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皖豫名校联盟体”2021届高三上学期毕业班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皖豫名校联盟体"2021 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 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非遗的构成要素为技艺、工序和原料。独特的人文生态环境孕育了人的生存智慧和宇宙 哲学,也滋生出相应的造物制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是物质,是造物制度及"物"背后 的"美"和"用"。 我国非遗保护工作采取"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策略方针,逐年加大对非遗的舆论推广 和资金扶助力度,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较数十年前有了很大提高。随着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民众在购买力增强的同时有意识地回望传统,并将这样的审视、自省和关注传递出去,传承 下去。 "去传统化"审美习惯逐渐被改变,新的"审美革命"正在潜伏和孕育。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内群众眼中"乡土"的、"偏离时尚"的、有"底层"感的、被摒弃和漠视的文化遗存,再次获得 认同,在人们逐渐回归传统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中找回曾经的位置。个体劳动,尤其是凝结 了手工和审美价值的劳动、作品和观念比此前任何时候都得到尊重,劳动价格的提高和市场 的扩展成为大势所趋。这使得在过去不受重视的文化性劳动变成了一种表演,甚至艺术品。 劳动价值的提高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刺激技艺的拥有者频繁而持续地生产、复制和创造。 时代和传统带给他们的红利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高昂,以至于"传统"的继承者们一改从前漠视 的态度,持续高强度、高效率地从先辈遗留的制度、规则、秩序和文本中,吸取价值、提炼 意义、巩固方法,以产出更多、更吸睛、更炫技的产品,这为"非遗制造者"提供了市场基础 和生产动力。 消费生产力在人们对现实世界、政治、历史、文化的"好奇心"中迸发。消弭了阶级桎梏 和特权的民众,对"物"与"美"的执着占有欲前无旧例;先人在农耕文明时代就开启的"物以致 用"的智慧,正大面积觉醒和复苏。非遗商品开发者正在为非遗商品化寻找更多合理性。商 品市场的富氧化,资本的膨胀,受众的年轻化时尚化,使非遗的概念加速异化,由最初对人 权平等以及个性化的自我审视和自我认同等"源代码"的解读,衍生出时代性、功能化、生活 化的新语境。消费刺激下的"非遗市场",有形或无形的产品形式光怪陆离,非遗被符号化规 模生产,却内涵短缺,质量参差不齐。这给非遗商品的产业格局、市场份额和受众体验以消 极影响。 尽管波涛汹涌的商品浪潮将非遗保护推上了一个新堤岸,非遗产品的开发依然有拓展空 间。非遗概念的普及率数据可观,但大众对于非遗的关注点在较为浅层的部分。这导致两种 结果,一是非遗产品素材和表现形式肤浅化,人们对非遗领域中的普通素材喜闻乐见,但对 具有深度内涵的非遗文本难以理解或喜爱;二是劳动成本低廉、技艺水平平庸的产品与技术 密度大、审美价值高的产品销量呈两极分化。非遗产品设计开发者需要加强文化储备,融入 身后这片传统,在设计中彰显开放与多元的文化精神,拓宽产品的意义和价值。 消费者对非遗产品品质的追求还在与日俱增,市场的选择也将净化非遗产业的空间和生 产链。通过审美革命和商品经济促进非遗保护,成人之美,以物为用,物尽其用,任重而道 远。 (摘编自张雯影《经济学视角下的非遗保护》)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非遗有的可通过"物"来体现,但非遗保护的是造物制度及"物"背后的"美"和"用"。 B.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非遗文化遗存成了"乡土"的、有"底层"感的代名词,遭到了摒 弃和漠视。 C.随着劳动价格的提高和市场的扩展,个体劳动在现代社会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 D.非遗概念的加速异化受到了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如市场、资本、受众,尤其是生产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不仅分析了非遗保护过程中出现的多种问题,同时也提到了一些原因及对策。 B.文章从国家政策、观念更新、市场变化及未来发展等角度,论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C.文章第四段在肯定了消费的刺激作用后,提及了非遗市场、生产等方面的清极状况。 D.文章中以"浪潮""堤岸"等语言,形象地概述了非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正常状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民众不仅有意识地回望传统,而且将这样的审视、自省和关注传承下去,最直接的原因在 于国家采取的"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策略方针。 