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堂演练:第三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堂演练:第三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

单元质量检测三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沏.茶(qì) 雕栏玉砌.(qì) 博闻强识.(zhì) 锲.而不舍(qiè) B.撙.节(zǔn) 折冲樽.俎(zūn) 否.极泰来(pǐ) 夙.兴夜寐(sù) C.淬.火(cuì) 荟萃.(cuì) 犄.角(jǐ) 掎.角之势(jī) D.蛟.龙(jiāo) 矫.揉造作(jiǎo) 孺.子(rǔ) 相濡.以沫(rú) 解析:A 项,“沏”读 qī。C 项,“犄”读 jī,“掎”读 jǐ。D 项, “孺”读 rú。 答案:B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宵衣旰食 侯门似海 事必恭亲 装潢 B.钟鼓馔玉 繁文缛节 天资聪慧 目眩 C.虚与委蛇 云销雨霁 誓不两立 蛾眉 D.骨骾在喉 渡过难关 彬彬有理 蚊蚋 解析:A 项,恭-躬。C 项,誓-势。D 项,骾-鲠,理-礼。 答案:B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径.须沽取对君酌 径:径自 B.首身离兮心不惩. 惩:惩罚 C.吴丝蜀桐张.高秋 张:拉开弓 D.石破天惊逗.秋雨 逗:招引 解析:A 项,即,就。B 项,悔恨。C 项,弹奏。 答案:D 4.下列对诗歌的评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的《将进酒》一诗开始看似只涉及人生感慨,政治色彩极 浓,其实全篇饱含一种深广的忧愤和对自我的信念,故而诗情悲而不 伤,悲而能壮。 B.杜甫《阁夜》中“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一联, 诗人在对三峡美景的欣赏中深蕴着悲壮深沉的感情,为后人所称道。 C.《李凭箜篌引》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诗人仅对乐器及其效果进 行描摹,并未直观评价,但全篇又处处表现出诗人的情思。 D.周邦彦的《苏幕遮》,写乡思之情,亦写荷之情态,情景交融, 自然清新。 解析:结合主旨领会。 答案:A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我们考察一个民族的文化,要看渗透在大多数民众心中的价值观、 道德观、审美观,以及这些观念怎样转化为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思 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并形成或推动或阻碍历史前进的实际力量。 文化传播的流向则基本上是进步文化向落后文化所在地区流动,图书、 影视作品的进出口状况就可以显示这种趋势。 ①文化中的什么东西才能影响对方?只能是有利于对方生存与发 展的文化因素,才能为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 ②那么,如何进行交流呢?交流的前提是双方各自的选择自主权。 ③那些不利于对方生存与发展的因素,虽然会由于种种原因,如 巧妙的宣传、精心的包装、对方的愚昧,逞一时之效,但终究是要被 抛弃的。 ④只有从这里,我们才能看到或优或劣的民族文化。我们的文化 面向世界,就是为了我们的生存与发展。 ⑤于是,历史上文化传播方式基本上是从价值观相对落后处走向 价值观相对进步处,留学和移民的状况可以证实。 ⑥由于我们是东方的发展中国家,学习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文化, 仍然是平等交流中的重心。 A.①③④⑥②⑤ B.①⑤④②③⑥ C.④⑥②①③⑤ D.④③⑥①⑤② 解析:由横线前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进行考察的内容可知,所供 排序的六个句子中首句应是第④句,而不是第①句。第④句中“只有 从这里”的“这里”指代的内容应是横线前面阐述的观点,据此可以 排除以①开头的 A、B 两项。由第⑥句中“是平等交流中的重心”可 知,紧承其后的应是第②句,第②句中有“那么,如何进行交流呢”, 据此可排除 D 项。故答案为 C 项。 答案:C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近日刚刚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和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同步启 动,绿色设计和“互联网+农业”设计是本次赛事的两大主题。 B.最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车扶 持政策,节能环保、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逐渐进入老百姓的生活。 C.实时性是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媒体的重要特点,是通过图片、 声音、文字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件进行传播的。 D.广西传统文化既具有典型的本土特色,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 家文化、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解析:A 项,搭配不当,“启动”多用来指计划、项目等开始实施, 也用来指机器开始工作,它与“建成的西红门创业大街”不搭配。C 项,偷换主语,前一分句的主语“实时性”不能作后一分句的主语。D 项,句式杂糅,后一句可说成“又兼有受中原文化、客家文化、湘楚 文化共同影响而形成的其他特点”或“又兼有在中原文化、客家文化、 湘楚文化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其他特点”。 答案:B 7.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 看望他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 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 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 候多时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A 项,承蒙:客套话,受 到。