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同步练习(附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三国鼎立同步练习(附解析)

2020-2021 学年部编版初一历史上册同步练:三国鼎立 一、基础巩固 1.“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 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人物应是 A.刘备 B.孙权 C.诸葛亮 D.曹操 【答案】D 【解析】 依据材料“北平袁绍,南拒孙刘”,结合课本所学,公元 200 年曹操和袁绍双方在官渡进行决战。曹操采取 声东击西、各国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的屯粮,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的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 打下基础。208 年曹操挥师南下,攻打南方的刘邦和孙权。D 项符合题意。由“南拒孙刘”,可知 AB 两项不 合题意;诸葛亮曾经辅佐刘备。C 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 ABC 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 D。 2.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 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答案】A 【解析】 A、B、C 三项都是对三国鼎立的正确评价,但题干要求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三国鼎立实现了局部统一, 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故正确答案是 A。 3.东汉末年,国家陷入分裂割据局面,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 222 年三国局势的 示意图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220 年, 曹丕 称帝,定城 洛阳,魏国建立;221 年, 刘备 称帝,定城 成都,蜀国建 立;222 年, 孙权 称王,定城 建业(南京),三国鼎立局面形成,B 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B。 4.下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判断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正确的是 A.蜀、吴、魏 B.魏、蜀、吴 C.魏、吴、蜀 D.吴、魏、蜀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了基础。赤壁之战后,220 年,曹丕在洛阳 称帝,国号魏;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 年,孙权称王,229 年孙权称帝,三国鼎 立局面形成。魏国在北方,吴国在东,蜀国在西。故①②③所代表的政权顺序是魏、蜀、吴。故 B 符合题 意;①处是魏,故 AD 不符合题意;②处是蜀,故 C 不符合题意。排除 ACD,故选 B。 5.三国时代,斑斓壮阔、英雄辈出。下列史实不是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曹操率军南下和孙刘联军在赤壁大战 B.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 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D.孙权称吴王,吴国建立 【答案】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8 年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三国时期开始于 220 年,魏国建立, 结束于 280 年西晋灭吴,故 A 项符合题意;魏国由曹丕建立在公元 220 年,定洛阳为都城。 蜀国由刘备 建立在公元 221 年,定都成都。 吴国由孙权建立在公元 229 年,定都建业。BCD 项都是发生在三国时期, 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择 A。 6.三国时期,孙权派大将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夷洲”指的是今天的 A.黄岩岛 B.钓鱼岛 C.台湾 D.海南岛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30 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等,率领一万多名官兵,乘海船横渡台湾海峡,达到夷洲, 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所以,“夷洲”指的是今天的台湾,C 项符合题意;ABD 三项与题干信息不 符。故选 C。 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曹操“志”在何处 A.统一天下 B.消灭袁绍 C.废除汉 D.建立魏国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 200 年,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此后军威大振,曹操也更加雄心 勃勃,趁势统一北方,但是南方的孙权、刘备却仍然各雄踞一方,统一大业尚未实现,曹操有此诗作,抒 发了他变革现实、统一祖国的豪情壮志,所以当时曹操“志”在统一天下,A 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 BCD 三 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 A。 8.下列关于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共同点,正确的是 ①都是以曹操的胜利而告结束 ②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③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④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官渡之战以曹操的胜利告终,①表述错误;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 战役,②表述正确;官渡之战曹操统一北方,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③表述错误;官渡之战和 赤壁之战都是统治阶级内部的战争,目的是争夺统治权,④表述正确。由此分析②④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C。 9.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逐步统一的过渡。下列关于三国史 实叙述正确的是 ①魏国—220 年—曹操—洛阳 ②魏国—220 年—曹丕—洛阳 ③蜀汉—221 年—刘备—成都 ④蜀汉 —221 年—诸葛亮—成都 ⑤吴国—229 年—孙策—南京 ⑥吴国—229 年—孙权—建业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220 年,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东汉结束;221 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史称蜀;222 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后定都建业。