B.新的"审美革命"正在孕育,人们逐渐回归传统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一些曾被冷落的文化 遗存获得了人们的再次认同,找回了自己曾经的位置。 C."传统"的继承者们之所以能够生产出更多、更吸睛、更炫技的产品,其中一个重要的动力 便是时代和传统带给他们的前所未有的高昂红利。 D.非遗发展中出现的产品素材和表现形式肤浅化以及销售端的两极分化状况,需要开发者提 升文化素质和更新设计理念予以改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1950 年 6 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纠集所谓"联合国军"进行武装干涉和侵略,很快越 过"三八线",大举向中朝边境进犯,多次派军机侵入东北和山东,轰炸丹东。同时在东面, 美国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企图武装阻止中国解放台湾。美国还向法国提供军援,支 持法国扩大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战争,以便从南翼威胁新中国安全。 在这紧急关头,国家被迫调整国民经济恢复计划,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10 月决心 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大外交》中所说∶"毛泽东有 战略眼光,判断很准确,如果他不在朝鲜阻挡美国,他或许要在中国领土上与美军交战。" 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 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这一战打出了国威和军 威,让中国获得世界尊重。也就是在抗美援朝战争的时候,中国彻底收复了西藏和新疆,奠 定了中国现在的版图。 (摘编自王理东《抗美援朝,将战争阻断在国土之外》) 材料二∶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 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健在的志愿军老战士老同志等颁发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 国作战 70 周年"纪念章。70 年前的那场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中国人民志愿军 19 万将士 血染疆场,把生命留在了异国他乡。 当美军的铁蹄踏过"三八线"时,中国发出严厉警告∶"美国军队果真这样做的话,我们 不能坐视不顾。"基辛格在《论中国》一书中称∶"中国绝不可能默许美军挥师朝鲜边境,因 为日本就是以朝鲜为基地占领满洲,侵略中国北方的。况且美国出兵朝鲜在战略上还意味着 中国在台湾海峡和朝鲜半岛两线受敌。"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升了中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1954 年,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 国之一的身份应邀参加了日内瓦会议。1955 年,受邀参加万隆会议,并为会议在复杂形势 下取得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8 年金门炮战,为台湾国民党军舰护航的美军军舰一遇到 人民解放军炮击就立即撤入外海;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始终未敢踏过北纬 I7 度线。就如今的 中美关系而言,这个纪念章颁发得恰逢其时,同时也是向以美国为首的、蠢蠢欲动的一切反 华势力发出的一个强烈信号。 (摘编自王德华《隆重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 材料三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 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含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 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 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抗美援朝战争是一场实力悬殊、极不对称的战争。国力上,1950 年美国钢产量 8785 万 吨、工农业总产值 2800 亿美元,而当年中国钢产量只有 61 万吨、工农业总产值仅为 100 亿 美元,不到其一个零头;军力上,志愿军的武器装备不仅远远落后于美军,更没有制空权和 制海权。为了取得抗美援朝胜利,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 在前线,志愿军充分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 话,把美军从鸭绿江边打回至"三八线"附近,并于 1953 年 7 月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志 愿军中涌现出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大批英雄功臣和功臣集体。