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B 项,高足:敬辞,称呼别人的 学生。不能用于自称。C 项,不吝赐教:请人多加指教的客套话。D 项,恭候:敬辞,恭敬地等候。不能用于说别人等待自己时。 答案:C 二、填空题(每空 0.5 分,共 10 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 分) (1)李白《将进酒》中一个由悲而乐的转折,以表面宣扬及时行 乐 实 为 宣 泄 愤 激 之 情 , 暂 时 沉 醉 酒 乡 的 诗 句 是: , 。 (2)李白《将进酒》中以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自我,显示 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 。 (3)李白《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 作 者 不 再 抱 有 幻 想 、 逃 于 酒 乡 , 抒 写 万 古 寂 寞 之 愁 的 诗 句 是: , 。 (4)《阁夜》中,时令到了寒冬,白昼越来越短,作者面对这霜 雪初歇的寒宵,备感凄凉寒怆的句子是: , 。 (5)《阁夜》中,借听觉写出了兵草未息、战局紧张的悲壮气氛, 借视觉写出了山川美景的秀丽的句子是: , 。 (6)《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摹写乐声激越动 听的诗句是: , 。 (7)李煜的《虞美人》中,用比喻、夸张、设问手法写出愁思的 多与深广的句子是: ? 。这与李白的“白 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1)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2)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3)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 (4)岁暮阴阳催短影 天涯霜雪霁寒宵 (5)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6)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7)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阅读题(共 48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9~10 题。(8 分) 古风(其十) 李 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①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②笑。 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 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 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一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 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中的“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 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 容显豁,感情真挚。 解析:B 项“末照”指余辉。“后世仰末照”指的是后世的人们依 旧敬仰他的功绩。 答案:B 10.有人评此诗:“此托鲁连起兴以自比。”结合诗句,谈谈李白借 鲁仲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人生理想?(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诗开篇运用起兴的手法,引出倜傥高妙的鲁连的形象, 再以出海明月的比喻表达了对鲁连如明月般光芒万丈的才华的赞赏。 接着两句阐述鲁连说服魏赵,合力抗秦的丰功伟绩;以及鲁连淡泊名 利、功成身退的高风亮节,令后世仰慕。由此引出作者的人生理想。 答案:①辅弼天下,建功立业。结合“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分析。②不慕名利,功成身退。结合“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分 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 11~12 题。(8 分) 小重山 陈 亮 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倚画阑东。黄昏 月,一笛碧云风。 往事①已成空。梦魂飞不到,楚王宫。翠绡和泪 暗偷封②。江南阔,无处觅征鸿。 注:①往事:是指陈亮曾在南宋孝宗与金谈和之后,上《中兴五 论》,没有被采纳。以后又向孝宗连上三书,全都如石沉大海。②据《丽 情集》记载,成都官妓灼灼,善舞《柘枝》,能歌《水调》,御史裴质 和她有情。裴被召还朝后,灼灼以软绡聚红泪为寄。 1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 A.“槐枝啼宿鸟,冷烟浓”中的“啼”“冷”二字表现出词人对秋 暮景色的主观感受,带着浓厚的感情色彩。 B.“小楼愁倚画阑东”带出一个“愁”字,表明自己是怀着愁绪 倚在画阑之东的,为的是迎候月上,排遣愁绪。 C.“月”字前冠以“黄昏”,表明月光是凄冷的、朦胧的。“碧云 风”似含有怀念“佳人”之意,这“佳人”不是美女丽姝,而是政治 上的知音,为写下片埋下伏笔。 D.下片抒情,但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用典、情景交融的手法 表达出了诗人的凄楚失意与悲苦之情。 解析:D 项,“没有直接抒情”错,“往事已成空”直接表达出了 自己内心的悲愤。 答案:D 12.词的上片运用了哪些意象?请结合全词分析意象的作用。(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回答什么意象,应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来概括。