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金科大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20~ 2021学年金科大联考高三9月质量检测 化 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Fe56 Ag 108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红葡萄酒中充入的少量SO2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B. 纤维素和蔗糖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C. 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D. 紫外线和高温均能使新型冠状病毒蛋白质变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由于SO2具有强还原性,可以消耗红葡萄酒中的氧气,防止其变质,故在红葡萄酒中充入的少量SO2具有抗氧化的作用,A正确; B.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而蔗糖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和果糖,B错误; C.乙醇可使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消毒,故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C正确; D.紫外线和高温均能改变蛋白质的结构而使其失去生理活性,故能使新型冠状病毒蛋白质变性,D正确; 故答案为:B。 2. 下列实验过程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苯酚久置于空气中变为粉红色 B. 向草酸溶液中滴加酸性K2Cr2O7溶液得到绿色溶液 - 25 - C.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CO2出现白色固体 D. 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逐滴滴入氯水,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苯酚有还原性,在空气中被氧化为粉红色,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A不合题意; B.向草酸溶液中滴加酸性K2Cr2O7溶液得到绿色溶液,溶液由橙色变绿色,可知Cr、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B不合题意; C.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CO2出现白色固体,是Na2CO3+H2O+CO2=2NaHCO3↓,故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C符合题意; D.向紫色石蕊溶液中逐滴滴入氯水反应为Cl2+H2O=HCl+HClO,溶液中含有H+故变红,溶液中又含有HClO具有强氧化性故后褪色,故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D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故B不选 3. 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金属,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Y、Z同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X的单质通常保存在煤油中 B.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Y<Z<W C. 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D. Z2W2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 X的单质是密度最小的金属,X是Li;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Y是O元素;Y、Z同主族,Z是S元素;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是Cl元素。 【详解】A.锂的密度小于煤油,锂单质通常保存在石蜡油中,故A错误; B.非金属性O>Cl>S,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2S<HCl<H2O,故B错误; C.SO2对应的水化物H2SO3为弱酸,故C错误; D.S2Cl2结构式为Cl-S-S-Cl,S形成2个共价键、Cl原子形成1个共价键,S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2=8,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7+1=8,均满足8电子结构,故D正确; - 25 - 选D。 4.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或描述不正确的是 A. Ca的电子排布式是[Ar]3d2 B. BF3 的VSEPR的模型名称是平面三角形 C. NH4+中心原子N上的孤电子对数为0 D. 在[Cu(NH3)4]2+里,NH3的氮原子给出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 【答案】A 【解析】 【详解】A. Ca的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4s2或[Ar]4s2,故A错误; B. 价层电子对数=σ键电子对数+孤电子对数,根据BF3的电子式可知,中心原子B有没有孤电子对,有3个σ键电子对,共3个价层电子对,VSEPR模型名称为平面三角形,故C正确; C. NH4+的电子式为,中心原子N上的孤电子对数为0,故C正确; D. NH3的电子式为,所以在[Cu(NH3)4]2+里,NH3的氮原子给出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5. 对实验室制得的粗溴苯[含溴苯(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156.2℃)、Br2和苯(沸点80℃)]进行纯化,未涉及的装置是 A. B. - 25 -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思路:除溴(利用SO2的还原性)à分离出苯和溴苯的混合液(分液)à分离出溴苯(蒸馏)。 【详解】A.除去Br2可以用SO2,原理是:Br2+ SO2+2H2O = H2SO4+2HBr,故A正确; B.苯和溴苯的混合液与无机溶液互不相溶,分液可得苯和溴苯的混合液,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不涉及到过滤操作,故C错误; D. 溴苯的沸点是156.2℃、苯的沸点是80℃,分离出溴苯用蒸馏,故D正确; 答案选C。 6. 黄芩苷是双黄连口服液中的活性成分之一,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黄芩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中有3种含氧官能团 B. 分子中有6个手性碳原子 C. 该物质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 该物质与足量溶液反应时消耗 【答案】C 【解析】 【详解】A.分子中有羧基、醚键、羟基、羰基4种含氧官能团,故A错误; - 25 - B.