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4-12 发布 |
- 37.5 KB |
- 3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医学考试-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37
中级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相关专业知识-37 (总分:100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总题数:50,score:100 分) 1.判断骨髓穿刺成功的指标不包括 【score:2 分】 【A】抽出骨髓瞬间,病人有特殊疼痛感 【B】涂片上可见骨髓小粒 【C】涂片上可见脂肪滴 【D】显微镜下可见骨髓特有细胞如浆细胞、各类 有核细胞 【E】骨髓中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小于外 周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骨髓取材是否满意判断:①抽出 骨髓瞬间,病人有特殊疼痛感;②涂片上可见较多黄 色小粒(骨髓小粒、脂肪滴);③显微镜下可见骨髓特 有细胞;④骨髓中杆状核细胞与分叶核细胞之比大于 外周血。 2.“老核幼浆”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score:2 分】 【A】巨幼细胞性贫血 【B】缺铁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溶血性贫血 【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 特征。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 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形态学表现为小细胞低 色紊性贫血。骨髓象显示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 尤其红系增生明显活跃(占 30%以上),以中、晚、幼 红为主。各阶段红细胞体积较小,胞浆量少,且核固 缩似晚幼红细胞,表明胞浆发育落后于核,是典型的 核浆发育不平衡(老核幼浆)特点。 3.粒细胞减少症是指成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数低 于 • 【A】0.5×109/L • 【B】1.0×109/L • 【C】4.0×109/L • 【D】3.5×109/L • 【E】1.5×109/L 【score:2 分】 【A】 【B】 【C】 【D】 【E】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本题要点是粒细胞减少症的定 义。中性粒细胞是粒细胞的主要成分,当绝对值(成 人)低于 1.5×10 9 /L,婴儿低于 1.0×10 9 /L 时, 称粒细胞减少症。而严重减少甚至低于 0.5×10 9 /L 时称粒细胞缺少症。 4.β-TG 和 PF4 的检测可作为 【score:2 分】 【A】血小板数量指标 【B】血小板活化指标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血小板形态学指标 【D】血小板黏附性指标 【E】血小板聚集性指标 本题思路:[解析] 血小板活化主要表现为形态的改 变(出现多角形或多伪足)、表面特殊蛋白的表达。 5.经皮肤采末梢血常用的部位是 【score:2 分】 【A】手指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耳垂 【C】足跟 【D】手背 【E】肘部 本题思路:[解析] 手指采血操作方便,可获得较多 血量,是皮肤采末梢血法首选的采血部位。 6.下列是脑脊液穿刺的禁忌证的是 【score:2 分】 【A】脑膜感染性疾病 【B】蛛网膜下腔出血 【C】不明原因的抽搐 【D】不明原因的昏迷 【E】休克的病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脑膜感染性疾病、蛛网膜下腔出 血、不明原因的抽搐或昏迷都是脑脊液穿刺的适应 证,休克、衰竭或濒危状态则是穿刺的禁忌证。 7.真空采血法错误的叙述是 【score:2 分】 【A】特别适用于病房及野外流动采血 【B】不易污染实验室和采血室环境 【C】不易控制采血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可减少溶血现象 【E】可避免对医护人员的感染 本题思路:[解析] 真空采血法整个过程无血液外溢 和污染,血标本转运方便,特别适用于病房和野外流 动采血,能避免对医务人员的感染和患者血标本间的 交叉污染,血样无需容器之间的转移,减少了溶血现 象。故应选择不易控制采血量。 8.在静脉采血时操作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从内向外消毒穿刺部位的皮肤 【B】进针时将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 【C】穿刺皮肤进入血管,见回血后立即松开压脉 带 【D】取血后带针头将血液直接注入容器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E】轻轻混匀抗凝血 本题思路:[解析] 静脉采血后应先拔针头,然后将 血液徐徐注入标本容器,否则易于溶血。 9.瑞氏染色后,若血涂片上有染料沉渣,最好的解决 方法是 【score:2 分】 【A】立即用自来水冲洗 【B】重新复染后,再用自来水冲洗 【C】待涂片干燥后再加数滴染液于涂片上,数秒 后用自来水冲洗 【D】用甲醇液冲洗,立即用水冲掉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 【E】可用清水浸泡数分钟后冲洗 本题思路:[解析] 如血涂片上有染料沉渣,待涂片 干燥后用甲醇溶解,但需立即用水冲掉,以免脱色。 