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课后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6 第15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1920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碎的救济”“无补大局”,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C )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意义不大,“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结合该内容及材料时间“1920年”和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在各种思潮的斗争中逐渐取胜,影响日益增强,故C项符合题意;A项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材料无关;实业救国思潮是近代实业家的救国理念,与材料无关,B项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对“传统礼教”的批判,D项不正确。 2.1920年5月,《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 A ) 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解析:材料信息“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说明马克思主义正在指导工人运动,即正在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故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故B项错误;1928年“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故C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指的是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故D项错误。 3.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 “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 C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解析: 6 解题时要重点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的含义。“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即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条路线。通过这场争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C项正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于20世纪20年代末,故A项错误;这场争论没有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B项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有分歧,“消除”一说太绝对,故D项错误。 4.顾颉刚在《悼蔡元培先生》一文中说,1920年有一天去取北大《日刊》,却早被学生抢光,原来这天报上登着招录女同学的名字,大家要先睹为快呢!这种现象反映出北大( D ) A.汇聚了众多的具有新思想的学者 B.开始以女子为主要招生对象 C.是具有民主科学思想传统的学校 D.办学宗旨突破了封建旧道德 解析:根据材料“抢光”是因为“登着招录女同学的名字”可知北大办学宗旨突破了封建旧道德,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北大汇聚了众多的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开始以女子为主要招生对象和是具有民主科学思想传统的学校,排除A、B、C三项。 5.著名学者任鸿隽在1915年创刊的《科学》发刊词中指出:“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而学术荒芜之国无幸焉。”据此可知,任鸿隽主张( A ) A.民主制度必须与科学思想相结合 B.科学救国是近代中国的唯一出路 C.科学革命比政治革命更显得重要 D.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开始发生转移 解析:“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而学术荒芜之国无幸焉”表明任鸿隽主张民主制度必须与科学思想相结合,故A项正确;B、C、D三项材料未体现,排除。 6.新文化思想家们认为,只有人性、思想的解放,中华民族的振兴与现代化才有希望。在这一理念下,一切旧的思想、道德、文学、风俗习惯、社会关系和政治制度都受到了极大批判。这表明,新文化运动( C )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B.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开辟了道路 C.冲击了正统思想的地位 D.意在创造一种崭新的思想文化 解析:新文化运动并未完成近代民主革命的任务,因此没有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A项错误;新文化运动主要是思想运动,并未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开辟道路,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新文化运动倡导人性、思想的解放等信息可以看出它冲击了传统的封建思想,C项正确;材料中仅仅涉及新文化运动对封建正统思想的冲击,并未说明要创立一种崭新的思想文化,D项错误。 6 7.1977年,余光中在《蔡元培墓前》一诗中写道:“想墓中的臂膀在六十年前/殷勤曾摇过一只摇篮/那婴儿的乳名叫做五四/那婴孩洪亮的哭声/闹醒两千年沉沉的古国/从鸦片烟的浓雾里醒来。”材料中主要揭示蔡元培( D ) A.参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在北京发动了五四爱国运动 C.为中国近代教育做出重大贡献 D.把北大变成为思想启蒙的基地 解析: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实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活动基地。从材料中的“婴孩洪亮的哭声/闹醒两千年沉沉的古国”来看,材料主要揭示蔡元培把北大变成为思想启蒙的基地。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A、B、C三项。 8. 1920年4月,陈独秀指出:“我们中国人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也有科学的威权;向来不认识自然科学以外的学问,也要受科学的洗礼……我们不但应该提倡自然科学,并且研究,说明一切学问都应该严守科学方法,才免得昏天黑地乌烟瘴气的妄想、胡说”。陈独秀此语旨在( B ) 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B.以理性精神为武器反对传统文化的禁锢 C.反思近代中国以西方为师的近代化探索 D.提倡以批判的态度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解析:根据材料的时间可知是新文化运动前期,当时的思想主流是全面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而陈独秀主张要“受科学的洗礼”“应该提倡自然科学,并且研究,说明一切学问都应该严守科学方法”即用理性精神反对传统文化的禁锢,根据材料主旨及所学知识可排除A项,B项正确;材料内容是针对当时新文化运动中“有两种不祥的声音:一是科学无用了,我们应该注重哲学;二是西洋人现在也倾向东方文化了”而提出的,C、D两项表述不是材料的主旨意思,均排除。 9.1920年,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先后两次下令改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为“国语”,并且规定到1922年废止小学文言体教材。由此表明( A ) A.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教育语体改革 B.教育制度改革开始走向基层社会 C.新文化运动已经深入社会的下层 D.