许许多多的优秀中华儿 女为了和平与正义而长眠于朝鲜土地上,这其中就包括毛泽东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在后方,全国掀起参军、参战、支前,开展增产节约和捐献飞机大炮运动的热潮,中国 人民的爱国热情和凝聚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不仅有力支援了志愿军的作战,而且为恢复和 发展国民经济提供了强大动力。 (摘编自李兆省《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 、历久弥新》)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抗美援朝的胜利是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它既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也是 一场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在朝鲜"三八线"附近,中国人民志愿军联合朝鲜军队与以美军为首的联 合国军进行了历时近三年的拉锯战争。 C.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共派出包括毛岸英在内的 19 万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为此还调整国民经济发展计划。 D.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出来的以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 和忠诚精神为核心的战斗精神。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朝鲜内战,如果美国侵占了朝鲜,推进到中国边境,那么新中国将陷于战略被动,毛主席 高瞻远瞩,做出了抗美援朝的历史性决策。 B.国家颁发"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纪念章,主要是为了号召中国人民 发扬志愿军抗美援朝精神,坚决回击反华势力。 C.抗美援朝的胜利,与国家有力的动员和正确的指导、志愿军不怕苦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全 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力密切相关。 D.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深刻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力量和民族血性,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 奋进,战胜困难、开创新局的宝贵精神财富。 6.进行抗美援朝与国家发展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6 分) 答∶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可贵的山茶花 邓 拓 我生平最喜欢山茶花。前年冬末春初卧病期间,幸亏有一盆盛开的浅红色的"杨妃山茶" 摆在床边,朝夕相对,颇慰寂寥。有一个早上,突然发现一朵鲜艳的花儿被碰掉了,心里觉 得很可惜。我把她拾起来,放在原来的花枝上,借着周围的花叶把她托住。经过了二十天的 时间,她还没有凋谢。我为此写了一首小诗∶ 红粉凝霜碧玉丛, 淡妆浅笑对东风。 此生愿伴春长在, 断骨留魂证苦衷。 今年春节,我有机会在云南的昆明和大理等地,看到各色各样的山茶花。特别是在大理, 这个古老的小县城里,春节前夕的街头,到处摆满了小摊,出售野生的山茶花。美丽的山茶 花,使这里的山水人物,全都变得那么娇艳可爱了。 这样美丽的山茶花乃是我国西南地区的特产,而以云南、四川为最。明代的王世悉在《学 国杂疏》中写道∶吾地山茶重宝珠。有一种花大而心繁者,以蜀茶称,然其色类殷红。尝闻 人言,滇中绝胜。余官箭中,见士大夫家皆种蜀茶。余得一株,长七八尺,植淡园中,作屋 幕于隆冬,春时撒去。蕊多辄摘却,仅留二三花,更大绝,为余兄所赏。后当过枝,广传其 种,亦花中宝也。 王世悉是江苏太仓人,为明代著名诗人王世贞的弟弟。从他的这一节记载中,我们可以 看出,明代嘉靖年间,江苏等地的山茶花,大概都是由四川和云南移植过去的。王世愚在书 中还介绍了黄山茶、白山茶、杨妃山茶等许多品种。在他以前,到明代万历年间,王象晋写 了一部《群芳谱》,其中对山茶花又作了详细的介绍∶ 山茶一名曼陀罗,树高者丈余,低者二三尺,枝干交加。以叶类茶,又可作饮,故得茶 名,花有数种,十月开至二月。有鹤顶花,大如莲,红如血,中心塞满如鹤顶,来自云南, 曰滇茶玛瑙茶。杨妃茶,单叶,花开早,桃红色,焦尊。白似宝珠,宝珠而菜白,九月开花, 清香可爱。正宫粉、赛宫粉,皆粉红色。石榴茶,中有碎花。又有云茶、茉莉茶、一捻红…… 在这里介绍了许多种山茶花的名目和特点,很有参考价值。但是,他说山茶又叫做曼陀 罗,后来其他作者也这么说,这一点我却有另外的解释。曼陀罗显然是梵语的译音,并非我 国原有的名称。而山茶花的原产地的确是我们中国,所以介绍她的本名只能用中国原有的名 称。 唐代段成式的《百阳杂俎》,早已肯定了山茶花的名称和基本特征。他说∶"山茶,叶似 茶树,高者丈余,花大盈寸,色如维,十二月开。"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具体介 绍了山茶花的许多用途和医药价值。 