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年江苏省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模拟试题(1)
2021年江苏省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试卷(1) 考试时长为90分钟,卷面满分10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恋(liàn) 孪生(ruán) 诞生(dàn) 涎(xián)皮 B. 烫手(tàng) 熨帖(wèi) 乳汁(zhī) 家什(shí) C. 赢得(yíng) 羸弱(lěi) 依赖(lài) 水獭(lài) D. 罪 孽(niè) 分蘖(niè) 履行(lǚ) 颠覆(fù)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晴朗 车篷 辨护 歌颂 B. 吃荤 怂恿 撮合 游说 C. 讨厌 促狭 歹毒 兴高彩烈 D. 搓手 沉默 烦脑 安然无恙 3. 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语言和人及其文化的关系,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透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 一个时代的文化现象及其意识形态。在当代社会,最 的语言形式也许非广告语莫属;当广告语言 地向我们袭来时,所引发的思考是非常复杂的。 A. 瞥见 引人注目 排山倒海 B. 洞察 备受瞩目 铺天盖地 C. 瞥见 引人注目 铺天盖地 D. 洞察 备受瞩目 排山倒海 4.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西方有个荆棘鸟的传说,说有一种鸟,它毕生只歌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任何生灵都悦耳动听。 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 ①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上放开了歌喉 ②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 ③它一旦离巢就会找一棵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 ④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 ⑤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 ⑥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 A. ③②①⑤⑥④ B. ⑥④③②①⑤ C. ③①②⑥⑤④ D. ④⑥③②①⑤ 5. 下列诗歌所写的季节都是秋天的一组是( ) 第12页(共4页) ①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 ②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③东风一夜折梅枝,舞蝶游蜂都不知。 ④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6. 下列对如图漫画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 ) A. 事实背后隐藏的真相,往往超乎想象。 B. 要有睿智的眼光,透过现象看清本质。 C.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懂得苦中作乐。 D. 创意无限,没有办不到,只有想不到。 二、名句名篇默写(6分)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女娲炼石补天处, 。 (《李凭箜篌引》) (2)今年欢笑复明年, 。 (白居易《琵琶行》)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李白《蜀道难》) (4) ,双双金鹧鸪。 (《菩萨蛮(小山重叠)》) (5)秦观的《鹊桥仙》中“ , ”两句揭示了爱情能经得 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小题。 菜园院佛殿记 曾巩 庆历八年四月,抚州菜园僧可栖,得州之人高庆、王明、饶杰相与率民钱为殿于其院成,以佛之像置其中,而来乞予文以为记。初,菜园有籍于尚书,有地于城南五里,而草木生之,牛羊践之,求屋室居人焉,无有也。 可栖至,则喜曰:“是天下之废地也,人不争,吾得之以老,斯足矣。”遂以医取资于人,而即其处立寝庐、讲堂、重门、斋庖之房、栖客之舍,而合其徒入而居之。独殿之役最大,自度其力不能为,乃使其徒持簿乞民间,有得辄记之,微细无不受。浸渐积累,期月而用以足,役以既。自可栖之来居至于此,盖十年矣。 第12页(共4页) 吾观佛之徒,凡有所兴作,其人皆用力也勤刻意也专不肯苟成不求速效故善以小致大以难致易而其所为,无一不如其志者,岂独其说足以动人哉?其中亦有智然也。若可栖之披攘经营,捃摭①纤悉,忘十年之久,以及其志之成,其所以自致者,岂不近是哉?噫!佛之法固方重于天下,而其学者又善殖之如此。至于世儒,习圣人之道,既自以为至矣,及其任天下之事,则未尝有勤行之意,坚持之操,少长相与语曰:“苟一时之利耳,安能必世百年,为教化之渐,而待迟久之功哉!”