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 说课稿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 说课稿

第 16 课 三国鼎立 说课稿 我的说课内容主要包括五大方面: 一、教材分析 二、学生分析 三、教学目标 四、教法学法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们来进入第一部分:教材分析(副板板书)在这一部分, 我主要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以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了认真分析。 首先来看我对教材地位和作用的把握: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三国鼎立》是初中历史第一册第 16 课的内容。它主要介绍了 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三国鼎立是东汉末年军阀 混战的必然结果,但它的形成,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是下 一课学习“西晋的统一”基础,因此本课内容在教材中具有着承上启 下的作用,地位十分重要。 在对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进行分析之后,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 点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本节课的难点在于: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 原因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接下来,我们进入说课的第二大部分: 二、学生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学生,七年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较弱, 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也容易呈现出单一和片面的特点。但由于三国故事 家喻户晓,有关三国的网络游戏也很流行,学生学习起来会兴趣浓厚,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将学生课外已有的历史知识和教材的新知 识结合起来,选用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基于上面对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这 也就是我今天说课的第三大部分。 三、教学目标 首先,来说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的时间 和历史作用;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战曹操失败的原因以及三 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其次,来说能力目标: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因的 分析,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再次,来说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让学生明白,能在历史人物身上学习到他们的优秀品质,在学习和生 活中养成虚心好学的良好品质! 为了实现我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选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也就是我今天说课的第四大部分。 四、教学方法 基于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了三大教法: 1.直观演示法 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资料,选用恰当的图片,资料等 手段进行教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也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探究讨论法 这种方法主要根据教材内容,通过创设情景,设置问题,组织学 生分组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运用课堂所学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鼓励学生发言,也有利于提高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心理素质。 3.讲授法 直观演示和探究讨论可以使课堂生动,但如果度把握不好,也容 易喧宾夺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重点难点知识的教学过程 中,老师恰当适时的总结讲解也必不可少,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 有效的理解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 以上是我对教学方法的阐述,接下来进入说课的最后一部分说教 学过程。 五、教学过程 这一板块又包括五大部分: 1、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 3、课堂小结 4、课后练习 5、 板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导人新课,增强学生学习的兴 趣。 (二)讲授新课 本节课主要包括三部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三国鼎立,我来 一一阐述下教学安排: 1.官渡之战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东汉末年割据形势图》,了解背景;接着 播放《官渡之战》录像,增强教材的直观性;然后让学生阅读教材, 寻找落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最后让学生动脑动口,讨 沦“曹操胜利,袁绍失败的原因”,并注意落实明确答案。 2.赤壁之战 (1)播放《赤壁之战》录像;(2)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寻找落 实知识点(时间、交战双方及结果);(3)学生表演自编小剧本“三 顾茅庐”和“隆中对”;(4)学生分组讨论孙刘胜利而曹操失败的原 因,然后由老师来完善;(5)教师展示戏曲舞台上的曹操扮相,让 学生试着评价曹操,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以及对历史事实和 文艺创作的分辨能力。 3.三国鼎立的形成 (1)学生阅读教材,然后依据《三国鼎立形势图》,讲述三国鼎 立形成的情况;(2)结合三国经济发展的情况,让学生讨论三国鼎 立局面形成的原因,老师注意完善补充;(3)让学生结合《三国鼎 立》形势图,设计制作三国鼎立示意图,教师注意对学生的成果进行 评价。 (三)课堂小结 1.利用歌谣小结: 200 年官渡战,曹统北方基础奠; 军 阀 混 战 东 汉 末 年 袁 绍 曹 操 200 官渡战 统一北方 (曹操) 刘备+孙权 208 赤壁战 魏(曹丕) 220 洛阳 蜀(刘备) 221 成都 吴(孙权) 222 建业 三 国 鼎 立 208 年赤壁战,孙刘抗曹鼎局现; 三国曹魏吴蜀汉,曹丕孙权刘备建; 各国经济争发展,卫温乘船到台湾。 2.依据内容概括总结: ①一种局面:三国鼎立; ②两大战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③三国鼎立:三国名称和都城; ④四个人物:曹操、孙权、刘备、诸葛亮; ⑤五个时间:200 年、208 年、220 年、221 年、222 年。 (四)巩固练习 针对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特点,可以设计一套练习题,利用多媒 体制作成知识树,让学生摘知识树上面的果实。 (五)说板书设计 讲完课后可以让学生设计板书,或者教师自己设计。  板书设计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