分子中只有5个手性碳原子,故B错误; C.含酚羟基能与溶液发生显色反应,故C正确; D.1个该分子中有2个酚羟基和1个羧基,该物质与足量溶液反应时最多消耗,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点睛】有机物中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的官能团有酚羟基、羧基、酯基等,注意每种官能团消耗NaOH的量。 7. 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但不能导电。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立方相氮化硼含配位键B→N B. 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熔点低 C. 两种氮化硼中硼原子都是采用sp2杂化 D. 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存在一个空轨道,N原子最外层有5 - 25 - 个电子,存在一个孤电子对,由晶体结构可知,立方相氮化硼为空间网状结构与金刚石类似,立方相氮化硼中B形成4个共价键,其中1个为B←N配位键,故A错误; B.六方相氮化硼具有层状结构,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但层内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导致熔点很高,故B错误; C.立方相氮化硼中硼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所以立方相氮化硼中硼原子采用是sp3杂化,故C错误; D.晶体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能导电,六方相氮化硼晶体中没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所以不导电,故D正确; 答案选D。 8. 过氧化钙()在室温下稳定,加热至350℃左右迅速分解。实验室制备反应:,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长颈漏斗可以起到防倒吸的作用 B. 甲装置可以用浓氨水和碱石灰来制备氨气 C. 冰水混合物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生成的过氧化钙受热分解 D. 反应过程中不断中和和过氧化氢生成的,促进反应进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氨气极易溶于水,倒吸的水在长颈漏斗中可以回流,故可以起到防倒吸的作用,A正确; B.甲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制备气体的反应装置,根据反应原理,可以用浓氨水和碱石灰来制备氨气,B正确; C.冰水混合物的主要作用:防止过氧化氢分解,同时使过氧化钙晶体析出,C错误; - 25 - D.反应过程中因为要生成更多的CaO2•8H2O,为使反应不断向正反应进行,需要加NH3•H2O中和过氧化氢和Ca2+反应生成的氢离子,促进反应进行,D正确。 答案选C。 9. 是一种弱酸,可通过下列方法制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的溶解度比的小 B. 反应②中,被氧化的碘与被还原的碘物质的量之比为 C. 反应③的产物中 D. 反应④中酸X可选用盐酸或硝酸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反应①复分解反应规律,的溶解度较小,故A错误; B.反应②产物为和,被氧化的碘与被还原的碘物质的量之比为1:5,故B错误; C.依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发生,产物中,故C正确; D.Ba2+与SO42-可以生成BaSO4沉淀,为了有利于分离,适宜用硫酸,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点睛】本题关键是理解反应流程图中每一步反应的实验原理和实验目的,注意应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判断不同物质反应或生成的量的关系。 10. LiFePO4电池(电解质溶液为LiPF6的有机溶液)是电动汽车常用的一种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LixC6是单质锂附聚在石墨电极上的一种表示形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25 - A. 充电时,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式为LixC6- xe- =xLi+ +C6 B. 电动汽车行驶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xLi+ +xe- =LiFePO4 C. 放电时,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通过隔膜0.2 mol离子 D. 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由题干可知:LixC6是单质锂附聚在石墨电极上的一种表示形式,故电池放电时,电极a为负极,电极反应为:LixC6-xe-=xLi++C6,电极b为正极,电极反应为:Li1-xFePO4+xLi+ +xe- =LiFePO4,故Li+经过离子交换膜进入正极,据此解题。 【详解】A.由分析可知,放电时a为负极,反应为LixC6-xe-=xLi++C6,故充电时,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式为放电时的逆过程,故为xLi+ +C6+ xe- = LixC6,A错误; B.由分析可知,电动汽车行驶时,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电极反应式为Li1-xFePO4+xLi+ +xe- =LiFePO4,B正确; C.由于通过隔膜的离子Li+,故放电时,当电路中转移0.2 mol电子时,通过隔膜0.2 mol离子,C正确; D.由分析可知,隔膜为阳离子交换膜,D正确; 故答案为:A。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都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向苯与液溴的混合液中加入铁粉,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AgNO3 验证液溴与萃发生取代反应 - 25 - 溶液中 B 比较HF与HClO的酸性强弱 常温下,用pH试纸分别测定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F溶液和NaClO溶液的pH C 验证FeCl3与KI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向1 mL0.1 mol·L-1FeCl3溶液中滴加5 mL0.1 mol·L-1 KI溶液充分反应后,取少许混合液滴加KSCN溶液 D 除去NaCl固体表面的少量KCl杂质 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 A. A B. B C. C D. D 【答案】CD 【解析】 【详解】A.在铁做催化剂作用下,苯和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气体,溴化氢极易溶于水,直接通入硝酸银溶液中会产生倒吸,故A错误; B.