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冀教历史七下评价历史人物学案
历 史 人 物 评 价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关键是把握线索。 一是以“事迹分类”为线索; 二是以“时间分期”为线索。(如右图所示) 三是以“属性分类”为线索。 说明:1.三个分类互有联系; 2.教科书中对每个历史人物高度概括的总体评价; 3.注意历史人物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影响; 4.整理史实时须将几个模块对同一历史人物的介绍整合一体。 分述如下: 1.事迹分类法 : 即把历史人物一生重大事迹分类 归纳评述的方法,选修 4 中所列人物一般都可用此法。教科书的子目一般就是介绍历史人物 某一领域的活动的。 【例 1】“评价孔子” 线索提要: ①政治思想(开创儒家思想)和实践:“仁”、“礼”、“中庸”;从“中都宰”到“司寇”。 ②教育思想及实践:教育目标——从“成人”到“君子”,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③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六经” ④总体评价(根据其历史活动和影响概括):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学 派)的创立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正统地位和统治思想(必修Ⅲ专题一);对中国历 史进程和世界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说明——古代帝王的事迹一般可分为: ①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措施);②经济(实行宽舒政策,发展生产);③民族关系;④对外关 系;⑤文化等方面,如唐太宗。 2.分期法 即把历史人物的活动纳入各个历史时期加以叙述、评价的方法。近代史上人物大多适用此法。 【例 2】“评价孙中山” 线索提要: ①辛亥革命前:a、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提出第一个革命纲领;筹划广州起义。b、建立第 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制定比较完备的革命纲领“三民主义”。 c、组织一系列武 装起义,谋求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②辛亥革命中:a、1911 年底回国,1912 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中华民国 时间分期线索 事 迹 分 类 线 索 历史人物评价 临时政府;b、颁布《临时约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c、妥协退让,辞去临时大总统 职位,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③辛亥革命后:捍卫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a、一度热心实业;1913 年发动讨袁的“二 次革命”,b、1914 年建立中华革命党,1915 年发动护国运动;c、1917 年~1920 年发动两次 护法运动。 ④国民(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顺应时代潮流的政策转变——a、在中共和 苏联帮助下,决定改组国民党,与中共合作;b、1924 年 1 月召开国民 党“一大”,重新解 释三民主义,实行“三大政策”,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c、抱病北上,谋求国家和平统一。 二、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注意的几个基本观点 1.决定历史发展的不是某个英雄人物而是人民群众。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是促进社会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任 何夸大个人的决定作用,否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人物作用的辩证关系的观点。 马克思曾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 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就是说历史发展有自己的必然规律,而个别英雄人物的出现只是历 史发展的一定时期的产物。 【例 3】恩格斯说:“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岛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 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 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试结合 18 世纪法国的具体史实分析恩格斯这一观点。 思路提示: ①热月政变后法国政局动荡,资产阶级要求建立强有力政权保障利益; ②拿破仑个人才能,发动政变夺权; ③因此拿破仑上台是法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历史的需要。 但是,不可否认,我们在强调“时势造英雄”时,也应该明白,当历史处于紧要关头时,个 别英雄人物的决策和行动可以改变历史的航程,在历史的转折关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正 如恩格斯指出的:“马克思主义一点也不否认卓越历史人物的作用,或者说,一点也不否认 人民创造历史,……正是人民创造历史,但是只有当他们正确地认识他们所碰到现成条件时, 只有当他们懂得怎样改变这些条件时,他们才能创造历史。” 【例 4】试结合土地革命时期的有关史实,评述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关键时刻的作用。 思路提示: ①1927 年“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思想; ②领导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和实践,开创了中国革命 的正确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毛泽东思想形成。 ③长征途中,遵义会议上努力纠正“左”倾错误,挽救了革命,称为党和红军的实际领导人; ④遵义会议后,领导红军取得长征胜利。 ⑤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使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历史发展规律和个人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 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任何一个人的活动总要受到规律的制约。马克思说:“人们自己创造自 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 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不仅个人而且人民群众也只能遵 循历史发展规律来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如果违背规律则必将被历史遗弃。 【例 5】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希特勒、墨索里尼的狂妄野心,善良的欧洲人就不可能卷入那 场可怕的令人胆颤心惊的战争。可见,人类历史的道路是由人们的动机、欲望和实现这种欲 望和动机的努力决定的。”试结合有关史实评析这一观点。 思路提示: ①观点错误; ②分析“二战”起因说明爆发的必然性; ③观点错在过分夸大个人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在强调历史规律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要明白个人主观意志对历史发展的能动作用,有时甚 至起扭转历史航向的作用,片面夸大规律的决定作用而否认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将会犯历史唯 心主义“归诸于天命”的错误。 4.历史人物的阶级局限性观点。 历史人物是时代的产物,他们的活动必然受到时代制约。在阶级社会中,他们还要受到其所 在阶级的局限,他们的主观愿望、实际行动都是他们阶级属性的集中反映,因此,不可避免 地有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如克伦威尔领导反封建斗争,但又实行独裁统治;华盛顿领导反 殖民统治斗争,但又保留种族歧视弊端;而这正是他们的阶级局限性。 5.具体历史情况具体分析的观点。 历史人物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总会涂上一层鲜明的时代色彩,他们的主张和行为在特定的历史 条件下大都会表现出一定的倾向,而且随着历史背景的变化而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动纲领、 行为方式。因此,历史唯物主义要求我们要把他们的行动放到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去分析评价。 三.围绕历史人物整合教科书内容和思维 以“邓小平”为例—— 1.历史定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选修 4,第五单元第 5 课)。 2.整合教科书知识:选修 4,第五单元第 5 课;必修Ⅰ,专题四第 2、3 课,专题五第 3 课; 必修Ⅱ,专题四第 2、3 课;必修Ⅲ,专题四第 3 课;选修 3,第六单元第 3 课。 3.按时期看:邓小平历史活动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两大时期,尤其突出是在改革开放时期。 按领域看:有内政和外交(和平与发展主题、外交政策调整。“真正的不结盟”—— 必修Ⅰ P95;加强中日关系、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恢复中苏关系正常化等选修 4 P107)两大领域, 尤其突出在内政领域。 4.从内容看:其贡献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从 1977 年恢复高考,1978 年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到 1992 年南方讲话);祖国统一大 业(一国两制)。 5.注意每个模块叙述的侧重点及其内在联系:如邓小平倡导的“对外开放”,在必修Ⅱ中侧 重于现代化经济建设,在选修 4 中侧重于向发达国家学习,创设良好的国际和平环境。而且, 中国新时期的对外开放又有“左”倾错误教训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 【巩固练习】 1、请按“事迹分类法”评价拿破仑。 线索提要: ①内政:改造传统封建制度,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政治经济文化措施及作用 ②对外:与反法同盟作战,入侵埃及和欧洲许多国家,力图称霸欧洲。一方面,有明显的侵 略性和掠夺性,同时也有扫荡欧洲旧制度的作用。 2、请按“时间分期法”“评价毛泽东”。 线索提要: ①中共创立时期: ②国民革命时期: ③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 ④抗日战争时期: ⑤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