据明代隆庆年间冯时可写的《滇中茶花记》所说∶"茶花最甲海内……寿经三四百年尚 如新植。"看来在我国南北各地,如果经过植物学家和园艺技师的共同研究,完全有可能把 昆明、大理等处最好的山茶花品种,普遍移植。这比起在欧洲、美洲各国种植山茶花,条件 要好得多了。人们都知道,法国人加梅尔,在 17 世纪的时候,曾将中国的山茶花移植到欧 洲,后来又移植到美洲。难道我们要在国内其他地区移植还不比他们更容易? 但是,无论天南海北的人,每当欣赏山茶花的时候,都不应该忘记她还有一段动人的传 说。古代有个魔王,嫉恨人间美满的生活,他用魔法把大地变成一片惨白的世界,不让有红 花绿叶留在人间。一位白族的少女,用自己的鲜血,重新染红了山茶花,用自己的胆汁重新 染绿了花叶,从那以后,山茶花才更加娇艳地出现在大地上。 怪不得历来有无数的诗人,写了无数的诗篇,一致赞赏山茶花的高贵品质。这里应该首 先提到宋代苏东坡歌咏山茶花的一首七绝。他写道∶ 山茶相对阿谁栽? 细雨无人我独来。 说似与君君不会, 烂红如火雪中开。 除此还应特别记住爱国诗人陆放翁,因为看到花园里有"山茶一树,自冬至清明后,著 花不已",曾经写了两首绝句∶ 东园三日雨兼风, 桃李飘零扫地空。 惟有山茶偏耐久, 绿丛又放数枝红。 雪里开花到春晚, 世间耐久孰如君? 凭阑叹息无人会, 三十年前宴海云。 后来元、明、清各个朝代都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和画家,用他们的笔墨和丹青,尽情地描 绘这美丽的山茶花。如今,我们生活在东风吹遍大地的新时代,我们要让人民过着日益美满 幸福的生活,我们对于如此美丽而高贵的山茶花,怎么能不加倍地珍爱呢!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以卧病期间山茶花给自己带来心灵慰藉这一生活化的叙述开篇,既让读者感到亲切真 实,又自然引出下文对山茶花的描写。 B.这篇散文文风清新,作者将独特的感受融入对山茶花的叙述、描写之中,并广泛介绍其名 目,特点、种植等,使文章兼具知识性、可读性。 C.明代王象晋认为山茶花又名曼陀罗,原产于国外,作者以相关典籍记载进行反驳,使这篇 文质兼美的散文议论说理特色显著,意蕴更加深广。 D.文章结尾由歌咏山茶花到歌咏新时代,叙述简洁有力,在点明文章主旨的同时,也暗含写 作的缘由,有利于读者对山茶花形象、品质的理解。 8.作为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诗人,邓拓的古文功底深厚,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大量引用古诗文, 请分析这样写的好处有哪些。(6 分) 答∶ 9.作者为什么说"山茶花"是"可贵的"?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6 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郎人也。其父于公为县狱史,决狱平,罗文法者于公所决皆不恨。 郡中为之生立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 "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史∶"妇杀 我母。"史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史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 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 辞疾去。太守竞论杀孝妇。郡中枯早三年。后太守至,卜筮..其故,于公曰∶"孝妇不当死, 前太守强断之,咎党在是乎?"于是太守杀牛自祭孝妇家,因表其墓,天立大雨,岁孰。郡中 以此大敬重于公。定国少学法于父,父死,后定国亦为狱史,补廷尉史,以材高举侍御史。 会昭帝崩,昌邑王征即位,行淫乱,定国上书谏。后王废,宣帝立,大将军霍光领尚书事, 条奏群臣谏昌邑王者皆超迁。定国繇是为光禄大夫,甚见任用。定国乃迎师学《春秋..》,身 执经,北面备弟子礼。为人谦恭,尤重经术士,虽卑贱徒步往过,定国皆与钧礼,思敬甚备, 学士成称焉。其决疑平法,务在哀鳏寡..,罪疑从轻,加审慎之心。朝廷称之曰∶"张释之为 廷尉,天下无冤民;于定国为延尉,民自以不冤。"为廷尉十八岁,迁御史大夫。甘露中,代 黄霸为丞相。三年,宣帝崩,元帝立,以定国任职旧臣,敬重之。定国明习政事率常丞想议 可然上始即位关东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点事者归咎于大臣上于是数以朝日引见入受迢条责 以职事定国上书谢罪。永光元年,定国逐称笃,固辞。数岁,七十余薨,谥曰安侯。 (节选自《汉书·于定国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定国明习政事/率常丞相议可/然上始即位/关东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言事者/归咎于大臣/ 上于是数以朝/日引见入受诏/条责以职事/ B.定国明习政事/率常丞相议可/然上始即位/关东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言事者/归咎于大臣/ 上于是数以朝日引见/入受诏/条责以职事/ C.定国明习政事/率常丞相议可/然上始即位/关东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言事者归咎于大臣/ 上于是数以朝日引见/入受诏/条责以职事/ D.定国明习政事/率常丞相议可/然上始即位/关东连年被灾害民/流入关言事者/归咎于大臣/ 上于是数以朝/日引见入受诏/条责以职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姑,指丈夫的母亲,即婆婆。