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2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湛江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一)文综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广东省湛江市2020年普通高考测试(一)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人口增长与人口结构特点对中国当今与未来的社会、经济会产生巨大影响。下图为中国2000-2100年每年的出生人口数量(包括预测)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由图可知,2000~2100年期间我国 A. 人口总数缓慢增加 B. 自然增长率缓慢下降,并接近0 C. 2000年净增人口数最多 D. 2050年出生人口数量约为2000年的一半 2. 针对我国出生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①实施国家优惠政策,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接纳国际移民,缓解劳动力不足状况 ④提高生产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 A. 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②③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可知,2000年出生人口约为1650万,2050年约为820万,2050年出生人口数量约为2000年的一半,D对。选项A、B、C因缺少相关数据(死亡人口和死亡率)的支撑,难以得出确切结论,排除A、B和C。故选D。 - 12 - 【2题详解】 根据图可知,我国2000~2100年人口发展趋势是人口出生数量不断下降,人口老龄化严重。所以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决老年人晚年生活保障问题,②对;通过提高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减少劳动力投入,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④对。政策促进地区经济的平衡发展主要针对人口迁移,并非对人口数量变化造成很大影响,①错;接纳国际移民的年龄和素质结构不明,并不会简单的缓解未来我国劳动力不足的状况,且我国不是移民国家,③错。故选B。 近年来,武汉加快高速铁路建设,多条动车高铁的相继开通,使武汉进入全国六大高铁枢纽性客运中心行列,奠定了其中部地区重要的铁路交通新枢纽地位。下图示意武汉高铁线路分布。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 武汉发展成为高速铁路枢纽的区位优势是 A. 连接南北、扼控东西、九省通衢 B. 社会经济发达,客货运输量大 C 位于两江沿岸,连接长江航线 D. 地处平原、地势开阔、沟通内外 4. 武汉高速铁路建设能够带动的产业是 A. 钢铁、水泥、建筑 B. 餐饮、旅游、商贸 C. 机械、化工、纺织 D. 电力、服装、机车 5. 高铁客运中心的建立,给武汉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A. 武汉居民出行地域扩大 B. 提高武汉行政服务等级 C. 吸引高端科技人才集聚 D. 向外扩散优质生产要素 【答案】3. A 4. A 5. C - 12 - 【解析】 【3题详解】 武汉发展成为高速铁路枢纽的区位优势主要是武汉的位置优势,武汉市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南北、东西贯通,有利于成为高速铁路枢纽,A对。武汉对比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并不具备绝对的经济优势和客货量优势,B错。高铁铁路是陆运,和长江内河航运关系不大,并不需要水陆联运,C错。区位枢纽和武汉的地形地势关系不大,D错。故选A。 【4题详解】 高速铁路建设需要大量的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直接的是对建筑产业的利好,A对。对其他产业(服务业,工业机械、电力和轻工业关系不大)的带动作用较小,排除B、C和D。故选A。 【5题详解】 没有高铁,武汉居民也可以利用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到达我国各个地方,A错。武汉市为湖北省省会,不可能随高铁的发展而提高行政服务等级,B错。因高铁的通达度提高,利于武汉吸纳高端科技人才,C对,利于聚集优质的生产要素,D错。故选C。 下图示意非洲西北部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甲地和乙地自然带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大气环流 7. 热带荒漠带在内陆地区向北扩展,其主要原因是 A. 副热带高气压带范围扩大 B. 水热组合状况均一 C. 深居大陆中心地带 D. 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内陆 8. 图示自然带的分布反映该地区地形特点是 A. 以地势低平的平原为主 B. 以起伏平缓的地形为主 C. 地形多样,地势起伏较大 D. 地形单一,风积地貌广布 【答案】6. B 7. D 8. B - 12 - 【解析】 【6题详解】 甲、乙两地纬度相当,A错。但甲地为热带雨林带,乙地为热带草原带,两者的差异为降水差异:甲地距海近,降水丰富,乙地距海较远,降水较少,其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的不同,影响了水分的差异,导致出现了不同的气候,影响了自然带的分布,B对。从图中所给信息无法判断出甲乙两地的地形地势差别,C错。甲地和乙地大气环流的不同也是由于受到海陆位置的影响,D错。故选B。 【7题详解】 热带荒漠带在内陆地区向北扩展,在西部沿岸地区向南退缩,就纬度而言,沿海与内陆都在西风带影响下,但因西部沿海有阿特拉斯山脉的存在,阻挡西风深入内陆,所以内陆地区降水少,仍为热带荒漠带,D对。副热带高气压带范围并没有扩大,A错。水热组合状况均一没有标明是何种水热组合,也有可能并非热带沙漠气候的水热组合,且具体也正是受到地形的影响才会导致水热组合单一(并非主要原因),B错。热带荒漠带也并非离海较远,C错。故选D。 