10.晚幼红细胞脱核成网织红细胞的过程完成是在 【score:2 分】 【A】.脾 【B】.肝 【C】血液 【D】骨髓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淋巴管 本题思路:[解析] 晚幼红细胞脱核成网织红细胞的 过程是在骨髓中进行,约需 72 小时。 11.患者 MCV、MCH 均升高,MCHC 正常,最可能是以 下贫血中的 【score:2 分】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急性失血性贫血 【C】慢性失血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急性溶血性贫血 本题思路:[解析] 患者 MCV、MCH 均升高,MCHC 正 常见于大细胞贫血,故选择巨幼细胞性贫血。 12.大面积烧伤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尿中出现的 管型是 【score:2 分】 【A】肌红蛋白管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红细胞管型 【C】白细胞管型 【D】血红蛋白管型 【E】以上均不正确 本题思路:[解析] 由于肌肉组织损伤或大面积烧 伤,产生大量的肌红蛋白进入。肾小管形成肌红蛋白 管型,尿液中出现该管型,见于大面积烧伤、急性肌 肉损伤和急性肾衰竭等。 13.作为肾小管上皮脱落的证据,增多的管型是 【score:2 分】 【A】颗粒管型 【B】上皮管型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细胞管型 【D】透明管型 【E】脂肪管型 本题思路:[解析] 尿液中上皮细胞的来源主要是肾 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上皮脱落。 14.透明管型明显增多见于 【score:2 分】 【A】高热 【B】全身麻醉 【C】心脏功能不全 【D】急性肾小球肾炎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慢性肾盂肾炎’ 本题思路:[解析] 透明管型参考值为 0~1/LP,病 理情况见于高热、麻醉、心力衰竭、肾受刺激后,大 量的持续出现表示肾病变严重,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 炎、慢性进行性肾衰竭、急性肾盂肾炎、肾淤血、恶 性高血压、肾动脉硬化和肾病综合征等。 15.患者血液检查:Hb70g/L,MCV75f1,MCH22pg, MCH280g/L,提示 【score:2 分】 【A】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B】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正常红细胞性贫血 【D】巨幼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本题思路:[解析] 血红蛋白、红细胞平均体积 (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平均血红 蛋白浓度(MCHC)的检测值均低于正常值以下,即可诊 断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即 MCV<80f1,MCH <28pg,MCHC<32%。 16.Cabot 环形成的原因可能是 【score:2 分】 【A】红细胞内存在异常血红蛋白所致 【B】胞浆中脂蛋白变性所致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C】胞核残留物 【D】血红蛋白合成过程中原卟啉与铁结合受阻所 致 【E】有核红细胞脱核时产生 本题思路:[解析] 在红细胞内染成紫红色的纤细的 大环形或 8 字形物质,常出现于嗜多色性、点彩和含 H-J 小体的红细胞内,有人认为是人工形成的变性蛋 白,也有人认为是残留的纺锤丝或融合的微管。一般 很少见到,偶见于铅中毒或恶性贫血患者血片中。 17.玫瑰花结形成试验的原理是因为 SRBC 可与 【score:2 分】 【A】B 细胞的 BCR 结合 【B】TH 细胞结合 【C】TC 细胞结合 【D】与所有 T 细胞结合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与人外周血表达 CD2 的 T 细胞非特异性结合 本题思路:[解析] 正常人外周血中 T 细胞在体外能 直接和绵羊红细胞(SRBC)结合形成玫瑰花样细胞团, 这是因为人的 T 细胞膜具有能和 SRBC 膜上的糖蛋白 相结合的受体,称为 E 受体。已证实 E 受体是人 T 细 胞所特有的表面标志,也是 T 细胞的常用方法之一。 18.为了区别红白血病与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下列首 选试验是 【score:2 分】 【A】POX 染色 【B】PAS 染色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ALP 积分测定 【D】D-NAE 染色 【E】以上都不是 本题思路:[解析] 糖原染色:用于鉴别淋巴系统细 胞增生的性质,鉴别红细胞系统增生的性质。 糖原染色的临床意义为:恶性淋巴瘤、急慢性淋巴细 胞白血病时,PAS 积分升高。巨幼细胞性贫血、溶血 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幼红细胞 PAS 反应多为 阴性,红血病、红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时幼 红细胞 PAS 反应积分可>40,甚至高达 100~200 以 上。 19.区分粒系类型时,最主要的特征是 【score:2 分】 【A】胞体形态 【B】胞核形态 【C】胞浆量的多少 【D】浆中特异颗粒的属性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胞浆颜色 本题思路:[解析] 粒系的颗粒有嗜中性颗粒、嗜碱 性颗粒、嗜酸性颗粒、嗜天青颗粒等,把这些颗粒区 分开来,就可以区分粒系的类型了。 