丈夫的妹妹称小姑,《孔雀东南飞》中"却与小姑别"的"小姑" 便是此意。 B.卜筮,我国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方法,古代用龟甲占卜叫"卜",用蓍草占卜叫"筮"。 C.《春秋》,儒家典籍,古代多有对《春秋》进行诠释的书,代表作品为"春秋三传"。 D.鳏寡,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鳏"指老而无子,"寡"指老而无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于公为官尽责,深受百姓爱戴。于公曾做县里狱史,执法公正,犯法的人经他判决之后都 不怨恨,郡中人给他立了生祠。 B.于公相信孝妇,为此称疾辞官。东海孝妇蒙冤,于公据理力争,最终未能说服太守改变意 见,他就在府上大哭,并借口有病离职。 C.于定国忠直敢谏,受到上级赏识。他上书劝谏昌邑王,后因霍光上奏皇帝而被越级提拔; 因为他执法比张释之更公正,受到朝廷称赞。 D.于定国尊师重道,为人谦虚恭谨。他拜师手执经书,郑重行弟子之礼;敬重精通经术的士 人,即使地位低下的人来访,也以礼相待。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 译文∶ (2)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望江南·幽州九日 ① 汪元量② 官舍悄,坐到月西斜。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南北各天涯。 肠断裂,搔首一长嗟。绮席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和泪捻琵琶。 【注】①幽州,元都城所在地,即现在的北京一带。九日,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②汪元量∶ 原为南宋官延琴师,在 1276 年(元世祖至元十三年)的初秋,被元兵俘虏,遣送到幽州。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头三句写重阳节词人心绪如麻,夜不能寐,沉思默想一直到月沉西山,长夜中响起的角 声也似在诉说悲伤。 B.上片写景运用视听结合和拟人的手法,衬托了深夜的寂静,渲染了凄凉的气氛,也暗示出 词人身在官舍的心境。 C.下片"绮席"两句写词人讽刺以前在南宋拥金枕玉的"美人",忘了亡国之痛,陪着征服者饮 酒赏花,醉生梦死。 D.末句"和泪捻琵琶"动作描写真切,把感情外化为有形,呼应上片"悲""愁",委婉地表达出 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15.词人为什么会"肠断裂"?请简要分析。(6 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方柄圆凿"意思相近,体现了孔子 《论语》中"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处世之道。 (2)韩愈《马说》中,面对千里马的遭遇,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 出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 (3)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说"主"与"客"在吟咏诗文,化用了《诗 经· 陈风·月出》中的诗句。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地方戏是流行于一定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戏曲剧种的通称。浓郁的乡土气息是地方戏 _________的特征。不同地区的地方戏,反映的是不同地区的乡土味,体现的是当地的乡土 文化与生活风貌。作为土生土长的民间艺术形式,地方戏是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从诞生 之初便与土地和农民建立了________的关系,有着其他艺术门类_______的亲民性与生动性。 乡村群众之所以喜欢地方戏,是因为地方戏中蕴含着_______的乡土美。比如,盛行于鲁南 苏北地区的拉魂腔(又称柳琴戏),就是当地百姓重要的精神食粮。 如今,在城市化的大规模推进中,乡村社会逐渐丧失了自己的话语表达和文化自信,最 能显现乡村文化及农民价值观的地方戏,自然也随着式微的乡村文化而慢慢地渐受冷落。乡 村要振兴,文化应先行。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地方戏,理应当好乡土文化的表达者,为乡 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得天独厚 密不可分 不可企及 通俗易懂 B.与生俱来 密不可分 无可比拟 通俗易懂 C.与生俱来 休戚与共 无可比拟 家喻户晓 D.得天独厚 休戚与共 不可企及 家喻户晓 18.下列各句中的括号,和文中括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四库全书》经过 360 多位学者十年的编纂,于乾隆四十七年(公元 1782 年)完成。 B.2020 年 7 月 23 日,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发射升空。 C.新时代的青少年应"少年心事当孥云"(李贺《致酒行》),而不应在游戏中虚度青春。 