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2 发布 |
- 37.5 KB |
- 5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5高三备考高考历史真题分单元汇编必修二
H 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H1 发达的古代农业及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13.H1[2014·浙江卷]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瓷器(china)深受世界人民喜爱,所以,中国被称为 China。更有学者指出,China 是“秦”的音变(Qin→China)。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 ) A.在考古学上取得突破,找到有说服力的证据 B.利用计算机等先进科技手段,进行广泛调查,得出科学结论 C.调查中外著名历史学家意见,用民主方式解决这一学术问题 D.弄清最早用 China 称呼中国者先获悉了“秦”还是“瓷”的信息 13.D [解析] 本题以“瓷器”的音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甄别能力。依据题干材 料,从“China”到“Qin→China”说明瓷器在演变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化,要弄清楚瓷器具体的音译 应该确定此音译最早来源于“秦”还是“瓷”的信息,故本题选择 D 项。A 项考古挖掘难度比较大, 不容易实施,故排除;B、C 两项均不是获取第一手史料的途径。 2.H1 O1[2014·天津卷] 《齐民要术》自序:“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 舜命后稷,食为政首。……殷周之盛,《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这段话主要强调 ( ) A.儒家对农业的重视 B.改进生产工具的意义 C.历法与农业的关系 D.农业技术的重要性 2.A [解析] 本题以对待农业的态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释读文言历史信息和运用所学知 识解答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中“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舜命后稷,食 为政首”等信息表明神农、尧等对农业的重视,“《诗》《书》所述,要在安民,富而教之”等信息 体现了儒家对农业的重视。故 A 项正确。 13.H1[2014·广东卷] 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 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 13.C [解析] 本题以唐朝的诏令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根 据材料信息“唐代”“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等可知当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国家实 行的均田制遭到破坏,故 C 项正确。井田制瓦解于春秋晚期,故 A 项错误;分封制恢复于西汉初期, 故 B 项错误;题干材料与“市”无关,故 D 项错误。 15.H1[2014·全国大纲卷] 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 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15.A [解析] 本题以芜湖的浆染业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表明芜湖是浆染业中心,松江是纺织业中心,突出的是区域分工问题,故答案为 A 项。B 项的 内容与材料无关;C 项强调的是平衡,材料突出的是差异,故 C 项错误;D 项与抑商政策没有关系。 38.H1、G1[2014·广东卷] (25 分)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可能有不同反映,探究历史应注意史料 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道光年间,大开海禁,西人之工于牟利者,接踵而来,操贸易之权,逐锥刀之利, 民间生计,皆为其所夺……自洋布洋纱入口,土布销场遂滞,纺绩稀少,机轴之声几欲断矣。 ——《盛世危言》 材料二 (20 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 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材料三 电影《我们热爱的家园》是美国在 1950 年拍摄的一部宣传马歇尔计划的名作。影片描 述了一个法国小镇的战后生活。最初,在二战中被摧毁的小镇难以摆脱战争的痛苦。直到获得美国 的财政援助,儿童才回到了学校,工厂才恢复了生产,小镇居民才可以正常地购买食物。 材料四 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下图,1947 年发表于苏联某杂志,图中俄文“ЗАЕМ”意 为“财政贷款”) (1)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什么?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状况有何不 同?(8 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于探究中国近代农村经济结构的变迁,分别有何局限?综合两则材料可以 推知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何种特点?(7 分) (3)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分析电影和漫画的创作者对马歇尔计划的认识有何不同?他们的认识 差异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国际格局?(10 分) 38.[答案] (1)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 不同:材料一:自然经济(传统的小农经济)解体;材料二:河北元氏县仍以自然经济(传统的小 农经济)为主。 (2)局限:材料一有夸大之处;材料二只反映局部。 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 (3)不同:电影描述法国小镇在美国财政援助下生活逐渐好转,创作者认为马歇尔计划有利于欧 洲经济的恢复;漫画中欧洲人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追逐美国的财政贷款,创作者认为马歇尔 计划是美国控制欧洲的工具。 国际格局:两极对峙。 [解析] 本题以中外经济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和思辨能力。第(1)问,小农经 济的特点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可从生产部门、生产特点、劳动单位和产品去向等角度分析;农 村经济结构的状况注意强调的是“经济结构”,注意分析材料一、二即可。第(2)问注意审题,题目 要求是“局限性”,而且要求“分别”写出。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近代的经 济结构的,都没有全面看待;特点可以结合材料一、二得出。第 (3)问根据电影和漫画的原作者分别 是美国人和苏联人进行思考,而且还要依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而得出结论;国际格局根据题干提 供的时间即可得出结论。 39.H1 I1[2014·全国大纲卷] (20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 5000 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 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 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海南岛的技术,改 造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 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 1 世纪,阿拉伯商人将亚洲精美的细棉布带入欧洲。15 世纪,英格兰开始出现棉 花种植,随后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英属北美殖民地。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 需求与日俱增。18 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英国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工业化生产 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英属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 国的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中西 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棉花开战, 因为棉花就是王”。 ——摘编自[法]埃利克·奥森纳《棉花国之旅》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10 分)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棉花种植业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10 分) 39.[答案] (1)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介。 (2)促进南部经济发展;加强与英国的经济联系;推动奴隶制的扩展;加剧南北矛盾,加速美国 内战的爆发。 [解析] 本题以棉花种植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根据 材料一“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 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海南岛的技术”“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 和棉纺织技术”可以分别概括出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推广、农书的 推介。第(2)问对美国的影响,根据材料二“北美殖民地南部……成为英国的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 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中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 说明棉花的种植可以促进南部经济发展,加强与英国的经济联系,推动奴隶制的扩展;根据所学知 识——美国内战,可以断定棉花的种植加速了美国内战的爆发。 13.H1[2014·福建卷] 明、清皇帝每年春都要举行一种祭祀仪式。读下图,从中透析出的核心信 息是( ) A.皇室祭祀的隆重排场 B.专制君主的权威至上 C.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D.统一国家的繁荣昌盛 13.C [解析] 本题以明清皇帝举行祭祀农神的活动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联系所学知识解读 材料信息的能力。《清雍正帝祭先农坛图》是描绘清朝皇帝祭祀农神时的纪实绘画作品。祭祀农神充 分表明清朝统治者重视农业、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故选 C 项。 13.H1 I2[2014·四川卷] (22 分)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的影青 瓷成为贡品,景德镇因此得名。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使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相对 安定的景德镇,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 元代景德镇制坯、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这时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和卵白釉,至今仍享有崇 高声誉。明朝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 成器”。宣德、成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嘉靖至万历年间,商品经济大发展,加之西欧等 海外市场的扩大,“景瓷”销量大增。清初对御窑厂进行了诸多改革,如匠役制改为雇募制,使康乾 时代景德镇瓷业再度鼎盛。嘉庆后,因“墨守旧法,且有粗制滥造之弊”,景德镇瓷业渐趋衰落。(据 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等) (1)据材料一,概括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主要因素。(8 分) 材料二 1708 年,萨克森一炼金师在欧洲率先研制出瓷器。1710 年,萨克森王国宣布掌握制瓷 专利,并成立梅森皇家瓷器厂。1722 年,两把交错的蓝剑成为梅森瓷器的商标且沿用至今。经过不 断研发与创新,梅森瓷器逐渐摆脱了中国的影子,被誉为“白色金子”和欧洲第一名瓷。后来受工 业化冲击,全手工作业的梅森遇到极大挑战。1864 年新厂建成,为保护手工技艺,他们将原厂改为 博物馆,专门保存模具,300 年的石膏模具至今无一缺失,随时能重新制出原汁原味的梅森瓷器。 梅森瓷器经久不衰,根源在于对质量一丝不苟的奉守,也离不开一万多种绚丽的色彩和精细的 浮雕。全球瓷厂中,梅森最早建立了自己的绘画艺术学校,工艺师要完成近 4 年的技术与艺术教育 和 10 年的经验积累才能上岗。梅森,300 年来一直贵为欧洲瓷都,是与严谨的梅森人在坚守传统的 同时不断创新分不开的。(据蒲缇《梅森:300 年的白金盛宴》等) (2)据材料一、二说明,与景德镇相比,成就梅森瓷业 300 年辉煌的独特之处。(9 分) (3)综上,任举四川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案例,就其如何传承并发扬光大,阐述你的见解。(5 分。 要求:见解应与所举案例形成合理联系) 13.[答案] (1)主要因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商品经济 的发展与海外需求的扩大;政府的重视,如创建御器厂、改革工匠制度;注重借鉴和改进技术,不 断细化分工;注重核心产品的开发,如青花瓷。 (2)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如保护模具;重视技术专利和品牌保护,如申请专利和蓝剑商 标沿用至今;重视人才培养,如建立专门学校。 (3)要求:见解应与所举案例形成合理联系。 [解析] 本题以中国和欧洲的“瓷都”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制瓷业和欧洲制瓷业的发展演变 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第(1)问根据答题提示项和所给分值可知至少要从材料中提炼出四个方面的原 因,抓住材料关键词“主要原料高岭土”“成为贡品”“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分工不断细化” “商品经济大发展”“海外市场的扩大”“匠役制改为雇募制”等进行概括。第(2)问对比材料一、二, 指出梅森瓷业辉煌的独特之处并进行说明,切忌只归纳出其独特之处而不做说明。专利、商标说明 注重品牌效应,工厂的建立说明采用了机器生产和进行了技术创新,保存模具说明注重保护传统技 艺,建立专门学校说明重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等。第(3)问是开放性题目,举出正确的案例,阐述 的意见与案例形成合理联系即可。如让川剧艺术走向世界:挖掘整理川剧艺术作品,通过到国外演 出、到国外办川剧艺术学校培养人才、利用互联网等方式扩大川剧的世界影响,让川剧成为世界性 的艺术。 H2 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 2.H2[2014·江苏卷]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 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 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 )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 2.A [解析] 本题以唐朝对市的管理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 力。依据材料中“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以及“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的信息可知,唐 朝前期非州县不准设置市,后期依据户口数量和市场变化可以设置,从而说明市的建置管理有所变 化,故本题选 A 项;材料中“不满三千户……不得置市官”未体现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能置市,故 B 项错误;C 项说法明显不符合题意;D 项不符合材料中“若要路须置……听依三千户法置”的信息。 4.H2[2014·江苏卷]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 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 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4.B [解析] 本题以明朝“海禁”政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和调动、运用知识的 能力。材料中“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以及“奉旨允行”等信息说明政府对 “海禁”的放松,是有条件地开放,是故本题选 B 项;A 项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题意;C 项说法 明显错误,决策权在中央不在巡抚;D 项材料中没有提及,朝贡贸易仍然存在。 3.H2[2014·重庆卷] 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 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3.B [解析] 本题以古代经济重心转移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 的能力。A、C 两项与题干“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的信息不符,故排除;南宋时 期,全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D 项错误;B 项与题干江南经济发展的信息相符。根据以上分析, 答案为 B 项。 27.H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 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27.A [解析] 本题以清朝海禁政策实施前的对外贸易为切入点,考查清朝的对外贸易,考查学 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反映了清初海 禁政策实施以前,对外贸易在民间表现突出,外国货物、外国银钱已在清朝流行开来,体现了中国 在对外贸易中居于优势地位。外国银钱在华并非是“资本市场”的项目,排除 B 项;材料没有体现 自然经济受到冲击或清政府统治出现问题,排除 C、D 两项。 26.H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 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6.A [解析] 本题以北宋的交子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问 题的能力。材料表明交子是私人为方便贸易而设立,由富户主持,后来因设立者资产减少,交子在 交易中不能兑换货币,引发纠纷。这一史料能够说明交子是民间交易的凭证,故答案为 A 项;交子 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故 B 项错误;C 项材料无法体现;交子的出现与促进经济重心的南移 没有直接关系,故 D 项错误。 15.H2[2014·山东卷]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 15.C [解析] 本题以唐宋时期户籍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 的能力。A 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B 项传统农业生产衰退不符合唐宋历史,应该是发 展;D 项与材料无关;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很多农户专门进行某项生产,反映出农业商品化程度提高。 故正确答案为 C 项。 14.A2、C2、H2[2014·浙江卷] 下列是宋、元、民国、当代编纂的浙江地方志及其部分目录, 这些地方志按先后排列是( ) ① 《山阴志》 选举、书院、学堂、新军、警察 ② 《临安志》 宫阙、宗庙、三省、台阁、禁军、科举、坊市 ③ 《四明志》 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本路儒学) ④ 《绍兴志》 科学技术、报刊、文物古迹、名家学术思想 A.①②④③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14.B [解析] 本题以浙江地方志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表格中有效历史信息和调动知识 的能力。据题干表格中第一行“新军”“警察”可知是民国时期;据第二行“禁军”“坊市”等信 息可以推断是南宋时期;据第三行中“府州”“蒙古学”等信息可知是元朝;据第四行栏中“科学 技术”“文物古迹”可以判断时间是当代。依据时间排序,B 项符合题意。 15.H2 Q1[2014·北京卷] 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 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 A.《授时历》的颁行比现行公历早 300 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 369 位宰相中有 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 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很高 15.C [解析] 本题以历史学科的研究性学习中经常出现的错误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 学科“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一史学研究方法的理解与运用。