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3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5套
2020 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1) 1.古诗“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中的“汴州”是今天的( )。 A.扬州 B.苏州 C.开封 D.郑州 2.我国古代天文历法的成就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对古代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是( )。 A.形成了儒家思想“天人感应”的学说 B.有助于四大发明的诞生 C.使古代农业形成了精耕细作的特色 D.结束了封建迷信盛行的状况 3.“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分别讲的是中国古典文 学中的( )。 A.《水浒》和《聊斋志异》 B.《西游记》和《聊斋志异》 C.《儒林外史》和《三国演义》 D.《红楼梦》和《三国演义》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左传》是我国最早的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国 语》、《左传》既长于记事,又长于记言 B.我国古典小说中真正的吸收史传文学写人艺术经验的第一部作品是《三国演义》 C.《金瓶梅》开辟了一条写平凡人生活的道路,显示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长足发展 D.《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莫里哀悲剧《悭吝人》中的阿巴贡,《欧也妮•葛朗台》中 的葛朗台都是悲剧式的人物 5.明末,把西方科技介绍到中国来的是( ), A.徐光启、顾炎武 B.黄宗羲、顾炎武 C.徐光启、利玛窦 D.宋应星、利玛窦 6.航天飞机以很高的速度绕地球飞行,宇航员能够离开航天飞机在太空中行走而不被甩掉的 原因是( )。 A.宇航员用一根绳子与航天飞机相连 B.这种传闻是错误的,人不可能在太空行走 C.他们身上都背着一个火箭助推器,使他们的速度与航天飞机同步 D.太空中没有阻力,他们在太空中仍然保持着与航天飞机相同的速度 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格言出自( )。 A.《资治通鉴》 B.《论语》 C.《荀子》 D.《史记》 8.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建立起道教的神仙体系.其中吸收了( )。 A.佛教教义 B.法家思想 C.墨子学说 D.《神灭论》的观点 9.据我国统计局测算,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业机会就平均增加 30 万 个。目前,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从业人员的 27.7%,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高达 70%, 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 50%。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B.我国服务业的发展落后于发达国家 C.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D.我国第三产业在吸纳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上能发挥很大作用 10.鼻腔、口腔是病菌侵入人体的要道。当病菌侵入鼻咽喉部时,鼻腔、气管和支气管壁的 上皮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黏液,以冲淡毒素,杀灭病菌;还可以通过喷嚏和咳嗽,促使病菌随黏液、 痰液排出体外,阻止病菌的入侵。口腔是防御病菌的重要关口,假若人们误食了有害的物质,口 腔中的唾液腺就会立即增加唾液分泌,稀释和冲掉进入口腔中的有害物质,唾液中的溶菌酶也可 杀灭脑膜炎双球菌、霍乱弧菌等病菌,使病菌无法逞威。如果有些病菌在口腔内漏网而进入胃肠 道,胃液中的胃酸会抑制和杀灭不少病菌;若病菌偷渡进入肠道,肠道则通过腹泻、呕吐等方式, 使病菌排出体外。所以呕吐和腹泻,在一定情况下是有利于人体抵抗外患的。 对这段文字的行文脉络理解正确的是( )。 A.先总述后分说人体有关组织的防御功能 B.重点突出,层层递进,解说人体有关组织的防御功能 C.自始至终紧扣“分泌”二字,解说人体有关组织的防御功能 D.分述人体有关组织的防御功能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我国文化常识的考查。 【导师详解】汴州即现在的河南开封市。 2.【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我国科技成就的考查。 【导师详解】略 3.【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文学常识的考查。 【导师详解】“字字写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说的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艰辛;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形容的是《三国演义》通俗的语言风格。 4.【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文学常识的考查。 【导师详解】A 项《国语》一书长于记言而不长于记事;B 项应为《水浒传》,而非《三国 演义》;D 项莫里哀的《悭吝人》不是悲剧而是喜剧。 5.【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科技知识的考查。 【导师详解】顾炎武和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民主思想启蒙学家。宋应星是我国明末科学家, 代表著作是《天工开物》,主要记载了明朝中叶以前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但没有介绍西方科技 到中国。利玛窦,是明末清初来中国传教的意大利传教士,为当时大批的西方科技传入我国打下 了坚实的基础。徐光启,明末科学家,第一个把欧洲先进的科学知识,特别是天文学知识介绍到 中国,可谓我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徐光启在数学、天文、历法、军事、测量、农业和水利等方 面都有重要贡献。 6.【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科技知识的考查。 【导师详解】略 7.【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文学常识的考查。 【导师详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格言出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写作目 的在于给封建统治者提供警示教育,书中多名言警句。 8.【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文学常识的考查。 【导师详解】南北朝时期,南朝的陶弘景吸收佛教教义和封建等级观念,建立起道教的神仙 体系。 9.【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导师详解】题干主要讲发展第三产业与增加就业的关系,末句的数字表明我国第三产业发 展的潜力很大。所以选 D。C 项观点错误,A、B 项不符合题意。 10.【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导师详解】这段文字是层进结构。由鼻腔、口腔进而说到胃肠道,以至最后使病茵排出体 外,根据整套的有关组织的防御功能,可排除其他三项。 2020 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2) 1.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 ),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 作交流的情境。 A.生活环境 B.社会环境 C.实际问题 D.现实问题 2.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是( )。 A.专业理想 B.专业情操 C.专业性向 D.专业自我 3.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 )。 A.让每一个学生考上大学 B.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智者 C.让每一个学生成材 D.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定的基础 4.