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地理(人教版)大一轮复习学案:2-3-1地球公转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地理(人教版)大一轮复习学案:2-3-1地球公转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第三节 地球的公转运动 第1课时 地球公转特征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学习目标定位 知识体系预览 ‎1.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 ‎2.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 ‎3.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能解决昼夜长短的计算、物影朝向、日出方位、极昼、极夜等问题。‎ 考点一 地球公转运动的基本特征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1.公转规律 ‎(1)定义: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365日6时9分10秒,叫做一个恒星年。‎ ‎(4)轨道与速度 ‎ 夏至日与远日点重合,冬至日与近日点重合。这种说法对吗?‎ 提示 不对,从时间上看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从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上看,近日点比冬至日靠东,远日点比夏至日靠东。‎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含义 地球公转轨道面(即黄道面)同赤道面的交角。目前,其大小是23°26′。示意图如下:‎ ‎(2)影响 ‎①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特别提醒】 关注“一向三线六点”即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南、北回归线和赤道,二分二至日和近、远日点。要能判断一年中任何一天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半球位置和移动方向,它对我们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有很大帮助。‎ ‎②决定了五带的范围 a.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b.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③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 a.南北回归线之间有直射现象。‎ b.南北极圈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 黄赤交角增加或减少1°,对五带范围有何影响?‎ 提示 黄赤交角增加(减少)1°,热带范围增加(减少)2°,寒带范围增加(减少)2°,温带范围缩小(增加)4°。‎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经典高考题)读图,完成(1)~(3)题。‎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 A.0°~20°N B.0°~20°S C.20°N~23°26′N D.20°S~23°26′S ‎(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是(  )‎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C.全球极夜范围扩大 D.悉尼(约34°S)夏季昼变长 ‎(3)若O为北极点,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则E点的时间可能为(  )‎ A.5月23日8时 B.6月22日18时 C.11月23日6时 D.12月22日18时 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点位于北半球,其纬度数应为70°N。此时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该点位于极昼圈上或极昼圈以内,得出太阳直射的范围是20°N~23°26′N。第(2)题,由图中信息不难得出,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黄赤交角)为20°。当黄赤交角变小时,地球上温带的范围将变大,B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全球极昼极夜的范围将缩小,所以C选项错误;黄赤交角变小时,北半球冬季昼长变长,南半球夏季昼长变短,位于北半球的福州冬季因太阳照射时间增加且正午太阳高度变大而使均温升高。第(3)题,因O为北极点,从北极上空俯视时,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E点的时刻比H点、P点的时刻早。由题意“H、P为晨昏线与某纬线的两个交点”可知,HP之间的中心点的地方时是0时或12时。若HP之间中心点的地方时是0时,北半球应为夏半年且昼长夜短,E点的地方时应为6时。若HP之间中心点的地方时为12时,北半球应为冬半年且昼短夜长,北极点出现极夜,日期可能为12月22日的18时。‎ 答案 (1)C (2)A (3)D ‎1.对黄赤交角的内涵的深度挖掘 ‎(1)“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23°26′;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2)“三个基本不变”‎ 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约保持23°26′;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2.与黄赤交角有关的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 ‎(1)地轴与赤道面是垂直的。‎ ‎(2)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 ‎(3)地轴与黄道面成66°34′交角。‎ ‎(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成23°26′交角。‎ ‎3.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 黄赤交角变大(小)‎ 黄赤交角等于0‎ 太阳直射的范围 扩大(缩小)‎ 直射赤道 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的范围 扩大(缩小)‎ 无极昼、极夜 五带的范围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 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 无五带划分 正午太阳高 度的年变化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无变化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赤道与寒带除外)‎ 始终昼夜平分 季节的变化 变化明显(不明显)‎ 无季节变化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地球公转及二十四节气的顺序 ‎(2015·重庆文综,3)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第1题。‎ ‎1.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为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 A.15° B.105° C.195° D.285°‎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及二十四节气的顺序。相邻节气之间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角度为15°,从春分到寒露,地球绕太阳公转了195°,因此C选项正确。