本题题干强调的是“使用单一或不 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A、B、D 三项都是用“单一的、个别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 排除;C 项唐代所有宰相中的 83%来自北方,完全可以得出唐朝宰相来源存在地域差异的结论。故 选 C 项。 12.H2[2014·全国大纲卷] 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 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奢侈日甚”。这反映出( )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12.D [解析] 本题以汉朝商人服饰与乘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 能力。材料表明西汉初期商人在舆服方面受到政府严格限制,随着历史发展,这种限制开始被突破, 说明了西汉商业有了一定发展,原有规制受到商业的挑战,故答案为 D 项。A 项本身错误,整个封 建社会没有改变这一政策;B 项与材料内容无关;C 项本身错误。 14.H2[2014·福建卷] 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 一岁三运以为常”。 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 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 14.D [解析] 本题以乾隆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 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关东”应该指的是现在的辽东一带。从材料描述的现象判断,A 项正确; 从辽东到上海,路途遥远,B 项正确;原先辽东的经济相对落后,到乾隆时期,大量农产品南运,表 明这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C 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项基本政策,从未改变过, D 项错误。故选 D 项。 12.H2[2014·天津卷] (19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抑 商之主张,有此主张并实行此种政策者,始自商鞅。自此视农为“本富”,商为“末富”,所谓“崇 本抑末”之思想,渐成为中国流行的经济思想。 ——摘编自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 (1)指出材料一中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商鞅持此主张是基于什么认识?有何具体背 景?(6 分) 材料二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 119 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 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 (2)指出材料二中汉武帝采取的措施及其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汉武帝还有哪些举措?(6 分) 材料三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 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 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北宋商税情况简表 年代 年商税额 指数 995—998 年 400 万贯 100 1004—1008 年 450 万贯 113 1058 年 700 万贯 175 1064—1068 年 846 万贯 212 1077 年 879 万贯 220 来源: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 (3)分析材料三,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4 分)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政府调整商业政策的认识。(3 分) 12.[答案] (1)孟子:农商平等;商鞅:重农抑商。 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 当时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 (2)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 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 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 (3)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 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 (4)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但当政府感到有财政等方面需要时,也会对政策有所 调整,放宽对商业的限制,甚至鼓励商业发展。 [解析] 本题以中国古代商业政策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和说明历 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的第一小问,孟子和商鞅对“农商”的态度可依据材料一进行归纳;第二小 问的认识依据材料回答即可;第三小问,联系推行重农抑商的原因,特别是商业对农业的不利影响 来回答即可。第(2)问,第一小问中的措施依据材料信息归纳即可,目的依据材料二的信息可归纳出 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等知识点;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盐铁官营、货币官铸、物价管 理等角度来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的状况依据材料三的信息可以归纳出商业不断发展、商业 地位重要等知识点;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的信息即可归纳出答案。第(4)问要综合分析材料一、二的 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政府的基本政策,再结合材料三中宋代重视商业的 信息综合归纳概括即可。 38.A2、H2、I1[2014·浙江卷] 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全贯通。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26 分) 材料一 1587 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 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 24 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 30 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 5 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 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 4 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 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 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 因。(8 分) (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 的老政策。(9 分) (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 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9 分) 38.[答案] (1)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率六 部百司;内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宦官参 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导致政治日益黑暗。 (2)桑蚕、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美洲作物开始传入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会馆频现,商帮势 力强大。(答对三点即可)重农抑商。 (3)倭寇骚扰;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明政府维护“朝贡”体制,实行“海 禁”政策。 [解析] 本题以明朝的相关历史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 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依赖内阁”“又以司礼监太监加 以牵制”“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等信息并结合明朝后期统治的史实来归纳答案;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皇权专制、内阁政治腐败、太监掌权以及宦官专权等视角分析原因。第(2)问中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玉米、番薯……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的信息并结合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 主义萌芽、商帮会馆等来概括明朝经济的新气象;第二小问政府实行的老政策依据所学从经济政策 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依据材料中“戚继光……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以及“西方传教士利玛 窦……葡萄牙占领的澳门”等信息从倭寇骚扰、西学东渐、葡萄牙入侵等信息归纳答案;第二小问 对外政策从海禁和朝贡贸易的角度分析作答。 I 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I1 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21.I1[2014·浙江卷]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然竞 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 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 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对此最恰当的理解是( ) A.关税保护阻碍不了资本主义竞争 B.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交通工具扩大了工业文明的影响 D.自由竞争增强了工业资本的流通 21.B [解析] 本题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资本……流通加 速”“世界历史”以及“整个世界”等信息说明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故本题选择 B 项;A、 C、D 三项只是材料反映的一部分内容。 3.I1[2014·天津卷] 1500 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 击下离开了航道,结果飘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3.B [解析] 本题以欧洲航海家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历史 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解题时应抓住题干关键信息“1500 年,欧洲航海家卡布 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条航线在当时被葡萄牙控制,故 B 项正确。 37.C2、E1、J1、I1、I2、N2[2014·北京卷] (36 分)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 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 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 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 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8 分) 材料二 图(a) 公元 1400 年前世界主要贸易路线示意图 图(b) 公元 1400—1800 年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示意图 图(c) 公元 1900 年前后世界主要航海贸易路线和铁路示意图 图(d) 公元 2013 年五大跨境电子商务 市场对中国商品网购需求预估示意图 (2)阅读图(a)至图(d),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 行解读。(14 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 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 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14 分) 37.[答案] (1)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 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 (2)示例 1: 公元 1400 年之前,古代人类活动分为若干区域,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 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贸易以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为主;世界各地以局部 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这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关系密切。 1400—1800 年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他们通过 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黄金,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 白银汇集的中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20 世纪,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的交通手段和贸易路线出现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在世界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印度和中国等地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体系建立起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信息化革命使得世界联系有了突破性发展,网购让洲际贸易更加多样化和 便捷化。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贸易中保持了领先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迅速发展壮大。 示例 2: 从发展程度看,世界贸易经历了从局部、间断、缓慢逐渐向全局、密切、快速的发展过程。古 代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贸易以地方物产交换为主,与其他地区联系较少。新航路开辟后, 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这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等因素 密不可分。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出全球化趋势。20 世纪 90 年代后,互联网成为更先进的联系方式。 从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看,古代贸易借助人力和自然力,近代则以工业文明成果为主, 如轮船、火车等。20 世纪 90 年代后,网购成为更便捷的贸易方式。 从贸易中心的变化看,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贸易中心。1400—1800 年间,中国和 印度是白银流向的中心,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以后,英国成为世 界贸易中心,后来美国又取而代之。如今中国在世界中贸易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3)参考答案要点: 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 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 指导,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 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 本题以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和多样的世界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 知识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本题的难度较大。第(1)问,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从对神灵地位、 自身地位和认识范围较小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第(2)问的难点在于选择怎样的解读路径:一是可以 对图(a)到图(d)的信息逐一归纳概括,总结概括时注意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化趋势为逻 辑线索,做到史论结合;二是可以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各个层面为主线,如以发展程度的变化、发展 方式、途径变化、贸易中心的转移为逻辑线索,然后结合史实进行分析阐释。根据中学生的实际, 选择第一个解读路径可能更为稳妥。第(3)问难度不大。“学习外来文化”只要结合三个历史事件中 学习西方的史实回答即可,但要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学习外来文化的联系是:马克思主义 是新中国成立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回答“自身特色的成果”实际上就 是回答三个历史事件给中国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理解了这一点,结合所学知识,此问题就会迎刃 而解。 20.I1[2014·全国大纲卷] 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是在西班牙或葡萄牙的资助下完成探险活动的, 这主要是因为,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西、葡两国( ) A.王室大力支持 B.地理位置优越 C.商业资本发达 D.金银需求量大 20.A [解析] 本题以新航路开辟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关键 是找到西班牙、葡萄牙与欧洲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B 项法国、英国、荷兰均有此优势;C 项不符合 史实;D 项是西欧各国的共性。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只有西班牙和葡萄牙是中央集权国家,可以集 中物力、财力进行远洋航行,故答案为 A 项。 39.H1 I1[2014·全国大纲卷] (20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棉花从古老文明的摇篮印度走出来,几千年间,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在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 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一 大约公元前 5000 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 唐,只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 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海南岛的技术,改 造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 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公元 1 世纪,阿拉伯商人将亚洲精美的细棉布带入欧洲。15 世纪,英格兰开始出现棉 花种植,随后被英国殖民者带到了英属北美殖民地。棉织品的魅力渐渐征服了欧洲人,对棉织品的 需求与日俱增。18 世纪中叶,棉纺织业率先出现了机器生产,英国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工业化生产 扩大了对棉花的需求。英属北美殖民地南部因其自然条件适宜,棉花种植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英 国的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中西 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并且认为“人们不敢向棉花开战,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向棉花开战, 因为棉花就是王”。 ——摘编自[法]埃利克·奥森纳《棉花国之旅》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因。(10 分) (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棉花种植业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10 分) 39.[答案] (1)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介。 (2)促进南部经济发展;加强与英国的经济联系;推动奴隶制的扩展;加剧南北矛盾,加速美国 内战的爆发。 [解析] 本题以棉花种植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根据 材料一“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 责民岁输木棉十万匹’”“黄道婆在松江传授学自海南岛的技术”“元明时,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 和棉纺织技术”可以分别概括出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推广、农书的 推介。第(2)问对美国的影响,根据材料二“北美殖民地南部……成为英国的主要棉花原料供应地, 创造了所谓‘棉花王国’的神话。美国南方的种植园主千方百计向中西部地区扩展棉花种植园”, 说明棉花的种植可以促进南部经济发展,加强与英国的经济联系,推动奴隶制的扩展;根据所学知 识——美国内战,可以断定棉花的种植加速了美国内战的爆发。 41.B1 I1 R5[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12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近代史教材目录对比(节选) 目录 A 第一章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革命形 势的成熟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 1688 年政变 第二章 (略) ——摘编自《世界通史·近 代部分》,1972 年版 目录 B 第一章 16 世纪资本主义曙光下的西方·同一 时期东方中国和日本 第一节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商业革命 第二节 文艺复兴 第三节 宗教改革 第四节 欧洲诸国专制制度的形成·尼德兰革 命 第五节 16 世纪的中国与日本 第二章 17 世纪至工业革命前的东西方世界 第一节 17 世纪英国革命·1689—1742 年的 英国 第二节 (略) ——摘编自《世界史·近代史编》, 2011 年版 比较两份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 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从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观点正确,合理充分。) 41.[答案] 不同之处:世界近代史开端不同。目录 A 以 17 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开端,目录 B 以 16 世纪的世界为开端。 原因分析:从教材出版时代角度分析。目录 A 编于 20 世纪 70 年代初的中国,当时正是“文化 大革命”期间,历史研究和教学重视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历史主导作用。这种对世界近代史开端的认 识,反映了当时时代的特征。 目录 B 编于改革开放之后,思想领域拨乱反正,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增多。历史研究的视野更加 开阔,从更宏观的角度认识世界近代史开端。目录 B 反映了 21 世纪初中国史学界的认识水平。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近代史的开端问题,考查学生提取、解读有效信息与结合所学知识论证问 题的能力。首先,要根据材料中的目录找出一处差别,然后从出版时间的不同并结合各自的时代特 征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可以从政治需要、经济发展、思想的时代差异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不同 角度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 14.I1 I2 L1 L2 N2 T2[2014·四川卷] (30 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10 分) 材料二 材料三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 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二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10 分) 材料四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 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 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 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事件 观点 戊戌变法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减轻变法的压 力,反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辛亥革命 如果不是武昌起义爆发,新政将按计划进行,中国最终将成为一个君主立 宪的资本主义国家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导致了各种思想混乱 (3)概括材料四中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6 分)按 照这一原则,任选材料四表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4 分) 14.[答案] (1)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 世纪后期开 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 世纪后期开 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 格局。20 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 世 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 (2)整理:材料二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 击;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 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3)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 戊戌变法:该观点忽视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维新派实力相对弱小的特定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该观点忽视了当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新政”步入困境,民主革命 势力迅速发展的历史现实。 新文化运动:该观点忽视了当时的专制统治和复古逆流的社会现实,以及新文化运动知识精英 试图把中国引入民主政治轨道的追求。 [解析] 本题以历史学习能力为主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民主革命的知 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史学研究方法探究问题、调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说明 “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新航路开辟开启全球化进程;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 义原则确立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形成国际劳动 分工的基本格局;二战后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和制度化,世 界贸易组织成立标志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第(2)问,首先要根据材料三把握历史解释的含义, 一是将零乱的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知识,二是探讨因果联系即分析原因;然后,对材料二图片信息 进行归纳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第(3)问根据材料四“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得出陈旭麓肯 定“中体西用”的结论,从“那个时候的中国”可知他评价“中体西用”所遵循的原则是把历史事 件放在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下分析;按照这一原则,材料四表格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 动的评价都是错误的,都离开了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 38.A2、H2、I1[2014·浙江卷] 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全贯通。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26 分) 材料一 1587 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 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 24 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 30 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 5 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 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这年去世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 4 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 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 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 因。(8 分) (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 的老政策。(9 分) (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 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9 分) 38.[答案] (1)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内阁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但不能正式统率六 部百司;内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皇帝离不开内阁,但又以司礼监太监予以牵制;宦官参 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导致政治日益黑暗。 (2)桑蚕、棉花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美洲作物开始传入我国,资本主义萌芽,会馆频现,商帮势 力强大。(答对三点即可)重农抑商。 (3)倭寇骚扰;葡萄牙占领我国澳门,西方传教士进入内地。明政府维护“朝贡”体制,实行“海 禁”政策。 [解析] 本题以明朝的相关历史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 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中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依赖内阁”“又以司礼监太监加 以牵制”“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的‘荒诞奇迹’”等信息并结合明朝后期统治的史实来归纳答案; 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皇权专制、内阁政治腐败、太监掌权以及宦官专权等视角分析原因。第(2)问中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玉米、番薯……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的信息并结合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 主义萌芽、商帮会馆等来概括明朝经济的新气象;第二小问政府实行的老政策依据所学从经济政策 角度思考作答。第(3)问依据材料中“戚继光……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以及“西方传教士利玛 窦……葡萄牙占领的澳门”等信息从倭寇骚扰、西学东渐、葡萄牙入侵等信息归纳答案;第二小问 对外政策从海禁和朝贡贸易的角度分析作答。 I2 两次工业革命 20.I2[2014·浙江卷] 某《英汉辞典》在解释“bus”时,列出的义项有①公共汽车②火箭的一级③ 火车车厢④公共马车,如果按照历史上这些含义出现的先后来写编写辞条,那么正确的排序应当是 ( ) A.①③④②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④③①② 20.D [解析] 本题以《英汉辞典》中对“bus”的解释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 的能力。公共汽车的出现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火箭是在 20 世纪以后才出现的;火车是第一次 工业革命的成果;公共马车出现最早。依据时间排序,本题选择 D 项。 10.I2[2014·四川卷] 下图是某国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变化示意图。这两个城市最可能是( ) A.北京、上海 B.东京、大阪 C.利物浦、曼彻斯特 D.莫斯科、圣彼得堡 10.C [解析] 本题以某国城市化进程图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 的能力。从图片数据看,两个城市在 1700 年的城市化水平低,1800—1850 年城市化快速发展,而且 乙的城市化略快于甲,这与英国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历史事实相符。1850 年曼彻斯特已经成 为英国的棉纺织业中心,人口超过利物浦,故正确答案为 C 项。1700—1850 年的中国处于清朝的封 建统治下,没有发生工业革命,也不可能出现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情况,故 A 项错误;日本城市化快 速推进是在 1871 年明治维新开始后,俄国城市化快速推进是在 1861 年农奴制改革后,故排除 B、D 两项。 39.I1 I2[2014·山东卷] (22 分)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501 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 1562—1563 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 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 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 1807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 1833 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 史论 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 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 ——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 (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4 分) (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6 分) (3)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4 分) (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8 分) 39.[答案](1)国际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 优势地位;国内条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 (2)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客观上 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3)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需要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 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 (4)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 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作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 近代欧洲的制度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奴隶贸易等史实 表明,欧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 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 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解析] 本题以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 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主要考查了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形成、工业革命等核心知识点, 并用小论文方式考查了“欧洲中心论”、全球史观等知识。第(1)问从国际、国内两个方面入手。国 际上老牌殖民国家逐渐衰落,英国逐步取得殖民优势,拥有广阔的殖民地,而且新航路开辟后,英 国位置优越,处于大西洋航运的交通线上,便于其开展奴隶贸易。国内主要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 回答,政治上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政体,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第(2)问从正反两个角度回 答,注意其对欧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亚非拉地区和世界市场的影响。第(3)问要注意材料中的时间 1807 年、1833 年,这一时期英国正在进行工业革命,其侵略方式主要是商品输出,掠夺商品销售市 场和原料产地。第(4)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是站在欧洲是世界中心这一立场上,否 定世界其他地区对世界发展所起到作用。小论文应该是批判这一观点,应该持全球史观,肯定世界 发展是世界各地区共同作用的结果。 19.I2[2014·福建卷] 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里的 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19.C [解析] 本题以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 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A、B 两项的结论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材料反映出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市 流动,从而推动了城市化进程,C 项正确;“农村城镇化”的含义不是让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 而是努力在农村周围实现城镇化,这与题干信息不符,D 项错误。故选 C 项。 17.I2、S1[2014·江苏卷]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 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 步的无限前程”。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 ) 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 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 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 17.D [解析] 本题以怀特海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中“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 系的方法”,说明知识与科技的紧密结合,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前的理论发明,故本题选 D 项。A 项牛顿经典力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理论基础;B 项是经典力学建立的基础;C 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的成果。 33.I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有人描述 19 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 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 闲置无闻。这说明(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33.A [解析] 本题以英国妇女纺织方式的变革为切入点,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 提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信息一是时间,二是传统纺车、手织机大 部分退出了历史舞台。材料表明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纺织业出现了革命性变革,故答案为 A 项;B 项 与材料没有内在关系;C 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主导的史实不符;材料中手织机多半闲置, 说明家庭手工业依然存在,排除 D 项。 