20.哪些情况不出现异型淋巴细胞 【score:2 分】 【A】某些病毒性感染时 【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时 【C】流行性出血热 【D】急性化脓性感染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E】病毒性肝炎时 本题思路:[解析] 急性化脓性感染以中性粒细胞增 多为主,淋巴细胞很低;其他几种都是病毒感染,都 可以导致异型淋巴细胞增多。 21.治疗血友病甲,可输注 【score:2 分】 【A】新鲜血 【B】Ⅷ因子 【C】冷沉淀物 【D】脾细胞输注 【E】以上均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现代治疗血友病甲可以用新鲜 血、Ⅷ因子、冷沉淀物、脾细胞输注等。 22.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提示下列哪一组凝 血因子缺陷 【score:2 分】 【A】因子Ⅷ、Ⅸ、Ⅺ 【B】因子Ⅻ、Ⅻ、Ⅺ 【C】因子Ⅱ、Ⅴ、Ⅶ、Ⅹ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因子Ⅴ、Ⅶ、Ⅷ 【E】因子Ⅰ、Ⅲ、Ⅴ 本题思路:[解析] 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见于:先天性 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酶原(因子Ⅱ)、因子Ⅴ、因子 Ⅶ、因子Ⅹ及纤维蛋白原缺乏。获得性凝血因子缺 乏:如继发性/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严重 肝病等。 2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是下列哪一种性质的 试验 【score:2 分】 【A】共同途径凝血因子筛选试验 【B】DIC 确诊试验 【C】内源性凝血因子筛选试验 【此项为本题正 确答案】 【D】外源性凝血因子筛选试验 【E】普通凝血实验 本题思路:[解析]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是内 源性凝血因子筛选试验。 24.下列代谢过程中不能直接补充血糖的是 【score:2 分】 【A】肝糖原分解 【B】肌糖原分解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食物糖类的消化分解 【D】糖异生作用 【E】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 本题思路:[解析] 肌糖原首先经酵解生成乳酸,乳 酸经血循环至肝内,再异生为葡萄糖。 25.不在肝内进行活跃代谢的氨基酸是 【score:2 分】 【A】酪氨酸 【B】缬氨酸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鸟氨酸 【D】苯丙氨酸 【E】色氨酸 本题思路:[解析] 肝在蛋白质代谢中极为活跃。肝 对除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以外所 有氨基酸均有很强的的代谢作用。 26.血液中的胆红素最主要来源于 【score:2 分】 【A】血红蛋白分解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肌红蛋白分解 【C】过氧化物酶分解 【D】过氧化氢酶分解 【E】细胞色素分解 本题思路:[解析] 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等物质分解 可生成胆红素,但就量来说,主要来源于血红蛋白。 27.可使血糖浓度下降的激素是 【score:2 分】 【A】肾上腺皮质激素 【B】胰高血糖素 【C】生长素 【D】胰岛素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甲状腺素 本题思路:[解析] 胰岛素由胰岛的β细胞所产生, 是主要的降糖激素,其余激素升血糖作用明显。 28.极低密度脂蛋白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 【score:2 分】 【A】甘油三酯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胆固醇 【C】载脂蛋白质 【D】磷脂 【E】游离脂肪酸 本题思路:[解析] 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甘油三酯占 55%,游离胆固醇占 7%,胆固醇酯占 12%,磷脂占 18%,蛋白质占 8%。 29.体内合成胆固醇的原料是 【score:2 分】 【A】葡萄糖 【B】脂肪酸 【C】氨基酸 【D】乙酰 Co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肝糖原 本题思路:[解析] 除成年动物脑组织及成熟红细胞 外,几乎全身各组织均能合成胆固醇,乙酰 CoA 是合 成胆固醇的原料,胆固醇的合成过程十分复杂,有近 30 步酶促反应。 30.严重创伤时,血钾 【score:2 分】 【A】无改变 【B】明显降低 【C】明显升高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变化随血钠而定 【E】变化随尿量而定 本题思路:[解析] 组织损伤时,细胞内的钾释放, 使血钾增高。 31.以下能引起血钾浓度降低的是 【score:2 分】 【A】创伤 【B】高热 【C】饥饿 【D】呕吐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缺氧 本题思路:[解析] 呕吐时,大量钾随胃液一起丢 失,体内总钾降低,血清钾随之降低。 32.