相薰以此,故历千余载,虽有贤者作,未可以得志于其间也。由是观之,反不及佛之学者远矣。则彼之所以盛,不由此之所自守者衰欤?与之记,不独以著其能,亦愧吾道之不行也已。曾巩记。 (选自《唐宋八大家合集》卷十七) 【注】①捃摭:采取,采集。 8.对下列加下划线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菜园有 籍于尚书 籍:登记 B. 而 即其处立寝庐 即:靠近 C. 期月而用以足 期:整、满(年、月) D. 为教化之渐 渐:逐渐 9.下列加下划线文言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 吾得之以老,斯足矣 作《师说》以贻之 B. 遂以医取资于人 得复见将军于此 C. 及其任天下之事 其可怪也欤 D. 亦愧吾道之不行也已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建佛殿的菜园原来是一片荒地,草木满地,牛羊践踏,也没有可以住人的房屋。 B. 菜园院佛殿主要是僧众们向民间化缘募捐建成的,是菜园院耗资最多的建筑。 C. 佛法之所以被天下人推重,就在于他们善于注重细节,愿意接受一切赞助。 D .作者写这篇记,不单表彰了佛家的才智,也反思了儒家之道不再通行的根源。 11.翻译句子。(6分) (1)乃使其徒持簿乞民间,有得辄记之,微细无不受。(3分) (2)相薰以此,故历千余载,虽有贤者作,未可以得志于其间也。(3分) 四、古代诗歌阅读(6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13题。 赠卖松人 于武陵 第12页(共4页) 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 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歌前两联是说,卖松人把生长在深山大谷中耐寒的松树送到长安卖与那些住在翠楼中的富贵人 家,作者能理解卖松人的这种求利心情。 B.诗歌的后两联是说,松树的“瘦叶”“淡花”是不被欣赏的,因为长安富贵人家喜欢的是妖艳媚 俗的桃李。 C.作者对卖松人的不合时宜的做法进行了嘲讽,也对长安富贵人家不识松树价值的鄙薄进行了批判。 D.本诗写法上多用对比。比如“寒涧”“翠楼”的对比,“瘦叶”“淡花”与“桃李”的对比,更能突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13. 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五、现代文阅读(15分) 城里乡下 刘平 焉瓜两口子有一个梦想:在城里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很多农民工都有这个梦想。他们这个梦想是两年前萌发的,那时他们已经攒了5万元。焉瓜就对老婆翠玉说:“我们都努力挣钱,争取过几年在城里买一套房子。”翠玉说:“嗯。努力。” 现在,他们有23万元了。 焉瓜在建筑工地开塔吊,每个月可以挣6000元钱。翠玉在制衣厂上班,每个月有3000多元收入。他们租住在一套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狭小拥挤,但每个月租金要1000元。为了实现梦想,焉瓜和翠玉结婚4年还没有要孩子,他们打算在城里买了房子后再要孩子。他们都认为,只有在城里,孩子才会有一个好的未来。 每个月存5000元钱,雷打不动。焉瓜原来抽8元一盒的烟,3天两盒,后来翠玉说:“不想买房子,你想咋抽就咋抽。”焉瓜一咬牙,就把烟戒了。 焉瓜和翠玉开始往房产中介跑,买不起新房子,他们打算按揭一套二手房。家里老人一直在催他们要孩子,他们觉得该买房子了。 第12页(共4页) 掐算着手里的钱,又想买面积稍微大一点的,焉瓜和翠玉心里很纠结。后来他们终于看中了桂苑小区一套90平方米的房子,6楼,电梯房,房主是姓李的老太太。小区附近有学校、超市,生活、娃娃读书都方便,可首付要32万。焉瓜嘴甜,说:“李阿姨!再少点?”老太太摇摇头:“这个价,已经很低了。” 琢磨了半天,焉瓜和翠玉有了办法,把老家的房子卖了! 老家的房子带个小院子,5间青砖瓦房,篱笆墙上爬满牵牛花,院门口,有一颗大香椿树。每年春天,牵牛花开出白色小花,香椿发出嫩芽。老娘喜欢用香椿芽炒鸡蛋、煮苕菜,好吃。焉瓜和翠玉进城后,老房子就老娘一个人住。焉瓜和翠玉商量,卖了老房子,就把老娘接到城里住,以后有孩子了,也有人带。 焉瓜回去和老娘商量,老娘有些舍不得,但还是顺了焉瓜的想法。 焉瓜用手机拍了一些小院子的照片发到网上,还专门拍了香椿树的照片。焉瓜把照片发到网上,标价15万元。焉瓜想,13万也卖。 隔三差五就有人打电话联系,高的出价八九万,低的,出价6万,因为价钱不合适,都没成。焉瓜知道他们不是真心要买,那个小院子怎么也值13万。 “这些人,巴不得白送给他们。”翠玉说。 焉瓜又接到一个男人的电话,出价11万,还提出明天去看看老房子,再最后定价钱。焉瓜感觉这个人好像是真心要买,约好时间,向工地请了假,第二天就早早回去等着了,3个人,一对中年夫妻,还有一个,竟然是桂苑小区那个房主李老太太。 中年夫妻都喊李老太太“妈”。 他们对小院子很满意,特别喜欢院门口那棵香椿树。一番讨价还价,他们出价13万。 一个月后,焉瓜和翠玉就拿到了桂苑小区那套房子的产权证。他们离开那套狭小拥挤的出租房,带着老娘搬进了繁花似锦的桂苑小区。而乡下那个熟悉的小院子,也成了别人养老的地方。那天晚上焉瓜和翠玉都很高兴,他们心里都有一种新鲜的归属感。焉瓜抚摸着鲜红的产权证,说:“我们是城里人啦?” 翠玉说:“当然是城里人啦!”老娘在厨房里做着好吃的。 焉瓜和翠玉也打算要孩子了。 偶尔,焉瓜会想起那个李老太太。