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5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30课-人教部编版(共17张PPT)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六年级下册 第 30 课 内容一 谏逐客书(上) 内容二 旅夜书怀 内容一 谏逐客书(上) 温 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 《 孙子兵法 · 谋攻篇 》 。 尝试初读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 yuān ),迎蹇叔于宋,来邳( pī )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 yān )、郢( yǐng ),东据成皋( gāo )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 zòng ),使之西面事秦,功施( yì )到今。昭王得范雎( jū ),废穰( ráng )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nà ),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分步练读 · 文白对读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翻译:我听说大臣们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个人认为这是错误的。从前穆公访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得到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从晋国请来邳豹、公孙支。这五位贤士,都不是秦国人,但穆公重用他们,从而兼并了二十多个小国,于是称霸西戎。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 翻译: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富足兴旺,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各国诸侯亲附归服,战胜了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服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南边九夷各部,控制了楚国鄢、郢两都,东边占据成皋天险,割取大量肥田沃土,于是拆散了六国的合纵同盟,迫使他们朝西侍奉秦国,功业一直延续到今天。 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 翻译: 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了王室的权力,制服了豪门权贵的势力,逐步吞并各诸侯国,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客卿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国家就不会富饶,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名声了。 · 素解文意 文章的开头,李斯措辞委婉,注意讽谏的方法,不直接批评身为一国之君的秦王。 接着李斯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指出逐客令是错误的。然后用秦穆公任命由余、百里奚、蹇叔等他国人为将相并因此称霸的例子为论据。 秦穆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在位时秦国称霸西戎。此外他还建立“秦晋之好”,扶助晋文公继位。 链接: 《 穆公亡马 》《 李斯辅秦 》 商鞅本是卫国王室后裔,姬姓公孙氏,故又称卫鞅、公孙鞅。他在魏国不被重用,于是来到秦国游说,被秦孝公看中后,任用他进行变革,使得秦国国力大增。后来商鞅又在秦魏“河西之战”中立下大功,获封“商於”之地,故人们又称他为商君、商鞅。 张仪是战国时期“纵横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曾经两次出任秦国相国,主张用“连横”之术破“合纵”之术。秦惠王采用 “连横”之策,打破了当时东方各国的“合纵”之谋,并取得六国大片土地,使秦国富强的事例。 链接: 《 张仪拜相 》 李斯列举了最后一个事例来论证他的观点:魏国人范雎为秦昭襄王献策,从而使秦国愈加强大。 最后李斯通过总结以上所举的几个“外国人”为秦国作贡献的例子,来说明秦王逐客之令的错误性。 多形式熟读文本 熟读成诵 · 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 镂空记忆背诵 本课总结 内容二 旅夜书怀 温 故揭题 杜甫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被后人所推崇,忧国爱民的思想为后人所敬仰。本课要学习的是杜甫的一首律诗 《 旅夜书怀 》 。 解诗题 《 旅夜书怀 》 是一首五言律诗,这里的“书”是“写”的意思,“旅夜书怀”的意思就是“在旅途之夜,书写胸中感怀”。 正诗音 · 标注易读错字词 樯、官应( yīng )、何所似( sì ) · 标注入声字 明诗意 · 文白对读 细草微风岸, 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微风吹拂着江岸上的细草, 桅杆高耸的小船在月夜孤独地停泊着。 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辽阔, 江中的月影随着长江水一起涌动。 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而显赫呢? 官职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被罢退。 我在人间来去漂泊像什么呢? 就如那天地间飞起飞落的一只沙鸥。 · 字词释义 ①危樯:高耸的桅杆。②大江:指长江。 ③名:名声。文章著:因文章而显赫④沙鸥:水鸟名。 品诗味 唐代宗广德二年( 764 )春天,杜甫携家人到成都投奔担任成都尹的好友严武,并在严武府上担任节度使参谋。杜甫本以为可以在此地安顿生活,不料,第二年四月,严武去世,杜甫不得不离开成都,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一带漂泊。这首诗就是杜甫乘舟行经渝州、忠州时写下的。当时,杜甫已经五十多岁,一直抱病在身,国家时局动荡不安,一家人也流离失所,因此,他一路上的心情十分沉重。 首联用白描的方式,将细草、微风、江岸、高高的桅杆、孤舟一一罗列出来,用一个“独”字为全诗奠定了孤独寂寞的基调。颔联则通过对星空、旷野、月色、长江的描写,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江野夜景图。眼前辽阔高远的景象,加重了作者的孤独无依、漂泊落寞之感。 作者虽然年少以诗文成名,但他心怀经世济民的大志,可这种理想却一直没有实现。他在朝为官时因为直言进谏得罪了当权者,于是被贬谪至地方任官。杜甫用对仗工整的颈联总结了自己的仕途经历,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的不满及对朝政的失望。 尾联“飘飘”二字极言作者一生漂泊不定,“天地”之大,“沙鸥”之小,给人以渺小无助的感觉,正如作者在宦海浮沉,为生计奔波。本句中没有一个悲字,却满含悲伤之情。 积累杜甫以“鸥”自况的诗句 自来自去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 江村 》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 客至 》 背诗句 · 复沓式读诗 · 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 镂空记忆背诵 想诗境、悟诗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这首诗就是情语与景语相生相映的典范, 《 旅夜书怀 》 抒写的感情是孤苦沉郁的,但描绘的景物却壮阔无比。诗人用宏大孤寂的境界来烘托自己的寂寞无奈之情,可见其心境之高远。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