如图所示:‎ 答案 C 考向二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2014·江苏地理,3~4)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完成(1)~(2)题。‎ ‎ ‎ ‎(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解析 第(1)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该是在春分点和夏至点之间,并靠近夏至点。分析图2不难看出,丁点符合上述特点,故选项D正确。第(2)题,考查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从图2看出,甲、乙两点相对于冬至点对称,说明太阳处于这两个点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同一纬线,而日出方位是由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决定的,故选项D正确。由于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1月初)时最大,甲、乙两点并不在近日点两侧对称,公转速度不可能相同,选项A错误。甲、乙两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甲点向北移动,乙点向南移动),因此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也相反,选项B错误。由于甲、乙两点不在近日点两侧对称,因此日地距离不可能相同,选项C错误。‎ 答案 (1)D (2)D 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1.图示法理解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 ‎(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2)特点分析 时间 变化特点 重要节气 北半球 夏半年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图1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 冬半年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图3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春、秋 分日 图2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2.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1)季节变化规律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越近的日期,昼夜差值越小。‎ ‎(2)纬度分布规律 主要规律 纬度分布规律 对称规律 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与南半球相同纬度的夜长相等,例如23°26′N的昼长等于23°26′S的夜长 递增规律 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另一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夜越长 变幅规律 赤道处全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极昼、极夜规律 极昼(极夜)的起始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纬度愈高,极昼(极夜)出现的天数愈多 昼夜长短状况规律 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高纬白昼时间越长。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无关 ‎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昼夜长短有何关系?‎ 提示 ①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②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南(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 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变化有何关系?‎ 提示 ①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变长,北半球相反。②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南半球相反。‎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下表所列的是2016年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1)~(2)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昼长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1)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四地按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解析 第(1)题,12月22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即昼长超过12小时,北半球各地昼长均小于12小时。第(2)题,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即各为12小时)。丙、丁两地相对来说离赤道较近,昼夜长短变化比甲、乙两地小,而且丙地更接近赤道,纬度更低。甲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纬度最高。‎ 答案 (1)D (2)B 三步法破解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看”:‎ ‎1.昼夜长短的判读——看“弧长”‎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昼夜长短分布——看“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的极点周围出现极昼现象。如下图所示:‎ ‎3.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方向”‎ 此处的“移动方向”主要是指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它决定昼长、夜长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就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如下图所示:‎ ‎【拓展延伸】 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的关系 ‎1.同一纬线上各地同一天的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也相同)。‎ ‎2.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关于二至日对称。如下图:‎ a与b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是相同的,c与d两个时间的昼长、夜长也是相同的;b与c两个时间中,b时间的昼长等于c时间的夜长。