胡适陈独秀等大力提倡文学革命 解析:材料“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先后两次下令改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为‘国语’,并且规定到1922年废止小学文言体教材”反映的是北洋军阀政府进行教育体系改革;根据材料“192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推动了这一改革,故A项正确,C项错误;B、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10.1919年8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新体国语教科书》,该书把生字单独列出并注音,练习中有语言训练,课文材料非常口语化。经当时的教育部审定后,它成为国民学校教科书。这表明( A ) A.文学革命推动了文化转型 6 B.民主和科学已成为社会共识 C.白话文运动深入社会底层 D.学校教育全盘否定传统文化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19年”得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根据题目中“课文材料非常口语化。经当时的教育部审定后,它成为国民学校教科书”得出文学革命推动文化转型,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1919年中国民主和科学未成为共识,故B项错误;根据题意,并未深入社会底层,故C项错误;题目中并未出现全盘肯定或者全盘否定的现象,故D项错误。 11.新文化运动期间,针对旧有的学术思想,胡适既反对盲从,也反对调和,主张整理国故,以找到可以有机地联系现代化欧美思想体系的合适的基础,再造文明。这反映了( D ) A.新文化运动出现了倒退 B.胡适思想方面守旧落后 C.新旧文化存在互补调和 D.新文化运动科学、理性的一面 解析:材料中胡适从传统中找到与现代欧美国家的联系基础上,再造文明,是不盲从、不调和、不绝对否定传统文化的理智行为,故D项正确;新文化运动出现倒退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胡适“既反对盲从,也反对调和”,不能表明胡适思想守旧落后,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胡适的观点,不能反映出新旧文化如何协调的关系,故C项与“也反对调和”不符,故C项错误。 12.“以往搞革命的人,眼睛总是看着上层的军官、政客、议员,以为这些人掌握着权力,千方百计运动这些人来赞助革命。如今在五四群众运动的对比下,上层的社会力量显得何等的微不足道。在人民群众中所蕴藏的力量一旦得到解放,那才真正是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中国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上的这种转变,直接促成了( C ) A.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兴起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D.北伐战争的发动 解析:在五四运动后期,知识分子看到了工人阶级所展现出来的强大力量,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接触、宣传马克思主义,故C项正确;新文化运动的主体仍然局限在少数知识分子当中,没有发动人民群众,故A项错误;知识分子是通过五四运动前、后期变化发展的事实,认识到了题干中蕴含的道理,故B项错误;北伐战争是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共成立、国共合作掀起国民革命以后的事情,与题干不符,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善观水者,必观其澜。明末清初以来,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一些有识之士,勇立潮头,审时度势,引领时代。下列代表人物的言论所体现的思想作为时代精神,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代表人物 生活年代 言论 顾炎武 6 1613—1682 文之不可绝于天地间者,曰:明道也,纪政事也,察民隐也,乐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将来。 ——《日知录》 魏源 1794—1857 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 ——《海国图志》 陈独秀 1879—1942 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在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 ——《新青年》3卷5号《答顾克刚》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位代表人物言论分别反映的社会问题及主张。(12分) (2)根据材料,联系明清以来历史发展的趋势,简析有识之士引领时代的原因。(14分) 答案:(1)顾炎武:宋明理学脱离社会现实,明末文风空疏;提倡崇实致用的学风。魏源:西方列强入侵,清廷昧于大势,对西方文明缺乏正确认识;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陈独秀:民族危机严重,北洋军阀专制统治,民主共和徒有虚名;关注国命存亡,提倡思想启蒙。 (2)趋势: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封建制度衰落,列强侵略不断加深,西学东渐。 原因:关注现实,以天下为己任;顺应时代,开拓创新;文化自觉,富于批判精神;才学卓越,善于吸纳其他文明。 解析:(1)第一小问要联系三位代表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并提炼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加以概括,注意要从“社会问题”角度进行归纳。第二小问回顾三人的进步思想主张进行归纳。(2)注意题目要求“联系明清以来历史发展的趋势”,要从多个角度归纳原因。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场发生在1917~1923年的思想革命被称为新文化运动……这个动荡不定时期里的一个高峰……也就是众所周知的‘五四运动’。” 材料一 “五四”的新文化运动,其所凭借于旧传统者是多么的深厚。当时在思想界有影响力的人物,在他们反传统、反礼教之际首先便有意或无意地回到传统中非正统或反正统的源头上去寻找根据。……所以言平等则附会于墨子兼爱,言自由则附会于庄生逍遥,言民约则附会于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有时尽管他们笔下写的全是外国新名词,若细加分析则仍无法完全摆脱传统的旧格局。 ——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 材料二 这场运动的领导者认为,“思想基础”的彻底改变,是现代化和民族振兴成功的先决条件。旧道德、旧习俗、旧文学、旧的社会关系以及旧的经济和政治体制,都受到了贬抑性的攻击,以为新兴的体制开辟道路。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评述材料中关于“新文化运动”的相关论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6分) 答案:(1)材料一的观点:构建新社会(构建新体制或新文化)应从传统文化中吸收有用的成分。 6 角度1:传统文化是在不断变化中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史实:道家、法家思想与儒学的结合;儒学与佛教、道教融合形成的理学;佛教的传播与发展演进的过程。 角度2:传统的文化与现代意识是相关联的(或:传统文化受到近代文明冲击,具有现代意识)。史实:传统经世致用和近代科技、生产方式相联系,如洋务运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或传统的民本思想等,注入了近代民主和民族主义的含义,如近代反侵略的斗争、戊戌变法、五四运动等。 角度3: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成长经历。史实:既接受了正统的系统的传统教育,又受留学教育和新式学堂的影响。 (2)材料二的观点:与传统思想决裂是实现民族振兴和现代化的前提(或:开辟新体制应猛烈冲击传统体制的统治地位)。 角度1:辛亥革命后的传统思想对中国现代化的阻碍。史实:袁世凯政府时期的尊孔复古。 角度2: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史实:南京临时政府成立的立法活动、资产阶级维护民主法制反对帝制复辟的斗争、民族资本迅速发展。 角度3: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借鉴。史实: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及西方国家现代化道路上的体制创新对中国的影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