【8题详解】 图示自然带基本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纬度地带性差异显著,说明图示地区以比较平坦的地形为主,地形对自然带分布的干扰较少,B对,C错。非洲是高原大陆,地形以高原为主,A错。在热带雨林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湿润地区,并非风积地貌为主,是以流水作用为主的,D错。故选B。 下图为澳大利亚某年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该日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0. 与③地相比,当日②地的天气特点是 - 12 - A. 海风习习,气温偏低 B. 天气凉爽,出现逆温 C. 细雨连绵,阴云密布 D. 大气静稳,无风少云 11. 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反气旋中心滞留于海洋上,其主要原因是 A. 海陆热力差异小 B. 陆地气温回升快 C. 沿岸流经寒流 D. 海域平静浩瀚 【答案】9. D 10. A 11. C 【解析】 【9题详解】 图中①地等压线稀硫,天气晴朗弱风,A错。②地虽受来自海洋的风的影响,但由于受到寒流的影响,低温低湿,难以形成降水,B错。③地在高压中心控制下,降水可能性很小,C错。④地受来自海洋的偏北风影响,可能产生降水,D对。故选D。 【10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论,与③地相比,当日②地的天气特点是风从海洋吹来(高压指向低压),气温偏低,A对。从图中等压线图无法推测出现逆温现象(大气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B错。由上题可知,②地低温低湿,等压线位于高压脊上,难以形成降水,C错。对比③地,②地存在较大的气压差,会出现风,D错。故选A。 【11题详解】 澳大利亚大陆西部反气旋中心滞留于海洋上,主要是因该海域有寒流经过,气温偏低,利于高压的形成,C对D错。图中反映气压差异,主要是受到寒流的影响阻断,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即陆地气温回升速度关系不大,排除A和B。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36~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德国是世界汽车制造强国,中国是世界汽车消费大国,对于德国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而言,中国是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德国汽车工业31%的销量来自中国市场、40%的营业额来自中国客户。中国的汽车市场在经历了近30年的快速发展后,2018年销量开始下滑。与此同时,中国多家汽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却加速在德国尤其是德国的北威州(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设立研发中心和工厂,通过不断地投入资产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北威州被称为欧洲“最佳汽车工业基地”。下图示意北威州位置。 - 12 - (1)说明德国成为汽车制造强国的优势区位条件。 (2)分析中国是德国最重要汽车市场的原因。 (3)阐释德国北威州对中国汽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吸引力较大的主要原因。 (4)简述收购德国汽车企业并实现在德国的研发生产,对中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答案】(1)德国钢铁工业发达,为汽车工业提供优质钢材;机械工业发达,生产技术水平较高;工业历史悠久,拥有大量素质较高劳动力;位于西欧中部,邻国多,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2)德国汽车产品质量好,不同档次的汽车品种多,选择性强,深受中国消费者欢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居民购买力不断提高,私家车走进千家万户;我国人口众多,汽车的需求量大,消费市场广阔。 (3)汽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多,具有完整的汽车生产链,形成上下游紧密联系的产业集群,生产协作条件好;汽车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多,科技人オ集聚,研发与创新活力强;汽车及零部件生产设备与工艺先进,可保证产品质量。 (4)利于利用德国优质的生产要素和产品工艺流程,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在德的直接投资生产,可以避开关税壁垒、贸易保护主义,面向全球,开拓国际市场;利于吸收德国的先进生产技术,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利于培养优秀技术和管理人オ。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德国汽车工业为背景,考查工业区位、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点。 - 12 - 【详解】(1)本题为区位分析类题,关键词“德国、汽车制造”,答题方向“优势区位条件”。一般从工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基础、技术、劳动力、交通和市场等角度思考。工业基础上,德国本身的钢铁工业发达,可以为汽车工业提供优质钢材原料;技术水平上,德国传统机械工业发达,且都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劳动力上,德国作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历史悠久,教育程度高,拥有大量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交通上,德国位于西欧中部的十字交叉口,邻国多,水陆航空等都很发达,交通便利;市场角度,欧洲经济水平高,具有巨大的消费市场。 (2)本题为原因分析类题,关键词“汽车市场”,答题方向“原因”。