‎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 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分布规律 ‎(2016·上海地理,5)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60°‎ ‎50°‎ ‎40°‎ ‎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 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 解析 由材料可知,在连续3个月,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在递减;根据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计算,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先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选D正确。‎ 答案 D ‎(2015·四川文综,2)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据材料完成第2题。‎ ‎2.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 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C.昼长较广州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涉及日出方位、日出时间、昼长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等。帆船返回青岛港的时间是4月5日,此日已经过了春分,太阳直射北半球,全球各地日出东北,故A项错误;此时昼长长于12小时,日出时间在地方时6时之前,故B项正确;此日太阳直射点已经位于赤道以北,北半球各地随纬度的增高昼长增长,青岛港的纬度高于广州,昼长应比广州长,故C项错误;此日太阳直射点正向北移动,青岛港比春分日的时间更接近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比春分日时高,正午物影较春分日时短,故D项错误。‎ 答案 B ‎3.(2014·山东文综,10)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题。‎ 若该日甲、乙两地同时日出,则甲地该日(  )‎ A.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 B.为冬至日 C.日落时区时为18时 D.昼夜等长 解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有关知识。甲、乙两地经度相同,位于同一经线上;甲、乙两地同时日出,说明位于晨线上,由此判断该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太阳直射赤道,该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答案 D 考点三 日出、日落与昼夜长短计算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一、日出与日落 ‎1.概念:日出——太阳从东边的地平线上升起,日落——太阳从西边的地平线上落下。(不一定是正东、正西)‎ ‎2.日出、日落方位 ‎(1)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东南)、日落西北(西南)。‎ ‎(3)正好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4)日影朝向,始终在太阳方位的相反方向。正午,直射点日影消失;直射点以北,日影朝北;直射点以南,日影朝南。极点例外,北极点日影都朝南、南极点日影都朝北(出现极昼时)。‎ 二、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12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下图所示)。‎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1)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2)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 ‎(3)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外)。‎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科考队出发日和返回日刚好以北半球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对称,出发日的昼长比春分日的昼长短1小时,则返回日的昼长比春分日的昼长长1小时,即13小时。‎ 答案 C ‎1.太阳直射点位置、日出日落方位与昼夜长短的对应关系 直射点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 东北(早于6时日出)‎ 西北(晚于18时日落)‎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6时日出)‎ 正西(18时日落)‎ 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晚于6时日出)‎ 西南(早于18时日落)‎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2.极圈极昼时日出日落的关系 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一 日出、日落方位判断 ‎1.(2015·福建文综,11)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1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下题。‎ 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 A.东南 7月1日06时 B.东北 7月1日06时 C.东北 1月1日12时 D.东南 1月1日12时 解析 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太阳日出东北,日落西北;1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太阳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所以A、C选项都不正确。该区域位于赤道附近,日出时间约为当地6时左右;且该区域位于30°E附近,比北京时间晚6个小时左右,故日出时的北京时间为12时左右,所以D选项正确。‎ 答案 D ‎2.(2012·全国文综6~7)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可能位于(  )‎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 ‎(2)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 A.正东、正西 B.东南、西南 ‎ C.东北、西北 D.东南、西北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昼长的时空分布规律。由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可知,该地此日昼长约为14小时。6月上旬太阳直射北半球,由此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排除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和位于赤道附近的亚马孙河河口附近。北冰洋沿岸位于高纬度地区,昼长远大于14小时,而位于中纬度的地中海沿岸最接近14小时。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日出和日落方向。日出和日落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有关,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除外);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东南日出,西南日落(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地区除外)。6月份太阳直射北半球,因此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东北、西北。‎ 答案 (1)B (2)C 考向二 昼夜长短计算 ‎3.