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20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2020高考历史复习课时规范练 (16)
课时规范练16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一、选择题 1.(2018宁夏银川二模,35)1946年,美国外交家乔治·凯南说:“我们坚持采取欧洲联合的方式,是希望促使欧洲人以欧洲大家庭一员而非民族主义者的方式思考欧洲面临的经济问题。”乔治·凯南的这一观点( ) A.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B.对欧共体的作用估计过高 C.出于美国遏制苏联的战略需要 D.侵犯了欧洲民族国家主权 答案C 解析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故A项错误;欧共体成立是在1967年,故B项错误;题干中“我们坚持采取欧洲联合的方式,是希望促使欧洲人以欧洲大家庭一员而非民族主义者的方式思考欧洲面临的经济问题”,透露出美国希望欧洲联合起来服务于美国的霸权战略,故C项正确;乔治·凯南的讲话是希望欧洲联合来思考欧洲面临的经济问题,故D项错误。 2.(2018山东聊城一模,35)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对这一观点的解释最合理的是,马歇尔计划( ) A.通过经济援助造成欧洲事实上分裂 B.直接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出现 C.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上的具体运用 D.具有控制西欧拉拢东欧的双重企图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中“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得出马歇尔计划通过经济援助造成欧洲事实上的分裂,故A项正确;苏美的国家利益对立造成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和出现,并非马歇尔计划,故B项错误;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错误;D项表述是马歇尔计划的初衷,与题目中“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不相符,故错误。 3.(2018河北衡水金卷模拟压轴卷,34)美国国际关系理论大师肯尼思·华尔兹指出,冷战期间,“从利害关系的大小和斗争的力量来看,意识形态在美国和苏联的外交政策中都从属于利益,这两国的行为与其说是像救世主领导人的行为,不如说是传统大国的行为”。这段材料反映出美苏冷战( ) A.充满了意识形态色彩 B.实质是争夺国家利益 C.具有不均衡性的特征 D.以救世主的面目出现 答案B 解析通过在美苏争霸中,“意识形态……从属于利益”及“是传统大国的行为”可知美苏冷战的实质是争夺国家利益,故A项错误,B项正确;题干强调的是美苏冷战过程中存在“利害关系的大小”,与冷战的不均衡性无关,故C项错误;美苏冷战的实质是争夺国家利益,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故错误。 4.(2018广东揭阳二模,35)1956—1961年,印度“二五”计划时期,苏联对印度援助高达8.3亿美元,是对中国“一五”计划经济援助规模的一倍以上,超过美国和英国,成为印度最大的外援国。苏联对印度援助的主要目的是( ) A.扩大社会主义阵营 B.联合印度夹击中国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美国争夺中间地带 答案D 解析印度为资本主义国家,苏联此举并非为扩大社会主义阵营,故A项错误;据材料“1956—1961年”,此时中国采取“一边倒”的政策,中苏关系良好,尚未恶化,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苏联对印度进行援助,而不是强调不结盟运动,故C项错误;据材料“苏联对印度援助高达8.3亿美元……超过美国和英国,成为印度最大的外援国”可知苏联极力拉拢印度,与美国争夺中间地带,故D项正确。 5.(2018山东滨州期末,29)肯尼迪和赫鲁晓夫在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至少有25封信在来往。最终苏联先撤走了导弹,美国解除了海上封锁,持续了13天的导弹危机得以解除。这说明( ) A.美苏在对抗中伴随妥协 B.冷战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C.美苏淡化意识形态冲突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提到在古巴导弹危机期间,美苏两国领导人有25封书信来往,最终苏联做出妥协撤出导弹,美国也解除封锁,这体现了美苏在对抗中伴随着妥协,故A项正确;材料讲述的是古巴导弹危机最终以双方妥协收场,未体现冷战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故B项错误;材料只提到了美苏两国领导人有书信来往,最终互相妥协解决了危机,并不能说明美苏淡化了意识形态冲突,故C项错误;材料只体现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未反映多极化趋势的形式,故D项错误。 6.(2018北京西城期末,39)1970年上映的电影《滑铁卢战役》由意大利人投资,苏联人执导,演员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主要拍摄地在苏联乌克兰地区,动用了万余名苏联红军做群众演员。这说明( ) A.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B.两大阵营在某些领域有合作 C.欧美文艺界推崇拿破仑 D.戈尔巴乔夫改革使局势失控 答案B 解析据材料“电影《滑铁卢战役》”可知是文化领域而不是经济领域,故A项错误;材料“苏联人执导”“苏联红军做群众演员”“拍摄地在苏联乌克兰地区”代表社会主义阵营,“意大利人投资”和“演员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表明是资本主义阵营,电影拍摄体现二者在文化领域进行合作,故B项正确;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被反法联军击败的战役,据材料“《滑铁卢战役》”可知不是推崇拿破仑,故C项错误;戈尔巴乔夫执政时间是1985—1991年,与材料1970年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杜鲁门和他的助手看来,苏联被沙皇扩张传统所驱使,破坏了战时同盟协议,要向美国和西方社会发动战争,破坏它们的社会稳定和固有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他们认定,反对苏联扩张的斗争关系到自由制度的生死存亡。杜鲁门政府根据主观臆造的苏联威胁制定和推行外交政策,是冷战产生的主要原因。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材料二 传统的美国学派认为,冷战是由苏联引起的,苏联热衷于获得领土,尤其是征服东欧领土。如果苏联没有表现出这种倾向,美国将有可能退回到战前的孤立主义状态。美国采取遏制苏联扩张的政策是正确的。如果没有美国主动的遏制政策,苏联将继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扩张。 ——赵菊玲《战后世界格局五十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关系发生的变化。分析美国挑起冷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学者指责苏联挑起冷战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遏制苏联在欧洲扩张所采取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在冷战起源问题上有不同的见解,如果据此展开基于历史证据的研究性学习,你认为如何才能探寻到冷战起源的真相? 参考答案(1)变化:从同盟走向对抗。原因:美国领导人对苏联的猜疑和误解。 (2)依据:苏联在东欧领土扩张。措施: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推行杜鲁门主义。 (3)探寻:多渠道收集可靠史料作为证据证明观点;运用史料证据论证观点要论从史出,言而有据;勇于质疑观点,寻找史料支持自己的观点。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