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0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第2部分专题4地质循环原理与地壳的运动规律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第2部分专题4地质循环原理与地壳的运动规律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2016·齐鲁名校协作体调研)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人间第一清静地”。普陀山是燕山运动晚期的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风化侵蚀,沿垂直高角度切节理发育,四周山体崩塌,形成的众多孤峰突兀的风景地貌。据此完成1~2题。 1.普陀山主要由图乙中的哪类岩石组成( ) A.A类岩石 B.B类岩石 C.C类岩石 D.D类岩石 2.图甲地貌形成的外力作用是( ) A.海浪侵蚀 B.冰川溶蚀 C.风力侵蚀 D.风化作用 1.B 2.A [由材料可知,普陀山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属于侵入型岩浆岩。由图乙可判断出,A为喷出型岩浆岩,B为侵入型岩浆岩,C为变质岩,D为沉积岩。第2题,结合题干文字信息,读图甲可知,该地貌是海浪侵蚀地貌。] (2016·大连模拟)下图中的左图为某区域海拔400米以上的某地表形态相对高度等值线图(数值越大,相对高度越大),右图为该区域400米以下的岩层剖面局部图。读图回答3~5题。 【导学号:01252039】 7 / 7 3.左上图中显示的地貌最有可能是在下列哪种外力作用下形成的( ) A.流水的搬运作用 B.流水的堆积作用 C.风力的堆积作用 D.风力的侵蚀作用 4.从右上图中的岩层剖面图看,该区域最有可能是( ) A.背斜 B.向斜 C.地垒 D.地堑 5.右上图中甲岩石最有可能是( ) A.玄武岩 B.页岩 C.板岩 D.大理岩 3.D 4.B 5.D [第3题,读地表形态相对高度等值线图可知,该地貌底部和顶部面积较大,中部较小,为蘑菇形地貌,最可能是风力侵蚀形成的。第4题,读图可知,该区域中部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为向斜构造。第5题,读图分析可知,甲岩石是由于岩浆入侵,高温作用使石灰岩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变质岩,所以最可能是大理岩。] (2016·龙岩模拟)河西走廊是中国沙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绿洲沙漠化日趋严重。下图为河西走廊各种沙丘形成因子分析图,据此完成6~8题。 6.图示最有可能是流动沙丘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主要分布于( ) A.河流上游地区 B.山麓地带 C.冲积扇 D.河流出山口 7 / 7 8.目前河西走廊北部的沙漠加速向南入侵,主要原因是( ) A.气温升高,岩石风化增强 B.冬季风势力增强 C.绿洲地带水源枯竭 D.降水减少,雪线升高 6.D 7.C 8.C [第6题,流动沙丘形成,一是必须气候干旱,二是强风条件。读三角坐标图可知,④地风速最大,植被覆盖率低,气候干旱。第7题,河西走廊,地势平坦,两侧是海拔较高的山地和高原,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山地上部的冰雪融水在山麓地带的河流出山口处,形成山前冲积扇,冲积扇地区水源充足,形成绿洲。不是所有的山麓地带水源都充足,因此不是山麓地带都能形成绿洲。第8题,河西走廊的水源主要来自南侧的高山冰雪融水,河流向北流入沙漠地区,由于蒸发、下渗等因素影响,河流流量不断减小,直至消失。上游绿洲地带用水量增大,导致下游水量减少,土地荒漠化加剧,北部沙漠加速向南入侵。] (2016·福建质检)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读图完成9~11题。 【导学号:01252040】 9.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10.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 ) 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 7 / 7 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 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11.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 ) A.河流输沙量增大 B.湖泊面积减小 C.植被覆盖率提高 D.降水强度变大 9.A 10.D 11.C [第9题,河流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地区堆积,越往入海口,河流的流速越慢,堆积作用越明显。结合图中①②③④四处1880年和1945年的沙洲0米线的变化可知,②③④处的沙洲或从无到有或由小变大,唯有①处沙洲消失,说明①处受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第10题,由图可知,沙洲的面积在增大,说明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河口不断变窄,河道不断变浅,海水侵蚀作用小于河流的堆积作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流向南岸偏,南岸受冲刷,河道变深,北岸受堆积,航道淤浅,故北航道航行条件比南航道差。第11题,近年来由于长江中上游植被得到保护,水土流失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河流挟带的泥沙减少,河流的输沙量减小,因此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湖泊面积减小,拦截的泥沙会相对减少,河流下游泥沙会增多;降水强度增大,河流中泥沙会增多,淤积速度会变快。] 二、非选择题 12.(2016·江西4月质检)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 7 / 7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读图回答问题。 【导学号:01252041】 (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 (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 (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 解析:第(1)题,冰川是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条件有降水(降雪)、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气温高、降水少的原因。第(2)题,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于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的玉石,到达乙所在的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第(3)题,秋季成为最佳拾玉季节,说明秋季此处玉石多且出露河滩;结合河流夏季汛期搬运能力强,但此时河水水位高不易发现河床中的玉石,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分析即可。 答案:(1)地势低,气温偏高;地形封闭,水汽不足。 (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 (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 13.(2016·乌鲁木齐检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给古老的丝绸之路带来了新的外延与内涵,给中国以及寻求发展的沿途各国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未来。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光伏发电、煤化工、多晶硅、风电制造、平板玻璃、船舶制造等产业逐步被列入产能过剩行业。南亚是“ 7 / 7 一带一路”中“海上丝绸之路”所经过的重要地区,为化解我国产业转移和过剩产能,提供了广阔的战略迂回空间。 (1)简述H海的面积变化趋势及原因。 (2)简述甲荒漠和乙荒漠形成原因的差异。 (3)比较图中①②两处流水作用的主要差异并简析其原因。 (4)试分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产能过剩产业发展的有利影响。 解析:第(1)题,H海是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海域面积不断增大。第(2)题,甲荒漠位于阿拉伯半岛,为热带荒漠,形成原因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稀少;乙荒漠位于亚洲中部,为温带荒漠,形成原因是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第(3)题,①位于尼罗河上游,多山地和高原,水流速度快,故河流以侵蚀搬运为主;②位于尼罗河入海口,地势平坦,流速慢,故河流以堆积作用为主。第(4)题,结合材料二可知,“一带一路”的发展可以为过剩产能开辟新的市场;由材料“为我国产业转移和过剩产能化解提供了广阔的战略迂回空间”可得出有利于产业转移,进而推出有利于产业升级。 答案:(1)趋势:增大。原因:位于两大板块(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带。 (2)甲荒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乙荒漠: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降水少。 (3)①以侵蚀(或搬运)作用为主。原因:河流上游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河流落差较大,流速快。 ②以堆积(或沉积)作用为主。原因:河口地区,地形平坦,流速缓慢。 7 / 7 (4)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开辟新的出口市场;有利于产能过剩产业进行转移;有利于我国的产业升级。 7 / 7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