23.I2[2014·江苏卷] (13 分)在英国现代化过程中,以圈地运动为发端的农业变革与工业革命存 在着密切的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开阔的和公有的土地和公有草地分布得如此零散和混杂,以致不能方便地和有效地加 以利用;再者,这些土地……采取圈围就能获得很大的改良。同时,如将上述(土地)……加以分开、 圈围,并在有关人员中按其各自的产业,对公有地的权利和其他利益进行分配,那就会对上述有关 人员均有好处。但是这一点如无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就不可能做到。 ——辜燮高等选译《一六八九——一八一五年的英国》 材料二 地主们土地上的矿产和农产品需要运到城市和工业区去,他们所需要的农业设备和工 业品也需要运进来,因此对修建公路、运河和铁路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18 世纪,英国的圈地 运动促进了乡村银行的发展,地主和农民手中的游资通过银行的渠道集中起来,为蓬勃发展的棉纺 织业和金属加工业提供了资本。 ——王章辉《工业化历程》 材料三 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他们 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者更多的土地 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那些小自耕农)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 工……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 ——许永璋《世界近代工业革命》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圈地者”圈地的理由,并指出影响圈地运动扩大的关键因素。(4 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圈地运动对工业革命的作用。(4 分) (3)据材料三,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3 分) (4)综观英国现代化的基本过程,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之间的关系纵横交错。综合上述材料,从 纵横两方面说明它们的关系。(2 分) 23.[答案] (1)理由:圈地有利于有效利用土地;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权益的再分配。 因素:议会立法。 (2)作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原料、资本、市场、劳动力等条件。 (3)推动:促进英国农村封建生产关系的进一步瓦解;有利于资本主义大农场的发展;推动农业 机械化。 (4)横向关系:工业革命与农业变革彼此促进。 纵向关系:在不同时期,彼此关系的体现方式不同,但贯穿了现代化基本进程。 [解析] 本题考查英国工业革命,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1)问第一小问考查圈地运动的原因,理由从土地的利用、改良和权益分配上分析;扩大因素从材 料一最后一句话中可知是“议会的帮助和授权”,即议会立法。第(2)问,根据材料二从圈地运动对 工业革命在资金、原料、市场等方面的影响分析即可。第(3)问,根据材料三从生产关系、资本主义 农场发展、农业机械化等方面归纳表现。第(4)问,关系从纵横两方面进行说明,纵向是二者在不同 时期的表现和对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横向是理清二者相互促进的关系。 13.H1 I2[2014·四川卷] (22 分)瓷器是人类文明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景德镇位于昌江畔,附近盛产造瓷的主要原料高岭土。北宋景德年间,其生产的影青 瓷成为贡品,景德镇因此得名。两宋之际和元末的大规模战乱,使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相对 安定的景德镇,遂成“天下窑器所聚”的瓷都。 元代景德镇制坯、烧瓷等分工不断细化,这时创制的青花瓷、釉里红和卵白釉,至今仍享有崇 高声誉。明朝在景德镇创建御器厂,其组织和分工相当细密,“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 成器”。宣德、成化年间制造的御窑瓷器堪称经典。嘉靖至万历年间,商品经济大发展,加之西欧等 海外市场的扩大,“景瓷”销量大增。清初对御窑厂进行了诸多改革,如匠役制改为雇募制,使康乾 时代景德镇瓷业再度鼎盛。嘉庆后,因“墨守旧法,且有粗制滥造之弊”,景德镇瓷业渐趋衰落。(据 叶喆民《中国陶瓷史纲要》等) (1)据材料一,概括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的主要因素。(8 分) 材料二 1708 年,萨克森一炼金师在欧洲率先研制出瓷器。1710 年,萨克森王国宣布掌握制瓷 专利,并成立梅森皇家瓷器厂。1722 年,两把交错的蓝剑成为梅森瓷器的商标且沿用至今。经过不 断研发与创新,梅森瓷器逐渐摆脱了中国的影子,被誉为“白色金子”和欧洲第一名瓷。后来受工 业化冲击,全手工作业的梅森遇到极大挑战。1864 年新厂建成,为保护手工技艺,他们将原厂改为 博物馆,专门保存模具,300 年的石膏模具至今无一缺失,随时能重新制出原汁原味的梅森瓷器。 梅森瓷器经久不衰,根源在于对质量一丝不苟的奉守,也离不开一万多种绚丽的色彩和精细的 浮雕。全球瓷厂中,梅森最早建立了自己的绘画艺术学校,工艺师要完成近 4 年的技术与艺术教育 和 10 年的经验积累才能上岗。梅森,300 年来一直贵为欧洲瓷都,是与严谨的梅森人在坚守传统的 同时不断创新分不开的。(据蒲缇《梅森:300 年的白金盛宴》等) (2)据材料一、二说明,与景德镇相比,成就梅森瓷业 300 年辉煌的独特之处。(9 分) (3)综上,任举四川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案例,就其如何传承并发扬光大,阐述你的见解。(5 分。 要求:见解应与所举案例形成合理联系) 13.[答案] (1)主要因素: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资源优势;相对安定的政治环境;商品经济 的发展与海外需求的扩大;政府的重视,如创建御器厂、改革工匠制度;注重借鉴和改进技术,不 断细化分工;注重核心产品的开发,如青花瓷。 (2)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如保护模具;重视技术专利和品牌保护,如申请专利和蓝剑商 标沿用至今;重视人才培养,如建立专门学校。 (3)要求:见解应与所举案例形成合理联系。 [解析] 本题以中国和欧洲的“瓷都”为切入点,考查中国古代制瓷业和欧洲制瓷业的发展演变 及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第(1)问根据答题提示项和所给分值可知至少要从材料中提炼出四个方面的原 因,抓住材料关键词“主要原料高岭土”“成为贡品”“定窑、龙泉窑等陆续衰落”“分工不断细化” “商品经济大发展”“海外市场的扩大”“匠役制改为雇募制”等进行概括。第(2)问对比材料一、二, 指出梅森瓷业辉煌的独特之处并进行说明,切忌只归纳出其独特之处而不做说明。专利、商标说明 注重品牌效应,工厂的建立说明采用了机器生产和进行了技术创新,保存模具说明注重保护传统技 艺,建立专门学校说明重视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等。第(3)问是开放性题目,举出正确的案例,阐述 的意见与案例形成合理联系即可。如让川剧艺术走向世界:挖掘整理川剧艺术作品,通过到国外演 出、到国外办川剧艺术学校培养人才、利用互联网等方式扩大川剧的世界影响,让川剧成为世界性 的艺术。 J 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J1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5.J1[2014·浙江卷] 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 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 含义是( ) A.“求富”“自强” B.“师夷长技” C.“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 15.A [解析] 本题以清末官员的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 题干材料中“内开未尽之地宝……首在利民……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等 信息,可知该官员认为修铁路可以达到“求富”“自强”的目的,符合洋务派的主张,故本题选择 A 项。B 项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学习西方的思想;C、D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不符合题意。 6.J1[2014·天津卷] 19 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 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 64 种化学物质在中国 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 6.D [解析] 本题以 19 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 读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从题干中“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 “平弧三角” “64 种化学物质”等信息,再联系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即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人关注西方科技。故 D 项正确。 37.C2、E1、J1、I1、I2、N2[2014·北京卷] (36 分)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 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 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 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 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8 分) 材料二 图(a) 公元 1400 年前世界主要贸易路线示意图 图(b) 公元 1400—1800 年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示意图 图(c) 公元 1900 年前后世界主要航海贸易路线和铁路示意图 图(d) 公元 2013 年五大跨境电子商务 市场对中国商品网购需求预估示意图 (2)阅读图(a)至图(d),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 行解读。(14 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 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 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14 分) 37.[答案] (1)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 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 (2)示例 1: 公元 1400 年之前,古代人类活动分为若干区域,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 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贸易以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为主;世界各地以局部 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这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关系密切。 1400—1800 年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他们通过 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黄金,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 白银汇集的中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20 世纪,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的交通手段和贸易路线出现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在世界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印度和中国等地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体系建立起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信息化革命使得世界联系有了突破性发展,网购让洲际贸易更加多样化和 便捷化。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贸易中保持了领先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迅速发展壮大。 示例 2: 从发展程度看,世界贸易经历了从局部、间断、缓慢逐渐向全局、密切、快速的发展过程。古 代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贸易以地方物产交换为主,与其他地区联系较少。新航路开辟后, 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这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等因素 密不可分。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出全球化趋势。20 世纪 90 年代后,互联网成为更先进的联系方式。 从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看,古代贸易借助人力和自然力,近代则以工业文明成果为主, 如轮船、火车等。20 世纪 90 年代后,网购成为更便捷的贸易方式。 从贸易中心的变化看,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贸易中心。1400—1800 年间,中国和 印度是白银流向的中心,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以后,英国成为世 界贸易中心,后来美国又取而代之。如今中国在世界中贸易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3)参考答案要点: 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 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 指导,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 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 本题以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和多样的世界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 知识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本题的难度较大。第(1)问,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从对神灵地位、 自身地位和认识范围较小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第(2)问的难点在于选择怎样的解读路径:一是可以 对图(a)到图(d)的信息逐一归纳概括,总结概括时注意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化趋势为逻 辑线索,做到史论结合;二是可以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各个层面为主线,如以发展程度的变化、发展 方式、途径变化、贸易中心的转移为逻辑线索,然后结合史实进行分析阐释。根据中学生的实际, 选择第一个解读路径可能更为稳妥。第(3)问难度不大。“学习外来文化”只要结合三个历史事件中 学习西方的史实回答即可,但要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学习外来文化的联系是:马克思主义 是新中国成立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回答“自身特色的成果”实际上就 是回答三个历史事件给中国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理解了这一点,结合所学知识,此问题就会迎刃 而解。 18.J1[2014·全国大纲卷] 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 年份 佃农(%) 半佃农(%) 自耕农(%) 1935 年 29 24 47 1936 年 30 24 46 1937 年 37 26 37 1938 年 38 27 35 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 ) 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 B.生产结构的调整 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D.土地兼并的趋势 18.D [解析] 本题以土地占有率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图表材料的分析和综合应用能力。 解题关键信息是自耕农的比例下降加快,佃农比例增长较快,说明农民手中的土地迅速减少,这是 土地兼并的反映,故答案为 D 项。封建土地所有制没有改变,排除 A 项;生产结构是农业种植结构, 故 B 项错误;耕作方式是农业的种植方式,如手工劳作与机器生产等,故排除 D 项。 7.J1[2014·江苏卷]在 20 世纪 20 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社会……下管人 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 全是外来的‘洋货’。……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 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7.D [解析] 本题以近代农村经济变迁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调动和运 用知识的能力。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材料中“粮食和菜蔬肉类等 还能自给自足”,而“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说明该地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故本题选 D 项。 A、B、C 三项均不是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 17.J1[2014·山东卷] 19 世纪 60 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 番舶来银百万计, 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17.D [解析] 本题以江浙地区经济变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 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特别注意时间 19 世纪 60 年代。A 项是在甲午战争后,与材料中时间不一致;B 项中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是在 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而且“家家置纺车”,应该表现的是小农经济, 不是民族工业;C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故正确答案为 D 项。 22.J1、R1[2014·江苏卷] (13 分)1885 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务大员, 命题考士,士子们应时而对,颇多新见。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来看,王韬课士的整个 过程体现出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 类别 命题者 试题 格致(自然 科学)类 龚照瑗 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 最要论 教育类 刘坤一 中国一乡一邑,皆有书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举。 而泰西艺学,亦各有书院……中西书院不同,其为育 才一也。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 宜集思以广益,第中西之载籍极繁,一人之材力有限, 果何道而使兼综条贯,各尽所长欤?试互证而详论之 治术类 周馥 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富以何者为先论 ——据王尔敏《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 相关表格简编 材料二 此编所命诸题……巨细精粗,无乎不贯。诸生所对,皆能荦荦举其大端,集思广益, 萃众长而备一得。咸有裨于国家大计。盖诸生讲求西学,揣摩时局,日就月将,进而益上。较之前 时,已大相径庭矣。 ——王韬《格致书院课艺》 请答题: (1)材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 里?(3 分) (2)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 题进行论证。(10 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 字左右) 22.[答案] (1)表述:(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 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体现:坚持纲常政教。 (2)略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思想——洋务运动指导思想和中国近代化,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 的解读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第(1)问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信息找出与洋务运动相符的语句即 可;传统性即维护原有的制度,故应从维持纲常政教上分析。