(2014·广东文综,8)北半球春分日,当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约占全球面积的(  )‎ A.1/2 B.1/3 ‎ C.1/6 D.1/9‎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某地(30°N,120°E)刚进入白昼这一时刻,即此时120°E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东半球(20°W向东至160°E)处于白昼的范围应为120°E向东至160°E,经度范围为40°,约占全球面积的1/9。故选D项。‎ 答案 D 考点四 光照图的综合判读(常考的类图像之四)‎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下图为公转轨道上地球在甲、乙两处的光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侧光照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________(顺、逆)时针。‎ ‎(2)地球公转到甲处时,下列四城市中,白昼由长到短的排序为________。‎ ‎①摩尔曼斯克港 ②开普敦 ③开罗 ④北京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 ‎(3)在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的过程中,开普敦的昼夜长短变化是________。地球公转到乙处时,C点的日出时刻是________。‎ ‎(4)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地昼长约为(  )‎ A.6小时 B.9小时 C.15小时 D.18小时 解析 第(1)题,甲处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北极圈内部分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则此图为北极俯视图,地球呈逆时针自转。第(2)题,地球公转到甲处时,为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且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则白昼由长到短依次为摩尔曼斯克港、北京、开罗、开普敦。第(3)题,在由甲处公转到乙处的过程中,北极地区由出现极昼现象到出现极夜现象,即太阳直射点由北半球移至南半球,开普敦的昼变长,夜变短;到乙处时,C点的日落时间为16时,日出时刻应为8时。第(4)题,地球公转到甲处时,A地昼长应大于12小时、小于16小时,结合选项可知C正确。‎ 答案 (1)逆 (2)B (3)昼变长、夜变短 8:00 (4)C ‎1.常见光照图 日照图即光照图,是太阳光线照射在地球表面所形成的昼与夜的分布图。常见光照图有侧视图、俯视图、矩形图、局部图和变式图等。如下所示:‎ ‎2.光照图判读三要素 光照图的判读三要素是太阳光线、晨昏线和昼夜半球。‎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光照图都具备这三个要素。大多数图中并没有太阳光线,可以通过昼半球的分布推测太阳光线的来源;甚至有的图中没有标出昼夜半球的分布,仅已知某条线是晨昏线,这时就需要判读晨昏线,进而判断昼夜半球的分布。‎ ‎3.光照图的判读方法 光照图判读要抓住“点、线、面、角”的关系 ‎(1)两线——晨线、昏线 ‎①晨昏线: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是球面大圆,与太阳光线垂直。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②晨线:由西向东,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界线,如下图中。‎ ‎③昏线:自西向东,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界线,如右图中。‎ ‎(2)六点——晨赤点、昏赤点、极昼切点、极夜切点、夜弧中点、昼弧中点 光照图上的时间信息往往是隐藏着的,需要同学们“挖掘”,关键在于找出并确定太阳光照图上重要的六个时间点,如下图所示:‎ ‎(3)点线关系 ‎①晨昏线与纬线相切于晨昏北(南)点。晨昏线与赤道相互平分。‎ ‎②只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晨昏线为南北走向,即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如图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晨线为西北-东南走向(如图2中AB),昏线为东北-西南走向;太阳直射南半球时,晨线为东北-西南走向,昏线为西北-东南走向。‎ ‎③晨昏北点到北极点的纬度差=晨昏南点到南极点的纬度差=直射点到赤道的纬度差=直射点的纬度数。‎ ‎④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切点的纬度之和始终等于90°(互余)。‎ ‎(4)面面关系 ‎①二至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66°34′。‎ ‎②二分日时晨昏圈平面与赤道面的夹角为90°。晨昏圈平面与某一经线圈所在平面重合。‎ ‎③地球公转轨道面始终与赤道面呈23°26′的夹角。‎ ‎(5)角度关系 ‎①二至日,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23°26′。‎ ‎②二分日,晨昏圈与地轴夹角为0°。‎ ‎[真 题 考 向 探 究]‎ 考向 极点俯视图判读 ‎1.(2014·上海地理,14~15)下图为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的日期可能是(  )‎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2)该日正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A.120°E、23°26′S B.120°E、23°26′N C.60°W、23°26′S D.60°W、23°26′N 答案 (1)D (2)C ‎2.(2012·四川文综,10~11)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MN与EP相交于N点,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读图完成(1)~(2)题。‎ ‎(1)由图文信息可知(  )‎ A.M位于N的西北方向 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 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 ‎(2)图示时刻(  )‎ A.东经10°各地处于夜 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 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解析 本题考查日照图的综合判读。第(1)题,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说明是1月左右,根据海陆位置知,本图为南极俯视图,南半球为夏季,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所以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选C。俯视图判读时,要把地球自转方向标到图中相应位置,以方便方向的判读,以及晨线昏线的判读。如下图所示:‎ 第(2)题,考查光照图(俯视图)的综合判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可知MN为晨昏线。东经10°经线上部分纬度极昼(南极圈以内),大部分地区位于夜半球,有昼、有夜,A错。晨昏线平分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永远相等,C错。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12月22日左右,近日点附近,D错。N点所在经线(40°E)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0点,即40°E为零时线,另一条日界线为180°经线,澳大利亚在新一天,巴西在旧一天,所以选B。‎ 答案 (1)C (2)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