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11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八年级上语文课件《诗词五首 赤壁》 人教版(2016部编版) (4)
赤壁 杜牧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803—853),字牧之,唐朝京兆万 年人。他生活在日趋衰落的晚唐时期, 他的最大政治抱负是恢复唐王朝天宝 以前的兴盛景象。他反对最高统治者 穷奢极欲、不恤国事,更痛恨藩镇割 据和少数贵族集团的侵扰,认为唐王 朝必须除去这两大祸患,加强统一, 收复失地,国家才能安定,人民痛苦 才能减轻。 但他始终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未 能施展抱负,所以一直慨叹忧郁,死 时51岁,著有《樊川集》。杜牧在诗 歌方面成就较显著,他的诗歌清丽豪 爽、含蓄韵致。后人称盛唐时期的杜 甫为“老杜”,称晚唐时期的杜牧则 为“小杜”。 作者 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 西省西安市属县)人。他喜欢 兵法,注释过《孙子》,他的 诗文亦受兵法影响,意气纵横,抑扬跌宕。 其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以 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 为后世传诵。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 磨洗 认前朝。 折断 的戟 销蚀 拿起 磨光洗净 认出戟是东吴 破曹时的遗物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折断的铁戟沉在江底积沙中还没有锈蚀,拿来 磨光洗净还能认出他属于过去的朝代。 折戟:折断的铁戟。戟,古代兵器。销:锈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 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倘若东风不给周瑜火攻曹军的 方便,那么大乔和小乔这两个 绝代美人,就会被曹操抓走锁进铜雀台。 东风:赤壁之战以火攻,时值东南风大作, 火乘风势,尽烧北船。 周郎:指周瑜,字 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呼周郎。后任 吴军大都督。 点评 • 诗的前两句借折戟这一历史遗物 • 引发对前朝人物的和事件的慨叹 • ,这是交代兴感之由。 • 后两句议论,提出假使不是 • “东风”帮了周瑜的忙,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 式将完全改观。 • 诗人在感叹历史上英雄成名机遇的同时,也在慨叹自己 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施展。 诗作主题 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见解独到, 不以成败论英雄,把赤壁之战的 胜利归于东风的帮助,把周瑜的 成功归为偶然机遇,其观点不同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在 于自负知兵,借史事吐露心中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咏史诗,不仅是对历史沧桑的 歌咏,更包孕了作者的认识和 感情,即所谓名为咏史,实为 咏怀。在这首诗中,赤壁之战已不是作者 关注的重点,历史兴亡之感才是本诗所要 表达的情感,只是表现得形象含蓄而已。 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 的地方,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 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 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 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 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兴 感 之 由 议 论 感 慨 课文译评: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折断的铁戟沉埋在沙中尚未销蚀, 自己把它拿来,磨洗之后,辨认出是 六百年前三国时代的遗物。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指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 台名,曹操所建,故 址在今河北临漳。 江东乔公的两个女儿, 都是东吴美女,大乔 是孙策(孙权兄)之 妻,小乔是周瑜之妻。 课文译评: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由此想到,如果当年不给周郎方 便,那么铜雀台里浓艳的春色就会 把二乔锁在其中了。 分析: 前两句写兴感之由。诗的开头只 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自然地引 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后两句发议论感慨。以两位美女 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 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 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 大,深刻警策。 赏析: 此诗是作者经过赤壁这著名的古战 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 的。这是首咏史诗。杜牧的这首咏史诗 紧扣历史事件的特点,将对历史的兴衰、 成败得失的评价寓于丰富的想像之中, 设想奇特,手法新奇,令人读来回味无 穷。 赏析: 诗篇开头两句“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是写实。作者从一 段沉埋沙中数百年、尚未销蚀的断戟说 起,自己磨洗之后辨认出它是数百年前 赤壁之战的遗物,不禁引起了“怀古之 幽情”。作者把这小小的物(戟)、地 (赤壁)与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从 “将”、“磨”、“洗”、“认”一连 串的动作中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当时兴奋 的神态和对历史事件的高度关切,因而 下面怀古幽情水到渠成。这两句是兴感 之由。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 乔”。这两句是议论,说明赤壁之战是 三国鼎立的关键。但作者没有从正面议 论周瑜的胜利,却从反面落笔,提出了 大胆的假设:当时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 以便利,那么东吴不一定能取得战役的 胜利;说不定连孙策,周瑜的妻子大乔、 小乔,也成了曹操的俘虏呢! “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形象、具体、生 动,“锁二乔”是作为东吴政权灭亡的 特征而出现的。这句作者运用形象思维, 通过形象的典型意义表达自己的观点, 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作者见解独特, 耐人寻味。 “二乔”一语常见于与三国有关的咏史怀古作品 中,借英雄美人抒写江山故国之思。变体用“小 乔”。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 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也有虽用“二乔”典故,但别有所喻,与咏 史怀古无关,如: 宋·姜夔《解连环》:玉鞭重倚,却沉吟未 上,又萦离思。为大乔能拔春风,小乔妙移 筝,雁啼秋水。查看更多