他想,城里人咋会喜欢到乡下过日子呢?焉瓜喜欢城里的日子。 只是,焉瓜常常想起老家院门口那棵香椿树。 (选自《小小说选刊》2017第16期) 1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項是( )(3分) A.小说虽短,伹情节也有波折,如写焉瓜两口子梦想在坡里买房,伹存钱不够,琢磨着要卖掉老家 的房子,就是卖房也有小波折。 B.“不想买房子,想咋抽就咋抽”,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表现女主人公为了攒钱在城里买房于,希望 丈夫少抽烟的心理。 第12页(共4页) C.小说通过对老家“牵中花香椿树”等自然环境的描写,既显示了乡村自然环境之美,又反衬了城里 育人环境的优越。 D.小说中香椿树的故事情节的展开起着很大的作用:既体现着老房子的独特之处,又是买房人喜欢 的原因;还寄托着焉瓜对老家的情感。 15. 小说中焉瓜的形象有哪些主要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16. 小说以“城里乡下”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六、写作(4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非洲谚语)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席慕容)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答案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汉字读音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培养熟练的语感,注意读音,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本题检测学生对课文中的几个常用字的字音的认读能力,为便于比较迁移,强化记忆,采用形近或同声旁的字来设置干扰项。 【解答】 第12页(共4页) ABC三项均有错音,正确的应该是:A.孪生(luán); B.熨帖(yù); C.水獭(tǎ)。故D正确。 故选D。 2.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正确识记和书写现代汉语规范汉字的能力。字形题考查的重点是同音字、形近字和成语中的易错字,平时学习中要注意积累,可以运用同音归类法、形近比较法、形义结合法进行识记、辨析。 【解答】 A辨——辩。故A错误。 C彩——采。故C错误。 D脑——恼。故D错误。 B正确。 故选B。 3.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需结合语境,从对象、范围、色彩等方面加以比较辨别,仔细分析几个词语间的区别,可结合排除法答题。 【解答】 瞥见:一眼看见;洞察:很清楚地察知;引人注目: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备受瞩目:很受到别人的关注,是别人关注的焦点;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大;铺天盖地:形容声势大,来势猛,到处都是。根据文意可知,应选用“瞥见、引人注目、铺天盖地”,故C符合题意。 ABD错误。 故选C。 4. 答案】 A 第12页(共4页)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语言衔接与表达连贯的能力,做题时,既要“瞻前”,又要“顾后”。大处着眼、小处探究,重在整体把握,然后逐一击破。做排序题时,我们总是先要初步排序,确定相邻的句子,通过抓住体现句子之间联系的词语(如:复指词语,表示句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标明主次轻重、时间、总括性的词,前后呼应的词语等)将句子按意义分类,将各种表意相近的句子归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个小组。然后再通过小组间的顺序(时间、空间、逻辑顺序)将各小组组合成一个大组,最终确定句子的正确语序。这其间要注意打乱的句子与原有语段上下句之间的近邻关系,确保话题内容的一致性。当然,我们在做题时根据选项还可以采用排除法,以及从整体上把握语段的意思,排好之后再通读语段,看看是否自然通顺,如果不连贯再进行微调后,最终确定。 【解答】 语段讲述了西方有关荆棘鸟的传说。解答时要仔细研究题中六句话内部的逻辑关联,弄清其先后顺序。空缺部分讲述的是荆棘鸟从离巢,到停歇荆棘树,到扎刺,到放声歌唱,到奄奄一息,到歌声产生的效果,到最后曲终死亡的过程,明显按照时间和唱歌的过程排列,所以正确的排序应为③②①⑤⑥④。故A符合题意。 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对文化常识和诗句含义的理解能力。这类题要了解相关节气的时间,在诗词中寻找线索和关键词语,例如:日期、典型意向、作者情感等进行判断。 【解答】 首先明确秋天这一季节的特征性景物或景象,节日以及人们的活动。“归来得问茱萸女,今日登高醉几人”,由“茱萸”和“登高”可知,这两句诗中涉及的节日是重阳节,应为重阳节有佩茱萸和登高的习俗,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而重阳节在秋天,故应为秋季。