D.根据我省的招生政策,农村学生(学籍必须在户口所在地)可以申报地方专项计划。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最能显现乡村文化及农民价值观的地方戏,自然也随着乡村文化的式微而慢慢地渐受冷落 B.最能体现乡村文化及农民价值观的地方戏,自然也随着式微的乡村文化而慢慢地渐受冷落。 C.最能体现乡村文化及农民价值观的地方戏,自然也随着乡村文化的式微而慢慢地受到冷落。 D.最能显现乡村文化及农民价值观的地方戏,自然也随着式微的乡村文化而慢慢地受到冷落。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 密,句式基本一致。(6 分) 在这场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 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政府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价值追求。 —— 。 —— 。 ——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 —— 。 伟大抗疫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 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 21.下面是一位家长发给老师的一则短信,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做修改。(5 分) 得知令郎在期中考试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十分安慰,真心感谢您的悉心教导。您不愧 是杏林名师,我父子二人他日定当莅临贵府当面感谢,还请您今后对他多加指点。现惠赠鲜 花一束,恭祝万事如意! 答∶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我国古代,男子满 20 岁行冠礼,女子满 15 岁行算礼,表明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 力和资格。而现代,18 岁是我国法律意义上成人的开始。国家于 1994 年倡导各地组织年 满 18 周岁的公民举行对国旗宣誓的成人仪式;2001 年又提倡开展成人仪式活动,引导公民 提高道德修养;随后,很多省市也以不同的形式确立了地方"成人节"。 随着 2021 年的到来,高三学生大多年满 18 岁。学校要举行以"爱国 感恩 励志 担当" 为主题的成人礼活动,邀请全体家长和高三师生参加,也邀请作为高三学生的你担任本次成 人礼活动的主持人。请以"18 岁,与____同行"为题,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符合主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皖豫名校联盟体"2021 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考试语文·答案 (1~5 题,7 题,10~12 题,14 题,17 ~19 题,每小题 3 分) 1.A2.D3.A4.A5.B 6.①国家发展需要拥有主权和和平环境,美国对朝鲜的进攻威胁中国安全,必须坚决反击, 进行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维护和平的正义之举。②抗美援朝的胜利抵御了侵略,提升了中 国的话语权和影响力。③抗美援朝促进了国防现代化建设,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增强凝 聚力,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提供了强大动力。(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 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7.C 8.①作者巧妙地调集自身丰厚的学识储备,纵揽古代典籍书目,旁征博引,增强了文章的文 化底蕴,也使行文显得摇曳多姿,诗意盎然。②所引古文具有权威性,又多角度对山茶花进 行描写,突出了山茶花的形象和品质,使读者对山茶花有了更为深刻的印象,极大地增强了 对山茶花的感性认识。③征引古籍诗文既可省去叙述中多余的笔墨,又可使语言蕴藉,强化 表现力。(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山茶花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不管是温润的南方还是寒冷的北方,它都能生存,可存活很 久,不易凋谢。②山茶花不仅可供人们欣赏,给人审美享受,而且是人们养生祛病的良药, 具有实用价值。③山茶花将自己最灿烂的生命奉献给人间,品质高洁,被历代文人喜爱。(每 点 2 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0.C11.D12.C 13.(1)这个孝顺媳妇侍奉我非常勤劳辛苦,我怜悯她没有子嗣又年轻守寡。我老了,却这 样长时间地拖累年轻人,该怎么办呢?(关键词"事""亡""累"的翻译各 1 分,大意 2 分) (2)狱吏逮捕了孝妇,孝妇的口供不承认自己杀了婆婆。狱吏考问,孝妇最后无辜而服罪, 定罪的案卷呈报到郡曹府。(关键词"辞""验治""诬服"的翻译各 1 分,大意 2 分) 参考译文 于定国字曼倩,东海郏县人。他的父亲于公是县狱史,决断狱案很是公平,犯法的人经 于公判决之后,他们都不怨恨。