第(2)问是开放性试题,从材料中找出 王韬课士思想中体现近代性的内容并加以说明即可,但一定要注意史论结合,史实论据要准确充足。 28.J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据研究,1853 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 9.09 便士,而 中国是 0.94 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28.D [解析] 本题以 1853 年中国与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为切入点,考查英国对中国的商品 输出,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 原意。1853 年是英国侵占印度之后,也是鸦片战争之后。英国棉纱在中印两国出现销量的差别,根 本原因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封建小农经济根深蒂固,对英国商品的抵制。故答案为 D 项。 40.A2 C1 J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 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 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 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 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 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 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 19 世纪初,黑 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 1 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 《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 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布铺。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 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 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 边置地;1907 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 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 1100 万人,1911 年, 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 分) 40.[答案] (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 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 生产。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 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 [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移民东北的问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解读与综合应用能力。第(1)问,对材 料一、二进行比较分析,从政府对移民的态度、移民到东北前后的差异、政府对移民东北放松控制 的原因、移民的主要来源、移民与国家的关系等不同角度概括特点。第(2)问,移民的作用,要从政 治、经济、民族关系等不同角度进行概括:政治方面可以从清政府对东北的管理与抵制外国侵略角 度把握;经济方面从对东北的开发、政府收入增加的角度把握;民族关系从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的 角度把握。 J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5.J2[2014·安徽卷] “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起后,获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 资,设厂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 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 ) ①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 ②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③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 ④商人投资规模 过度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5.B 本题以一战期间及一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衰落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 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的主要意思是:一战爆发后,受利润的刺激,国人纷 纷投资纱厂。但战争一结束,外国资本主义卷土重来,本国纱布对外有无输出,外国纱布纷纷涌入, 本国纱厂一蹶不振。由此可以看出②④是一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而①③在题干 材料中并未体现。 16.J2[2014·全国大纲卷] 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 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 A.19 世纪 70 年代 B.19 世纪 80 年代 C.19 世纪 90 年代 D.20 世纪 20 年代 16.C [解析] 本题以晚清的个人言论为切入点,考查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 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鼓励民众利用机器生产,这一主张得到正式推行,是指甲午战争后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进而扶植近代工业发展,谋取政府收入增加,故答案为 C 项。 13.T2 J2[2014·重庆卷] (18 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但它也影响到了殖民地半殖民 地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8 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 年份 英国 德国 法国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总值 指数 1913 96 910 944 100 28 302 403 100 5 299 517 100 1914 105 207 580 108.5 16 696 945 58.9 4 951 471 93.4 1917 51 989 185 53.6 — — 2 309 160 43.6 1918 49 890 293 51.5 — — 1 568 853 29.6 ——周秀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二 1914 年 7 月底,酝酿已久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 参加对德作战,成了它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基地。大战造成的突然变化的形势对印度资 本主义和民族运动发展带来双重影响。最初,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骤然被打断,造成了 很大混乱,但不久,客观有利的一面,在印度资产阶级和民族力量的积极利用下开始发挥作用。 ——摘编自林承节《殖民统治时期的印度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 1913—1918 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的总体趋势。(2 分)并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6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印度被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以及一战爆发对印度社会造成的直接后 果。(6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一战客观上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运动和民族经济的有利影响。 (4 分) 13.[答案] (1)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大大缩减。欧洲各国忙于一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 品输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减少了对外国商品的依赖;提倡国货运动抵制了外国商品的 输入。 (2)作为英国殖民地,被英国宣布参加对德作战。印度成为英国的兵员、物资和财力的重要供应 基地;印度经济和民族运动的发展进程被骤然打断并引起很大混乱。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或掀 起了民族独立运动新高潮);使民族工业(或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发展。 [解析] 本题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印度的影响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 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表格数据即可概括得出答案;第二小问迁移教 材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从欧洲列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两方面来分析。第(2)问,第 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可知是“被英国宣布参加”; 第二小问注意是直接后果,即双重影响中的危害, 切忌不要答成有利和不利;第三小问从民族解放运动和民族工业发展两个方面分析有利影响。 38.C2 C3 J2 L1[2014·山东卷] (24 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 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 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探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甲:下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 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 在 1919 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 1.一天,鸣凤在走廊上遇见觉慧,便习惯地称呼觉慧为“三少爷”。 2.觉慧和鸣凤正在聊天,大太太周氏派人来找鸣凤…… 3.周氏告诉了鸣凤一个不幸的消息。周氏虽也不忍,但这是高老太爷的命令,自己也不敢违抗。 4.鸣凤抱定死的决心,她摸索到花园的湖池边,那是她被迫选定的归宿地。 丙:摘编自 1919 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 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 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 ①20 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4 分) (2)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6 分) (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6 分) (4)据材料丙并结合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 ②加以阐述。(8 分) 38.[答案](24 分)(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 成因,为探讨 20 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娶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 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 社会的保守。 (3)材料丙。 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 (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 20 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 缩影。 20 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 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 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 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 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上述史实表明,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 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 [解析] 本题以妇女解放为切入点,考查 20 世纪初期中国的社会变化,并渗透研究性学习、史料 教学、比较史学等内容。第(1)问要从反面印证古代礼教对妇女的压迫,可以和其他史料对比运用, 从而为探讨 20 世纪初妇女解放情况提供资料。第(2)问,材料乙中觉慧和鸣凤因为封建等级不能在一 起,另外鸣凤被老爷赐婚,无奈选择自杀,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纲常礼教对妇女的束缚仍然很严 重;材料丙中李欣淑毅然反对包办婚姻,追求个人自由、幸福,据此可以看出新时期妇女的解放, 从而反映结论①。第(3)问主要探究了史料的价值。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带有艺术加工成分;材料丙 则出自《大公报》的新闻报道,相对真实,史料价值更高。第(4)问可从 20 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的变化展开论述,注意一定要紧紧围绕“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这一观点来 论证,所谈内容必须回归到对女性解放的影响上来。另外还要注意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地阐述。 K 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K1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9.K1[2014·重庆卷] 1989 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 认为“苏联帮助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9.B [解析] 本题以邓小平的观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 1953—1957 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钢铁、汽车制造、飞机制造等工业部 门,开始改变我国工业的落后面貌,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所以正确答案为 B 项。 9.K1[2014·天津卷] 1952 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如调整后的天津大学下设土木建筑、电信、 机械等 7 个工科系、20 个专业和 13 个专修科,从综合型大学转变为多科性工业大学。这种调整主要 是为了( ) A.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 B.培养经济建设专门人才 C.提升国民的科技素养 D.推动天津经济建设发展 9.B [解析] 本题以 1952 年我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透过现 象分析原因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 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即将开始大规模的经济 建设,许多高校进行院系调整,特别是多科性工业大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培养经济建设的专门人才。 故 B 项正确。 17.K1[2014·安徽卷] 一位农民在日记中写道:“由于单家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 有的贫农家底薄,缺资金,仍不能大翻身,困难不少,出现了个别卖地卖牲口、出卖劳动力的现象。 政府号召组织起来,在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我是青年团员,还是乡上的人民代表,我能 落后吗?”其描述反映的是( ) A.农业合作化 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A 本题以农民日记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依据材料中“单家 独户的经营经不起天灾人祸的袭击”“搭工帮工的基础上成立互助组”等信息可得出材料主要阐述的 是三大改造中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即农业合作化,故选 A。 18.K1[2014·北京卷]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作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反映了( )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18.C [解析] 本题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与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有关的一首歌谣为切入点,旨在考 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得出历史结论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采取了合作化的道路,经历了从单干到互助组,从互助组发展成合作社(初级合作社和高级 合作社)的历程,材料中的歌谣反映的就是这一历程。故选 C 项。 19.K1[2014·全国大纲卷] 1958 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 公顷)产 36 956 斤(18 478 千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 尽的。这( )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19.D [解析] 本题以新闻报道为切入点,考查“大跃进”运动的背景,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 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信息:一是时间 1958 年,二是农业高产的报道。某地农业的平均 亩(0.067 公顷)产 36 956 斤(18 478 千克)是不可能实现的,故排除 A、B 两项;这一时期的科技进步有 所发展,但并不是事实,到目前材料中农业的产量也实现不了,故排除 C 项;高产只能说明在社会 主义制度建立后,生产力落后不能满足人民的需求,故人民希望经济迅速发展,摆脱落后的状况。 答案为 D 项。 10.K1[2014·江苏卷]有学者指出:事实上农民远非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 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期望、思想和要求。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为,从而以不易 察觉的方式改变、修正,或是消解着上级的政策与制度。下列史实中,最能佐证材料观点的是( ) A.发动农业合作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的掀起 C.确立了人民公社体制 D.农业生产责任制萌发 10.D [解析] 本题以学者的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并比较论证历史观点的能力。 材料中“农民远非……是一个制度的被动接受者……他们一直有着‘反道而行’的‘对应’行 为”,说明农民主动实施某种制度。改革开放前,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提出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 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符合题干意思,故本题选 D 项;A、B、C 三项均是农民对“制度的被动接受”, 不符合题意。 31.K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 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31.B [解析] 本题以“一五”计划期间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了“一五”期间的粮食计划供应,粮食供应不涉及资 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故排除 A 项;材料不涉及自然灾害问题,故排除 C 项;国民经济恢复的时间是 1952 年,故排除 D 项。 31.K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1953 年 10 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 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31.C [解析] 本题以统购统销的新材料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 力。