如血气分析标本不能及时测定,需保存在有冰块 的水中,其目的是 【score:2 分】 【A】防止 CO2 气体丧失 【B】防止糖代谢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防止溶血 【D】防止血液浓缩 【E】防止 O2 气体丧失 本题思路:[解析] 血气标本中血细胞发生糖代谢会 消耗 O 2 ,产生 CO 2 ,降低血液 pH,从而影响血气 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低温保存能够减少糖代谢。 33.为减少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可采用 【score:2 分】 【A】增加平行试验次数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做试剂空白 【C】样本空白 【D】校正仪器 【E】对照实验 本题思路:[解析] 分析误差的类型分为偶然误差和 系统误差;系统误差又分为恒定系统误差和比例系统 误差。偶然误差可通过增加平行实验次数来减少。 34.ELISA 常用的供氢体底物中应用最多的是 【score:2 分】 【A】HRP(辣根过氧化物酶) 【B】OPD(邻苯二胺) 【C】TMB(四甲基联苯胺)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D】ABTS[2,2-联氨-双(3-乙苯基并噻唑啉-6-磺 酸)] 【E】ALP(碱性磷酸酶) 本题思路:[解析] TMB 与 OPD 相比稳定性好,无致 异变性。TMB 经酶作用后由无色变蓝色,目测对比鲜 明,加酸停止酶反应后变黄色,可在比色计中定量, ELISA 常用的供氢体底物中应用最多的是 TMB。 35.能使补体而不使抗体灭活的温度和作用时间是 【score:2 分】 【A】37℃,1h 【B】56℃,30 分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25℃,30 分钟 【D】60℃,30 分钟 【E】45℃,30 分钟 本题思路:[解析] 加热 56℃,30 分钟可使血清中绝 大部分补体组分丧失活性,称为灭活或灭能,而在此 温度和作用时间下抗体不会被灭活。 36.哪种微生物对补体的细胞溶解作用最敏感 【score:2 分】 【A】真菌 【B】革兰阳性菌 【C】革兰阴性菌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螺旋体 【E】病毒 本题思路:[解析]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较薄,肽聚糖 含量少,机械强度差,所以其对补体的细胞溶解作用 敏感。 37.为了保证速率散射测定分析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该类型仪器中特有的设计是 【score:2 分】 【A】抗体过量检测系统 【B】抗原过量检测系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样本自动稀释系统 【D】信号处理及数字转换系统 【E】人工智能设计 本题思路:[解析] 保证速率散射测定分析的准确性 和精密度,该类型仪器中特有的设计是抗原过量检测 系统,其原理是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形成的浊度不断增 加而设计的。在抗体固定的情况下,免疫复合物的生 成量随抗原的增加而增加,当抗原量超过抗体量时, 免疫复合物的量反而减少。根据这一原理,当标本中 的抗原和反应液中的抗体结合后,若反应液中有未结 合的抗体存在,再加入抗原时,可见新的速率峰值信 号。如果没有游离的抗体存在,即抗原过剩的情况 下,就不会有或者只有很小的新的速率信号出现,仪 器会重新对标本进行更高稀释(1:6、1:36、1:216 及 1:1296 等),然后进行测定,使结果准确可靠。 38.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破坏补体 【score:2 分】 【A】加热 【B】冷冻干燥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紫外线照射 【D】机械振荡 【E】酒精 本题思路:[解析] 补体性质不稳定,易受各种理化 因素影响,例如加热 65℃30min 即被灭活。另外紫外 线照射、机械振荡或某些添加剂等理化因素均可能破 坏补体。补体可以用冷冻干燥的方法来保存。 39.在速率散射比浊分析中,出现第二峰值信号提示 【score:2 分】 【A】被测定抗原量过高,应稀释重新测定 【B】被测定抗原量太低,应取上一个稀释浓度 【C】第一峰值信号是由全部待测抗原产生 【此 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第一峰值信号是由部分待测抗原产生 【E】第一峰值信号是由全部抗体产生 本题思路:[解析] 速率散射比浊分析中,为了排除 抗原过量,仪器设计有抗原过量检测系统。如出现第 二个峰值,说明抗体过量,结果可靠。 40.关于免疫透射比浊分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基本原理是测定一定体积的溶液通过的光线 量,由于溶液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粒子对光线反射和吸 收,透射光减少,测定的光通量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 量呈反比 【B】溶液中存在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分子应足够 大,分子太小则阻挡不了光线的通过 【C】溶液中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数量不需要太多, 以免影响光通量的测定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检测仍需抗原抗体反应的温育时间,检测时 间较长 【E】测量的是透过不溶性复合物到达探测器而未 被散射或吸收的光线 本题思路:[解析] 在免疫透射比浊分析中对溶液中 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数量要足够多,如果数量太少,溶 液浊度变化不大,对光通量的影响不大。 