郡中人为他立生祠。东海郡有孝妇,年轻守寡,没有孩子, 很恭谨地赡养婆婆,婆婆想让她改嫁,她始终不肯。婆婆对邻居说∶"这个孝顺媳妇侍奉我 非常勤劳辛苦,我怜悯她没有子嗣又年轻守寡,我老了却这样长时间地拖累年轻人,该怎么 办呢?"后来婆婆自杀而死,婆婆的女儿上告官府∶"这个妇人杀了我母亲"。狱吏速捕了孝妇, 孝妇的口供不承认自己杀了婆婆。狱吏考问,孝妇最后无辜而服罪,定罪的案卷呈报到郡曹 府。于公认为这个孝妇赡养婆婆十余年,以孝名闻远近,一定不会杀了她。太守并不听,于 公竭力争辩,最终也未能说服太守,于是他抱着判决书在郡曹府上大哭,并借口有病离职。 太守最终以谋杀婆母罪斩杀孝妇。孝妇死后,那中枯早三年。新太守到任后,占卜其中的缘 故,于公说∶"孝妇不应当死,但前任太守一意孤行强行断案,灾祸恐怕是由此而生吧?"于 是太守杀牛亲自祭祀孝妇家,并为她立下墓碑,以表彰她的孝行,天立刻降大雨,这一年收 成很好。郡中因此更加敬重于公。于定国从小就跟随他的父亲学习法律,父亲死后,定国也 任过狱史,后补廷尉史,因才智出众升为侍御史。正值汉昭帝去世,昌邑王被征召继位,行 为淫乱,于定国上书规谏。后来昌邑王被废,汉宣帝即位,大将军霍光兼任尚书事,他上书 分条奏请皇上,凡是当时曾规谏过昌邑王的大臣都破格升官。于定国因此而升任光禄大夫, 很受重用。于定国于是拜师学习《春秋》,亲自手执经书,面北而行弟子之礼。他为人谦虚 恭谨,尤其敬重精通经术的士人,即使是地位低下,徒步行走前来拜访的人,定国都以平等 礼仪相待,照顾周全,尊崇备至,因此,受到士人的普遍赞誉。于定国决断疑案公平执法, 力求做到体恤鳏寡老弱,罪行有疑问的从轻判决,(断案)倍加审慎小心。朝廷上下都称赞 他说∶"张释之任廷尉,天下没有受冤枉的人;于定国任廷尉,百姓都自认为不冤柱。"做了 十八年廷尉后,升任御史大夫。甘露年间,于定国取代黄霸任丞相。三年后,汉宣帝驾崩, 汉元帝即位,因于定国是在职的先帝旧臣,汉元帝很敬重他。于定国比较明了熟悉政事,汉 元帝往往认同于定国的意见。然而,汉元帝则即位不久,关东连年道受灾害,百姓流离失所, 大批涌入关内,有人上书皇上把责任推到大臣身上。元帝于是多次在听朝之日召见,进宣受 诏,逐条用职务责备他们。定国于是上书谢罪。永光元年,定国于是又上书说病情加重,坚 决要求辞官归乡。又过了几年,定国七十多岁时逝世,谥号安侯。 14.C 15.①故国不再、亡国被俘的屈辱。面对被囚禁的境况,怀想旧日南宋宫廷的繁华,深感悲 痛。②佳节思亲、夜不能寐的孤独。重阳节在旅馆思念家人,长夜无眠,搔首长叹。(每点 3 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16.(1)何方圜之能周兮 夫孰异道而相安 (2)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3)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每空 1 分) 17.B18.A 19.C 20.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 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华儿女迎难而上、勇往直前的顽强意志。 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 (每处 2 分,意思对即可。句式不符酌情扣分) 21.(1)将"令郎"修改为"犬子";(2)将"安慰"修改为"高兴";(3)将"杏林"修改为"杏坛或教 坛";(4)将"莅临"修改为"前往";(5)将"惠赠"修改为"敬赠"。(每处 1 分,若有其他修改, 合理亦可给分) 写作提示 本次命题在参考 2020 年全国新高考Ⅱ卷(海南省)的作文类型的基础上,又有一 些明显的变化和创新(给了明确的活动具体主题)。一是落实中学生核心素养要求,遵循立 德树人教育的导向,培养新时代高中学生应具有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责任担当"的核心素 养。二是紧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的自觉性。三是关注学生成长和生活,命题贴近学生高中生活实际,有利于促进学生成 长、成人、成才。 还要注意∶①半命题作文,需要把题目"18 岁,与___同行"补充完整;②补充的是一个词, 不能补充多个词或句子,也不能简单地重复"爱国 感恩 励志 担当"中某一个词或全写上, 而是要填一个能基本包含或概括"爱国 感恩 励志 担当"主题内涵的词;③要注意材料的限 制,"2021 年""18 岁""成人礼""邀请全体家长和高三师生参加"等提示;④要求写主持词,学生 担任成人礼活动的主持人,以此身份写一篇主持词,注意文体格式和要求。 主持词是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串联词,语言应富有感染力,与观众(听众)交流互动的情 景意识。主持词一般由开场白、中间部分和结尾三部分组成。开场白应点明收听或观看的对 象(本次活动对象是全体家长和高三师生),有称呼和问候语,然后注意根据情境,切入活 动,吸引观众(听众);主体部分层次清晰,具体内容要紧扣活动主题(本次成人礼以"爱国 感恩 励志 担当"为主题);结尾部分要有力地收束全文,并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最后 要有结束语。 参考立意∶ 考生可填写"青春",写 18 岁成人最美的青春应具备爱国、感恩、励志、担当的几种精 神。 考生可填写"责任",写 18 岁成人的责任分别表现为国家层面爱国、家庭层面感恩、个 人层面励志、总体层面担当等几个方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