中国是德国最重要汽车市场可以从德国的产品和中国的市场需求两个角度来看。德国的汽车产品:德国是传统汽车生产强国,汽车品牌多,多层次汽车品种可供挑选,工业化水平高,产品质量好,良好的口碑深受中国消费者欢迎;中国的市场需求: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群众购买力也在提高,汽车消费成为普遍情况;我国人口基数大,汽车的总需求量大,且还有很多人尚未购买车辆,仍具有很大的消费空间。 (3)本题为原因分析类题,关键词“汽车及其零部件企业吸引力”,答题方向“原因”。究其本质还是围绕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基础、高素质劳动力、技术)角度思考。工业基础上看,德国北威州作为传统汽车制造和零部件生产集中地域,具有完整高质量的汽车生产链,方便形成上下游紧密联系的产业集群,生产协作条件好;劳动力上看,作为世界级的汽车中心,汽车研发机构和高等院校多,高素质的劳动力人才保证了创新;优质的汽车经验企业积累和企业创新,汽车及零部件生产设备与工艺先进,产品以高质量闻名于世。 (4)从材料可知,中国车企在收购投资利用德国车企配套产业,是以不断地投入资产为长远发展可持续做考虑(市场竞争力、自主研发,贸易和人才培养四个角度)。市场竞争力上,德国汽车工艺水平高,值得国内车企学习,所以利用德国优质的生产要素和产品工艺流程,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自主研发上,吸收德国先进的汽车生产技术,提高自主研发能力;贸易商,针对国家贸易、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和难点,通过在德国的直接投资生产,可以有效避开此风险,便于拓展国际市场;人才培养,在收购德国研发生产企业过程中,有利于培养优秀技术和管理人オ。 【点睛】工业区位指工业所在的地区和地理位置,一般来说工业区的位置主要受交通、土地价格、人口集聚;次要受政策、市场、劳动力、原料、动力所影响。 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12 - 不丹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面积约3.8万平方千米,山地占总面积的95%以上,平原面积小,多山的地形造就了多样的气候。不丹森林覆盖率约占国土面积的72%,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下图示意不丹地形与水系分布。 (1)概括不丹的地形、地势特点。 (2)分析不丹地形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 (3)说明影响不丹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作用及其空间分布差异。 (4)简述在不丹常见的河流地貌类型。 【答案】(1)北部为高大山脉,南部丘陵、平原面积狭小;山地面积占比高,平均海拔高,地势北高南低,起伏大。 (2)不丹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挤压)边界,形成多山的地形;北部挤压幅度大,有众多高大的褶皱山脉隆起;南部挤压幅度小,形成低山与丘陵;南下的河流携带泥沙至河流下游,因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在南部地区形成面积狭小的平原。 (3)冰川作用、流水作用。北部高山耸立,现代冰川发育,以冰川侵蚀、搬运与堆积作用为主,尤其是冰川侵蚀作用显著;中部与南部河流众多,以流水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为主上游流水侵蚀作用强,下游流水沉积作用显著。 (4)山高谷深,“V”字型河床、瀑布、峡谷等地貌常见于河流上游;河漫滩、阶地、冲积平原地貌常见于河流中下游。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不丹为背景,考查地形、地势特点的概括,原因和河流对地貌的影响等知识点。 - 12 - 【详解】(1)地势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从河流的流向可以看出该区域的地势高低,从河流的分水岭也可以推知地势高低进而可以推测出其地形状况。由图可知,该国河流都从北向南流,说明该国地势北高南低;众多河流基本南北排列,可知其地形不平坦,(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从等高线的数值可以推知区域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 (2)从材料可知,不丹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可知,不丹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形成多山的地形。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产生强大的南北向挤压力,致使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地。内力作用上,不丹的北部挤压幅度大,有众多高大的褶皱山脉隆起;南部相对挤压幅度小,形成低山与丘陵。外力作用上,南下的河流携带泥沙至河流下游,因流速减慢,泥沙沉积,在南部地区形成面积狭小的平原。 (3)结合上述题目的解答和从不丹的南北地形地势的差异判断出河流的外力的作用分为两个部分:北部地区,因靠近喜马拉雅山脉高山耸立,现代冰川发育,以冰川侵蚀、搬运与堆积作用为主,尤其是冰川侵蚀作用显著;考虑到流失作用在不同河流段的外力作用差别,高大山系发育了众多河流,中部与南部地区,多处于河流的中上游,河流流速快流量较小,多以流水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为主,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而在下游地区流水流速变慢,流量变大,多以沉积作用显著。 (4)本题为概括类题,关键词“河流地貌类型”,答题方向“概括”。从图示等高线可知,区域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一般位于河流上游,这必将导致河流地貌类型出现山高谷深,“V”字型河床、瀑布、峡谷等地貌的出现;而在不丹的南部,因为坡度较缓,会出现河漫滩、阶地、冲积平原地貌。 【点睛】地形能够影响河流,反过来河流也能塑造地形。河流上游大多流经山地和高原,水流急,河水不断侵蚀,形成河谷,如三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湟水谷地等。