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家第3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教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4
第3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学 习 目 标 重 点 难 点 1.掌握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的基本史实及重大意义。 2.掌握两次雅克萨之战和《尼布楚条约》的签订,认识康煕帝捍卫国家主权的历史贡献。 3.归纳康煕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采取的重要措施,正确评价其文治武功。 1.重点:康熙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 2.难点:评价康熙帝的历史贡献。 一、少年皇帝 1.少年继位 1661年,清朝顺治帝第三子玄烨继位,次年改年号为康熙。 2.严峻形势 (1)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后,坚持抗清。 (2)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有待驱逐。 (3)漠西和漠北的蒙古各部需加强管理。 (4)由于满洲贵族强制实行圈占土地、剃发易服等政策造成的满汉民族矛盾尚未平复。 (5)辅政大臣鳌拜骄横跋扈,欺君擅权。 3.总揽大权 康熙帝14岁亲政,智擒鳌拜,稳定了秩序,总揽朝政。 [特别提醒] 康熙初年,清朝统一全国和保卫边疆的任务仍然十分严峻:配合清军统一全国的三藩势力日益膨胀;郑成功及其子孙在台湾坚持抗清;游牧于漠西、漠北的蒙古各部需要加强管理;沙俄觊觎中国北部领土。 二、巩固统一国家 1.平定“三藩”之乱 (1)原因:在康熙帝下令撤藩后,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藩起兵反清。 (2)过程及结果:康熙帝亲自指挥平叛,并大胆起用汉将,重用绿营,历时八年,平定叛乱。 2.统一台湾 (1)收复台湾:1681年,任用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率兵攻占澎湖,迫使郑克塽降清。 - 6 - (2)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并设总兵、副将驻守台湾、澎湖。 3.镇压西北叛乱 (1)原因:噶尔丹分裂祖国,发动叛乱。 (2)过程及结果:康熙帝三次亲征,先后取得乌兰布通、昭莫多战役的胜利,取得平叛成功。 4.加强民族团结 (1)康熙帝善于学习和创新,尊重中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 (2)加强与蒙、藏两族的团结,特别尊重喇嘛教。 [误区警示] 正确认识民族战争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战争,不同于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这些战争不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而是我国内部兄弟民族之间的战争。交战双方没有侵略与反侵略之分,但有压迫与反压迫、正义与非正义、进步与反动之分。 三、维护国家主权 1.背景 明末清初,沙俄不断侵扰我国黑龙江流域,侵占尼布楚和雅克萨等据点。 2.概况 (1)军事上:康熙帝分别组织两次收复雅克萨之战,迫使俄国接受中国的谈判建议。 (2)外交上: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3.意义 维护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特别提醒] 清军抗击沙俄的入侵,实质上是一场正义的自卫反击战争。《尼布楚条约》平等协商签订后,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北方的版图,维护了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 正确评价康熙帝 [史料一] 康熙晚年在总结自己施政感受时说:“公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体群臣,子庶民。保邦于未安,制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寝寐不遑。宽严相济,经权互用,以图国家久远之计而已。” ——章梫《康熙政要》 [史料解读] 康熙帝分别从“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安,制治于未乱”“宽严相济”等角度评价自己。 (1)史料一中康熙帝如何评价自己?你认为他的评价是否合理?为什么? 【提示】 评价:一心为国为民;保国安邦,恩威并济;勤勉努力。 - 6 - 看法1:合理。康熙帝一生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与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流,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 看法2:不合理。康熙帝作为封建统治者,其政策措施是为了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其实行的政策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 [史料二] 康熙大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略。然而,他最终却没能跨越封建体制雷池半步,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盛极而衰,很快滑向萧条冷落的帝国黄昏。 ——王龙《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 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 [史料解读] “然而”一词表明史料二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个角度评价康熙帝。 (2)史料二为什么说“康熙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原因。 【提示】 内弥纷争、外抗沙俄,维护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康乾盛世”。 评价康熙帝 评价历史人物一定要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同时突出重点。 (1)历史贡献 ①康熙在位期间,平定了三藩之乱,镇压了少数民族贵族的叛乱,抗击沙俄的侵略,为维护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抗外来侵略紧密结合在一起,基本上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②一生苦研儒学,推崇程朱理学,组织编撰《康熙字典》等,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 ③康熙帝统治时的中国,政局稳定,领土广阔,经济发展并趋于繁荣,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150余年的“康乾盛世”。 (2)不足之处:康熙帝统治时期,世界历史正逐步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正是这一时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高度强化的地步,闭关政策开始实行,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局面,这就为中国在19世纪遭受西方的侵略埋下了伏笔。 康熙帝为捍卫统一多民族国家主权采取的措施及作用 措施 作用 平定“三藩”叛乱 使国家避免了一次大分裂,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统一台湾 使台湾重新统一于中央政府管辖之下,加强了台湾同大陆的联系, - 6 - 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祖国的海防 平定噶尔丹叛乱 使清政府控制了漠北蒙古,进而控制了天山南北 加强宗教文化方面的控制 缓和了阶级矛盾,加快了满族文化的发展步伐;既保护佛教,尊崇活佛,又达到了分而治之的目的 抗击沙俄入侵 在平等基础上,以谈判方式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维护了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 [课堂小结] 知 识 网 络 答 题 术 语 1.康熙帝是封建社会衰落阶段一位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是一位较有作为的封建君主。 2.康熙帝平定三藩叛乱和噶尔丹叛乱,统一台湾,设台湾府,加强对蒙藏地区的管辖,维护了边疆地区的稳定和祖国统一,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3.1689年,中俄双方签订的《尼布楚条约》是中国第一个具有近代性质的边界条约。 1.康熙初年,年幼的康熙帝执掌着根基未稳的江山。“根基未稳”的表现不包括( ) A.统一全国的任务仍然繁重 B.沙俄势力侵入东北地区 C.满汉间的民族矛盾仍很尖锐 D.清军还未能进入山海关 D [A、B、C三项是当时存在的社会形势,D项不正确,清军早已入关并逐渐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 2.以下评价,适合康熙帝的是( ) A.从谏如流,完善科举制 B.巩固统一,维护主权 C.缔造统一,创立新制 D.述而不作,万世师表 - 6 - B [康熙在位时期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抵御沙俄入侵,因而其具有巩固统一、维护主权的历史功绩,故B项正确;A项符合唐太宗,C项符合秦始皇,D项符合孔子,皆排除。] 3.康熙帝在《中秋日闻海上捷音》一诗中,有“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的词句。令康熙如此感叹的事件( ) A.驱逐了殖民势力,维护了国家主权 B.安定了东南边疆,实现了国家统一 C.抗击了外敌侵扰,维护了边界安定 D.平定了地方叛乱,消除了分裂威胁 B [诗中“海上捷音”反映的是1681年康熙帝收复台湾,这一事件安定了东南边疆,实现了国家统一,故B项正确;A、C两项反映的是雅克萨之战以及与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驱逐了沙俄殖民势力,维护了边界安定和国家主权;D项反映的是平定三藩之乱和噶尔丹叛乱,平定了地方叛乱,消除了分裂威胁,三次都与对抗来自海上的威胁无关,均排除。] 4.康熙皇帝曾说:“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这表明他主张( ) A.民族团结平等 B.兵农合一 C.强化中央集权 D.民为邦本 D [材料强调修长城对百姓造成负担,与民族团结平等、兵农合一无关,故A、B两项错误;康熙帝认为修长城对边患并无益处,反而加重负担,没有涉及强化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康熙主要是基于以百姓为出发点来考虑,体现了民为邦本,故D项正确。 ] 5.康熙“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漠北蒙古),使之防备朔方(沙俄),较长城更为坚固。”以下能体现上述材料观点的有( ) ①组织雅克萨之战 ②崇尚儒家文化、恢复科举 ③尊重喇嘛教 ④多伦会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D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施恩于喀尔喀”“防备朔方”等,本题实际上考查清初康熙帝时期巩固边疆的举措。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①②与本题无关,排除;进一步可知,③④符合史实和题意,故选D项。] 6.某校将举办“杰出历史人物”图片展。某同学找到“康熙大帝”像,他在康熙的主要事迹栏上写下了“少年果敢,制服权臣;当机立断,平定三藩;一鼓作气,消除割据;除恶务尽,平定叛乱”,但他觉得还不能全面展现康熙帝的功绩。你认为下列活动可以作为图片展补充的是( ) - 6 - A.修筑驰道,巩固统一 B.羁縻府州,形成制度 C.抗击沙俄,维护主权 D.设台湾省,加强控制 C [康熙帝抗击了当时沙俄对我国东北地区的侵略,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的主权,故选C项。A项是秦始皇的功绩;B项是唐代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一种带有自治性质的地方行政机构;1885年,清政府正式设台湾省,此时中国已进入近代。]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熙诗《昭君墓》 南北分天地,存亡见庙谟。含悲辞汉主,挥泪赴匈奴。 目睹当年冢,心怀四海图。葆旌巡远徼,蕃落效驰驱。 欲笑和亲失,还嫌饵术迂。开诚示异族,布化越荒途。 漠漠龙沙际,寥寥雁塞隅。偶吟因有触,意独与人殊。 材料二 康熙皇帝曾说:“朕阅经史,塞外蒙古多与中国抗衡,溯至汉唐宋至明,历代俱被其害,而克宣威蒙古,并令归附,如我朝者,未知有也。夫兵者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譬之人身疮疡,方用针灸,肌肤无恙,而妄寻苦楚可乎?治天下之道亦然,乱则声讨,治则抚绥,理之自然也。自古以来,好勤远略者,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 (1)谈谈你对材料一中“意独与人殊”的理解。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熙的民族政策及其意义。 [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中“欲笑和亲失,还嫌饵术迂”可知康熙帝对和亲政策并不赞同。结合材料中“开诚示异族,布化越荒途”,可知康熙帝在民族政策上强调要开诚布公,以诚相待。第(2)问的第一小问,由材料中“国家元气,罔不亏损,是以朕意不以生事为贵”可知,康熙帝主张以和平安稳的方式为主;第二小问考查对其这一政策影响的理解与掌握。 [答案] (1)康熙对西汉和亲政策持否定态度,认为对少数民族要开诚布公,以诚相待,才能相互信任,友好相处,布德政于荒途。 (2)政策:和平安稳的方式为主,武力征讨为辅。 意义:促成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和发展,为我国近代疆域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