》中,曹植也有“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类似表述。虽然后来在与兄长曹丕关于继承权的竞争中落败,但曹植的爱国情感却通过作品得到了永远传扬。后人对《白马篇》一诗给予了高度评价,如唐代学者李善说此诗“言人当立功、立事、尽力为国,不可念私”,清代学者朱乾说“篇中所云‘捐躯赴难,视死如归’,亦子建素志,非泛述矣”。而“视死忽如归”也演变为成语“视死如归”,形容仁人志士为理想不惜牺牲的高尚品德。‎ ‎2.[名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南宋·陆游《病起书怀》‎ ‎[译文]地位虽然卑微,却不敢忘记忧虑国事。‎ ‎[解读]《病起书怀》全诗为:“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1176年,五十二岁的陆游被罢免官职,居住在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一度生病卧床,病愈后挑灯夜读《出师表》,感慨万千,于是写下了此诗。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之一,“位卑未敢忘忧国”成为传世名句,表达着诗人虽然经历坎坷挫折,即使地位卑下,却始终以忧国忧民为己任的高尚情操与爱国情怀。而陆游临终的《示儿》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更成为爱国诗歌的绝唱,被朱自清先生评为“这是陆游爱国热诚的理想化;这理想便是我们现在说的‘国家至上’的信念的雏形”。‎ 14‎ 一、基础知识检测 ‎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自牧归荑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C.隰则有泮 D.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答案 D 解析 A项“归”通“馈”。B项“于”通“吁”。C项“泮”通“畔”。‎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B.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C.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D.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答案 D 解析 A项古义:卦象,即占卦的结果。今义:身体,有时指身体的一部分。B项古义:以(之)为,把……当作。今义:认为。C项古义:欢乐。今义:酒席,宴会。‎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①连词,来;②介词,把。‎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文雅的姑娘多么漂亮,在城上的角楼里等待我。躲藏着不出来,急得我挠头徘徊。‎ ‎(2)做了多年媳妇,所有的家庭劳作一身负担无余。起早睡晚,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5.补出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生动刻画出了男主人公焦急等待心爱的姑娘时的情态。‎ ‎(2)《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日夜操劳,勤苦不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氓》结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女主人公对负心丈夫不再存有幻想,对婚姻果断作了结的刚强性格。‎ 14‎ 答案 (1)爱而不见 搔首踟蹰 (2)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3)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 二、课内阅读强化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静 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6.诗中的男女主人公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诗歌在刻画人物性格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女主人公顽皮、活泼,男主人公忠厚、淳朴。(2)诗歌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如“爱”“搔首”“踟蹰”等,把女主人公的顽皮、活泼和男主人公的忠厚、淳朴,生动地表现出来了。‎ 解析 题目要求对《静女》这首诗刻画的人物形象及刻画手法进行分析。诗中有对人物的动作、心理等较直接、具体的描述,以此来分析人物形象。手法上,主要是运用细节描写。‎ ‎7.诗中写那女子“爱而不见”时,男主人公在那里“搔首踟蹰”,这一举动表现了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写出了男主人公因女子未来而非常着急不安的心情,表现了男主人公对所爱女子的迷恋之深。‎ 解析 作答本题时,可根据诗歌内容揣摩男主人公此时的心情,进而分析其表现的内容。‎ ‎8.诗歌第2节和第3节都写静女给情人赠物,诗人为什么要分成两节来写?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因为是两件东西,有先有后;②分开写这种形式更能表现男主人公内心的激动,以及对礼物和女主人公的喜爱,将感情推向高潮。‎ 解析 题目要求对静女给情人赠物这两节诗进行分析。具体思考时,可以结合诗歌的写作意图,从人物对爱情的体验、人物处于热恋中时独特的心理感受等角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当男主人公接受了静女第一件礼物后,其兴奋、激动之情尚未平静,她忽然又送过来第二件礼物,他将是多么喜出望外,不能自已。‎ ‎9.诗中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的句子,但接着又说“匪女之为美”,而是因为“美人之贻”,这反映了男主人公什么样的心理?请用一个成语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爱屋及乌。‎ 解析 这几句诗说的是因为爱美人而喜欢美人赠送的荑草,因此可以概括为“爱屋及乌”。‎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14‎ 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0.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氓》的女主人公讲述了自己恋爱结婚,又被无端休弃的婚恋悲剧,满腔愤懑。‎ B.“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是女主人公在多年婚姻生活中得出的痛苦经验和教训。‎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隐喻女子容颜的由美而衰。‎ D.氓恋爱时“信誓旦旦”,变心则因为钱财已得,“以尔车来,以我贿迁”即可为证。‎ 答案 D 解析 “氓”“变心则因为钱财已得”错,而“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是当时的婚俗。‎ ‎11.诗中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里的“桑”与人有关系吗?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赏析这几句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桑”与人有关系。这几句诗运用了“比兴”的手法,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首两句是“兴”,同时又以“桑”设喻,“其叶沃若”喻女子青春美丽。接下来以“鸠”“无食桑葚”喻女子不要对男子过分迷恋,通过“比”的运用,写出了女子内心的痛苦,点出悲惨的教训,用以告诫后人。‎ 解析 本题要求围绕“桑”与人的关系赏析诗句。赏析时,要突出“桑”与人的关系,抓住“兴”与“比”的手法进行分析。‎ 三、课外阅读拓展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①。王于兴师②,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14‎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③。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④!‎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注 ①袍:长衣。行军者日以当衣,夜以当被。②兴师:出兵。③泽:通“”,内衣,指今之汗衫。④作:起。‎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共三章,全以“岂曰无衣?”落笔,在反复咏唱中强化了反诘的语气和语意,催人奋进。‎ B.或同穿一“袍”,或同穿一“泽”,或同穿一“裳”,是说明百姓们从军时贫穷“无衣”,反映了他们悲愤哀怨、无可奈何的感情。‎ C.“王于兴师”——秦王要发兵了。为王而战,就是为国而战,古代人的国家观念强烈,为君就是为国。‎ D.全诗叙写了出征前战友相互勉励的情形,抒发了团结友爱、共御外侮的壮志豪情。‎ 答案 B 解析 应是表现了百姓们宁可“同袍”、“同泽”、“同裳”也要奔赴战场,共同杀敌,誓死卫国的精神。‎ ‎13.该诗每章的开头形式相同,只变换了几个字,这属于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使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形成了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同时强化了诗歌的情感。由于更换了词语,内容更加丰富,诗意得到发展。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了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 14‎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