根据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理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中,把( )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 基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A.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B.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C.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 5.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 A.对学生一视同仁,一样要求 B.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C.在学生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与学习 D.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考虑动机与原因就进行处理 6.我国《教师法》是在( )年起施行。 A.1994 B.1995 C.1998 D.1985 7.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享有的权利包括: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指导评价权、获 取报酬待遇权、参与管理权和( )权等六项。 A.进修培训 B.调查研究 C.参与决策 D.培养学生 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法律规定始出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在教育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全面进入依法治教轨道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0.我国法定的教师节是每年的( )。 A.9 月 1 日 B.秋季开学后首个星期日 C.9 月 10 日 D.9 月份的第一个星期日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专家解析】对于学生而言,生活环境比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更大一些,而学生 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和现实问题均离不开学生的生活环境。 2.A【专家解析】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 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 3.D【专家解析】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具有本质上的区别,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德、智、 体、美、劳动技术教育全面推进,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倡导发展性评价,弱化学科体系,教学 内容结合学生经验。所以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奠定坚实而稳 定的基础。 4.D【专家解析】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 战略,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为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5.B【专家解析】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别,辩证地看待每一个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这是 尊重学生个体差别的重要表现。 6.A【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 1993 年 10 月 31 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7.A【专家解析】进修培训是《教师法》规定的教师享有的权利。 8.D【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始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9.C【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立法的重要成就,它的颁布在我国 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教育工作进入了全面依法治教的新时期,对于从根本上落 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制度,保障教育改革 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0.C【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六条规定每年九月十日为教师节。 2020 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3) 1.下列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内容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2.有的场所,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允许未成年人进入,这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对社会保护的基 本要求。以下不属于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是( )。 A.营业性的歌星演唱会 B.正在营业的影剧院 C.营业性的酒吧 D.营业性舞厅 3.体现了教师追求真理、探索真理、捍卫真理的科学精神的优秀品质是( )。 A.团结协作 B.爱岗敬业 C.为人师表 D.严谨治学 4.教师内心信念在自我道德评价中主要是通过( )发挥作用。 A.教育理想 B.教学目标 C.教育良心 D.教育观念 5.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是( )。 A.实践“三个代表” B.科学发展观 C.为人民服务 D.无私奉献 6.微观的教育观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对象的主体 性认知,其特征之一是( )。 A.情感性相评价性 B.主观性和客观性 C.情感性和客观性 D.阶段性和时效性 7.利用物体热辐射来进行的军事侦察叫做( )。 A.可见光侦察 B.雷达侦察 C.红外侦察 D.微波侦察 8.酸雨是指 pH 值低于 5.6 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露、霜).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 的(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氢氧化物 D.二氧化氯 9.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是()。 A.《堂吉诃德》 B.《神曲》 C.《人间喜剧》 D.《悲惨世界> 10.“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出自艾青的( )。 A.《大堰河——我的保姆》 B.《向太阳》 C.《我爱这土地》 D.《火把》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 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2.B【专家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小学校园周边不 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 舞厅娱乐场所、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禁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 件。 3.D【专家解析】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知识的探索者,教师追求真理、探索真理、捍 卫真理的科学精神体现出教师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 4.C【专家解析】教师的良心,是一种“道德自律”,是存在于教师内心的自我道德信念和 要求。具有了职业良心,就能够从内心深处自觉抵制违犯职业道德的任何邪念。 5.C【专家解析】为人民服务是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新时期教师职业道 德规范的核心内容。 