河流中下游泥沙淤积,容易形成平原和三角洲。 (二)选考题:共25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4.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近年来,我国各地生态旅游渐趋升温,以生态旅游为名义的景区开发空前高涨,并成为一些地方招揽游客的“金字招牌”。但调查显示,由于旅游人数的增加,目前有20%的自然保护区被破坏,40%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存在环境污染。有关专家呼吁要警惕“生态旅游”潜藏“生态危机”。 分析生态旅游景区过度开发和游客人数增加带来的生态危机。 - 12 - 【答案】一是旅游设施和人文景观建设,破坏原生植被和地表结构,导致气候恶化,生态系统失调,生物多样性降低甚至物种灭绝;)二是不断扩大的旅游活动排放的废气、废水和废渣,破坏生态美景,污染生态环境;三是游客的涌入可能带来新物种入侵,因缺少天敌,新物种过度繁殖,破坏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功能结构,酿成生态危机。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开发过程中环境问题。 【详解】生态危机即旅游开发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具体分为三个方面。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危害:从材料可知,目前有20%的自然保护区被破坏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设施和人文景观建设,必将破坏原生植被和地表结构,影响原有生态系统,从而影响原有的地表环境。环境污染:从材料可知,40%以上的自然保护区存在环境污染。这是因为大量的旅游活动,会排放大量三废,处理不当会破坏原有生态,污染生态环境。对生物的危害,旅游开发可能会带来新物种,这必将干扰原有生物的生活习性等,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甚至产生新物种入侵的生态危机。 【点睛】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污染;对生物的危害(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的灭绝);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如: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等);对视觉效果的破坏。 1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扬子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鳄鱼,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现存数量非常稀少、濒临灭绝的爬行动物。野生扬子鳄原生存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沼泽、水塘中。但近百年来,扬子鳄的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直至20世纪70年代,野生扬子鳄数量和栖息地都在减少,生存空间被压迫至苏皖浙交界的狭小地带。 分析扬子鳄数量和栖息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扬子鳄的保护提出有效措施。 【答案】减少原因: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较少,扬子鳄的栖息地被大面积地开发为农田、鱼塘;在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家禽饲养业过程中,大量的化肥、农药、饲料排入湖泊、沼泽,严重污染扬子鳄栖息地,导致扬子鳄的死亡;野味餐饮业的存在,使扬子鳄偷猎与买卖现象屡禁不止,对扬子鳄的生存构成极大威胁。措施:建立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严禁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大规模集中饲养鸡、鸭、鹅猪、牛等家食、家畜;严禁建设重化工等污染型企业,从而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污染物对扬子鳄栖息地的破坏;研发与采用扬子鳄人工繁殖技术,增加扬子鳄数量,达到放归野外,自然繁殖的目的;严格执法,禁止扬子鳄的猎杀、买卖、食用现象。 【解析】 - 12 - 【分析】 本题以扬子鳄保护为背景,考查生态环境保护的知识点。 【详解】减少的原因可以自然环境和人为原因两个大角度区思考:一是生存环境的丧失,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较少,扬子鳄的栖息地即部分湿地被大面积地开发为农田、鱼塘,自然栖息地的大面积丧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是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二是环境污染上,农药化肥和杀虫剂的使用会对栖息地造成水质恶化,对扬子鳄的食物来源和其本身造成威胁;三是乱捕滥猎,扬子鳄的生活习性会对家禽造成危害,人为会破坏巢、卵,此外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导致猖獗的买卖现象;四是气候变化,气候的变迁和毁灭性的自然灾害等因素都会造成种群和栖息地的减少。措施可以针对上述的几点原因,对照进行采取措施:针对生存环境的丧失可以建立扬子鳄自然保护区,严禁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大规模集中饲养鸡、鸭、鹅猪、牛等家食、家畜;针对环境污染上,可以严禁建设重化工等污染型企业,从而有效地避免或减少污染物对扬子鳄栖息地的破坏;针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种群繁衍规律,研发与采用扬子鳄人工繁殖技术,增加扬子鳄数量,达到放归野外,自然繁殖的目的;针对人类的乱捕滥猎,需要严格执法,禁止扬子鳄的猎杀、买卖、食用现象。 - 12 - - 12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