解题的关键一是时间 1953 年,二是国家统一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解题角度是原因与影响。 1952 年国民经济基本恢复,故排除 A 项;B 项也是在 1952 年以前实现的;统购统销政策与为工业提 供劳动力没有内在关系,故排除 D 项;1953 年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材料说明农民经济生 活受到国家计划体制的制约,故答案为 C 项。 K2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19.K2[2014·浙江卷] 20 世纪 80 年代,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学者 敏锐地看到“公社体制改革后,农工分了手,农业经营承包到户”;企业家感慨“时代不同了,我 得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这表明( ) ①人民公社体制逐步废除 ②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扩大 ③现代企业制度开始试点 ④非公有制经济开始起主导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A [解析] 本题以学者关于 20 世纪 80 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 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中“公社体制改革”说明过去的人民公社体制逐渐被废除, 故①正确;材料中“考虑如何增强企业活力”说明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故②正确;现代企业制 度提出是在 1993 年,故③错误;我国经济一直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故④错误。本题选择 A 项。 39.T3、K2、N2、M1[2014·广东卷] (27 分)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 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 15 世纪中叶至 17 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阶 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 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 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 年)的历史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 材料三 1978 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 1992 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 2001 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 大发现”的历史影响。(8 分) (2)试从材料二中“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历史。(7 分) (3)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12 分) 39.[答案] (1)知识进步的角度,孔多塞描述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知识的影响。 影响:增进世界各地的交往和文明融合,西欧崛起,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世界市场略 见雏形。 (2)苏俄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力增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矛盾和对立出现;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 (3)以 1992 年为界:经济改革角度。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 进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以 2001 年为界:对外开放的角度。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进入全方位开放、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 [解析] 本题以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可 以容易得出孔多塞是从知识进步这一角度阐述历史的;影响从经济、促进文明发展等角度作答。第(2) 问从材料中判断一战对世界的影响和二战前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的影响。第(3)问从经济的转型和进一 步融入世界经济的角度作答即可。 K3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K3[2014·四川卷] 邓小平曾说,如果当初搞经济特区时加上上海,“现在长江三角洲,整个 长江流域,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局面,都会不一样”。当时没有把上海列为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 ( ) ①改革初期摸索中的谨慎 ②经济改革国际阻力太大 ③上海自身经济基础薄弱 ④国人思想解放程度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D [解析] 本题以邓小平的谈话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起步。当时我国处于改革的探索时期, 缺乏经验,国人的思想不够开放,故正确答案为 D 项。中国经济改革国内阻力大,而非国际阻力大, 故②错误;改革开放前,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经济实力雄厚,故③错误。 10.K3[2014·天津卷] 1981 年中共中央 27 号文件指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 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 ) ①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②独立的管理体制 ③社会主义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④ 市场调节为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C [解析] 本题以经济特区的“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经济特区的“特”字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而不是实行独立 的管理体制,①③④都属于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经济管理体制的范畴。故 C 项正确。 18.K3[2014·安徽卷] 有学者认为,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是衡量一个国家对国际社会认可度的重要 指标。下图中最高点(H)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合法席位 B.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C.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18.C 本题以中国加入多边国际公约曲线图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表、提取有效信息 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 H 点所对应的时间是 2001 年,可以进行排除。A 项发生 在 1971 年,时间不对应,故予以排除;B 项是发生在 1987 年,台湾方面采取了一些开放措施,打破 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故予以排除;D 项应该出现在 2010 年,予以排除。 L 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L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6.C2 L1[2014·浙江卷] 从甲图到乙图,表明( ) 甲图 清初男子剃发蓄辫 乙图 民国初年男子剪辫 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的政治意义 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 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16.B [解析] 本题以清初和民国初期关于发辫的有关政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图片获 取信息的能力。甲图中清初期的“剃发蓄辫”说明清朝统治者强行推行民族发饰,而乙图中民国初 期的“剪辫”说明其与辛亥革命的革命宗旨有关,两幅图充分说明习俗变迁与当时政治密切相关, 故本题选择 D 项。 17.L1[2014·浙江卷] 下图是 20 世纪初某报截图,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 ) A.出版业的发展 B.广告业的进步 C.婚姻礼俗之变迁 D.世界文明之演进 17.D [解析] 本题以 20 世纪初某报截图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信息和运用知识的 能力。在解答图表类题目时,需留意图片中的信息。从题干“某报截图”说明与出版印刷业发展有 关,故 A 项正确;从图片中“求婚广告”可获取广告业和婚姻习俗变迁的信息,故 B、C 两项正确; 图片反映不出“世界文明之演进”的信息,故本题选择 D 项。 13.L1[2014·安徽卷] 1912 年 4 月 22 日《申报》刊载《西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 娇自怜。足踏黄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 掷轻利权。”这表明( ) 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 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 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 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 13.D 本题以《申报》刊载的近代社会习俗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的能力。报纸中既描述了一部分中国人在社会生活上过分仿效西方,同时也表明作者的态度“金钱 浪掷轻利权”,即不赞成这种时尚。A 项表述片面,予以排除; B 项着西装主要在城市中,并不是 普遍现象,故予以排除;C 项表述太过绝对。正确答案选 D 项。 17.L1[2014·北京卷] 下图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 变革的有( ) ①墙上画作的风格 ②人物的发型 ③照明手段 ④饮食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7.B [解析] 本题以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调动、运用 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从图片提供的信息看,墙上悬挂的仍然是中国传统的山水画,饮食方式 仍然是中国传统的饮食方式,①④无法反映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图片中的人物剪去了长辫,反映 了辛亥革命后社会风尚的变化;照明已经使用了电灯,反映近代物质生活的变化。故选 B 项。 15.L1[2014·福建卷] 旗袍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中国城市女性的时尚着装。其社会原因是 ( ) A.西式服饰传入,生活方式完全西化 B.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变化 C.城市化进程中,女性开始引领时尚 D.旗袍典雅大方,体现女性的曲线美 15.B [解析] 本题以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旗袍的流行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 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旗袍是在中国满族妇女传统服饰基础上,结合西方服饰 的特点设计出来的一种服饰。A 项错在“完全西化”;旗袍本身具有高开叉的特点,不符合传统纲常 伦理对妇女的着装要求,但由于中华民国建立,人们思想观念发生变化而逐渐被人们接受,B 项正确; C 项错在“开始”;D 项不是社会原因。故选 B 项。 6.L1[2014·江苏卷]下面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 ) 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 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 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 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 6.C [解析] 本题以漫画《发辫之将来》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漫画获取信息并调动、 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从漫画中找准有效信息,漫画中剪辫子的人剪掉一部分,代表崇尚西 洋,还保留了一部分表示保留国粹,说明时人传统观念依然存在,故本题选 C 项。A 项只显示漫画 一部分信息;B 项错在“刻意保存”,这是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D 项说法不符合漫画意旨。 38.C2 C3 J2 L1[2014·山东卷] (24 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 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 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探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甲:下图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玢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 图。 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 在 1919 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鬟鸣凤。 1.一天,鸣凤在走廊上遇见觉慧,便习惯地称呼觉慧为“三少爷”。 2.觉慧和鸣凤正在聊天,大太太周氏派人来找鸣凤…… 3.周氏告诉了鸣凤一个不幸的消息。周氏虽也不忍,但这是高老太爷的命令,自己也不敢违抗。 4.鸣凤抱定死的决心,她摸索到花园的湖池边,那是她被迫选定的归宿地。 丙:摘编自 1919 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 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 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 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 结论 ①20 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 (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4 分) (2)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6 分) (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6 分) (4)据材料丙并结合 20 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 ②加以阐述。(8 分) 38.[答案](24 分)(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 成因,为探讨 20 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 (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①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 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娶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 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 社会的保守。 (3)材料丙。 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 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 (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 20 世纪初中国女性解放的 缩影。 20 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 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 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 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 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上述史实表明,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 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 [解析] 本题以妇女解放为切入点,考查 20 世纪初期中国的社会变化,并渗透研究性学习、史料 教学、比较史学等内容。第(1)问要从反面印证古代礼教对妇女的压迫,可以和其他史料对比运用, 从而为探讨 20 世纪初妇女解放情况提供资料。第(2)问,材料乙中觉慧和鸣凤因为封建等级不能在一 起,另外鸣凤被老爷赐婚,无奈选择自杀,从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纲常礼教对妇女的束缚仍然很严 重;材料丙中李欣淑毅然反对包办婚姻,追求个人自由、幸福,据此可以看出新时期妇女的解放, 从而反映结论①。第(3)问主要探究了史料的价值。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带有艺术加工成分;材料丙 则出自《大公报》的新闻报道,相对真实,史料价值更高。第(4)问可从 20 世纪初期中国社会政治、 经济、文化的变化展开论述,注意一定要紧紧围绕“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这一观点来 论证,所谈内容必须回归到对女性解放的影响上来。另外还要注意言之有理、论之有据地阐述。 14.I1 I2 L1 L2 N2 T2[2014·四川卷] (30 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10 分) 材料二 材料三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 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二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10 分) 材料四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 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 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 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事件 观点 戊戌变法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减轻变法的压 力,反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辛亥革命 如果不是武昌起义爆发,新政将按计划进行,中国最终将成为一个君主立 宪的资本主义国家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导致了各种思想混乱 (3)概括材料四中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6 分)按 照这一原则,任选材料四表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4 分) 14.[答案] (1)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 世纪后期开 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 世纪后期开 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 格局。20 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 世 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 (2)整理:材料二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 击;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 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3)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 戊戌变法:该观点忽视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维新派实力相对弱小的特定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该观点忽视了当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新政”步入困境,民主革命 势力迅速发展的历史现实。 新文化运动:该观点忽视了当时的专制统治和复古逆流的社会现实,以及新文化运动知识精英 试图把中国引入民主政治轨道的追求。 [解析] 本题以历史学习能力为主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民主革命的知 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史学研究方法探究问题、调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说明 “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新航路开辟开启全球化进程;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 义原则确立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形成国际劳动 分工的基本格局;二战后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和制度化,世 界贸易组织成立标志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第(2)问,首先要根据材料三把握历史解释的含义, 一是将零乱的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知识,二是探讨因果联系即分析原因;然后,对材料二图片信息 进行归纳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第(3)问根据材料四“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得出陈旭麓肯 定“中体西用”的结论,从“那个时候的中国”可知他评价“中体西用”所遵循的原则是把历史事 件放在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下分析;按照这一原则,材料四表格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 动的评价都是错误的,都离开了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 L2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及大众传媒的变迁 30.L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20 世纪 20 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 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 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 5∶1 甚至 6∶1。 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30.C [解析] 本题以上海与北京、天津放映中外电影的比例为切入点,考查近代社会生活与 习俗的变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含义。 材料揭示了 20 世纪 20 年代,上海已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材料不涉及中外电影制作水平,排 除 A 项;从放映中外电影的比例看,北京、天津地区远远高于开放程度较高的上海,但这不能说明 京津民众接受外来事物的热情较高,排除 B 项;中国电影拷贝有一定的流通税费,故上海制作的影 片传到京津地区代价太高,京津民众看外国片的几率增多,故 C 项正确;D 项表述与材料和史实不 符,排除。 13.L1 L2[2014·天津卷] (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 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 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5 分) 材料二 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 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 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洋气”变为“洋气”的原因。(6 分) 材料三 20 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 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 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摘编自严昌宏《20 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4 分) (4)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3 分) 13.[答案] (1)始创于扬州盐商的一种奢靡生活风气。 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传统的俭朴观念发生变化。 (2)西方式生活时尚。 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3)19 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积 极主动地学习并融入世界。 (4)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影响。 [解析] 本题以社会生活风尚变化为切入点,全面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和分析历 史现象的能力。 第(1)问的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的信息即可概括;第二小问的影响从奢靡生活风气对传统思想 观念的冲击进行分析。 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中“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 等有效信息进行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原因可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 文化等角度归纳即可。 第(3)问,结合时代特征,从材料二信息中可以看出 19 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 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而材料三中的信息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积极主动学习西方文化并融 入世界。 第(4)问,从材料一及材料三中可归纳出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因素,从材料二中西 方列强的侵略导致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可归纳出外来影响因素。 M 单元 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M1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 21.M1[2014·安徽卷] 1933 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 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 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 ) A.表明国家放弃对企业干预 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国有制 C.抑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 21.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依据题干中“1933 年”可以直接排除 A,因为 当时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B 项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没有改变企业的国有制性 质;C 项与题意无关;依据材料中“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 政府所有的公司”可知,其只是使企业具有私营企业的某些灵活性,故选 D。 23.M1[2014·全国大纲卷] 共和党人艾森豪威尔成为美国总统后说“如果任何政党试图要废除社 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那你就不会在美国历史上再听说这个政党了。”这反映出艾森豪威尔的 主张( ) A.受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B.与民主党政策逐渐趋于一致 C.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延续了共和党传统经济政策 23.A [解析] 本题以艾森豪威尔讲话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不能废除“社会保障、劳工法和农场项目”,而这些项目均突出了政府的作用,即 强调国家干预的作用,故答案为 A 项。B、D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只是要保留那些政策,故 C 项的加强无法体现。 21.M1[2014·福建卷] 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 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 1943 年该局共花费了 110 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 表明罗斯福希望( ) 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 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 21.A [解析] 本题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得出历史结论的 能力。从材料“设立了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分析,其目的 是要借助多种渠道提供就业机会以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故 A 项正确,D 项错误。B 项的“金 融手段”和 C 项的“制定法规”无法从材料信息中得出,排除。故选 A 项。 39.T3、K2、N2、M1[2014·广东卷] (27 分)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 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 15 世纪中叶至 17 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阶 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 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 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 年)的历史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 材料三 1978 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 1992 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 2001 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 大发现”的历史影响。(8 分) (2)试从材料二中“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历史。(7 分) (3)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12 分) 39.[答案] (1)知识进步的角度,孔多塞描述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知识的影响。 影响:增进世界各地的交往和文明融合,西欧崛起,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世界市场略 见雏形。 (2)苏俄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力增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矛盾和对立出现;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 (3)以 1992 年为界:经济改革角度。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 进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以 2001 年为界:对外开放的角度。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进入全方位开放、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 [解析] 本题以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可 以容易得出孔多塞是从知识进步这一角度阐述历史的;影响从经济、促进文明发展等角度作答。第(2) 问从材料中判断一战对世界的影响和二战前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的影响。第(3)问从经济的转型和进一 步融入世界经济的角度作答即可。 16.M1[2014·江苏卷]《美国自由的故事》写道:美国人遇到了“两套对立的自由概念的体系”, 一种是“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另一种是以“一种对财富平等的分享”为基础的“社会化的自由”。 事实表明,大多数美国人在 1936 年时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全。 由此可知( ) A.罗斯福新政体现了第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B.罗斯福新政体现了“另一种”关于“自由”的观念 C.大多数美国人认为政府应当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 D.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 16.D [解析] 本题以《美国自由的故事》中的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 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时间 1936 年以及材料中“自由必须包含由政府保证的经济安 全”的信息,说明大多数美国人认为“自由代表着从物质的无保障中得到解放”,故本题选 D 项。A 项中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体现,不符合“为私营企业”自由服务;罗斯福新政体现两种结 合,故 B 项错误;C 项说法显然不符合题意。 34.M1[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 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34.C [解析] 本题以 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影视为切入点,考查 1929 年的经济危机,旨在考 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据材料时间,美国全国未摆脱危机影响,故排除 A 项;材 料表明当民众身陷危机无法克服时的回避态度,故排除 B 项,答案为 C 项;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 的认同应该突出社会各阶层的认可,这一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来,故排除 D 项。 M2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20.M2[2014·安徽卷] 列宁指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我们企图过渡到共产主义,到 1921 年 春天我们就遭到了严重的失败。”此“严重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苏维埃政权农业税过重 B.苏俄政策严重脱离现实 C.分配领域的实物配给制 D.苏俄敌对势力十分强大 20.B [解析] 本题以列宁论述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史料 并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当时苏俄实行的是余粮收集制,并不是农业税,故 A 项错误;C 项表述虽 然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 项当时已打败国内外敌人,故不符合当时的史实,予以排除;材料中说明 苏俄在一个落后的农业国通过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制过渡到共产主义,这是严重脱离现 实的表现,故选 B 项。 21.M2[2014·全国大纲卷] 1928 年初,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 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 济”。这种认识在实践中体现为( ) 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关系 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21.C [解析] 本题以斯大林的讲话为切入点,考查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有 效信息提取、解读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强调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联合的社会主义 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基础上,说明苏联要进行农业集体化 和工业化建设,只有 C 项可以反映这一主题,故答案为 C 项。苏联的“一五”计划开始于 1928 年, 排除 A 项;B 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D 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 15.M2[2014·江苏卷]下表据《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相关内容编制。阅读该表,造成苏俄(联) 农民年平均税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920—1921 1921—1922 1922—1923 1923—1924 平均税款 (卢布) 10.30 6.11 3.98 3.06 A.余粮收集制的推行 B.固定粮食税的实施 C.实物配给制的废除 D.农业集体化的实现 15.B [解析] 本题以新经济政策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读取表格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 力。根据表格中时间 1921 年以及表格中税款的下降,说明苏俄当时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该政策规 定以粮食税代替过去的余粮收集制,故本题选 B 项。A 项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C 项 说法错误;D 项属于“斯大林模式”的内容。 34.M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1928 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 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34.D [解析] 本题以 1928 年苏联工业建设为切入点,考查苏联的工业化,考查学生运用所学 知识准确解读材料并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苏联计划在乌拉 尔地区建设钾矿的行为,不涉及技术基础,也没有违背计划经济指令,故排除 A、B 两项;一个由苏 联自行建设,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不能体现完全依赖外资,故排除 C 项。 M3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S3 M3[2014·四川卷] 下图形象地刻画了 1936 年美国电影《摩登时代》的主题。该电影( ) A.肯定了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进步 B.揭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 C.宣传了《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成效 D.以悲剧手法描绘了工人的生活状况 11.B [解析] 本题以电影海报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图片有效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等电影作品,奠定了现代喜剧电影的基础,故 D 项错误;《摩登时代》描写的 是当时的美国工业因使用机器而大量解雇工人,引发失业浪潮,在这一背景下工人的艰难生活,揭 示了工人被机器所异化的命运,故正确答案为 B 项;A、C 两项的表述与此信息不符,故排除。 41.M3[2014·北京卷] (18 分)维护和平、发展经济、保障民生和保护环境是人类共同的任务,需 要世界各国的积极参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42 年,英国工党提出了 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得到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1945 年,工 党在大选中获胜。1948 年,工党政府首相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 保健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述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时代背景及方式。(8 分) 41.[答案]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英国经济凋敝、人民生活困苦;工党的政治主张赢得社 会广泛支持。 方式:以法律形式推行社会保障;实行国家干预。 [解析] 本题以英国建立福利国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阐释历史 事物的能力。本题的“背景”从材料提供信息的前两层不难得出。