次氯酸钠在溶液中水解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pH试纸漂白褪色,用pH试纸无法测定次氯酸钠溶液的pH,应用pH计测定,故B错误; C.KI溶液和FeCl3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单质碘和氯化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I+2FeCl3=2FeCl2+I2+2KCl,由题意可知,5 mL0.1 mol·L-1 KI溶液过量,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铁离子,则取少许混合液滴加KSCN溶液,观察是否有血红色,如果有血红色就说明为可逆反应,否则不是可逆反应,故C正确; D.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NaCl固体,即可以除固体表面的少量KCl杂质,也可以减少氯化钠固体的溶解而造成损失,故D正确; 故选CD。 12. 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中瑞德西韦是主要药物之一 ,瑞德西韦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5 - A. 瑞德西韦中N、O、P元素的电负性:N>O> P B. 瑞德西韦分子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C. 瑞德西韦中所有的N都为sp3杂化 D. 瑞德西韦结构中存在σ键、π键、不存在大π键 【答案】B 【解析】 【详解】A.依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越靠右电负性越强,同主族元素,越靠上,电负性越强,故N、O、P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O>N> P,A错误; B.该物质含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含苯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该反应也是还原反应;该有机物有羟基,可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 C.该物质中有氮原子形成碳氮双键,该氮原子采取sp2杂化,C错误; D.该物质含苯环,存在大π键,D错误; 答案选B。 13. 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进行废水处理,可实现碳氮联合转化。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M、N为厌氧微生物电极。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负极反应式为 B. 电池工作时,由M极区移向N极区 C. 相同条件下,M极区生成的与N极区生成的的体积之比为 D. 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答案】C - 25 - 【解析】 【分析】 由图示分析可知微生物燃料电池中,CH3COO-→CO2,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则M为原电池的负极,环境为酸性介质,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H3COO--8e-+2H2O═2CO2+7H+;NO3-→N2,反应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则N为原电池的正极,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NO3-+12H++10e-═N2+6H2O,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M,阳离子移向正极N;NH4+在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转化为NO3-:NH4++2O2═NO3-+2H++H2O,据此解答。 【详解】A.负极失电子,由图可知,M为负极,在负极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其电极反应为,故A正确; B.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由负极移向正极,所以由M极移向N极,故B正确; C.在N极反应生成氮气,其电极反应为:,由两极反应可知,相同条件下,M、N两极生成的和的体积之比为5:2,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好氧微生物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故D正确。 故选C。 14. 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了在Cu - ZnO – ZrO2催化剂上CO2加氢制CH3OH的机理,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其中,TS表示过渡态、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括号里的数字表示微粒的相对总能量[单位:eV(1 eV= 1.60×10-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的反应热ΔH= -8.16×10-23kJ/mol B. 过程I有H-H键断裂,过程II表示与催化剂脱离 C. 等物质的量的CO2和CH3OH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之比为8:5 D. 催化剂表面发生的反应中决速步骤为HCOOH*+H2(g)一-H2COOH* 【答案】BD - 25 - 【解析】 【详解】A.1个CO2分子和3个H2分子最终生成1个CH3OH分子和1个H2O分子放出能量为0.51 eV,则1 mol CO2(g)和3mol H2(g)反应时放出能量为:0.51×1.60×10-19J×6.02×1023=4.91×104J=49.1kJ,故该反应的反应热△H=-49.1kJ/mol,A错误; B.过程I中部分氢气分子转化H原子,有H-H键断裂,过程II中前后物质相同,CH3OH与催化剂脱离,B正确; C.CO2分子中有4对共用电子对,而CH3OH中有5对共用电子对,故等物质的量的CO2和CH3OH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之比为4:5,C错误; D.生成CH3OH的决速步骤,指反应历程中反应速率最慢的反应,而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由微粒相对总能量可知,TS3过渡态的活化能最高,决速步骤为:HCOOH*+ H2(g)═H2COOH*,D正确; 故答案为:BD。 15. 常温下,将盐酸滴加到Na2X溶液中,混合博液的pOH[pOH= -lgc (OH- )]与溶液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N表示pOH与lg两者的变化关系 B. NaHX溶液中c(H2X)>c(X2-) C.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 )=c(HX- )+2c(X2-) D. 常温下,Na2X的第一步水解常数Kh1=1.0×10-4 【答案】BD 【解析】 【分析】 Na2X溶液中,X2-分步水解,以第一步水解为主,则,碱性条件下,pOH - 25 - 相同时,,由图像可知N为pOH于的变化曲线,曲线M为pOH与的变化曲线。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曲线N表示pOH与的变化曲线,故A错误; B. ,曲线N中时,c(HX−)=c(X2−),则; ,曲线M中时,c(HX−)=c(H2X),则,说明HX−的水解程度较大,则c(X2−)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