把握意象 的作用,应该从营造气氛、烘托心情两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运用了“一缕红”“啼宿鸟”“冷烟”“黄昏月”等意象, 营造了凄冷悲切的气氛,烘托出词人忧心国家却壮志难酬的愁苦情绪。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 13~14 题。(8 分) 杭州春望 白居易 望海楼明照曙霞,护江堤白踏晴沙。 涛声夜入伍员庙,柳色春藏苏小①家。 红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②。 谁开湖寺西南路③,草绿裙腰一道斜。 注:①伍员:即伍子胥,春秋吴国名臣。苏小:苏小小,钱塘名 妓。②柿蒂:丝织品上的花纹。梨花:梨花春,酒名。③湖寺:指孤 山寺。西南路:指由断桥向西南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长堤,即白沙堤, 简称白堤。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4 分)( ) A.本诗对杭州春日景色做了全面描写,前六句一句一景,最后两 句为一景。七处景色都靠“春”字联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 B.首联上句写登楼远望海天瑰丽之景,有笼住全篇之势。下句写 护江长堤,闪着银光。此联把城外东南的景色写得极其雄伟壮丽。 C.第三联一句写游人沽饮,一句写妇女织绫。梨花飘舞,酒旗相 招;红袖翻飞,绫纹绮丽。诗意之浓,色彩之美,读之令人心醉。 D.写法上,由城外东南,写到城内,又写到西湖,远近结合,错 落有致;同时,又将写景同抒怀结合起来,富有诗味,洋溢着诗人抑 制不住的赞美之情。 解析:A 项,七处景色是靠“望”字连在一起的,不是“春”字; C 项,“梨花飘舞”错,这里的“梨花”指的是酒;D 项,诗中没有抒 怀,而是把写景同咏古,摄自然之景同记风物人情结合起来,使景物 更加丰富多彩。 答案:B 14.有人说“裙腰”是个绝妙的比喻,请简要分析妙在何处。(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绝妙的比喻离不开 联想和想象,同样,欣赏比喻也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解答本题既要通 过联想和想象,看突出了本体——湖寺西南路的哪些特点,还要进一 步看周围——西湖的风光。 答案:把湖寺西南路比作裙腰,不仅写出了春日白堤烟柳葱茏的 迷人景色,而且把从远处俯瞰西湖的景象写得非常逼真生动,同时, 写裙腰,自然使人联想到裙,宛若看到彩裙飘逸如湖面的水光波影; 由裙,又自然使人联想到妩媚秀丽的西湖,正如美丽少女的化身。 (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 15~16 题。(8 分) 虞美人 舒 亶①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 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 江南春色一枝梅②。 注:①舒亶:宋神宗时任御史中丞,获罪罢官,写此词寄赠江南 友人公度。②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南朝宋陆凯与范晔是好友,陆凯 自江南寄梅花一枝到长安给范晔,并赠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 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 分)( ) A.上片的前两句写词人日暮登楼所见,寥寥几笔,由下及上地勾 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 B.本词用字精妙,“芙蓉落尽天涵水”中“落”字写出了天空苍茫、 水天一色的特点。 C.“贴云寒”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双燕背飞的心理感受,更寄 寓了词人内心的凄凉。 D.本词表达了词人罢官之后的孤寂和落寞,不仅表达了对他乡友 人的思念之情,更表达了自己想得到友人慰藉的渴望之情。 解析:C 项,不是拟人手法,“贴云寒”,以飞行之高,高处生寒, 由联想而得。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 着离别的悲凉况味;“寒”表面写天气,实指词人心境。 答案:C 16.本词是如何表现词人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为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作者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如 直抒胸臆、虚实结合、用典等。作答时,先指出手法,再结合词句分 析表达效果。 答案:①词人直抒胸臆,“浮生”一句写光阴荏苒,自己寂寥寡欢, 只能借酒浇愁,孤独一生。②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借日暮时分登楼所 见的花残香消、烟波荡漾与双燕分飞来寄托内心的孤寂。③用典,化 用陆凯折梅相赠的典故,希望这一枝明艳的“江南春色”能给“雪满 长安”的自己带来亲切的问候和友情的温暖,表达渴望得到友人慰问 的心情。④虚写(或虚实结合、从对方落笔、想象),下片后两句设想友 人想念自己,登上高台眺望,即使道远雪阻也会寄给我江南一枝梅, 更能显出迟暮怀人的深深情谊(念友情深)。 (五)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7~18 题。(8 分) 公安县怀古① 杜 甫 野旷吕蒙营,江深刘备城。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平。 洒落君臣契,飞腾战伐名。 维舟倚前浦,长啸一含情。 注:①本诗作于大历三年(公元 768)深秋。是年夏,吐蕃进犯灵 武、邠州,京城震动。杜甫因好友严武去世,便离开蜀地到荆楚一带 的公安县暂住。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4 分)( ) A.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全诗八句四联,对仗工整,颇显诗人的 诗律功底。 B.首联构思精巧,着力表现出“山野”之“旷”,“江水”之“深”。 C.颔联“催”字将深秋季节里昼短夜长的自然情状形象生动地展 现了出来。 D.整首诗层次清晰,首叙古迹形胜,次写想象之景,最后直抒怀 古情思。 解析:A 项“五言古体诗”有误,应为“五言律诗”。B 项“着力 表现”的不是“山野”与“江水”,而是“营”与“城”。D 项“次写 想象之景”有误,应为“眼前实景”。 答案:C 18.本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对古人(吕蒙、刘备)的缅怀、敬仰之情。