“方式”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能 够得出“以立法形式推动社会保障”的结论;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政策 调整的主要方式就是“国家干预经济”,当然建立福利国家的方式也不例外。 22.M3[2014·福建卷] 1952 年到 1964 年,苏联政府收购谷物的平均价格指数提高了 7.48 倍,收 购畜产品的价格指数提高了 15.69 倍。这是( ) A.推行农业集体化导致的变化 B.适应“加速发展战略”的需要 C.应对世界农产品价格波动的措施 D.调整农业政策的结果 22.D [解析] 本题以苏联政府在某一时期提高谷物收购价格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 用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是赫鲁晓夫改革时期。A 项是 1927 年斯 大林采取的措施,排除;B 项是戈尔巴乔夫提出的,排除;当时苏联实行计划经济,农产品价格与世 界市场几乎没有联系,C 项错误;赫鲁晓夫上台后,以农业改革为重点,试图通过提高谷物收购价格 来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D 项正确。故选 D 项。 N 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N1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3.N1[2014·广东卷] 美国试图通过某项协定,用新型的金本位来达到贸易自由化,把国际金融 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以此协定为基础所建立的是( )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世界贸易组织 C.布雷顿森林体系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3.C [解析] 本题以某个组织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根据题 干信息“新型的金本位”“把国际金融的大权集中到华盛顿”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通过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的主体地位,确立了美国在战后相当长时期内的经济霸主地位,故答案 为 C 项。A 项是区域集团组织,不是国际组织,故排除;B 项是贸易组织不是金融组织,故排除;D 项是军事组织,故排除。 N2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全球化 22.N2[2014·安徽卷] 2011 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 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 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不 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C.历史共识需要批判思维 D.批判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 22.C 本题以法德共同编写历史教科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及准确解读史 料的能力。材料中“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撰写教科书”“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 批判的眼光看待历史”,强调了历史共识需要批评思维,C 项符合题意。A、B 两项的表述均与题意 无关,D 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24.N2[2014·福建卷] 下表是 1980 年、1996 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进出口依存度表。据此判断正 确的是( ) 国家类型 时间 高收入 国家 中等收 入国家 中低收 入国家 低收入 国家 1980 年 38% 43% 42% 30% 1996 年 40% 52% 52% 42% A.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C.区域经济集团化削弱 D.各类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 24.B [解析] 本题以 1980 年、1996 年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进出口依存度为切入点,旨在考查 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进出口依存度的高低表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也是评 价经济全球化发展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从 1980 年到 1996 年,无论哪种类型 的国家,对进出口的依存度都是增长的,这说明国际贸易总体是快速发展的,经济全球化趋势是加 强的,A 项错误,B 项正确;C 项不符合史实;D 项无法从表格信息中得出,也不符合实际。故选 B 项。 20.N2[2014·江苏卷]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 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 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 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20.B [解析] 本题以学者的言论为切入点,考查经济全球化,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 并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 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说明经济全球化不利于经济平衡,故本题选 B 项。A、C 两项只是材料反映的一个方面的信息;D 项材料中没有提及。 35.N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 21 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35.A [解析] 本题以欧元为切入点,考查欧元的历史影响,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 信息的能力。材料强化欧元对欧洲乃至整个国际金融的影响。B 项错在消除贸易壁垒,它只是解决了 部分国家的贸易壁垒,故排除;C 项强调的是对外贸易额的增加,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 项错在“领 导地位”;只有欧元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与史实相吻合,故选 A 项。 14.I1 I2 L1 L2 N2 T2[2014·四川卷] (30 分)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 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10 分) 材料二 材料三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 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材料二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10 分) 材料四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 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 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 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事件 观点 戊戌变法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减轻变法的压 力,反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辛亥革命 如果不是武昌起义爆发,新政将按计划进行,中国最终将成为一个君主立 宪的资本主义国家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导致了各种思想混乱 (3)概括材料四中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6 分)按 照这一原则,任选材料四表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4 分) 14.[答案] (1)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 世纪后期开 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 世纪后期开 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 格局。20 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 世 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 (2)整理:材料二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 击;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 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3)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 戊戌变法:该观点忽视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维新派实力相对弱小的特定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该观点忽视了当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新政”步入困境,民主革命 势力迅速发展的历史现实。 新文化运动:该观点忽视了当时的专制统治和复古逆流的社会现实,以及新文化运动知识精英 试图把中国引入民主政治轨道的追求。 [解析] 本题以历史学习能力为主题,考查经济全球化、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民主革命的知 识,意在考查学生运用史学研究方法探究问题、调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问要说明 “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新航路开辟开启全球化进程;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 义原则确立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形成国际劳动 分工的基本格局;二战后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和制度化,世 界贸易组织成立标志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第(2)问,首先要根据材料三把握历史解释的含义, 一是将零乱的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知识,二是探讨因果联系即分析原因;然后,对材料二图片信息 进行归纳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第(3)问根据材料四“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得出陈旭麓肯 定“中体西用”的结论,从“那个时候的中国”可知他评价“中体西用”所遵循的原则是把历史事 件放在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下分析;按照这一原则,材料四表格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 动的评价都是错误的,都离开了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 39.T3、K2、N2、M1[2014·广东卷] (27 分)历史发展阶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概述、标识或划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 世纪的学者孔多塞将 15 世纪中叶至 17 世纪初作为一个历史阶段。他对这一历史阶 段作了如下概述:印刷术的发明,推广了人类的智慧成就,把教育从各种政治束缚和宗教束缚中解 放出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后,许多学者迁居欧洲,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增进了人们的 知识;宗教革命促进了思想自由。 材料二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1918—1939 年)的历史被有的西方学者称为“焦虑的时代”。 材料三 1978 年以来的中国历史,有的学者以 1992 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有的学者以 2001 年为界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 (1)结合材料一,分析孔多塞是从什么角度概述历史的。请从不同于孔多塞的角度,简述“地理 大发现”的历史影响。(8 分) (2)试从材料二中“焦虑的时代”这一角度,概述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历史。(7 分) (3)推断材料三中两种历史分期各自所用的角度,并结合史实分别加以说明。(12 分) 39.[答案] (1)知识进步的角度,孔多塞描述历史事件时注重它们对知识的影响。 影响:增进世界各地的交往和文明融合,西欧崛起,殖民掠夺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世界市场略 见雏形。 (2)苏俄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力增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矛盾和对立出现;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严重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世界处于动荡不安中。 (3)以 1992 年为界:经济改革角度。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后,中国经济改革 进入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阶段;以 2001 年为界:对外开放的角度。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中国进入全方位开放、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阶段。 [解析] 本题以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可 以容易得出孔多塞是从知识进步这一角度阐述历史的;影响从经济、促进文明发展等角度作答。第(2) 问从材料中判断一战对世界的影响和二战前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的影响。第(3)问从经济的转型和进一 步融入世界经济的角度作答即可。 37.C2、E1、J1、I1、I2、N2[2014·北京卷] (36 分)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 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 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 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 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 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8 分) 材料二 图(a) 公元 1400 年前世界主要贸易路线示意图 图(b) 公元 1400—1800 年世界主要贸易路线和白银流向示意图 图(c) 公元 1900 年前后世界主要航海贸易路线和铁路示意图 图(d) 公元 2013 年五大跨境电子商务 市场对中国商品网购需求预估示意图 (2)阅读图(a)至图(d),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 行解读。(14 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 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 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14 分) 37.[答案] (1)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 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 (2)示例 1: 公元 1400 年之前,古代人类活动分为若干区域,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 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贸易以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为主;世界各地以局部 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这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关系密切。 1400—1800 年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他们通过 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黄金,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 白银汇集的中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20 世纪,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的交通手段和贸易路线出现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在世界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印度和中国等地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体系建立起来。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信息化革命使得世界联系有了突破性发展,网购让洲际贸易更加多样化和 便捷化。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贸易中保持了领先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迅速发展壮大。 示例 2: 从发展程度看,世界贸易经历了从局部、间断、缓慢逐渐向全局、密切、快速的发展过程。古 代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贸易以地方物产交换为主,与其他地区联系较少。新航路开辟后, 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这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等因素 密不可分。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出全球化趋势。20 世纪 90 年代后,互联网成为更先进的联系方式。 从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看,古代贸易借助人力和自然力,近代则以工业文明成果为主, 如轮船、火车等。20 世纪 90 年代后,网购成为更便捷的贸易方式。 从贸易中心的变化看,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贸易中心。1400—1800 年间,中国和 印度是白银流向的中心,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以后,英国成为世 界贸易中心,后来美国又取而代之。如今中国在世界中贸易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3)参考答案要点: 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 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 指导,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 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胜利,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 本题以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和多样的世界为切入点,综合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 知识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本题的难度较大。第(1)问,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从对神灵地位、 自身地位和认识范围较小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第(2)问的难点在于选择怎样的解读路径:一是可以 对图(a)到图(d)的信息逐一归纳概括,总结概括时注意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化趋势为逻 辑线索,做到史论结合;二是可以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各个层面为主线,如以发展程度的变化、发展 方式、途径变化、贸易中心的转移为逻辑线索,然后结合史实进行分析阐释。根据中学生的实际, 选择第一个解读路径可能更为稳妥。第(3)问难度不大。“学习外来文化”只要结合三个历史事件中 学习西方的史实回答即可,但要注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学习外来文化的联系是:马克思主义 是新中国成立的指导思想,而马克思主义是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回答“自身特色的成果”实际上就 是回答三个历史事件给中国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理解了这一点,结合所学知识,此问题就会迎刃 而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