“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意思是“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八月”指的是阴历的八月,属于秋季,且属于“仲秋”。故选B项。“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意思是“一树树梅子变得金黄,杏子也越长越大了;荞麦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显得稀稀落落”,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这是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故属于夏季。“东风一夜折梅枝,舞蝶游蜂都不知”,“东风”即“春风”,故属于春季。 故选B。 6.【答案】 C 第12页(共4页) 【解析】 漫画中的人物笑容满面,正照着镜子,镜中的他原本已经掉光了头发,但他把扫帚倒过来,让扫帚毛占据头发的位置,使镜中的自己看起来头发浓密。漫画意在赞扬那些在现实生活中懂得苦中作乐的人。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描述漫画内容、探究漫画寓意的能力。此类题要求用概括性的语言,揭示漫画主题,指出漫画的弦外之音,概括漫画给人的思考和警示。首先要认真细致的观察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颂扬的对象或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要注意:画面的形象主体不一定是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要学会由“实”及“虚”,由表及里。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揭示的主题。 漫画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做题时应将漫画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相联系,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歌颂或讽刺的对象或现象。要正确理解画面中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和原因。要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理解漫画的寓意。 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石破天惊逗秋雨;(2)秋月春风等闲度;(3)猿猱欲度愁攀援;(4)新帖绣罗襦;(5)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8.【答案】D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的文言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解答】 D“渐”,渐染、熏陶。故D错误。 ABC正确。 故选D。 9.【答案】A 【分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的文言词汇积累,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虚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第12页(共4页) 【解答】 A项,“以”:都作目的连词,来。 B项,“于”:①作介词,从;②作介词,在。 C项,“其”:①作代词,他们;②作反问语气词,相当于“难道”。 D项,“之”:①作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②作动词,到……去。 故选A。 10.【答案】C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概括主旨,把握艺术特色;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辨析,最后做出判断。错误的设置,有的是手法错误,有的是表达效果的错误,一定要静下心来,判断时要仔细认真。 【解答】 C“就在于他们善于注重细节,愿意接受一切赞助”分析不正确。原文“凡有所兴作,其人皆用力也勤,刻意也专,不肯苟成”“捃摭纤悉,忘十年之久,以及其志之成”可知,佛法被天下人推重,除了自身经义,还有僧众们的长期努力推广。故C错误。 ABD正确。 故选C。 11.【答案】 12.C 作者并没有嘲讽卖松人,只是进行规劝,晓瑜。 13.这首诗寄托了诗人对不识人才、只喜欢趋时媚俗的权贵的讽刺;对像松树那样正直高雅却沦落下层、不被重视的贫寒之士的怜惜;对争荣小人春风得意,正直人士却不得重用这一不公平社会现象的愤懑;以及因对现实有了清醒认识而不求荣利、洁身自好的高洁情怀。(每点1分) 第12页(共4页) 【分析】这是一首讽喻诗歌,托物言志表达了当下权贵们趋炎附势、不识人才的讽刺,也表达对像松树一样风格高洁寒士之人的同情,同时也传递出了要洁身自好、不媚流俗的高尚节操。诗中”寒涧”与“翠楼”,一个荒寒一个繁华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松树生长环境的恶劣,以及“松”与“翠楼人”之间地位、境遇的巨大差别,暗示卖松人向翠楼人卖松求利不合时宜,为规劝卖松人做铺垫。 