229 年,孙权称帝。三国鼎立局面形成。②③⑥叙述正 确,故答案选 C。 10.曹操诗歌《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社会状况 A.战国时代 B.西汉末年 C.东汉末年 D.三国时期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曹操生活在东汉末年,当时的社会形势是军阀割据混战,生灵涂炭,百姓 流离失所,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有不少地方百里无人烟。曹操的《蒿里行》描写的正是东汉末年的这种惨 境,所以 C 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 ABD 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C。 11.下列图示表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其中大致准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220 年,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掉 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都洛阳,主要统治区在北方黄河流域。第二年,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主要统治区在今四川、贵州、云南地区。222 年,孙权称王,国号吴,都建业,主要统治区在 江南地区。故答案选 A。 12.“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 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这次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官渡之战 【答案】C 【解析】 依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以少胜多”“长江流域”等可判断是赤壁之战。C 项符合题意,长平之战,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都发生在黄河流域,ABD 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 C。 13.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答案】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从历史地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孙刘联军与曹操军队进攻路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江水” 指长江;“赤壁”,孙刘联军与曹操军队曾经发生过赤壁之战,“华容”,确定是赤壁之战,因为赤壁之战后 曹操败走华容道;因此只有选项 C 符合题意;AB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 C。 14.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失败一方主观上的共同原因是 A.骄傲轻敌 B.军心涣散 C.准备不充分 D.士兵不习水战 【答案】A 【解析】 官渡之战中袁绍一方内部不和,又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屡拒部属的正确建议,迟疑不决,一再地丧失良 机。终致粮草被烧,后路被抄,军心动摇,内部分裂,而全军溃败。赤壁之战,曹操失败,为三国鼎立的 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次战争曹操所以失败,主要原因是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再加上曹操骄傲自满; 孙、刘联合实力增加,联军用火攻办法,大败曹军。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失败一方主观上的共同原因是 骄傲轻敌,故选 A。BC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 A。 15.有人为曹操翻案时说:“如果说曹操篡汉是为汉贼,岂不是儿子产生老子?”这里“儿子产生老子”的含 义是 A.曹丕废汉自立使曹操背受骂名 B.曹丕废汉自立是从曹操开始的 C.曹操废汉自立是从曹丕开始的 D.曹操废汉自立使曹丕背受骂名 【答案】A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曹操生前虽然权势滔天,但他始终没有篡汉。并且还为保全汉室,迎帝于许,讨伐称 帝的袁术,统一了北方,结束诸侯割据的局面。然而,在他死后,儿子曹丕代汉称帝,建立魏国,是曹丕 让曹操坐实了篡汉的罪名,使得人们相当然的认为曹操是为曹丕篡汉奠定了基础,所以曹操才被认为是汉 贼。曹丕是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自立皇帝为魏文帝并拜曹操为魏武帝。这样不就先有了儿皇帝后有父皇 了,这就是“儿子产生老子”的意思,A 项符合题意;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A。 二、拓展提升 16.我国古代有一种器皿叫“鼎”,一般来说,“鼎”有三足。我国历史上曾出现三国分立的局面,被形象地 称为“三国鼎立”。请你完成下列有关“三国鼎立”的问题。 (1)小明在学习完“三国鼎立”的相关知识后,为了加强记忆,用示意图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小结,请结合 下图把他没有完成的内容补充完整。 (众说纷纭) 东汉名士评价: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小说家评价他:名为汉相,实为汉贼。 鲁迅评价曹操:我们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更而想起戏台上那一位花面的奸臣,但这不 是观察曹操的真正方法。 历史土的曹操与戏曲小说里的曹操是不相同的,应该还曹操以本来的历史面目。 (2)请你来客观地评价一下曹操,还曹操以本来的历史面目。 (故事链接) (3)三国故事家喻户晓,请说出你所知道的故事,与大家分享。(两个或两个以上) 【答案】(1)①曹操②袁绍③刘备④孙权⑤曹操 A:魏 B:蜀 C:吴 (2)曹操是东汉末年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3)空城计、三顾茅庐、乐不思蜀等。 【解析】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期,占据河南一带的曹操与黄河以北的袁绍双方 200 年在官渡进行决战; 官渡之战后曹操想南下统一全国,结果孙刘联合抗曹,在长江沿岸的赤壁一带,双方展开了对峙,爆发了 赤壁之战在赤壁之战中,周瑜指挥孙刘(刘备孙权)联军用火攻大败曹操,使曹操失去在短时间内统一全 国的可能性。赤壁之战成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基础,故答案为①曹操②袁绍③刘备④孙权⑤曹操。A: 魏 B:蜀 C:吴。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曹操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应该生活在东汉末年。曹操是东汉末年一位伟大的 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3)三国故事家喻户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有空城计、三顾茅庐、乐不思蜀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