6.A【专家解析】微观的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自己的教育教 学能力和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认识。微观的教育观念具有明显的情感性和评价性。 7.C【专家解析】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时,都会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 式向外释放能量(热辐射),释放能量的性质与其温度、表面的粗糙程度以及颜色有关;同一物体在 不同温度的环境中,辐射能量的频率分布也不同。而在常温下热辐射的波长都在红外波段,因此 军事上利用物体热辐射来进行红外侦察。 8.B【专家解析】目前大气中的硫和氮的化合物大部分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燃烧化石燃 料(煤炭、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9.C【专家解析】A 项《堂吉诃德》是塞万提斯的代表作,B 项《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 D 项《悲惨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 10.C【专家解析】这句诗出自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 938 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 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 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十艮,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2020 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4) 1.俗话说“十个手指各有所长”。每个学生各有各的长处与短项,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有许多 共同之处,但也各具特色、个性纷呈。这就要求教师做到( ) A.关爱学生,维护学生 B.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C.研究学生,了解学生 D.承认差异,引导学生 2.“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体现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是指( ) A.关爱学生 B.爱岗敬业 C.教书育人 D.为人师表 3.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学生的优点,学生才能产生上进心。”这 句话说明教师要( ) A.对学生因材施教 B.对学生严慈相济 C.尊重和欣赏学生 D.团结和关心学生 4.我国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 A.爱国守法 B.爱岗敬业 C.无私奉献 D.忠于人民教育事业 5.下列法律中含有规定我国小学生法律地位条款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6.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 )的方针。 A.教育、感化、挽救 B.批评、教育、惩罚 C.说理、劝服、感化 D.教育、劝服、挽救 7.中小学校园周围( )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A.200 米 B.300 米 C.400 米 D.100 米 8.根据法律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为( ) A.教师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家长委员会负责制 D.校长负责制 9.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10.我国现行法律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 ) A.私人职业 B.从属职业 C.专门职业 D.附加职业 1.D【解析】学生各有特色,各有长短,这就需要教师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 2.A【解析】“仁”即是“爱”,体现在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就是关爱学生。 3.C【解析】略。 4.D【解析】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5.A【解析】略。 6.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 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7.A【解析】《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九条规定:“中学、小学校园周围 200 米范围内和居民住宅楼(院)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8.D【解析】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处 理学校的日常教学科研活动,完善学校的管理,全权代表学校并被赋予决策权、指挥权、人 事权和财务权。 9.C【解析】行政诉讼的被告是指被原告起诉指控侵犯其行政法上的合法权益和与之发 生行政争议,而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主体。必须明确,行政诉讼的被告不是行政机关 的工作人员,而是行政机关本身。选项中只有某市公安局符合这一特点,故正确答案为 C 项。 10.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做了全面、科学的 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 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由此可见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2020 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模拟试题及答案(5) 1.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 A.提高国民素质 B.贯彻教育方针 C.培养四有新人 D.适应市场经济需要 2.活动课的特点在于动手“做”,以获得()。 A.抽象知识 B.问接经验 C.直接经验 D.书本知识 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 A.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B.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C.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D.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正规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 4.我国《教师 法》的颁布实施是在()年。 A.1993 B.1995 C.1998 D.1985 5.我国《教育法》规定,教师拥有的权利包括:教育教学权、科学研究权、管理学生权、获 取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和()权等六项。 A.进修培训 B.调查研究 C.参与决策 D.培养学生 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这一法律规定始出自()。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在教育法制建设史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我国全面进入依法治教轨道的是颁布与实施()。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答案解析: 1.A[解析]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是提高国民素质。 2.C[解析]新课程改革要求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即从“做中学”,以帮助学生获得更为生 动的直接经验。 3.C[解析]略。 4.A[解析]我国《教师法》的颁布实施是在 1993 年。 5.A[解析]进修培训是《教育法》规定的教师享有的权利。 6.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C[解析]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