②表达了对 像“刘、关、张、孔”等君臣之间和睦关系的向往之情。③自己怀才 不遇、壮志未酬的无奈伤悲之情。(意思对即可)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19~20 题。(8 分)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 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 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 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 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 横飞溅。 解析:D 项,第三联应理解为“在端砚中浓浓地研好了墨,烛光 映射着我纵情挥毫泼墨”,这是以书中疾笔喻战中拼杀,渲染出诗人 纵横走笔的磅礴气势。 答案:D 20.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 分析。(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诗歌大意:我的胸中藏有数不尽的用兵韬略,但却因找不 到报国的门路而白白浪费了这些惊人的才华。我只好在醉中作草书, 以酒作为旗帜战鼓,以笔作为大刀长矛,笔势急骤,像是银河从天而 泻一般。在端砚中浓浓地研好了墨,烛光映射着我纵情挥毫泼墨。转 眼间,我收起书卷,又端起酒杯,如同看见了山河万里清平的气象。 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前。诗人把“酒”比作进军的旗鼓,把“笔” 比作杀敌的刀槊,以书前喻战前,是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给人以势 不可遏的感觉。第二个“酒”出现在作书后。以作书后的喜悦喻战后 的欢快心情,表现出须臾收卷之神速,举酒复饮之惬意,瞬间胜利之 迅疾,狼烟尽扫之自豪。 答案: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 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 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 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四、语言运用(11 分) 21.根据下面所列的 7 个句子,加以筛选和组合,给“导弹”下定 义。(限 30 字以内)(7 分) ①导弹是一种武器。②导弹上装有弹头。③导弹上装有动力装置。 ④导弹上装有制导系统。⑤导弹的制导系统能使导弹准确地击中目标。 ⑥导弹能高速飞行。⑦导弹分为地对地、地对空、空对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首先确定定义中的长判断句的基本框架:“导弹是……武 器。”然后再对上述 7 个句子加以筛选:⑦必须删去,因为定义中不含 分类。⑤是讲制导系统功能的——任何制导系统的功能都是相同的, 不必在“导弹”的定义中加以特别说明。那么,导弹这种武器的本质 属性有:装有弹头、动力装置、制导系统、能高速飞行。定义由此得 出。 答案:(示例):导弹是装有弹头、动力装置和制导系统,能高速 飞行的武器。 22.仿照下面的画线句,在横线处续写两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 贯。(7 分), 成长是什么?成长就像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激流, 汹涌的激流拦不住你顶风前行的勇往的孤舟;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成长就像厚重的夜幕拦不住闪烁的群星,闪烁的群星 拦不住你心灵窗外的耀眼的阳光 成长就像朗朗的晴空拦不住突来的 暴雨 突来的暴雨拦不住你已逐渐远去的坚毅的背景五、作文(60 分) 五、作文(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2017 年《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共分为字以溯源、 武以振魂、文以载道、棋以明智、丝绸新路五个篇章。这五个篇章代 表了五个关键词:汉字——中国悠久文化的源头活水。中华武术—— 蕴含着中华民族仁义正直、勇敢坚韧的精神,保家卫国、自强不息的 气节。文学——体现着中国人的审美、情怀和志向。围棋——小小的 棋盘包罗万象,凝聚着东方的智慧,启发着无数的畅想;黑白棋子在 往来之间,教会我们勇于挑战、敢于突破的精神。一带一路——唤醒 了古老的丝路,也架起了新的桥梁。千年之路的美好约定,也会为我 们带来崭新的文明的对话。 请从中选择两个关键词谈谈你心目中的“中华骄傲”。要求:选 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 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提示:命制本题主要是与 2017 年高考全国卷Ⅰ的作文题型有 效接轨。从材料内容上看,题目已经将汉字、中华武术、文学、围棋 与一带一路这五个代表“中华骄傲”的关键词的意蕴内涵解释得非常 清楚了,这就降低了同学们的审题难度。但在写作要求中,有两个地 方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一是“选择两个关键词谈谈你心目中的‘中华 骄傲’”,根据这一要求,同学们所选的关键词必须是两个,不能是一 个,也不能是三个或者更多。二是“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关联”, 根据这一要求,同学们必须要在所选择的两个关键词之间建立起有机 的关联,如果忽视这种有机关联,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便有偏题之嫌。 这种要求在关键词之间建立有机关联的作文题目与常见的单话题 作文不同,它更强调学生联系地看问题、发展地看问题、辩证地看问 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再是就一个话题进行简单的论述,显然对学生 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综合材料内容以及写作要求,试举以下几种关联供同学们参考: 关联组合一:文字+文学 关联组合二:文学+围棋 关联组合三:中华武术+一带一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