分析情感要结合注释“于武陵在唐宣宗大中年间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和诗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注意围绕人才的埋没进行表述。 译文: 把松树拿到集市上去卖,我相信你的真实用意是好的。你想把这生长在深山溪边耐寒的松树,卖给富贵的人。窄长的松叶虽经过几度风霜,但春天开放淡淡的花儿不好看。都市长安历来喜欢粉红色的桃花和雪白的李花,可怜这些松树白白地染上长安街道的尘土。 赏析: 本来,松树是耐寒的树木,生长在深山大谷之中,葱郁轮囷,气势凌云。人们称赞它有崇高的品德,所谓“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卖松人为了求利,才把它送到长安,希望“卖与翠楼人”。这些富贵人家看惯了宠柳娇花,对松树的“瘦叶”、“淡花”的外表,是不屑一顾的。这样,松树崇高的美学价值在这种场合之中,就不会为人们所认识。翠楼人不爱寒涧树,卖松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的社会需要很不一致。即使松树得售于翠楼人,这时,它失去了原来生长的土壤,就不能托根了。在微婉的词句中,表明松树是大不该被送到长安来寻求买主。 诗人慨叹的是长安只能够欣赏夭艳的桃李,松树的价值当然不被认识;但是卖松人不卖春花,只卖青松,似乎是认识到松树的美的价值了,可惜他不懂得这个社会。无怪乎所得的结果,只能使寒涧青松徒为六街尘染而已。 用意很微婉,松树也只是一个比喻。诗人所讽谕的是:一切像松树似的正直而有才能的人,不用到长安来谋求出路,决不会得到这个朝廷掌权的人的重视,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像桃李一样趋时媚俗的人。这首诗对当时的社会是讽刺,对卖松树人是晓谕,是劝告;而那种不希求荣利的心情,却是诗人的自寓。 据《唐才子传》称:“于武陵名邺,以字行,…大中(唐宣宗年号,公元847─860年)时,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独醒之意。”这个决弃了长安的荣名利禄的人,因为平素有所蓄积于心,通过卖松这件事而写出了这首别具一格的讽刺诗来。 14. C “反衬了城里育人环境的优越”错误。 15. ①勤劳努力。如他在建筑工地开塔吊,辛勤、努力地工作。②有梦想。如他梦想在城里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 子,变成城里人,并最终得以实现。③节俭律己。如他“一咬牙,就把烟戒了”。④做事不专断,能够征求家人意见。如他遇到事情跟妻子商世,卖老房子跟母亲商量。 第12页(共4页) 16. ①以“城里乡下”为标题,对比手法鲜明,直接揭示了当今社会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②以“城里 乡下”为标题,突出了城里人和乡下人不同的生活追求。③以“城里乡下”为标题,引发读者对应选择怎样的 生活环境的思考,余味无穷。 【解析】本题是一道赏析标题作用的题目。考生要熟知标题的一般作用:1、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2、概括故事情节、暗示比喻象征、揭示小说主旨。3、结构线索,组织全文;寄托情感,深化主题。4、铺开情节,呼应细节;对比讽刺,强化效果。本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乡下的焉瓜夫妇为了能在城里买房子而卖了乡下的房子;而城里的李老太太却把城里的房子卖了,在乡下买房养老的故事。可见标题“城里乡下”,明显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城里人和乡下人不同的生活追求,从而揭示了当今社会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环境。同时也能引发读者对应选择怎样的生活环境的思考,余味无穷。 17.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多则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题中,非洲谚语强调“但”后面的内容,即:一个人不可能走得很远,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它告诉人们:做事要有合作、团队意识;众人智慧胜于个体力量;成功来自集体的团结、协作努力。席慕容的话强调个体走自己的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人生之路有些地方可以依靠别人,但有些路必须自己单独去走、体验,即使路上有坎坷、挫折,也要坚持走下去,因为,这是人生必走之路,不可缺少、无法替代的成长之路。两则材料说法各有侧重,可以把两则材料综合起来思考,写人生之路有时需要独行,有时需要合作;也可以立足一则,兼顾另一则思考,但不能完全把两则材料对立起来看待、理解。从文体上看,本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所以考生可以根据平时写作训练情况,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议论文要观点鲜明,论据典型,论证有力;记叙文注意细节描写,以情感人。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第12页(共4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