41.主要参与黏膜局部免疫的抗体是 【score:2 分】 【A】IgG 【B】IgM 【C】IgD 【D】IgE 【E】Ig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解析] 分泌型 IgA 为二聚体,主要存在 于胃肠道、支气管、唾液中,是参与黏膜局部免疫的 主要抗体。 42.散射比浊分析中,其检测过程应保持 【score:2 分】 【A】抗原过量 【B】复合物过量 【C】抗体过量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抗原抗体量相等 【E】抗原抗体量按一定比例 本题思路:[解析] 根据 Heidelberger 曲线理论,反 应液中保持抗体过量时,复合物随抗原量的增加递增 至抗原与抗体两者比例最合适时达高峰,因此免疫浊 度法中保持抗体过量。 43.对散射比浊分析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散射光的强度与反应物的含量成正比 【此 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散射光的强度与反应物的含量成反比 【C】散射比浊法分析难以实现自动化检测 【D】散射比浊分析是免疫分析中使用较少的一种 方法 【E】散射比浊分析与透射比浊分析的原理完全不 同 本题思路:[解析] 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原理是激光 沿水平轴照射时,碰到小颗粒的免疫复合物可导致光 散射,散射光的强度与复合物的含量成正比,即待测 抗原越多,形成的复合物也越多,散射光也越强。 44.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主要用于检测 【score:2 分】 【A】体液中大分子蛋白质 【B】体液中小分子蛋白质或多肽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C】淋巴细胞活性分析 【D】化学毒性分析 【E】淋巴细胞数量分析 本题思路:[解析]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将发光 系统与免疫反应相结合,以检测抗原或抗体的方法。 其既具有免疫反应的特异性,更兼有发光反应的高敏 感性,因此可对体液中小分子蛋白质或多肽进行检 测。 45.关于荧光免疫自动化分析,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score:2 分】 【A】是将抗原抗体结合反应与荧光物质发光分析 和计算机技术有机结合的自动化免疫分析技术 【B】激发光和发射光的波长相同 【此项为本题 正确答案】 【C】波长的斯托克斯位移越大,发射光的特异性 越强 【D】最常用的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和荧光偏 振免疫测定两种类型 【E】在发光反应中一定具有激发光使荧光物质产 生发射光 本题思路:[解析] 发射光谱指固定激发波长,在不 同波长下所记录到的样品发射荧光的相对强度。激发 光谱指固定检测发射波长,在不同波长的激发光激发 样品所记录到的相应的荧光强度。应选择 B。 46.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常用的分层液是 【score:2 分】 【A】Percoll 分层液 【B】Ficoll 分层液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NH4)2SO4 【D】NaCl 【E】CaCO3 本题思路:[解析]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常用 Ficoll 分层液,Percoll 分层液用于纯化分离单核细 胞和淋巴细胞,但操作流程长。 47.速率散射比浊法 【score:2 分】 【A】采用的是终点比浊 【B】散射光的强度与反应物的含量成反比 【C】测定的是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一阶段 【此项 为本题正确答案】 【D】测定的是抗原抗体反应的第二阶段 【E】可测定多种激素 本题思路:[解析] 速率散射比浊测定的是抗原抗体 反应的第一阶段,该阶段反应时间短,检测快速。 48.在直流电场中进行的免疫双扩散技术称为 【score:2 分】 【A】对流免疫电泳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B】火箭免疫电泳 【C】免疫电泳 【D】免疫转印技术 【E】免疫固定电泳 本题思路:[解析] 免疫电泳技术实质上是在直流电 场作用下的凝胶扩散试验。对流免疫电泳原理是将免 疫双扩散试验与电泳相结合的定向加速的免疫扩散技 术。 49.免疫沉淀试验与凝集试验最主要的区别是 【score:2 分】 【A】抗原要求是可溶性抗原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B】抗原是可溶性,而抗体是不可溶性 【C】抗原是不可溶性,而抗体是可溶性 【D】抗原要求是颗粒性抗原 【E】补体不参与 本题思路:[解析] 沉淀试验是可溶性抗原;凝集试 验的抗原是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抗原,或可溶性抗原 (或抗体)与载体颗粒结合成致敏颗粒。 50.目前凝胶内的沉淀试验最常用的凝胶是 【score:2 分】 【A】葡萄糖凝胶 【B】Fi xoll-Hypaque 【C】琼脂和琼脂糖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聚丙烯酰胺凝胶 【E】SDS 凝胶 本题思路:[解析] 目前凝胶内的沉淀试验最常用的 凝胶是琼脂和琼脂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